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需莎士比亞創造的至今仍沿用的詞彙或短語!!!謝謝啦!!
to be or not to be當然是最著名的了,其他還有一些
Much Ado About Nothing:無事生非
莎士比亞在悲劇《麥克白》中第一次創造了at one fell swoop這個短語。現在,人們往往用at one fell swoop或at one swoop來說「一舉」或「一下子」,相當於all at once(突然之間)。
with bated breath(意為「屏息地」,出自《威尼斯商人》。「a foregone conclusion」(意為「預料中的結局」,出自《奧賽羅》)如今已經應用到日常英語中。
❷ 莎士比亞為什麼能憑一己之力創造眾多英文詞彙
讀本科的時候抄,我們英語系系主任教莎士比亞文學。他研究了半輩子莎翁,認為莎翁自己可能並沒有掌握這么多詞彙,一開始戲劇劇本的詞彙量也可能並沒有這么豐富,但是後世把這些戲劇一直加以修改潤色和提高,使得劇本詞彙量得到極大的提高。他的理由主要是:莎翁只上過Grammar School,相當於小學前半段的識字教育;一個人的記憶力不可能大到能記住這么多單詞。
本科時的另外一名老教授,是英國人,當年本碩博都在劍橋和哈佛讀歷史系,高中好像是哈羅公學,反正就是典型的英國老紳士老知識分子。他的觀點則偏向於莎士比亞確實具有這么大的詞彙量,當然理由也與其他學者的主流觀點相仿。他的理由主要是:莎士比亞通過天賦從各個階層學習到各種各樣的詞;自己再創造。
當然,我自己這種只讀過皮毛的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莎翁戲劇里一雙靴子居然可以有這么多表達這么多款,簡直跟逛超市一樣...
❸ 莎士比亞的經典詞語、
1.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死亡,那是個問題。)
3.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
4. 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為生,因為被騙的人已經成為他的擁護者,我再說什麼也是枉然。
5. 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6 美滿的愛情,使鬥士緊綳的心情鬆弛下來。
7 太完美的愛情,傷心又傷身,身為江湖兒女,沒那個閑工夫。
8 嫉妒的手足是謊言!
9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命運!
10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11 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的。
12 因為她生的美麗,所以被男人追求;因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獲。
13 如果女性因為感情而嫉妒起來那是很可怕的。
14 不要只因一次挫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
15 女人不具備笑傲情場的條件。
16 我承認天底下再沒有比愛情的責罰更痛苦的,也沒有比服侍它更快樂的事了。
17 新的火焰可以把舊的火焰撲滅,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減輕。
18 聰明人變成了痴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鉤的游魚;因為他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
19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愚笨。
20 外觀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為表面的裝飾所欺騙。
21 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22 勤勞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奮一生,可永遠長眠。
23 女人是被愛的,不是被了解的。
24 金子啊,,你是多麼神奇。你可以使老的變成少的,丑的變成美的,黑的變成白的,錯的變成對的……
25 目眩時更要旋轉,自己痛不欲生的悲傷,以別人的悲傷,就能夠治癒!
26 愛情就像是生長在懸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氣。
27 全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台,所有紅塵男女均只是演員罷了。上場下場各有其時。每個人一生都扮演著許多角色,從出生到死亡有七種階段。
28人生充滿了喧嘩與躁動,如痴人說夢,卻沒有任何意義......
❹ 莎士比亞是怎麼創造單詞的
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
這個字是由27個字母組成的。出現在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劇本「空愛一場」里,意思是「不勝光榮」。
❺ 莎士比亞為何要發明那麼多的單詞求解
莎士比亞的戲劇毋庸置疑是世界文學的瑰寶,莎氏去後研究他和他的作品的專家越來越多,他的作品被奉為圭皋,他本人被視為戲劇文學的泰斗。說來慚愧,我本人很少讀莎士比亞,也不太懂莎士比亞,只是在讀文學史的時候從學者的論述中了解了一點莎士比亞。好像自己只看過電影版本的《哈姆雷特》,看過台詞據說有點莎士比亞風格的《大明宮詞》,實在不敢說對他老人家有了解,甚至是有涉獵。其實也很想讀讀來的,但是沒有時間還是沒有心情,說不清楚,抑或是莎氏的大著令人望而生畏?為什麼今天要拿起莎士比亞來說事呢?因為今天突然覺得莎士比亞發明的單詞太多了,嗬嗬,令人不解,也有點怨氣,你說你寫你的戲劇文學吧,煙波浩淼的英文詞彙還不夠您用啊,還要生生地發明出來那麼多,您老人家一高興,幾萬、幾萬的單詞就造出來了,暈倒,我們後輩子孫可怎麼研讀啊,這可是很大量的、人為的「加負」啊,您大概不知道在您大去幾百年之後,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的小朋友都要學習英語呢! 備註:今年要讀一本莎士比亞的大著
❻ 為什麼說在英語界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創造新詞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作家,著有「四大悲劇」等英文作品,在英國期望特大,所以他創造的詞得到大家認同
❼ 莎士比亞曾經創造了由27個字母組成的單詞,你知道是什麼嗎
莎士比亞的有27個字母: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
出現在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劇本「空愛一場」?love,s labour,s lost?里,意思是「不勝光榮」。
❽ 關於莎士比亞
作品風格編輯
莎士比亞最早的劇作是以當時常見的風格寫成。他採用標準的語言書寫,
威廉·莎士比亞 肖像(8張)
常常不能根據角色和劇情的需要而自然釋放。 詩文由擴展而定,有時含有精心的隱喻和巧妙構思,語言通常是華麗的,適合演員高聲朗讀而不是說話。一些評論家的觀點認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莊重的演說詞,經常阻礙了情節;《維洛那二紳士》的台詞被評論為做作不自然。[8]
很快莎士比亞從傳統風格轉向他自己的特點。《理查三世》開幕時的獨白開創了中世紀戲劇中的邪惡角色。同時,理查生動的充滿自我意識的獨白延續到莎士比亞成熟期劇作中的自言自語。 沒有單獨一個劇本標志著從傳統風格到自由風格的轉換,莎士比亞的整個寫作生涯中綜合了這兩種風格,《羅密歐與朱麗葉》可能是這種混合風格最好的詮釋。 到1590年代中期創作《羅密歐和朱麗葉》、《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夢》時期,莎士比亞開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寫作。他漸漸將他的隱喻和象徵轉為劇情發展的需要。莎士比亞慣用的詩的形式是無韻詩,同時結合抑揚格五音步。實際上,這意味著他的詩通常是不押韻的,每行有10個音節,在朗讀時每第二個音節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無韻詩和後期作品有很大區別。詩句經常很優美,但是句子傾向於開始、停頓、並結束在行尾,這樣有可能導致枯燥。 當莎士比亞精通傳統的無韻詩後,他開始打斷和改變規律。這項技巧在《朱利葉斯·凱撒》和《哈姆雷特》等劇本的詩文中釋放出新的力量和靈活性。[8]
《哈姆雷特》之後,莎士比亞的文風變化更多,尤其是後期悲劇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國文學評論家安德魯·塞西爾·布拉德利將這種風格描述為「更緊湊、明快、富有變化,並且在結構上比較不規則,往往錯綜復雜或者省略」。 在他創作生涯後期,莎士比亞採用了很多技巧來達到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連續、不規則停頓和結束、以及句子結構和長度極度變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對聽眾是挑戰。 後期的傳奇劇,情節及時而出人意料地變換,創造了一種末期的詩風,其特點是長短句互相綜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語和賓語倒轉、詞語省略,產生了自然的效果。[8]
莎士比亞詩文的特徵和劇院實際效果有關。 象那個時代所有的劇作家一樣,莎士比亞將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爾·霍林斯赫德等創作的故事戲劇化。 他改編了每一個情節來創造出幾個觀眾注意的中心,同時向觀眾展示盡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設計的特點保證了莎士比亞的劇作能夠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剪裁、寬松地詮釋,而不會丟失核心劇情。 當莎士比亞的技巧提高後,他賦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變化的動機以及說話時獨一無二的風格。然而,後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風格的特點。在後期的傳奇劇中,他故意轉回到更虛假的風格,這種風格著重了劇院的效果。[8]
莎士比亞創作的藝術特色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第一,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認為戲劇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鏡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論,認為演劇要真實,切忌過火。
第三,情節生動豐富,一個劇里常有幾條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線索,悲喜劇因素結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語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話富有哲理和詩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語言矯揉造作,伊阿古的語言充滿穢言穢語。據電子計算機統計,莎士比亞創作的詞彙量有29066個。[9]
5成就榮譽編輯
以莎士比亞製作的郵票[10]
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於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他繼承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英國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戲劇的三大傳統並加以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創造性革新。他的戲劇不受三一律束縛,突破悲劇、喜劇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內心奧秘,從而能夠塑造出眾多性格復雜多樣、形象真實生動的人物典型,描繪了廣闊的 、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以其博大、深刻、富於詩意和哲理著稱。[11-12]
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為當時英國的舞台和觀眾寫作的大眾化的戲劇。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賞以及時空自由 、極力調動觀眾想像來彌補舞台的簡陋等特點,曾在18世紀遭到以伏爾泰為代表的古典主義者的指摘,並在演出時被任意刪改。莎劇的真正價值,直到19世紀初,在柯爾律治和哈茲里特等批評家的闡發下,才開始為人們所認識。然而當時的莎劇演出仍常被納入5幕結構劇的模式 。19世紀末 ,W·波埃爾和H·格蘭威爾·巴克強烈反對當時莎劇演出的壯觀傳統 ,提倡按伊麗莎白時代劇場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復其固有特點。[11]
17世紀始,莎士比亞戲劇傳入德、法、意、俄、北歐諸國,然後漸及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對各國戲劇發展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並已成為世界文化發展、交流的重要紐帶和靈感源泉。中國從19世紀初開始介紹和翻譯莎劇,1902年,上海聖約翰書院學生最早用英語演出《威尼斯商人》。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譯本基礎上經全面校訂、補譯的11卷《莎士比亞全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先後有65個職業和業余演出團體 ,以英 、漢 、藏 、蒙 、粵5種語言 ,文明戲、現代話劇、戲曲、廣播劇、芭蕾舞劇 、木偶劇6種形式 ,共演出莎劇21部,包括了莎劇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劇已成為中國中學、大學特別是戲劇院校的教材。莎劇的重要角色為中國演員的培養和提高開辟了廣闊天地。 [11]
莎士比亞給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戲劇,其中包括一些他與別人合寫的一般劇作。[11]
莎士比亞在所有的文學人物中首屈一指。今天很少有人談喬叟、維吉爾、甚至荷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亞的戲劇,肯定會有很多觀眾。莎士比亞創造詞彙的天賦是無與倫比的,他的話常被引用──甚至包括從未看過或讀過他的戲劇的人。況且他的名氣也並非曇花一現。近四百年來他的作品一直給讀者和評論家帶來了許多歡樂。由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已經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因此在將來的許許多多世紀里也將會受到普遍歡迎,這一推測看來不無道理。[11]
在評價莎士比亞的影響時,讀者應該這樣考慮,如果沒有他,就根本不會有他的作品(當然類似的論斷適合於每一位文學藝術人物,但是這個因素在評價一般的藝術家的影響時看來並不特別重要)。[11][13]
據統計,莎士比亞用詞高達兩萬個以上。它廣泛採用民間語言(如民謠、俚語、古諺語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來詞彙,還大量運用比喻、隱喻、雙關語,可謂集當時英語之大成。莎劇中許多語句已成為現代英語中的成語、典故和格言。相對而言,他早期的劇作喜歡用華麗鏗鏘的詞句;後來的成熟作品則顯得更得心應手,既能用豐富多樣的語言貼切而生動的表現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樸素自然的詞句傳達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11]
雖然莎士比亞用英文寫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聞名世界的人物。雖然英語不完全是一種世界語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語言都更接近世界語言。而且莎士比亞的作品被譯成許多種文學,許多國家都讀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戲劇。[11]
莎士比亞與世界圖書與版權日:4月23日,對於世界文學領域是一個具有象徵性的日子,因為威廉·莎士比亞在1616年的這一天去世。1995年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選擇這一天,向全世界的書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快樂,並再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無以替代的貢獻的人表示尊敬。199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通過決議,宣布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11]
來自網路
❾ 莎士比亞發明了哪些字
作為一名語言大師,莎士比亞靈活地駕馭語言,擅長把名詞變動詞、把形容詞變副詞、把動詞變名詞...,結果,英語多出了1700個新詞彙。以下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Accused Addiction Advertising Amazement Arouse Assassination Bandit Bedroom Beached Blanket Bump Cater Champion Countless Epileptic Fixture Flawed Generous Hint Lonely Mimic Negotiate Obscene Premeditated Rant Summit Torture Varied Worthless Z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