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學設計的基礎是什麼
1、美學基礎(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空間構成)不管你以後要學平面設計也好,還是藝術設計,或者建築設計,都必須要懂這三大構成。
2、對設計的興趣(總喜歡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醜,有專業的判斷能力,並試圖以自己的思維去改變它,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要有設計想像力。
3、對設計產品或作品的審美的培養,達到讓大眾認可的水準。
4、抗打擊能力,任何一個設計作品的產生對需要面對大眾的檢驗和評價,面對多次的或無休止的修改,你必須去吸收和判斷重要的設計信息,然後融入到你的作品中去。獲得大眾的認可,要承受很多委屈,只有設計出的優秀作品能撫慰你的心靈。
1、設計技法
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這個圖片效果怎麼做啊?這個用什麼軟體做的?而這些,都是我們設計師需要具備的基本功,除了有老師教學之外,自己保持每日的練習非常重要,畢竟軟體操作是設計師立足職場的基礎技能。
2、理論知識
設計師的天馬行空並不是隨意捏造而來,所有的視覺都基於理論的支撐。比如視覺設計中的排版構圖、配色原理、光影透視;比如室內設計的空間規劃、施工預算、家裝風水;或者UI設計的界面框架、用戶體驗、移動交互等等,掌握這些才能稱之為設計師。
3、保持自信
每個成功的設計師都身披自信光環,你要知道真正的設計天才永遠只佔0.1%,絕大多數優秀設計師都是後天努力而來,你不比任何人差。不要因為擋在腳下小小的山坡,而放棄了前面更大的世界。
② 視覺設計基礎包括哪些內容
視覺傳達設計的要素歸納為:文字、圖形、色彩三個基本要素。文字是人們思想感情的圖畫形式,是記錄語言信息的視覺符號。
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傳播、教育、說服觀眾的影像伴隨以文字會具有更大的影響。所具有的含義是:以某種目的為先導的,通過可視的藝術形式傳達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傳達對象,並且對被傳達對象產生影響的過程。
③ 視覺設計基礎有哪些
有美術基礎,素描,速寫,色彩
有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等構成基礎課
PS,cdr,AI等平面設計軟體基礎,
攝影等,,,挺多的
④ 急!《視覺設計基礎》考試,求答案!
藉助於形態符號中的各構成要素,如點、線、面,"態"的生成使平面如同"有生命的形式",給觀者帶來不同的心理效應,如時間感、運動感、力度感、節奏感與韻律感。
形態符號的基本要素點、線、面屬性賦予了視覺畫面豐富的"態"。點的基本屬性是聚集。點的規則連接產生秩序美和節奏感,不規則連接會產生"動感"和"跳躍感",點又可以分為規則點和不規則點,規則點又可分為圓形點和方形點。圓形點形象完整,內部飽滿,給人內斂、圓融、穩定但又趨向不斷運動的姿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方形點的外輪廓由直線構成,形象堅實、方正、規整,不規則點是由不規則線構成,形象自由隨意,靈活多變。在視覺符號系統中,這些點是符號化形式的美的展現,而這些內涵豐富的形式又是審美感受的符號化。同樣,線也是具有此特性的視覺符號。線的基本特徵是視覺導向。直線的方向感極強,剛勁有力;水平線在中國山水畫中是一種重要的符號語言,它採用水平層次疊加遞進,使山水畫的氣氛寧靜而不緊張,非常符合其淡泊,閑適、舒展的本色。垂直線給人向上趨升的姿態,曲線流動靈活,英國畫家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書中稱S形線為最美的曲線。他認為S形線一波三折的起伏富有強烈的節奏感與韻律感,同時又充滿柔和、秀美的氣質。魯本斯的繪畫就經常採用S形構圖。以增強整個畫面的氣勢和動感。面作為線的集合體,其審美屬性與情態展現與邊界線關系密切。如:方形、圖形、三角形和不規則形都是設計師常用的圖形語言符號。
形態符號,對於含有豐富符號語義的"態"的解碼,可以賦予"圖"以豐富的感情色彩和視覺效果,從而每個視覺成為"有感情,是充滿幻想和活力的"4符號體系。
形態作為網路平面設計的重要元素,它的符號性就表現在它的外觀所帶來的視覺美感和內在的積淀了社會,歷史文化的內容當中。造形形式、意念表達即是設計師依於一定內容的創造,也是每個特定民族的人們審美心理,視覺感受傾向,文化習慣的產物,無論它源自何時何種傳統和文化之中,本質上,這些由點、線、面等等視覺語言構成的形態都是具有深刻的象徵性和指示性的符號。
http://www.cphoto.net/luntan/yutian/09.htm
http://www.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dig_3114/2007-05/1179941865-3.html
自己看,滿意給分.
⑤ 視覺設計基礎答案本人今天就要
一、 1.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表示位置,它既無形狀也無大小也沒有方向。 2.線——是點移動的軌跡,是沒有粗細的,只有長度和方向。 3.面——點和線的聚集形成了面,有大小和形態。 4.變化統一——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基本法則,是形式美法則的高級形式,又稱多樣統一。事物本來就是豐富多彩而又富有變化的統一整體,變化統一體現了生活、自然界中對立統一的規律。設計時把多種相關的因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既不雜亂,又不單調。 二、 BBBAB 三、 1. 點一旦作為造型元素出現在設計圖面上後,無論多麼細小,只要看得見,必然存在大小和形狀。不同形狀的點給人感覺也有所不同,如圓點顯得飽滿、充實、完整深厚;方點顯得堅實、冷靜、穩定。另外,點的組合形式也是無限的,相同的點,不同的結構方式也會構成不同的圖形:整齊排列的點讓人感覺穩定、充實;旋轉、變化的點讓人感覺到運動、韻律。 自然中凡是具有方向性延伸的現象,大都可理解為線的意象。 線在平面設計中有多姿多態的特徵:水平的線給人心理上帶來平靜、安寧、沉穩的靜態感受;垂直線高聳、挺拔、剛毅;傾斜的線有運動感和變化性;幾何直線簡潔、大方、有表現強烈的現代感及無限延伸的力感;自由曲線活潑、多變、表現流暢、有優雅的古典之美;粗線有力;細線銳利。另外,線的粗細可產生遠近關系,線還有很強的方向性。 面的形態在視覺上往往給人整體感、重量感等。面最為直觀的特點便是大小和形態。大面積的面,給人以擴張感;小面積的面,給人以向心感。面的形態較為復雜,可歸納為幾何形、有機形、偶然形。幾何形—是由直線和幾何曲線形成的面,是抽象的、單純的,視覺上有理性、明確的感覺,具有時代的美感。有機形—是自然界存在的非幾何形,自然、淳樸、溫暖、富有生命力。偶然形—是在外力作用下意外偶發生成的形態,具有生動、自然、神奇、有趣、變幻莫測的感覺。 2. (1)單純齊一:單純齊一是最簡單的形式美。在設計作品中,「單純」是指在形式中見不到明顯的差異和對立的因素,如單一的色調、簡潔的形象等;「齊一」是一種整齊劃一的美,即以特定形態組成一個單元,再將這一單元形態按照一個統一規律進行反復、重復,這種重復性往往能夠體現一定的節奏感、秩序感和條理感。在現代設計中,為了追求簡練、明快的現代感,這一形式被大量運用。但在運用這一形式時要注意,單純、簡潔不等於純粹的簡單,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形態的單調和呆板以及組合方式的無味重復。(2)對稱均衡:對稱是指整體的各部分依實際的或假想的對稱軸或對稱點兩側所形成等形、等量的對應關系。它具有穩定與統一的美感。人類對於對稱的美感來源於人類自身及其周圍物像的對稱性,與對稱相對應的是均衡,指的是軸線或支點兩側形成的不等形而重力等量的穩定,均衡有時也稱平衡。因此,設計構圖上通常以視覺中心為支點,各構成要素以此支點保持視覺意義上的力度平衡。平衡可以使人感覺穩定、安全、平靜。在視覺設計上的均衡是根據形象的大小、輕重、色彩及其他視覺要素的分布作用於視覺判斷的一種平衡。 (3)對比和諧:對比就是使對象的一些可比成分的對立特徵更加明顯,更加強烈。視覺的可比因素很多,如大小、曲直、明暗、色調、疏密、虛實等,都可以形成對比。但要注意對比只存在具有可比性的兩者之間,對比強調差別,以達到相互襯托、彼此作用的目的。較強的對比在視覺設計中往往能夠加強視覺沖擊力與感染力,增加設計作品的吸引力。和諧是各個部分或因素之間的相互協調,是可比因素之間存在的某種共性,也就是同一性、近似性或調和關系。和諧泛指一切設計元素組成部分的有機聯系。單獨的一種顏色或是單獨的一根線條無所謂和諧。幾種元素並置時,只有在它們中具備有共通性和溶合性後才能稱為和諧。當然,和諧的組合也需保持部分的差異性,但當差異性表現為強烈和顯著時,和諧的格局就向對比的格局轉化,這也就是對比與和諧的對立統一的關系。 (4)比例尺度:比例是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它是精確詳密的比率概念。恰當的比例不僅有一種諧調的美感,也成為形式美法則的重要內容,給設計工作帶來了規范性和便利性。同時,美的比例也包括了設計構成中一切視覺元素的大小、以及各元素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對於設計元素間的比例因素進行設計。 (5)節奏韻律:在視覺設計中,它指一些形態要素在空間上有條理的反復、交替或排列,使人在視覺上感受到動態的連續性。各種構成因素有規律的變化、有節奏地遞增或遞減、相互之間的反復和呼應,都能夠產生韻律。有起伏變化的韻律,有連續變化的韻律,有漸次變化的韻律,有分割變化的韻律。韻律是各種不同方式變化中產生的,有意識地利用變化中的節奏,有所強調和控制,並與整體融會和諧,自然會顯現出韻律。因此,在視覺設計中,各構成要素中韻律感不夠則缺少變化、顯得呆板;節奏感不強,則缺少條理規則。 (6)變化統一:變化和統一是一種相當普遍使用的基本法則,是形式美法則的高級形式,又稱多樣統一。事物本來就是豐富多彩而又富有變化的統一整體,變化統一體現了生活、自然界中對立統一的規律。變化統一要求設計師在綜合設計時把多種相關的因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既不雜亂,又不單調。多樣統一使人感到既豐富又單純,既活潑又有秩序。這一基本法則包含了對稱、均衡、對比、調和、節奏、比例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把變化統一作為形式美的基本法則。 3. (1)並置色彩錯覺: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安置在一起時,每一種色的純物理性質在視覺中有所改變,色彩並置得當則可使色彩交相輝映,相互襯托。 (2)補色錯覺:視覺色彩補償現象也稱為色彩的視錯覺現象。人的視覺對色彩永遠需要一種生理的平衡,即人眼看到任何一種顏色時,總要求它的相對補色,如果客觀上這種補色沒有出現,眼睛就會自動調節,在視覺中製造這種顏色補償。色彩補償現象在色彩理論中非常重要,作為視覺規律,直接關繫到色彩的美學問題。 (3)距離:高純度與低純度顏色同時出現在一起則會出現高純度顏色更艷麗奪目,而低純度顏色更灰暗退讓;冷暖色對比,冷色會令人感到遠退、漠然,暖色會讓人感覺推進、積極、熱情;當高明度色系與低明度色系並置時,高明度色明亮推進,低明度則更加後退。 (4)溫度:色彩有冷暖色調之分,它不是物理上的實際溫度感覺,而是來自和我們生存環境以及生活經驗的心理方面的原因,是視覺上和心理上相互體驗並相互關聯的一種知覺效應。一般把紅橙類色定為暖色類,把藍綠色類定為冷色類。設計師就經常利用色彩的冷暖感而產生的色彩視錯覺進行設計創作,以求與設計內容的吻合。 (5)重量:色彩具有輕重感,決定色彩輕重感覺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白色有「上升」感,顯得輕 ;黑色帶有「下降」感,顯得重。 4. 視覺設計是人們為了達到信息傳播、促銷、告知等目的而進行的有計劃、有成效的圖文設計活動,它是對設計內容、設計形式、傳播方式的綜合設計,是一門集藝術、科學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視覺設計的特徵是:(1)信息傳達、(2)溝通供求、塑造形象、促進銷售、(3)說服和引導、(4)藝術性、(5)科技性
⑥ 設計基礎是什麼
1、設計基礎包括平面構成,空間構成,色彩構成。
2、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研究在二維平面內創造理想形態,或是將既有的形態(具象或抽象形態)按照一定原理進行分解,組合,從而構成多種理想的視覺形式的造型設計基礎課程。
3、「空間」(Space)在《辭海》中解釋為「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和伸張性的表現……空間是無限和有限的統一,就宇宙而言,空間是無限的,無邊無際,就每一具體的個別事物而言,則空間又是有限的……」空間是指與實體相對的概念,按照哲學的觀點來解釋,凡是實體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間,空間是無形的、不可見的。
4、色彩構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對色彩的知覺和心理效果出發,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現象還原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與質上的可變幻性,按照一定的規律去組合各構成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色彩構成是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之一,它與平面構成及立體構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色彩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而獨立存在。
⑦ 平面設計從創意發展成為最終成品的過程
平面設計的過程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漸進式不斷完善的過程,設計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理念是否准確,考慮是否完善。設計之美永無止境,完善取決於態度。
一、調查
調查是了解事物的過程,設計需要的是有目的和完整的調查。背景、市場調查、行業調查(關於品牌、受眾、產品……)、關於定位、表現手法、……調查是設計的開始和基礎(背景知識)。
二、內容
內容分為主題和具體內容兩部分,這是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前的基本材料。
三、理念
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在設計中思路比一切更重要。理念一向獨立於設計之上。也許在你的視覺作品中傳達出理念是最難的一件事。
四、調動視覺元素
在設計中基本元素相當於你作品的構件,每一個元素都要有傳遞和加強傳遞信息的目的。真正優秀的設計師往往很"吝嗇",每動用一種元素,都會從整體需要出發去考慮。在一個版面之中,構成元素可以根據類別來進行劃分,如可以分為:
標題、內文、背景、色調、主體圖形、留白、視覺中心等等。平面設計版面就是把不同元素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例如在版式當中常常藉助框架(也叫骨骼),就有很多種形式,規律框架和非規律框架,可見框架和隱性框架;還有在字體元素當中,對於字體和字型的選擇和搭配的好壞就是一個非常有講究的。選擇字體風格的過程就是一個美學判斷的過程,還有在色彩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體現出一個設計師對色彩的理解和修養。色彩是一種語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讓人產生聯想,能讓人感到冷暖、前後、輕重、大小等等。善於調動視覺元素是設計師必備的能力之一。
五、選擇表現手法
手法即是技巧,在視覺產品泛濫的今天要想把受眾打動以並非易事,更多的視覺作品已被人們的眼睛自動的忽略掉了。要把你的信息傳遞出去有幾種方法呢?一種是完整完美的以傳統美學去表現的設計方式,會被受眾欣賞閱讀並記住。二種是用新奇的或出奇不意的方式可以達到(包括在材料上)三種是瘋狂的廣告投放量,進行地毯式的強行轟炸。而我們更需要那一種呢?雖然三種方法都能達到目的,但我們清楚他們的回報是不同的。
我們在三大構成中學過很多種圖形的處理和表現手法,如對比、類比、誇張、對稱、主次、明暗、變異、重復、矛盾、放射、節奏、粗細、冷暖、面積等形式。另外還有從圖形處理的效果上又有手繪類效果,如油畫、鉛筆、水彩、版畫、蠟筆、塗鴉……還有其他的如攝影、老照片、等等。那麼你要選擇那一種呢?這取決於你的目的和目標群體,以及你的設計水平。
六、平衡
平衡能帶來視覺及心理的滿足,設計師要解決畫面當中力場的平衡,前後銜接的平衡,平衡感也是設計師構圖所需要的能力,平衡與不平衡是相對的,以是否達到主題要求為標准。平衡分為對稱平衡和不對稱平衡,包括點、線、面、色、空間的平衡。
七、出彩
記住,你要創造出視覺興奮點來升華你的作品。
八、關於風格
作為設計師有時是反對風格的,固定風格的形成意味著自我的僵死,但風格同時有是一個設計師性格、喜好、閱歷、修養的反映,也是設計師成熟的標志,以為"了解大同,才能獨走邊緣"。
九、製作
檢查項目包括:圖形、字體、內文、色彩、編排、比例、出血……
要求:視覺的想像力和效果要賞心悅目,而更重要的是被受眾理解!
⑧ 視覺創造區是個什麼東西
怎麼看穿一個人說的是謊話?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的右腦主要控制創造力,左腦主要控制記憶儲存。
右腦控制左半身,左腦控制右半身。
有些人在想問題時眼睛會斜。
假設女孩問她的男友:昨晚去干什麼了?
當他的眼睛向他的左下角斜時表示他在回憶,這時他說的話有可信度。
而他的眼睛向右上角斜時,就表示他在創造了...
當然如果他一直目不斜視的回答你,那表示這個人不是記憶高手就是撒謊高手了...
⑨ 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基礎知識
體驗設計思維跟創意思維,對我來說都有非常大的價值,可以讓我更靈活面對不同的任務。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解決產品體驗問題;一個是解決溝通問題。現在的設計師或者創意者需要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
⑩ 「美術設計基礎」都包括什麼
包括很多。。
在不同類型的設計中,它們具有一些共通的基本要素存在,這些共通的要素,即是基礎設計的主要內容。學設計,就應該知道基礎設計其范疇,需要考慮以下四個領域,包括:
設計要素:形態、色彩、材質。
設計原則:平衡感、空間感、運動感和韻律感、統一性、視覺焦點。
設計工具:鉛筆、炭筆、粉彩、水墨、電腦等等。
設計技術:素描、繪畫、翻印、多媒體等等。
任何設計都具有外在的視覺形式和內在的美的本質。外在的視覺形式視由「形態」、「色彩」、「材料」等三個設計要素所組成。
其中「形態」是由點、線、面、體來組成,形成一件作品的形狀、造型和空間;「色彩」依靠色相、明度、彩度來表現;「材料」則透過材質和質感來呈現。這些形式要素為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彼此相互影響。
內在的美的本質則依據美的原則來創造。根據人類美感的共通性,美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十個原則:連續、漸變、對稱、對比、比例、平衡、調和、律動、統一、完整。
由這些基本的共通要素開始,我們才有可能邁向比較專門的設計領域。也由於設計基礎能夠扎實,爾後才能夠使自己所欲從事之各別專門的設計,有更好更優越的表現。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