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hiv人創造

hiv人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17 09:36:58

① HIV主要攻擊人體內的T細胞,為什麼使人喪失一切免疫功能

HIV除去主要感染T細胞外,還可以感染B細胞、巨噬細胞、樹突壯細胞、郎格罕氏細胞、腸上皮細胞、腦內的星形細胞和小神經膠質細胞以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等。

凡是有CD4受體的細胞都將被HIV侵佔。這些細胞包括細胞免疫(T細胞),體液免疫(B細胞),還是非特異性免疫(巨噬細胞) 。如果這些細胞都被消化干凈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就減弱到幾乎看不到的程度了

HIV感染CD4+ T 細胞後,病毒通過基因組整合,以前病毒形式存在於CD4+ 細胞,在感染的早期,通過Th1細胞分必細胞因子IL-2等,在IL-2刺激下CD8+ T淋巴細胞對CD4+細胞產生強大的免疫抑製作用,從而使病毒處於被抑制的潛伏狀態。

在感染的晚期,Th2細胞的分泌占優勢,通過分泌IL-10等細胞因子,使CD8+ T細胞失去對CD4+ 細胞的抑制,病毒增殖並釋放出新的病毒顆粒去感染更多CD4+細胞,從而造成CD4+ 細胞的大量死亡最後耗竭而失去其免疫功能。

(1)hiv人創造擴展閱讀:

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使周圍的人無從防範,卻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與細菌不同的是,所有的病毒都無法單獨生存繁殖,它必須依賴它特定的宿主細胞來生存繁殖,與此同時也導致了宿主細胞的破壞和病變。像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的宿主細胞是肝細胞,引起感冒的感冒病毒的宿主細胞是呼吸道上皮細胞。

而HIV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的宿主細胞是T4淋巴細胞,它直接攻擊人的T4淋巴細胞,把人體免疫系統的「指揮部」給攻下了,致使整個免疫系統潰不成軍。

艾滋病之所以猖狂於全球,就在於HIV侵入人體後直接侵犯人體免疫系統,攻擊和殺傷的是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最具有進攻性的T4淋巴細胞,使機體一開始就處於喪失防禦能力的地位。

HIV是一種殺細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輔助性T淋巴細胞」內大量增殖使細胞破壞。而「輔助性T淋巴細胞」是人體中極其重要的免疫細胞,它的破壞,逐漸導致人體免疫功能衰竭。

這種情況下,對正常人來說並不致病的微生物或者致病力很低的微生物都會侵入艾滋病患者體內,導致感染和死亡。

② 如果有人攻克了艾滋病毒,他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嗎他的這個獎的含金量有莫言大師的重嗎

你想多了,艾滋不可能攻破,那是業力病,同性戀產生的一直因果病,不是葯物治的好的,明白嗎?莫言一個作家,出名了不是好事,小說裡面有澀情內容,對他將來絕對不是好事。

③ 艾滋病毒來源於猩猩,第一個感染的人類,到底對猩猩做了啥

存活在猩猩身上的艾滋病,為何會感染人類?首個感染的人做了啥!相信大家近些年來一直對於艾滋病有過耳聞。以目前的人類醫學水平來看,感染上了艾滋病的患者,如果沒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那麼他存活下去的希望就會非常的小!那麼大家都會有疑問了,第一個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究竟是誰?他又是怎麼被感染的呢?

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同樣讓人類記住艾滋病所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巨大痛苦,選擇將每年的12月1日定位全世界的艾滋病日。這樣的病如果感染上了之後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④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是如何傳染給人類的

有報道稱,2018年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已經達到82萬,而且增長速度驚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自20世紀80年代被發現以來一直是科學研究和辯論的主題。

在看了很多關於艾滋病為什麼從猩猩到人的傳播後,我覺得有必要科普一下關於艾滋病的起源,跟著怪羅科普一起了解吧。

在美國首次發現艾滋病病毒

人們有時說,艾滋病毒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但事實上,這只是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艾滋病毒,並正式承認它是一種新的健康風險。

1981年,一些罕見疾病的案例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的男同性戀者中發現, 例如卡波西氏肉瘤(一種罕見的癌症)和一種叫做PCP的肺部感染。

艾滋病如何傳播開來

在很早的許多病例中,由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導致的死亡案例表明,很可能和HIV有關,但並沒有血樣。

第一例經證實的艾滋病毒病例來自1959年採集的一名男子的血樣,該男子居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沙薩。對樣本進行回顧性分析並檢測出HIV。

利用已知最早的艾滋病毒樣本,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創造出艾滋病毒傳播的「家譜」,從而使他們能夠發現艾滋病毒的起源。

他們的研究得出結論,SIV在人類中第一次傳播是在1920年左右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世界上最多的艾滋病毒毒株)。

金沙薩(Kinshasa)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河港,也是中部非洲的最大城市。周邊地區交通十分發達,有公路、鐵路和河流。

大量的移民和性交易可能解釋了艾滋病毒是如何沿著這些基礎設施路線傳播的。到1937年,它已抵達金沙薩以西約120公里的布拉柴維爾。

到198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半的感染病例發生在金沙薩地區以外的地區,這反映出這種流行日益嚴重。

在20世紀60年代,HIV-1的「B」亞型(M亞型)已經傳播到了海地。當時,許多60年代在殖民地剛果民主共和國工作的海地專業人員返回海地,最初他們被指責應對艾滋病毒的流行負責,因此遭受了嚴重的種族主義、恥辱和歧視。

HIV-1亞型M目前是全球范圍內傳播最廣的HIV亞型。到2014年,這一亞型已經造成7500萬人感染

最後

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國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789617例,報告死亡245498例。

目前,我國艾滋病患者每年都在增多,所以還是潔身自好吧,畢竟現在還沒有任何治療方案。

我是網路知道日報作者-怪羅科普,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⑤ 艾滋病怎樣得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又譯:後天性免疫缺陷癥候群),英語縮寫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譯。1981年在美國首次注射和被確認。曾譯為「愛滋病」、「愛死病」。分為兩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體注射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艾滋病被稱為「史後世紀的瘟疫」,也被稱為「超級癌症」和「世紀殺手」。
艾滋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體液的交流而傳播,母嬰傳播。體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症狀者的腦組織中。其他體液中,如眼淚、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數量很少,一般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
唾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會傳播的。
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時艾滋病病人口內也有破裂的地方,雙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過血液而傳染。
汗液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觸過的物體也不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過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就可能被傳染。但是,因為性亂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還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們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即使不會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個人衛生用品不應該和別人共用。
一般的接觸並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過的菜,喝過的湯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離開人體,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沒有幾分鍾就會死亡。 艾滋病雖然很可怕,但該病毒的傳播力並不是很強,它不會通過我們日常的活動來傳播,也就是說,
我們不會經淺吻、握手、擁抱、共餐、共用辦公用品、共用廁所、游泳池、共用電話、打噴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沒有關系。
一. 性傳播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傳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或潰瘍時,會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過肛門性交,陰道性交,就會傳播病毒。口交傳播的機率比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內有傷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過血液或者精液傳染。
一般來說,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非常大。
因為肛門的內部結構比較薄弱,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精液裡面的病毒就可能通過這些小傷口,進入未感染者體內繁殖。這就是為什麼男同性戀比女同性戀者更加容易得艾滋病病毒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發現艾滋病病毒的早期,被有些人誤認為是同性戀特有的疾病。由於現在艾滋病病毒傳播到全世界,艾滋病已經不再是同性戀的專有疾病了。
二. 血液傳播輸血傳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輸入此血者將會被感染。血液製品傳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製成的生物製品。 如果該製品含有艾滋病病毒,該病人就可能被感染。但是如果說:「有些血液製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製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這是不正確的。就如同說:開車就會出車禍一樣的道理。 因為,在艾滋病還沒有被發現前,1990年代以前,獻血人的血驗血的時候還沒有包括對艾滋病的檢驗,所以有些病人因為接受輸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隨著全世界對艾滋病的認識逐漸加深,基本上所有的血液用品都必須經過艾滋病病毒的檢驗,所以在發達國家的血液製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三. 共用針具的傳播使用不潔針具可以使艾滋病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例如:靜脈吸毒者共用針具;醫院里重復使用針具,吊針等。不光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例如:肝炎)也可能通過針具而傳播。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在有些西方國家,政府還有專門給吸毒者發放免費針具的部門,就是為了防止艾滋病的傳播。
四. 母嬰傳播如果母親是艾滋病感染者,那麼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有關抗艾滋病的葯品,嬰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會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親絕對不可以用自己母乳喂養孩子。
蚊蟲的叮咬可能傳播其他疾病(例如:黃熱病、瘧疾等),但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蚊子傳播瘧疾是因為瘧原蟲進入蚊子體內並大量繁殖,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時,便會把瘧原蟲注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中,令被叮者感染。蚊蟲叮咬一個人的時候,它們並不會將自己或者前面那個被吸過血的人血液注入。
它們只會將自己的唾液注入,這樣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發生自然凝固。它們的唾液中並沒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喙器上僅沾有極少量的血,病毒的數量極少,不足以令下一個被叮者受到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蟲體內只會生存很短的時間,不會在昆蟲體內不斷繁殖。昆蟲本身也不會得艾滋病。
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預防艾滋病的廣告圖片
①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②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婦女避免懷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預防艾滋病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時候,為了避免有體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國家,有些學校和組織都發放免費的避孕套。但是沒有必要同時使用二個避孕套,反而容易造成破裂。吸毒者,絕對不可以和別人共用針具。
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艾滋病的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關,完全可以通過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被阻斷,是能夠預防的。
當艾滋病毒侵入人體的時候能夠破壞人的淋巴細胞(做血常規也可證明),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給其他病原體的侵入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其實並非直接死於艾滋病,結核桿菌、念珠菌等病原體的感染,還有因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一些不可治癒的腫瘤,才是致死的真正原因。

⑥ 如果有人發明了艾滋病的治療葯物那麼這個人會不會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

不會吧,因為世界都是在變化的,不可能會一下子超越吧

⑦ 艾滋病是誰首次報道的

艾滋病的發現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市疾病控制中心在當天出版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只有幾頁的報告,簡要介紹了5位病人的病史。這5個人本來很健康,但他們得了一種十分罕見的威脅生命的疾病。

第一位病人是33歲的美國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發燒,再加上乾咳,呼吸困難。3月份,他被洛杉礬一家醫院接收。醫生診斷認為,這種新的流行病是典型的肺炎,是由對健康人沒有危險的病原體卡氏肺囊蟲引起的。此外,醫生肯定,這種病是巨細胞病毒傳染的,化驗結果是白血球數目減少。盡管用最現代化的方法進行治療,但這位33歲的美國人仍然於1981年5月3日死了。

這5位病人的共同特點是:大約30歲左右,發燒、咳嗽,患卡氏肺囊蟲肺炎,被認為是由巨細胞病毒傳染的。

當時衛生部門都感到驚恐,立即成立了由免疫學家、病毒學家。流行病學家、寄生蟲學家和毒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和跟蹤小組。

由於這種謎一般的疾病最初主要發生在同性戀者身上,因此被稱之為"同性戀者遭到損害的疾病"。後來發現患者同時伴有免疫衰弱,所以為該病取名為"與同性戀有關的免疫缺乏症"。

【這種病的最終定名,還得感謝法國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以蒙特尼爾為首的研究小組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設想:分離病毒最好的時機不是在病情已深人發展的時候,而是在病之初期,先兆症狀剛剛出現之時。接著他們從一患者身上取出淋巴結組織進行培養,並採取有利於病毒繁殖的措施。15天後,漂浮在培養液上層的淋巴結細胞中發現了具有特徵的逆轉錄酶。不久,又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了這種新病原。1983年5月,他們在《科學》雜志上報告】

HTLV-III的病毒粒子是直徑約1000埃(長度單位,0.0000000010厘米)的圓球。粒子外包裹著由兩層脂質組成的膜。這種脂質取之於清主細胞的外膜。由糖蛋白(附有糖鏈的蛋白質)拴住這層膜。每個糖蛋白有兩種組分:覆蓋著膜的GP41和伸出膜外的GP120。這種由膜和蛋白質組成的被膜包裹著一個由蛋白質P24和P18組成的核。病毒RNA被攜帶在核內。此外還有逆轉錄酶的幾個挎貝,其功能是催化病毒DNA的裝配。

與此同時,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的蓋洛領導的研究小組也企圖分離出艾滋病病毒。但因病毒將感染的細胞殺死,無法在培養中使病毒生長。

1983年11月,蓋洛實驗室的細胞生物學家MikulasPOPOVIC解決了這個難題,分離出大量病毒。這就是艾滋病病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由此病毒引起的病被稱作"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簡稱"艾滋病"。

在分離病毒方面,法國人走在前面,而美國人進行得更細致、准確。遺憾的是這兩位共同合作的科學家為爭誰先發現了艾滋病病毒走上了法庭。這給科學上的國際合作投下了不愉快的陰影。後來,在Solk(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發明人)調停下達成協議:雙方對於艾滋病病毒的發現具有同等的功勞。這才平息了這場持久的國際爭端。

這種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呢?有人發現:這種病毒很像有蹄動物的慢病毒。過去,人們認為它與人類疾病關系不大,因此未引起重視。後來,有人發現:非洲叢林中,有人患怪病死去,其症狀與那5個人很相似。於是人們把過去50年冷凍保存的叨萬份血樣進行化驗發現:在非洲綠猴的血液里存在一種病毒"猴艾滋病病毒",這種病毒與人艾滋病病毒很相似。因而"猴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人艾滋病病毒的祖先。但是綠猴只帶毒,不發病。後來人們又在貓、牛體內發現了"貓艾滋病病毒"和"牛艾滋病病毒"。因此有人推測艾滋病病毒是由於人與猴在玩耍中不小心被抓傷,"猴艾滋病病毒"從小小的傷口進人人體,經過變異在人的體內繁殖、生存、傳染。當然,這只是一個推測,也有人持不同意見。究竟"艾滋病病毒"來自哪裡,現在還不十分清楚。

不管怎麼說艾滋病是20世紀下半葉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至今全世界已有4000多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至1997年6月30日,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達1644183名,預計未來10年將超過1億。目前全球每分鍾有11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截至1998年9月底,我國感染HIV者為11170人,艾滋病患者338例,死亡184例。實際上感染者已超過30萬,預計兩年後超過120萬。

艾滋病的診斷標準是:卡波濟氏(Kaposi)肉瘤和機會感染,CD4細胞下降,HOV抗體陽性。

病者一般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持續數天至數月。而後是長達8年的潛伏期,被稱為"無症狀帶毒者"或"HIV攜帶者"。後來淋巴結腫大,周期性地發熱,最後全身各處均發生感染,平均存活9個月。

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克來松鎮的巴克太太一家。丈夫巴克·利克27歲,幼年患病,需經常使用血製品,結果染上了艾滋病。妻子巴克·勞蓮24歲,原先健康,生了一個女兒妮克爾,年齡4歲,是全家惟一健康者。以後巴克·勞蓮很快發現自己也有艾滋病,只是症狀不重,還能工作和料理家務。她在患病後又生一子德懷脫,也有艾滋病。不久丈夫及兒子病重住院。一個原先幸福美滿的家庭被艾滋病所破壞,將只留下4歲的女兒妮克爾。

艾滋病通過體液進行傳染。與乙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相似。艾滋病病毒從人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淚、尿、乳汁和陰道分泌物中產生,但只有當它們進人血液循環時才能傳染。現已證實:艾滋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通過同性或異性問的性接觸、血液、母嬰進行傳染。排除日常生活中的傳染,如:見面時輕吻、同桌進餐、盆浴、廁所座位、衣物等。

對於艾滋病,至今尚無根治之術。但科學家經過潛心研究,利用多種技術,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籍華人何大一推出的"雞尾酒"療法。他認為:多種葯物合用療效遠大於單一葯物。他將兩種逆轉錄酶抑制劑與一種病毒蛋白酶抑制劑合在一起,使被測者體內艾滋病病毒數量達到測不出來的水平。因此,他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1996年的風雲人物。

對付艾滋病的方法還是以預防為主。要加強艾滋病危害的宣傳教育,摒棄賣淫、嫖娼,禁止吸毒、販毒,加強對傳染源的管理。對於艾滋病患者和HIV攜帶者要給予必要的理解和關懷。為此聯合國規定每年12月1日為"防治艾滋病宣傳日"。1998年的主題為:青少年--迎戰艾滋病的生力軍。

本文摘自《創造發明1000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⑧ 艾滋病起源於實驗室為什麼發明病毒的人沒有解葯

病毒不是發明的,是發現的

⑨ 高中生物艾滋病與人是寄生關系卻會讓人死亡,艾滋病毒離開人體也會死亡,為什麼這種寄生關系會讓宿主死亡

因為艾滋病毒感染人類的歷史很短,人類也不會通過大批死亡的方式去和艾滋病毒同步演化。而艾滋病在自然界的原始宿主黑猩猩並不會因為感染艾滋病毒導致死亡。

閱讀全文

與hiv人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