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生產線是誰發明的
每一分鍾生產一輛車
——1913年第一條汽車生產線誕生福特發明了用裝配線生產汽車的方法,並於1913年在他的T型汽車生產過程中使用。這種生產技術節省時間、降低成本,使越來越多的人買得起汽車,從而使汽車普及為美國人的普通交通工具,使美國的公路網遍布全國。福特將大量生產的原則,空前規模地運用到工業中,為工業生產開辟了新時代。
20世紀初,汽車成了最時髦的交通工具,汽車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各汽車製造商都想盡辦法。美國著名的汽車製造家亨利·福特在1908年製成了4缸20馬力的T型汽車。這種汽車採用封閉車身,舒適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售價在850美元左右,廣受人們的歡迎。
但只有進一步降低成本才能賺到更多的錢,於是福特於1913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車裝配流水線,進行成批生產。在這條裝配線上,要組裝的部件沿著傳送帶連續不斷地從一個工人傳給另一個工人,每一個工人必須在給定的時間內幹完一件固定的工作。工人不斷地幹活,工件不停地傳送,就像大家在卓別林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中看到的情形一樣。
福特汽車製造廠採用了這種流水線後,組裝一輛車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流水作業線後來經過改進,傳送帶上面載著等待組裝的汽車部件,慢慢地移動。皮帶兩旁站著的工人逐一裝配,皮帶的終端就是汽車總裝完成的地方。福特汽車公司由於採用了這種流水裝配法,到1920年時,已經實現了福特的願望:每一分鍾生產一輛汽車。
使用流水線裝配汽車的生產方法,使汽車的製造成本大幅度下降。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T型車的每輛售價就降至250美元,共賣出180萬輛。30年代,福特又率先使用自動化設備生產引擎體,用40台機器,經500道不同的工序,把金屬毛坯製成引擎體,生產時間由數小時減至15分鍾。福特賺了大錢,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同時,他的這一套流水作業方式也影響了全世界的汽車生產方式。從福特的第一條流水生產線起,到20世紀30年代,是生產自動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不過,汽車裝配流水線發展到今天,有些工序已經由機器人來代替工人做了,因為流水線的工作很枯燥,有些工序,還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機器人裝配汽車就把人解放出來了。第一道工序是從鋼板運到壓模工場開始。自動吊車把薄鋼片送到壓模機下,切割出車身各個部分的模件。同時,車門在另一條裝配線上經數次沖壓製成。接著,由機器人給汽車噴漆。最後是車身的內部裝飾,機器人在車身內裝上底墊、地毯、座位及其他配件。裝配玻璃時,機器人在玻璃邊緣塗上膠水,再用夾具將玻璃抓牢,裝在車身上,然後再裝上懸架、方向盤、散熱器……最後裝上車輪和輪胎。
❷ 汽車是怎樣發明的
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成了的一輛汽車,該車為三輪,採用一台兩沖程回單缸0.9馬力的汽油答機,具備現代汽車的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等。人們一般都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車的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之年。
❸ 試述汽車發明的歷史
1680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利用噴管噴射蒸汽來推動汽車,但未能製成實物。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
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
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
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後,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
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1.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這一年,英國的巴特勒也發明了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此外,義大利的貝爾納也發明了汽車,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發明了裝有內燃機的汽車。
❹ 汽車是誰發明的
世界第一輛汽車
早在1680年時,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便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也就是利用噴灌噴射蒸汽產生動力,從而推動汽車前行,不過他並未將這個設想付諸於行動,沒能製造出實物。
1936年,中國政府曾計劃與德國賓士公司合作,成立「中國汽車製造公司」,以先組裝、後製造的模式生產汽車。但由於次年抗日戰爭的爆發,此計劃最終被擱置。因而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也只有汽車使用和修理業。
新中國成立之後,於1953年興建第一汽車製造廠,並於1956年7月13日生產出了我國第一輛載貨的CA10解放牌汽車。
❺ 汽車的發明和應用分別是什麼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❻ 汽車是誰發明的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內汽車公司的創始容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汽車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的確也帶來了一些煩惱。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對任何生活方式的評價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這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化。
❼ 汽車是誰發明的,他是怎樣發明的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專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屬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 卡爾.本茨
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0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
❽ 汽車是如何發明的
汽車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和實驗的共同結晶,它的發明,在一定程度上專縮短了人類屬時空的距離,對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距今5000年左右,人類馴養動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使用陶輪製作陶器的過程中逐漸熟悉了轉輪做功的原理後,人們發明了車。但自車發明開始,車的動力皆為畜力,如馬、驢、牛等。人們曾嘗試用多種牲畜來駕車,速度及穩定性各有千秋,但這種畜力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也是難以克服的弱點,那就是行進速度與持久性有限。
直到18世紀蒸汽機特別是19世紀內燃機發明後,由機械作動力的汽車終於誕生了。
就像人類的許多發明成果一樣,要想准確指出誰是汽車的具體發明者非常困難,它是法國、英國、德國、奧地利、美國等國家一批科學家經不斷探索和實驗後的共同結晶。不過,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內燃機汽車,應當是汽車發展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