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背傳發明

背傳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15 23:01:13

Ⅰ 誰詳細說一下足球傳球、接球、帶球、射門的方法、規范動作及要領。

射門要領

1、正腳背射門〔沖力射球〕

優點:力度大,球速快,射程遠。

弱點:對手較易捉摸射球去向,另外准確度較難 掌握。

要點:起跑點,皮球和目標應成一直線,膝向目標輕松助跑,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自然向後提起小腿,眼望皮球頂部,鎖緊腳眼揮動小腿抽向皮球中央點,擊球後身體勢追前完成整個射門動作。

秘訣:腳尖向下,球速快慢取決於小腿揮動速而非來大腿力量,射球前宜預先選定擊球部位,射球後收緊大腿前部肌肉可避免不慎弄傷半月板。

2、腳外側彎射〔外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至較遠距離的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碎步跑向皮球,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的時候,提腿扭擺身體鎖緊腳眼,利用腳外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射球後順勢收膝完成射門動作。

小小秘訣:腳尖向下,利用腳背偏外平面拉擊皮球,較易形成皮球外彎去勢,射球力度越大弧度越大,力度弱則難以繞越對手。

3、腳內側彎射〔內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距離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跑向皮球,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提腿鎖緊腳眼,利用腳內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擊球過程順勢扭動身體,射球自然彎出。

小小秘訣:腳尖向前偏上,善用球靴內側商標位觸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射球力度過大會導致皮球高飛而去,力度弱又較難繞越對手。

4、腳內側撞射〔掃把腳射門〕

優點:射門准繩易掌握,起腳後較易改變方向。

弱點:射球力度偏弱,對手較易捉摸皮球去向。

要點:輕松跑向皮球,射球前平衡身體,膝向皮球順勢提腿,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的時候,輕扭身體膝轉向外,鎖緊腳眼撞擊皮球中央將球射出。

秘訣:射球時腳尖保持向上,用球靴內側商標位撞擊皮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 ? 平時可練慣用腳內側拍牆,練至僅得一下撞擊聲為佳,如有兩下聲響表示腳內側和皮球的接觸面尚未掌握

停球
停高空球叫卸,有腳背,腳弓,腳面三種卸球方式。停這樣的球就要抓好停球的時機的,給球一個緩沖的力量。這樣就要髖關節處的韌帶要好,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動作。注意停球時要鉤腳尖,停好停不好就要看個人的球感和聯系情況了。地面球相對容易,只要碰到球再根據球的力量再給球一個緩沖力就行了。半高球也差不多這個原理。此外還有胸部停球,那要球在接觸胸部時,含胸收腹。停球的方式實在太多了,你可以用身體的任意一個部分停球。說到最後就是你的球感,會給球一個緩沖。要想停好球還是要多練習,這才是要領所在。
任意球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距離球門比較遠的任意球,在28-35米之間,這么遠的距離你很難追求角度和精度,只能以力量取勝,現在皇馬的卡洛斯最擅長這種球

2 貝克漢姆的踢法。他的踢法是盡力扭轉全身,在與球幾乎成零度角的位置,用腳背側向觸球,這樣可以最大化皮球內旋的速度,從而提高皮球內旋的角度,根據對方人牆的距離,可以通過調整觸球的角度而改變球飛行的弧度。並盡可能的用小腿發力,迷惑對方守門員,這種踢法一般適用於距球門25米左右的距離。

3 近距離的任意球,18-22米之間,這種球是最難踢的,對技術要求很高,講究控球技巧,一般都是用內腳背撩射,而且這種踢法助跑距離短,欺騙性強,一代球王馬拉多納最擅長這種踢法

在目前的世界足壇還沒出現過那一個球星能夠同時掌握這三種任意球決計,所以在開始訓練前,建議你先選擇好方向。對於具體的訓練方法,我只能給出一些建議了:
1 第一種任意球,以力量訓練為主,在訓練時以大腿帶動小腿,最後用小腿加力彈射。

2 第二種和第三種對小腿力量和腳踝技巧要求比較高,所以不但需要力量訓練,而且要求你在訓練中將腳踝動作定型,這可能需要上萬次的訓練才可以達到。

不管那種踢法,首先應該是訓練准確度,然後才是速度。訓練是可以在球門的兩個頂角各掛一件衣服(或者其他東西,比如像廣告力的輪胎),瞄這衣服打,那些任意球高手也是這樣訓練的

Ⅱ 什麼是普林斯頓打發

「普林斯頓打法」是由皮特·卡瑞爾發明的,他曾用這種打法率領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所沒有一名學生享受體育獎學金的學校在NCAA獲得500勝,並創造了14次失分最低紀錄。「普林斯頓打法」的格言就是「強壯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聰明能占強壯的便宜。」這種打法的精髓是「人動,球動,協調一致。」人動就是指無球移動、空切和反跑,球動指不斷地傳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頓打法的招牌。
普林斯頓戰術十分注重「空間、時機、觀察、執行」四個環節。空間指場上隊員之間的位置、距離,時機指傳球、跑動、反跑的時機,觀察指觀察對方的防守站位,執行指執行基本技術。這種打法注重內線傳球,內線指揮。實行這種打法的中鋒叫組織中鋒。在球場上,五個人都會傳球,都能投籃,都愛組織,堅持整體籃球和團隊精神。普林斯頓進攻戰術體系,由現在的國王隊助理教練Pete Carril創始,因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籃球隊任教時的標志性的「後門」戰術而得名。此戰術進攻體系,主要定位在不斷的傳球、擋人和有意識的無球跑動,通過一系列的配合,在籃下創造出空當,使得進攻一方輕松得分。

Ⅲ 怎麼練背後運球(籃球)

  1. 在比賽中,如果防守你的球員並沒有採用正面防守的策略,即防守者的頭並沒有和球同側,那麼,就可以採用強行突破上籃。當然,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才是選擇突破上籃的最佳時機,如果遭遇包夾防守,最明智的選擇還是傳球,畢竟對於處於空位的隊友來說,得分顯得更容易一些。

  2. 在運球過人時肩部的運用非常重要。和普通的運球過人一樣,如果運球球員選擇向一側突破,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肩膀去接觸防守隊員,當肩部順利的從防守隊員一側擠過去之後,則可以做跟進動作,當然,背後運球只是可以選擇的一種方式而已,其動作也等同於一個體前變向或交叉步變向。

  3. 如果選擇背後運球,那麼在運球過人的一瞬間則可以適當減慢速度,當對手由於慣性向前沖過去之後,則是採用背後運球的最佳時機。在使用背後運球時,球可以適當往前放得多一點,這樣做不僅可以帶動自己的身體變向,更能夠防止對手斷球。同時,背後運球有也要注意銜接動作,非運球手要立即接觸球,不論是繼續運球還是起步上籃,都要一氣呵成。

拓展資料:

背後運球是一個籃球術語,

1、在身體的後方橫向運球,用自己的身體作為保護屏障。背後運球可以防止對手的搶斷,借機觀察場上的動向。

2、為了擺脫防守者,從身體背後運球至身體另一側,變向換手運球突破防守的運球方法。

3、通過背後運球可以調整節奏,在合適的時機出手投籃,避開防守者的封蓋。

Ⅳ 籃球發明原理

動能轉化為籃球的彈性釋能,彈性釋能轉化為籃球的動能,皮革和充氣只是為了使籃球有彈性

Ⅳ 籃球是誰發明的 他是哪國人 籃球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籃球是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的,美國人,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
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為除美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此後,這項運動先後傳入法國、英國、中國、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開展、普及和發展。
1895年,美國人鮑勃蓋利將籃球傳入中國,1896年天津基督教育青年會舉行了我國第一次籃球游戲表演。之後再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會中開展起來。在1910年舊中國首屆全國運動會上,籃球首次被列為表演項目。1914年的第二屆全運會上籃球被列為男子正式競賽項目,1924年在第三屆全運會上被列為女子正式競賽項目。籃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成立,男子籃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46年,美國出現職業籃球聯賽,並發展為目前的NBA。
女子籃球運動到20世紀初才開展起來。1976年,女子籃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Ⅵ 打籃球二次運球是什麼意思

二次運球屬於籃球運動中違例動作中的一種,運動員運球後雙手觸球的時候,再次運球就算二次運球違例。

二次運球的定義:

一、當已獲得控制球的隊員將球擲、拍或滾在地面上,並在球觸及另一隊員之前再接觸球為運球開始。

二、隊員用雙手同時觸球,或使球在一手或兩手中停留的瞬間運球即完畢。

三、隊員的手不和球接觸時,運球隊員的步數不受限制。

籃球比賽中,二次運球就是指當已獲得控制球的隊員將球擲、拍或滾在地面上,並當球觸及到另一隊員之前再接觸球就算運球開始。

(6)背傳發明擴展閱讀:

下列情況不是二次運球的情況:

1、連續投籃;

2、在運球開始或結束時,隊員偶然地失掉球,然後恢復控制球(漏接);

3、與附近的其他隊員搶球中用挑拍以圖控制球;

4、拍擊另一隊員控制的球;

5、攔截傳球並獲得該球。

Ⅶ 守門員不能用手接隊友用腳踢的回傳球的規則已經取消了嗎

在特定情況下門將可以用手接回傳球:1、頭槌回傳;2、回傳球球權不明晰(意思就是隊友回傳球因為某種原因——比如回傳球速度太慢,對方前鋒沖上來搶球——不一定能讓門將拿到的時候)時;3、回傳球被對方碰到時。

國際足聯規則只有一條,用腳主動回傳球,不得用手抱起,否則罰間接任意球 。

Ⅷ 籃球誰發明的

詹姆斯·奈史密斯。

籃球,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於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創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隨著設施 、規則等的逐步完善,籃球這項運動迅速在世界大多數國家發展起來。

(8)背傳發明擴展閱讀:

籃球的發展歷程:

1、發明: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詹姆斯·奈史密斯任教練時,發現當地的兒童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因此,他因地制宜,結合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2、期初的籃球: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投中可以計分。

3、完善: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改用鐵圈代替桃籃,用木板製成籃板代替鐵絲擋網,場地增設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由中場跳球開始。場上比賽隊員改為每隊5人,出現了後衛、守衛、中鋒、前鋒、留守。。

4、普及: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從美國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於1895年,籃球傳入了中國,得到廣大中國青年的歡迎和熱愛。

5、職業籃球聯賽: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成立,男子籃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46年,美國出現職業籃球聯賽,並發展為目前的NBA。

參考資料:籃球-網路

Ⅸ nba有一套戰術叫做普林斯頓攻防體系,這是一套怎樣的戰術是誰創立的

國王隊才用就是普林斯頓體打法
普林斯頓是美國著名大學,以學術著稱。「普林斯頓打法」是由皮特·卡瑞爾發明,他曾用這種打法率領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所沒有一名學生享受體育獎學金的學校在NCAA獲得500勝,並創造了14次失分最低紀錄。
「普林斯頓打法」的格言就是「強壯能占弱小的便宜,而聰明能占強壯的便宜。」這種打法的精髓是「人動,球動,協調一致。」人動就是指無球移動、空切和反跑,球動指不斷地傳球,分享球。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頓打法的招牌。
「普林斯頓打法」十分注重「空間、時機、觀察、執行」四個環節。空間指場上隊員之間的位置、距離,時機指傳球、跑動、反跑的時機,觀察指觀察對方的防守站位,執行指執行基本技術。
這種打法注重內線傳球,內線指揮。實行這種打法的中鋒叫組織中鋒。在球場上,五個人都會傳球,都能投籃,都愛組織,堅持整體籃球和團隊精神。

普林斯頓進攻戰術體系,由現在的國王隊助理教練Pete Carril創始,因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籃球隊任教時的標志性的「後門」戰術而得名。此戰術進攻體系,主要定位在不斷的傳球、擋人和有意識的無球跑動,通過一系列的配合,在籃下創造出空當,使得進攻一方輕松得分。
這種戰術的格言就是「別扭頭,否則你就開了後門!」此種進攻戰術分為低位進攻和高位進攻兩種,第一部分將主要介紹低位進攻:
戰術的第一步:尋找中鋒。普林斯頓進攻戰術的理念就建立在將球交給中鋒,然後讓中鋒成為進攻組織者。所以不管是在攻守轉換中還是陣地進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中鋒」,也就是圖上的5號球員。戰術的第二步:站位。進攻隊形將以中鋒在有球一側的2-2-1站位開始。在這里起到決定作用的將是你的外圍隊員能否更好地向中部移動。如果你的球員都是可以在球場的兩端運球和傳球的人,那將會更加有利於這個戰術戰術的第三步:第一次切入。1號隊員傳球給側翼的3號,然後向相反方向的底角切入。要注意:每一次這種單人的切入都要全速並且讓對方感到威脅。這時,2號隊員就會移動到三分線的弧頂處,這一戰術的關鍵部位。戰術的第四步:這時進攻將會發動,面對不同的防守,將會有不同的進攻組合:
1、第一個後門。如果中鋒(5)面對地位,不能接球組織最初的進攻,那麼3號運球到肘部(罰球線和罰球弧的接合部)。如果這時防守2號的對方隊員緊貼2號以防止3的傳球或者他扭頭去看球,那麼2號的後門就打開了。這時3號被要求必須能夠單手傳球,因為這種傳球速度更快,同時延緩2號防守隊員的防守。2、對位接球。當中鋒在低位要到位,那麼3號將球傳入內線,同時向底角移動以等待防守隊員包夾中鋒的時候出現的空位三分出手的機會。如果,沒有包夾,那麼就給了中鋒一個一對一單打的良好空間。當然還有另外的選擇,那就是2號的變化.3、另一個後門切入。在中鋒接到球之後,2號向相反方的底角切入,這時4號向弧頂的空當處移動,然後1號取代4號的位置。如果4號的防守隊員去看球或者緊貼4號,4號就可以通過反向跑動接5號的快速傳球後獲得後門。這時大家就應該明白了,為什麼這個戰術要求有一個會傳球的中鋒了吧.4、掩護切入。當中鋒持球時,他也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傳球給4號,就是藉助於2號的掩護。這就要求4號必須時刻注意對方的防守,如果防守隊員被2號的掩護所欺騙,那麼4號就同樣得到反向跑動接球得分的機會了5、空切+運球。當球從低位傳出,傳到2號隊員,2號面向另一個外圍隊員4號運球。當4號的防守隊員注意球的時候,4號就可以反跑切入接2的傳球,上籃得分!在這種進攻中,如果4號沒有空位接球的機會,那麼1號上提接應2號的傳球,然後4號落低位,5號提到高位給2號擋人,然後2號接1號的傳球獲得跳投的機會6、另一種空切+運球。當5將球傳出,傳給低位的3號。這時2號已經移動到底角,4號代替了他的弧頂位置。由3號運球到肘部,為4號建立切入的機會。或者在1代替4號之後,3將球傳給1,然後5號上提為3掩護,從而使3接1的傳球得到跳投機會。這里的戰術6其實就是戰術5的低位變化。
此種戰術變化的關鍵:任何時候外圍的進攻隊員如果不能抓住一次傳球的機會,那麼他的最佳機會就是利用對方防守隊員的意圖,通過變向切入籃下得分。總結:很明顯,這種戰術建立在進攻隊員良好的視野和閱讀比賽(了解防守隊員的意圖)的能力之上,由此選擇出正確的進攻方式。此種戰術已經被不斷的證明,可以抵消對方隊員強大的個人能力。最後我們以Pete Carril的話來結束這一部分:「在這種站書中,大個子總要從小個子那裡獲得球,但是,請記住,最精妙的傳球是出於大個子的

Ⅹ 籃球手指運球手型

手指運球手型是:運球時,五指張開,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運球用的是手指,而不是手掌,當你在水泥地運球時,指尖是最黑的,而白圈圈起的掌心那是最干凈。

手指運球可以讓你運球更快,不用等你手臂發力,只要的手指發力球就往下拍了,運球速率會比用手臂發力更加快。

手指運球可以在防守緊逼或倒地的時候,讓你更加從容運球過人,利用手指運球的優勢:幅度小、重心低,防守球員包夾你也斷不了你的球。

加快運球速度的訓練方法:

1、體前交替運球,球員原地進行體前交替運球,熟悉和掌控加重訓練球的感覺。訓練期間可由慢到快加速運球,不斷嘗試不同幅度的交替運球。訓練後採用標准籃球同樣的力量,速度重復一次訓練,目的是為了將訓練效果過渡至標准籃球當中。

2、移動中體前交替運球,球員拖曳步來回兩側晃動,同時採用體前交替運球的方式不斷前行移動。訓練目的是為了讓球員適應運球與腳步結合,更加貼近實戰情況。訓練後同樣使用標准籃球重復一次過渡訓練。

3、背後交替運球,球員在重球訓練下進行背後交替運球可能難以適應,球員可嘗試慢節奏,小幅度逐漸熟悉加重球。隨著訓練效果初顯,再遞增速度進行背後交替運球訓練。訓練後同樣使用標准籃球重復一次過渡訓練。

4、移動中背後交替運球,球員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判斷好雙腳的位置,以及合適的時機進行背後交替運球才能發揮運球變向的效果。所以最好採用繞樁訓練,由慢到快進行重球背後運球。訓練後同樣使用標准籃球重復一次過渡訓練。

5、胯下交替運球,重球胯下運球訓練主要考驗球員的手指力量,在狹小的運球空間里,球員能夠快速感知籃球的位置,並且利用手指將籃球穩穩的控制在手中。訓練後同樣使用標准籃球重復一次過渡訓練。

6、移動中胯下交替運球,球員進行順步移動,將腳步與交替運球結合起來。加重籃球趁著每一次順步的胯下空隙,完成一次交替運球。主要考驗球員對籃球的掌控力,以及身體的協調力。訓練後同樣使用標准籃球重復一次過渡訓練。

(10)背傳發明擴展閱讀

運球時,五指張開,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低運球時,主要以腕關節為軸,用手腕、手指的力量運球;身前高運球和變向高運球時,主要以肘關節為軸,用前臂和腕、指的力量運球;體側或側後的提拉式高運球主要以肩關節為軸,用上臂、前臂、腕、指的力量運球。拍按球時,手應隨球上下迎送,盡量延長控制球的時間,這樣有利於保護球和根據場上情況改變動作。

拍按球的部位是由運球的方向和速度來決定的。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運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彈起來的反射角也不同。原地運球時,拍按球的上方。向前運球時,拍按球的後上方。

閱讀全文

與背傳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