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

發布時間:2021-06-18 15:32:00

❶ 漢字是中國的 第五大發明,這個發明有什麼特點

漢字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漢字元號繁多,以語素定型,孤立性強;
(2)漢字是音義二維的文字,與語義的聯系具有特定性,與語音的聯系不具有特定性;
(3)漢字構形有理據,可以進行結構分析。

❷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閱讀題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小題1:試題分析:就內容提問題,需明白說明對象(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作為說明文,探討原因提問題是捷徑。小題2:試題分析:找出第②段的說明內容——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首句為中心句,本段所有說明都是為它而設,結束句是對中心句的意義闡述,抓住這兩句即可得到答案。小題3:試題分析:第④段的中心句為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即為觀點,以此為依據,從本段中找出理由,「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加以概括即可。小題4:試題分析:答此題首先了解字意,然後將偏旁部首拆分,分析其義。點評:閱讀說明文要明確說明對象,抓住中心句,段落所有說明都是為中心句而設。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相關的語段、語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從中概括出信息回答。

❸ 中國第五大發明 漢字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漢字的作用

漢字的基本單位是字,而每個漢字對應的語言單位,大體上是一個語素,所以,從文字單位同語言單位的對應關系看,漢字是語素文字。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例如漢語的「祖國」是由「祖」和「國」兩個語素構成的。每個語素都有音和義:「祖」的音是zǔ,意思是先代;「國」的音是ɡuó,意思是跟「國家」相對。漢字的一個個的單字記錄的是漢語里的一個個語素,因此漢字是語素文字。漢語語素有同音的,也有不同音的。不同音的語素一般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漢語里的「人」和「民」是兩個不同音的語素,書寫時就用「人」和「民」這兩個不同的漢字。而同音語素也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一、依、衣、醫、伊、銥、漪"這七個語素都讀yī,而書寫時用七個不同的漢字,從而在形體上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形態各異的漢字可以有效地區別同音字。

每個漢字除了有形體和讀音外,還有意義。這和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很不相同。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是有意義內容的,因此,漢字記錄語素,它的音和義來自它所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例如我們用「書」這個字表示漢語里「書」這個語素,因為語素「書」讀shū,意思是「成本的著作」,於是漢字「書」就讀shū,意思就是「成本的著作」。漢字的形和它所表示的語素的音和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音義的統一體。漢語語素大多數是單音的,但也有一些是多音的。多音語素有的是連綿詞和疊音詞,例如「蜘蛛、琵琶、鞦韆、茫茫、漸漸」等;有的是是譯音詞,例如「吉它、巧克力」。記錄多音語素的每個漢字,只有形體和讀音,而沒有意義,必須幾個字合起來才有意義,因而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樣的漢字數量不多,不反映漢字的本質特點,不影響漢字是語素文字的論斷。

關於漢字的性質,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比較典型的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詞素-音節文字(或語詞-音節文字)幾種說法。

漢字是表意文字,這個說法的出發點是漢字不限於同一種讀音掛鉤,從讀音看漢字缺乏體系性,而從意義角度看漢字顯得非常有規律性,而且字形結構反映了字義特點,例如「樺、桉、柳、桂、椅」等字以「木」表示字義類屬,體現出表意特點。不過,由於漢字經過隸變和簡化後,字形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字形結構與字義的直接聯系遠不如古代漢字那樣明顯,而且表意與否本身也是比較模糊的,所以近年來採用這種說法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說漢字絕大多數都有意義,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可以的。

意音文字的說法著重於漢字80%以上都是形聲字這一客觀事實。但如我們教材分析的那樣,現代漢字中真正稱得上是形聲字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形聲字或者意符不表意,或者音符不表音,從現代漢字的角度看,這樣的字不應該再當作是形聲字,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形聲字不多,到底有多少,筆者尚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確切資料,但比較肯定的數據是,現代形聲字,音符和字音完全相同的只有全部形聲字的20%,如果這20%的形聲字再用意符和字義的聯系情況加以考察,估計又得排除一些形聲字,這樣所剩就無幾了。由此可見,把漢字稱為意音文字並不合適。

也有人將構成漢字的符號分為意符、音符和記號三類,而根據符號所能表示的語言結構層次來看,漢字有些字元只跟語素這個層次聯系,有些字元則起音節符號的作用,因此把漢字看作是語素-音節文字,而且認為這個名稱適用於古代漢字和現代漢字。不過,音節文字現在一般專指拼音文字的一種,用來指稱漢字容易引起混淆。盡管漢字是代表音節的,但是其結構中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專職的表音成分,因此用音節文字這種名稱是否合適值得斟酌。

以上種種說法,大家可以了解,也可以深入研究。但從我們課程的教學實際出發,弄清楚漢字是語素文字的立腳點,能作必要的解釋說明就可以了。

❹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是「二十四節氣」

那就是凝結著中國人民智慧與傳統文化結晶的「農歷二十四節氣」,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中國農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節氣,於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准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4)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漢武帝時,落下閎將節氣編入《太初歷》之中,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它代表著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節氣

❺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為什麼以中國第五大發明為題

因為世界復上公認為中國古代有四大發制明,即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漢字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只能算第五大發明。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史了。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使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❻ 中國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
史了。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使 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②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著名學者安子介先生說,「中國由黑龍江到雲南,漢字全通。」「中華文化連綿五千年,是用漢字記載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據歷史說也是由象形而 來,後來變成拼音,各國文字不同,相互聯結的紐帶斷了,結果歐洲分成大小十數個國家。如果中國早年也走這條路,早已出現江蘇國、廣東國了。我國方言這樣多,漢字的語音無法在『語音學』上統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脈相承的。漢字對漢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見,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這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漢字可以引發想像和聯想。由於漢字以形表意,使用漢字時觀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像和聯想產生。並非僅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過來的字如此,如「日」「月」等。會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兩部分組成,就是「人」靠著「樹」歇息。我們從字形的拼組關系中便可想像出這字的意義。其實,有些形聲字的聲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聲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漢字引發想像和聯想的強大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④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學習漢字可以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潛力,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因此,從音、形、義三者結合上去學習漢字是科學的方法。[來源:www.shulihua.net數理化網]
⑤與中華文明共存共榮的古老漢字,具有獨特的形式 和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我們要重新認識漢字的價值,充分發掘漢字的奧秘,以迎接漢字「發揮威力」的新時代。

❼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小題1:試題分析:就內容提問題,需明白說明對象(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作為說明文,探討原因提問題是捷徑。小題2:試題分析:找出第②段的說明內容——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首句為中心句,本段所有說明都是為它而設,結束句是對中心句的意義闡述,抓住這兩句即可得到答案。小題3:試題分析:第④段的中心句為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即為觀點,以此為依據,從本段中找出理由,「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加以概括即可。小題4:試題分析:答此題首先了解字意,然後將偏旁部首拆分,分析其義。點評:閱讀說明文要明確說明對象,抓住中心句,段落所有說明都是為中心句而設。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相關的語段、語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從中概括出信息回答。

❽ 漢字— 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

暢想的,沒有對明天的美好嚮往,我們就難以邁開今天的腳步,我們今天的幸福與快樂,就是昨天憧憬的種子孕育出

❾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

1,選文第二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麼?

對比說明的方法,作用是強調具有的特殊功能

2,說明文具有準確性的特點,,請你用原文舉一個例子。

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

3,本文一共五段,其順序可以調換嗎?為什麼?

不可以調換順序,因為每一段都有承接上文的關系,按照漢字的歷史、發展、功能逐一介紹

4,2013年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激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請你結合這篇文章談談感想

隨著高科技技術的日益提高,人們提筆忘字的遺憾也在逐漸暴露,產生漢字聽寫大會這樣一個欄目,不僅可以使人們重新關注漢字的書寫,還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每一個漢字後面所蘊藏的意義。對於我們學生來講,意義更為深遠。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就應該學會書寫漢字,掌握漢字的意義,讀懂漢字的含義,運用漢字的功能拓展我們的寫作思維。

❿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律師意見:漢字不是叫發明,也不可叫中國第五大發明,沒有任何政府組織機構有上述說法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