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鋼琴發明地點

鋼琴發明地點

發布時間:2021-06-18 14:25:46

『壹』 鋼琴的起源

鋼琴起源於18世紀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發明的「Pianoforte」。「Pianoforte」是鋼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成為了槌擊式鋼琴製造業向前發展的基石。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在其位於佛羅倫薩的烏菲齊(Uffizien)的車間內對鋼琴進行改造創新,通過敲擊鍵盤的力度改變聲音的強度。

為此,他採用了包有皮革的小槌,通過擊弦機敲擊琴弦。新構造的鋼琴最初命名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意為:帶有音強變化的古鍵琴),後來簡略為「Piano forte」(意為:強和弱)。


(1)鋼琴發明地點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717年左右,克里斯托弗·高特立博·施羅特(Christoph Gottlieb Schröter)發明了一種新型鋼琴,並在德累斯頓的家裡向公眾展示。這架鋼琴上的槌式擊弦機要比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鋼琴(Bartolomeo Cristofori)的簡單。

1725年,家住(德國)弗萊貝格的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是十八世紀最著名的管風琴製造師。他製造出了德國的第一架槌擊式鋼琴。

1742年,約翰·邵荷(Johann Socher)在(德國)桑托芬(Sonthofen)建造了一架今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方形鋼琴,其尺寸與當時很受歡迎的翼琴相同。

1770年,鋼琴製作師約翰·安德雷亞斯·施泰因(Johann Andreas Stein)(德國奧格斯堡)在1770年前後發展了新的擊弦機,將弦槌置於琴鍵杠桿上。這種簡單的構造形式也被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對於維也納古典音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貳』 鋼琴的專業級一共有幾級

生活的富裕,使得人們可以追求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比如,我想學習舞蹈,那麼我們就可以報名舞蹈班,我喜歡畫畫,那麼我就可以報名美術班。等等,有很多,而且也有不少的喜歡樂器喜歡鋼琴。而且,有些家庭也會從小就培養孩子彈鋼琴。

那麼說起這個鋼琴,其實也不只是鋼琴,很多的知識都需要去考試,考級,比如文化類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藝術類的,設計師證書。很多很多,不只是這些方面的。

那七到八級就更加的向上一層樓了,這個時期屬於高級水平了。他們的演奏能力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那九到十級的水平可以算是頂尖的了。他們的演奏能力和記憶力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

由此可以,鋼琴等級的劃分主要是看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對音樂的把控以及對音樂的記憶與理解。

『叄』 鋼琴哪一年發明的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肆』 鋼琴是誰發明的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現代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希望對您有益

『伍』 鋼琴起源於哪個國家

鋼琴(pianoforte或forte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從18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鋼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古埃及與古希臘的弦什(一弦琴)。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後來,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這兩種樂器都是現代鋼琴的鼻祖,統稱為「古鋼琴」。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開始迅速發展,音樂創作不斷深化,需要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已經不能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不能適應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變化,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了一架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的鋼琴。這架琴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是現代鋼琴的前身。後來,這架古鋼琴經過德國和英國製作師們的不斷改進完善,就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
久音盒鋼琴 祝您早日學琴有成

『陸』 誰知道鋼琴是誰發明的,他住在哪裡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柒』 簡述鋼琴的發源地及其發明者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現代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捌』 鋼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最早是哪個國家

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在1709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琴前身的製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

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

(8)鋼琴發明地點擴展閱讀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八世紀初,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

鋼琴音域范圍從A0(27.5Hz)至 C8(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

鋼琴作為物質基礎,為音樂家的創作提供了條件,音樂家創造發展的鋼琴文化又促進鋼琴結構功能的進一步成熟。

『玖』 鋼琴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義大利語:BartolomeoCristofori,1655年5月4日-1731年1月27日)是義大利樂器製造家,並普遍認為是擊弦鍵琴的發明者。

發展歷史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叫做羽管鍵琴。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

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17~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地位,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

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

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撥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的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徵。

1709年後,克里斯托福里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復震杠桿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啟動杠桿,使擊弦速度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後的鋼琴製作師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

但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的義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德國管風琴師、製作師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制極不準確的義大利鋼琴草圖,借鑒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製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

他把這架琴送到音樂大師巴赫那裡鑒定,巴赫卻不屑一顧,只是說道:觸鍵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採用了巴赫的建議之後,於1747年又加以革新。

同年,巴赫在波茨坦進宮晉見腓特烈大帝時彈奏了西爾曼的新型鋼琴。西爾曼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鋼琴制音器的運用。他利用手動音拴使全部制音器離弦,以使鋼琴的音響效果更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

至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及其子弟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製造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他們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製作流派。

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影響。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這正符合莫扎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

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1760年來到英國,成為鋼琴製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這種鋼琴觸鍵感覺較重,但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當時是名聲同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

1768年,J.C.在英國演出,這是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

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里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諸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樂器特點

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

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礴、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結構與原理

鋼琴可以具有12,000多個獨立部件,支持六個功能部件:鍵盤,錘子,阻尼器,琴橋,音板和琴弦。鋼琴的許多部件均由強度和壽命均經過選擇的材料製成。外緣尤其如此。

它最常見的是由硬木製成,通常是硬楓木或山毛櫸,並且其龐大的體積實際上是一個固定的物體,柔性音板可以從該物體最佳地振動。根據Harold A. Conklin的說法,堅固的輪輞的目的是,「振動能量將盡可能多地留在音板中,而不是無用地消散在效率低下的聲音散發器殼體中。」

硬木輪輞通常是通過層壓薄的,因此柔軟的硬木條製成的,然後在塗膠後立即將其彎曲成所需的形狀。彎曲膠合板系統由CF Theodore Steinway在1880年開發,以減少製造時間和成本。以前,輪圈是由幾塊實木製成的,並進行了連接和貼面,歐洲製造商在20世紀將這種方法很好地使用了。

奧地利高品質鋼琴製造商伯森多夫(Bösendorfer)是現代人例外,他用堅固的雲杉製成內圈,與音板製成的木材相同,該木材的凹口可使其彎曲。與其將輪緣與振動隔離開來,它們的「共鳴箱原理」使框架可以與共鳴板更自由地共鳴,從而產生額外的色彩和整體聲音的復雜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琴

『拾』 鋼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距今有多少年了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地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徵。

閱讀全文

與鋼琴發明地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