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發明說

創造發明說

發布時間:2021-06-16 00:07:26

1. 創造發明的故事

愛迪生:
18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18世紀80年代中期,愛迪生的電燈事業獲得了成功,這一成功比以往任何成就給他帶來的聲譽都大。
貝爾:
1873年貝爾已是波士頓大學語言生理學的教授。一次,他企圖通過一根電報線來同時傳遞幾個信息。他的設想得到了妻子梅布爾.哈伯德與岳父的支持。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
希望能幫助到你ˆ_ˆ

2. 發明創造設計說明

我想發明多功能文具盒
現在的文具盒花樣可真不少啊!可這沒有超出我想發明的文具盒——多功能文具盒。這個多功能文具盒可是名不虛傳的,它的功能可多了!不信?那就聽我一一道來吧!
它分有十層。第一層是用來裝文具的,這沒什麼奇怪的;第二層用來裝各個科目的書本,說到這里,一定有人會說:「文具盒那麼小,怎麼能裝書呢?」錯了錯了,別忘了「多功能」三個字,因為它是多功能的文具盒。當你的書挨到多功能文具盒的時候,書就會變小,你就能把書放進去了,等你把書拿出來,書就變成原來的樣子了。第三層是放課外書的,(原因就不必說了吧!)當你有空時,就可以到第三層拿書看了,很方便吧!第四層是用來放本子的,因為書、本放在一起不太好。第五層是用來照明的,當天暗下來的時候或者停電了,它就能為你照明了。而且光很亮。你一定會說:「不要交錢吧?」我告訴你吧:根本不需要,它是吸收太陽的光度的,只要吸收的太陽光越多,光線就越亮,真是省錢又省力呀!
第六層是裝日歷的。它能讓你分清楚今天是多少日,就是記性再差的人也不怕了。第七層是用來放字典等資料書的,等你有不懂的地方,就能直接查了。第八層是用來放蠟筆等手工材料的,這樣就會讓你不用為缺少某樣東西而煩惱了。第九層是用來放籃球等體育用品,上體育課你就能取出它盡情玩耍了!最後一層是用來放玩具的,如果你是一個愛玩的小孩,別擔心,多功能文具盒就會提醒你:「上課不要做小動作。」這樣,你就會自覺了。
怎麼樣?多功能文具盒不錯吧?有了它,你來學校上課連書包都不用帶了!
雖然這只是我的想像,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成功的,而且,不只是文具盒,其他東西也會越來越先進的!

3. 誰知道關於發明創造的名言還有說這個名言的人!

無可否認,創造力的運用、自由的創造活動,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創造活動,是人內的真正的功能;人容在創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證明了這一點。
——阿諾德
人材最本質的特點在於創造。
——箴 言
人可以老而益壯,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歲數,而在於創造力的大小。
——盧爾卡爾斯基
創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富爾克
天才的主要標記不是完美而是創造,天才能開創新的局面。 ———— 亞瑟·柯斯勒
"創造"包括萬物的萌芽,經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樹木的開花結果.
--法.莫泊桑<一生>
熟是經驗,巧是創造.
--徐特立<札記摘錄>

4.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其實中國古代除了這四項發明,還有很多厲害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代的科技十分璀璨和精彩,只不過大多數科技發明在長年累月間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生活,讓人們很容易忽視了它們的艱辛的創造過程。下面這些例子都是中國古代的創造。

還有,在外國人眼裡中國的代名詞「瓷器」;天下第一橋「趙州橋」;不用一釘一鉚的古代建築「榫卯」;御敵於萬里之外的「長城」等等,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還遠遠不止這些。它們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展現了古人強大的創造力。它們曾經甚至現在都在影響和改變著這個世界。

5. 創造發明

你用不用修正帶,把它的齒輪拿下來,插上導彈筆心,當陀螺玩!!!

6. 發明和創造的含義和區別

一、發復明與創造的區別

  1. 在數制量上有區別

    創造是將兩個或以上按照一定方式聯系,製造新的實物,發明不是

  2. 在對象上有不同

    創造多是指的事物,發明不一樣,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一種方案或者一種過程


二、含義

發明

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產品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明出來產品。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創造

創造,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主觀地製造客觀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這明顯的是一種典型的人類自主行為。因此,創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7. 什麼是創造發明

創造發明的定義

定義之一:發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科學技術成果,是指創造出以前沒有的事物和方法。

定義之二:發明是對一種設計、新工藝、新產品、新方法的創造,這種創造可由一個發明者做出,也可由一個實驗組、實驗室或研究所做出。

定義之三:專利法所稱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在當今世界上,發明定義流傳最廣的當推冠拉學說,其含義是"通過技術表現出來的人的精神的創造,是征服自然或利用自然力而產生的效果。"

8. 有關發明創造的事例

例一。弗蘭明發現青黴素
弗蘭明是英國細菌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22年他發現溶菌酶。1928年他又發現了青黴素,這是他在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毓盤時,發現盤里長了青綠色的霉,再細心觀察,這種青綠色霉的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經過反復觀察和研究,證實這種綠色坶是殺菌的物質。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葡萄菌剋星。經過進一步研究製成了青黴素這種高效抗菌素。以後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肯定了它的治療價值。青黴素的出現,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為此,他榮獲諾貝爾獎。著有《青黴素——它的實際應用》。
例二。張衡觀測天象製作渾天儀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在任太史令時,專心研究天文歷算。在當時,有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殼,地像卵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在「卵殼」上不停轉動。張衡認為這樣的結論不完善。於是他天天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恆星運動的資料並對恆星運動的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製成了渾天儀,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說。渾天儀用銅製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上刻著恆心、南極、北極、經度、黃道、赤道。儀器上表現的情況同天空中星象出沒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於張衡堅持觀測天象的結果。
例三。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直升飛機的發明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製成功。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從此,直升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飛行工具。
在步槍的發展進程中,來復槍是重大突破。射擊時,槍管內的來復線使得子彈飛行時不斷地旋轉,從而飛得更遠,命中率更高。可是這一重大的科學發明,卻被視為惡魔神經的武器,鬧出一連串有趣的笑話。
1510年,奧地利人卡斯珀·科爾納發現,帶羽毛的箭要射得遠,命中率也高。從此他得到啟發,發現槍管內膛線對子彈有穩定作用,從而發明了來復槍,有些軍官不服氣,不信槍管內有幾條線就能打得比滑膛槍遠,提出要當場比試。科爾納當然應戰。結果科爾納在100米距離上5發5中,而軍官手中的滑膛槍卻只有5發2中。距離拉到200米,滑膛槍根本打不著了,而來復槍卻還是5發4中,這下軍官們服氣了,觀看的人群也轟動起來。這比賽一傳十,十傳百,來復槍成了神乎其神的最先進的武器

9. 寫一篇【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是指運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首創出先進、新穎、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事物及方法,來有效地解決某一實際需要。因此科學上的發現,技術上的創新,以及文學和藝術創作,在廣義上都屬於發明創造活動。發明創造不同於科學發現,但彼此存在密切的聯系。歷史上每一項重大科學發現都會帶來一系列的新的發明創造。比如電的發現,引起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電燈、電話、電影、電視、電腦等等,舉不勝舉。
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特點 發明不同於科學發現,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創造
人們利用科學的方法和方式,通過探索、研究、發現、表達、記錄、信息傳遞交流,製作成為口語、書面信息、塗鴉圖案、實物產品、科學技術理論、規律揭示,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隱含的人類未知原理等,製作成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產、交流、信息交換等,具備相當程度的科技含量人類智慧結晶產品。一般地,稱之為創造。
所有的創造的開端,都是為了造福人類的科學技術活動!
發明創造的常用技法
所謂技法就是技巧和方法。技巧是人們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它有助於減少嘗試與錯誤的任意性,節約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提高解決問題成功的概率。
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以下技法:
1、缺點法
缺點法,是指從操作方法、使用對象、功能結構等方面去尋找物品的缺點,通過改正這些缺點來形成創造目的的一種方法。
2、希望法
希望法,也稱希望點列舉法,就是從社會和個人願望出發,通過列舉希望來形成創造目的的課題。這是尋找發明課題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3、組合法
組合法,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已有的技術原理或不同的產品,通過巧妙的結合或重組,從而獲得整體功能的新技術、新產品的創造方法。
4、擴大法
發明技術中的擴大法,就是使現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數量上變大、變多、或者質量上變好。它包括擴大體積、延長壽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
5、移植法
移植法是將某一領域或某種物品已見成效的發明原理、方法、結構、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進到別的方面。從而獲得新成果或新產品。

10. 說一說我的創造小發明寫一寫

我在家裡,洗碗、拖地抄、抹桌子等只要我能做的事,我總是主動去做.我最害怕做的事是拖地,幾間房子拖下來手就磨出了血泡,櫃子、桌子等窄小地方不容易拖,還拖不幹凈.一次,我邊拖邊想,要是有一雙拖把鞋,穿在腳上拖地那該多好呀!於是,我設計了一個既輕便、又不彎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製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閱讀全文

與創造發明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