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論據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論據

發布時間:2021-06-19 12:43:19

『壹』 以「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來舉例一高一低的身份發明創造的事例

1.廣州農民張斗三在珠海介紹他發明的陸空兩用車。幾年前,張斗三曾在專自家的天台上制屬造出一架名為「斗強三號」的飛機,引起了全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在2002年的第四屆珠海航展上,他向人們展示了撲轉翼飛機,引起觀眾的興趣。這次他又將自己發明的陸空兩用車帶到了今年的珠海航展上。
2.愛迪生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出讓專利權,獲4萬美元。在紐約克自設製造廠。

『貳』 關於每個人都是有創造力的論據

關於每個人都有創造力的論據,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創造力只會出現某些人當中。是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創造力的。只是說每個人的幻想能力和創造能力並不一樣而已。因為生活的條件環境受教育的程度都不一樣。所以大大的區別的每一個人對於創造力的理解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創造力只不過他多一點或者少一點而已。這個論據的話肯定是可以成立的。因為人的智商跟情商都有不一樣。更何況這個是創造力了,

『叄』 有關擁有創造力的道理論據

天馬行空就是最好的創意

『肆』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首先要堅信這一點 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

1.聽診器的發明 1816年的事情了。在法國巴黎的市郊,有一群孩子正圍著一堆木頭在玩耍。其中一個孩子用大鐵釘在木頭的一端不停地敲打,其他孩子在另一端用耳朵貼著木頭聽。這時,一位剛給心臟病患者看病回來的醫生恰好路過這里,好奇地看著這群孩子,忍不住也湊上前去傾聽。立刻,一陣陣真切清脆的敲擊聲傳入耳朵,耳朵離開木頭,聲音就變得微弱、遙遠了。醫生馬上聯繫到剛才的出診,由於那個女病人過於肥胖,傳統的叩診已無法准確聽得她的脈搏,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貼在她的胸部聽診,剛才醫生感到十分為難。圓木的敲擊聲啟發了醫生,他做了一個木管子給病人聽診,後來用改進成喇叭形的象牙管,上面安了兩根柔軟的管子,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2.方便麵的發明 面條是日本人的傳統食品。日本人雖然以愛惜時間聞名於世,但即使是在上班的時候,為了能吃到一碗熱面條,他們寧願在飯館前排成一條長龍。這個現象被一家公司的經理安藤百福(日藉台灣人,原名吳百福,2007年1月6日因心臟問題在日本逝世,享年96歲)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條太費時間,為什麼不可以讓它更簡便呢?那樣人們就不用排隊了。"有了這樣的想法,安藤百福馬上開始試制方便麵。 他在開發之際設定了五個條件: 1.必須簡便; 2.必須可口、有營養; 3.必須能在常溫下長期存放; 4.必須衛生; 5.必須廉價。 但是,這種面條並不是一般的面條。安藤百福製造的是一種可以由工廠批量生產的可保存的食品。他買了一台軋面機,開始了試制工作。隨著軋面機軋出的不是一根根面條,而是像泡沫般的團塊。經過復試驗弄清了原因:麵粉中的蛋白質遇到鹽分失去了粘力。於是他先把沒鹽的麵粉製成普通的面條,蒸熟後,浸到醬湯里過一下,面條於是帶上了鹹味。這一雕蟲小技,無異於麵食技術的一場革命。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面條烘乾,以便長期保存。最初,他曾採取原始的利用太陽光曬乾麵條的辦法,但這太費時間且需手工操作,不適於工廠化的大規模生產。 他試用過油的辦法,效果良好。油炸後,水分立即蒸發,面條上出現許多細孔,這使面條在 熱水浸泡時吸水很多,很快變松軟,而且過油的面條更富有彈性,味道之好,非普通面條可比。第一批方便麵條便是今日老幼皆知"雞肉方便」。 3.剃須刀的發明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伍』 具有創造力的名人偉人的事例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詹天佑詹天佑的詳細資料你可以去 http://ke..com/view/8594.htm 看看

『陸』 求一篇作文:議論文,600字,題目為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不要復制的,復制不給分)而且,要很平常的

任何人都有創造力

假如,在你的面前有一個蘋果,蘋果旁邊有一把水果刀,那麼請問,你將會採取怎樣的方式來切這個蘋果呢?

許多人毫不猶豫,直接拿起刀沿著垂直地面的方向將蘋果切開。當然,他們看到的蘋果只有豐滿的果肉。但是有一些人拿著刀突發奇想。他們沿著水平方向將蘋果切開。就在那一瞬間,他們驚奇的發現,在豐滿的果肉上,有一顆「五角星」在閃爍著金黃的光芒!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一點:即使再小的事物,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創造力的強與弱。當然,我們肯定,任何人都有創造力。可是為什麼前者不能像後者那樣幸運的發現蘋果中的奧秘呢?關鍵是他們沒有很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那麼,怎樣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呢?

想要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首先就要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在這一方面的代表,我首推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對元素放射線充滿了好奇。在他人的冷嘲熱諷中,她在一間寒冷潮濕的小工作間里進行實驗,並不斷地閱讀有關這一方面的書籍。經過不斷的實驗和長久的努力,她不僅發現了鐳而且還從礦渣中提煉出了鐳!

當然,像哥白尼那樣,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的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也很重要。當宗教的陰霾籠罩著歐洲,哥白尼卻大膽地懷疑「地心說」。他不顧他人的嘲笑,教會的壓迫,在層層困難中對天體進行觀察,運用曾經所學習到的有關天文方面的知識,最終提出了「日心說」,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

我們還要重視自己產生的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舍的把它發展下去。你們見過水燒開了把壺蓋頂起來這一現象嗎?當瓦特看到這一幕,他突發奇想:能不能利用這一原理推動較大的物體呢?於是,他開始對此進行研究。雖然,研究的結果總是失敗,失敗,再失敗,但是,他不灰心,並在最後發明了蒸汽機,在歐洲引起了工業革命!其實,任何人都有創造力,而且,每一個人的創造力都是無法估量的。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三點,那麼請問,將來你還會用刀把蘋果切開么?

『柒』 每個人都擁有創造力議論文400字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新設備,新方法,創作新作品都是創造力的表現。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上進行。同時也有同名書籍《創造力》。

『捌』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的例子

一個小女孩橫著切了蘋果看到了我們一般人豎切蘋果 不同的景觀.
早期玻璃做出來不是很純,某工廠某工人無意用棍子攪拌下,出品就很純,也就是看上去沒雜質的樣子.

『玖』 誰能找一個"人人都有創造力"的事例

創造並不神秘,人人都有急待開發的創造潛力。吉爾福特說:"創造性再也不必假設為僅限於少數天才,它潛在地分布於整個人口中間,"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就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深刻地說明了創造力人人有之。科學研究表明,創造力本身就是人的大腦長期進化的產物,是人類大腦的一種自然屬性,它是隨著人的大腦的存在而存在,隨著大腦的進化而進化,因而它是每一個正常人都應具有的潛在能力,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其創造力都是天賦的。根據已有的研究資料,人類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首先是因為發育中的人腦在大腦結構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大腦的可塑性及其變化,將導致學習、記憶、行為以及精神等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大腦的可塑性具有終生性的特徵,這使得神經系統形態與功能具有發展的巨大潛力。人類對大腦的利用率,一般人僅僅為10%,即使是傑出的專家學者,也不會超過30%。美國心理學家阿瑞提將創造力劃分為普通的創造力和偉大的創造力,認為普通的創造力是每個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它能使人獲得滿足感,消除受挫感,為人類提供一種對於自己以及對於生活的積極態度;偉大的創造力是指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創造力,能給人類創造偉大的成就和推動社會進步。
所以簡單的說,做飯做菜就是創造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論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