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白熾燈發明

白熾燈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16 15:25:51

A. 愛迪生是怎樣發明的白熾燈

1.電燈時代的前夜

在古希臘神話中,人類是神普羅米修斯創造的。他也充當了人類的老師,凡是對人有用的,能夠使人類滿意和幸福的知識,他都教給人類。同樣的,人類也用愛和忠誠來感謝和報答他。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卻要求人類敬奉他,讓人類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獻給他。普羅米修斯的種種行為觸犯了宙斯。

作為對他的懲罰,宙斯拒絕給予人類為了完成他們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後的物品——火。但普羅米修斯卻想到了一個辦法,用一根長長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陽車經過時,偷到了火種並帶給了人類。火改變了人類歷史,蒸氣推動了工業革命,而電氣則又讓一個新的時代興起了。

電燈是19世紀末最著名的一項發明。

在愛迪生2000件大小發明中,最重要、最輝煌的發明要算電燈和配電系統,是愛迪生把光明帶給了人類。在愛迪生著手進行電燈的研究時,一般家庭普遍使用天然氣燈。天然氣的發明那時已有70年的歷史,代替了以往的石油燈和蠟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但是使用天然氣燈,必須每家每戶都安裝天然氣管道以供應天然氣,所以只能用於城市,在美國大部分人則無法使用。另一方面,想要利用電進行照明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著。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已初步掌握了關於電的知識。第一個開始這項研究的是英國科學家戴維。1808年,戴維為做一項實驗聯結了2000個電池,並在電池兩極伸出來的鐵絲綁上了炭棒。在炭棒接觸鐵絲的一剎那,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兩塊炭條間產生了強烈的光,是煤油燈和天然氣燈所無法比擬的。於是戴維馬上想到了電燈,他想將電利用於照明。經過了長期不懈的研究,發明了這樣的照明燈,被稱為弧光燈。

但是弧光燈很粗糙,而且炭條極易損耗,需經常更換,使用亦不方便,它的光線很強,只能裝在街道或廣場上,而且亮不上幾個小時就要熄滅。當時,一般家庭使用的還是煤油燈或煤氣燈。無法普及到每個家庭,但正是以它為契機,發明更為便捷的電燈研究才提上了歷史日程。

2.「發明大王」的少年時代

愛迪生1847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邁蘭市。他的父親經營著木材加工廠,愛迪生是4個孩子當中最小的一個。發明大王愛迪生從小就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懷有好奇心的孩子。他為了孵出小鵝,曾像母鵝那樣孵過鵝蛋;為了能使人飛上藍天,他讓自己的朋友喝過酸液,由此險些釀成大禍。童年的愛迪生因喜歡尋根求源,被學校老師視為「弱智兒童」,而由其母親領回。因此,愛迪生一生的全部學校生活只有三個月。

愛迪生從母親那裡學到的東西很多,超過一般小學的課程。在母親熱心的教育下,小愛迪生的學識提高得很快。有一次,母親給小愛迪生買了一本叫做《科學的學校》的書。那本書里記載著很多關於科學實驗的內容。小愛迪生認真地讀完以後,每一項實驗都做過了。從此,愛迪生漸漸成了一個實驗狂。在他童年的房間里,亂七八糟地放著很多科學書籍和實驗器材。

在愛迪生12歲那年,他的家鄉有了蒸汽機車。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小愛迪生聽到招收火車上賣報員的消息,馬上去應聘了,從此他成了火車里的報紙郵遞員。在賣完報紙後,愛迪生會利用餘下的時間看書。小愛迪生又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請求熟悉的車長把客車的一小部分變成屬於自己的房間。他把家裡的實驗器材都搬了上去,在那裡開設了一個實驗室。

由於那時美國正爆發南北戰爭,所以人們特別關心時事,小愛迪生在火車上賣報紙的生意也非常不錯。兩三年後,他在列車上自己主編了一份《先鋒周報》,連英國的《泰晤士報》都轉載它的消息。工作餘暇,他刻苦讀書,如痴如醉地進行各種科學實驗。有一天,因火車晃動太大,架上的一瓶黃磷落地,引起了火災。幸虧人們及時救火,才把火撲滅了。車長發怒了,把他的儀器和葯品全部丟到車外,而且狠狠抽了小愛迪生三個耳光,使他左耳從此聾了。

15歲那年,愛迪生在鐵路上搶救了站長兼報務員麥肯基的兒子免於車禍。麥肯基為了報答愛迪生,答應把電報技術教給他。不久,又讓他當上了車站上的電報員。16歲時,愛迪生發明了自動發報機。正是由於這台自動發報機,他被視為「貪懶」而被解僱了。此後幾年裡,愛迪生多次更換不同職業,常因搞發明改革被視為「不務正業」而多次被解僱。

愛迪生21歲,他去了波士頓市。他一生獲得的1000多種發明專利當中,第一個發明就誕生在波士頓。他在波士頓獲得了「自動電子投票記錄機」的專利。

1870年,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紐瓦克購買了一個車間,開始生產自己發明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機。這次愛迪生獲得了成功,也因此賺得了很多錢。1876年,29歲的愛迪生在離紐約40千米的門羅公園創建新的研究中心——「門羅研究所」。這一創舉,不但在愛迪生一生事業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而且它是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科學研究機構,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為後來美國以及世界各國建立大型工業研究機構樹立了榜樣。

3.愛迪生的家庭生活

瑪麗·史迪威是愛迪生的第一位妻子。她在紐瓦克工廠工作時遇到愛迪生,她非常了解她要嫁的這位年輕人。1884年,瑪麗不幸死於傷寒。

米納·米勒是愛迪生的第二位妻子,20歲時嫁給了愛迪生。起初,因為愛迪生與她的年齡相差太大,她的父母並不支持這樁婚姻。愛迪生教米納·米勒使用電碼,以便兩人可用秘語交流。

瑪麗讓他的丈夫隨心所欲地去工作、穿衣和吃飯。米納卻努力去修正丈夫那種大大咧咧的舉止,她指出吸煙和隨地吐痰是文明社會所不允許的行為。

4.向電力照明發起進攻

愛迪生想:「要是讓家家戶戶都用上電燈該多好啊!」

1878年9月,愛迪生真的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動進攻了。消息一傳開,立即轟動整個美國,也波及英國,使倫敦煤氣股票大跌。

愛迪生開始投入緊張的科學實驗。他先從試驗白熱燈入手。這種燈的原理是,把一小截耐熱的材料裝在玻璃泡內,接上電源,當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玻璃泡便由熱而發光。根據這個原理,愛迪生認為,要想搞好試驗,首先就要找到一種合適的耐熱材料。

一天晚上,愛迪生坐在書桌旁,拔亮煤氣燈,取出紙筆,把自己所能想到的耐熱材料全部寫出來,最後清點一下,共1600多種。第二天,他安排人力把這些材料備齊。然後,分門別類地進行試驗;同時,他又在電燈的結構上動腦筋,不斷改進抽氣方法,力求玻璃泡內達到絕對真空程度。在這期間,愛迪生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但試來試去卻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直到1879年10月1日在《科學的美國人》雜志上看到了斯旺用炭絲做燈絲的報道,才重新研製炭絲燈泡。他還想建立發電機、電線及電纜系統,像煤氣管道網路一樣把電帶給每個人。愛迪生研究電燈的工作得到了許多資本家提供的研究費用,使愛迪生能夠全身心投入研究。

5.各種材料的嘗試

1978年時,愛迪生已進行過電燈研究。當時用紙燒制了炭,並將其分割為細條,然後通電發光。但那是在空氣中進行的,炭線馬上就燒壞了,因為當時沒有真空閥,無法製造真空環境。此外愛迪生又試用了白金線、鉻、硼等材料,均不如意。直到真空閥也被發明出來後,可以製造真空環境了。愛迪生將炭線和白金線又重試了一遍,並發現白金線在真空中具有耐高溫的特點。愛迪生經過不斷地研究,於1879年研製成功了使用白金線的25瓦真空燈泡。這項成果於1879年4月獲得專利。但是由於白金價格昂貴,這種燈泡製作成本高昂,不利於普及。於是愛迪生又回到了對炭線的研究中。

做出一個巨大電阻的導芯是弱化電流的第一個條件,但用炭制出導芯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愛迪生為此絞盡了腦汁卻一直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是有一天,他看到地上掉了一根線,忽然有所頓悟。愛迪生將尼龍線剪成一定長度,並往上塗了煤焦油和炭粉,然後將它放進鎳制的馬蹄形模具里烘烤。果然不出所料,細細的炭線製造出來了。其後愛迪生用了兩天時間將炭線彎曲,放進玻璃燈泡,並小心翼翼地抽掉了裡面的空氣。

1879年10月21日,這是無比庄嚴和緊張的一天,大家屏住呼吸,看著愛迪生用顫抖的手接上導線,合上開關。電燈啪地亮了,研究所里響起了歡呼聲,就是這一天——人們期待已久的電燈開始照亮了人們的生活。電燈發了45個小時的光才滅了,使他們像夢醒般地清醒過來。

愛迪生很自豪地拿著他早期發明的電燈泡走進了專利局。這項持續的光源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愛迪生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種能夠在燈泡內發光而不至於完全燒毀的燈絲。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消息震驚了世界,給世界帶來了喜悅。任何一個度過停電夜晚的人都會深刻地理解這種喜悅。但愛迪生沒有止步,繼續致力於對電燈的改進。為了研製更為耐用的燈芯,愛迪生試了幾千種植物纖維,並變換了烤、燒、壓縮等各種加工方法,但仍未見功效。

靈感之神總是來得那麼巧。這年夏季的一天,愛迪生埋頭在實驗室里工作,他熱得滿頭大汗,便順手拿起一把竹扇子扇涼。扇著扇著,突然,他目不轉睛地盯住扇子看。不一會兒,他又把扇子撕成碎片,放到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看著看著,高興得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說:「嗨!我原來怎麼就沒有想到用炭化竹絲呢?」

於是他馬上跳起來,從竹條中抽取纖維,一烤,成了結實的燈芯。愛迪生將竹絲製成的燈芯密封到燈泡里,抽取空氣,通上電流。光度比第一個燈泡更亮,而且壽命也延長了好幾天。

在這又一次的成功中愛迪生獲得了力量,為了找到更耐用的燈芯,他幾乎試遍了各種竹子。到了1880年,炭化竹絲燈芯白熾燈泡的壽命第一次突破了600個小時。

「這下該滿意了吧!」助手們也都高興地說。

以後,愛迪生還在繼續研究,使電燈質量不斷提高。後來,他又把竹絲燈泡改成鎢絲燈泡,這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電燈泡。為了這只小小的電燈泡,愛迪生先後花了12年時間,進行了數以千次的試驗,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愛迪生發明電燈經過了一段曲折的過程。開始做的燈泡使用壽命極短,主要是燈絲易被燒斷,電燈燈絲的溫度高達2300℃~3000℃,一般金屬在這個溫度下就會熔化。經過了許多試驗,最後才選擇熔點最高的金屬鎢來製造燈絲,鎢的熔點是3410℃。鎢雖然具有較高熔點,仍不能使燈泡經久耐用,其原因是金屬鎢在高溫下易與氧發生反應。鎢氧化後,變成三氧化鎢。

後來,人們把燈泡里的空氣抽出來,使燈泡內處於真空狀態,鎢絲不被氧化,燈泡的壽命便延長了。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消息傳遍世界以後,各國紛紛要求使用這一成果。但當時沒有發電廠,只能用伏打電池供電。每個伏打電池都有枕頭那麼大,點亮電燈需要100個這樣的電池,所以供電燈使用的電不能從這樣龐大的電源中來,它在一般家庭中無法使用。

愛迪生看到了發明發電機的必要性,並認為需研製可輸電的方法。於是研製燈泡的研究所變成了電力研究所。愛迪生訂購了性能優良的蒸汽設備,改進了發電機,並於1882年在紐約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央發電所。這個發電所里有經愛迪生進一步改進的發電設備和輸電設備。用這個發電機所發出來的電,經過電線可給附近的800個電燈供電。一年後,可供電的數量增加到了1700個。人類的生活從此大大地改觀了。

在電的歷史上,愛迪生的貢獻絕非僅僅是電燈。1880年一年內,愛迪生所獲得的專利中關於電燈的有32項,配電的有7項,燈口等電燈零件有5項,發電機3項,足見他的貢獻有多大。

6.愛迪生時代

發明電燈以後,愛迪生繼續著他的發明事業。電車、攝影機、蓄電池、電信機,他的發明專利達到了1300項之多。在如此眾多的發明之中卻沒有一項是武器或火葯。這是愛迪生熱愛人類幸福和和平的最好證明。「為人類的幸福生活而發明」,這是愛迪生一生的信念。愛迪生的筆記表明雖然他未受過訓練,他卻懂得很多科學原理。他有很科學的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愛迪生既是個喜歡花大量時間在實驗室工作的「舊式」發明家,又是一個現代派商人,能夠組建專業的工作小組,還把利潤投入到研究工作上。他出生時,世界還是處於「黑暗時代」;他去世時,世界已進入了機械技術和電子的時代。在愛迪生80歲高齡之際,1929年5月30日,美國總統胡弗主持召開了愛迪生電燈發明50周年慶祝會。兩年後的1931年10月21日,這位偉大的發明家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這天全美國都向這位「門羅公園魔術師」致敬,人們關掉所有的燈及電器設備,持續一分鍾,整個美國一片黑暗。歷史會永遠銘記偉大的愛迪生時代。

B. 白熾燈的發明者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C. 白熾電燈的發明者是誰

一般人認為電燈的發明者是發明大王愛迪生,實際上,這方面的試驗研究在愛迪生之前就已開始了。白熾燈在美國1845年的一份專利檔案中,辛辛那提的斯塔爾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用一條條碳化紙作燈絲,企圖使電流通過它來發光,但是,因當時抽真空的技術還很差,燈泡中的殘余空氣,使得燈絲很快燒斷。因此,這種燈的壽命相當短,僅有一兩個小時,不具有實用價值。1878年,真空泵的出現,使斯旺有條件再度開展對白熾燈的研究。1879年1月,他發明的白熾燈當眾試驗成功,並獲得好評。 1879年,愛迪生也開始投入對電燈的研究,他認為 ,延長白熾燈壽命的關鍵是提高燈泡的真空度和採用耗電少,發光強、且價格便宜耐熱材料作燈絲,愛迪生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結果都不理想,1879年10月21日同,他採用在採用碳化棉線作燈絲,把它放入玻璃球內,再啟動氣機將球內抽成真空。結果,碳化棉燈絲發出的光明亮而穩定,足足亮了10多個小時。就這樣,碳化棉絲白熾燈誕生了,愛迪生為此獲得了專利。
成功並未使愛迪生停步,他在繼續尋找比碳化棉更堅固耐用的耐熱材料。1880年,愛迪生又研製出碳化竹絲燈,使燈絲壽命大大提高,同年10月,愛迪生在新澤西州自行設廠,開始進行批量生產,這是世界最早的商品化白熾燈,英國的斯旺也於1881年在新堡郊外本威爾設廠。 白熾燈的發明,美國通常歸功於愛迪生,英國則歸功於斯旺。在英國,電燈發明百周年紀念於1978年10月舉行,而美國則於一年後的11月舉行。 兩位發明家的競爭十分激烈,專利糾紛幾乎不可避免,後來,兩人達成協議,合資組建了愛迪生──斯旺 愛迪生
電燈公司,在英國生產白熾燈。
現代的鎢絲白熾燈到1908年才由美國發明家庫利奇試製成功。發光體是用金屬鎢拉制的燈絲,這種材料最可貴的特點是其熔點很高,即在高溫下仍能保持固態。事實上,一隻點亮的白熾燈的燈絲溫度高達3000℃。正是由於熾熱的燈絲產生了光輻射,才使電燈發出了明亮的光芒。因為在高溫下一些鎢原子會蒸發成氣體,並在燈泡的玻璃表面上沉積,使燈泡變黑,所以白熾燈都被造成「大腹便便」的外型,這是為了使沉積下來的鎢原子能在一個比較大的表面上彌散開。否則的話,燈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熏黑了。由於燈絲在不斷地被升華,所以會逐漸變細,直至最後斷開,這時一隻燈泡的壽命也就結束了。
在所有用電的照明燈具中,白熾燈的效率是最低的,它所消耗的電能只有很小的部分,即12%-18%可轉化為光能,而其餘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至於照明時間,這種電燈的使用壽命通常不會超過1000小時。在這一點上,鹵素燈就比一般的白熾燈要長很多。鹵素燈的外形一般都是一個細小的石英玻璃管,和白熾燈相比,其特殊性就在於鎢絲可以「自我再生」。實際上,在這種燈的燈絲和玻璃外殼中充有一些鹵族元素,如碘和溴。當燈絲發熱時,鎢原子被蒸發向玻璃管壁方向移動。白熾燈的燈芯為鎢絲在它們接近玻璃管時,鎢蒸氣被「冷卻」到大約800℃並和鹵素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鹵化鎢(碘化鎢、溴化鎢)。鹵化鎢向玻璃管中央移動,又落到被腐蝕的燈絲上。因為鹵化鎢很不穩定,遇熱後就會分解成鹵素蒸氣和鎢,這樣鎢又在燈絲上沉積下來,彌補了被蒸發的部分。如此循環,燈絲的使用壽命就會延長很多。所以,鹵素燈的燈絲就可以做的相對較小,燈體也很小巧。鹵素燈一般用在需要光線集中照射的地方,比如用於寫字台或居室局部的照明。
近期澳大利亞政府推出了一項逐步採用節能熒光照明設備,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從2010年開始將禁止使用白熾燈泡。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打算淘汰白熾燈泡的計劃。為了節能,為了環保,白熾燈泡將要壽終正寢了!

D. 白熾燈是誰發明的現在用的是什麼又是誰發明的

白熾燈(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在1878年9月,愛迪生就已經開始研究電燈了。而在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經過長期反復的實驗,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是用碳化棉絲製成的,在1881年的時候,愛迪生在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一台可供1200隻電燈照明的發電設備。

E. 白熾燈的發明者是誰急尋!!!!!!!!!!!!!!!

理論提出: 美國人斯塔爾1845年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
成功實踐: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發明了白熾燈。
發展提高:愛迪生延長了白熾燈壽命,獲得此項專利。

參考資料:一般人認為電燈的發明者是發明大王愛迪生,實際上,這方面的試驗研究在愛迪生之前就已開始了。美國1845年的一份專利檔案中,辛辛那提的斯塔爾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用一條條碳化紙作燈絲,企圖使電流通過它來發光,但是,因當時抽真空的技術還很差,燈泡中的殲余空氣,使得燈絲很快燒斷。因此,這種燈的壽命相當短,僅有個把小時,不具有實用價值。1878年,真空泵的出現,使斯旺有條件再度開展對白熾燈的研究。1879年1月,他發明的白熾燈當眾試驗成功,並獲得好評。1879年,愛迪生也開始投入對電燈的研究,他認為 ,延長白熾燈壽命的關鍵是提高燈泡的真空度和採用耗電少,發光強、且價格便宜耐熱材料作燈絲,愛迪生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結果都不理想,1879年10月21日同,他採用在採用碳化棉線作燈絲,把它放入玻璃球內,再啟動氣機將球內抽成真空。結果,碳化棉燈絲發出的光明亮而穩定,足足亮了10多個小時。就這樣,碳化棉絲白熾燈誕生了,愛迪生為此獲得了專利。

F. 電燈是如何發明的

摘要:從理論上講,製作電燈並不難。在一個抽成真空的燈泡里裝上一根燈絲,讓電流通過燈絲就能發光。可是要選擇合適的燈泡和燈絲卻並不容易。 從理論上講,製作電燈並不難。在一個抽成真空的燈泡里裝上一根燈絲,讓電流通過燈絲就能發光。可是要選擇合適的燈泡和燈絲卻並不容易。

第一個環節是燈泡形狀和容積的設計,這個問題愛迪生很快就解決了。他設計了不同形狀的燈泡。由於有自己的玻璃工場,他根本不用繁復的數學公式來計算容積。他在一隻空燈泡里灌滿了水,隨手把水倒進量杯,然後讀出量杯的刻度,一下子就解決了燈泡容積的問題。接下來的問題當然就是選什麼材料做燈絲了。愛迪生最初選用的是炭,但是炭絲很快就斷裂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燈泡反復察看。
「對了!燈泡裡面有空氣,而空氣中的氧有助燃作用。如果沒有氧,會不會好一點呢?」愛迪生思索著。他馬上把燈泡裡面的空氣抽掉,採用了新型的氣泵。
在1879年8月,他已經可以使燈泡的真空保持在十萬分之一個大氣壓了,這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很不容易的。在這種真空度下面,再用炭做燈絲,電燈一下子就亮了。成功了嗎?不,八分鍾後,電燈就熄了。看來炭絲不是理想的材料,必須找另外的材料。用金屬怎樣?愛迪生先後試用了鉻、銥、鈦等金屬。只有鉑的效果還可以,但最後鉑絲還是燒斷了。他試著在鉑絲上面塗上其他材料,電燈發光的時間明顯地延長了,但電燈卻會不時地自動熄掉,繼而又自動地再亮起來。看來還得想別的辦法。一個月後,愛迪生製造出新的抽真空設備,使燈泡內的真空達到了百萬分之一個大氣壓,電燈的壽命也因此延長到兩個小時了。這不能不說是朝成功又邁近了一步,但在實用性方面還是遠遠不夠的。況且鉑的價格昂貴,一般人負擔不起,還得尋找其他的方法。
愛迪生向有機材料打起了主意。他開始試用麻繩、稻草、硬橡膠、馬鬃,甚至用人的頭發、胡須,能想到的似乎都想到了。有一天他清點了一下,選用過的材料已達一千六百種之多!但成功還是遙遙無期。
一天晚上,愛迪生一邊思考問題,一邊隨手拿起一塊被壓榨過的混有樹脂的碳黑,不經意地搓弄著,無意中把碳黑搓成了一條細線。他突然心中一動,為什麼不試試纖維化的碳黑呢?
他馬上精選了一段棉線,把它彎成馬蹄形,放進一隻金屬盒去進行碳化處理。幾個小時以後,世界上第一根正式的電燈燈絲做成了。「助手巴切勒極為小心地拿著這根寶貝向吹制車間走去,而我則像護送著無價之寶的護衛。」愛迪生事後回憶道。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燈絲裝入燈泡,然後抽真空、封口、通電,剎那間,金色的光芒灑遍了車間,燈泡點亮了好幾個小時!接著再換上一個新燈泡,居然連續亮了四十個小時!成功了!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
然而,點燃四十個小時的燈泡和愛迪生的設想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又開始考慮新的材料。他受扇子的啟發,選用了碳化的竹絲;在全世界六千個竹子品種中一一篩選,最後選用了一種日本竹子做燈絲。又過了許多年,竹絲才為鎢絲所取代,漸漸演變成今天我們使用的電燈泡。後來,愛迪生又發明了中央配電系統,才使電燈走進千家萬戶,走遍了全世界。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就是九十九分血汗加一分靈感。」電燈的發明不正是這樣的嗎。

G. 白熾燈的發明者是誰

電燈是誰發明的?
理論提出:
美國人斯塔爾1845年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
成功實踐: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發明了白熾燈。
發展提高:愛迪生延長了白熾燈壽命,獲得此項專利。
參考資料:一般人認為電燈的發明者是發明大王愛迪生,實際上,這方面的試驗研究在愛迪生之前就已開始了。美國1845年的一份專利檔案中,辛辛那提的斯塔爾提出可以在真空泡內使用碳絲。英國的斯旺按照這種思路,用一條條碳化紙作燈絲,企圖使電流通過它來發光,但是,因當時抽真空的技術還很差,燈泡中的殲余空氣,使得燈絲很快燒斷。因此,這種燈的壽命相當短,僅有個把小時,不具有實用價值。1878年,真空泵的出現,使斯旺有條件再度開展對白熾燈的研究。1879年1月,他發明的白熾燈當眾試驗成功,並獲得好評。1879年,愛迪生也開始投入對電燈的研究,他認為
,延長白熾燈壽命的關鍵是提高燈泡的真空度和採用耗電少,發光強、且價格便宜耐熱材料作燈絲,愛迪生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結果都不理想,1879年10月21日同,他採用在採用碳化棉線作燈絲,把它放入玻璃球內,再啟動氣機將球內抽成真空。結果,碳化棉燈絲發出的光明亮而穩定,足足亮了10多個小時。就這樣,碳化棉絲白熾燈誕生了,愛迪生為此獲得了專利。

閱讀全文

與白熾燈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