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周先生的發明

周先生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17 21:23:46

A. 中國的漢語拼音發明者是誰

中國的漢語拼音發明者是周有光。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版,起先「周有光」是權他的筆名,「有光」後來成為他的號,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奉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語言文字研究,領域十分寬廣,研究的中心是中國語文現代化。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周先生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並主持制訂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85歲以後開始研究文化學問題。
周有光在語言文字學和文化學領域發表專著30多部,論文300多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中評網稱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蘇培成稱其「敢於說真話、說實話」;《晶報》稱他「敢講一般人不敢講的話」。

B. 70歲老人發明自動爬樓智能車是怎麼回事

8月27日,江蘇淮安70歲老人周先生向鄰里展示了他新發明的自動爬樓智能內車。該車可以載著殘疾人或腿容腳不便的老年人行走,還能輕松上下普通的樓梯,在路上跨越馬路牙子等障礙,通過不深於30厘米的坑窪地段。

全車有2000多個零部件,大部分是周先生手工打造,研發經費數萬元。據了解,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受理了周先生的「一種全地形智能爬樓機的底盤驅動裝置」實用新型發明。

(2)周先生的發明擴展閱讀

智能車的發明參照了北歐全地形履帶車的構造:

周永謙的發明參照了北歐全地形履帶車的構造進行設計、改裝。智能車的履帶分為前後兩個部分,這樣遇到樓梯或障礙的時候,前部分履帶首先爬升抬高穩定後,再藉助驅動力將後部履帶提升到相應位置。

由於履帶分段設計,能分別卡在不同角度的樓梯上,整體非常穩固。履帶非常寬,能有效防止整車側翻。坐車的人可以自己掌握輪椅手柄上安裝的一套控制器,上下樓梯時,基本上不用他人看護。

C. 70歲老人發明自動爬樓智能車,老人是否會申請專利

近日,江蘇淮安一位七十歲老人周老先生在發明了自動爬樓智能車,不禁要為老人超強的動手能力點個贊啊!是的,對於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來說,如果居住的地方沒有電梯的話,爬樓梯無疑是一件費力費時的事,更是生活中的一大難題。 那麼,周老先生發明了自動爬樓智能車可是大大的解決了這個難題啊,該車不僅可以載著殘疾人或腿腳不便的老年人行走,還能輕松上下普通的樓梯,在路上跨越馬路牙子等障礙,通過不深於30厘米的坑窪地段。 哇,是不是非常厲害呢?

這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項發明絕對是福音,如果以後周老先生的發明能夠上市並得到量產,相信很多家裡有老人的顧客都會願意購買的。不過拋開這些不講,周老先生一把年紀還能做出如此優良的發明,也是令人欽佩啊!

D. 漢語拼音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創制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讀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義大利人利瑪竇(MatteoRicci),他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83年來到中國,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內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

羅常培根據文章的漢字與拉丁文對照的譯文,整理出一個包括26個聲母和44個韻母的漢語拼音方案。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又名「小兒經」、「小兒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

(4)周先生的發明擴展閱讀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漢字,非常困難。

在1913年2月15日,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注音符號誕生了。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它是漢語拼音的前身。

「注音符號」目前仍舊為中國台灣省漢字的主要拼讀工具之一,為小學語文教育初期必學內容;中國大陸地區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推廣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繼續與拼音同時使用。它的誕生使漢語的發展開始了新紀元。

E. 我國原子彈發明的時間,發明者,意義

中國原子彈研製故事

方針
毛澤東確立積極防禦戰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就作出了要研製原子彈的決策。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毛澤東主席確立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毛主席決定,為了防禦,中國也要搞原子彈。我們不首先進攻別人,但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這就是說, 如果有人進攻我們,我們要有辦法對付他。這是毛主席一貫的戰略思想。別人如果用原子彈轟炸我們,我們也要有辦法回擊他。所以,中央決定我們也要研製原子彈。
總的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要靠自己研製,同時,要爭取外援 。那個時候西方國家封鎖我們,中蘇關系比較好,我們想爭取蘇聯給我們一些援助。但是,有一條界線,只是爭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不搞共有。也就是說,搞原子彈的科研單位、工廠、各種設備與技術都是中國自己的。你來援助我可以,我歡迎你、感謝你,但是,你不能與我共同擁有,共同使用。這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大問題。所以,提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你不要和我一起來共同管這個單位,管這個事情。這就是中央當時搞原子彈的方針,是毛主席高瞻遠矚確立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任務
中央決定以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原子彈。後來又決定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導彈和自行研製人造衛星,統稱「兩彈一星」。原子彈和氫彈是二機部負責,導彈是國防部五院(後來的七機部)負責。毛主席對原子彈研製有一個批示:「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中國科學院就是按照中央確定的「大力協同」和「三家擰成一股繩」的精神,主要承擔原子彈和導彈研製中一系列關鍵性的科學和技術任務,包括理論分析、科學試驗、方案設計、研製以至批量製造所需的各種特殊新型材料、元件、儀器、設備等。至於人造衛星,則從構思到建議,都是由中國科學院提出,先後兩次上馬(1958年、1965年)。由以周恩來總理為主任、羅瑞卿為秘書長具體領導這項工作的中央專門委員會批准後,在國防科委的統一組織下,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整個系統的技術抓總,並負責研製衛星本體,七機部負責運載工具,科學院和四機部共同負責地面測控系統。
科學院對黨中央下達的「兩彈一星」任務非常重視,並由裴麗生副院長具體抓「兩彈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實。為了便於工作,在每一個研究所都安排幾個拔尖的中年科學家作學術秘書,通過他們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再找其他科學家談工作。中國科學院為了落實「兩彈一星」的研製任務,把管理機構分為兩個口:一個是計劃局,管不承擔國防任務的單位;一個是新技術局,管承擔國防任務的單位。
新技術局管的單位雖然不及計劃局多,但是,它管的所都是大所,參加「兩彈一星」研製任務的科學研究人員佔全院科研人員的三分之二。谷羽是新技術局局長,宋政是副局長,陸綬觀是處長,幫助谷羽工作。谷羽是胡喬木同志的夫人,喬木是毛主席的政治秘書,住中南海。谷羽很熱心、活躍、能幹。她對國家計委和中央各部比較熟悉,去談工作,互相支援、協作,很方便。有時候毛主席向她問起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有關情況,還可以向毛主席當面反映。
新技術局除了項目所需的經費、器材優先得到保證以外,還有很多非標准設備可以安排到各產業部門協助加工製造。研究室、實驗基地用的非標准設備,由科學院研究所設計,由各有關產業部門按時製成,保證質量,按時交付使用。由國防科委統一管這方面的工作,派軍代表駐廠監督,提出設計的研究所也可以派員駐廠監督。
自力更生為主,就是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展科研。當時研究核科學與核技術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還有一些分散在中國科學院的20多個研究所和其他部門的研究機構與大專院校。爭取外援為輔,主要是蘇聯答應幫助我們在北京某地建一個7000千瓦的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這個反應堆全部歸中國科學院管。此外,在另一個地方建一個濃縮鈾工廠,造原子彈的關鍵原料是濃縮鈾。

故事
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是鈾-235。毛主席找到地質學家李四光,他當時是地質部部長,也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毛主席問:「中國有沒有造原子彈用的鈾礦石? 」李四光說:「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鈾礦石,能作為原子彈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幾。」要從礦石里把這千分之幾的鈾提出來,再濃縮成為原子彈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濃縮鈾工廠。
為了搞原子彈,中央專門成立了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他比我大四、五歲,我叫他宋大哥。我們在安徽一起工作過幾個月,那是在百萬大軍過長江的時候,中央決定成立安徽省委,他當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我當省政府副主席。
我到科學院工作後的一天,宋大哥打電話說要到我家拜訪我。我說:「你不要來,我去,你是大哥呀。」他說:「不行。我一定去你那兒!」因為搞原子彈,自力更生為主,主要靠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決定把這個所整建制交給二機部,但是對外還叫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名義上由科學院和二機部雙重領導。由於研製原子彈的任務繁重,科研力量不夠,於是對任務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擔較大一塊任務外,很多重要任務還要由科學院的各研究所來承擔。當然,二機部也找中央各部來承擔一些任務。不過,那時中央各部的研究機構剛剛建立不久,科技力量不強,有的能承擔,有的承擔不了,任務還是落在科學院肩上。原子能所整建制轉到二機部後,骨幹力量還不夠,還要科學院支持,我們又從其他所調給他們一批科技骨幹。
科學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關村,是當時中關村建築最好的樓。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以後,由蘇聯援助建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原子能所分為兩部分,大部分人遷到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那裡。當時科學院搞原子能的有兩個姓楊的科學家:一個楊承宗,從法國留學回來的;一個楊澄中,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他倆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為了區別,我們叫他們「法楊」、「英楊」。「法楊」是搞放射化學的,當時放射化學很關鍵。我們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楊承宗等一批科學家調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應堆那裡去(「英楊」楊澄中留在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負責配合原子能所工作)。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關村搞理論工作。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後,我給他們打招呼說,以後科學院開會你們就不要來了,你們到二機部開會去。他們黨委書記、所長卻每次都要參加科學院的會,因為我們當時研究科學政策、科學家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問題很多,他們非常願意聽,一定要參加我們的會。當時,科學院很有吸引力。還有從大學調去的化學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機部。
搞原子彈,最重要的問題是濃縮鈾的提煉問題,礦石里能提出的天然鈾,同位素235含量只有千分之幾。此外鈾的提煉也很重要。所以,化學方面的科研任務很重。當時科學院有四個最知名的化學研究所都有優秀科學家擔任所長,號稱「四大家族」:一個是上海有機所庄長恭老先生;一個是長春應化所的吳學周先生;還有北京化學所的柳大綱先生。此外,大連化學物理所也是非常強的,那裡有張大煜先生。我對三強說,科學院幾個化學所承擔你的任務, 哪個所能夠承擔什麼任務你都清楚,讓哪個所承擔什麼任務你提出來,我們安排,都選最好的人為你做工作。
當時上海有機所只有研究力量沒有生產力量,不能夠提供產品。我到科學院以後,讓各所建立小工廠,上海市委還送給我們若干小廠,給研究所當實驗工廠。而且,還選最好的老師傅。我從鐵道部呂正操部長那裡請來了許多老工人,很不錯。我說你鐵道部有幾千人的機車車輛廠,選一批最好的工人老師傅,來支援科學院吧,我們各個研究所里也搞附屬工廠。我們需要的儀器設備不自己搞不行。要建立研究室,要研製設備。有的買得到,有的買不到,要自己做。另外,還有很多非標准設備,科研人員設計圖紙,讓工廠做才行。所以,我們從鐵道部選了不少老師傅。我在北京中關村專門召開老工人會,我說你們是金手藝,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東西!老工人聽了非常高興。另外,從部隊技術兵種的復員兵中,挑選了數千名有技術的戰士當工人,他們起了很大作用。
1960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退專家。當時受影響最大的是濃縮鈾廠,關鍵材料蘇聯不給了,整個廠就停頓了。最緊迫的關鍵技術問題有三個:
此外,原子彈爆炸試驗數據的採集,科學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個試驗主要是在空曠無人的地方進行,可以試驗它的破壞力,針對各種建築物、各種生物,包括鐵籠子裡面的猴子、兔子等等。因為原子彈有放射性,看它們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國科學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參加試驗了。

F. 70歲老人發明自動爬樓智能車,此項發明的安全性能如何

現代社會老齡化程度日佳加重,老人們的生活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來自江蘇省淮安市的一位周老先生,雖然已經七十歲高齡了,仍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鑽研,發明了一款非常智能的輪椅。

老人們出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方便,比如在公共交通上面,需要依靠輪椅出行的老人一般就無法正常乘坐;比如一些老舊小區里住在高層的老人們,上下樓就非常不方便。有一些城市已經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也有消息稱要為老樓房安裝電梯,但由於電梯的收費存在異議,安裝等問題遲遲沒解決,大部分的老樓房還是在使用普通的樓梯上下樓。如果周老先生的這個發明以後能夠進行批量生產投入市場,將會讓很多老人生活更加方便。

G. 雙拼輸入法是誰發明的

分配到26鍵上的發明者是無從查實,因為同時很多人提出來。但是最早申請專利的是李金楷先生,後來這個在國內專利放棄了權力,但是英國和加拿大專利不知道現在是否還在維持。——自然碼發明人周先生的解答

H. 我想知道太極劍法的發展和傳承歷史。

兵器者,手足之長而,拳腳尚不自如,使用兵器只是徒添負擔,真正的武術大家是刀槍劍無所不能,因為拳法里暗含著兵器的勁,有的是從兵器里化出來的。陳發科先生教拳時曾說,太極拳的順逆纏都是從大槍里化出來的,所以他花在大槍上的時間特別多。手臂上能出劍勁。

關於你的問題,楊氏從陳氏而來,各派太極式不同,理貫唯一,粘連黏隨不頂丟。武術練到一定層次就開始有了個人的風格,不說這些門派,就是同屬楊楊氏,楊露禪先生與其二子,孫子都不盡相同,當然這是建立在很高的功夫之上,初期一定要從學規矩,一步一個腳印得來,武術這件事,必須手把手教

你說的李景林,是武當劍法,與孫村周先生相交後,有了武當對劍,傳人我就不清楚了,至於誰是最好,這個問題最沒有爭論的必要,藝無止境,真練武的無是非,從來不會去討論這些問題,你要想學就去訪個好師傅吧,不要只顧名氣

I. 歷史名人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稱得上是一代聖德之君,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傑出帝王,尤以兼聽納諫著稱。然而,當大臣們諫諍言詞激烈,有切膚之痛時,太宗有時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想文過飾非、充耳不聞。但太宗畢竟有過人的雅量和氣度,以國家社稷為重,聞過則改。
唐朝的王珪,字叔玠,清心寡慾、品行端正、剛直不阿。世子李建成被立為東宮太子後,他出任太子中舍人。玄武門之變後,王珪受牽連,被流放到雋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即位。他知道王珪很有才幹,就不計前嫌,召回王珪,拜為諫議大夫。一次,太宗臨朝,對侍臣們說道:「正直的君主任用姦邪的臣子,是無法使天下大治的;正直的臣子侍奉姦邪的君主,同樣無法使天下大治。只有君臣相遇,如同魚水一般和諧,海內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大治。我雖不敏,還望諸公多加匡正,以便憑借諸公的佳謀良策,使天下昇平。」

王珪隨即應道:「臣聽說,木材按照繩墨割據才會正直,君主採納臣下諫言才會聖明。所以,古代的聖主身旁必有七位諍臣,他們言而不從,則繼續以死相諫。陛下開明聖哲,為臣身處廣開言路之朝,當然願意竭誠盡忠。」太宗聽了受益匪淺,就規定三品以上的顯官入朝時必須有諫官在側。太宗也確實是從諫如流,王珪更是有過必規,見缺必勸。

然而,並不是每次勸諫聽起來都那麼入耳。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孫因為教授宮人聲樂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大發脾氣,狠狠的責怪了祖孝孫一頓。王珪、溫彥博認為責任不在祖孝孫,便勸諫太宗道:「祖孝孫精通音律,教授時也並非不盡心。只怕陛下詢問的那個人欺騙了陛下。況且祖孝孫是位雅士,陛下忽略了這一點,讓他教授女樂,而且還怪罪他,臣等擔心天下人都會為此感到驚怕。」太宗一聽,火上心頭,呵斥道:「你們都是我的心腹,本當進忠獻直,怎麼竟附下罔上,替祖孝孫說起話來!」

溫彥博趕忙拜伏謝罪,而王珪偏偏不拜,說道:「臣從前侍奉東宮太子,罪已當死,陛下寬恕了為臣,並讓為臣處在顯要職位,要求臣盡忠職守。今天臣所進言不是為了自身,不料陛下陡起疑心,譏誚為臣,這是陛下對不起臣,不是臣對不起陛下。」太宗聽了,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太宗對房玄齡說道:「自古以來,帝王是很難做到採納諫言的。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齊之言。宣王是位賢主,可術伯居然以無罪被殺。我一直希望師法從前的聖主,只恨自己不能達到古人的水平。昨天,我責備了王珪和溫彥博,對此我頗感後悔。希望你們不要因此而不進直言啊!」

唐太宗酷好打獵,稱帝後仍然興趣不減,經常興師動眾、出城圍獵,不少大臣委言相勸,太宗認為這是練習騎射,有利於國,不聽勸諫。

有一天,太宗又准備去打獵,正要上馬時,猛然間,主薄孫伏伽跑過來,一把抓住馬韁,強行制止太宗出城。他嚴肅、莊重的告誡太宗說:「天子居則戒備森嚴、行則儀衛扈從,並非為了講排場,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朝廷的尊嚴。走馬射獵、放鷹驅犬,那是年少紈褲子弟取樂之事。陛下為秦王時,偶而打獵,無關大局。但貴為天子,怎能經常這樣做呢?『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陛下忘記老子這一警言,熱衷打獵,既不利於國家,又不是值得後世效法的好榜樣,臣以為陛下不當如此!」

太宗不聽孫伏伽的勸阻。一邊迫不及待的翻身上馬,一邊向孫伏伽解釋說:「如今天下雖然太平,但也不能放鬆武備。我外出圍獵,練武強身,又有什麼不好呢?我輕車簡從,不驚動百姓,又有哪點不恰當呢?你不要再多說話!」

孫伏伽抓住馬韁不放,厲聲說道:「今日陛下不聽微臣勸阻,定要出宮,就讓馬從我身上踏過去就行了。我縱然被踏成肉泥,也不會放掉韁繩,否則,陛下休想出宮!」唐太宗一再命他鬆手,左右侍從也來勸他,孫伏伽一概不理,死死抓住馬韁不放,激昂的對太宗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不願看到陛下做天子不應當做的事情。」

太宗見孫伏伽這樣固執,怒火中燒,大聲喝道:「我貴為天子,萬乘之主,難道這點自由還沒有了嗎?還須看你的臉色行事!」於是立即命武士將孫伏伽推出午門斬首示眾。幾個武士應聲而至,抓著孫伏伽的衣領,扭著他的雙手就往外拖。孫伏伽面臨殺身之禍毫無懼色,大聲說道:「我寧肯直言進諫而死,與被夏桀殺害的關龍逢同游地下,也勝過苟活,看陛下犯過而不改。」

太宗見孫伏伽如此倔強,不顧性命,也為他大無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動,便從馬上滾鞍而下,笑著對孫伏伽說:「我不過試一試你的膽量罷了,你能冒死直諫,忠心貫日,我還能去打獵嗎?」馬上命令解散圍獵隊伍,同時表彰孫伏伽,並將他提拔為五品諫議大夫。

武則天的故事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閱讀全文

與周先生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