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他人創造價值和是人本身的價值嗎
一、人生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定義
自我價值,是指自我的潛力得以發展,自我的目標得以實現,自我的欲求得以滿足。
社會價值,是指對社會中其他成員或整個社會有用處,有好處。
很清楚,自我價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每一個人的目標都只能夠通過社會和其他人才能實現,所以,社會具有優先性。比如,你的目標是要成為富翁。那麼,你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外乎就是要通過正當的途徑,讓社會中其他成員的錢轉移到你的口袋裡來。假如你對其他人沒有好處,沒有作用,別人會願意把錢轉移到你嗎?其他幾乎所有事情都是這樣。你對別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獲得越多的錢或者別的你想要的東西.
另外,由於自我總是處於與其他人的關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價值如果僅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獲得別人的肯定,那麼他也不會滿足,除非他是阿Q。如果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出來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滿意,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這同時,別人也對他滿意,別人對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認可態度,那麼,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實。而要達到這一點,除了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之外,沒有別的正常的途徑。 所以說,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准主要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二、人生的價值
人生價值是價值的屬概念,也是客體與主體需要之間的特定關系。在人生價值關系中,價值客體是人生,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命過程的一系列實踐活動;而價值主體則是人。人生價值不同於其他客體的價值,一方面,人生價值必須體現為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價值又必須表現為滿足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人生價值是個具有多維性的價值系統。
人生價值是人生觀的重要方面,也是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人生的價值包括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兩個方面。在社會實踐中,人在價值關系中的主體、客體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是主客體的有機統一。一個人,一方面是價值主體,他把他人和社會作為自己的價值客體,他是需要的主體,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會的活動及其成果來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向社會的索取,或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另一方面,他又成為他人和社會的價值客體,以其活動及成果,來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會價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在價值關系中是主客體的統一,人生的價值也是人生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
首先,人生價值是人生社會價值和人生自我價值的統一。所謂人生價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勞動及其道德行為對社會、他人需要 所具 有的積極意義及社會對他貢獻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生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社會、他人所做出的貢獻。人生的自我價值是指社會、他人創造的價值對個人自我需要的滿足和對自我的尊重、肯定評價。
人生的社會價值是人生價值的最重要方面,因為沒有貢獻,社會就不能存在和發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沒有人的自我價值,沒有索取,沒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 的滿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貢獻。
人是社會的人,人生具有社會歷史性和客觀實踐性,人的社會價值就表現為個人行為同他人、社會群體需要之間的一種肯定關系,標志著作為客體的人對作為主體的他人或人類社會的有用性,貢獻和意義。而人生的自我價值表現為人還具有對自己的有用性,即滿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體同客體的關系中,只是作為客體而存在,而人則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在人生價值關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也包括個人與自我的關系,社會和「自我」都處於價值主體的地位。從個人對社會的關系來說,他表現為客體,因為他的人生價值要靠社會來評價。從個人的行為或一生對自己的利害關系來說,他又表現為主體,就是說他是站在個人需要的立場上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有無價值的。正是人本身在價值關系中所具有的這種主客體兩重性,構成了人生價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價值必然具有社會性;另一方面,人生價值又都具有自我性。社會實踐反復證明,世界上任何一個有價值的人,其人生在對社會、對他人具有價值意義的同時,都毫無例外地對自我也具有
價值。我們所講的人生社會價值,指的是個人的人生能夠滿足社會需要而對社會具有的有用性。我們所說的人生自我價值,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個人自我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實際存在和實現的自己滿足自己需要的肯定關系。在這里,人生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統一的,不是完全對立的。但我們平時講的人生價值,一般強調的是人的社會價值。
因此,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辯證統一的。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常常是對立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二者應該是統一的,也就是權利和義務、享受與奉獻、消費與創造的統一。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全心全意為人發服務,就是一個高尚的人、有價值的人。
其次,人生價值是人生物質價值和人生精神價值的統一。作為人生價值的主體,無論是「社會」還是「自我」,都具有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生價值的兩重性又進一步體現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是指個人以其創造的物質財富和服務性勞動,滿足社會和自我的需要,促進社會繁榮和發展。人生的物質價值不僅僅指個人和社會的物質消費價值,而且包括物質生產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也是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生精神價值,是個人以他創造的精神產品及其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等滿足社會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生精神價值是在人生物質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是人生價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總結】人生價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容的概念,是由幾層價值關系結構而成的。從人生價值的主體需求對象講,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從人生價值需要主體看,分為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人生的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是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它們都是人的能動創造力實現的結晶,也是對人生目的和行為表現所做出的一種社會評價。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生價值,是人類社會進化的重要杠桿,也是正確選擇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
❷ 人的價值在於創造價值。對不對
此言差矣。
這是典型功利主義的價值觀。
任何人任何動物植物都有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權利。
沒有權利武斷地評說其他人或別的什麼的價值。
價值觀不同,立場不同,你認為有價值在別人看來可能一錢不值。
就說人類,除了將地球破壞得滿目瘡痍,還有什麼價值?
再比如那些通過種種手段巧取豪奪攫取大量金錢的人,在被他們壓榨的人們眼裡,他們真的有價值么?
你的父母、孩子,假如他們創造不了任何價值,在你心中,也許他們就是你全部的人生價值!你會認為他們沒有價值么?
❸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這句話的由來,懸賞高分
這句話來自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格言詩》
這句名言的意思就是:
衡量人的價值的兩個標准和尺度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尺度,這是因為,自我價值的實現要通過社會,只有通過對社會的奉獻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顯示自己人生的意義。
從根本上說,社會對個人需要的滿足,是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相應的政治,文化發展狀況為現實前提的。為社會奉獻,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途徑。
從社會發展的總過程的總趨勢來看,個人向社會奉獻得越多,社會就越進步,社會對人的需要的滿足就越多。因此,人的價值是奉獻與滿足,創造與享受,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
(3)人一定要為自己創造價值擴展閱讀:
類似名言句子
1、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蕭楚女
2、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於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徐瑋
3、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4、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吳玉章
5、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
6、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7、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8、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易卜生
9、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10、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❹ 只要人具備認識世界的能力,人就能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價值,這一關點是否正確,為
立心和立命,出自宋代大儒張橫渠著名的四句教。從政界、學界、商界到宗教界的很多人,都以此作為自己做人、做事、立言的宗旨,這也是我們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的宗旨。那麼,立心和立命是什麼意思?
所謂立心,其實是「為天地立心」。但是,天地之心究竟是「有心」,還是「無心」?早在《周易》的復卦中,就有「見天地之心」,認為宇宙天地間有個心,「天地之心」是決定天地世界的主宰力量,所以《周易》又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
到了宋儒朱熹這里,他一方面認為「天地本無心」,一方面又肯定「天地以生物為心」。所以,盡管儒家總體上是無神論,不認為天地中有一個人格神,這點和佛學接近,但是儒家還特別強調人在天地之間的位置,即所謂「人者,天地之心」。按照宋儒的看法,「心者,人之神明」,故而人可以「為天地立心」。人心通過體認天理、根據天理做事,就實現了天地之心。可見,人不是被動的,人在宇宙中發揮仁者之心的能動作用,就是「為天地立心」。
立心和立命相通,對應於天道、天理。以天道、天理的主宰性或目的性而言,可以稱之為「天地之心」;以天道、天理的必然性而言,又可以稱之為「天命」。人之心通過體認天地之理,按天地之理去做事,這既是為天地立心,又是為生民立命。儒家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立心和立命,即達到儒家所說的最高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總之,立心和立命表達了儒家關於終極問題的哲學思考和思想信仰
❺ 創造人生價值
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個人都想用自己的奮斗寫好自己的人生,個人價值要用個人的創造來實現。實現人生價值,這是每個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但每個人看待和實現價值的方式方法卻各不相同。
春節假日期間,與一個在醫院工作的好友聊天,他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醫院的故事:春節大假期間,病人很多,門診值班醫生自然就有惰性,心生厭倦。快下班時又來一位流鼻血不止的病號,雖施簡單治療便可結束,但這勢必耽擱正常下班,這位門診值班醫生便將病號打發到住院部治療。在住院部一位年輕女醫生正收拾下班,仍重新穿上白大褂,認真進行了治療,順便留下電話便於隨訪。事後,同事在責怪門診值班醫生的同時,開玩笑說她不是為了30元的診治費吧。這位年輕的女醫生說:「放下解除病人痛楚是醫生的天職不說,每個人上班是干什麼,不就是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嗎,既然上班我就要做好份內的每一件事,不要虛度這段時光,誠然合理取酬是我勞動應得,更主要的是得到人生價值的肯定。」
。。人生價值的實現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實踐過程,首先要有遠大的目標。所謂人生價值目標,就是滿足主體的什麼需要及在什麼程度上滿足主體的需要,它是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在人生價值觀上的體現。人生價值目標對於推動人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規定了人生實踐活動的方向、內容及方式,提供進行實踐活動的內驅力。只要樹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目標,不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多少坎坷、挫折和失敗,都能夠開拓進取,為祖國強盛、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而忘我地學習和工作,以不懈的努力創造出閃光的人生價值。否則,如果胸無大志,就會渾渾噩噩,浪費寶貴的光陰,其人生價值就難以實現。 。。其次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而貢獻的源泉來自創造。一個人只有勤奮學習,積極實踐,掌握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本領,才能在美好的人生旅途中,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由於人生歷程的不可逆性,一個人要想在有限的人生要加快自己的步伐,追趕時間的浪潮,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用自己的奮斗拉長生命的旅程,創造出更大的人生價值。當然,我們強調要不斷奮斗、積極進取,並不是主張只搞個人奮斗,而是提倡為社會、為國家奮斗,或者為集體奮斗。 人要想運用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智慧、才能,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做出貢獻,實現人生價值,還必須依賴於一定的社會環境,有益於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反之,則不利於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實踐證明,良好優越的社會環境。是充分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支柱。只要廣大青年學生認清自己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順應社會發展規律,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勇挑重擔,克服困難就一定會在邁向21世紀的人生旅途上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再次是怎樣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每個人無法對現代生存關系做出抗爭的其他選擇。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價值判斷,或者說都在用已有的尺度來評價事物的價值,那麼對人生價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尺度來進行價值評價呢?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麼呢?這是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討論的問題,對此話題,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趕路的人,雖然路旁的風景很美,但我們不能只顧欣賞而忘了趕路,那我們永遠是一個遲到者,而路盡頭的那個價值目標也永遠是遙遙而望不可及了!因此,要求我們一是要學會價值判斷。什麼是價值。價值:事物對人的積極意義。反映了人和物之間的關系。人生價值:人對人的積極意義。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人既作為個體而存在,又作為社會成員而存在。個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作為一種「事物」,必須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屬性去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說是個人意義上人生價值的實現。二是懂得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分享社會成果。只有把成功的果實與社會一起分享的時候,他的成功就具有了廣泛的意義,他的理念就升華到了新的境界,他的人生價值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了體現。創業不僅能實現人的價值,而且對社會進步也是巨大的貢獻。只有創業成功了,人們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懂得奉獻的人生是壯麗的人生,人的生命因奉獻而光彩奪目。三是不放棄、不抱怨,保持良好的心態。歷史演進到當代,人們感嘆過、憤怒過,但問題還是問題,而且似乎更重要,我們不可能著長衫馬褂留著長辮子加入世貿組織,我們同樣不可能抱著舊思維走進當代。而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催生出信息革命、網路革命。也催生出速度與效率的新實用主義。因此,現實中也許我們很多人都處在迷迷茫茫之中,不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但是,我們只要靜下心來,與浮躁的氣氛、心態做斗爭,就可以邁出一步了,因為世界正在不斷地縮小,每一個角落都留有人類的足跡,不再有新的大陸被發現。今天,我們的新大陸就在我們自身,一種新的角度、一種新的選擇,就是一次對世界的掘進。
。。年輕女醫生朴實的價值觀告訴我們,人不要虛度年華,就要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我們不抱怨社會給予自己的太少,而是自己為社會、為他人創造了什麼。30元不多,但每天有30元不但是資金的積累,更主要的是價值的積累。每個人都能從積極的人生中去創造,為社會、為自己創造30元的成果,我們的國家就能富強、我們的社會就能和諧、我們周邊的人就能分享更多的快樂。因此,我們應該始終明白自己的責任,自己的追求以及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每個人只有把握好現在,夯實基本功,踏踏實實,方可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自己的生命也更有意義了,因為生命的色彩是要自己去塗抹的,濃淡深淺那隻有看自己的冷靜思維了,千萬不要被溫柔的環境所陶醉所腐朽,而應該崛起,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樣人生的價值在自然而然中會得到升華、得到證實!
❻ 人生要想要價值觀,必須自己先創造價值觀。這句話是誰說的
這句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經濟學家說的,所以價值觀是很重要的。
❼ 只要人具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人就會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價值,這一觀點正確與是否
只要人具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人就會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價值,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人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了。就需要為社會和自己來創造價值,只有能夠創造價值了才有生存的,希望你是生存的基本出發點,只不過不同的人對自己和社會創造的價值大小不同,像我們都知道了。袁隆平為我國的人民解決溫飽問題創造了非常大的價值,但是也有像我們普通的民眾一樣,我們沒有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是我們為了自己能立足於社會在自己的范圍之內,也在為自己創造價值。
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同,為自己和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可以不同,但是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就有存在的價值,你覺得自己沒有創造價值,但是你可能為別人帶來的歡樂帶來了祝福,這也就是價值,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要妄自菲薄都要為生而為人而自豪。
讓我們努力拚搏在人生的道路上,為自己和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