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博悅換什麼機油
看你的車應該是1.4t運動版的吧,給你推薦幾個各個檔次的。
我本人換機油也就第一次買車都時候在4s點換免費的機油,後來基本上都是自己換。
對了,換機油的時候一般都需要一起更換機濾。這個也可以在淘寶買,不是便宜一兩點哦。
高端喜歡飆車的一般都用紅線和速馬力,
特別是速馬力的,你用了一次基本上都會一直用下去,因為換了之後聲音都不一樣了,很安靜,
但這個估計河南不會有,建議在淘寶上購買,然後去修車店換一下就可以,我在上海20塊~40塊就能換上。參考一下。
便宜一點的,中檔的應該算SK的還可以。
普及型的就是殼牌,統一,美孚,道達爾,相對統一的性價比高一點。
就算是普及型品牌每個品牌都有高低檔的。比如全合成,半合成。當然全合成的效果好,比較耐用。但是價格也比較高。
然後普及一下,現在很多汽車機油粘度范圍比較寬,也就是說適合全年使用,不在乎溫度的。
B. 加裝速馬力對發運機有沒影響
有影響,因為速馬力會讓汽油完全燃燒,汽油完全燃燒後產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他可以清除發動機活塞頂、 氣門積碳達到養護發動機的功效。
C. 為什麼這么多人黑速馬力
首先,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越是優秀的東西就容易被人挑毛病,俗話說受得起多大贊賞就要經得起多大詆毀。其次,競爭對手可不是吃素的,但願你能懂我意思。
D. 京車匯汽車保養之怎麼選擇機油
大家應該都知道機油對於汽車有多重要,它就相當於我們人體的血液,由於機油品牌太多,級別也太多,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選擇什麼機油來使用,下面就匯總一些個人覺得必須了解的機油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機油品牌的選擇
先列舉一下我們在國內能夠見到的,能夠方便買到的品牌裡面,可信度比較高的品牌。
1、 SHELL 殼牌
2、 MOBIL 美孚
3、 CASTROL嘉實多
4、 MOTUL 摩特
5、 TORCO 拓酷
6、 REDLINE紅線
7、 CONOCO康菲
8、 ENEOS 億能
9、 SPEEDMASTER速馬力
10、 AMSOIL安索
11、 FUCHS 福斯
12、 JINLIBAO勁力寶
另外還要再補充上幾家國內的潤滑油廠商,那就是:長城、昆侖和統一。統一雖然被SHELL收購,但是其產品系列線在市場上還是可以看到的,只不過生產公司改成了殼牌統一而已。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牌沒有提到,這里我們就不一一說出了,這幾個品牌是具備一定規模一定歷史一定技術實力的,並且在國內可以方便買到,光這10幾種,我們的選擇餘地就很大了,也足以讓很多人猶豫不定了。如果對潤滑油一點不熟悉的TX可以在確保正品和合理價格的情況下在這些品牌內選擇自己對應粘度的型號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二、機油粘度級別(通常的機油標號)
潤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級別標識,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例如: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一橫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數值越大說明機油在高溫下的保護性能越好。
(SAE) 適用的環境溫度(°C)
5w耐外部低溫-30°C
10w耐外部低溫-25°C
15w耐外部低溫-20°C
20w耐外部低溫-15°C
30耐外部高溫30°C
40耐外部高溫40°C
50耐外部高溫50°C
三、機油質量級別
API 標准(即"美國石油協會"標准),這是一個綜合衡量機油質量高低的標准。
"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油質量由低至高依次劃分為:SA、SB、SC、SD、SE、SF、SG、SH、SJ、SL、SM、SN等級,從「SA」一直到「SN」,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性能都會優於前一種,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發動機的添加劑。字母越靠後,質量等級越高,SN是目前世界品質級別最高的機油。
"C"開頭系列代表柴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CA, CB, CC, CD, CE, CF, CF-2,CF-4,CG-4, CH-4, CI-4。當"S"和"C"兩個字母同時存在,則表示此機油為汽/柴通用型。
1、SA 1930 年代初期,純礦物油,不含添加劑.
2、SB 194O 年代後期,首隻含添加劑的機油,含有些防銹劑及防氧化劑.
3、SC 1964 提供防止高溫及低溫沉積、磨損、銹蝕及腐蝕的保護.
4、SD 1968 表現比SC機油好.
5、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銹蝕、腐蝕及高溫沉積的保護.
6、SF 1980實施,防油泥、防積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優於SE氧化穩定性較SE為佳.
7、SG 1989年實施,耐磨性、耐高溫、抗氧化性、清凈性、防油泥、分散性等優於SF。對發動機沉積、機油氧化及發動機磨損的控制較SF為佳.
8、SH 1992年制訂,1993 測試通過程序較SG嚴格.1994年實施,SH規范內容與SG相同,但SG對於送測時不合格項目可以日後補測直到全部合格為止,而SH於送測時必須一次全部合格
9、SJ 1996年制訂,1997年實施,為目前最高等級機油,適用於目前所有汽油引擎,
10、SL 2002年 SJ級別的升級版本
11、SM 2004年
12、SN 2010年 SN與SM對發動機的保護沒什麼大的區別,不過更環保。
大概1994-1996年製造的引擎用的是SH標准,鋅含量限制1300ppm,磷含量1200ppm,該標准早已廢除
大概1997-2001年製造的引擎用的是SJ標准,鋅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1000ppm,該標准仍有效
大概2002-2004年製造的引擎用的是SL標准,鋅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1000ppm,該標准仍有效
大概2005-2010年製造的引擎用的是SM標准,鋅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該標准仍有效
2010年以後用的標准應該是SM、SN都有。
四、引擎機油對於黏度的需求有:
1、低溫啟動性好
即低溫時黏度要低,使得機油能迅速流動到達各機件以發揮保護功能。根據美國寒冷地區的引擎實驗,引擎磨損有70%是啟動時造成的,尤其是冷車啟動造成的磨損極大,只有30%磨損才是運轉中造成的。台灣的氣候沒有美國寒冷,啟動造成的磨損比例沒有美國嚴重。從上面數據知道,低溫流動性好的機油可大大減少引擎磨損,美國MOBIL公司曾就20W50機油和5W30機油做啟動磨損實驗,發現20W50機油造成的磨損量約為5W30機油的2倍多。
2、寒冰時機油不可結凍
結凍的機油會打壞啟動馬達,嚴重時造成引擎大故障,這和冷卻水箱不可結凍原理一樣。在台灣的冬天,車子可到達最冷的地方是合歡山的清晨,假設溫度是- 5° C,單級#40機油凝固點約是- 9° C,那麼可使用單級#40號機油上合歡山嗎?不妥,因為此時機油雖沒有結凍,但黏度非常高,像麥芽糖一樣,車子很難發動,就算勉強發動起來,冷啟動磨損可能造成引擎內傷了。適合冬天合歡山清晨的機油是15W、10W、5W、0W等機油,其中15W是可接受的黏度,10W已是令人滿意了,5W和0W以上效果當然更好,但價錢昂貴。
3、高溫時機油黏度夠
黏度夠才有強韌的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的油膜強韌不破裂才可發揮保護機件功能,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通常夏天溫度30° C,適用#30機油,40° C適用#40機油,50° C適用#50機油,但也要配合車輛負荷、操駕激烈程度、引擎新舊程度做調整,待會後面有更詳細介紹。像沙烏地阿拉伯全年高熱氣溫約50° C,所以使用#50機油。在台灣的夏天,從台北至墾丁最熱約40° C,所以基本上最適用於台灣的是#40機油,但這只是基本選用原則,實際上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用車情況調整,有人適用#30機油,有人適用#50機油,甚至賽車選手適用#60機油。
4、高溫時黏度不要太高
黏度太高會阻礙活塞在氣缸壁上的滑動,成為引擎內阻力,使引擎耗油、引擎溫度上升、轉速拉不上來、馬力無法發揮等問題。較稀的機油阻力低,比較省油,但又怕機油太稀沒有足夠強韌油膜保護機件,所以機油黏度的選用必須在省油與抗磨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5、黏度指數要高
普通機油在低溫時通常黏度很高,高溫時通常黏度很低,這種高低溫的黏度差異稱為黏度指數,一款好機油在高低溫的黏度差異越小越好,也就是黏度指數要高。通常黏度指數的比較是以40°C的黏度和100°C的黏度來計算。有些添加劑可改善黏度指數,所以通常機油添加黏度指數改善劑,可改善高低溫的黏度差異,使成為復級機油如10W40,低溫時符合10W流動性,高溫時符合#40黏度。
五、如何根據個人用車狀況調整用油
1、新車的活塞與氣缸間隙小,且機件活動面尚未磨配(run in),適合較稀的機油,因為稀機油容易進入緊密間隙中,且可以幫助磨配。待磨配完成後再改用正常黏度機油。
2、車輛在80000km內,活塞與氣缸磨損不多,間隙正常,可選用正常黏度。
3、舊車在80000km以上,活塞與氣缸間隙已稍磨損,間隙稍大,可選用較黏機油,以幫助間隙的密封性。
4、都市用車、常塞車、慢速龜爬者,因慢速塞車易引起引擎高溫,宜選用較黏機油。
5、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因引擎溫度正常,選用正常黏度即可。
6、輕負荷引擎譬如轎車,宜選用正常黏度機油。
7、重負荷引擎譬如貨車,或是常常滿載的轎車、常爬山長陡坡的車,宜選用較黏機油。
8、激烈操駕者,如常急加速、引擎轉速高、賽車者,宜選用黏機油,對於引擎常逼近紅線區者宜選用#60機油。
六、關於機油的油基
機油是以基礎油和添加劑混和而成,基礎油(即油基)分為礦物油(mineral oil)和合成油(synthetic oil)和植物油三種。
1.礦物油:
礦物油是從原油提煉而得,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後,接著提煉出礦物油,最後留底的是瀝青。礦物 油顏色透明微帶淺琥珀色,就像沙拉油的顏色一般。有一種礦物機油是從廢機油回收過濾之後蒸餾氫化重製,價錢非常便宜,其顏色是深棕琥珀色。通常礦物機油很便宜,一罐約百元以下,因為礦物油較容易氧化,使用壽命約2500–4000公里/三個月,以先到者為准就要換油,跑長途者換油里程可於約4000公里換油,常跑市區者約2500公里換油。
2.合成油:
合成油是將礦物油裂解後,再加以合成,可以得到性質較一致的化學成分,顏色與礦物油相似為澄清微帶淺琥珀色,因提煉成本高所以價昂,約一罐300元左右,但抗氧化性良好,是相當好的長效型機油,使用壽命約5000–10000公里/六個月,以先到者為准,常跑長途者約8000–10000公里換油,常跑市區者5000公里換油。
3.植物油
植物油是另有一種專供F1賽車短時間超高速賽車用機油,油基為毘麻油,毘麻油是目前潤滑性能最好的油基,比合成油還好,但是非常容易氧化,只能供短時間賽車使用,不能作為一般轎車長時間使用。毘麻油在礦物油發明之前廣為車輛機油使用。
七、真假機油的鑒別:
發動機的潤滑系統,與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非常相似。人體離不開健康的血液,一旦失血過多或血液發生質變,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失去生命。一台發動機工作質量的好壞與壽命的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油數量的多少和質量的優劣。健康的人體具備造血功能,能及時補充新鮮血液,而發動機卻做不到這一點。另外,對機油作用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發動機的「生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如有的摩托車1-2萬公里不大修,而有的幾千公里甚至於磨合期還沒有跑完就大修,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裡面雖然也有其機械質量因素的影響,但潤滑是最主要的原因。下面著重介紹簡陋條件下機油質量的鑒別和更換方法。
目前,市場出售機油的JS並非那麼「純潔」,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現象普遍存在。當你需要購買機油時,如果不具備質量鑒別和牌號識別能力,就會吃大虧!
1.觀察機油顏色
國產正牌散裝機油多為淺藍色,具有明亮的光澤,流動均勻。凡是顏色不均、流動時帶有異色線條者均為偽劣或變質機油,若使用此類機油,將嚴重損害發動機。進口機油的顏色為金黃略帶藍色,晶瑩透明,油桶製造精緻,圖案字碼的邊緣清晰、整齊,無漏色和重疊現象,否則為假貨。
2.識別機油牌號和試驗粘度
前面已經講了就不再累訴了。
3.聞氣味
合格的機油應無特別的氣味,有的略帶芳香如BP-威士達系列。凡是對嗅覺刺激大且有異味的機油均為變質或劣質機油,多為廢油再生的再生油,絕對不可使用。
E. 發明SmartLife(速馬力)燃油催化器的初衷和SmartLife(速馬力)燃油催化器經營理念是什麼
發明SmartLife(速馬力)燃油催化器的初衷就是憑著對賽車的執著追求,為了提高汽車的燃油效率。愛車、倡導環保的駕駛方式,還中國一片藍天白雲、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是SmartLife(速馬力)燃油催化器燃油催化器一直宣揚的理念。
F. 漢蘭達保養問題,用什麼機油好!~
漢蘭達保養用美孚1號全合成機油:
●超越了所有汽車製造商和潤滑油行業的最高標准,合成潤滑油的發明並領導者!
●買新車當天就可以用,不會使保修失效,贏得各大汽車公司信賴。
●長達10000—30000公里的換油周期,代表當今最高科技!
●F1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賽車,冠軍用美孚1號。
●美孚1號在-50°C到超過300°C的溫度(300°C的溫度足以熔化錫,且接近鉛的熔點。)范圍內性能卓越,挑戰人類極限!
●全球銷量第一的合成油,佔有率超過53%,價格比可樂還透明。
●全世界成功精英人士首選的第一品牌機油,誰騙得了聰明人?
●進行了160萬公里測試後,引擎還可以達到新車出廠標准,不可思議!
●比傳統機油每百公里節約10%以上汽油,真正省錢專家!
●高檔車4S店有售。
G. 速馬力燃油節能器騙人
免費個鏟鏟,體檢期間不滿意要求退貨,各種威脅甚至動手打人,看你還退不退,一群強盜
H. 請問斯巴魯2.0自豪用 摩特、殼牌、紅線、嘉實多那種機油更好
百公里節省1升燃油費 ,汽油越貴用美孚1號越省錢!
●超越了所有汽車製造商和潤滑油行業的最高標准,合成潤滑油的發明並領導者!
●買新車當天就可以用,不會使保修失效,贏得各大汽車公司信賴。
●長達10000—30000公里的換油周期,代表當今最高科技!
●F1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賽車,冠軍用美孚1號。
●從-50℃至204℃極端低溫與高熱下的性能卓越,挑戰人類極限!
●全球銷量第一的合成油,佔有率超過53%,價格比可樂還透明。
●全世界成功精英人士首選的第一品牌機油,誰騙得了聰明人?
●進行了160萬公里測試後,引擎還可以達到新車出廠標准,不可思議!
●高檔車4S店有售。
I. 潤滑油有哪些靠譜的牌子
十大潤滑油品牌:SHELL(殼牌)、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BP (英國BP)、CNPC&SINOPEC
(中國石油——昆侖系列機油、中國石化——長城系列機油 )、CHEVRON (雪佛龍)、TOTAL(法國道達爾)、LUKOIL
(盧克石油)、FUCHS (德國福斯)、NIPPON OIL(日本石油)、VALVOLINE (沃爾沃)
1、SHELL(殼牌)
英荷(英國、荷蘭聯營)皇家殼牌集團,簡稱殼牌公司,其組建始於1907年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股權的合並。此後,該集團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業務遍及大約130個國家,合作夥伴非常廣泛。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在30多個國家的50多個煉油廠中擁有權益,而且是石油化工、公路運輸燃料(約5萬個加油站遍布全球)、潤滑油、航空燃料及液化石油氣的主要銷售
2、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
在全球擁有生產設施和銷售產品,在六大洲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業務;在能源和石化領域的諸多方面位居行業領先地位。埃克森美孚見證了世界石油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約翰·洛克菲勒於1882年創建的標准石油公司,至今已經跨越了136年的歷程。埃克森美孚通過其關聯公司在全球擁有8萬多名員工,其嚴謹的投資方針以及致力於開發和運用行業領先技術及追求完善的運營管理,使之在全球位居行業領先地位。
3、BP
是世界私營石油公司之一(即國際石油七姊妹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私營企業集團之一。BP是世界上的石油和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之一。由前英國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實多等公司整合重組形成,是世界上的石油和石化集團公司之一。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天然氣銷售和發電;油品零售和運輸;以及石油化工產品生產和銷售。此外,公司在太陽能發電方面的業務也在不斷壯大。BP總部設在英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