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創造性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創造性

發布時間:2021-06-17 07:11:01

❶ 語言魔方 藝術的創造

1.藝術的創造性不在於鼓吹前人,在於理解他們並超越他們。
2.讀屈原,岳飛,你就會明白什麼叫誓死報國。

❷ 播音主持的新聞性和藝術性

從新聞學的角度看,播音又是一項新聞實踐活動.
從藝術的角度看,播音又是一項藝術創造活動。

❸ 網路熱詞對播音主持語言創造的影響

第一說明你對時下的流行語言尤其是網路語言非常關注,網路熱詞的敏感度高。
第二會對正常的語言表達結構會有誤區,語言表達往往會根據網路語言來表達與正常表達有出入!

❹ 為什麼說播音是一項創造性活動

播音沒有稿子嗎?看來所謂「創造」是指聲音的頻率、振幅、音調等等變化。。

❺ 語言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語言藝術的特點:
一、形象的間接性。 (文學語言→讀者想像→文學形象)
文學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現實性,需要通過接受者的想像和聯想才有可能間接地被感知,因此一個優秀的文學欣賞者,會積極參與文學欣賞活動,讀者只有了解了某種語言文字的意義,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藝術的想像和思索,才能再現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形象蘊涵的思想含義。歌德說:「造型藝術對眼睛提出形象,詩對想像力提出形象。」比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一段人物形象的描寫與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所表現的客觀直感的形象相比自然顯得抽象模糊。但是在這種模糊性中,讀者可以感受到生動鮮明的文學形象,所以文學形象的模糊性並不代表它不具體,相反更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使其形象更豐富飽滿。

二、模糊性間接性:
1)形象模糊性: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阿Q等形象,只描繪出大體的樣子,沒有細致的描寫,因此首先在人物形象上給讀者以想像的空間。
2)從作家方面看,文學的模糊性隨處可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從各種意象均可感受到愁之深切,並留給讀者以想像的空間與自由解讀空間。又如南唐後主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因此言不盡意便充分說明了這既是作家有意而為之,又是無奈之舉。這文心雕龍中劉勰曾說:「文外重旨」,我們能看出文學的模糊性使文學在所有藝術門類中具有的優勢,因此這更有助於讀者發揮想像力,不同的讀者層次,不同的人生感悟,使讀者在不同的作家作品中的發現與感悟不同。
3)從讀者角度來說,讀者為了適應這種模糊性,為更好理解文章深層含義,想像力必須發揮作用。因此讀者的創造性閱讀與文學的模糊性間接性又互為因果,相得益彰。文學的模糊性激發讀者的想像,同樣可以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產生如臨其境的審美效果;使文學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呈現於讀者的心靈。此外,也是由於語言藝術的形象具有間接性的特點,文學作品常常通過暗示性的語言來激發讀者的想像,有意識地給讀者留下更多的藝術空間,催促欣賞者發揮想像力來加以填充,這些方法無非都是將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局限性轉化為優勢和特長,從而使文學獲得更加廣闊的表現天地。劉勰還說過: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每個人的人生樂趣,以及對人生的充分體驗不盡相同,因此文學的模糊性導致了多樣化的個性閱讀。所有人讀完作品以後感到有了自己對作品和人生看法的原因。王夫之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便說明了這個道理。
三、易於表現豐富的宇宙與人生。
語言與其他藝術所使用的材料(色彩、線條、音響)相比,最為自由和靈活,受限制最小,能夠突破客觀時空,實現時間空間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物質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直接展現人的內在思想,情感情緒和願望。因此,文學文學易於表現豐富的宇宙人生,具有最大自由行和最強的藝術表現力。

❻ 語言藝術有什麼特點

語言藝術的特點有:

1、間接性與廣闊性。文學運用語言來塑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由於文學語言必須通過讀者的想像才能感受到藝術形象,因此,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既是語言藝術的局限,也是語言藝術的特長和優勢,因為它使得文學形象具有其他藝術無法相比的廣闊性。

2、情感性和思想性。任何文學作品都包含著作家的主觀情感。文學的情感性越濃烈,越能感染讀者,就越富有藝術魅力。語言藝術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廣度上也遠遠超過了其它藝術形式。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會。

3、結構性與語言美。文學作品的結構與語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們不僅是構成文學作品的重要藝術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審美價值。

(6)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創造性擴展閱讀

語言藝術運用語言的手段創造審美的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包括戲劇小品、播音主持、演講、辯論等藝術形式。它的表達方法可以有呼吸法、語言速度、單人、多人、混聲等多種形式。一般說來,語言藝術和文學、戲劇等有所不同。

語言本身是藝術,不只是工具。寫小說用的語言,文學的語言,不是口頭語言,而是書面語言。是視覺的語言,不是聽覺的語言。任何詞語或句子的意義都被限定在具體的語境之中,脫離了具體的語境也就無法准確理解詞句所表達的內涵。

❼ 簡述播音創作的特徵

播音工作從其根本性質來說,是新聞性質的工作。它又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即它又是創造性的有聲語言藝術。概括起來講,播音創作的藝術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一) 媒介的音聲性。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是廣播電視節目傳播的重要媒介。所以音聲性是播音創作的最為重要的特徵之一。有聲語言的傳播與文字的傳播相比,既有不可避免的局限,又有不可避免的優勢。其局限性在於有聲語言以時間為序,不像報紙文字借諸視覺,閱讀可以停下來思考。有聲語言的長處是,訴諸聽覺,隨著播音的更加可感、變化可以使形象更加豐滿,加深印象。電視播音加上圖像的因素,則更易於受眾的接受。與其它有聲語言藝術相比,播音有聲語言有如下特點 :
第一,播音有聲語言是規范性的語言。話劇、曲藝、朗誦等有聲語言藝術,在語言上充許有一定的播音語言不純;有的出於節奏的需要,允許歧義的出現,而普通話播音卻不行,播音有聲語言在播音上必須具有普通話的規范性。具體地說,就是在既要在語音的聲調停頓,輕重格式語流音變等方面,使普通話語音規范,又要在語言表達方面規范語言等,不僅播音時要說標準的普通話,生活中播音員主持人也應該養成說標準的普通話的習慣。有的播音員和主持人播音時說普通話,生活中卻說方言,結果也影響了播音時普通話的標准,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第二,播音有聲語言是具有莊重性的語言。播音員主持人用有聲語言反映的是大千世界的本來面目,這種反映應該是真實、親切、質朴的,而不應該是虛假、含混、誇張、凝重、宣揚的。這與其它有聲語言藝術也不同。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要使人相信,使人認為你所說的一切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確有其事,這就要莊重。當然莊重並不意味著板起面孔,也不意味著非要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端起架子,莊重的含義是真誠、懇切、實在和中肯。
第三,播音有聲語言是具有鼓動性的語言。廣播電視具有較強的說服、教育、鼓舞和引導的功能。忽視和放鬆鼓動性,播音語言就會陷入冷漠和平淡。鼓動性是建立在真摯親切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同時又與明確的目的具體的針對性緊密相聯。它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對所播的內容要有真切的感受和感情上的共鳴。它以摧人上進為核心,要辨事非、明愛憎。
第四,播音有聲語言是具有時代感的語言。播音語言作為包含新聞敏感的有聲語言,它的時代感的特點是相當明顯的。時代感從主要方面看,是指一定的時代精神和時代氣氛。不同時代播音也要具有不同的時代感,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豪放進取已成為重要的時代精神和時代內涵,表現在播音語言上就是灑脫的語氣和緊揍的節奏。
第五,播音有聲語言是具有分寸感的有聲語言。分寸,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說話做事的適當限度。播音有聲語言的分寸感體現表情達意中是態度感情的分量,火候的輕重適度。任何語言藝術都講究不溫不火,即既要防止不足也要防止過分。播音語言的分寸感不象戲劇語言藝術以角色的性格特徵和變化為依據,也不像曲藝語言藝術以包袱、笑料、關子的出現時機和表現方式為准繩,而是以黨和政府方針的准確把握和對現實生活的清析認識為標準的。
第六,播音有聲語言還是具有親切感的語言。播音的親切感是極為重要的,親切感最基本的社會效果是使人願意接受。播什麼內容都是板著面孔、不苟言笑、正襟危坐,顯然是沒有親切感受的。然而一味的討好受眾,一味的追求與與觀眾聽眾的距離性,並把這種距離性理解為聲音的親軟甜媚,造成某種壓抑感、媚俗感,也不是親切感。或者一味的追求刺激,總象面對千百人從高音喇叭里播出來的一樣,造成某種強制感,也不是有親切感。有親切感的播音,概括地說,是言之有物與心中有人的結合與宣傳員的觀念與服務員的意志的結合。播音中的體現,對節目稿件理解越深,感受越深,理解思想對像越具體,表達技巧運用的越熟練,有聲語言的親切感才越強。
以上講了播音有聲語言音聲性六個方面的特點。概括起來說,播音有聲語言音聲性特徵要求的規范性,是指語言規范清晰順暢;莊重性是指真實可信落落大方 ;鼓動性是指情真意摯,愛憎分明;時代感是指胸襟開闊新鮮活潑;分寸感是指准確恰當,不溫不火 ;親切感是指肯切謙和息息相通。這六個方面相互聯系構成了播音有聲語言特點的內涵。
以上講的是播音創作的第一個特徵媒介的音聲性及播音語言的六個方面的特點,下面講播音創作的第二個特徵 :內容的真實性。
(二) 內容的真實性。廣播電視中由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表達的內容,從整體上看具有真實性的特徵。這與話劇、評書、朗誦等有聲語言藝術有本質的不同。這些語言藝術所表現的內容是藝術性的。文藝性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實是藝術的真實,它是藝術家用典型化、誇張化的語言形式對生活進行藝術性的表示。而播音所要表達的內容主要是新聞性的,是社會中的真人真事,沒有任何誇張和修飾。播音員除了播新聞性節目也播軍事性節目,這些內容更是科學的、真實的,而文藝性節目的播出主要擔負節目內容和文化知識方面的介紹及文藝評論等等文藝表演演播決策化的處理。因此從表達內容上來看,播音語言藝術所要表現的內容是真人真事,是社會上的新聞人物和新近發生的事件。有的播音員也朗誦小說,演廣播劇,或給譯製片配音。但這一般是在播音任務以外的錄制,屬於文藝演播的范疇,不再以播音員的形式出現。那麼播音員在播送新聞性節目時是如何堅持和體現新聞真實性與藝術性這一創作特徵呢,主要要做到以下三點 :
第一,做到稿件文字內容的不播錯。對於新聞稿件節目中的人名地名,事件專有名詞等等不播錯。同時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勤查字典作到播音準確,防止讀錯別字。因為任何口誤和播錯都可能造成事實性差錯。張三說成李四,生產100萬噸說成200萬噸,這就造成了直接失實。
第二,做到感情的真實內在和技巧運用的准確無誤。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態度感情的語氣色彩和不同的重音停連等技巧說出來,它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比如你這個人可真好啊!這句話,用不同的太度感情說出來,既可以表達肯定贊揚的色彩,也可以表達否定諷刺的色彩。還比如強調的詞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像這樣一句話 :我們一定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逐步解決殘疾人的教育、就業、康復等問題。如果強調逐步,就會給人以別著急、慢慢來的感受;如果強調就業、教育和康復等問題,就會給人以事實幫助殘疾人解決實際問題的感受。下面我用兩種不同的強調播一下這句子,你也可以體會一下。
第一種,我們一定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有計劃地 逐步解決殘疾人的就業教育和康復等問題。
第二種,我們一定要在調查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逐步解決殘疾人的 就業教育和康復等問題。
還比如,停頓和連接,停頓、連接不同語義也不同。如這樣一句簡單的話 :嘉嘉對榮榮不好。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停連,表示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
第一種 嘉嘉對 榮榮不好。
第二種 嘉嘉對榮榮不好。
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可見做不到態度感情的真實內在和技巧運用的准確無誤,不僅造成表達的歧義反義,也會造成間接的失實。
第三,做到反映事物本質和整體聯系。
從事物變化發展和聯系的角度看,任何新聞事件都是事物發展某一個階段某一個側面、層面某一個局部的反映。新聞事實不僅自身有一個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過程,同時它又與周圍的其它事物存在著廣泛的聯系。新聞類稿件節目的播音準確,在做到文字內容不播錯和態度感情技巧無誤的同時,還要做到反應事物本質和整體聯系的准確無誤,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真實和准確。
比如某電視台報道86年漢城亞運會結束前一天的田徑比賽,中國隊奪得了五枚金牌中的三枚金牌。播音員以無比喜悅和振奮的心情播出了這條新聞,而一些熟悉比賽規則的觀眾則表示不滿,這是因為這位播音員沒有準確反映出這條新聞事實的本質和整體聯系。從中國隊自身情況看,中國隊有奪得五塊金牌的實力,可是由於運動員的比賽發揮不佳,失掉了本來可以得到的其中兩塊金牌,從中國隊自身發展的縱向來看是這樣的。再從中國隊與其它國家隊的橫向聯系來看,中國隊丟掉的這兩塊金牌恰恰為南朝鮮隊奪得了。南朝鮮隊正是由於得到了這兩塊金牌,而使他們的金牌總數攆上了中國隊,從而使中國隊保持亞運會金牌總數第一的局面前途未卜。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中國隊得到三塊金牌這一事實又不致有十分的喜悅和振奮的份量,七八分的喜悅就夠了,而喜悅之中還有一絲遺憾在裡面。這樣播出的新聞才是准確地反映了事實的本質和全貌,才是真實和准確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播音員就稿論稿是不行的,文字內容的一字不播錯,有真情實感和技巧無誤還不夠,還必須充分了解新聞背景,在發展變化的廣泛的聯系中去把握事實。這樣才能真實准確、分寸恰當地反映和報道新聞事實。
以上講的是播音創作的第二個特徵,內容的真實性,主要講了三個問題。要做到新聞播音的真實准確,首先要做到稿件文字內容的不播,第二要做到有真情實感和技巧運用的無誤,第三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整體聯系,這樣播出的新聞才能是真實和准確的。下面講播音創作的第三個特徵 :手段的單一性和交流的間接性。
(三) 手段的單一性和交流的間接性。
從創作手段和表現方式看,話劇演員創作的手段主要是台詞和形體動作。此外還有服裝、燈光、布景、道具、音樂、決策之間的關系等等多種輔助手段。評書、相聲、朗誦等演員的創作,除了有聲語言以外也還有面部表情、眼神兒等和其它聲態動作等輔助表演。而播音員只有有聲語言,既使是電視播音員有面部表情、眼神兒等的介入,也是有限的。有聲語言仍是其主要的表達手段。而從創作環境和交流狀態來看,其它語言藝術大都在舞台上表演,面對觀眾直接交流。這樣可以隨時得到反憒以調整自己的表達。而播音員主持人的播音一般是在相對封閉的播音室,不直接面對聽眾觀眾。播音員為了獲得生動的表達效果,只能面對話筒或攝像機與想像中的聽眾進行交流。這種交流具有間接的性質,有的時候在直播現場對場內進行現場直播雖然是直接,而對場外的人仍然是間接,熱線電話談話的雙方雖然是直接,但是其他受眾仍然是間接。所以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具有較強的表情達意的能力,運用對像感等心理技巧,與觀眾交流的能力。
播音創作的第四個特徵是,傳播的轉述性和過程的時效性。
(四) 傳播的轉述性和過程的時效性。從創作的身份和創作和心理來看,話劇演員是以扮演角色身份出現在舞台上,創作的心理是我就是(即是劇中人);說唱演員朗誦者也是以個人身份在劇中出現,創作心理是向觀眾表演作品;而播音員則是以宣傳員聽眾觀眾的知心朋友的身份出現,是面對受眾傳播消息或介紹知識或與受眾談心等,他的創作心理是我向您報道最新消息或是我向您介紹講述,既使是以個人身份出現的節目主持人,他(她)也是代表電台電視台的節目創制集體,表達的也是編輯部的意圖和目的。把掌握正確信息知識傳播思想正確觀點不能說是純個人的,因此主持人的播音不是什麼個體決策化的表演。從總體上看是播音有聲語言而有其藝術的傳播表達方式,具有轉述性的特徵。那麼從創作的准備過程和時間來看,話劇演員要經過看劇本背熟台詞,寫人物小傳等案頭工作,還要體驗生活然後進行反復排練指導、采排等長時間的准備。在表演十分熟練了之後方才正式登台演出。評書、相聲、朗誦等語言藝術,至少也要背熟原稿反復醞釀及排演熟練之後才演出。而播音創作的准備時間和過程是非常短的,特別是新聞性節目,經常是看一遍就進播音室。有的時候都是拿到稿件就去播音,甚至看一遍都來不及。因此播音工作的時效性是非常強的。面對內容多樣的稿件,播音員主持人都要有快速掌握和駕馭稿件的能力。另外隨著節目改革的深化和業務領域的拓寬,播音員主持人外出采訪、現場報道、即興應答的機會也增多了,因此播音員主持人還應具備無稿播音、即興主持、出口成章的能力和素質。
播音創作的第五個特徵是,語言的藝術性和規定的創造性。
(五) 語言的藝術性和規定的創造性。作為語言藝術的播音有聲語言,它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是顯而易見的。
它一方面在於播音員那純正的標準的普通話語音、圓潤動聽的嗓音、字正腔圓富於美感的發音與真情實感語言色彩變化多樣的語言表達。可以說優秀的播音員就其聲音與語音本身就有其豐富的美感。
另一方面,它的藝術性和創造性還在於它能夠用有聲語言表達出豐富的節目內涵,甚至表達出稿件作者、節目編排者所意料之外的弦外之音,使稿件節目增色、錦上添花,使聽眾觀眾獲得一般稿件所達不到的審美愉悅和感受。魏巍同志在聽了我國已故的著名的播音藝術家、播音學教授齊越播送的他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新聞通訊後,贊揚說 : 「齊越先生不僅把他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感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了,而且把他想表達而沒有表達出來的感情也表達出來了。」郭沫若同志在聽了我國著名的播音藝術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指導夏青教授朗誦的他寫的詩後,贊揚道 : 「三分寫七分讀。」鄧小平同志在一次黨代會期間說 : 「不管多麼潦亂的文章,一旦排成鉛字就順眼多了,再由播音員一念又增色不少。」這些都是對播音有聲語言藝術創造性和藝術性的證明。然而需要注意和指出的是,播音有聲語言的藝術性創造性是受稿件節目的新聞性和藝術性規定和制約的,這又是播音創造性的特點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話來概括播音有聲語言創作的特徵 : 「帶著鐐銬跳舞。」既要跳的多姿多彩、富於創作的美感,又不能脫離鐐銬的制約和依伴,這鐐銬就是稿件節目的編輯意圖和針對性。因此播音員應該努力在這種制約性和規定性中去尋求創造。那種認為稿件和節目限制了播音員創造性的發揮,試圖在稿件和節目之外去表現的觀點和做法,是錯誤的。離開了稿件節目編排意圖的隨心所欲的所謂編輯意圖,實際上已經偏離了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
以上我講了播音語言藝術五個方面的創作特徵,歸納起來 :媒介的音聲性,要求在播音創作中要體現出播音有聲語言的規范性、莊重性、鼓動性和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內容的真實性是要求在文字內容的不播錯、態度感情真實內在、技巧運用無誤的同時,還要注意反映事物的本質和整體聯系;手段的單一性和交流的間接性,是要求播音員要善於運用對像感等心理技巧與聽眾觀眾交流;傳播和轉述性和過程的時效性,則要把握正確的身份感受和表達語言樣式以及練就快速背稿和出口成章的能力;語言的藝術性、規定性和創造性是要求播音員善於用有聲語言表達稿件的深刻內涵,為稿件節目增色、錦上添花,同時語言的表達和創造還不能脫離稿件和節目的制約規定。
綜上所述,在播音創作中播音員主持人,要站在無產階級黨性和黨的正確立場上,以新聞工作者特有敏感,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准確、及時、高效率地完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出之於聲及於受眾的過程,以積極自如的話筒前狀態,進行有聲語言的創作,達到親切的思想感情與語言盡可能完美的統一,達到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的統一,准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發揮廣播電視教育和鼓舞廣大受眾和作用。這就是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堅持了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就是最充分地體現了播音創作特徵,就是堅持了正確的播音創作原則。而要堅持正確的播音創作道路和播音創作原則,還要警惕不正確的廣播創作意識的干擾。比如不重視平的學習修養的積累和新聞素質的提高,創作時就稿論稿,不重視深入地分析理解稿件,單純追求語言技巧的意識,專注於分析理解卻忽視於完美感情和積聚所引發和理解。還有輕視語言技巧的意識,無視播音特點的傾向,這些都會防礙正確的創作道路的掌握和堅持。

閱讀全文

與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創造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