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共出版60餘種。
B. 關於科學技術創造的成果的資料
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測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新突破。嫦娥四號任務將於今年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巡視勘察,譜寫月球探測歷史新篇章。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繼忠介紹:
嫦娥四號今年的發射任務將分別於5月和12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計劃5月發射中繼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點放置衛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通信;12月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在中繼測控支持下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科學探測數據再通過中繼星轉發至地面接收站,開展相關科學研究。
②北斗衛星——密集發射 全球組網:
進入2018年,北斗衛星迎來高密度發射之年。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製和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進入發展新階段:系統性能、衛星壽命、服務精度大為提升,提供服務的地區范圍更廣,進一步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將發射10多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建成基本系統,覆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到2020年,將發射30多顆衛星,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介紹。
③深海科考——「七龍」探海 更深更遠:
「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藍色空間,也是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新疆域。」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2018年對國家深海事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2018年,我國將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方面下功夫,力爭在深海探索中占據先發優勢。
深海裝備,是深海大洋調查的有力保障。今年,會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無人無纜潛水器組成的「三龍」深海裝備體系為抓手,促進深海技術的創新突破。比如持續推進「蛟龍號」和「潛龍二號」的技術升級與應用。
④量子技術——通信計算 繼續領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雜志對外發布2017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雜志為每一名入選者做了一篇新聞特寫,其中以「量子之父」為題報道了潘建偉。
毫無疑問,潘建偉是世界量子技術領域里最好的科學家之一。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量子通信研究迅速從「跟跑」實現「領跑」,目前已領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國量子計算研究也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電技術——高溫低溫 全面發力:
核科技作為重要的科技領域,備受社會關注。歲末年初,核科技持續自主創新再結碩果,呈現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現象。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日前在京正式發布其自主研發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
與此同時,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也傳來捷報,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2號反應堆壓力容器頂蓋扣蓋成功。這意味著距離我國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商用示範工程又邁進了一大步。
C. 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鐵二局、中鐵建工,這幾個企業之間是什麼關系
.中國鐵建: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繼承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的主要資產,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其下屬企業有中國土木工程集團,中鐵十一局集團至中鐵二十五局集團,中鐵建設集團,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中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鐵第一、第四、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中鐵物資集團,昆明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中鐵軌道系統集團,北京鐵城監理公司等。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組建於1948年,1984年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90年成立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現為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特大型建築企業集團。公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專注於基礎設施尤其是鐵路項目建設的國際化工程承包商之一,具有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擁有對外經營權。2007年在世界企業500強排名中位居384位,在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中排名第6位。
2. 中國中鐵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以整體重組、獨家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的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公司是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和其它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成立於2007年9月12日,注冊資本128億元人民幣。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轄有全資公司28個,控股公司15個,分公司4個,參股公司3個,共46家二級子公司。2005年及2006年分別位列全球第四及第三大建築工程承包商。在2007年公布的世界企業500強名單中位列第342名,在同年公布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500強品牌中排名第417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3位。
截止於2007年6月30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勘察設計大師7人,教授級高工390人,以及高級技術人員8000多人。擁有眾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共獲得魯班獎70項,國家優質工程獎6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72項,有效專利202項。創造國家級工法61項,省部級工法359項。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先後參與國內所有主要鐵路建設,新建、改建、擴建鐵路總里程超過50000公里,佔全國已建設鐵路總運營里程的2/3以上;參與建設電氣化鐵路超過22600多公里,約佔2007年6月30日全國電氣化鐵路總運營里程的95%;本公司還參與建設橋梁4230多公里,隧道(不含地鐵)3900多公里,高速公路3400公里,城市軌道566公里。此外,公司還在逾55個國家和地區建設工程及提供建設相關服務,包括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橋梁、隧道、樓宇施工、疏浚、機場和市政工程項目。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工程、建築、研究及設計領域榮獲200多個國家級最高獎項。創造了諸多國內乃至亞洲和世界橋梁、隧道、電氣化鐵路等建設史上的「第一」、「之最」,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堅持科學發展,構築和諧企業、創造企業價值」為己任,與各界朋友攜手共贏,共同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兩家公司都是鐵道部分出來的!而且涉及的工程建築及業務都很相近,有點類似中國的電信跟聯通。
中鐵二局為中國中鐵的下屬公司之一
中鐵建工集團是由中鐵建廠工程局改制後組建的,具有國家特級資質,擁有對外經營承包工程資質。主要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鐵路新線、房地產開發、設備安裝、裝飾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的勘測設計和施工。現有職工萬余名,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74人,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的1221人;擁有各類先進機械設備1719台,總功率53991千瓦。年經營規模達到100億元。在第六屆行業領先企業推展中以驕人的業績排名第15位。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榮獲「全國施工企業優秀管理獎」、全國建築行業「創魯班工程特別榮譽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五、六十年代,設計建造了新中國第一座枕木防腐工廠(漢陽)、車輛修理廠(西安)、機車車輛廠(成都)、內燃機車廠(資陽)、鋼筋混凝土軌枕工藝生產線(豐台橋梁廠)、建成了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火車站(北京火車站),援建了第一座國外火車站(坦尚尼亞洲達累斯薩拉姆火車站)。這7項「共和國第一」,記錄著集團昨天的輝煌。
改革開放後,堅持「以誠信、智慧、科技、管理鑄就更高質量和更富情感的建築精品」的質量方針,創建了47項國優、魯班獎工程;獲得北京長城杯、上海白玉蘭、深圳金牛杯、山東泰山杯、福州榕城杯67項等各地精品工程。
北京站、深圳站、北京西站、貴陽站、昆明站、南京站、拉薩火車站、鹽城站的建成和正在開工興建的北京南站、天津站、北京北站、長沙站、呼和浩特東站,是中國鐵路大型站房建設史上的經典之作。北京亮馬河大廈、北京幸福大廈、蘇州涉外大樓、青島海上皇宮、青島郵電調度中心、上海南證大廈、上海濱江茗苑、深圳五洲賓館、深圳市民中心廣場、深圳諾德中心、深圳賽格群星廣場、深圳東方玫瑰園、貴陽廣電大樓、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大樓、大連期貨期貨廣場等工程,展示了中鐵建工集團在高層、高標准、高等級公用與民用建築領域的光輝業績和非凡實力。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火車站、吉布地和盧安達國家體育場、約旦亞喀巴電站、波蘭華沙住宅小區等160多項工程的建設,標志著中鐵建工集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中鐵建工集團實現了從路內到路外,從國內到國外,從單一的鐵路工廠到大型的公用與民用建築,從單純的設計施工到工程總承包,從一般的房建工程到超大型、高新技術工程施工的跨越發展。在新的征程中,中鐵建工集團將以新的姿態,不斷實現自我跨越,向著更加輝煌的目標邁進。
D. 中國鐵建與中國中鐵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1、不同的母公司:
中國鐵路隸屬於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隸屬於中國鐵建集團公司。兩者隸屬於不同的鐵路系統。
2、不同的子公司:
中鐵全資子公司主要有:中鐵一、中鐵十局、中鐵建工集團、中鐵橋局、中鐵隧道局、中鐵電氣化局、中鐵二院、中鐵咨詢等。
中鐵建設全資子公司主要有:中鐵十一局、中鐵二十五局等。
中鐵的子公司可以說比中國鐵建(ChinaRailwayConstruction)大得多,不僅有建築公司,還有許多研發和設計公司。
(4)中鐵建馬金生創造成果擴展閱讀:
其他區別: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繼承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資產,完全由中國鐵建發起成立。
中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CRCC)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獨家發起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E. 中國對重大發明創造成果有特別申報專利曲道嗎
可以向中國知識產權局咨詢是否是重大發明創造成果,並申請特別重視的優惠政策和相關事項。
F. 中鐵和中鐵建有什麼區別
一、企業類型不同
1、中鐵建:國有企業。
2、中鐵:中央企業。
二、成立時間不同
1、中鐵建: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建,英文 CRCC),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於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
2、中鐵: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成立於1950年3月,總部位於北京。
三、公司資質不同
1、中鐵建:中國鐵建擁有經中國建設部核準的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19項,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17項,高居行業首位。
中國建設部核準的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251項,專業承包一級資質324項;中國建設部核準的施工資質專業類別44個,覆蓋面廣泛。中國建設部核準的水利水電一級資質20項,是中國少數擁有眾多該等資質的大型企業之一。
2、中鐵: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13家子公司擁有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26家子公司擁有鐵路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1家子公司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
另外36家子公司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一級資質;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家子公司擁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1家子公司擁有港口與海岸工程專業承包企業一級資質,18家子公司擁有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承包資質。
G. 中鐵建電氣化局第四工程公司的公司現狀
公司於2005年11月經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冊登記,注冊資本金為2280萬元,地址為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中意一路728號。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肖勇,總經理馬金生。公司現有職工910人,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58人,工程技術人員320人,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技術力量雄厚,配備了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能獨立承擔鐵路電氣化、電務、送變電、城市軌道交通、公路交通工程通信、監控、照明、收費綜合系統的施工,現有鐵路電務工程、鐵路電氣化工程、建築智能化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壹級,送變電工程專業承包叄級資質,年施工能力達二十億元以上。
H. 中鐵建電氣化局三公司的輝煌成就
在30多年的施工經歷中,公司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創造了許多先進的施工技術成果。先後承建和參建了京通、大秦、寶中、侯月、沈丹、朔黃、京九、南昆、內昆、梅通、長圖、京山、荷日、京秦、株六、青藏、西南、渝懷、膠濟、宜萬、蘇丹、西合、京津城際、膠濟客專、濱洲、包神、武襄、襄胡、包惠等四十多項國家重點鐵路「四電」工程,同時,努力拓寬經營范圍,積極承建地方電信、輸變電等工程,如中國網通、津沈大、京太西等線長途通信管道光纜工程,以及中國網通遼寧、河北、湖北、山西等省城市引入工程的建設。所建工程優良率100%,多項工程被免驗並榮獲部、總公司優質工程。特別是近三年來,擔負的國家重點工程、西合、渝懷、京津城際、武襄、襄胡、包惠、膠濟客專、青藏等鐵路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工程施工中採用了通信SDH光傳輸系統和微機氣壓監測系統及充油絕緣長途通信電纜接續技術,信號K5B微機連鎖和CTC調度集中、CTCS2行車指揮系統、ZPW-2000型無絕緣四顯示移頻自動閉塞設備,電力500kv高壓輸電線路施工技術等國內國際先進技術。
I. 付出在這個世界上創造了什麼成果
勞動不僅創造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斷地提高著人類自身的生理素質和專心理素質,促進著人類的成長屬與發展。(1)通過勞動工具的發明和使用,人類延伸了身體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強了在自然界中謀生和發展的能力。(2)勞動是培養和發展人的道德品質,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3)勞動不僅能夠促進人生理、心理和品德的發展,而且與個人的成才、事業的成功緊密相關。(4)勞動,可以鍛煉我們的能力,磨礪我們的意志,強化我們自強、自信、自立的意識。(5)勞動的過程是一個付出體力和腦力的艱苦的過程。通過勞動,我們不但能學會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堅強不屈,而且能夠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學會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這一切都是我們走上社會後建功立業的必要素質。
J. 這次疫情 我國取得了一定成績這其中創新創造成果有哪些
我國在信息技術科研開發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面進入自主創新階段,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吳基傳介紹說,我國集成電路直追世界先進水平,已具備0.25微米晶元設計開發和0.18微米晶元規模生產能力,以「方舟」、「龍芯」為代表的高性能CPU晶元開發成功,標志著我國已掌握產業發展的部分重大核心技術。許多軟體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計算機開發生產水平也已進入國際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