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彈唱

創造性彈唱

發布時間:2021-06-17 04:07:49

『壹』 學習吉他

我可以在網上視頻教你。。。。。。吉他對左手分工是這樣的,手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各自負責一個品格內的音。例如在第1把位,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負責按第1品格,第2品格,第3品格,第4品格,這是對演奏旋律而言的,彈奏和聲的時候,左手按弦要符合手指規律,,做到方便,簡潔,科學。。。。彈奏旋律的時候左手按那個弦,右手就彈奏那個弦,。。。左手弦按住了,右手彈奏,能發出優美的聲音,弦如果不能震動了,說明你的左手或右手不小心碰到了正在發音的琴弦,如果右手怎麼彈也不能發音,說明左手按弦按在了金屬品格上面或按弦力量太弱。。。。學習五線譜。把吉他指板位置和五線譜音符對照學習練習音階,就可以彈奏出1234567了。。。。。。可以在網路視頻輸入吉他,來查找學習吉他的視頻,學習吉他很容易走彎路,一定要勤於思考,接觸優秀的吉他老師和高手,也可以向懂音樂的人請教音樂知識,千萬不能抱著吉他,找些獨奏曲,扣著6線譜,照著手指位置,關起門拚命的練習。。。。。。。吉他優美的音色,豐富的和聲,靈活的演奏技巧,抒情與浪漫,是人間美好的享受,是一架可以移動的鋼琴,但很多人學習方法都是錯誤的,所以造成學習吉他的人最多,可是能把這個樂器登上大雅之堂的人非常少。。。。。。。。。。。。買正規音樂出版社出的五線譜的古典吉他書籍來學習,有的書是誤人子弟的,初學的人沒有鑒別能力,容易走彎路。。。。首先學習五線譜上的音符和吉他指板音符對照,可能你開始覺得難,其實五線譜的音符永遠不會改變位置,吉他與五線譜如果用固定調學習,那你會發現是那麼容易和簡單,開始慢慢的認識音符在五線譜和吉他指板的位置,可能有些困難,但只要你堅持,因為都是固定不變,時間長了,你一眼就能認出五線譜的任何一個音符和吉他相應的位置,這是一條你必須學習的正確道路,否則你肯定會走進死胡同。。。。。肯定是先學習古典吉他,因為古典吉他可以系統的學習音樂和吉他演奏的技巧,在彈奏吉他的學習中,就學習了視唱練耳,和聲知識,旋律與和聲,節奏,編曲等等非常多的音樂知識,就如同學習鋼琴一樣。用古典吉他可以演奏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從古典到現代應有盡有。而且用古典吉他也可以彈唱,非常典雅。而民謠吉他,電吉他是不可以獨奏有難度的古典樂曲的。。。。。
學習吉他有2點非常重要,1是吉他演奏的基本技巧,包括手指獨立性和靈活性,有了技巧才是音樂的開始,否則是噪音。2是學習五線譜知識,把五線譜上的音符和吉他指板位置結合起來學習,用固定調唱名學習,培養視唱練耳和樂感。。要把彈奏吉他和學習音樂有效的結合起來,進步會非常大。。把各個調子的音階與和弦牢牢掌握,這就是基本功。。。。學習吉他的朋友非常多,可是大多數方法都是錯誤的,那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吉他要求雙手要有獨立性和靈活性,你可以利用不練琴的時間多做手指操,加強手指靈活,在吉他上面訓練快速的音階,每次練琴時間不要過長。練習彈奏單音旋律,看見譜子馬上把旋律按正確的節奏彈奏出來,然後訓練各種和弦的按法。就是說每天要訓練音階與和弦。有了這個基礎可以獨奏一些簡單小品,彈奏歌曲是比較容易的,記住把學習吉他和學習音樂有機的結合起來,要注意把旋律突出,和聲起到烘托作用,只要按正確的方法練習是完全可以達到目標的。只要你努力學習,掌握吉他基本演奏技巧和樂理知識,進步會很快,祝學習進步。有音樂家說過,學習吉他的人非常多,吉他也非常有魅力,可是真正了解吉他的人是少之又少。。。。

『貳』 幫我介紹下吉他之神Jimi Hendrix

Jimi Headrix(1942-1970)

搖滾信徒心目中的神是一位瘦削的、有著憂郁的大眼睛和爆炸式卷發的黑人——Jimi Hendrix。不僅搖滾樂迷對他頂禮膜拜,許多搖滾巨星也奉他為英雄、偶像。人們把他和愛因斯坦、畢加索、卓別林相提並論,他們都是偉大的左撇子。

Jimi Hendrix於1942年出生在美國西雅圖。很小他就對吉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父親發現他常常抱著掃帚作彈吉他狀,就找出一把夏威夷四弦琴給他彈。 Jimi在16歲時他父親用5美元買來一把二手木吉他,Jimi好象找回了失散的孿生兄弟一樣,從早到晚吉他不離手。他不僅僅是練習彈奏技巧,吉他就好象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玩具,拿捏在Jimi的手中就象生物要呼吸空氣、人要穿衣服一樣自然而必需。他經常聽B.B.King、Robert Johnson、Chuck Berry、Howling Wolf、Muddy Water等Blues大師的音樂,並跟著一起彈奏。

不少搖滾明星的藝術生涯都是從中學時被學校驅逐出門後開始的,Jimi也是這樣。Jimi在美國南部Blues大本營混了很長時間,Blues的精髓深深根植於他的音樂里。初時他只是為Tina Turner等歌星伴奏,或與Little Richard等人合作,做二線吉他手。但不消多久他就鋒芒畢露,受到經紀人Chas Chandler的高度賞識。Chandler立即跟Jimi簽合約。物色到貝司手Noel Redding和鼓手Mitch Mitchell,三人組成了"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樂隊。1966年,他們前往英國展開藝術生涯。人們喜歡他們的英國紳士式的舉止,更被他們的音樂所陶醉。"Experience" 樂隊在BBC廣播公司做了大量的錄音和現場演奏。有一次在一個地下第三層的錄音室里,監制被Jimi的吉他的巨大聲浪嚇呆了,「我們聽得見Jimi的吉他聲穿過隔音玻璃,我們還看見那玻璃在震動。」當時在兩層以上第3電台的音樂廳里有個弦樂四重奏在作現場轉播,他們被Jimi的吉他聲打斷了,還跑下來投訴。又一次Jimi在位於第四層樓的錄音室里表演,他的吉他聲從四樓一直傳到一樓,大樓里不斷有人上來投訴。在BBC,Experience樂隊還和 Stevie Wonder一起作即興演奏,Jimi彈吉他,Noel Redding彈貝司,Stevie Wonder則打鼓。這些珍貴的表演都收錄在"BBC Session"CD中。聽慣了相對地含蓄和安靜的音樂的英國人,確實被Experience樂隊震呆了,他們為這種奔放、熱烈、原始、直接的搖滾樂著迷,Experience迅速走紅英國,單曲和專輯都在流行榜上取得了好成績。他們的大名繞了個圈傳回老家美國。

Jimi非常富於幽默感,他狡猾而頑皮地微笑著用機智和吹牛對付那些頭腦簡單的記者,而最後那些記者總是心滿意足地離開,好象他們剛從Jimi那兒買了塊火星上的海濱地皮。然而平時Jimi為人非常真誠,寡言少語,有點害羞,跟誰在一起都顯得那麼謙卑。當他聽到Albert King、Lightning Hopkins等人的美妙音樂時,會興奮得眉飛色舞。當他在台上表演時更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熱情奔放,完全投入到音樂中。Jimi不會讀譜,也不會記譜,也許這使他更能投入於音樂本身。當時可能還沒有專門為左撇子設計的吉他,Jimi就用左手彈奏「右手吉他」,從第一弦到第六弦全部倒轉。當時在美國尤其是南部,人們迷信左撇子是邪惡的、不吉利的,Jimi少年學吉他時他父親就不許他用左手彈,所以當著父親面他會象大多數人一樣用右手彈,等父親一轉身他又換回左手。這樣他學會了左右開弓,然而他還是習慣用左手彈吉他。這使得他在彈奏電吉他時聽上去有些特別,再加上他的手指特別長,有些非常巧妙的吉他效果直到今天還無人能仿效。有人專門分析過Jimi作為左撇子對他的音樂有什麼影響:一般來說左撇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較強,這對音樂創作很有好處;左撇子的大腦左右半球的內部聯系更活躍,因此自由聯想能力也更強。熟悉Jimi的人曾說,Jimi的頭腦里總是充滿音樂,有時跟他談話會發現他並沒在聽,或者吃飯時他拿著勺子的手突然定格,過好幾分鍾才回過神來,那是他被自己腦中飄忽不定的紛紜思想給迷住了,往往是音樂構思之類的思想。

Jimi Hendrix的吉他技巧之純熟只能用「精通」、「絕妙」等詞形容,簡直「玩轉」吉他,甚至可以用牙齒來彈吉他。吉他樂器好象是專門為他而造的,吉他藝術被他發揮到極至。經他那神奇的手一彈撥,任何一把吉他都變成有靈魂的活物。有人形容Jimi抱著吉他就象抱著情人一樣,「他就象在跟吉他做愛。」Jimi 用吉他來呼吸、思考、表達,他的歌聲和吉他聲一唱一和,就象兩個人在充滿感情地對唱。阿拉丁擦三下神燈,燈神就鑽出來;Jimi Hendrix則用獨特神秘的手法把吉他的靈魂請了出來,然後他們開始共舞,Jimi和吉他融為一體,分不清你我。Jimi有種神奇的用吉他模仿人說話的能力,在Rainy Day, Dream Away和Still Raining, Still Dreaming中都能聽到Jimi和他的吉他在一唱一和;在一次現場演奏Red House時,結尾Jimi用吉他說「謝謝」。他的歌唱和吉他總是同步地表達他的思想感情,當他唱著「rockets bursting in air」時,他的吉他就發出火箭在空中爆炸的聲音;當他唱著「My heart burns with feeling」時,他就使吉他發出熊熊火焰燃燒的聲音。

然而Jimi Hendrix並不是吉他瘋子或吉他機器,他運用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搖滾吉他和爵士鼓融入黑人福音音樂和布魯斯音樂中,再給他那會說話的吉他加上失真、回饋、哇音器等效果,用他那最直接的、毫不加修飾的嗓音,唱出了一首又一首充滿感情的歌曲:
Hey Joe是"Experience"樂隊的首支單曲,描寫一名青年聽說他的女友跟別的男人胡混,就拿了支槍去找她算帳。當Jimi唱到「Shoot her one more time again, baby」時,他的吉他模仿出槍擊的聲音。Hey Joe雖不是Jimi所作,但Jimi的演繹卻為此曲增添了黑人怨曲的辛酸味道,打上了Jimi Hendrix的獨特烙印。

Purple Haze是1966年Jimi在化妝室寫的,在1967年1月錄成,這首歌充分反映了Jimi的主旋律吉他和節奏吉他彈得一樣棒,他用模糊、失真的吉他聲音營造了一團迷幻的紫霧,「我老想起我夢見自己在海底行走。然後我又想起我在一本科幻雜志里看到的一個關於紫色死光的故事。」在這首歌里Jimi描述自己的迷糊困惑、不知所措,但又虔誠地親吻蒼天:

Purple haze all in my brain
lately things just don't seem the same
acting funny but I don't know why
excuse me while I kiss the sky...

Red House是Jimi Hendrix的作品中不多見的、布魯斯風格明顯而濃重的歌曲。Jimi很早就寫下了這首歌,對Jimi來說它就象是母親的子宮那樣溫暖、平靜而安全,是愛的贊美詩,當他不堪現實的殘酷無情時,他就鑽進這首歌里逃避現實,擺脫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他常常在現場表演中按心情即興改動歌詞,"red rooster","red light","red house"...此曲還有個幽默的結尾:「If my baby don't love me no more / I know her sister will!」是不是典型的黑人布魯斯里苦中作樂的黑色幽默?
在The Burning Of The Midnight Lamp中,Jimi的吉他在為孤獨、挫敗和渴望而哭泣,Jimi自己解釋說,「當一個人到處漂泊時,無論你住哪兒你都找不到『家'的歸屬感,這種感受我想每個人都能理解。就象一個人獨自在沙漠中一間破舊的小屋裡,他在午夜點了把火燒掉電燈...」

長達13:39的1983...(A Merman I Should Turn To Be)以及它的1:01的續篇Moon, Turn the Tides ... Gently, Gently Away 是一部神話般的詩歌,有位樂評人說,「我稱這首歌為『阿特蘭蒂斯』(Atlantis,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的島),它有著凄切而迷幻的旋律,用印象派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消亡的故事,」一名青年目睹血腥的戰爭洗劫著大地,連銀藍色的北極也變成血紅,人類自己建造的先進機器也拯救不了地球,人們在劇痛中哀號,「憂傷的眼睛望向蒼穹,天使也張開了翅膀准備離去,宇宙在人們的嗚咽聲中顫抖...」於是這名青年決定和他的愛人一起離開大地,投身於大海的旋渦中,美人魚為他們引路,阿特蘭蒂斯歡呼著迎接他們。Jimi用吉他和特別的錄音技巧再現了大海的哀嘆聲,悸動的船隻的馬達聲,旋渦的叫喊聲,成群的魚類游動的聲音,海鷗的哭聲,遠處直升機的哀鳴聲...

Jimi Hendrix有著非洲、愛爾蘭和切羅基(北美)血統。他的音樂流露出深厚而自然的民謠布魯斯根源,又帶點巫毒教(Voodoo,有說根源於西非,有說根源於愛爾蘭)的神秘色彩。Voodoo Child是首感情強烈而激動的詩歌,Jimi追溯他的非洲民族根源,用超凡的想像力虛構了一位神話中的勇士的威力,表達他的玄妙的宇宙哲學觀:

Well, I stand up next to a mountain
And I chop it down with the edge of my hand
Well, I pick up all the pieces and make an island
Might even raise just a little sand
And if I don't meet you no more in this world
Then I'll, I'll meet you in the next one
And don't be late, don't be late......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是偉大的民謠詩人Bob Dylan的作品,Jimi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歌曲開頭Jimi用吉他模仿出寒風呼嘯哀號的聲音,他的嗓音里滄桑的氣質跟Bob Dylan可相媲美。Jimi說,「我總覺得Watchtower是我該寫出來而沒寫成的東西,我對很多Bob Dylan的作品都有這種感覺。」同時Bob Dylan也說,「Jimi重新演繹我的作品我並覺得奇怪,我所奇怪的是他只演繹過這么少,因為我總覺得我的作品都是他寫的。」兩位藝術家真是心靈相通、惺惺相惜。

1967年Experience回到美國,用熱情的火焰點燃了美國搖滾舞台和觀眾的情緒。1968年Jimi Hendrix在紐約建立了自己的錄音室「Electric Lady Studio」。樂隊巡演和錄音室的工作使隊員們不能集中精力搞創作,1969年「Experience」樂隊解散了。同年8月Jimi參加了胡斯托音樂節(1969 Woodstock:Three Days of Peace & Music),Jimi找到以前的Billy Cox等音樂搭檔組成了「Gypsy Sun &Rainbows」樂隊。由於Woodstock組織者忙亂中忘了去接他們,Jimi情急之下租了架直升機直奔現場,這樣搖滾樂迷們瘋狂叫喊著歡迎他們從天而降的神。Jimi Hendrix是這次音樂節的引人注目的焦點,他在舞台上悉數發揮他的音樂才華,使受盡暴風雨洗禮和在泥濘里打滾的千萬熱情的觀眾心滿意足。而他也是這次表演中報酬最高的藝術家,即使搖滾老前輩們也比不上他。之後Jimi Hendrix又和Billy Cox等人建立了「Band of Gypsys」樂隊,在新年音樂會等場合表演。1970年Jimi找回鼓手Mitch Mitchell,和Billy Cox作貝司手,以「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樂隊的名義製作First Rays Of The New Rising Sun專輯。可惜Jimi未能目睹這張專輯的問世,他忙著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而1970年9月18日,Jimi Hendrix因為服食毒品昏迷而被自己的嘔吐物窒息而死,年方27歲。有人說是毒品害了他,也有人猜測他是自殺的。不管怎樣,他是走得太匆忙了,沒來得及讓世人領略他的全部才華。他的最後一張天鵝之歌專輯到1997年才得以發行。

盡管由於迷信和偏見等原因,直到90年代美國的布魯斯音樂界一直不承認Jimi Hendrix是布魯斯樂手,但Jimi的音樂卻不能否認地滲透著布魯斯的氣質和精神。黑人布魯斯音樂是他的根。而Jimi並不只彈布魯斯,他在布魯斯中加進了許多別的音樂元素,如搖滾和爵士等。「搖滾樂圈子有個毛病就是喜歡把人分類,用各種各樣的界線和標簽將音樂劃分得太清楚。我熱愛布魯斯,但我不想整夜只彈奏布魯斯。我喜歡Howling Wolf和Otis Rush,但有些布魯斯卻令我反感。我討厭人們給音樂貼上標簽。」他用自己的技巧和才華豐富了布魯斯音樂,可以說正是這種革新打破了黑、白分明的界限,使得白人聽眾開始接受黑人布魯斯,開始發現黑人音樂的偉大。他們開始去挖掘B. B. King、Muddy Waters。

Jimi Hendrix的搖滾藝術贏得了很多同時代的音樂人的折服和欽佩。"The Monkees"樂隊的Mike Nesmith回憶說,「有天我和Eric Clapton、George Harrison、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等人一起吃飯。Lennon拿出一盤錄音帶說,『你們一定得聽聽這個,』然後他播放了Hey Joe。聽著如此精湛美妙的搖滾樂,大家全都佩服和驚訝得連下巴都掉了。就在此刻Jimi的搖滾樂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音樂理念。」Jimi Hendrix曾勸告John Lennon不要光寫輕松甜蜜的情歌,我們不敢肯定Lennon有沒有接受,但我們聽到了Lennon後期如"Imagine"等有著深遠意義的好歌。 Eric Clapton曾說:「搖滾舞台是專為Jimi而設的。我和他年輕時同樣喜歡Robert Johnson、Freddie、B. B. King等人的音樂,並跟著唱片一起彈奏。然而Jimi跟這些人那麼熟悉,他在他們的圈子中呆過很長時間,和他們一起演奏過,他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只是聽唱片,學二手的東西。我只彈奏單一的芝加哥布魯斯,我從未嘗試突破。而他則將所有大師的精髓都熔合到自己的音樂中。」B. B. King提到這位晚輩時說:「Jimi Hendrix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是 "Delta blues"的偉大發現者。我想這跟他在哪裡出生無關。他的音樂非常獨特而富於創造性,自成一派。他是在平靜中興起風浪的人。」

Jimi Hendrix高超的吉他技巧和貝司技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搖滾藝術家,他的音樂天才和最徹底的搖滾精神激勵著象Kurt Con、Steve Vai、George Clinton、Miles Davis、Johny Lang、Robert Smith等等數不盡的現代音樂家。他即使彈奏貝司也很自然、富於感情,將貝司與吉他和旋律融於一體,聲效非常堅實而震撼,許多有名的貝司手受到他的影響,象Beatles的Paul McCartney,Mr. Big的Billy Sheehan,Red Hot Chili Peppers的Flea...他的出神入化的絕妙的吉他技巧就更不用提了。在他去世後的多年裡,陸陸續續有許多搖滾音樂家紛紛合出「向Jimi Hendrix致敬」的專輯,如在1993年Reprise唱片公司出版的Stone Free: A Tribute To Jimi Hendrix專輯里,The Cure、Eric Clapton、Buddy Guy、Jeff Beck、Pretenders、Belly等等有名的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Jimi Hendrix的作品,以示他們對Jimi Hendrix的崇敬。在短短不到五年的藝術生涯里,Jimi Hendrix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搖滾樂作品,他的音樂風格豐富多彩、不斷變化,涵括了布魯斯、民謠、節奏布魯斯、搖滾、爵士...他創造音樂的同時也改變音樂,在搖滾樂的歷史里加入了神聖而關鍵的一筆。
注冊用戶可編輯此頁面。

『叄』 吉他演奏者

於一般的音樂愛好者而言,欣賞水平達到在美感和感性水平就已經夠了,而對於正規學習音樂演奏和希望從事音樂專業的人來說,僅僅停留在隨意的美感階段和描繪性的感性階段就遠遠不夠了,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專門的理性欣賞才能使自己逐步真正了解音樂的本質及其表現,才能真正促使自己的音樂水平和演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下就如何提高欣賞水平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具備相應的音樂知識是欣賞的基礎:舉個簡單的例子,有許多的吉他愛好者會彈《愛的羅曼斯》,但是如果問他這首樂曲的旋律是什麼,是哪些音,有不少人恐怕會一無所知。很顯然不知道旋律的概念,就很難在欣賞時清楚地注意旋律的進行,不知道旋律在樂曲的什麼地方,又怎麼能在演奏時使旋律突出、連貫、浮現於和聲之上呢?只有在對音樂的構成及各要素--如旋律、節奏、和聲、對位、以及聲部、強弱、分句、曲式等等有充份了解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正確的欣賞,才能通過欣賞進行有目的、針對性的學習。不知道變奏曲為何物怎麼能欣賞「魔笛」?不知道復調是什麼意思又怎能欣賞賦格曲呢?

另一方面,了解樂曲相應的背景知識,如時代背景,曲作者的背景和特定樂曲的創作背景,也是正確進行音樂欣賞的必要基礎。如不知道「道蘭」是何許人,生活在什麼時代,怎麼能正確欣賞道蘭的魯特琴音樂呢?如還分不清巴赫和貝多芬是誰,也不知道巴赫的宗教背景,又怎麼能談得上正確理解巴赫音樂呢?如不了解《阿蘭胡埃斯》的第二樂章是在羅德里戈失去孩子之後創作的,甚至還不知道羅德里戈是位盲人,也就很難深入內心了解他的音樂…不了解就談不上正確欣賞,更談不上正確理解或正確評價。同樣了解其他相關的背景如演奏者的背景知識也會對欣賞有所幫助,如還分不清吉他演奏家約翰·威廉斯和美國的作曲家指揮家約翰·威廉斯不是一個人,又怎麼能正確欣賞威廉斯的吉他演奏呢?

總之,每位吉他愛好者、學習吉他的學生和從事吉他工作的老師,都應不斷充實自己的音樂知識、音樂史知識與音樂藝術相關的背景知識以我們講到的吉他專業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專業水平。

2、具備吉他專業知識是欣賞吉他曲的必要前提:對於吉他演奏者來說,在正確了解吉他各種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針對性的欣賞,能使演奏者從音樂欣賞中汲取很多營養,促進自己演奏與音樂水平甚至教學水平的提高。

我們是用耳朵聽見音樂的,但是我們永遠無法用耳朵來欣賞音樂,只有大腦和心靈才能真正聆聽和欣賞音樂。所以充實大腦理性的判斷力和心靈豐富細膩的感情是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試想一個空洞的大腦和泛味的心靈,既使再加上一個比他人靈敏一百倍的耳朵,能正確欣賞音樂嗎?如果再加上一個骯臟的靈魂,能夠感受和傳遞音樂的美好嗎?所以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充實思想感性一樣,都十分重要。

如果不了解吉他演奏多聲部音樂的特點,就無法欣賞演奏者對聲部的處理多麼巧妙,無法體驗曲作者富於天才的多聲部創作。如不了解吉他音色的豐富多彩,就無法欣賞演奏者對吉他音色的巧妙和創造性地運用,無法欣賞作者管弦樂般的音樂思維和樂曲蘊含的交響性、戲劇性。不了解吉他揉弦的知識和魅力,甚至在聽完音樂時都不會意識到揉弦的存在,更不用說欣賞演奏者對於揉弦細致入微的處理和變化了。如果不了解輪指的各種要求,在欣賞時也就不會意識到演奏者輪指技術和處理的過人之處,也就不會發現演奏者有何不足之的地方……。總之,要注重吉他專業知識的學習。

3、欣賞音樂要有正確的欣賞心態

①要分清聽音樂的不同層次要求。當我們斜靠在沙發上讀書看報,或是在走路吃飯時聽音樂和坐在音樂廳里聽音樂在本質上是有很大不同的。要明白兩者的不同,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欣賞的要求不同,欣賞要達到的目的也不同。如在音樂廳邊說話邊聽音樂,邊聽邊晃腳,摳鼻子、挖耳朵等不但是對藝術家和周圍聽眾的不尊重,是缺乏修養的表現,而且肯定也不會使他達到較高的欣賞水平。

②音樂是用來聽的,而不是看的。不少吉他愛好者在看音樂會時要買最前排的票,或在中場休息時盡量往前挪,說是為了看清演奏家的手是如何運動,這樣往往不但看不到演奏家細微的動作,而且使自己對於音樂充耳不聞,由於前排在聽吉他時音色會很乾澀,這樣也無法欣賞到演奏家和吉他真正的音色。真正適合吉他欣賞的是在大約十排以後,如果要兼顧看一看的目的,可選擇十到十五排或是更遠帶望遠鏡。總之除了歌劇等綜合藝術外,聽音樂時應該更多的用心靈去聆聽,而不是去看,甚至眼睛有時都是多餘的。 在古典音樂的表演中我們很難看到場面壯觀與宏大,這和看京劇或逛廟會是不同的。1995年約翰·威廉斯在訪華音樂會後很多人表示了失望,看來當時很多人是來「看」音樂會的,而不是「聽」音樂會的,當然,在威廉斯來華機會的珍貴,和人們把他作為世界吉他精神領袖的巨大崇拜下,人們不由得產生超越於音樂的期望是十分正常的,然而音樂家不是振臂一呼的政治家,我們的失望實際上是「眼睛」的失望,因為實際上威廉斯的音樂深刻而又完美,現場演奏都象唱片中一樣天衣無縫。

③聽音樂時應以欣賞音樂為主,欣賞技巧為輔。這一點上一節已經提到,不論是在聽音樂會或是聽唱片錄音,永遠都要以音樂為主,這首先是由「音樂」在音樂演奏中絕對的重要性決定的。其次是因為在快速的演奏中要細致地覺察各種演奏技巧實際上很困難。當然在學習中如需要特別聽聽演奏的發音、換把、揉弦、輪指消音等技術時則要盡量忘掉音樂,集中注意於技巧來認真分辯與分析。

④聽音樂時應懷著虛心的良好心態。經常聽到人們這么談論,這場音樂會太次了,出了好多錯音等等。誠然在商品經濟沖擊下的今天是有個別音樂會質量不盡如人意。但是我們要牢記住一點。就是我們聽音樂不是為了聽錯音而去的。音樂家帶給我們的有許許多多比個別的錯音重要的多得多得的東西值得我們加倍注意。在現場演奏中,有時因為演奏家不在巔峰狀態,有時因為臨時狀態不好,或受環境噪音等影響,出一點小的錯誤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棄美玉或寶石不用而只盯著一點點小的瑕疵那我們就目光太短淺,也太愚蠢了。

永遠要記住既使在聽水平不如自己的人的演奏時,也應虛懷若谷,因為沒有任何人是只有缺點沒有優點,正如沒有任何人只有長處沒有短處一樣。要善於學習,要善於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要善於向任何人學習,要善於欣賞別人的長處,盡可能汲取一切營養,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欣賞水平、音樂水平、技巧水平,同時也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有利於自己和他人。因為驕傲是愚蠢的。

『肆』 吉他的創造性表現力是什麼

吉他手有時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不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一下他們所要彈奏的樂曲的話,他們就不會真正的理解這首樂曲。這不對。事實上,當你把一件東西清楚地歸類之後,並不能使它變得更真實。音樂性才是真實的本質,理論只是思考音樂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組織它的方式,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的和如何創造出嶄新的。和音樂性相比,理論永遠是第二位的。因此,不要被理論束縛住而忽視了真實的音樂和情感的表現。

也不要讓理論知識限制了你的視角,而讓你看東西變得狹隘。音樂中所有的「規則」都只是一種引導而已。要用你的理論知識來擴展選擇的范圍。記住,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並不一定是「合理」的、在理論上行得通的才是好聽的音樂。

另一點值得提到的是,你並不一定要彈得多難或者多快才會被認為彈得很好。事實上,在多數情況下反過來才是正確的。你需要和聽眾溝通,簡單的東西才更容易被接受。這就是為什麼搖滾樂和金屬樂雖然只在簡單而強壯的riff和節奏上不斷重復卻能經久不衰的原因。當然,想要鍛煉出快速的彈奏技巧,你需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但是當在solo中的時候,如果始終持續著高速的彈奏會讓人厭倦,因此你需要有多樣的變化!不時的慢下來彈奏,會讓你的快速樂句顯得更加突出。要考慮到音質和多樣化,讓你的solo很好地服務於樂曲整體,起到裝飾的作用。樂曲才是最重要的,你solo的目的就是為其添加一些色彩。

彈奏的多樣化,從理論上來說是通過混合音樂的慣性和對比而達到的。音樂的慣性是由各種形式的重復建立起來的-一個動機、音序、問答形式、重復出現的主題等等。打破已建立好的模式,其結果就是產生了對比-比如在一些低音之後彈奏一個高音音符,轉換音階,使用調外音,在一段慢速樂段後加快速度彈奏,或者在一段快速樂段後放慢速度,或者這樣:在一段很長的、密西西比式的、肝腸寸斷的、尖銳的推揉弦之後,用一串上行的模進音型、快速的撥弦和緊迫的licks來達到solo的高潮,你覺得怎麼樣?這樣就產生些對比了,由不同的情感引導出來的。

回到我們關於音樂理論的討論上來,你在彈奏樂曲的時候,不一定非要知道它背後的理論。想法有時可以從即興中來,從對指板的探索中來,從模仿他人的licks中來,或者僅從想像中來,讓你「內心的耳朵」在你隨意想像時捕捉思想中的聲音(然後快速地拿起吉他,在你的想法消失前把它彈出來)。總之,最終從你的音箱中發出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一點是,有時候你彈奏什麼並不重要(whattoplay),而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彈(howtoplay)。偉大的吉他手能把一個最簡單的licks變得偉大。這完全都在對推弦、觸弦、揉弦的微妙處理上,音的清晰度與音色會大不一樣。在練習時給自己錄音,不要只聽音符的正確與否,還要注意你對音符的潤色和清晰度如何,這才是你能找到感覺和表現力的地方。暫時忘記掉音符的功能,只去想怎樣讓它好聽。

『伍』 容祖兒有首歌《獨照》,這首歌用吉他彈的前奏很像是外國的一首英文歌,男的唱的,請問有誰知道這首歌

我覺得有首韓文歌的前奏那首就很像了,叫《我愛你》,韓劇《豪傑春香》的插曲。你去酷狗搜一下「我愛你 豪傑春香」就出來了

『陸』 hide在日本人心目中是一個怎樣地位的吉他手

也沒那麼誇張了,我在那待了有段日子了.沒覺得他象毛主席永留在我們心中那種感覺啊.(其實很多時候日本人都是忘性很大的)可能他剛死那會是挺火暴的,不過都過了那麼久了. 到是yoshiki人氣一直沒落下來.都被他們視為神了..
聽說現在鼓王要重組X了.有點小期待

『柒』 吉他和旋的彈奏是左手按住的同時波動按住的所有琴弦嗎

和弦的組成不是按住的弦,二是按住之後所有的弦。所以和弦的彈奏是左手按住的基礎上,右手再對六根琴弦有節奏有規律性或是有創造性的組合彈奏分解和弦,當然也可以掃弦。

『捌』 有個會彈吉他的男朋友是什麼體驗

非常幸福。

對會才藝的男孩子毫無抵抗力,他彈吉他的時候你會覺得笑容停不下來。熱愛音樂尤其是熱愛彈吉他的男孩在穿著上往往比較簡易而隨心。一件簡單、白的發亮的白襯衫或一件素樸的格子襯衫再穿一條深藍或純黑的牛仔幾乎是永不過時的標配,再背一把隨時能坐下來認真彈奏的吉他,隨著悠揚琴聲的緩緩響起清脆的歌聲娓娓道來。

同時彈吉他的男人可能會宅痴心於練琴之餘更想的是就這樣安安靜靜的陪伴和守護愛的人,因為他的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也是你。再者,吉他的旋律性極強,一個會彈吉他的男人往往會有異想天開的創造性,也就意味著他可能會極其的浪漫,讓愛的人或身邊的朋友乘風遠航般揚指瘋狂或者踏遍黃沙萬里般不負勇往,讓再平淡的歲月也如此精彩耀眼。

『玖』 Jimi Hendrix的名曲

這是Jimi的1993年的精選專集「The Ultimate Experience」的曲目。算是比較完整的收錄他的作品的了。

1.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2. Purple Haze
3. Hey Joe
4. The Wind Cries Mary
5. Angel
6. Voodoo Child (Slight Return)
7. Foxy Lady
8. Burning Of The Midnight Lamp
9. Highway Chile
10. Crosstown Traffic
11. Castles Made Of Sand
12. Long Hot Summer Night
13. Red House
14. Manic Depression
15. Gypsy Eyes
16. Little Wing
17. Fire
18. Wait Until Tomorrow
19. Star Spangled Banner (Live)
20. Wild Thing (Live)

Jimi Headrix(1942-1970)

搖滾信徒心目中的神是一位瘦削的、有著憂郁的大眼睛和爆炸式卷發的黑人——Jimi Hendrix。不僅搖滾樂迷對他頂禮膜拜,許多搖滾巨星也奉他為英雄、偶像。人們把他和愛因斯坦、畢加索、卓別林相提並論,他們都是偉大的左撇子。

Jimi Hendrix於1942年出生在美國西雅圖。很小他就對吉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父親發現他常常抱著掃帚作彈吉他狀,就找出一把夏威夷四弦琴給他彈。Jimi在16歲時他父親用5美元買來一把二手木吉他,Jimi好象找回了失散的孿生兄弟一樣,從早到晚吉他不離手。他不僅僅是練習彈奏技巧,吉他就好象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玩具,拿捏在Jimi的手中就象生物要呼吸空氣、人要穿衣服一樣自然而必需。他經常聽B.B.King、Robert Johnson、Chuck Berry、Howling Wolf、Muddy Water等Blues大師的音樂,並跟著一起彈奏。

不少搖滾明星的藝術生涯都是從中學時被學校驅逐出門後開始的,Jimi也是這樣。Jimi在美國南部Blues大本營混了很長時間,Blues的精髓深深根植於他的音樂里。初時他只是為Tina Turner等歌星伴奏,或與Little Richard等人合作,做二線吉他手。但不消多久他就鋒芒畢露,受到經紀人Chas Chandler的高度賞識。Chandler立即跟Jimi簽合約。物色到貝司手Noel Redding和鼓手Mitch Mitchell,三人組成了"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樂隊。1966年,他們前往英國展開藝術生涯。人們喜歡他們的英國紳士式的舉止,更被他們的音樂所陶醉。"Experience"樂隊在BBC廣播公司做了大量的錄音和現場演奏。有一次在一個地下第三層的錄音室里,監制被Jimi的吉他的巨大聲浪嚇呆了,「我們聽得見Jimi的吉他聲穿過隔音玻璃,我們還看見那玻璃在震動。」當時在兩層以上第3電台的音樂廳里有個弦樂四重奏在作現場轉播,他們被Jimi的吉他聲打斷了,還跑下來投訴。又一次Jimi在位於第四層樓的錄音室里表演,他的吉他聲從四樓一直傳到一樓,大樓里不斷有人上來投訴。在BBC,Experience樂隊還和Stevie Wonder一起作即興演奏,Jimi彈吉他,Noel Redding彈貝司,Stevie Wonder則打鼓。這些珍貴的表演都收錄在"BBC Session"CD中。聽慣了相對地含蓄和安靜的音樂的英國人,確實被Experience樂隊震呆了,他們為這種奔放、熱烈、原始、直接的搖滾樂著迷,Experience迅速走紅英國,單曲和專輯都在流行榜上取得了好成績。他們的大名繞了個圈傳回老家美國。

Jimi非常富於幽默感,他狡猾而頑皮地微笑著用機智和吹牛對付那些頭腦簡單的記者,而最後那些記者總是心滿意足地離開,好象他們剛從Jimi那兒買了塊火星上的海濱地皮。然而平時Jimi為人非常真誠,寡言少語,有點害羞,跟誰在一起都顯得那麼謙卑。當他聽到Albert King、Lightning Hopkins等人的美妙音樂時,會興奮得眉飛色舞。當他在台上表演時更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熱情奔放,完全投入到音樂中。Jimi不會讀譜,也不會記譜,也許這使他更能投入於音樂本身。當時可能還沒有專門為左撇子設計的吉他,Jimi就用左手彈奏「右手吉他」,從第一弦到第六弦全部倒轉。當時在美國尤其是南部,人們迷信左撇子是邪惡的、不吉利的,Jimi少年學吉他時他父親就不許他用左手彈,所以當著父親面他會象大多數人一樣用右手彈,等父親一轉身他又換回左手。這樣他學會了左右開弓,然而他還是習慣用左手彈吉他。這使得他在彈奏電吉他時聽上去有些特別,再加上他的手指特別長,有些非常巧妙的吉他效果直到今天還無人能仿效。有人專門分析過Jimi作為左撇子對他的音樂有什麼影響:一般來說左撇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較強,這對音樂創作很有好處;左撇子的大腦左右半球的內部聯系更活躍,因此自由聯想能力也更強。熟悉Jimi的人曾說,Jimi的頭腦里總是充滿音樂,有時跟他談話會發現他並沒在聽,或者吃飯時他拿著勺子的手突然定格,過好幾分鍾才回過神來,那是他被自己腦中飄忽不定的紛紜思想給迷住了,往往是音樂構思之類的思想。

Jimi Hendrix的吉他技巧之純熟只能用「精通」、「絕妙」等詞形容,簡直「玩轉」吉他,甚至可以用牙齒來彈吉他。吉他樂器好象是專門為他而造的,吉他藝術被他發揮到極至。經他那神奇的手一彈撥,任何一把吉他都變成有靈魂的活物。有人形容Jimi抱著吉他就象抱著情人一樣,「他就象在跟吉他做愛。」Jimi用吉他來呼吸、思考、表達,他的歌聲和吉他聲一唱一和,就象兩個人在充滿感情地對唱。阿拉丁擦三下神燈,燈神就鑽出來;Jimi Hendrix則用獨特神秘的手法把吉他的靈魂請了出來,然後他們開始共舞,Jimi和吉他融為一體,分不清你我。Jimi有種神奇的用吉他模仿人說話的能力,在Rainy Day, Dream Away和Still Raining, Still Dreaming中都能聽到Jimi和他的吉他在一唱一和;在一次現場演奏Red House時,結尾Jimi用吉他說「謝謝」。他的歌唱和吉他總是同步地表達他的思想感情,當他唱著「rockets bursting in air」時,他的吉他就發出火箭在空中爆炸的聲音;當他唱著「My heart burns with feeling」時,他就使吉他發出熊熊火焰燃燒的聲音。

然而Jimi Hendrix並不是吉他瘋子或吉他機器,他運用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搖滾吉他和爵士鼓融入黑人福音音樂和布魯斯音樂中,再給他那會說話的吉他加上失真、回饋、哇音器等效果,用他那最直接的、毫不加修飾的嗓音,唱出了一首又一首充滿感情的歌曲:
Hey Joe是"Experience"樂隊的首支單曲,描寫一名青年聽說他的女友跟別的男人胡混,就拿了支槍去找她算帳。當Jimi唱到「Shoot her one more time again, baby」時,他的吉他模仿出槍擊的聲音。Hey Joe雖不是Jimi所作,但Jimi的演繹卻為此曲增添了黑人怨曲的辛酸味道,打上了Jimi Hendrix的獨特烙印。

Purple Haze是1966年Jimi在化妝室寫的,在1967年1月錄成,這首歌充分反映了Jimi的主旋律吉他和節奏吉他彈得一樣棒,他用模糊、失真的吉他聲音營造了一團迷幻的紫霧,「我老想起我夢見自己在海底行走。然後我又想起我在一本科幻雜志里看到的一個關於紫色死光的故事。」在這首歌里Jimi描述自己的迷糊困惑、不知所措,但又虔誠地親吻蒼天:

Purple haze all in my brain
lately things just don't seem the same
acting funny but I don't know why
excuse me while I kiss the sky...

Red House是Jimi Hendrix的作品中不多見的、布魯斯風格明顯而濃重的歌曲。Jimi很早就寫下了這首歌,對Jimi來說它就象是母親的子宮那樣溫暖、平靜而安全,是愛的贊美詩,當他不堪現實的殘酷無情時,他就鑽進這首歌里逃避現實,擺脫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他常常在現場表演中按心情即興改動歌詞,"red rooster","red light","red house"...此曲還有個幽默的結尾:「If my baby don't love me no more / I know her sister will!」是不是典型的黑人布魯斯里苦中作樂的黑色幽默?
在The Burning Of The Midnight Lamp中,Jimi的吉他在為孤獨、挫敗和渴望而哭泣,Jimi自己解釋說,「當一個人到處漂泊時,無論你住哪兒你都找不到『家'的歸屬感,這種感受我想每個人都能理解。就象一個人獨自在沙漠中一間破舊的小屋裡,他在午夜點了把火燒掉電燈...」

長達13:39的1983...(A Merman I Should Turn To Be)以及它的1:01的續篇Moon, Turn the Tides ... Gently, Gently Away 是一部神話般的詩歌,有位樂評人說,「我稱這首歌為『阿特蘭蒂斯』(Atlantis,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的島),它有著凄切而迷幻的旋律,用印象派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消亡的故事,」一名青年目睹血腥的戰爭洗劫著大地,連銀藍色的北極也變成血紅,人類自己建造的先進機器也拯救不了地球,人們在劇痛中哀號,「憂傷的眼睛望向蒼穹,天使也張開了翅膀准備離去,宇宙在人們的嗚咽聲中顫抖...」於是這名青年決定和他的愛人一起離開大地,投身於大海的旋渦中,美人魚為他們引路,阿特蘭蒂斯歡呼著迎接他們。Jimi用吉他和特別的錄音技巧再現了大海的哀嘆聲,悸動的船隻的馬達聲,旋渦的叫喊聲,成群的魚類游動的聲音,海鷗的哭聲,遠處直升機的哀鳴聲...

Jimi Hendrix有著非洲、愛爾蘭和切羅基(北美)血統。他的音樂流露出深厚而自然的民謠布魯斯根源,又帶點巫毒教(Voodoo,有說根源於西非,有說根源於愛爾蘭)的神秘色彩。Voodoo Child是首感情強烈而激動的詩歌,Jimi追溯他的非洲民族根源,用超凡的想像力虛構了一位神話中的勇士的威力,表達他的玄妙的宇宙哲學觀:

Well, I stand up next to a mountain
And I chop it down with the edge of my hand
Well, I pick up all the pieces and make an island
Might even raise just a little sand
And if I don't meet you no more in this world
Then I'll, I'll meet you in the next one
And don't be late, don't be late......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是偉大的民謠詩人Bob Dylan的作品,Jimi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歌曲開頭Jimi用吉他模仿出寒風呼嘯哀號的聲音,他的嗓音里滄桑的氣質跟Bob Dylan可相媲美。Jimi說,「我總覺得Watchtower是我該寫出來而沒寫成的東西,我對很多Bob Dylan的作品都有這種感覺。」同時Bob Dylan也說,「Jimi重新演繹我的作品我並覺得奇怪,我所奇怪的是他只演繹過這么少,因為我總覺得我的作品都是他寫的。」兩位藝術家真是心靈相通、惺惺相惜。

1967年Experience回到美國,用熱情的火焰點燃了美國搖滾舞台和觀眾的情緒。1968年Jimi Hendrix在紐約建立了自己的錄音室「Electric Lady Studio」。樂隊巡演和錄音室的工作使隊員們不能集中精力搞創作,1969年「Experience」樂隊解散了。同年8月Jimi參加了胡斯托音樂節(1969 Woodstock:Three Days of Peace & Music),Jimi找到以前的Billy Cox等音樂搭檔組成了「Gypsy Sun &Rainbows」樂隊。由於Woodstock組織者忙亂中忘了去接他們,Jimi情急之下租了架直升機直奔現場,這樣搖滾樂迷們瘋狂叫喊著歡迎他們從天而降的神。Jimi Hendrix是這次音樂節的引人注目的焦點,他在舞台上悉數發揮他的音樂才華,使受盡暴風雨洗禮和在泥濘里打滾的千萬熱情的觀眾心滿意足。而他也是這次表演中報酬最高的藝術家,即使搖滾老前輩們也比不上他。之後Jimi Hendrix又和Billy Cox等人建立了「Band of Gypsys」樂隊,在新年音樂會等場合表演。1970年Jimi找回鼓手Mitch Mitchell,和Billy Cox作貝司手,以「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樂隊的名義製作First Rays Of The New Rising Sun專輯。可惜Jimi未能目睹這張專輯的問世,他忙著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而1970年9月18日,Jimi Hendrix因為服食毒品昏迷而被自己的嘔吐物窒息而死,年方27歲。有人說是毒品害了他,也有人猜測他是自殺的。不管怎樣,他是走得太匆忙了,沒來得及讓世人領略他的全部才華。他的最後一張天鵝之歌專輯到1997年才得以發行。

盡管由於迷信和偏見等原因,直到90年代美國的布魯斯音樂界一直不承認Jimi Hendrix是布魯斯樂手,但Jimi的音樂卻不能否認地滲透著布魯斯的氣質和精神。黑人布魯斯音樂是他的根。而Jimi並不只彈布魯斯,他在布魯斯中加進了許多別的音樂元素,如搖滾和爵士等。「搖滾樂圈子有個毛病就是喜歡把人分類,用各種各樣的界線和標簽將音樂劃分得太清楚。我熱愛布魯斯,但我不想整夜只彈奏布魯斯。我喜歡Howling Wolf和Otis Rush,但有些布魯斯卻令我反感。我討厭人們給音樂貼上標簽。」他用自己的技巧和才華豐富了布魯斯音樂,可以說正是這種革新打破了黑、白分明的界限,使得白人聽眾開始接受黑人布魯斯,開始發現黑人音樂的偉大。他們開始去挖掘B. B. King、Muddy Waters。

盡管由於迷信和偏見等原因,直到90年代美國的布魯斯音樂界一直不承認Jimi Hendrix是布魯斯樂手,但Jimi的音樂卻不能否認地滲透著布魯斯的氣質和精神。黑人布魯斯音樂是他的根。而Jimi並不只彈布魯斯,他在布魯斯中加進了許多別的音樂元素,如搖滾和爵士等。「搖滾樂圈子有個毛病就是喜歡把人分類,用各種各樣的界線和標簽將音樂劃分得太清楚。我熱愛布魯斯,但我不想整夜只彈奏布魯斯。我喜歡Howling Wolf和Otis Rush,但有些布魯斯卻令我反感。我討厭人們給音樂貼上標簽。」他用自己的技巧和才華豐富了布魯斯音樂,可以說正是這種革新打破了黑、白分明的界限,使得白人聽眾開始接受黑人布魯斯,開始發現黑人音樂的偉大。他們開始去挖掘B. B. King、Muddy Waters。

Jimi Hendrix的搖滾藝術贏得了很多同時代的音樂人的折服和欽佩。"The Monkees"樂隊的Mike Nesmith回憶說,「有天我和Eric Clapton、George Harrison、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等人一起吃飯。Lennon拿出一盤錄音帶說,『你們一定得聽聽這個,』然後他播放了Hey Joe。聽著如此精湛美妙的搖滾樂,大家全都佩服和驚訝得連下巴都掉了。就在此刻Jimi的搖滾樂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音樂理念。」Jimi Hendrix曾勸告John Lennon不要光寫輕松甜蜜的情歌,我們不敢肯定Lennon有沒有接受,但我們聽到了Lennon後期如"Imagine"等有著深遠意義的好歌。Eric Clapton曾說:「搖滾舞台是專為Jimi而設的。我和他年輕時同樣喜歡Robert Johnson、Freddie、B. B. King等人的音樂,並跟著唱片一起彈奏。然而Jimi跟這些人那麼熟悉,他在他們的圈子中呆過很長時間,和他們一起演奏過,他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只是聽唱片,學二手的東西。我只彈奏單一的芝加哥布魯斯,我從未嘗試突破。而他則將所有大師的精髓都熔合到自己的音樂中。」B. B. King提到這位晚輩時說:「Jimi Hendrix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是 "Delta blues"的偉大發現者。我想這跟他在哪裡出生無關。他的音樂非常獨特而富於創造性,自成一派。他是在平靜中興起風浪的人。」

Jimi Hendrix高超的吉他技巧和貝司技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搖滾藝術家,他的音樂天才和最徹底的搖滾精神激勵著象Kurt Con、Steve Vai、George Clinton、Miles Davis、Johny Lang、Robert Smith等等數不盡的現代音樂家。他即使彈奏貝司也很自然、富於感情,將貝司與吉他和旋律融於一體,聲效非常堅實而震撼,許多有名的貝司手受到他的影響,象Beatles的Paul McCartney,Mr. Big的Billy Sheehan,Red Hot Chili Peppers的Flea...他的出神入化的絕妙的吉他技巧就更不用提了。在他去世後的多年裡,陸陸續續有許多搖滾音樂家紛紛合出「向Jimi Hendrix致敬」的專輯,如在1993年Reprise唱片公司出版的Stone Free: A Tribute To Jimi Hendrix專輯里,The Cure、Eric Clapton、Buddy Guy、Jeff Beck、Pretenders、Belly等等有名的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Jimi Hendrix的作品,以示他們對Jimi Hendrix的崇敬。在短短不到五年的藝術生涯里,Jimi Hendrix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搖滾樂作品,他的音樂風格豐富多彩、不斷變化,涵括了布魯斯、民謠、節奏布魯斯、搖滾、爵士...他創造音樂的同時也改變音樂,在搖滾樂的歷史里加入了神聖而關鍵的一筆。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彈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