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哥白尼在哪兒發明了日心說

哥白尼在哪兒發明了日心說

發布時間:2021-06-17 17:36:26

『壹』 哥白尼什麼時候發表的日心說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堅實的大地是運動的這一點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而另一方面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可以很好的和當時的觀測數據相吻合,因此即使在《天體運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 這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近代以來關於羅馬梵蒂岡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斗爭是被嚴重誇大的。布魯諾1600年遭受的火刑,並非因為他支持日心說,而是因為他的泛神論等的宗教思想。 事實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唯一中心,金星滿盈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採納哦

『貳』 哥白尼是如何發現日心說

日心說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歷史

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堅實的大地是運動的這一點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而另一方面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可以很好的和當時的觀測數據相吻合,因此即使在《天體運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
這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近代以來關於羅馬梵蒂岡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斗爭是被嚴重誇大的。布魯諾1600年遭受的火刑,並非因為他支持日心說,而是因為他的泛神論等的宗教思想。
事實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唯一中心,金星滿盈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哥白尼的日心說

哥白尼為闡述自己關於天體運動學說的基本思想撰寫題為《短論》的論文。他規定地球有三種運動:

1一種是在地軸上的周日自轉運動
2一種是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
3一種是用以解釋二分歲差的地軸的回轉運動

哥白尼在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中認為天體運動必須滿足以下七點:

1不存在一個所有天體軌道或天體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軌道的中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
4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都是地球運動引起的
6在空中看到的太陽運動的一切現象,都不是它本身運動產生的,而是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同時進行著幾種運動
7人們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後運動,是由於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的運動足以解釋人們在空中見到的各種現象

哥白尼用以支持他的學說的論據,主要屬於數學性質。他認為一個科學學說是從某些假說引伸出來的一組觀念。他認為真正的假說或者定理必須能夠做到下面兩件事情:

它們必須能夠說明天體所觀測到的運動。
它們必須不能違背畢達哥拉斯關於天體運動是圓周的和均勻的論斷。

當時有許多反對的觀點,但是用當時的知識進行了反駁。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在轉動,空氣就會落在後面,而形成一股持久的東風。
哥白尼答復:空氣含有土微粒,和土地是同一性質,因此逼得空氣要跟著地球轉動。
哥白尼答復:空氣轉動時沒有阻力是因為空氣和不斷轉動的地球是連接著的。
反對理由:一塊石子向上拋去,就會被地球的轉動拋在後面,而落在拋擲點的西面。
哥白尼答復:由於受到本身重量壓力的物體主要屬於泥土性質,所以各個部分毫無疑問和它們的整體保持同樣的性質。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轉動,它就會因離心力的作用變得土崩瓦解。
哥白尼答復:如果地球不轉動,那末恆星的那些更龐大的球就必須以極大的速度轉動,這一來恆星就很容易被離心力拉得粉碎。
哥白尼答復:離心力只在非天然的人為運動中找得到,而在天然的運動中,如地球和天體的運動中,則是找不到的。

『叄』 哥白尼發明了什麼

哥白尼可不是發明家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哥白尼經過長期的天文觀測和研究,創立了更為科學的宇宙結構體系——日心說,從此否定了在西方統治達一千多年的地心說。日心說經歷了艱苦的斗爭後,才為人們所接受,這是天文學上一次偉大的革命,不僅引起了人類宇宙觀的重大革新,而且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支柱。「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前進」(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哥白尼著有闡述日心說的《天體運行論》(1543年出版),由於受到時代的局限,在日心說中保留了所謂「完美的」圓形軌道等論點。其後開普勒建立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以及行星光行差、視差相繼發現,日心說遂建立在更加穩固的科學基礎上。

『肆』 哪一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令人遺憾的是,托勒密在天文學領域建立系統理論的同時,也進一步發展了「地心說」理論,並被基督教利用作為上帝創造世界的理論支柱,嚴重阻礙礙了科學宇宙觀的誕生。直到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才使天文學領域發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伍』 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怎麼回事

日心說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歷史

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堅實的大地是運動的這一點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而另一方面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可以很好的和當時的觀測數據相吻合,因此即使在《天體運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
這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近代以來關於羅馬梵蒂岡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斗爭是被嚴重誇大的。布魯諾1600年遭受的火刑,並非因為他支持日心說,而是因為他的泛神論等的宗教思想。
事實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唯一中心,金星滿盈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哥白尼的日心說

哥白尼為闡述自己關於天體運動學說的基本思想撰寫題為《短論》的論文。他規定地球有三種運動:

1一種是在地軸上的周日自轉運動
2一種是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
3一種是用以解釋二分歲差的地軸的回轉運動

哥白尼在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中認為天體運動必須滿足以下七點:

1不存在一個所有天體軌道或天體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軌道的中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
4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都是地球運動引起的
6在空中看到的太陽運動的一切現象,都不是它本身運動產生的,而是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同時進行著幾種運動
7人們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後運動,是由於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的運動足以解釋人們在空中見到的各種現象

哥白尼用以支持他的學說的論據,主要屬於數學性質。他認為一個科學學說是從某些假說引伸出來的一組觀念。他認為真正的假說或者定理必須能夠做到下面兩件事情:

它們必須能夠說明天體所觀測到的運動。
它們必須不能違背畢達哥拉斯關於天體運動是圓周的和均勻的論斷。

當時有許多反對的觀點,但是用當時的知識進行了反駁。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在轉動,空氣就會落在後面,而形成一股持久的東風。
哥白尼答復:空氣含有土微粒,和土地是同一性質,因此逼得空氣要跟著地球轉動。
哥白尼答復:空氣轉動時沒有阻力是因為空氣和不斷轉動的地球是連接著的。
反對理由:一塊石子向上拋去,就會被地球的轉動拋在後面,而落在拋擲點的西面。
哥白尼答復:由於受到本身重量壓力的物體主要屬於泥土性質,所以各個部分毫無疑問和它們的整體保持同樣的性質。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轉動,它就會因離心力的作用變得土崩瓦解。
哥白尼答復:如果地球不轉動,那末恆星的那些更龐大的球就必須以極大的速度轉動,這一來恆星就很容易被離心力拉得粉碎。
哥白尼答復:離心力只在非天然的人為運動中找得到,而在天然的運動中,如地球和天體的運動中,則是找不到的。

『陸』 哥白尼日心說創建的故事

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的結構不斷地進行著思考,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哲學家提出了地球在運動的主張,只是當時缺乏依據,因此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

1499年,哥白尼畢業於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任天主教教士。他回到波蘭跟叔父一起工作。其叔父,瓦茨恩羅德,是費琅堡天主教大教堂的主教。哥白尼當時住在教堂的頂樓,因此可以長期進行天文觀測。

那個時候,人們相信的是1500多年前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創立的宇宙模式。托勒密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均圍繞地球運動,而恆星遠離地球,位於太空這個巨型球體之外。然而,經仔細觀測,科學家們發現行星運行規律與托勒密的宇宙模式不吻合。

(6)哥白尼在哪兒發明了日心說擴展閱讀:

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運動,並且24小時自轉一周。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是不可想像。

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運行。

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地心說中的本輪均輪模型,畢竟是托勒密根據有限的觀察資料拼湊出來的,他是通過人為地規定本輪、均輪的大小及行星運行速度,才使這個模型和實測結果取得一致。

到了中世紀後期,隨著觀察儀器的不斷改進,行星位置和運動的測量越來越精確,觀測到的行星實際位置同這個模型的計算結果的偏差,就逐漸顯露出來了。

『柒』 哥白尼 的日心說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於波蘭維斯杜拉河畔的托倫市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時就讀於波蘭舊都的克萊考大學,學習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徳·諾瓦拉(de Novara,1454-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後來在費拉拉大學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由於醫術高明而被人們譽名為「神醫」。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哥白尼並不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業余時間完成的。
在義大利期間,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臘哲學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紀)的學說,確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轉這個日心說是正確的。他大約在40歲時開始在朋友中散發一份簡短的手稿,初步闡述了他自己有關日心說的看法。哥白尼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終於完成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捌』 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怎樣建立的

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西方公元前300多年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里特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堅實的大地是運動的這一點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古代人缺乏足夠的宇宙觀測數據,以及懷著以人為本的觀念,使他們誤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並且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可以很好的和當時的觀測數據相吻合,因此地心說被大眾廣泛接受並被當時的教廷認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真理的一部分。

所以在《天體運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支持者就是喬爾丹諾·布魯諾了。

事實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些不利於舊有的亞里士多德宇宙論和托勒密體系從而反過來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月球坑坑窪窪並非像古希臘人想像的那般完美,太陽存在黑子(從而天界或 「月上界」並非不變),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唯一中心,金星完整相變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8)哥白尼在哪兒發明了日心說擴展閱讀:

一、意義

哥白尼的日心宇宙體系既然是時代的產物,它就不能不受到時代的限制。反對神學的不徹底性,同時表現在哥白尼的某些觀點上,他的體系是存在缺陷的。

哥白尼所指的宇宙是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的,具體來說,他的宇宙結構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即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

宇宙既然有它的中心,就必須有它的邊界,哥白尼雖然否定了托勒玫的「九重天」,但他卻保留了一層恆星天,盡管他迴避了宇宙是否有限這個問題,但實際上他是相信恆星天球是宇宙的「外殼」。

他仍然相信天體只能按照所謂完美的圓形軌道運動,所以哥白尼的宇宙體系,仍然包含著不動的中心天體。但是作為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哥白尼的歷史功績是偉大的。

確認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從而掀起了一場天文學上根本性的革命,是人類探求客觀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

哥白尼的偉大成就,不僅鋪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學的道路,而且開創了整個自然界科學向前邁進的新時代。

從哥白尼時代起,脫離教會束縛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開始獲得飛躍的發展。哥白尼的科學成就,是他所處時代的產物,又轉過來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二、錯誤觀點

1、太陽並非宇宙中心,而是太陽系的中心。

2、地球並非是引力的中心。

3、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不全是地球運動引起的。

4、地球和其他行星的運行軌道是橢圓而不是圓,不做圓周運動。

因為這些錯誤,所以日心說只能算是學說,而較地心說,卻相對好一些。因為它證明了地球是圍繞太陽進行公轉。但是也引起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的巨大變革和思想變革。

『玖』 標志著哥白尼日心說體系最後勝利的是哪部著作的問世

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問世,標志著哥白尼體系的最後勝利。1685年在大馬士革已有了哥白尼學說體系的譯本和詳盡的說明。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布魯諾,由於批判《聖經》並堅決贊同哥白尼的日心說,1600年2月,在羅馬鮮花廣場被燒死。17世紀30年代至1646年波蘭傳教士穆 尼閣(Nieolas Smoglenski,1609——1655年)來華為第一階段,在這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以徐光啟組建和主持歷局,編譯系統介紹西方天文學的大型叢書《崇禎歷書》為契機,哥白尼的名字在中國學者 當中迅速傳播。1634年,《論宇宙或光》脫稿,此書以哥白尼學說為基礎,與教會的觀點不相容,而伽利略又正遭致教會迫害,笛卡爾只得暫不發表。1634年編成的《崇禎歷書》中譯用了《天球運行論》中的大量材料,但由於傳教士的隱瞞、歪曲,哥白尼學說卻沒有被介紹過來。1633年6月22日,宗教法庭宣布哥白尼學說為邪說,判處伽利略終身監禁,宣布(對話)為禁書,然後,逼迫伽利略進行發誓。1633年,伽利略受到宗教裁利所審利,利處終身監禁,其著作《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被列入《禁書目錄》 。1632年伽利略著書立說捍衛哥白尼體系時已年過半百。伽利略在1632年發表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的對話》給哥白尼體系以決定性支持,1638年發表了《關於力學與位移運動兩門新科學的討論及數學證明》批駁了統治歐洲達兩千多年之久的亞里士多德關於運動和運動原因的理論,創建了實驗、物理思維和數學演繹三者巧妙結合的研究方法。1632年,伽利略發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宇宙體系的對話》以新的觀測事實再次猛烈抨擊荒謬的托勒密宇宙體系。1622年來華的湯若望在其後來寫的《歷法西傳》中,已提到哥白尼,並說「已上哥白尼所著,後人多祖述焉。1618~1621年,開普勒發表了《哥白尼天文學概要》簡明扼要地敘述了哥白尼的理論,並以自己的發現補充、修正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1618~1621年,開普勒寫了《哥白尼天文學概要》一書,把天文學的研究概括為5個方面:觀測天象;提出對觀測到的天象進行解釋的假說;宇宙論的物理或哲學;推算天體過去與未來的方位; 有關的儀器製造和使用的機械學。直到1992年10月31日,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才決定為伽利略平反,為他恢復名譽。

『拾』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標准答案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歷史 通常認為完整的日心說宇宙模型是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中提出的,實際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就已經提到過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堅實的大地是運動的這一點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而另一方面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可以很好的和當時的觀測數據相吻合,因此即使在《天體運行論》出版以後的半個多世紀里,日心說仍然很少受到的關注,支持者更是非常稀少。 這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近代以來關於羅馬梵蒂岡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斗爭是被嚴重誇大的。布魯諾1600年遭受的火刑,並非因為他支持日心說,而是因為他的泛神論等的宗教思想。 事實上,直到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以此發現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說的新的天文現象後,日心說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天文現象主要是指:木衛體系的發現直接說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唯一中心,金星滿盈的發現也暴露了托勒密體系的錯誤。 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托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直至開普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哥白尼的日心說 哥白尼為闡述自己關於天體運動學說的基本思想撰寫題為《短論》的論文。他規定地球有三種運動: 1一種是在地軸上的周日自轉運動 2一種是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 3一種是用以解釋二分歲差的地軸的回轉運動 哥白尼在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中認為天體運動必須滿足以下七點: 1不存在一個所有天體軌道或天體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軌道的中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宇宙的中心在太陽附近 4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都是地球運動引起的 6在空中看到的太陽運動的一切現象,都不是它本身運動產生的,而是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同時進行著幾種運動 7人們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後運動,是由於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的運動足以解釋人們在空中見到的各種現象 哥白尼用以支持他的學說的論據,主要屬於數學性質。他認為一個科學學說是從某些假說引伸出來的一組觀念。他認為真正的假說或者定理必須能夠做到下面兩件事情: 它們必須能夠說明天體所觀測到的運動。 它們必須不能違背畢達哥拉斯關於天體運動是圓周的和均勻的論斷。 當時有許多反對的觀點,但是用當時的知識進行了反駁。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在轉動,空氣就會落在後面,而形成一股持久的東風。 哥白尼答復:空氣含有土微粒,和土地是同一性質,因此逼得空氣要跟著地球轉動。 哥白尼答復:空氣轉動時沒有阻力是因為空氣和不斷轉動的地球是連接著的。 反對理由:一塊石子向上拋去,就會被地球的轉動拋在後面,而落在拋擲點的西面。 哥白尼答復:由於受到本身重量壓力的物體主要屬於泥土性質,所以各個部分毫無疑問和它們的整體保持同樣的性質。 反對理由:如果地球轉動,它就會因離心力的作用變得土崩瓦解。 哥白尼答復:如果地球不轉動,那末恆星的那些更龐大的球就必須以極大的速度轉動,這一來恆星就很容易被離心力拉得粉碎。 哥白尼答復:離心力只在非天然的人為運動中找得到,而在天然的運動中,如地球和天體的運動中,則是找不到的

閱讀全文

與哥白尼在哪兒發明了日心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