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馬克思勞動創造

馬克思勞動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19 09:03:50

㈠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第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為剩餘價值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馬克思在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的同時,創立了勞動二重性理論,第一次確定了什麼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為什麼形成價值及怎樣形成價值,闡明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商品價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從而為揭示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創立剩餘價值論奠定了基礎。此外,馬克思的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理論等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重要理論的創立也都同勞動二重性學說有關。因此,勞動二重性理論成為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馬克思

第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在對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分析中得到的,但是如果撇開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關於價值的本質和價值量的規定的理論,關於價值形式的演變和貨幣的產生及其本質的理論,關於價值規律的理論等,都是對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發展最一般規律的揭示。

深化認識

第一,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做出新的界定。由於所處時代所決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重點考察的是物質生產部門,認識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並創造價值,而絕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屬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在當今時代,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服務性勞動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生產型勞動應當包括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服務性勞動。因此應當在理論上充分肯定服務性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以利於推動第三產業更快地發展。

第二,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於「總體工人」的論述中,對腦力勞動給予了肯定,認為這些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但他重點研究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在當今社會,在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越來越重要的條件下,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等腦力勞動,不僅作為一般勞動在價值創造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作為更高層次的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要大大高於簡單勞動。

馬克思

第三,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產生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應該堅持馬克思關於人的抽象勞動的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同時,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使用價值和價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但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更廣、性能更好,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科學技術還可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應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系的認識。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范疇。價值創造屬於生產領域的問題,而價值分配屬於分配領域的問題。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價值創造也就沒有價值分配;但價值分配又不僅僅取決於價值創造。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體現一定的生產關系。有什麼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就有什麼樣的分配關系。

㈡ 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勞動創造人的原理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最淺顯易懂的解釋)

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使猿變成了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在人用手把第一塊石頭做成刀子以後,手變得自由了,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的技巧,而這樣獲得的較大靈活性便遺傳下來,一代一代地增加著。
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
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
腦髓和為它服務的感官、愈來愈清楚的意識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又反過來對勞動和語言起作用,為二者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愈來愈新的推動力。
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而產生了新的因素——社會,這種發展一方面獲得了有力的推動力,另一方面又獲得了更確定的方向。
人類初期的濫用資源必然造成的結果,是食物植物的數目愈來愈增大,食物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也愈來愈加多,總之,就是食物愈來愈復雜,因而輸入身體內的材料也愈來愈復雜,而這些材料就是猿轉變成人的化學條件。
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最古老的工具是打獵的工具和捕魚的工具,而前者同時又是武器。但是打獵和捕魚的前提,是人從只吃植物轉變到同時也吃肉,而這又是轉變到人的重要一步。既吃肉也吃植物的習慣,大大地促進了在形成中的人的體力和獨立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肉類食物對於腦髓的影響;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為本身的營養和發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夠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發展起來。如果不吃肉,人是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的。
肉類食物引起了兩種新的有決定意義的進步,即火的使用和動物的馴養。這兩種進步就直接成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
正如學會了吃一切可以吃的東西一樣,人也學會了在任何氣候下生活,人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面上。從原來居住的總是一樣炎熱的地帶,遷移到比較冷的、在一年中分成冬夏兩季的地帶後,就產生了新的需要:需要有住房和衣服來抵禦寒冷和潮濕,需要有新的勞動領域以及由此而來的新的活動,這就使人離動物愈來愈遠了。
由於手、發音器官和腦髓不僅在每個人身上,而且在社會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進行愈來愈復雜的活動,提出和達到愈來愈高的目的。勞動本身一代一代地變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獵和畜牧外,又有了農業,農業以後又有了紡紗、織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業和手工業一起,最後出現了藝術和科學;從部落發展成為民族和國家。法律和政治發展起來了,而且和它們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發展起來了。迅速前進的文明完全歸功於頭腦,歸功於腦髓的發展和活動;人們已經習慣於從他們的思維而不是從他們的需要來解釋他們的行為(當然,這些需要是反映在頭腦中,是被意識到的)。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產生了唯心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特別是從古代世界的崩潰時起,就統治著人的頭腦。
人離開動物愈遠,他們對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帶有經過思考的、有計劃的、向著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標前進的特徵。
我們並不想否認,動物是具有從事有計劃的、經過思考的行動的能力的,在哺乳動物那裡則達到了已經相當高的階段,正如母腹內的胚胎發展史,僅僅是我們的動物祖先從蟲豸開始的幾百萬年的肉體發展史的一個縮影一樣,孩童的精神發展是我們的動物祖先、至少是比較近的動物祖先的智力發展的一個縮影,只是這個縮影更加簡略一些罷了。但一切動物的一切有計劃的行動都不能在反饋的集合上打下它們的意志印記。這一點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話,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後的本質的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

㈢ 如何理解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世界

(人類社會首先是分為窮人和富人、有產者和被剝削者,撇開這個基本劃分,撇開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矛盾,就是撇開基本事實。——斯大林:《和英國作家赫·喬·威爾斯的談話》1934年7月23日)

工人的仁慈也表現在其他各個方面,而且其表現形式也是令人愉快的。他們自己就是命途多舛的,所以他們能同情境況不好的人。……工人是比較和氣比較可親的,雖然他們比有產階級更迫切地需要錢,但他們並不那樣貪財;……工人比資產者偏見少得多,看問題清楚得多,不戴上自私的眼鏡來看一切。(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還是必須在兩條道路中選擇一條:或者屈服於命運,做一個「好工人」,「忠實地」維護資產者的利益(如果這樣做,他就勢必要變成牲口),或者起來反抗,盡一切力量捍衛自己的人類尊嚴,而這只有在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中才能做到。(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如果說工廠工人仍然不僅保持了自己的理智,甚至還使它比其他的人更加發展,那隻是因為他們起來反抗了自己的命運,反抗了資產階級;這就是他們在工作時間也沒有失掉的唯一的感覺和唯一的思想。(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應該設法擺脫這種非人的狀況,應該爭取良好的比較合乎人的身份的狀況。如果他們不去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剝削工人——作斗爭,他們就不能做到這一點。但是資產階級卻用他們的財產和他們掌握的國家政權所能提供的一切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工人一旦表明要擺脫現狀,資產者就立刻成為他們的公開敵人。(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在目前情況下,工人只有仇恨資產階級和反抗資產階級,才能獲得自己的人的尊嚴。(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除了為改善自己的狀況而進行反抗,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表現自己的人的感情的餘地,那麼工人自然就一定要在這種反抗中顯出自己最動人、最高貴、最合乎人情的特性了。(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對資產階級及其奴僕所採取的最強暴的敵對行動,也不過是資產階級用來暗中對付工人的種種手段的公開的毫不掩飾的表現而已。(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他們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則、有自己的世界觀的獨立的階級,是和一切有產階級相對立的階級,同時也是國家力量所系並能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階級。(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慈善機關!你們吸幹了無產者最後的一滴血,然後再對他們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滿的偽善的心靈感到快慰,並在世人面前擺出一副人類恩人的姿態(其實你們還給被剝削者的只是他們應得的百分之一),好像這就對無產者有了什麼好處似的!這種布施使施者比受者更加人格掃地;這種布施使得本來就被侮辱的人遭到更大的侮辱,要求那些被社會排擠並已失掉人的面貌的賤民放棄他最後的一點東西——人的稱號;這種布施在用施捨物給不幸的人打上被唾棄的烙印以前,還要不幸的人卑躬屈膝地去乞求。(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全世界的無產者卻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面臨著同樣的斗爭;所有的無產者生來就沒有民族的偏見,所有他們的修養和舉動實質上都是人道主義的和反民族主義的。只有無產者才能消滅各民族的隔離狀態,只有覺醒的無產階級才能夠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愛。(恩格斯:《在倫敦舉行的各族人民慶祝大會》1845年底)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特權者的「良心」也就是特權化了的良心。(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年)

對不希望把自己當愚民看待的無產階級來說,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獨立感比麵包還要重要。(馬克思:《〈萊因觀察家〉的共產主義》1847年9月)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共產黨宣言》)

工人階級不是要實現什麼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舊的正在崩潰的資產階級社會里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馬克思:《法蘭西內戰》1871年5月)

工人階級對他們四周的壓迫環境所進行的叛逆的反抗,他們為恢復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劇烈的努力——半自覺的或自覺的,都屬於歷史,因而也應當在現實主義領域內佔有自己的地位。(《恩格斯致瑪·哈克奈斯》1988年4月)

㈣ 馬克思:勞動沒有價值.(價值是一種勞動還是勞動創造

馬克思肯來定各種生產要素在自財富生產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說: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他贊同威廉•配第的說法,「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財富是由各種生產要素共同生產的,這就為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參與財富分配提供了經濟依據.
具體勞動創造商品使用價值.商品使用價值的多樣性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的多樣性的體現,正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的多樣性,決定了商品使用價值的多樣性.各式各樣的具體勞動,分門別類,形成社會分工.具體勞動的種類又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具體勞動種類越多,意味著使用價值種類越多,社會分工越發達.
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正是因為生產商品的勞動作為抽象勞動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種商品的價值可以相互比較.說商品價值是人類勞動的凝結,指的就是抽象勞動的凝結;說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勞動構成商品價值的實體.

㈤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創造了美的思想

馬克來思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自》(以下簡稱手稿)中陸續提出「勞動創造了美」這一
命題的.在討論勞動的二重性的時候,馬克思尖銳地指出:在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條
件下,勞動具有二重性,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創造了非美.「……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
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棚舍.勞動
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
到野蠻的勞動,並使另一部分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
鈍和痴呆.」在這里馬克思雖沒有直接解答「美是什麼」,也沒有解答勞動怎樣創造了美,
但其中已經暗示了一個邏輯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質,就必須先回答人的本質以及勞動的
本質.在此,馬克思已經把美的本質上升到一個哲學人類學的高度,從而樹立起一個較高
層次的邏輯起點,也恰如其分地確定了包括「勞動創造了美」這一命題在內的有關美學問
題在《手稿》中的地位.

㈥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1、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的原理。

馬克思在他首創的勞動二重性學說中闡明了這一原理。指出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實體,是商品經濟中社會勞動的存在形式。它反映著商品生產所特有的社會生產關系。價值是通過物與物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人與人的關系。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的原理。

商品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3、價值形成過程的原理。

商品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作為勞動過程,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作為價值形成過程,抽象勞動創造出商品價值。

(6)馬克思勞動創造擴展閱讀: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意義:

勞動價值論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要求各種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遵循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凸顯了對活勞動的格外關注。關注活勞動創造價值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人的勞動價值的承認。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深刻闡釋了商品經濟的本質和運行規律,賦予了活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作用,並由此奠定了剩餘價值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僅在人類經濟學說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歷史地位,而且在今天的時代條件下,依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㈦ 勞動創造世界是誰的名言( )A.恩格斯 B.馬克思 C.毛澤東 D.鄧小平

勞動創造世界。 --馬克思。

勞動使人忘憂。 --西塞羅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張衡。
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 --陶鑄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班固。
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高爾基

㈧ 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話怎麼理解

正是因為勞動,人才稱之為人。正是因為創造,人才堪之為人。在這個長內期的過程之容中,人類本身就被所謂的創造出來了。但勞動又是人的專有名詞,動物的「努力」不能稱為勞動。那麼人未成人之前的勞動不叫做勞動,未勞動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不算是人(從人類初期來看)。所以這個過程是長期的,共同的轉化過程。

㈨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創造了美的觀點

馬克思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陸續提出「勞動創造了美」這一
命題的.在討論勞動的二重性的時候,馬克思尖銳地指出:在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條
件下,勞動具有二重性,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創造了非美.「……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
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棚舍.勞動
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
到野蠻的勞動,並使另一部分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
鈍和痴呆.」在這里馬克思雖沒有直接解答「美是什麼」,也沒有解答勞動怎樣創造了美,
但其中已經暗示了一個邏輯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質,就必須先回答人的本質以及勞動的
本質.在此,馬克思已經把美的本質上升到一個哲學人類學的高度,從而樹立起一個較高
層次的邏輯起點,也恰如其分地確定了包括「勞動創造了美」這一命題在內的有關美學問
題在《手稿》中的地位.古希臘有一個著名的哲學寓言,司芬克斯之謎啟示我們要「認識你自己」.自從有了人類歷史以來,人們從未放棄過對「自我」的認識和探索,而對自我認識的不斷深入,也即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不斷深入.亞里士多德把人定義為「城邦(政治)的動物」;托馬斯·阿奎那說「人是上帝的選民」;文藝復興時期,人被視為「萬物的尺度」、「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世紀,有「人是精妙的機器」之說;%&世紀,啟蒙主義高揚人的理性,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動物」;%*(!"世紀,卡西爾把人視為一種直覺的生命存在,「人是符號的動
物」.關於人的本質,習慣上人們經常引用馬克思的兩個定義,其一為「在其現實性上,人
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另一個則是:人的本質在於「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人
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識的對象.他具有有意識的生命活動.

㈩ 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人類這句名言後面怎麼說

勞動創造美好未來

閱讀全文

與馬克思勞動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