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安徽創造性

安徽創造性

發布時間:2021-06-16 11:51:43

❶ 安徽歷史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安徽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安徽分屬不同的部落(揚越、百濮)和諸侯國。西周出現了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

東周出現了越國、楚國、吳國、蕭國、桐國5個諸侯國。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宋國、楚國、蔡國、徐國。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

秦末至楚漢相爭期間,增置鄣郡、衡山郡、廬江郡,並為九江、西楚、衡山等諸侯國分領。西漢,安徽先後分屬為淮南國、廬江國、衡山國、六安國、荊國、淮陽國、梁國。東漢,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豫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東晉時期,淮北地區分屬「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常守舊制,仍為徐、豫(含東豫)2個州分領。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均先後收復過淮北地區,領有江南地區,並長期以江淮地區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則以長江為限,江淮及以北地區分屬北齊、北周。南朝後期,安徽長江以北先後分屬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分中國為十道,安徽分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分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區)先後分屬吳國和南唐國。宋元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淮南、江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安徽先後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安徽分屬廬州府(合肥)、鳳陽府、安慶府、太平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徐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廣德府。鳳陽府為明朝的陪都明中都。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轄廬州府(今合肥)、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這是安徽建省之始,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皖」。

太平天國在安徽境內佔領區建政是採取省、郡(州)、縣三級管理體制,改清代的府為郡。

(1)安徽創造性擴展閱讀:

安徽古代著名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4、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5、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❷ 安徽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專家指導卷答案(下面寫著基礎性。科學性。公平性。創新性)綠皮的

到一些網上書店去查查看,應該會有,這個一般高二學生會有,

❸ 安徽代表性的特產是什麼

安徽食品特產
義門苔干

產地:中國安徽渦陽。
歷史:據傳說,300年前創制於一個叫「張綉樓」的村莊,所以,起初得名「綉樓苔干」。又因義門 集稱「廟集」,故又叫「廟集苔干」。苔干製成後一般打包運往各地銷售,開包以後,清香撲 鼻,因此被湖廣和香港客商稱之為「香菜」。這種苔干風味獨特,人們視為珍品。清朝乾隆 年間(公元1736-1795年),已作為「貢菜」進奉皇帝。
特點:苔干是用渦陽縣義門集一帶的秋苔菜莖去皮晾曬而成,具有清香嫩脆的特點。調制:先取出適量苔干,放入溫水內浸泡兩小時,爾後切成二指長的片,拌入蝦米、姜絲、辣椒和 食鹽為咸拌;加入白糖為甜拌。尤其是在數九寒天,餐桌上出現一道碧綠香脆的冷盤——苔 干,頓時會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工藝:苔干收獲後應立即切曬,切曬是苔干生產的關鍵,要經過除葉、削皮、切片、晾曬等工序。 切時要求:刀刀筆直,苔片厚薄、長短一致,根部一端仍相連,便於搭曬。苔片大部分水分 蒸發,萎蔫後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

蕪湖芝麻香菜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特點:芝麻香菜又名「五香菜」,它是以梗長、葉短、棵壯而白嫩的高桿白菜為主料,配以適量的 細鹽、五香粉、碎蒜瓣、大椒粉、炒熟的黑芝麻、熟菜油和少許防腐劑,採用傳統工藝,經 過晾曬、清洗、切削、脫水、鹽腌、調味、密封等七道工序製成,鮮香嫩脆,爽口開胃,風 味別具。工藝:蕪湖芝麻香菜的醬制方法既講究又簡單,基本沿用了清代中葉所形成的工藝。據清人李化楠 著的《醒園錄》中曾記載,當時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細凈鹽六兩四錢。先將菜 逐葉披開,桿頭厚處撕碎或先切作寸許,分曬至六七分干,下鹽。揉至發萎極軟,加花椒、 小茴、陳皮絲拌勻,裝入壇內,用草塞口極緊,勿令泄氣為妙。復藏勻仰,一月可吃。

濉溪醬包瓜(菜中菜)

產地:中國安徽濉溪。
歷史:濉溪醬包瓜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
特點:清香可口的醬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種味道鮮美的細菜,甜、咸、酸、辣、香諸味俱全。吃起來醬香濃郁,脆嫩爽口,風味獨特。工藝: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元昌齋醬品廠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此瓜呈鼓形,色澤青黃,清潤豐滿,而且要求每顆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堅持隨采 摘隨加工,不能過夜,以保證鮮嫩。製作時,首先在包瓜的梗處以圓蓋狀切開,挖去瓜瓤,再經過初腌、日曬、醬制等工序,使瓜殼呈琥珀色;然後,篩選取優質杏仁、花生仁、黃瓜、線瓜、豆角、苔子、苤藍、生薑、鹿角菜、陳皮等作為配料,並經過醬制之後切碎作餡,充填於醬好的包瓜殼內。最後將先前切下來的圓瓜皮蓋再蓋上,捆紮為原鮮包瓜的形狀即為成品。生產企業:中國安徽元昌齋醬品廠。

蕪湖腐乳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品種:有紅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風味。紅方腐乳加入紅曲,色澤紅艷,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黃酒精,色澤乳白,有濃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復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澤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鮮美。新創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異風味。
特點:蕪湖腐乳塊形整齊,色澤艷麗,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回味悠長。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濃味鮮,能補中健身,抗 病延壽;多味腐乳由於加入多種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種味感,頗為消費 者喜歡。工藝:先將豆腐切成小方塊,壓去一些水分,置於室內竹籠中,撒上經過人工培植提純的毛黴菌種, 加蓋保溫,讓其發酵。當豆腐塊發霉,腐面上的白絨毛長至二、三厘米厚時,裝入壇中,配 以輔料,倒入配製好的鹽水(每一百毫升水加食鹽二十克)浸漬,鹽水以淹沒最上層豆腐塊 一、 二厘米為適度。再用濕泥密封壇口,讓其融去菌毛,繼續發酵,促使大豆蛋白進一步分 解為氨基酸,使輔料的鮮香味汁滲透進腐乳坯塊中。數月之後,即成熟為腐乳。發酵期越長, 質量越好,味道越美。裝壇時,加入不同輔料,又製成了多種風味的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產地:中國安徽安慶。
歷史:胡玉美蠶豆辣醬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徽州醬 販胡兆祥挑著一副醬壇子進了安慶城與舅家甘姓合夥在安慶北門外南庄嶺開設了「四美醬 園」。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胡兆祥的長子長齡、次子長傑繼承父業,製造元缸醬、 醬油、醬麻油等出售,這就是「胡玉美」的雛型。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胡家獨資在 安慶商業中心四牌樓開設「胡玉美醬園」。蠶豆辣醬原是四川特產,川中、川東一帶幾乎處 處生產,尤以郫縣豆瓣和重慶的金鉤豆瓣最為有名。胡家慕名三次派人入川,把川醬生產工 藝學到手,接著按照長江下遊人們的口味,創造性地生產出源於川醬,別於川醬,具有自己 獨特風味的蠶豆辣醬。經過幾十年的慘淡經營,到辛亥革命前,以振風古塔為商標的「胡玉 美」蠶豆辣醬這一後起之秀擠進了名產行列。與當時以「山城」為商標的四川重慶豆瓣醬並 駕齊驅,名噪一時。特點:成品胡玉美蠶豆辣醬為鮮艷的絳紅色,味道鮮美,稍甜而帶微辣,富有營養。功效:可開胃助消化,是理想的佐餐小菜和調味品。工藝:原料選擇時,蠶豆必須選擇粒狀飽滿成色最好的。紅辣椒要鮮紅肥碩、肉厚糖多、辣味小的。 種曲選用寧波綠色的醬油曲精。紅曲用福建古田紅曲。製作過程是:浸豆、脫殼、漂豆、蒸 豆、拌面和種曲、制曲、後期發酵、加辣椒醬、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存放,即為成品。獎項:在1910年至1929年,胡玉美蠶豆辣醬先後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漢口「南洋商品 勸業展覽會」、安慶「安徽商品陳列展覽會」、上海「西湖博覽會」,共獲得九枚銀質、銅質 獎章。

敬亭綠雪

產於敬亭山,歷史悠久,品質獨特,為茗中珍品, 明清時代列為貢茶.

琴魚

涇縣琴溪盛產琴魚,"龍鰭果腹,長不盈寸"別具鮮味,古為"貢品". 至今本地人於盛產季節仍按傳統技法精製上市.是佐茶珍品.



葛根可制澱粉,亦可供葯用,有發汗,解熱等功效.

芮(玉)棗

雙仁棗,果大,肉厚,皮薄,核小,雙仁,味甜鮮嫩,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山核桃

產於"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寧國市,殼堅肉脆, 味 香濃,營養豐富, 極具滋補作用.

安徽著名特產。主產於黔縣海拔350-700米的深山河谷之中。香榧是我國稀有的土特產品,主要分布在皖南和浙西地區,而皖南山區以黔縣產品最為稱著。其品種資源極為豐富,冠於全國。常見品種有小圓榧、圓榧、木榧、小米榧、長榧、轉筋榧、羊角榧等。此外,還有不少是優良的孤株品種,其中甲溪村一株「和尚榧」的產品曾在歷史上作過貢品。香榧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炒熟後香脆可口,為人們所愛食,商品價值很高。冷榨的榧子油呈淺黃色,是著名的食用油。榧仁入葯,有潤肺、化痰、止咳、消痔、驅蟲等功效。
歙縣的名硯, 涇縣的宣紙, 徽州的香墨,
祁門的名瓷, 宣城的宣筆, 績溪的蠶絲,
曹索功御墨, 天柱山靈芝, 金寨的天麻,
歙縣的貢菊, 潁上的泥人, 阜陽的剪紙,
合肥真發綉, 劉麻子剪子, 歙縣磚石雕,
懷遠的石榴, 靈璧的奇石, 黟縣古徽綉,
胡開文墨錠, 岳西桑皮紙, 界首的陶瓷,
蕪湖的鐵畫, 九華山佛像, 南溪鎮靈芝,
祁門的祁紅, 臨泉的生薑, 徽州的雪梨,
休寧竹木器, 蒙城黃牛肉, 新安芝麻糖,
亳州古井貢, 淮北口子酒, 固鎮大花生,
黃石溪名茶, 來安的板鴨, 大別山茯苓,
石台天方茶, 渦陽的苔干, 東至雲尖茶,
舒城的蘭花, 桐城小花茶, 琅琊寺素齋,
石台雲霧茶, 屯溪臭鮭魚, 安慶雪木畫,
蕪湖牡丹皮, 鳳陽的鳳畫, 徽州臭豆腐,
淮南火烙畫, 樅陽黃花菜, 徽州八碗八,
屯溪炸肉圓, 皖西的綠茶, 寧國的烏早,
蘇埠的大麻, 太和香椿芽, 潛山的舒席,
定遠的橋尾, 宣州宣木瓜, 蕪湖的香樟,
天柱山葯材, 巢湖蝦米蝦, 板橋的草席,
無為的板鴨, 壽州的香草, 霍山的黃芽,
採石磯茶干, 滁縣貢菊茶, 琅琊的酥糖,
金寨鴨蛋干, 巢湖玉帶糕, 蕭縣大葡萄,
繁昌醬菜好, 九華山素齋, 碭山的酥梨,
岳西縣厥菜, 績溪徽菜幫, 鳳台縣鐵鍋,
涇縣的竹雕, 桐城的絲棗, 寧國的筍干,
霍邱的柳編, 亳州的中葯, 利辛尼龍網,
水東的蜜棗, 蕭縣葡萄酒, 馬坑的香蘑,
東至葛根草, 廣德的板栗, 亳州的煙草,
富岱的楊梅, 休寧的孔雀, 長豐的草莓,
黟縣的香榧, 六安白蒜多, 滁州滁貢菊,
太和的櫻桃, 休寧的筍尖, 明光的綠豆,
肥東的花生, 臨泉的貢柿, 鳳台淮王魚,
貴池的鹿群, 廬江的蜂蜜, 金寨的鱖魚,
明光的特曲, 阜陽的皮絲, 黃山的石耳,
合肥的切糕, 利辛的泡桐, 蒙城的牛肉,
霍山的石斛, 亳州的白芍。

霍山根樁盆景, 金寨推光漆器, 廣德的竹根雕, 宣城的山核桃,
瓦埠湖的銀魚, 黃山的獼猴桃, 桐城的水芹菜, 休寧的松蘿條,
阜南戀思蘿卜, 潁州的紅櫻桃, 歙縣金竹貢菊, 天柱山盞兒糕。
潛山的扒蹄膀, 桐城的麻豐糕, 壽縣的大救駕, 安慶江毛水餃。
胡玉美蠶豆醬, 黃山的松子糕, 銅陵的薄皮姜, 休寧縣的松蘿,
績溪的玫瑰酥, 余良卿的膏葯, 毫州雪湖貢藕, 合肥麻餅烘糕,
馬鞍山絲綿畫, 界首的古彩陶, 包河的魚蓮藕, 符離集的燒雞,
天堂寨的吊鍋, 八公山的豆腐, 桐城縣的絲棗, 安慶五香牛肉,
泗溪的三大寶, 鳳台縣肥王魚, 歙縣琥珀蜜棗, 亳州的蘇趙梨,
蕭縣的貢葡萄, 黃音坑綠牡丹, 東至縣獼猴桃, 銅陵西山丹皮,
橫山鎮的長棗, 黃山銀鉤石耳, 宿松涼亭雪棗, 五河沱湖螃蟹,
阜陽玉器瑪瑙, 蕪湖清水荸薺, 郎溪的水辣椒, 阜南黃崗柳編,
臨泉高產薄荷, 貴池的翠微茶, 英坑的竹蜜棗, 寧國的山核桃,
阜陽的枕頭饃, 亳州觀堂大蒜, 齊雲山野味好, 巢湖銀魚珍珠,
碭山縣的梨酥, 萬佛湖的鰱魚, 滁州市的蜂蜜, 肖家橋餅油酥,
九華山的冰姜, 黃嶺區的大蔥, 郎溪的瑞魁草, 歙縣極品炒青,
六安的瓜片好, 黃山極品毛峰, 蕪湖迎春瓜子, 黃山綠牡丹茶,
霍山小峴春茶, 亳州觀堂大蒜, 懷遠縣的蘆筍, 銅陵的白暨豚,
屯溪的猴魁茶, 銅陵的紡棉麻 涇縣宣筆宣紙, 歙縣的金桔大。

六郎中華絨螯蟹, 天長甘露油餅好, 邢塘脫水蒜姜優,
無為紗燈工藝精, 鳳陽御液酒馳名, 合肥小劉瓜子香,
蕪湖傻子瓜子精, 宣州的板栗個大, 舒城的貢席進京,
霍邱柳編堆滿城, 南溪鎮的靈芝多, 新港茶干味正濃,
桐城的鮦蒜鮮紅, 安慶墨子酥有名, 涇縣醬菜家常備,
明教寺佛茶水聖, 黃山極頂雲霧茶, 歙縣頂谷大方茶,
涇縣涌溪火青茶。 銅官山的銅礦多.

休寧的虎皮毛豆腐, 齊雲山的白葯黃芽, 涇縣育才醬菜製品,
歙縣黃山綠牡丹茶, 屯溪市的腌鮮鱖魚, 亳州豪門貢菊冰茶,
合肥的虎皮金桔蛋, 歙縣漳潭三潭枇杷, 懷寧縣的頂雪貢糕,
安徽祁紅屯綠名茶, 渦陽的高爐大麴酒, 黃山的特級毛峰茶,
臨泉水洗芝麻蒜片, 亳州的穿心紅蘿卜, 唐模杏樹千年不老,
齊雲山木耳石雞

❹ 安徽有什麼比較有名得特產

安徽食品特產
義門苔干

產地:中國安徽渦陽。
歷史:據傳說,300年前創制於一個叫「張綉樓」的村莊,所以,起初得名「綉樓苔干」。又因義門 集稱「廟集」,故又叫「廟集苔干」。苔干製成後一般打包運往各地銷售,開包以後,清香撲 鼻,因此被湖廣和香港客商稱之為「香菜」。這種苔干風味獨特,人們視為珍品。清朝乾隆 年間(公元1736-1795年),已作為「貢菜」進奉皇帝。
特點:苔干是用渦陽縣義門集一帶的秋苔菜莖去皮晾曬而成,具有清香嫩脆的特點。調制:先取出適量苔干,放入溫水內浸泡兩小時,爾後切成二指長的片,拌入蝦米、姜絲、辣椒和 食鹽為咸拌;加入白糖為甜拌。尤其是在數九寒天,餐桌上出現一道碧綠香脆的冷盤——苔 干,頓時會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工藝:苔干收獲後應立即切曬,切曬是苔干生產的關鍵,要經過除葉、削皮、切片、晾曬等工序。 切時要求:刀刀筆直,苔片厚薄、長短一致,根部一端仍相連,便於搭曬。苔片大部分水分 蒸發,萎蔫後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

蕪湖芝麻香菜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特點:芝麻香菜又名「五香菜」,它是以梗長、葉短、棵壯而白嫩的高桿白菜為主料,配以適量的 細鹽、五香粉、碎蒜瓣、大椒粉、炒熟的黑芝麻、熟菜油和少許防腐劑,採用傳統工藝,經 過晾曬、清洗、切削、脫水、鹽腌、調味、密封等七道工序製成,鮮香嫩脆,爽口開胃,風 味別具。工藝:蕪湖芝麻香菜的醬制方法既講究又簡單,基本沿用了清代中葉所形成的工藝。據清人李化楠 著的《醒園錄》中曾記載,當時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細凈鹽六兩四錢。先將菜 逐葉披開,桿頭厚處撕碎或先切作寸許,分曬至六七分干,下鹽。揉至發萎極軟,加花椒、 小茴、陳皮絲拌勻,裝入壇內,用草塞口極緊,勿令泄氣為妙。復藏勻仰,一月可吃。

濉溪醬包瓜(菜中菜)

產地:中國安徽濉溪。
歷史:濉溪醬包瓜首創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生產歷史。
特點:清香可口的醬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種味道鮮美的細菜,甜、咸、酸、辣、香諸味俱全。吃起來醬香濃郁,脆嫩爽口,風味獨特。工藝:濉溪醬包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風味別具一格。元昌齋醬品廠選用當地產的優質包瓜為原料。此瓜呈鼓形,色澤青黃,清潤豐滿,而且要求每顆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堅持隨采 摘隨加工,不能過夜,以保證鮮嫩。製作時,首先在包瓜的梗處以圓蓋狀切開,挖去瓜瓤,再經過初腌、日曬、醬制等工序,使瓜殼呈琥珀色;然後,篩選取優質杏仁、花生仁、黃瓜、線瓜、豆角、苔子、苤藍、生薑、鹿角菜、陳皮等作為配料,並經過醬制之後切碎作餡,充填於醬好的包瓜殼內。最後將先前切下來的圓瓜皮蓋再蓋上,捆紮為原鮮包瓜的形狀即為成品。生產企業:中國安徽元昌齋醬品廠。

蕪湖腐乳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品種:有紅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風味。紅方腐乳加入紅曲,色澤紅艷,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黃酒精,色澤乳白,有濃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復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澤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鮮美。新創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異風味。
特點:蕪湖腐乳塊形整齊,色澤艷麗,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回味悠長。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濃味鮮,能補中健身,抗 病延壽;多味腐乳由於加入多種香料,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種味感,頗為消費 者喜歡。工藝:先將豆腐切成小方塊,壓去一些水分,置於室內竹籠中,撒上經過人工培植提純的毛黴菌種, 加蓋保溫,讓其發酵。當豆腐塊發霉,腐面上的白絨毛長至二、三厘米厚時,裝入壇中,配 以輔料,倒入配製好的鹽水(每一百毫升水加食鹽二十克)浸漬,鹽水以淹沒最上層豆腐塊 一、 二厘米為適度。再用濕泥密封壇口,讓其融去菌毛,繼續發酵,促使大豆蛋白進一步分 解為氨基酸,使輔料的鮮香味汁滲透進腐乳坯塊中。數月之後,即成熟為腐乳。發酵期越長, 質量越好,味道越美。裝壇時,加入不同輔料,又製成了多種風味的腐乳。

胡玉美蠶豆辣醬

產地:中國安徽安慶。
歷史:胡玉美蠶豆辣醬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徽州醬 販胡兆祥挑著一副醬壇子進了安慶城與舅家甘姓合夥在安慶北門外南庄嶺開設了「四美醬 園」。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胡兆祥的長子長齡、次子長傑繼承父業,製造元缸醬、 醬油、醬麻油等出售,這就是「胡玉美」的雛型。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胡家獨資在 安慶商業中心四牌樓開設「胡玉美醬園」。蠶豆辣醬原是四川特產,川中、川東一帶幾乎處 處生產,尤以郫縣豆瓣和重慶的金鉤豆瓣最為有名。胡家慕名三次派人入川,把川醬生產工 藝學到手,接著按照長江下遊人們的口味,創造性地生產出源於川醬,別於川醬,具有自己 獨特風味的蠶豆辣醬。經過幾十年的慘淡經營,到辛亥革命前,以振風古塔為商標的「胡玉 美」蠶豆辣醬這一後起之秀擠進了名產行列。與當時以「山城」為商標的四川重慶豆瓣醬並 駕齊驅,名噪一時。特點:成品胡玉美蠶豆辣醬為鮮艷的絳紅色,味道鮮美,稍甜而帶微辣,富有營養。功效:可開胃助消化,是理想的佐餐小菜和調味品。工藝:原料選擇時,蠶豆必須選擇粒狀飽滿成色最好的。紅辣椒要鮮紅肥碩、肉厚糖多、辣味小的。 種曲選用寧波綠色的醬油曲精。紅曲用福建古田紅曲。製作過程是:浸豆、脫殼、漂豆、蒸 豆、拌面和種曲、制曲、後期發酵、加辣椒醬、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存放,即為成品。獎項:在1910年至1929年,胡玉美蠶豆辣醬先後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漢口「南洋商品 勸業展覽會」、安慶「安徽商品陳列展覽會」、上海「西湖博覽會」,共獲得九枚銀質、銅質 獎章。

敬亭綠雪

產於敬亭山,歷史悠久,品質獨特,為茗中珍品, 明清時代列為貢茶.

琴魚

涇縣琴溪盛產琴魚,"龍鰭果腹,長不盈寸"別具鮮味,古為"貢品". 至今本地人於盛產季節仍按傳統技法精製上市.是佐茶珍品.



葛根可制澱粉,亦可供葯用,有發汗,解熱等功效.

芮(玉)棗

雙仁棗,果大,肉厚,皮薄,核小,雙仁,味甜鮮嫩,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山核桃

產於"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寧國市,殼堅肉脆, 味 香濃,營養豐富, 極具滋補作用.

安徽著名特產。主產於黔縣海拔350-700米的深山河谷之中。香榧是我國稀有的土特產品,主要分布在皖南和浙西地區,而皖南山區以黔縣產品最為稱著。其品種資源極為豐富,冠於全國。常見品種有小圓榧、圓榧、木榧、小米榧、長榧、轉筋榧、羊角榧等。此外,還有不少是優良的孤株品種,其中甲溪村一株「和尚榧」的產品曾在歷史上作過貢品。香榧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炒熟後香脆可口,為人們所愛食,商品價值很高。冷榨的榧子油呈淺黃色,是著名的食用油。榧仁入葯,有潤肺、化痰、止咳、消痔、驅蟲等功效。

❺ 安徽省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第一,安徽黃山(1990.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5)安徽創造性擴展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文化景觀遺產

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如今的形式;

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畫是中國53項「世界遺產」中僅有的五項文化景觀。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年來積極開展的一項國際合作活動。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然界的特有景觀和生物。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世界農業遺產

從2002年起,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開始啟動設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按照糧農組織的解釋,世界農業遺產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農業遺產保護項目將對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脅的傳統農業文化與技術遺產進行保護。

國際濕地遺產

國際濕地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2009年,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正式開展了對國際濕地納入世界遺產保護戰略的范疇,已經在中國計劃開展濕地世界遺產評估的項目有青海湖、洞庭湖、瀘沽湖等濕地。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於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❻ (24分)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安徽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有關政策和措施,有創造性地

(1)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或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②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或有利於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或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每點3分)
(2)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安徽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安徽的歷史和安徽人民的情感。保護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安徽旅遊的價值內涵,精神力量和持續發展力。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增強安徽旅遊形象的文化內涵和特色,提升旅遊產品的品質和層級,促進安徽旅遊的發展。(每點3分)
(3)①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安徽省要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有利於繼承優秀傳統文化。②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對待傳統文化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安徽省教育廳出台的措施,有利於促進傳統文化與時代內容的結合,推動傳統文化的發展。③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安徽省教育廳出台的措施,有利於通過教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長遠發展。(每點3分)

❼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多少是安徽的

安徽最年輕院士吳曼青 吳曼青:男,安徽桐城人,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兼成像雷達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中總裝備部雷達探測技術專家組專家,中國電子學會雷達分會副主任委員,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科技專著出版資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合肥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第九屆、第十屆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他主要從事相控陣雷達自適應波束形成的研究。在波束空間部分自適應方案以及自適應波束旁瓣起伏機理的研究上有創造性成果,研製成功的「雙基地雷達試驗系統」被認為是對抗隱身技術、反輻射導彈的有效體制,系統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本次新當選的工程院院士中,吳曼青以44歲的年齡受到頗多關注,而他也是目前安徽最年輕的院士。 安徽礦業領域第一院士袁亮 袁亮,1960年6月生,六安市金寨縣人。1982年畢業於淮南礦業學院采礦工程系,,2003年獲安徽理工大學礦業工程領域碩士學位,現任淮南礦業集團(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安徽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後一直工作於淮南礦業集團,積累了大量的現場工作經驗,並獲得豐富的理論成果,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EI檢索6篇,出版著作三部;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獲得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孫越崎科學教育基金會首屆「優秀青年科技獎」 、「能源大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被授予國家人事部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袁亮是我省礦業領域第一位院士。

❽ 跪求安徽歷史

遠古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靈璧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曹魏之實際開創者)。
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南北朝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
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晚唐時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宋元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揮的宋軍大敗於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史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黃山市一帶),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臨濠府(今皖北地區),史稱明中都,洪武八年遷都應天府(即今南京市),但鳳陽府(原臨濠府)已近基本建設完畢皇陵與皇宮,(皇宮與皇陵宮殿毀於明末張獻忠,宮牆毀於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6縣)、寧國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終仍定名為寧國府,6縣)、太平府(3縣)、池州府(6縣);3個位於江淮之間:安慶府(7縣)、廬州府(4縣1州),設鳳陽府(元代曾叫臨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終定名鳳陽府,5州13縣);淮河以北未設府,淮河以北全境屬鳳陽府。明成祖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原直隸地區改稱南直隸。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鳳陽府,燒毀皇宮與皇陵。
清朝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反復拉鋸戰中,安徽南部人口損失巨大,經濟凋蔽。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今皖北地區。李鴻章在廬州府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設兩道,皖南道(初駐安慶府,後移至蕪湖縣),皖北道(駐鳳陽府)。
近現代
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安徽省設三個道,蕪湖道、安慶道和淮泗道(駐鳳陽),省會變動較大。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12~1926年,安徽歷柏文蔚、倪嗣沖、張文生、馬聯甲、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等省首長。1926年底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偽、國軍和中共新四軍力量交織的地區。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7年蚌埠脫離鳳陽縣被設為安徽省第一個省轄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的主戰場。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駐合肥)和皖南(駐屯溪,今黃山市)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500~600萬人,[3]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當時的省委書記曾希聖因此被調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秘密將土地公開,實行大包干,創造性地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得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結果是,1979年糧食比上年增長6倍,相當於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糧食總和,農業獲得大豐收。與此同時,安徽省肥西縣、來安縣也開始試驗包產到戶。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經驗,發出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迅速推開。安徽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安徽的農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開始。在農村,流通體制改革進行,農村市場逐步放開;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科技興農」方針被提出,鄉鎮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興起。1980年,全省開始推行企業經營責任制,並改革工資制度和獎金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企業「吃大鍋飯」的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安徽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求採納~~~~

與安徽創造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