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

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

發布時間:2021-06-17 13:16:26

1. 中國愛國科學家的故事50左右

1、錢三強

著名科學家錢三強早年在法國研究原子理論。1948年,他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都再三勸說,挽留。國民政府駐華大使,惡狠狠地威協說:「看他能上得大陸的岸,那才怪呢!」

這意思很清楚: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暗下毒手。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度外,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2、李四光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發表了《新華夏海的誕生,轟動了歐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12月2日沈陽解放,……」

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多年的夢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國就誕生了!在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的年會上,他激動地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

把自己的餘生貢獻給新中國!」但是此舉觸怒了國民黨當局。國民黨駐英國大使館秘書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張五千美金的支票,說:「你向世界發表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威脅說:「你如果不肯,我將採取必要措施,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聽罷氣憤至極,當即嚴厲斥責。

「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收買嗎?我要回國,不要美金!」經歷了千辛萬苦,李四光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實現了他為中國效力的願望。

3、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

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

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4、錢學森

錢學森在美國度過了20年,在航空科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有名的火箭專家,為美國的軍事科學做出了貢獻。1949年,他得知新中國成立了,非常興奮,決定回國參加建設。

可是美國方面敵視中國,怕錢學森回國對他們不利,就千方百計地阻撓。美國海軍次長還惡狠狠地說:「我寧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

他知道的太多了,一個人可頂五個師的兵力!」於是,美方無中生有,說錢學森是中國間諜,把他逮捕關押,後來雖然釋放了,可又嚴密監視。

錢學森沒有屈服,向美方提出嚴正抗議,回國的決心更大了。他在家裡放好三隻小箱子,准備隨時啟程。

後來在中國政府的過問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搭乘輪船回國了。他來到天安門廣場,興奮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來,現在終於回來了!」

5、童第周

1949年3月,中國即將解放前夕,童第周拒絕了耶魯大學的高薪挽留,克服了種種阻力,在迎接新中國成立的隆隆炮聲中,再次回到了國立山東大學;同年6月2日,青島解放。

童第周應「中華全國科學工作者聯合會籌備會」的邀請到北京參加籌委會會議,利用這個機會,他找到中國科學院籌建組領導竺可楨教授,迫切地向他提出了建設中國海洋研究機構的設想。

2.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故事

1、背景

近代中國積弱積貧,由於沒有強大的國防,成了任人撕咬的肥肉,要使新中國成為誰也啃不動的硬核桃,真正站得住、不受人欺負,就要有尖端武器。

毛澤東在1958年6月的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原子彈,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我們就搞一點。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10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

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於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這一年,成立了以萬毅為部長的國防部第五部,負責領導特種部隊的組建工作;

成立了以聶榮臻為主任的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統一領導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不久國防部第五部合並到國防科委。1959年6月,蘇聯終止合同,隨後撤走了專家。毛澤東毅然決定:自己動手,從頭摸起,准備用8年時間,造出原子彈。

他明確指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賬是很難還的。」中央把原子彈工程定名為「596工程」,要造「爭氣彈」

2、事件經過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1955年,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3、事件意義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使中國從此擁有了保家衛國、捍衛和平的核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2)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技術水平卻讓很多國家難以置信。有人說,這是一枚小型的、初級的原子彈,也有人認為中國爆炸的「只是類似1945年美國扔的所謂『廣島級』的原子彈」,「中國原子彈類似一隻新生的小老虎」,雖然在政治上「是一隻富有威脅性的重要老虎,而軍事上仍是只沒有危險的小老虎。」

盡管有貶低,有詆毀,但中國用事實證明了第一顆原子彈的力量。一般來說,原子彈有鈾彈和鈈彈兩種,前者通過鈾同位素分離獲得高濃縮鈾-235為裝料,後者通過生產反應堆獲得鈈-239為裝料。

參考資料:網路-原子彈

3. 關於錢學森的故事50字

1949年

中年時期的錢學森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 [5]

4. 科學家的故事50字

鄧稼先,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專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屬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

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

回到家裡,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後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並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

5. 鄧稼先製造「兩彈一星的故事

故事如下: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

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5)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鄧稼先不僅注重科技實驗,還格外注重對科學理論的及時梳理和總結。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

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6. 原子彈的中國原子彈研製故事

科學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關村,是當時中關村建築最好的樓。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以後,由蘇聯援助建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原子能所分為兩部分,大部分人遷到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那裡。

當時科學院搞原子能的有兩個姓楊的科學家:一個楊承宗,從法國留學回來的;一個楊澄中,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他倆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為了區別,我們叫他們「法楊」、「英楊」。「法楊」是搞放射化學的,當時放射化學很關鍵。

我們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楊承宗等一批科學家調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應堆那裡去(「英楊」楊澄中留在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負責配合原子能所工作)。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關村搞理論工作。

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後,我給他們打招呼說,以後科學院開會你們就不要來了,你們到二機部開會去。

他們黨委書記、所長卻每次都要參加科學院的會,因為我們當時研究科學政策、科學家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問題很多,他們非常願意聽,一定要參加我們的會。當時,科學院很有吸引力。還有從大學調去的化學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機部。


(6)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原子彈的價值

作為武器的原子彈和氫彈終究是要被消滅的。但是作為放出巨大能量的核爆炸,卻在和平建設中有著吸引入的應用前景。由於核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特別巨大,所以它能使許多用其它方法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

核爆炸可以用來開山、辟路、挖掘運河、建造人工港口等。例如,有一個方案,只需四次核爆炸就可開鑿一個能停泊萬噸巨輪的海港。首先,進行一次百萬噸梯恩梯當量級的核爆炸,就可炸出一個直徑300多米、深30多米的大坑。

然後進行三次規模較小的核爆炸,開出一條運河來把大坑和深海連接起來(這樣的爆炸當然應盡量減少放射性物質的產生)。只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當海潮把產生的少許放射性物質沖走後,這個海港就可安全使用了。

7. 原子彈是怎樣發明的

1938年12月,德國柏林威廉大帝化學研究所的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經過6年試驗,把鈾原子分裂成功。裂變反應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這一重要發現使人們找到了釋放原子能的途徑,就是可以通過鏈式反應,不斷供給核分裂所需要的大量中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丹麥的偉大物理學家波爾從兩位逃出納粹統治的同事中獲悉裂變反應的消息。1939年初,波爾前往美國,把這項消息告訴美國的科學家。移居美國的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等人,意識到可能利用核裂變製成有空前破壞力的原子彈。

第一顆作戰原子彈爆炸

1939年夏天,西拉德等人得知德國科學家開始討論利用原子能和禁止德國佔領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口鈾礦石的消息,非常擔憂。西拉德在拜訪了羅斯福總統的好友和私人顧問、經濟學家薩克斯以後,又和愛因斯坦會晤,請愛因斯坦在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上簽名,信由薩克斯轉交給羅斯福。這封信闡述了研製原子彈對美國安全的重要性。薩克斯在白宮和羅斯福共進早餐的時候,還講了一個歷史故事:拿破崙由於沒有支持發明輪船的富爾頓,因此錯過了用潛水艇裝備法國海軍打敗英國的機會。羅斯福給薩克斯的論證打動了,決定支持研製原子彈的工作。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空軍基地一處隔離地區進行了第一顆原子彈試驗,這顆炸彈的暗碼叫「胖子」。試驗結果比預料更為成功。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丟下第一顆作戰原子彈,8月9日又在長崎丟下第二顆。

8. 原子彈的發明講了什麼

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大廳,舉行了1938年諾貝爾獎授獎大會。義大利的科學家費米獲得了物理學獎。可是,費米並不像往年的獲獎者一樣,載譽歸國,接受祖國人民的慶賀,在授獎儀式結束後他便悄悄地帶著妻兒來到美國。

費米熱愛他的祖國義大利,但是,那時義大利在法西斯統治下,科學家受到殘酷的迫害,科學研究工作不允許開展。更可怕的是,法西斯政府對猶太人以及有猶太人血統的人進行慘無人道的迫害。費米妻子是猶太人,他的孩子也算是有猶太血統的人,費米怎麼敢回義大利呢費米到了美國,繼續從事微觀粒子的研究工作。一次,他從一份秘密的情報中,得悉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進行核裂變實驗的消息。費米馬上組織人員投身於核反應的研究。經實驗證明:1克鈾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3噸煤和200公斤汽油的能量。這也就是說,如果用於軍事上,1克鈾所產生的爆炸力,相當於20噸TNT的爆炸力。

這是多麼可怕啊!如果讓希特勒搶先利用科學的成果製成核武器,那世界性的災難就不可避免了。費米越想越感到可怕。他想一定要說服美國政府,盡快制出原子彈,這樣才能避免可能發生的災難。

與費米一樣,美籍科學家西拉德也感到十分不安。他為早些年人們不重視他的警告感到遺憾。

早在1933年,在物理學界對分裂原子核還不是很清楚時,西拉德就設想過:如果能找到一種元素,它的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後,不但會分裂開來,釋放出能量,而且在分裂過程中,能再放出幾個新的中子。那麼,這些中子再去轟擊更多的原子核,將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且又產生更多的中子。這樣一環接一環的分裂下去,釋放出的能量是極其可怕的。所以,他曾警告過周圍的同事們,這種核裂變的研究,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神話中的漁夫一樣,正打開瓶塞,一旦惡魔逃出瓶外,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難以預料的惡果。

可在那時,西拉德的擔憂並未得到科學界的積極響應。一些科學家認為,西拉德的擔心無疑是」堡壘還沒有攻下就談戰利品「,是」過早的擔心「。甚至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1934年,當有人問到原子能有實際應用價值時,風趣的愛因斯坦打了一個比方說:」那不過是黑夜裡在鳥類稀少的野外捕鳥。「如今,核襲變的成果,將可能被」殺人魔王「作為戰爭的武器。

不能再等了!費米和西拉德等立即拜訪了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他們希望聽聽愛因斯坦的看法,並通過他說服政府,盡快著手核武器的研製。

此時,愛因斯坦也表示極大的擔憂。他馬上提筆,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道:

」我讀到費米和西拉德近來的研究手稿。這使我預計到,元素鈾在將來,將成為一種新的、重要的能源。考慮到這一形勢,人們應當提高警惕。必要時,還要求政府方面迅速採取行動。因此,我的義務是提醒您注意以下事實:在不遠的將來,有可能製造出一種威力極大的新型炸彈。「信寫完後,愛因斯坦將它交給羅斯福的密友、金融家薩克斯,請他轉交此信,並要他向總統面述其中的利害關系。

令人失望的事,羅斯福總統對這事不感興趣,他說他不懂信中提及的深奧的科學理論。薩克斯反復向他說明重要性。直到最後,羅斯福總統才說:」這些都很有趣,不過政府若在現階段干預此事,看來還為時過早。「薩克斯並不放棄自己的努力。第二天早餐,他們又見面時,羅斯福先發制人,對薩克斯講:」你又有什麼絕妙的主意?你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把話講完?「當他把刀叉遞給薩克斯時,又說:」今天不許再談愛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許談,明白嗎?「」好吧,我們不談。「薩克斯採取了迂迴的戰略,」我想講一個歷史的故事。「接著,他便巧妙地告訴羅斯福總統:法國皇帝拿破崙由於不重視富爾頓發明的蒸汽機軍艦,使他丟失了橫渡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的機會。這是不重視先進科技成果的結果啊羅斯福自然知道薩克斯的弦外之音。這故事中的事件,像一口歷史警鍾,在他耳邊敲響。他聽完後,將斟滿酒的杯子遞給薩克斯,說道:」你勝利了!「薩克斯的說服成功,揭開了人類創造原子彈歷史的第一頁。1939年10月19日,羅斯福總統下令成立了代號為」S—11「的特別委員會,立即開始進行原子彈的研製。

年8月,美國政府正式制定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費米等一大批傑出的物理學家投入了工作。

費米在原來研究的基礎上,對小規律的鈾裂變反應進行更進一步探討。1942年12月2日,費米進行核反應堆試驗,並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可以控制的核反應堆。

稍後,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在美國中西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秘密主持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原子彈試制基地。

年7月,經過數萬名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努力,美國政府耗資20億美元,終於研製成功了綽號為」瘦子「、」胖子「和」小男孩「的3顆原子彈。

年7月16日5時30分,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第一顆原子彈」瘦子「爆炸。」瘦子「爆炸時,瞬時閃光照亮了16公里以外的山脈,隨後產生的蘑菇雲上升到了萬米高空,發射鋼塔被高溫完全蒸發了,爆炸地點周圍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炙熱的火焰熔成了一片玻璃體,發射地面形成了一個直徑1000米的巨大彈坑。

這種破壞力極大的原子彈試爆成功了!科學家在高興之餘,對它的威力感到莫名的不安。即使費米已估計到它的破壞力,但他看到爆炸的情景後,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以致感到無力開車。幾天之後,他眼前仍閃現著那種搖天撼地的情形。

曾經要求美國立即開展原子彈研製的西拉德首先反對使用原子彈。他認為,他所期望的是美國先於德國擁有原子彈,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許多正直而又善良的科學家贊同西拉德的觀點。於是,一份由西拉德等69位著名科學家簽名的禁用原子彈的請願書,遞交給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

然而,科學家們再也無權掌握原子彈的命運了。

年8月6日,美國的轟炸機從日本廣島的上空,投下原子彈」小男孩「。頓時,廣島成了一片火海,成了20多萬人的大墳墓。8月9日,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了原子彈」胖子「,使長崎變成了一片廢墟,幾乎一切都盪然無存。

消息傳來,愛因斯坦、費米、西拉德等科學家感到震驚,同時,感到深深的內疚。他們呼籲:科學技術的成果應該為人類創造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用來毀滅人類。

9. 鄧稼先的簡要事跡50字以內

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9)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擴展閱讀:

鄧稼先的主要成就: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

鄧稼先不僅注重科技實驗,還格外注重對科學理論的及時梳理和總結。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鄧稼先

閱讀全文

與發明原子彈的故事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