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發明了作業
作業的發明者恐怕是難以追溯的了。
首先,作業的形式並不止是抄寫和習題,也包括「課後思考」。
孔聖人有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至少表明在春秋時期老師就在告誡學生要多多復習、反思。這種「課後思考」的作業孔子也是有在檢查的哦,「聽其言而觀其行」這個法子就是聖人提出來的。顏回他們有沒有進行課後思考是會被聖人分分鍾看透的有沒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其次,古人是十分注重寫字和背誦的,私塾的老師每每上課都會叫學生先進行背誦檢驗,這足以說明在我國古代就有「課後背誦」這一作業內容了。私塾盛行於清朝,所以這種作業的形式在1600-1900年間就很火了。默寫就更不必說了,回家不好好抄書,估計上課會被打板子了。
另外,從作業的作用來說,其一是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其二老師也可以通過檢查作業的方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那就是說,只要有老師有學校,就很可能存在「作業」這種能夠幫助老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東西了。
而「學校」早在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就有了,而且還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可見,作業這種東西可能4000年前就存在了,兩三百年前就被老師們玩兒爛了。但是是誰想出來的,就難以考證了。作為一個老師,發明出作業這種東西是很自然而然的吧。
⑵ 作業是誰發明的
家庭作來業是一個叫羅源伯特·納維利斯的義大利老師發明的。當時之所以有這樣的發明,主要就是將其作為一種對學生的懲罰手段。
因為他發明了作業,所以成為學生們討厭的對象,甚至有人會在網上罵他。
但是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此人確實存在。而作業早在1905年前就存在了。1901加州曾立法廢除家庭作業。
(2)什麼人發明的做作業擴展閱讀:
對孩子來說,通過家庭作業,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反饋和糾正,請教老師或同學,改進學習方法。
對老師來說,布置家庭作業是獲取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老師可以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