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時間都去哪了》的含義
這首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起初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的片尾曲,也是馮小剛導演的重磅賀歲喜劇《私人訂制》中的插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以朴實細膩的真情觸動著每位觀眾的心,直戳淚點,引發淚飈,成為最深情震撼的插曲。舒緩的旋律,貼心的歌詞訴說著歲月流轉中的種種故事,「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平實的語句,將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句句歌詞直戳心扉,將父母的愛表達的朴實感人。
② 時間都去哪兒歌詞的主人大萌子資料
王錚亮,1977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製作人、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 2007年,參加湖南衛視選秀娛樂節目「快樂男聲」比賽獲得成都賽區四強、全國總決賽第十名,賽後發行首支個人單曲《肩上的翅膀》。2009年12月22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王錚亮 滿滿的愛》。2011年6月,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愛的自選》。2012年5月13日,發行第三張專輯即首張影劇歌集《聽得到的時間》。2014年,登上央視馬年春節晚會,並演唱歌曲《時間都去哪了》。 中文名:王錚亮 外文名:Reno Wang 別名:小亮,影視劇歌王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77年11月30日 職業:歌手,音樂製作人,老師 畢業院校:四川藝術大學 經紀公司:少城時代 代表作品:《滿滿》《靜靜的夜晚》《真愛你的雲》《錯過》等 主要成就:波羅的海手風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2005年全國PUB歌手大賽冠軍,2007年快樂男聲全國第十名,2009中國歌曲排行榜金曲《滿滿》,華語咪咕榜中榜勵志傳遞先鋒歌手,2012MusicRadio年度推崇歌手 籍貫:四川·成都 身高:175cm 體重:67kg 座右銘:努力實現音樂夢想 唱片公司:少城時代 快速導航 參演電影音樂作品分享 早年經歷 2002年,從四川音樂學院畢業,在四川音樂學院通俗音樂學院擔任老師。2005年參加《全國PUB歌手大勝戰》比賽,獲得全國總冠軍。 演藝經歷 2007年參加湖南衛視選秀娛樂節目「快樂男聲」比賽獲得成都賽區四強、全國總決賽第十名,賽後發行首支個人單曲《肩上的翅膀》。 2008年,錄制賑災歌曲《愛是家鄉》;同年為奧運會志願者創作歌曲《點亮亮點》。 2009年,為電視劇《人間煙火》獻唱同名主題曲,並主演國內首部3D歌舞電影《樂火男孩》,12月22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王錚亮 滿滿的愛》。 2010年2月獲得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新人獎;8月擔任《快樂男聲》總決賽5進4幫唱嘉賓,與劉心合唱《海闊天空》;同年推出單曲《靜靜的夜晚》。 2011年6月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愛的自選》;同年出演郝蕾執導的《城市映像》電影系列之「成都篇」《火鍋》。 2012年5月13日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聽得到的時間》;12月23日在北京舉辦「我能給的天亮」北京M空間演唱會。 2013年,參加湖南衛視「小年夜大聯歡晚會」,並演唱歌曲《我能給的天亮》;同年為電影《私人訂制》獻唱插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並拍攝MV。 2014年登上央視馬年春節晚會,並演唱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隨後在央視元宵晚會上再次演唱了《時間都去哪兒了》。4月13日出席第十四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並憑借《時間都去哪兒了》勇奪2013年度最佳影視歌曲獎。8月跨界主演話劇《時間都去哪兒了》並擔任音樂總監。11月24日,出席由張一白指導的QQ瀏覽器微電影《選擇,我要的現在就要》在四川大學文華活動中心舉辦的試映會,並為該微電影創作主題曲。 2011年9月6日,王錚亮與小提琴演奏家文薇領了結婚證,並在微博中彼此宣誓告白。
③ 存在與時間的創作背景
海德格爾提及自己的存在問題產生於1907年左右對布倫塔諾博士論文(《論亞里士多德那裡存在的多重含義》)的閱讀。
布倫塔諾的問題起源於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Z卷(第七卷)開頭的一句話:「存在(者)以多種方式被說出(legetai)。事實上,亞里士多德多次討論過「存在(者)」含義的這種多樣性,而且幾乎每次討論所指出的含義分類都有些差別。
布倫塔諾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作出了整理。以他之意,亞里士多德在E卷(第6卷)第2章中的分類最完整也最標准:
1、按照偶性的存在(on kata symbebekos);
2、作為真的存在(on hos alethes);
3、潛能的與現實的存在(on dynamei kai energeia);
4、按照諸范疇之模式的存在(on kata ta schemata tonkategorion )。
這種整理和區分僅僅是開始。布倫塔諾進一步指出,在全部4種含義中,第4種即范疇意義上的存在是重要和獨特的,因此他將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用來研究范疇意義上的存在。
海德格爾從布倫塔諾那裡產生了對存在多重含義之統一性的困惑。早期關於邏輯和范疇理論的探索,可以同時看作是對通往存在問題之路途的尋求,直至1917年前後初步確定了應該在實際生命即「我是」那裡出發去尋求「是之為是(存在之為存在)」的規定性。
這是一種存在類比的思路,但關鍵問題沒能解決:類比統一性究竟何在,即如何完成從「我是」到「是之為是」的闡釋?直至在對亞里士多德的解讀中,海德格爾才發現了ousia概念的時間特徵,即被理解為「持續的在場」和「完成性」。這一「靈光一閃」將海德格爾帶入了對時間本身的探尋中,並進而正式提出了關於存在之意義的問題。 早期海德格爾師從胡塞爾學習現象學,從現象學基本方法來追問存在(現象)。
哲學的創新常以思想方式的突破為契機。《存在與時間》的產生,便是如此。早在1907年,海德格爾就接觸到布倫塔諾的《論「存在」在亞里士多德那裡的多重含義》,觸發了他對存在問題的思考。通過現象學態度的昭示,海德格爾被帶上了探索存在問題的道路。正是對胡塞爾現象學的繼承和改造,促使海德格爾以現象學思考方式探索存在問題,才有《存在與時間》的問世。 早年海德格爾藉助原始基督教的生命經驗而明確地理解到,生命之為生命本身就具有歷史性和時間性;在洞察到ousia在希臘人那裡的時間意義以後,海德格爾己經體會到,自古以來對存在的理解就緊密地與時間相關;既然所追問的存在應在時間中被理解,而該問題的追問者(生命、此在)本身也是時間性的,那麼追問者與問之所問就在時間概念上達到某種統一了。
海德格爾在1924年洞見到ousia的時間意義後馬上開始將自己的寫作計劃從「對亞里士多德的現象學闡釋」轉變為「時間概念」、「時間與存在」等。而後來,海德格爾也確實將此在的時間性(Zeitlichkeit)與存在的時態性看作是一體的兩面。
海德格爾提出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但並沒有展開對「存在意義」這一概念的闡釋。就此而言,存在問題還是不完整的。在1925年以後,海德格爾著眼於存在領會的概念來闡釋存在意義,這才為意義問題的探索提供了充分的視域。在這種探索中,讀者很容易能看到意義問題與時間問題之間的本質性關聯,因而前一段中提出的問題也將會在對意義問題的展開中得以觸及。
④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為什麼會帶給我們這么多感動
《時間都去哪兒了》是由晨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一首流行歌曲,是由王錚亮演唱的。這首歌是他們為《老牛家的戰爭》做的主題歌曲,是一首抒情的歌曲。這首歌感動了無數的人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曦是一個八零後,她近些年來做了很多金曲,其中有很多都深受眾人喜愛。
當然《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也是有創作背景的。她說剛開始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其實一點感覺都沒有,正好趕上了她母親的60歲生日,在生日那天,晨曦偶然感覺到原來爸爸媽媽也會老去,和爸爸媽媽聊天時,她在與爸爸媽媽相處的回憶中找到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個主題,於是她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也啟發了我們一定要學會孝順父母,時間是不等人的,孝順也不要等到長大以後,多給父母一些陪伴,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⑤ 時間都去哪了的創作背景
詞作者陳曦在為母親過完60大壽後突然發現,為柴米油鹽操心了大半輩子的母親,臉上已不專知不屬覺布滿了皺紋。基於這種觸動,陳曦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歌曲則出自陳曦的丈夫、音樂人董冬冬之手。《時間都去哪兒了》能走紅,正是因為其質朴的歌詞及溫暖的曲調能引起聽眾內心的共鳴。
⑥ 跪求《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解釋,或者是歌詞背後的故事
《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是陳曦在為母親過完60歲生日後,看到母親「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種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觸,讓陳曦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而在陳曦作好詞後,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
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歌手:王錚亮
填詞:陳曦
譜曲:董冬冬
歌詞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6)時間都去哪兒了創造背景擴展閱讀
《時間都去哪兒了》該歌曲收錄在專輯《2015江蘇衛視新年演唱會》中,由江蘇衛視公司發行於2015-01-01,該張專輯包含了33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群星演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該歌曲收錄在專輯《2014年十大發燒唱片精選》中,由廣東音像公司發行於2014-12-31,該張專輯包含了26首歌曲。
2、薛佳piano演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薛佳個人鋼琴演奏曲集》中,2016-03-26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9首歌曲。
⑦ 時間都去哪了原唱
《時間都去哪兒了》是王錚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收錄在王錚亮專輯《愛的自選》、《聽得到的時間》和《故事島》中。這首歌同時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主題曲、電視劇《空巢姥爺》 主題曲、電影《私人訂制》插曲。
歌詞;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7)時間都去哪兒了創造背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時間都去哪兒了》由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夫婦共同創作 。《老牛家的戰爭》 劇組之前邀請兩人為該劇創作主題曲,他們思考後達成共識,想寫出一首情感上類似《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是陳曦在為母親過完60歲生日後,看到母親「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種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觸,讓陳曦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而在陳曦作好詞後,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
⑧ 時間都去哪裡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是一首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中國流行歌曲。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的片尾曲,喜劇《私人訂制》中的插曲。
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歌手王錚亮首度受邀,帥氣亮相,自彈自唱《時間都去哪兒了》(王錚亮 時間都去哪兒了 吉他譜)[1],歌詞朴實細膩、深情震撼,觸動著觀眾的心。歌曲充滿感染力的「走心」演繹令不少觀眾當場感動落淚,成為馬年春晚較大亮點。
2014年3月,《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新書重磅上市,再度引發全民探討「時間都去哪兒了」的話題。書里不僅有親情,還有奮斗,成長,溫暖。讓成功戒掉速成,讓生活褪去浮躁,轉身再看,時間已經到了越來越豐富的人生中,變成更加從容的微笑、更加踏實的腳步、更加堅定的目光。
唯願時光將我們溫柔相待,許我們歲月安好。
這首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起初是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的片尾曲,也是馮小剛導演的重磅賀歲喜劇《私人訂制》中的插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以朴實細膩的真情觸動著每位觀眾的心,直戳淚點,引發淚飈,成為最深情震撼的插曲。舒緩的旋律,貼心的歌詞訴說著歲月流轉中的種種故事,「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平實的語句,將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句句歌詞直戳心扉,將父母的愛表達的朴實感人,與《私人訂制》中宋丹丹所飾演角色的心理、經歷不謀而合,觀眾深受感觸。
一首好的歌曲是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而《時間都去哪兒了》正好應證了這一點,它那朴實無華的歌詞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得震撼人心,舒緩的旋律又深情地將這種愛慢慢的流淌。
王錚亮(1977年11月30日),內地男歌手、音樂製作人、[5]四川藝術大學通俗音樂學院教師,是一名出色的手風琴手,曾榮獲國內國際手風琴比賽大獎。2007年參加湖南衛視舉辦的快樂男聲成都唱區的比賽,以唱區四強的身份參加48小時突圍賽並成功晉級全國13強;在總決賽11進9中,因終極PK簡訊票數不敵蘇醒而遺憾止步,獲得全國第10名,被公認為2007華語樂壇唱作俱佳的實力歌者。同年九月發行首支個人單曲《肩上的翅膀》。隨後幾年裡了發行《滿滿的愛》、《愛的自選》兩張專輯;王錚亮已經為十餘部影視劇獻唱主題曲與插曲,這些影視劇不僅收視火爆,主題曲與插曲也引起歌迷與媒體的持續搜索與熱議,獲得較高口碑與優秀排名成績,令王錚亮漸漸發展成為新一代「影視劇歌王」,並於2012年5月13日發行第三張專輯即首張影劇歌集《聽得到的時間》。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 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 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 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 半輩子[7]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演唱時,舞台背景展示著網路名人大萌子(原名趙萌萌)的「30年父女合影」,30張照片凝聚30年父女情,引人深思,王錚亮同時傾情獻唱《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真摯而平實的歌詞引爆觀眾共鳴與淚點,對親情的濃濃呼喚瞬間鑽心入肺,「走心」的演繹催人淚下,現場不少觀眾當場感動落淚,連主持人張國立也表示歌曲十分「揪心」。王錚亮的演唱再度引發網路熱議,網友紛紛轉發分享這首歌曲,並稱贊《時間都去哪兒了》是馬年央視春晚最感人節目。
《時間都去哪兒了》原本是熱播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主題曲,由知名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夫婦共同創作。作為馮小剛導演2013賀歲電影《私人訂制》的插曲,這首歌瞬間將影片推向高潮,意外製造「大淚點」,呼喚親情的濃烈情感引發集體共鳴。王錚亮回憶稱,自己有一次到好友宋丹丹家聚會,在現場彈鋼琴唱起這首歌,意外感動到也在現場的馮小剛導演,令馮小剛導演眼淚直流,馮小剛當場表示《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寫得既殘酷又真實,警示大眾時間過得太快,應多關注身邊的親人。此次在春晚舞台演唱這首令馮小剛導演感動到淚流的作品,王錚亮特別進行了全新編曲,自彈自唱,更加側重於情感的渲染,令全場觀眾都專心聆聽,令人難忘,觀眾亦紛紛表示是本屆春晚較大亮點
⑨ 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首歌有什麼特點
歌詞生動形象,深入人心,聽歌的人能找到共鳴。
《時間都去哪兒了》是由晨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一首流行歌曲,是由王錚亮演唱的。這首歌是他們為《老牛家的戰爭》做的主題歌曲,是一首抒情的歌曲。
這首歌感動了無數的人這首歌的詞,作者陳曦是一個八零後,她近些年來做了很多金曲,其中有很多都深受眾人喜愛。
(9)時間都去哪兒了創造背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時間都去哪兒了》由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夫婦共同創作 。《老牛家的戰爭》 劇組之前邀請兩人為該劇創作主題曲,他們思考後達成共識,想寫出一首情感上類似《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是陳曦在為母親過完60歲生日後,看到母親「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種對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的感觸,讓陳曦一氣呵成寫出了歌詞。而在陳曦作好詞後,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
她說剛開始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其實一點感覺都沒有,正好趕上了她母親的60歲生日,在生日那天,晨曦偶然感覺到原來爸爸媽媽也會老去,和爸爸媽媽聊天時,她在與爸爸媽媽相處的回憶中找到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這個主題,於是她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首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