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歷史上的失敗發明

歷史上的失敗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19 20:28:43

⑴ 20世紀最失敗的發明是什麼

20世紀最失敗的發明是塑料袋的發明

有人說:塑料袋是20世紀最失敗的發明。我認為這句內話有容一定的道理,隨著人們購買力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種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但是人們隨意拋棄在自然界中的白色廢舊塑料製品,由於不易降解,從而造成了污染公害,就是俗稱的「白色污染」。這個問題已經日益突出,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一大難題,與我們目前正在提倡的科學發展相悖。

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時,有人說是電腦,有人說是汽車,也有人說飛機,等等。但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卻說是冷氣機。他解釋,如果沒有冷氣,熱帶地區如東南亞國家,就不可能有高的生產力,就不能達到今天的生活水準。他的回答實事求是,有理有據。看了有關報道,我突發奇想,浮想聯翩。

「20世紀既然有最成功的發明,那麼20世紀最失敗的發明又是什麼?」歷史的車輪在輾轉,它是發明的見證者,最具發言權。想想20世紀的文明,早已於人民的生活,最失敗的發明的出現指日可待。果然,2002年10月中旬,英國<衛報>就評了「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獲此「殊榮」的就是人類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⑵ 歷史上中外有沒有創新失敗的例子

萬戶升天應該算吧,雖然說在很久之後的現代,人們確實是製造出了可以讓人飛到空中的飛機火箭,但是作為最早嘗試的萬戶,卻是以生命的代價宣告了當時的失敗。

⑶ 為什麼說安全褲是人類史上最失敗的發明之一

你是說工業用的、還是醫療用的、還是其它?
如果是女生用的;那這個『安全褲』跟『內衣褲』有何分別?多此一舉!!
(方形的內衣褲)

⑷ 請問歷史上有哪些失敗的軍事發明

那可海了去了,這些失敗品當中有些是因為實用性差而很快被取代,有些是並不能發揮預想的效果,另外有一些乾脆就是設計師在思考的時候沒經過大腦。
第一種類型談不上多失敗,只能算是過渡性產物或者生不逢時。比如簧輪槍,這是一種用和打火機類似的機構點火的火槍,最初是為了取代火繩槍而設計的,有一段時間它還是歐洲重裝騎士和上流人士的標配,不過這玩意的結構實在太復雜,堪比精密的機械鍾,所以故障率極高。而且簧輪槍可大可小,大的和現在的手槍差不多,小的只有拇指大小,而這些小的就很適合改造成隱蔽的爆炸機關,適合刺殺。所以很快就被禁止了,最後取代火繩槍的使命還是由燧發槍來完成。
另外的一種就是加特林機槍,在沒有電動機的時代,這種槍是靠手搖來射擊的。但加特林自己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戰場上士兵會因為緊張而用力或快速旋轉手柄,這很容易導致機槍卡殼。所以加特林機槍才最終被馬克沁機槍取代,直到電動裝置出現之後才再次流行。
還有日本在二戰後期的一些武器,其中包括伊400級潛艇和震電戰斗機。前者雖然是潛艇,但在日本海軍的分類當中叫「潛母」,也就是潛水航母。它的作戰方法是潛水接近到目標附近,上浮釋放內部搭載的晴嵐水上攻擊機。但問題是飛機從機庫內拖出到起飛必須完全在水面上完成,准備時間漫長,在這期間伊400可以說是完全不設防的。類似的思想到現在還有,不過也僅僅是從魚雷發射管或者導彈發射筒里釋放無人機,而且還只是設想;而後者則是世界上第一架採用鴨式布局的戰斗機(不是第一架鴨式布局飛行器,飛行者一號才是)。但鴨式布局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使用鴨式布局的動物,鴨子自己都不是鴨式布局),因此要想完美駕馭它,靠當時的機械傳動根本做不到,震電在地面滑跑的時候都無法保證穩定(同期的一些布局相似的其他型號也有這些問題)。事實上鴨式布局直到諸如JAS39等戰斗機上才真正實用化,到殲10才完全成熟。這說明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想駕馭鴨式布局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第二種類型是設計的時候想的挺好,但實際操作時毛病一大堆。比如日本的氣球炸彈,這玩意的設計思想和實際戰果網上到處都是。另外還有德國人的Me163戰斗機和VT坦克,前者是火箭動力截擊機,設計思想是依靠高速強行突破盟軍戰斗機的攔截,直接攻擊轟炸機。和第二代噴氣式戰斗機比較相似。但問題是這玩意的安全性實在是太差了,而且操縱性也不怎麼樣;VT坦克是一種裝有兩門炮、沒有炮塔的坦克,雖然火力確實增加了一倍,但由於沒有炮塔而導致火力指向性幾乎為零,而且多出的一門炮也降低了持續作戰的能力,所以乾脆就沒服役。
此外還有美國的XFV1和XFY1垂直起降戰斗機。這兩種飛機是美軍彈簧單高蹺計劃的產物,設計思想是讓艦隊當中每一艘艦船都能搭載至少一架可以用來空戰的戰斗機,這樣就可以將更多的航母艦載機解放出去做其他的事情。不過這兩種飛機的操縱性真的是太差勁了,而且它們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垂直起降——起降時機身和地面是垂直的。仰躺著的飛行員根本無法判斷地面和機體的距離。XFY1在飛行時多次出現穩定性不佳、操縱性差等致命弱點,而XFV1乾脆連垂直轉平飛都沒做過。因此這兩種飛機都沒服役。
最後一種純粹是因為腦洞開得太大沒收住,或者設計師沒吃葯的結果。比如被人噴成狗的鴨掌手槍,這玩意設計的時候是想一槍撂倒四個敵人,但問題是四個槍管居然沒一個是朝正前方發射的,而且那可是燧發槍,一次裝填四根槍管怎麼看都顯得太慢了。
還有一種英國人發明的自殺式無人破障車「大首領」,這東西實際上就是兩個巨大的車輪,在中間夾著一個裝了一噸烈性炸葯的爆破倉。它是在諾曼底登陸之前發明出來的。當時的想法是靠這玩意一路滾過去,靠自爆來摧毀敵人在海灘上的防禦設施。不過「大首領」是沒有動力的,依靠裝在車輪切線方向上的一圈小火箭來推進。這根本就是拍腦袋設計的產物,如果這些火箭全部持續點火的話,並不是完全均勻的推力會導致車身根本無法按照直線前進(事實上這種結構最好是用脈沖點火,而且點火間隔和推進力都要經過嚴格計算,這意味著它還是得用電腦控制)。結果在演示的時候,這輛破車完全沒按照預定路線行駛,而是把某個軍官的寵物狗給追得滿場跑(狗子內心是崩潰的),圍觀的美國大兵全懵逼了
以上BB的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另外還有諸如什麼蝙蝠燃燒彈、鴿子制導炸彈等奇葩,在這就不多說了

⑸ 中國古代有哪些失敗的武器發明,分別長什麼樣子

粘性炸彈

粘性炸彈是二戰時期由英國第一防衛司設計研製的一款武器,正是名稱為74號反坦克手雷,外形呈圓球形。是一種包裹在強力膠水中的硝化甘油炸彈,使用時需要士兵打開其外殼,令膠水釋放到表面,然後將其粘到敵方坦克上,觸發印信方可爆炸。

但實戰證明,這是一款失敗的發明。戰場上坦克和炮彈激起的塵土往往會覆蓋到炸彈表面導致其失去粘性,並且在戰況危急的情況下,士兵一個不注意還會讓炸彈粘到自己身上。

上述武器只是歷史上失敗的武器發明中的一部分,還有許多都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武器研製這種事情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碰壁是不可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多從過去失敗的經驗里汲取教訓,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⑹ 歷史上有沒有令人痛恨的發明呢

事實上,每一種發明都有它的用處,用的好了自然會被人們所喜愛,用不好,自然就有人不喜歡。比如核能,它可以解決目前世界上的能源問題,但像切爾諾貝利事件之類的也會引起人們的恐懼。當然,也有一些發明是比較有用的,但痛恨的人卻非常多,最典型的有三種發明:安全褲、馬賽克以及作業。

1.安全褲

人們討厭馬賽克的原因和安全褲類似。

家長、老師喜不喜歡家庭作業不好說,但大多數在校學生應該是討厭家庭作業的。

事實上,家庭作業最早是一種懲罰手段,它的發明者是義大利的一位教師,名為羅伯特納維利斯。他發明作業的初衷是為了懲罰一位不聽話的學生。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班裡有一位成績不好又不聽話的學生做了讓這位老師不高興的事,羅伯特納維利斯就想治治他,但又礙於為人師表,一番苦思冥想下,家庭作業就“應運而生”,該名學生都要寫作業寫到很晚,弄得很疲憊,老師看了暗自竊喜。而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羅伯特老師就發現,原本成績不好的學生突然間進步很大。他覺得應該是寫作業的緣故,於是乎,為了提高成績,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生都需要寫作業。

⑺ 歷史上最失敗的軍事發明有些什麼。

1986年2月,法國將自己計劃研製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夏爾·戴高樂」號。它是除了美國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法國人把「戴高樂」號看作法蘭西的驕傲,對它寄予特殊的厚望,希望它能擔起歐洲防務的重任,發揮「歐洲旗艦」的作用。然而,「戴高樂」號的高成本讓法國人難以承受,整個項目最終花費高達712億法郎(約138億美元),比原預算增加10%,同型的第二艘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同時,「戴高樂」號航速慢的技術問題仍沒有解決,它的最高航速只有23節,令法國海軍心焦。
飛行航母
1933年,兩艘顯赫的飛艇——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ZRS-4)和「梅肯」號(ZRS-5)遇到了大氣湍流而墜毀。「阿克倫」號是1931年由胡佛總統的夫人命名的。兩年後,1933年4月4日,它已飛行74次、在空中的累積時間1700小時。它在新澤西州海岸外遇上了猛烈的風暴,艇身破碎,墜入大西洋。「梅肯」號是空中航空母艦,載有4架寇蒂斯的F9C-2「雀鷹」偵察機。失事時,它位於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正飛向蒙特利以南的斯珀角,並且剛剛回收了最後一架飛機。一陣狂風突然襲來,飛艇劇烈翻滾,十字尾翼垂直脫落,劃破了3隻氦氣袋。經過40分鍾的英勇搏鬥,終於墜入大海。

⑻ 人類最失敗的發明是什麼

科學―――一顆人類生活前沿的璀璨明珠,一根讓文明立於常青的頂樑柱。「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偉人鄧小平的提出驗證了科學永遠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並激勵著我們不斷開拓進取。科學的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質的飛躍。回眸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如今的高新產業以及生命科學,從瓦特到霍金等科技尖端人員,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科學的發展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科學的主題是發明創造,以此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素有「發明大師」之稱的愛迪生真可謂名副其實,他的一生收獲頗豐,發明了1000多項優秀科學產品,為人民的美滿生活貢獻了一生。眾所周知,愛迪生的偉大發明―――電燈,嘔心瀝血了幾個年頭,試驗了上萬種特殊材料,如果說鎢絲帶來了電燈,改變了人民原先的那種蠟燭生活,那麼就刻意說愛迪生發光發熱,用自己的奉獻精神驅除黑暗,帶來了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的一縷光明,這光明將永遠引導我們奮勇前進。
在艱辛的科技發明創造的旅途中,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那成功的光輝一刻,永遠看不到發明家以及科技工作者失敗的沮喪。無論是成功的喜悅,還是失敗的痛苦,這種為科學奉獻的精神永遠是可歌可泣的。
你知道上個世紀最成功的發明和最失敗的發明嗎?我們用歷史見證這一切吧!
在最近的名人采訪中,被問及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時,有人說是電腦,有人說是汽車,也有人說飛機,等等。但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卻說是冷氣機。他解釋,如果沒有冷氣,熱帶地區如東南亞國家,就不可能有高的生產力,就不能達到今天的生活水準。他的回答實事求是,有理有據。看了有關報道,我突發奇想,浮想聯翩。「20世紀既然有最成功的發明,那麼20世紀最失敗的發明又是什麼?」歷史的車輪在輾轉,它是發明的見證者,最具發言權。想想20世紀的文明,早已於人民的生活,最失敗的發明的出現指日可待。果然,2002年10月中旬,英國<衛報>就評了「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獲此「殊榮」的就是人類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誕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飯盒,塑料包裝紙、塑料餐用杯盤、電器充填發泡填塞物、塑料飲料杯、酸奶杯、雪糕杯、家用尼龍袋、塑料袋、塑料裝飾品,等等。這些廢氣物形成的垃圾,數量多、體積大、重量輕、不降解,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多難題和社會問題。比如,散落在田間、路邊及草叢中的發泡膠快餐盒,如果遇到大風天氣,滿天的快餐夾帶著灰塵,引起當地環境惡化,有時甚至傷害人民,這些材料一旦被牲畜吞食就會危及健康甚至導致死亡。填埋廢棄塑料袋、發泡膠快餐盒的土地,不能生長莊稼和樹木,造成土地板結,而焚燒處理這些塑料垃圾,則會釋放出多種化學有毒氣體,其中就有一種稱為二惡英的化合物,毒性極大。此外,在生產塑料袋,發泡膠餐盒的過程中使用氟利昂,對人體免疫系統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極為嚴重。研究還表明,在溫度超過85攝氏度的條件下,使用塑料袋和發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塑料袋布滿了整個地球,那麼地球將是人類最後的墓地。凡此種種,表明塑料袋獲「最糟糕的發明」確屬「名字實歸」。
最失敗的發明的出現,使人類又面臨一個大問題,到底如何處理白色垃圾。塑料袋的種種危害歷歷在目,也許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禁用塑料袋。比如,買菜時,多提提菜籃子;吃飯時,用碗和竹筷;發明塑料袋的替代品已迫在眉睫。
科技給人類帶來幸福快樂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後遺症,我們要倡導綠色科學,讓科學真正服務於人類,向著文明、健康、現代化的道路前進。
綠色科學―――我們的夢想

⑼ 人類史上最失敗的發明是什麼為什麼

樂高,殺死千萬人

⑽ 歷史上有哪些失敗的軍事發明

第一位冰航母抄,在設計上襲,航母長600米,艦寬150米,高約110米,重量約200萬噸,有26個推進器,甲板厚12米,當時沒有任何武器能擊穿,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比現在的福特航母還要大20倍,而且在被炮彈擊中後可用冰水直接修復,非常方便。不過在真正實施時,發現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動力裝置散熱量估計不足,發動機一啟動,冰塊就會大量融化,,當時科技水平有限,這一關鍵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冰航母」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失敗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