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箭是誰創造的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Moses Malone)、拉爾夫-桑普森到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以及2003年首輪選中的中國中鋒姚明。1967火箭隊年加入NBA,當時落戶於聖地亞哥,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頓。
跟許多球隊一樣,火箭隊的處子賽季令人失望。1967-1968賽季,火箭隊僅15勝67負。第二個賽季火箭隊從休斯頓大學得到「大E」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他在新秀賽季平均每場就拿下28.4分,火箭隊隊成績開始上揚,1968-1969賽季火箭隊取得37勝45負的成績,打進了季後賽。1970年火箭隊27勝55負,1971年40勝42負,從1971年開始,火箭隊就搬到了休斯頓。
直到1994年,火箭隊才獲得第一座總冠軍獎杯。奧拉朱旺在那個賽季平均每場得了27.3分11.9個籃板和3.71個蓋帽。在總決賽中,火箭隊碰到紐約尼克斯隊。奧拉朱旺戰勝了尤因,火箭隊以4比2奪得球隊第一個總冠軍。
1995年火箭隊從開拓者得到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在總決賽中,奧拉朱旺碰到年輕的奧尼爾,火箭隊以以4比0橫掃奧蘭多魔術隊,蟬聯總冠軍。2000賽季火箭16年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季後賽,不得不進行重組。在2003年選秀大會上,火箭隊欽點來自中國的姚明為狀元,再引入高中鋒,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在2004年夏天,火箭隊放棄三名球隊主力—老大弗朗西斯、莫布里以及卡托,從魔術交易來兩屆得分王麥蒂,總經理道森期望姚麥這一內外組合能重現大夢滑翔機時代的輝煌。然而,不斷的傷病導致球隊戰績始終無法達到人們預期的高度。盡管2005年和2007年兩度闖入季後賽,卻均第一輪便剎羽而歸。
在07年夏天,在一片懷疑的眼光中,新任總經理莫雷上任。莫雷對球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炒掉了主帥范甘迪,聘請原國王隊主教練阿德爾曼,在保留了姚麥兩大核心的基礎上,換來麥克·詹姆斯和斯科拉,尤其以零代價請回弗朗西斯最令球迷歡欣鼓舞,使得新賽季的火箭陣容在各個位置均有補充,實力大大增強。
歷史:
1967-71 聖地亞哥火箭隊(San Diego Rockets)
1971-今 休斯頓火箭隊(Houston Rockets)
獲總冠軍年份:1994年、1995年
B. NBA火箭隊的歷史介紹一下!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Moses Malone)、拉爾夫-桑普森到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以及2003年首輪選中的中國中鋒姚明。1967火箭隊年加入NBA,當時落戶於聖地亞哥,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頓。
跟許多球隊一樣,火箭隊的處子賽季令人失望。1967-1968賽季,火箭隊僅15勝67負。第二個賽季火箭隊從休斯頓大學得到「大E」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他在新秀賽季平均每場就拿下28.4分,火箭隊隊成績開始上揚,1968-1969賽季火箭隊取得37勝45負的成績,打進了季後賽。1970年火箭隊27勝55負,1971年40勝42負,從1971年開始,火箭隊就搬到了休斯頓。
休斯頓人更喜歡看橄欖球,所以火箭隊搬到這里並沒受到多大的歡迎。1976-1977賽季,火箭隊得到了傳奇人物摩西-馬龍。當時火箭隊還有湯姆-賈諾維奇等人,他們以49勝33負取得1977年中區冠軍,但在東部決賽中敗給76人隊。
1977-1978賽季,湯姆賈諾維奇被科密特-華盛頓嚴重打傷,休息了5個月,火箭隊實力大損,當賽季只有28勝54負。1978-1979賽季,摩西-馬龍平均每場拿下24.8分17.6個籃板,奪得了常規賽MVP,火箭隊也再進季後賽,但在第一輪就被淘汰。1980-1981賽季,在摩西-馬龍的帶領下,火箭隊再次進入了總決賽,但在總決賽中,拉里-伯德的凱爾特人以4比2勝出。
火箭隊的第二次進總決賽是在8年之後。1983年和1984年,火箭隊連續拿到兩個頭號選秀權,分別選中了拉爾夫-桑普森和阿基姆-奧拉朱旺,兩個身高2.10以上球員組成「雙塔」。火箭隊1985年殺入季後賽,但在第一輪就被爵士隊淘汰出局。1986年火箭隊殺入了總決賽,但是這次遇到的是到凱爾特人,又無功而返。
直到1994年,火箭隊才獲得第一座總冠軍獎杯。奧拉朱旺在那個賽季平均每場得了27.3分11.9個籃板和3.71個蓋帽。在總決賽中,火箭隊碰到紐約尼克斯隊。奧拉朱旺戰勝了尤因,火箭隊以4比3奪得球隊第一個總冠軍。
1995年火箭隊從開拓者得到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但衛冕冠軍在常規賽舉步維艱,只取得47勝35負。季後賽也很艱難,首輪戰勝了取得60勝的爵士隊,第二輪以1比3落於給太陽隊,但火箭連下三城。西部決賽,奧拉朱旺大戰常規賽MVP大衛-羅賓遜,火箭隊以4比2戰勝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晉級。在總決賽中,奧拉朱旺碰到年輕的奧尼爾,火箭隊以以4比0橫掃奧蘭多魔術隊,蟬聯總冠軍。
此後四個賽季火箭隊常規賽成績都不錯,但在季後賽總走不遠。1998年皮彭、奧拉朱旺和巴克利組成的陣容也在第一輪就止步。2000賽季火箭隊老的老,走的走,16個賽季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季後賽。
火箭隊進行重組,奧拉朱旺也於2001年到了猛龍隊。在2002年選秀大會上,火箭隊欽點來自中國的姚明為狀元,再引入高中鋒。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退休球衣號碼:
(22) 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
(23) 卡爾文-墨菲(Calvin Murphy)
(24) 摩西-馬龍(Moses Malone)
(34) 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
(45) 魯迪-湯姆賈諾維奇(Rudy Tomjanovich)
歷史:
1967-71 聖地亞哥火箭隊(San Diego Rockets)
1971-今 休斯頓火箭隊(Houston Rockets)
獲總冠軍年份:
1994年、1995年
C. 火箭是怎麼創造的(英文回答)
ROCKET是「火箭」的意思,所以標志中心字母為R。
R下面表現上升的火箭噴出的火焰,
周圍一圈是火箭發射時的煙霧,
標志象徵了火箭隊像火箭一樣,
蓬勃向上、
勢不可擋。
標志設計用於模仿火箭頂部的圓椎鼻及火箭發射升空時尾端噴出的氣體,這一標志是由曾經獲過大獎的設計家EikoIshioka設計的
英文
ROCKET
is
a
"rocket"
means,
so
sign
letters
Center
for
R.
R
follow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ising
flames
of
rocket
exhaust,
surrounded
by
a
circle
is
a
rocket
launcher
when
the
smoke,
the
Rockets
logo
is
a
symbol,
like
a
rocket,
as
vigorous,
unstoppable.
Logo
design
at
the
top
of
the
rocket
used
to
mimic
the
nose
cone
and
the
rocket
was
launched
at
the
end
of
the
emission
of
gases,
the
signs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award-winning
designers
design
EikoIshioka
D. 火箭隊名來歷
火箭原先在聖地亞哥,1967年聖地亞哥火箭成了NBA的第12個成員。鑒於聖地亞哥地區航空事業日益發達,最終球迷投票決定,以「火箭」為名。1971年球隊搬到休斯敦後,這個名字神奇般地依舊適用,顯示出其超強的預見性,因為全美最著名的宇航中心就在休斯敦。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拉爾夫·桑普森到奧拉朱旺,以及2002年首輪頭名狀元的中國「小巨人」中鋒姚明,再到2013年轉會過來的德懷特·霍華德,無一不是叱吒NBA數年的傳統中鋒。1967年火箭隊加入NBA,當時落戶於聖迭戈,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敦。
1967-68 起航聖地亞哥——失望的處子季,60年代末的火箭隊可以用「找不到北」四個字來形容,但這並不奇怪。67-68賽季,由11支球隊組成的ABA (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美國籃球聯盟) 誕生,與此同時,當時的聖迭哥火箭隊 (San Diego Rockets) 和西雅圖超音速隊 (Seattle SuperSonics) 作為兩支擴充新軍進入NBA聯盟。火箭隊用狀元簽選擇了帕特-萊利 (Pat Riley) ,但仍創下了15勝67負的恥辱戰績,是當時NBA的最多負場記錄。
1967年10月14日,在聖迭哥體育館7476名觀眾面前,火箭隊上演了他們的處子戰。首發陣容為:中鋒約翰·布洛克(John Block)、大前鋒Don Kojis、小前鋒瓊尼·格林(Jonny Green)、得分後衛Mcglocklin、控球後衛John Barnhill,主教練同時也是球隊經理傑克·麥克馬洪(Jack Mcmahon)。此戰他們出師不利,以98-99一分之差敗給了當時的聖路易斯鷹隊 (St. Louis Hawks) ,並直到聖誕才迎來他們的第十場勝利,自此交出了2勝14負的開局答卷。一路跌跌撞撞的火箭戰績直沖谷底,就此創造了一個恥辱了聯盟之「最」,卻也為他們贏得了下季再抽狀元的機會。
最長連勝紀錄:22連勝!火箭隊在3月6日擊敗步行者隊之後就已經使自己的連勝場次達到16場,打破了火箭隊史上最長連勝紀錄,此後火箭隊更是高歌猛進,直到2008年3月19日,火箭隊的連勝才被凱爾特人隊終止(74:94)。這是NBA歷史上連勝場次排名第三位的球隊,第二位為熱火隊,頭位是洛杉磯湖人隊。
最長連敗紀錄:17連敗,1968年1月19日到1968年2月17日,火箭苦吞17連敗,直到1968年2月19日,火箭在主場111比106戰勝76人,才終止了連敗的頹勢。
NBA總冠軍記錄:2次(1993-1994,1994-1995)
E. 火箭隊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么
下賽季的陣容我們現在真的說不好(因為畢竟有那麼長時間呢) 雖然今年夏天的交易市場上大魚應該不少,因為很多明星都選擇跳出來,成為自由人吧 但是到現在為止都同意繼續留隊了呵呵 火箭這兩年總是有讓我們感到驚艷的交易 但除了巴帝爾的交易比較成功之外 並沒有什麼好值得球迷驕傲的了 下賽季我感覺陣容不能有太大的變化(先發) YAO+T-Mac+Battier肯定是不能動了,南美影帝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還是新秀第三呢)阿爾斯通也在季候賽證明了自己的不可或缺.感覺上應該會把鮑比整出去,海爺呢~如果留下了蘭德里啊那他也危險啊 小布也比較危險~~ (速度是快,可是防守和命中率~~~) 火箭在夏天首要就是通過交易得到一名在聯盟打了3三年球上以上的中鋒(因為不需要培養,上場就能貢獻出力量) 4號位如果留的住蘭德里那海爺應該是~~~ 三號位和二號位應該除了T-Mac+Battier以外應該引進一名二流的明星哈哈 比如馬蓋帝或者里齊這種的,上場就能沖擊一下的(該死的管理層為啥放走棒子!!!) 一號位感覺上火箭應該沒有耐心培養小布吧 因為火箭也是比較強調防守的 而小布真的是一號的防守問題的一個短板 不過管理層和阿德也有可能等待SF3-老大的傷愈~ PS:如果YAO保持健康的話 這個陣容(補齊了替補5號位和1 號位之後) 明年沖擊第二輪 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了~~唉~傷心啊 大家都等了幾年了 年年傷心 希望火箭真能沖出去吧
F. 火箭隊能否創造4連勝的奇跡
什麼叫奇跡呀 難道火箭連4連勝都拿不了嗎?不要這樣嗎
我相信火箭回拿到一個令我們吃驚的連勝的紀錄 你相信嗎 反正我是相信的 讓我們一起為火箭加油吧 讓我們一起為火箭祝福吧
G. 火箭隊歌是什麼時候創作的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Moses Malone)、拉爾夫-桑普森到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以及2003年首輪選中的中國中鋒姚明。1967火箭隊年加入NBA,當時落戶於聖地亞哥,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頓。 跟許多球隊一樣,火箭隊的處子賽季令人失望。1967-1968賽季,火箭隊僅15勝67負。第二個賽季火箭隊從休斯頓大學得到「大E」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他在新秀賽季平均每場就拿下28.4分,火箭隊隊成績開始上揚,1968-1969賽季火箭隊取得37勝45負的成績,打進了季後賽。1970年火箭隊27勝55負,1971年40勝42負,從1971年開始,火箭隊就搬到了休斯頓。 直到1994年,火箭隊才獲得第一座總冠軍獎杯。奧拉朱旺在那個賽季平均每場得了27.3分11.9個籃板和3.71個蓋帽。在總決賽中,火箭隊碰到紐約尼克斯隊。奧拉朱旺戰勝了尤因,火箭隊以4比2奪得球隊第一個總冠軍。 1995年火箭隊從開拓者得到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在總決賽中,奧拉朱旺碰到年輕的奧尼爾,火箭隊以以4比0橫掃奧蘭多魔術隊,蟬聯總冠軍。2000賽季火箭16年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季後賽,不得不進行重組。在2003年選秀大會上,火箭隊欽點來自中國的姚明為狀元,再引入高中鋒,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在2004年夏天,火箭隊放棄三名球隊主力—老大弗朗西斯、莫布里以及卡托,從魔術交易來兩屆得分王麥蒂,總經理道森期望姚麥這一內外組合能重現大夢滑翔機時代的輝煌。然而,不斷的傷病導致球隊戰績始終無法達到人們預期的高度。盡管2005年和2007年兩度闖入季後賽,卻均第一輪便剎羽而歸。 在07年夏天,在一片懷疑的眼光中,新任總經理莫雷上任。莫雷對球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炒掉了主帥范甘迪,聘請原國王隊主教練阿德爾曼,在保留了姚麥兩大核心的基礎上,換來麥克·詹姆斯和斯科拉,尤其以零代價請回弗朗西斯最令球迷歡欣鼓舞,使得新賽季的火箭陣容在各個位置均有補充,實力大大增強。 歷史: 1967-71 聖地亞哥火箭隊(San Diego Rockets) 1971-今 休斯頓火箭隊(Houston Rockets) 獲總冠軍年份:1994、1995年
採納哦
H. 火箭隊標志的由來
在當時火箭成立的時候並不在休斯頓而是在聖地亞哥,在當時火箭老闆為了爭請求當地球迷的意見採取了一個公開投票的方式,最終在經過投票之後鑒於聖地亞哥地區航空事業日益發達,聖迭哥的外號是「動感之城(City in Motion),最終球迷投票決定,以「火箭」為名。
整個隊徽運用獨樹一幟的字體彰顯特別的主題,都是以字母體現,中間是一個精心處理過的「R」,像是徐徐上升的火箭一般。左邊是「HOUSTON」字樣,右邊則是「ROCKETS」,顏色全部採用紅色。
(8)火箭隊創造擴展閱讀
吉祥物:關鍵熊
自從1995年第一次在聯盟中亮相,他已經成為NBA最著名的吉祥物。運用諷刺和惡作劇,關鍵熊讓NBA比賽的惡作劇達到了頂峰。在2005年二月關鍵熊第五次成為NBA的最佳吉祥物,他是火箭隊的頭號球迷,每個主場比賽都會聽到歡呼聲。
無論是他的即興發揮,調動全場球迷的熱情,跳舞,發放各種紀念品等等總能夠帶來歡樂。每年都要在這里表演200-300場。在2003年12月,關鍵熊以他的創造力,努力程度和貢獻被一家體育媒體評為所有體育行業最出色的吉祥物。
I. NBA火箭隊的前身是什麼
休斯敦火箭隊,成立於1967年並在1967-68賽季加盟NBA,是一支屬於美國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職業籃球隊,是美國男籃職業聯賽(NBA)西部聯盟西南區的一部分。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拉爾夫·桑普森到哈基姆·奧拉朱旺,以及2002年首輪頭名狀元的中國「小巨人」中鋒姚明,再到2013年轉會過來的德懷特霍華德都是叱吒NBA的傳統中鋒。
1967年火箭隊建隊時落戶於聖迭戈,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敦。火箭隊在1993-1994和1994-1995兩個賽季連續奪得NBA總冠軍。
【球隊歷史】
1967年至1976年
1967-68賽季,由11支球隊組成的ABA(美國籃球聯盟) 誕生,同時當時的聖迭戈火箭隊和西雅圖超音速隊作為兩支擴充新軍進入NBA聯盟。火箭隊用狀元簽選中帕特·萊利,但仍創下了15勝67負的恥辱戰績,是當時NBA的最多負場記錄。但值得紀念的是,火箭隊歷史上的第一場NBA比賽是在1967年10月14日,於聖地亞哥體育館內進行的 。
1968-69賽季,火箭隊得到球隊歷史上的第二名狀元——埃爾文·海耶斯。海耶斯的到來迅速讓球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而海耶斯也憑借其優秀的表現和過人的實力成為那時火箭隊中的頭號巨星。在海耶斯的率領下,火箭隊力壓眾強隊,歷史上首次躋身季後賽,但在半決賽中再次倒在了老鷹隊面前,無法季後賽第二輪的比賽 。
1969-70季,在新帥亞歷克斯·漢納姆的率領下,火箭只取得27勝55負的成績,以埃爾文·海耶斯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幫助火箭隊取得質的飛躍,在經歷了幾個慘淡的賽季之後,火箭隊於1971年遷至西部的太空城——休斯頓市 。
在火箭隊剛來到休斯頓市的時候,球隊的人氣和上座率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平均每場主場觀眾只有區區4966人,這使得俱樂部的經營入不敷出。盡管票房不佳,但1971-72賽季火箭的表現仍然令人尊敬。已經打到第四個賽季的埃爾文·海耶斯平均每場得分 (25.2) 和籃板(14.6)都居聯盟前列(第10)。在休斯敦的第一賽季,火箭取得34勝48負的成績,位列太平洋分組第四。
1972-73賽季開賽前,因火箭隊球隊戰績如此不堪入目使得當家球星埃爾文·海耶斯遠走子彈隊。交易之後的火箭隊由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傑克·馬爾文、吉米·沃克和邁克·紐林挑起大梁。另外,當時的火箭隊中還有一位得分好手,那是NBA歷史上的「罰球高手」之一——卡爾文·墨菲。 在這些年輕人的努力下,火箭隊在這一賽季常規賽最終以33-49位列分區第三。
1974-75賽季,火箭隊由湯姆賈諾維奇,墨菲和紐林哈林組合領銜,火箭取得10勝5負的開局戰績。在常規賽季末,火箭隊以41勝41負排在中央組第二,僅次於華盛頓子彈隊。這個賽季是約翰·埃根執教火箭的第二個完整賽季,也在遷到休斯敦後第一次出現在季後賽中。在季後賽首輪三局兩勝賽制下對陣紐約尼克隊,火箭隊以2比1贏得晉級下一輪。但在西區半決賽中被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以4-1的總分淘汰出局。
1975-76賽季,火箭隊沒能再續輝煌,僅取得40勝42負的成績無緣季後賽。那一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里,火箭隊的首發陣容由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卡爾文·墨菲,邁克·紐林,凱文·卡內特和埃德·拉特雷夫組成。
1976年至1980年
1976-77賽季,休斯頓火箭隊迎來了一位「巨星」級球員——摩西·馬龍。由湯姆賈諾維奇,墨菲,紐林,馬龍,卡內特,和新秀後衛約翰·盧卡斯領銜的火箭隊力壓華盛頓,以49勝33負的戰績奪得中央組頭名。最後火箭隊一路過關斬將殺進了分區的總決賽,但是因一個極具爭議的罰球使得火箭隊2-4落敗。在這個賽季,摩西場均13.2分13.1個籃板,以總共437個進攻籃板位列聯盟之首。
摩西·馬龍曾幫助火箭闖入總決賽
1977-78賽季一場普通的常規賽中,由於雙方球員發生了不理智的沖突,湖人隊的球員華盛頓誤傷了火箭隊的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導致後者面部碎裂。而火箭隊在這個賽季的戰績再一次在聯盟中墊底 ,只以28勝54負的戰績墊底。
1978-79賽季,尼薩爾克作為火箭主教練的最後一個賽季,火箭隊取得47勝35負,排在中央組第二名的成績。帶著極高的期望進入季後賽,火箭隊卻在首輪三局兩勝的比賽中連輸兩場敗給亞特蘭大老鷹隊。
1979-80賽季,德爾·哈里斯取代了尼薩爾克的主教練職務。摩西以場均25.8分14.5板繼續統治內線,墨菲每場貢獻20分,巴里以場均12分結束職業生涯。最終以41勝41負的常規賽成績,與馬刺並列中央組第二名。季後賽首輪中2-1擊敗馬刺隊後,卻在東區半決賽中被凱爾特人4-0橫掃。
1980年至1989年
經歷了失敗和球員的變動,進入了80年代的火箭隊再一次迎來了球隊歷史上的一個高潮。1980-81賽季,在眾人不看好的情況下,火箭隊一路過關斬將,殺進了季後賽。在季後賽中,火箭隊在馬龍和湯姆賈諾維奇等人的率領下屢次「爆冷」,歷史性地殺進了NBA的總決賽。但是由於當時對手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實力太強大,火箭隊與球隊的歷史上的第一座總冠軍獎杯擦肩而過。
1981-82賽季,摩西·馬龍迎來一個輝煌的一個賽季,聯盟場均第二 (僅次於喬治·格文) 的31.1分及排名第一的14.7個籃板使他第二次競逐MVP獎項。常規賽結束後,火箭隊以46勝36負的成績列中西賽區第二。但在季後賽中,火箭隊在首輪以1-2敗給超音速隊。在賽季結束後,馬龍得到了個人首個MVP的頭銜 。
1981-82賽季後,摩西·馬龍成為了一名自由球員,
奧拉朱旺
76人隊提供了一份價值1320萬美圓的巨額合同。火箭隊先拒絕並開出相同價格,再將馬龍交易至76人隊換來卡德威爾·瓊斯和一個首輪選秀權。馬龍的離去同時也帶走了火箭的精神和靈魂,球隊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里苦苦掙扎。
1982-83季,火箭隊創造了14勝68負的聯盟最差戰績,並且沒有一個隊員單場能拿到超過15分。糟糕的成績卻為球隊帶來高位選秀,連續獲得1983、1984兩年的狀元簽。火箭隊在這兩年分別選了拉爾夫·桑普森和阿基姆·奧拉朱旺(後改為哈基姆·奧拉朱旺),組成聯盟前場的最高雙塔,火箭隊也確立了以兩位狀元為核心的技戰術體系。
1984-85賽季,火箭隊取得48勝34負的常規賽戰績列中西組第二,可是雖然重返季後賽,卻在首輪2-3敗給猶他爵士隊。1985-86賽季,在「雙塔」的帶領下,休斯頓火箭隊輕輕鬆鬆地便殺進了這個賽季的總決賽,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再一次成為了火箭隊在總決賽中的對手。與1980年的結果一樣,年輕的火箭隊再一次倒在經驗豐富之下,再次無緣總冠軍獎杯。
1986-87賽季,火箭隊經歷「後衛風波」,多名優秀後衛因為濫用葯物而被聯盟禁賽。火箭隊為自己這種不成熟的做法付出了代價。80年的後期,火箭隊有變成了一支碌碌無為的球隊,再加上球隊的明星桑普森因為受傷離隊之後,火箭隊在當時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季後賽的首輪而已 。
1988-89賽季,由哈基姆·奧拉朱旺、索普、弗洛伊德、邁克·伍德森和巴克·約翰遜組成首發陣容的火箭隊在常規賽中取得45勝37負的成績,排名中西組第二。但在1989年的季後賽首輪中1-3被超音速隊擊敗。奧拉朱旺在這個賽連續第三季進入聯盟第一陣容,以場均13.5板成為籃板王,並史無前例地在同一個賽季同時還得到200+次搶斷和200+次封蓋。
1989年至1994年
1989-90賽季,火箭隊並未對陣容進行大的調整。米切爾·威金斯回到隊中場均貢獻15.5分,成為火箭隊第三大火力點。該季常規賽前半段火箭勝率一直徘徊在50%,以最後一場比賽的勝利使戰績達到41勝41負,位列中西組第五,勉強進入季後賽。可是在首輪就連失三局淘汰出局。
1990-91賽季,在開賽前球隊將蒂姆·麥考米克和盧卡斯送到亞特蘭大換來肯尼·史密斯以及羅伊·馬布爾。最終火箭以常規賽52勝30負的戰績排名中西組第三。雖然常規賽後勢強勁,火箭隊卻在首輪遭遇到強大的湖人隊。以0-3的總分被湖人隊橫掃出局。不過在這個賽季,主教練唐·錢尼贏得當年的最佳教練稱號。
1991-92賽季,火箭隊以相同的陣容來勢洶洶,迅速取得8勝2負的不錯開局,但到1992年2月21號的成績僅為27勝27負,最終以42勝40負結束常規季,排名中西組第三。最後三場比賽以一個三連敗失去了晉級季後賽的資格。
1992年,火箭隊經過眾人的努力終於得到了進步,在經歷1991-92賽季的失敗之後,火箭隊於1992-93賽季以55勝27負的戰績奪取分區的頭名,並且在季後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殺進分區的半決賽。季後賽首輪火箭戰滿5場以3-2淘汰洛杉磯快船隊晉級。可是在分區半決賽中,卻重演了該季開賽時負於超音速隊的一幕。在一場7局大戰的斯殺中,第七局加時惜負 。
1993-94賽季,因為邁克爾·喬丹的退役,聯盟進入一個群雄奮起的時代。在這個賽季,火箭隊平聯盟中開季15連勝的記錄,並贏下最初24場中的22場,最終以58勝24負的成績勇奪中西組桂冠。季後賽首輪火箭隊輕松擊敗波特蘭開拓者隊晉級。但卻在分區半決賽與鳳凰城太陽隊的較量中死裡逃生。太陽先在火箭主場贏下兩場下,以4-3驚險晉級西區決賽。隨後在分區決賽中大勝猶他爵士隊,自1986年以來第一次挺進總決賽,也是球隊歷史上的首座總冠軍獎杯。在總決賽中,火箭隊4-3擊敗紐約尼克斯隊,為航天城帶來了其各支體育球團中的第一座冠軍獎杯,而奧拉朱旺也為他自己的功勛架上曾置了又一件戰利品——總決賽MVP獎 。
1994年至2008年
1994-95賽季,衛冕冠軍休斯頓火箭隊得到「滑翔機」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和哈基姆·奧拉朱旺兩人幫助火箭隊以西部第六名的身份擠進了季後賽。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季後賽大戰之後,火箭隊在總決賽中迎來聯盟中的青年近衛軍——奧蘭多魔術隊。在總決賽中,火箭隊在擊敗魔術隊完成衛冕的任務,豪取兩連冠。成為NBA有史以來贏得總冠軍的排位最低的球隊,同時也是NBA季後賽中第一支淘汰了四支常規賽戰績50+球隊的隊伍。
1996-97賽季,火箭隊通過交換從太陽隊換來了「空中飛豬」查爾斯·巴克利。但組成「三巨頭」的火箭隊未能在這個賽季實現球隊三連冠的偉業。1997-98賽季結束之後,「滑翔機」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宣布退役,火箭隊這個經典的組合也因此成為歷史[7] 。
1998-99賽季,當時擁有哈基姆·奧拉朱旺和查爾斯·巴克利的火箭隊又迎來了一位球星的加盟,前公牛隊的奪冠功臣斯科特·皮蓬。但是奧拉朱旺、巴克利和皮蓬三人已不再是巔峰的狀態,三人率領火箭隊闖入季後賽後便以1-3被湖人隊淘汰出局。斯科蒂·皮蓬也在1998-99賽季結束後被交易到開拓者隊。火箭隊再一次進入混沌的時期。在哈基姆·奧拉朱旺等球星接連退役之後,火箭隊開始出現了「小鬼當家」的情況。1999年,新秀斯蒂夫·弗朗西斯和卡蒂諾·莫布里開始成為火箭隊的核心。但是當時聯盟的主流依然是強力的內線,在缺乏優秀的大個子球員的情況下,只靠外線支撐著的火箭隊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一直徘徊在季後賽的邊緣。
2000-01賽季,火箭隊取得相對較好的45勝37負的戰績,可仍與季後賽擦肩而過。2001年,火箭將年事已高的哈基姆·奧拉朱旺交易至多倫多猛龍隊,只留下史蒂夫·弗朗西斯和卡蒂諾·莫布里小鬼當家,帶領一群新秀和板凳打拚。2001-2002賽季,一次無奧拉朱旺的火箭隊夢游般地給出了28勝54負的令人失望的常規賽答卷,平了火箭隊遷址休斯頓以來的第二差戰績。意味著自1980年來,火箭隊又有了再次抽狀元的機會。火箭隊選擇的又是一個大個子——來自中國的巨人中鋒姚明。
2002年抽簽大會上,火
皮蓬與巴克利
箭隊利用僅有的7%的機會抽中狀元簽,而火箭隊也利用這個狀元簽得到球隊歷史上第五位狀元。火箭隊這一次得到的狀元還是一名內線球員,選擇了中國籍球員姚明,姚明也成為聯盟歷史上第一位外籍狀元。姚明的到來讓火箭隊受益匪淺,雖然在戰績上並沒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姚明身上蘊藏著的商業價值讓原本窮困潦倒的火箭隊一夜之間成為商家的寵兒。火箭隊也把姚明看做是未來球隊重返輝煌的希望。
2004-2005賽季,為了能更好地提升球隊戰鬥力,火箭隊從魔術隊換來了得分王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球隊也確立以「姚麥組合」為核心的技戰術體系。但「姚麥組合」依然不能改變火箭隊起伏不定的歷史。在「姚麥組合」的率領下,上演球隊歷史上最長的22連勝。但是火箭隊因為受到傷病的困擾,一直無法突破季後賽的首輪 。
2008年2015年
2008-09賽季,火箭隊在得到「野獸」阿泰斯特之後變得更加成熟。球隊上下一心,終於迎來突破季後賽首輪的絕佳機會:2009年5月1日,火箭在主場迎戰開拓者隊,最終火箭隊依仗主場的優勢,以4-2的大比分淘汰開拓者隊,自從1997年之後,火箭隊首次晉級西部半決賽。但是在西部半決賽中,火箭苦戰七場,在沒有姚明的小個陣容中,以3-4的總分負於洛杉磯湖人隊。
2009-11賽季,特雷西·麥格雷迪被交易到尼克斯隊,而姚明因傷整個賽季報銷,火箭隊的主力由阿隆·布魯克斯和劉易斯·斯科拉來扛,賽季中期從國王隊交易來凱文·馬丁成為球隊第一得分點,但在2010-11賽季,姚明因傷退役,使得火箭隊失去內線的優勢。2010年到2012年球季結束,連續三年名列西部聯盟第九。
麥迪在火箭隊時
2012-13年賽季,在開賽前火箭隊用凱文·馬丁交易來詹姆斯·哈登,又從自由市場簽下林書豪,加上帕特里克·帕特森和錢德勒·帕森斯等人也持續進步,火箭隊整支球隊煥然一新。但在季後賽以2-4的總分不敵俄克拉何馬雷霆隊 。
2013年7月,火箭隊簽下德懷特·霍華德,讓球隊在2013-14賽季以54勝28敗在西部聯盟排名第四。但火箭隊在季後賽首輪以2-4不敵波特蘭開拓者隊,尤其在第六場比賽,2-3落後的火箭隊在主場卻遭到達米姆·李拉德的三分球絕殺。2013年3月17日,休斯敦火箭隊在對陣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比賽中一共投中了11個三分球,一舉打破了2006-07賽季單賽季三分球命中數的隊史紀錄 。
2014-15賽季,火箭隊在常規賽階段以56勝26敗的成績,排名西部聯盟第二,繼1994年以來再度在西南賽區封王。首輪以4-1淘汰達拉斯小牛隊,挺進第二輪。第二輪火箭隊大戰七場以4-3的總分擊敗洛杉磯快船隊, 闖入西部決賽。但在西部決賽中,火箭隊1-4的大比分不敵金州勇士隊,結束2014-15賽季的征途 。
J. 火箭隊成立的時間和它輝煌的成績
休斯敦火箭隊,成立於1967年並在1967-68賽季加盟NBA,是一支屬於美國的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職業籃球隊,是美國男籃職業聯賽(NBA)西部聯盟西南區的一部分。
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拉爾夫·桑普森到哈基姆·奧拉朱旺,以及2002年首輪頭名狀元的中國「小巨人」中鋒姚明,再到2013年轉會過來的德懷特霍華德都是叱吒NBA的傳統中鋒。
1967年火箭隊建隊時落戶於聖迭戈,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敦。火箭隊在1993-1994和1994-1995兩個賽季連續奪得NBA總冠軍。
歷史:
火箭歷史上最好的戰績是58勝24負,那是在1993-94賽季創造的,那一年球隊也成功奪得了總冠軍,而他們第二佳戰績是在1996-97賽季創造的57勝25負,不過那一年他們最終在西部決賽輸給了爵士。姚明加入NBA後,曾在2007-08賽季幫助球隊創造了55勝27負的戰績,這在火箭歷史上可以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