❶ 為什麼國內的廠商要混淆小米發明全面屏這個詞呢為什麼不承認是它發明的我說的詞語。原來是叫無邊框。
因為華為/vivo等全面屏手機在製作時,發現了消去額頭這種方法實用性不高,製作也內十分容困難,所以就只能叫做窄邊框「全面屏」手機。然而做出來的手機不符合全面屏定義,所以就重新定義了。現在「全面屏」詞彙尚未被准確定義並被法律保護
❷ 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神話是如何製造的
1879年10月21日,不計其數的報道和書籍都記載說「愛迪生在這一天發明了電燈」,而且這個故事從此進入很多國家的課本,成為普通人的歷史常識。不過愛迪生當時發明的這種燈,屬於白熾燈類,現在已經被世界很多國家漸漸淘汰。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
實際上早在愛迪生之前,發明家們已經有了各種對白熾燈的改進,但他們毫無例外地沒有愛迪生那麼出名。然而畢竟是早期發明,那時的白熾燈普遍面臨著壽命低、成本高、耗電高、商業化困難等等問題。
雖然只有小學學歷,愛迪生的研究勁頭和商業嗅覺卻是不輸常人。1878年,愛迪生開始致力於電氣照明的技術特徵改進工作,其目的是為了與以天然氣和煤油為基礎的傳統照明市場進行競爭。經過了碳纖維、白金及其它金屬的大量試驗後,愛迪生又把目光放回了碳纖維上,其中很大原因就是他意識到了選擇電阻大小的問題,實驗直至1879年10月22日才取得第一次成功,那個燈泡持續照明了13.5個小時。
1879年,愛迪生與J.P.摩根的合夥人以及范德比爾特家族的成員,一同組建了通用電氣的前身——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他領導了這種材質的白熾燈的後續改進,於1879年11月申請專利,於次年1月被授予專利權,最後愛迪生燈泡才被改進到可以持續照明1200小時。
如今人們熟知的耐用、耐高溫而又不變形的鎢絲白熾燈,實際上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最早的鎢絲白熾燈是克羅埃西亞人Franjo Hanaman與匈牙利人Alexander Just發明的,後來這個專利歸屬於匈牙利的通斯拉姆公司(TUNGSRAM),該公司名稱的由來是英文和德文的「鎢」的讀音,用以展示該公司的光輝歷史——「我們擁有世界上第一個鎢絲燈專利!」
這個公司在歐洲銷售鎢絲燈泡和真空管,英國通斯拉姆收音機公司(British Tungsram Radio Works)在二戰前是它的子公司,二戰後,通用電氣才收購了通斯拉姆公司51%的股份並進行投資。令人惋惜的是,大部分人連鎢絲燈都認為是愛迪生發明的,看來名氣的作用真是不可估量。
「發明大王」愛迪生名下擁有的專利據統計超過1500項,但事實上,除了留聲機專利以外,愛迪生幾乎所有其它的專利都是實用新型專利,這種類型的專利對創新的要求不高,它們囊括了工藝、電氣、機械、化工等方方面面。
美國當時的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十之八九都是對已有技術的改進,例如對某些技術特徵進行新的組合,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實質就是技術特徵上的改進,具體一點就是白熾燈中細絲線的材質問題。
技術特徵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設備、裝置的形狀、結構、成分、尺寸,也可以是工藝、步驟、過程,所涉及的時間、溫度、壓力以及所採用的設備和工具等等,甚至技術特徵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是一種技術特徵。
正是由於這種實用性改進的寬泛定位,很多人混淆了發明和專利,也締造了愛迪生「大發明家」的神話。後來很多人漸漸對耳熟能詳的「愛迪生發明燈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愛迪生沒有在任何意義上「發明」燈泡,只是改進了它的技術特徵,這項專利的成功更多是依靠商業運作。
製造愛迪生神話
愛迪生在世界各地如此出名,很大原因就是宣傳和營銷。愛迪生主要的創新工作都來自於他的工業研究實驗室,它建立在美國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Menlo Park)內,這個實驗室曾因在6年內產生超過400項發明而世界聞名,贏得了「發明工廠」的稱號,事實上現在這個稱號與「專利叢林」一樣都是褒貶不一的,所以對白熾燈的實驗嘗試也不是愛迪生獨自完成的。
愛迪生在門羅公園的實驗室,1880年1月10日。(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paper)
愛迪生在他創立的實驗室內,與包含工程師、機械師、物理學家等在內的不足20人的團隊一起工作,但只有愛迪生本人在主持研究之餘,像一個合格商人那樣,開始與客戶、投資商和媒體打交道。所以漸漸地只有愛迪生的名字在客戶嘴裡成了口碑和品牌,實驗室其它人員的存在感,也就隨著兜售產品時的尷尬而消失了。可以說,正是這樣一群很少被報道的人,締造了「發明大王」愛迪生的神話。
愛迪生的實驗室對於白熾燈技術特徵的改進測試,具體次數無從得知,可能達到了幾百次、幾千次或者幾萬次,但是愛迪生向媒體發布消息的目標卻顯而易見,諸如在全世界尋找完美的纖維、試驗了上萬次等等,都能更好地宣傳產品背後的艱辛、嚴謹以及優越性。
1884年,更有一位名叫特斯拉(Nikola Tesla)的青年,慕名前來投奔愛迪生的團隊。更多資料顯示,愛迪生只是把特斯拉當成一個沒經驗、聰明又年輕的雇員,但事實上特斯拉有著深厚的理論功底。特斯拉在經過與愛迪生的相處之後,終於認清愛迪生的商人嘴臉,以及在創新方面的有限能力——「愛迪生這種無視基礎知識,毫無理論依據的大量實驗,實際上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隨後,二者也就分道揚鑣了。
「電流之戰」中背後抹黑對手
於是在此後的歲月里,愛迪生經常構思一些抹黑特斯拉的話題,他成功說服了銀行家J.P.摩根不再投資特斯拉。後來一直倡導直流電的愛迪生聯合J.P.摩根,向倡導交流電的特斯拉和喬治·威斯汀豪斯(Geogre Westinghouse)掀起了著名的「電流之戰」,這段時期,愛迪生充分研究並利用了當時人類對電心存恐懼的優勢。
愛迪生告誡大眾「交流電是人類的殺手」。(紀錄片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
愛迪生在抹黑對手方面毫不含糊,他親自編撰了長達61頁的小冊子來訴說交流電的殺傷力,並分發給政府和民眾,可謂上躥下跳。除了在《北美周刊》發表一篇題為《電燈之危險》的文章,他還在媒體上多次抹黑競爭對手,把交流電說得極其恐怖。
為了讓群眾直觀地感受到交流電的危險,愛迪生僱傭小學生們到街上抓貓、狗等小動物,並安排雇員們用1000伏直流電電擊這些小動物,結果它們仍然活著,接著再用350伏交流電電擊,小動物們就都被電死了,最後甚至用交流電電死一隻大象。
1903年被電死的紐約公園馬戲團大象「圖潑西」。(紀錄片Electrocuting an Elephant)
愛迪生在得知紐約州監獄官員萌生用電執行死刑的意向後,便設法從巴西購買了一台Westinghouse公司生產的二手交流發電機,最終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把電刑椅。1890年8月6日,因殺妻被判死刑的威廉·弗朗西斯·凱姆勒(William Francis Kemmler)在監獄和媒體的面前坐在電刑椅上,被2000伏的交流電處決,當地市民和媒體實時觀看了這一殘忍的過程。
殺妻被判死刑的William Kemmler被2000伏的交流電處決。(紀錄片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
配合著交流電產生的負面新聞,愛迪生在一段時間內成功抹黑了競爭對手。不過物極必反,人們在電刑面前根本就不在意是不是交流電了,只會記得「電用來殺了一個人類」,而愛迪生就是那個殘忍的劊子手,於是他的聲望一落千丈,J.P.摩根隨後也被父親勸說:「放棄愛迪生。」
愛迪生利用手下勞力締造了自己「發明大王」的神話,並在「電流之戰」中使用無數骯臟的宣傳手段,充分暴露出他身為商人內心陰暗的一面。
借電燈的「發明」,愛迪生的聲望在全世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比課本中勤懇、不服輸以及少年機智的形象,愛迪生為了成功而採取的商業運作和宣傳策略或許更應該被世人知曉。
❸ 愛因斯坦做過幾項發明
只能說愛因斯坦創立了科學理論,後人衍生出發明創造.有很多,含蓋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❹ 關於愛因斯坦的發明
他一生最為重要的科學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內。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示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量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並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他又在1915年,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提示了四維空時同物質的這一關系,指出空間一時間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於物質的分布,它並不是平坦的歐幾里得空間,而是彎曲的黎曼空間。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論,他推斷光在引力場中不沿著直線而會沿著曲線傳播。這一理論預見,在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在日蝕觀察中得到證實,當時全世界都為之轟動。1938年,他在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即從場方程推導出物體運動方程,由此更深一層地提示了空時、物質、運動和引力之間的統一性。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的研究,60年代以來,由於實驗技術和天文學的巨大發展受到重視。 繼廣義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在宇宙學和引力與電磁的統一場論這兩方面進行探索。1917年,在當時的天文觀測中還沒有看到星系的分離運動,為了說明天體在空間中靜止的分布,他以引力場方程為依據,提出一個有限無邊的靜止的宇宙模型。這個靜止的模型是不穩定的。嗣後,從引力場方程預見到星系的分離運動,並為天文觀測所證實。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普朗克於1900年為解決黑體輻射問題而提出的一個大膽假說)的發展也作出重大貢獻。 他於1905年提出光的能量在空間中不是連續分布的假設,認為光束的能量在傳播、吸收及產生過程中都具有量子性,完滿地解釋了光效應。這是人類認識自然界的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輻射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對立統一。1906年,愛因斯坦又把量子論用於固體比熱問題。1912年又用於光化學現象。1916年在一篇關於輻射量子論的論文中,他提出了受激輻射理論,這就是四十多年後才建立成長起來的激光技術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是在分子運動理論方面最先取得成果的。他用統計學和力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懸浮粒子在流體中的運動,在理論上說明了早在1827年發現的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並且從懸浮粒子位移的平均值推算出單位體積中流體的分子數目。這個理論預見,三年後就由法國物理學家在實驗上予以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愛因斯坦早期的科學成就是在比較困難的條件下取得的。他1900年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兩年後,才找到了同他的科學研究毫無關系的瑞士聯邦專利局的固定職業,因此,當時他所有的物理理論研究工作都只能利用業余時間來進行。到了1905年,他幾乎同時在相對論、光電效應和布朗運動這三個不同領域里齊頭並進地取得具有重大意義的成果,這在科學史上是個奇跡。 愛因斯坦在國際科學界負有最高的聲譽,但他為人謙虛、淳樸,對人和藹可親,並過著儉朴的生活。他在歐洲旅行時,經常坐三等車,而不坐頭、二等。他愛好音樂,並自認他拉小提琴的成就要比他的物理學高明。他不僅解決光電效應的基礎理論問題,而且對光電效應的實際應用也感興趣。他曾和別人合作取得設計照相用的一個曝光器的專利。他並沒有什麼發明 他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 主要的理論有: 狹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光電效應 統一場論 量子光學
❺ 愛因斯坦的發明有什麼
愛因斯坦是一座後人很難逾越的智慧高峰。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在多個領域樹立的科學里程碑,就不會有原子能發電站、宇宙飛船、所有電子設備,乃至整個科學文明時代都會姍姍來遲——— 愛因斯坦說過:「我還有可以自慰的地方,我所做的主要工作已被公認為我們科學的主要部分。我雖然有機會發現了宇宙構造的某些秘密,但我留下的痕跡會被時間所沖淡。」 不過今天談起愛因斯坦,聽到最多的是:他發明了什麼? 也難怪,相對論和能量公式都比較難懂,所以讓人只隱約記得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有某種內在關系。實在冤枉!連愛因斯坦的在天之靈也會忿忿不平的。 弄不清愛因斯坦身份的人,是混淆了科學與發明的關系,就如同將牛頓與愛迪生視為同行一樣,是一般科普知識欠缺所致。 打一個不很恰當的比喻:科學是路,發明是車,車離不開路,路制約車。沒有路,再好的車也是一堆漂亮的鋼鐵零件;沒有科學,再好的發明也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毫不誇張地說,根據愛因斯坦創立的科學理論而衍生出的發明創造,涵蓋了現代文明的每一個角落,連我們衣食住行的每個細節都閃現著愛因斯坦的影子。 這里用一個假設的「你」做比喻。早晨當你從下榻的賓館起來,走出房間准備晨練時,請注意你頭上的煙霧探測器。它利用放射性物質鎇-241釋放出能量,產生一小束帶電粒子。一旦發生意外,從火焰里冒出來的煙霧與粒子束發生反應,觸動警報器自動拉響。 由於鎇的原子核不穩定,一旦裂開,質量似乎就消失了,因為碎片的質量比原來的原子核小。其實,鎇原子的質量根本沒有消失。這是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的。 回到家後你要開車去上班,你車輪下的平坦公路里也刻著愛因斯坦的功勞。在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中探討了在不同溶液中測量分子的新方法,這些方法後來成為膠體化學的基本方法。建材工程師在建造公路時,就是利用他的研究成果。 來到辦公室,你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在短促的瞬間,電子正從顯像管的陰極發射出來,好像在飛馳過程中獲得了能量,積聚在顯示屏上———這正好符合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發明電腦顯示器的工程師必須使顯示器符合「相對論效應」,否則控制電子飛馳的磁鐵就會在顯示屏上產生模糊圖像,使你無法工作。 下班後你到超市購物,你手裡的每一件商品條形碼也得益於愛因斯坦的激光理論,只有激光才能准確讀出條形碼中的編碼空白。 假如你富有,又是個令人尊敬的環保人士,你就會用太陽能光電池為自己的居室提供能量。這些光電池能夠把太陽能轉成電能,愛因斯坦在90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首次正確地分析過這一轉換原理。 他發現光承載於運動著的能量包(後來稱為光子)里,某些光子攜帶的能量足以克服將電子集中於某種金屬的「粘性」,這就是著名的光電效應。 星期天,你會帶領家人輕松郊遊。當你打開數碼相機,准備攝下妻兒溫馨笑容時,要先感謝愛因斯坦。從鏡頭飛進來的光子會把半導體里的電子擠走,這同樣利用了寶貴的光電效應。 倘若你身體有恙,或是偶感風寒,需要葯物調理。許多葯物製造得益於愛因斯坦那篇有關布朗運動的論文。 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最先觀察到,懸浮的液體中的微粒永遠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愛因斯坦將兩個毫無關聯的現象聯系起來,於是就利用布朗運動創立了將微觀數量和宏觀數量聯系在一起的統計法。 直到今天,這些統計法仍是全世界葯劑師必須遵循的配比法則。 萬一彩票中了大獎,得意忘形的你不幸成為尋人啟事中主角,那也沒有關系,你身上攜帶的GPS能幫助你與搜索人員取得聯系。100年前愛因斯坦發現,如果想把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多個事件聯系在一起考慮,那麼傳統的時間概念就不夠充分。 雖然全球定位系統衛星上安裝了精確的原子鍾,但是,如果沒有地面原子鍾對衛星原子鍾的時間調整,定位系統每天發給地面的信號就會出現1.6公里的偏差。 你長了一個腫瘤,幸虧是良性的,但因長在胸腺上,手術後需要放射治療。醫生在為你實施放射治療前,需要估計X射線可能對你細胞造成的傷害,根據就是愛因斯坦的E=mc2。 這同樣是100年前愛因斯坦的重大發現:任何質量都可以被看作壓縮的能量形式。要想知道某一質量能夠產生多少能量,可以把消失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那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據此理論造出原子彈、氫彈的同時,也治好了你的胸腺瘤。 愛因斯坦在完成廣義相對論近10年後,做了一個大膽新奇的設想:引力減慢時間的流逝使光波朝光譜紅色一端偏移。但無法用實驗加以證實。 直到1976年人們採用現代化手段才予以證實。方法是用火箭將一座氫微波激射器時鍾帶到1萬公里高空,在沉入百慕大以東1600公里的太平洋之前的兩個小時內,時鍾的計時與地面一個同樣的時鍾相符。氫微波激射器以1.42千兆赫的頻率發射微波,在火箭到達最遠點時,火箭上的時鍾比地面的時鍾快大約1赫茲,終於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判斷:引力越大,時鍾走的越慢。 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就預測引力波的存在與來源,幾十年後,天文學家約瑟夫·泰勒和魯塞爾·胡爾賽證明,兩顆軌道脈沖星,也就是自轉時釋放輻射波的中子星,導致其速度減慢的能量損失正好與相對論所預測它們以引力波的方式釋放掉的能量吻合一致。 愛因斯坦為什麼總是對的,除了他所具備的從未見中有所見,從未知中有所知的直覺感知力外,似乎有神人相助。 就在去年,從前往土星的「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無線電信號被證實受到太陽的影響而發生了偏斜,偏斜度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 由此看見,愛因斯坦是一個多重幸運的天才,他在特殊的時代用自己特殊的才能解決了特殊的難題,又取得了特殊的成功,甚至譜寫了一段特殊的歷史。 假如沒有愛因斯坦,相對論會在何時問世?對這樣的假設,肯定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一些學者說,那一定還需要推後幾代人。著名天文物理學家馬丁·雷斯爵士認為,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無疑會滯後現代文明的腳步。 今天也會有人想到相對論,可愛因斯坦的成就可不是一位單槍匹馬就能做到的。 背景 為了紀念愛因斯坦100年前對物理學界作出的貢獻,喚起年輕人對物理學的熱愛,去年6月,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將2005年命名為「世界物理年」。德國、英國等國家,則乾脆將「世界物理年」改名為「愛因斯坦年」。
❻ 二維碼是誰最先發明的
[cp]本人王宏偉,是2005年股權改革方案的首創者。2010年被請當眾發明了二維碼及手機掃描回二維碼手機購物支付,行答車記錄儀,熱粘接塑膠水管及電熱熔粘接器,無線wifi實現手機上網等許多項新發明。相關榮譽證書正在找相關部門補發。尤其二維碼本人是一次性從外觀輪廓形狀,內在復雜區分圖塊及手機掃描點的選取變化,二維碼的發明起名等最為詳細。發明時對本人發明署名權和相關發明權益做出約定。任何未支付報酬使用二維碼營利和混淆二維碼發明人名稱都是對本人權益地侵犯。特此正告![/cp]
❼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e=mc方 相對論等
愛因斯坦和核彈政治的瓜葛是眾所周知的:他簽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信,說服美國認真考慮他的想法,並且他在戰後從事阻止核戰爭的各項努力。但是,這些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動。事實上,愛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躊躇於政治和方程之間。」
愛因斯坦最早從事政治活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他在柏林當教授。由於目睹草菅人命而不勝厭惡,他捲入了反戰示威。他擁護國內反抗以及公開鼓勵人民拒絕徵兵,因而不討他的同事們喜歡。後來,在戰時他又致力於調解和改善國際關系。這也不得人
心,而且他的政治態度很快使他難以訪問美國,甚至連講學都有困難。
愛因斯坦第二個偉大的事業是猶太復國主義。雖然他在血統上是猶太人,但他拒絕
《聖經》上關於上帝的說法。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他越發看清反猶主義,
這導致他逐漸和猶太團體相認同,而後成為一個直言不諱的猶太復國主義的擁護者。再
度不受歡迎也未能阻止他發表自己的主張。他的理論一發表就受到攻擊,甚至成立了一
個反愛因斯坦的組織。有一個人被定罪為教唆他人去謀殺愛因斯坦(只罰了6美金)。但
愛因斯坦是冷靜的:當一本書以題為《100個反愛因斯坦的作家》出版時,他反駁道:
「如果真是我錯了的話,那麼一個人反對我就足夠了!」
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愛因斯坦正在美國,他宣布不再回德國。後來納粹義勇軍
抄查了他的房子,並沒收了他的銀行賬號。一家柏林報紙的頭條寫道:「來自愛因斯坦
的好消息——他不回來了。」面對著納粹的威脅,愛因斯坦放棄了和平主義,終於憂慮
到德國科學家會製造核彈,因而建議美國應該發展自己的核彈。但是,即使在第一枚原
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曾經公開警告過核戰爭的危險,並提議對核武器進行國際控制。
貫穿愛因斯坦一生,他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只說服了很少的朋
友。然而,他對猶太復國主義事業的口頭支持在1952年被及時承認,其時他被推薦為以
色列的總統。但他謝絕了。他說他認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可是,也許其真正的原因
卻並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話:「方程對我而言更重要些,因為政治是為當前,而
一個方程卻是一種永恆的東西。」
❽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質能方程
相對論
光的波粒二象性
❾ 問下實用新型和發明我有些混淆,怎麼能更直白的加以區別呢
專利法第二條說的,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不清楚的可以HI我。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咨詢,可以隨時網路HI我,竭誠為您解答相關問題。
【希望您點一下右下角大拇指"贊同"送上您寶貴的1分,謝謝】
❿ 愛因斯坦發明過什麼
也難怪,相對論和能量公式都比較難懂,所以讓人只隱約記得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有某種內在關系。實在冤枉!連愛因斯坦的在天之靈也會忿忿不平的。
弄不清愛因斯坦身份的人,是混淆了科學與發明的關系,就如同將牛頓與愛迪生視為同行一樣,是一般科普知識欠缺所致。
打一個不很恰當的比喻:科學是路,發明是車,車離不開路,路制約車。沒有路,再好的車也是一堆漂亮的鋼鐵零件;沒有科學,再好的發明也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毫不誇張地說,根據愛因斯坦創立的科學理論而衍生出的發明創造,涵蓋了現代文明的每一個角落,連我們衣食住行的每個細節都閃現著愛因斯坦的影子。
這里用一個假設的「你」做比喻。早晨當你從下榻的賓館起來,走出房間准備晨練時,請注意你頭上的煙霧探測器。它利用放射性物質鎇-241釋放出能量,產生一小束帶電粒子。一旦發生意外,從火焰里冒出來的煙霧與粒子束發生反應,觸動警報器自動拉響。
由於鎇的原子核不穩定,一旦裂開,質量似乎就消失了,因為碎片的質量比原來的原子核小。其實,鎇原子的質量根本沒有消失。這是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的。
回到家後你要開車去上班,你車輪下的平坦公路里也刻著愛因斯坦的功勞。在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中探討了在不同溶液中測量分子的新方法,這些方法後來成為膠體化學的基本方法。建材工程師在建造公路時,就是利用他的研究成果。
來到辦公室,你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在短促的瞬間,電子正從顯像管的陰極發射出來,好像在飛馳過程中獲得了能量,積聚在顯示屏上———這正好符合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發明電腦顯示器的工程師必須使顯示器符合「相對論效應」,否則控制電子飛馳的磁鐵就會在顯示屏上產生模糊圖像,使你無法工作。
下班後你到超市購物,你手裡的每一件商品條形碼也得益於愛因斯坦的激光理論,只有激光才能准確讀出條形碼中的編碼空白。
假如你富有,又是個令人尊敬的環保人士,你就會用太陽能光電池為自己的居室提供能量。這些光電池能夠把太陽能轉成電能,愛因斯坦在90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里首次正確地分析過這一轉換原理。
他發現光承載於運動著的能量包(後來稱為光子)里,某些光子攜帶的能量足以克服將電子集中於某種金屬的「粘性」,這就是著名的光電效應。
星期天,你會帶領家人輕松郊遊。當你打開數碼相機,准備攝下妻兒溫馨笑容時,要先感謝愛因斯坦。從鏡頭飛進來的光子會把半導體里的電子擠走,這同樣利用了寶貴的光電效應。
倘若你身體有恙,或是偶感風寒,需要葯物調理。許多葯物製造得益於愛因斯坦那篇有關布朗運動的論文。
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最先觀察到,懸浮的液體中的微粒永遠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愛因斯坦將兩個毫無關聯的現象聯系起來,於是就利用布朗運動創立了將微觀數量和宏觀數量聯系在一起的統計法。
直到今天,這些統計法仍是全世界葯劑師必須遵循的配比法則。
萬一彩票中了大獎,得意忘形的你不幸成為尋人啟事中主角,那也沒有關系,你身上攜帶的GPS能幫助你與搜索人員取得聯系。100年前愛因斯坦發現,如果想把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多個事件聯系在一起考慮,那麼傳統的時間概念就不夠充分。
雖然全球定位系統衛星上安裝了精確的原子鍾,但是,如果沒有地面原子鍾對衛星原子鍾的時間調整,定位系統每天發給地面的信號就會出現1.6公里的偏差。
你長了一個腫瘤,幸虧是良性的,但因長在胸腺上,手術後需要放射治療。醫生在為你實施放射治療前,需要估計X射線可能對你細胞造成的傷害,根據就是愛因斯坦的E=mc2。
這同樣是100年前愛因斯坦的重大發現:任何質量都可以被看作壓縮的能量形式。要想知道某一質量能夠產生多少能量,可以把消失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那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據此理論造出原子彈、氫彈的同時,也治好了你的胸腺瘤。
愛因斯坦在完成廣義相對論近10年後,做了一個大膽新奇的設想:引力減慢時間的流逝使光波朝光譜紅色一端偏移。但無法用實驗加以證實。
直到1976年人們採用現代化手段才予以證實。方法是用火箭將一座氫微波激射器時鍾帶到1萬公里高空,在沉入百慕大以東1600公里的太平洋之前的兩個小時內,時鍾的計時與地面一個同樣的時鍾相符。氫微波激射器以1.42千兆赫的頻率發射微波,在火箭到達最遠點時,火箭上的時鍾比地面的時鍾快大約1赫茲,終於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判斷:引力越大,時鍾走的越慢。
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就預測引力波的存在與來源,幾十年後,天文學家約瑟夫·泰勒和魯塞爾·胡爾賽證明,兩顆軌道脈沖星,也就是自轉時釋放輻射波的中子星,導致其速度減慢的能量損失正好與相對論所預測它們以引力波的方式釋放掉的能量吻合一致。
愛因斯坦為什麼總是對的,除了他所具備的從未見中有所見,從未知中有所知的直覺感知力外,似乎有神人相助。
就在去年,從前往土星的「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無線電信號被證實受到太陽的影響而發生了偏斜,偏斜度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吻合。
由此看見,愛因斯坦是一個多重幸運的天才,他在特殊的時代用自己特殊的才能解決了特殊的難題,又取得了特殊的成功,甚至譜寫了一段特殊的歷史。
假如沒有愛因斯坦,相對論會在何時問世?對這樣的假設,肯定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一些學者說,那一定還需要推後幾代人。著名天文物理學家馬丁·雷斯爵士認為,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無疑會滯後現代文明的腳步。
今天也會有人想到相對論,可愛因斯坦的成就可不是一位單槍匹馬就能做到的。
背景
為了紀念愛因斯坦100年前對物理學界作出的貢獻,喚起年輕人對物理學的熱愛,去年6月,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將2005年命名為「世界物理年」。德國、英國等國家,則乾脆將「世界物理年」改名為「愛因斯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