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關於創造的大班教案

關於創造的大班教案

發布時間:2021-06-15 19:58:50

⑴ 幼兒園大班數學《創造力訓練》教案課後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朋友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8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教學8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八塊小餅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塊),然後將小餅干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8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蛋糕盒,幼兒在分"小餅干"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課堂上教師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於樂。

⑵ 如何用畫畫培養幼兒園大班小孩創造力的教案

我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於忽視孩子創造性的培養。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就針對我國教育的弊端疾呼要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他說:「兒童是新時代的創造者,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今天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一間斗室,一幅范畫加說教是目前很多幼兒園繪畫教學的真實寫照。不少教師在教育中重視教孩子依樣畫葫蘆,循規蹈矩,一板一眼地記憶現成的知識而不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按照老師的范畫臨摹可以使幼兒掌握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但這樣卻束縛和限制了幼兒的想像力,使幼兒的繪畫活動枯燥乏味,缺乏創造性。如何培養幼兒繪畫的創造能力呢?
一、觀察生活是繪畫學習的源泉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每個正常的幼兒都能看見東西,但還不能說每個幼兒都會看東西,這就是觀察力的問題。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應有的求知慾。
畫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畫畫之前,首先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的知識經驗很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他們在觀察時不能進行分析比較,還不能區別事物細小差別和復雜的空間關系。因此我們應教給他們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觀察物象的比例、結構、動態,近大遠小及空間位置等,使他們的觀察能夠逐步深入,能夠通過觀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間的關系,辨別出異同,從而使幼兒知道,要描繪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稱、形狀、顏色、大小、空間位置以及用途等。例如帶孩子觀察小白兔時可以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小兔子的特徵,並且按照一定的順序。小白兔身上有白色的毛,長著兩只長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身體不大,有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還有一條短短的尾巴。帶孩子去百貨商店時可以參觀不同的櫃台,問孩子櫃台里有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是干什麼的?售貨員是怎樣賣東西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的確,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態,斑駁陸離,紛繁變幻,美不勝收。如朝霞似錦;旭日東升;新月如弓;星閃燈明;飛泉如帶;青山巍巍;春雨如絲;桃紅柳綠;以及湖面上悠閑的天鵝;森林中機敏的猴子;翠竹下溫順的熊貓;山嶺間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態,不同色彩的美,對幼兒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我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觀察雨後的彩虹;雪後的美景;花卉的各種形狀、顏色;昆蟲、小鳥的動態特徵;尋找燕子與麻雀、蝴蝶的異同;觀察秋天的樹木,引導他們看看葉子發生的變化,葉子的各種形狀,聽聽在樹葉上走動時腳下發出的沙沙聲,採集美麗的落葉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兩種或三種物品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異同。如:桔子和蘋果有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手錶和座鍾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寶寶和媽媽的鞋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水壺和毛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我們可以讓幼兒看大師的畫。例如:讓幼兒欣賞鄭板橋的翠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張樂平的三毛。讓幼兒聽畫的故事,使幼兒感受到美,從而大膽想像、創造。
教師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穩定,只有通過觀察活動,逐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使之達到比較集中,穩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才可能使幼兒的觀察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讀一組詞,讓他認真聽,當聽到屬於某一規定的標准詞時就拍手。
興趣是美術的動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點。興趣和愛好象催化劑一樣,能不斷地促使幼兒去實踐、去探索,不斷開辟智慧發展的道路。幼兒對畫畫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加以培養,使之保持持久。當幼兒一旦以極大的興趣參與畫畫時,他們必然以更大的熱情積極而努力地完成作業。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記憶是一個心理過程。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重現三個環節。沒有記憶就談不上對經驗的保持,沒有保持,也就無法對經歷過的事物進行再認或重現。可見,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重現的前提。許多人都認為孩子很善於死記硬背,因而不注意給孩子很好地講解事物,只要求他們記憶。
事實上,孩子理解後的記憶比機械記憶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對常見的物品、樹木、理解了的詞、有聯系的事物更容易記住、記牢,而記憶沒有意義的圖形、事物、音節要花更長的時間,鞏固性也較差。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行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識,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訓練他們的記憶。如:挑選15—20人,讓孩子們圍坐一起,並記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後由成人將一個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兒一起說:「一、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們念完歌謠之後,任意選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間屋子裡,最後讓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這里少了哪個小朋友?或是將桌上的實物位置調換,請幼兒憑記憶說出多了什麼少了什麼。
三、想像是繪畫學習的中心
對頭腦中已有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就是想像。這方面的能力就被稱為想像力,如果離開了想像,孩子的生活就不是豐富多彩,生動離奇了。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想像就沒有生活。
幼兒的想像水平較低,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而創造性的成分很少,這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范圍密切相關,但幼兒的想像力,發展水平是有個別差異的。有的幼兒只能想到自己周圍的一些簡單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兒則能想到自己見過的、聽過的和自己經歷過的許多事物,他們的想像比較大膽,不受具體現實環境的約束。
一個聰明的孩子面對一個完整的玩具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即把他拆散,面對一個不完整的玩具,孩子不得不開動腦子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組裝。如斷臂的維納斯,以其斷臂曾經讓多少人也正讓多少人為之傾倒。
在繪畫中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發揮想像餘地的命題。啟迪、誘導他們以同一主題為出發點,打破思維定式,展開想像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尋找藝術表現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興的事」,可能有的畫「看花燈」;有的表現「看馬戲」;有的表現「捉螃蟹」;有的表現「天上」;有的表現「地下」。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從小訓練未來的美術家,不在於對美術技能技巧的機械訓練而在於啟發幼兒的想像和促進其創造性。
在繪畫教學中,我採取這樣的方式進行:先畫出大致輪廓,讓幼兒猜猜要畫什麼。如:「畫不倒翁」,先畫一個圓形,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猜猜老師要教孩子學畫什麼,最後肯定猜對的孩子,使孩子得以情感上的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採取如下方法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1、像什麼
如藍天上飄著的朵朵白雲像什麼?舊房子里班駁的牆皮像什麼?下雪時屋檐上掛著的冰柱像什麼?外面刮著大風,呼呼的聲音像什麼?
2、能幹什麼
如用紙能幹什麼?用水能幹什麼?用針能幹什麼?用鉛筆能幹什麼?用繩子能幹什麼?……。
3、讓孩子處於一種假定的情景中充分設想會有什麼結果,想法越多越好。如:如果世界忽然沒有了光人們將會怎樣?如果你有了許多錢,想干什麼?如果你原來是一條只會爬行的蟲子,忽然有一天能像人一樣站起來走路的時候,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
4、什麼東西能有這種用途
如:什麼東西能照明?什麼東西能游泳?什麼東西能解渴?什麼東西會發聲?
5、接著說話
由成人先說一句話,請孩子接著把話說完,而且說的想法越多越好。
如:一天嘉澍正在屋裡玩,忽然聽到劈啪什麼東西摔碎的聲音……;豆豆和媽媽上大街,看到一個小弟弟站在哪兒大聲地哭……。
6、你變我也變
成人和孩子玩這個游戲時應遵循一物降一物的規律。如:成人說:「我變成水」,孩子就說:「我變成杯子」。成人說:「我變成盒子」,孩子可以說:「我變成火」。
7、添畫
給孩子一種或幾種好的幾何圖形,讓他們根據這些圖形進行想像。添上幾筆或補充一些物品成為一個完整情景的圖畫,如:圓形添上幾筆可以變成蘋果、糖葫蘆、大西瓜等。
幼兒最重視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從構思是否新穎、獨特,想像是否奇妙、特別,內容是否有童真雅趣,落筆是否大膽,畫面是否豐滿這方面去評價。

⑶ 怎麼樣來培養大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一、優化環境、營造氛圍
(一)創設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幼兒園環境
1、富有創意、激發幻想的活動室環境。
在我們大班的活動室中都設置了一幅「流動」畫,每月更換一次,內容有抽象畫、問題樹,也可以是一幅無結局的畫。
在走廊的瓷磚牆上孩子們可以自由想像,塗鴉,畫未來世界、畫恐龍、畫外星人??就這樣,環境中隱含了許多鼓勵幼兒幻想、創造的因素,激發幼兒創造的慾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2、營造鼓勵幼兒創造的心理氛圍。
由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具有脆弱性、不穩定性,極易被外界所影響,所以我們提倡無論是幼兒園、家庭還是社區都要營造一種鼓勵幼兒發展創造性的心理氛圍。
首先我們老師較注意自身觀念的改變,平時加強學習,因為我們都知道只有創造型的教師才能造就創造型的新一代。我們積極參加各種業余進修,平時注意收集資料,閑暇時還上網搜索,比較中外教師在各類活動中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性培養的方法,使自己盡量少走彎路。
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創造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結果更重要;我們知道每個孩子創造性的表現都是獨特的,不應是千篇一律的;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兒童都應充滿信心,能平衡好自由與必要的約束之間關系,教師是有組織和細致的計劃者,但又不過份拘泥與此而失去靈活性,給予孩子創造的天地,善於評價和改進,使教育適合自己又適合每個獨特的孩子??
有了觀念的轉變,我們教師能對每個孩子保持積極、鼓勵、贊許的態度,充分尊重他們、寬容他們、期待他們,做他們的朋友,使他們敢想、敢為,能極大地發揮潛能。

⑷ 哪位朋友有關於幼兒園教學創新方面的建議啊

可以多嘗試合作呀

⑸ 幼兒園大班創造性游戲教案有沒有識字的教案

智象有幼兒園識字教材哦,智象極速識字。識字教材含有識字卡和視頻相配套,適合絕大多數幼兒園,而且還可以根據你的要求特別定製哦。

⑹ 幼兒大班科學領域教案挖掘創作的智慧

,一般來說先寫教案的名稱,然後是活動的目的,活動准備,再下來是活動的過程。語言,數學,科學,美術教案的寫法差不多。如上述方法即可。如果是音樂活動則要加律動來安定孩子的情緒,還要練聲,結束部分要有表演或者復習

⑺ 幼兒園大班創造想像畫漂亮的花兒如何創造情景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創意沙畫《小花貓找快樂》優質課
活動來源:
本活動選自省教材大班下主題五"房子大觀"中的繪畫活動"未來的房子"。
《綱要》中指出,"應鼓勵幼兒大膽地想像,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基於幼兒對房子已有經驗的感知,我們引導幼兒運用沙畫這一特殊藝術形式來創造未來的房子。
沙畫,顧名思義,就是用沙子作畫,沙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簡單易學,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規律,既能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促進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又能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體驗沙畫創意的新奇和創作的成功感,分享合作的快樂。

2、知識與能力目標:嘗試運用畫、抓、刮、漏等技能進行沙畫創意。

3、技能目標:用簡單的風景、動物等形象表現"尋找快樂''的沙畫情景。

4、創造力培養目標:能大膽想像,美術創意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活動准備:

1、空間准備:沙畫需要為幼兒預備開闊的場地,使幼兒能與操作材料產生積極有效的互動。(20把椅子擺成半圓)

2、物質准備:沙畫大師蘇大寶的沙畫製作視頻、投影儀一台、沙盤若干,沙卷四幅、背景音樂。

3、知識准備:之前和幼兒一起玩過沙子,感受了沙子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引入情境,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各種不同的沙畫手法

1、教師富有神秘感的示範,引導幼兒觀察沙畫方法。

提問:你們玩過沙子嗎?是怎麼玩的?

我會用沙子畫畫,看看我是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

2、拓展幼兒想像,探索學習不同的沙畫手法。(畫、刮、抓)

提問:剛才老師用了哪些方法畫出了小貓?

用刮(抓)的方法還可以畫出什麼?

3、小結:提升幼兒的繪畫經驗,知道用畫、刮、抓的辦法可以畫出很多的東西。

二、情境進一步深入,幼兒獨立創作沙畫故事情景

1、情境作畫,嘗試畫、刮、抓的沙畫手法。

幼兒每人一個沙盤,教師創設"尋找快樂"的情境,引導幼兒嘗試用畫、抓、刮的方法畫出小河、山峰、彩虹等景物,以及簡單的動物。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畫的?

小結:提升技能運用的方法,了解同一種東西可以用不M的辦法畫。

2、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自由創作"幫助小花貓找快樂"的沙畫情景。

提問:小花貓還會到哪裡?遇見誰?

3、交流、分享沙畫創作的手法和尋找快樂的情景。

提問:你用什麼方法畫的?幫小花貓找到了哪些快樂?

⑻ 大班藝術活動教案手工創作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運用各種工具進行扎、剪、貼、繪畫、塗色等製作自己最喜歡的紙杯玩偶,培養幼兒大膽創新意識,提高幼兒手工製作能力,增強小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通過讓幼兒討論構思怎樣製作裝飾紙杯和介紹、評價自己和或他人製作的紙杯玩偶,培養幼兒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和好朋友互相眷念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經驗准備:

對一次性紙杯有初步的了解,幼兒已掌握用別針在紙板上扎孔的經驗。

物質准備:

1、相關課件、音樂磁帶兩盤。

2、班級小朋友收集的一次性紙杯、別針、剪刀、雙面膠、彩筆、各種邊角材料若干。

3、用冰箱包裝箱做的不銹鋼杯和玻璃杯套身大玩偶各一個。_第一幼兒教育 兒童網

<<<>>>

活動過程:

一、 播放課件,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播放課件:三個好朋友「玻璃杯」、「不銹鋼杯」、「紙杯」在一起玩,「紙杯」主人喝完茶後即將把它仍進垃圾桶,「玻璃杯」和「不銹鋼杯」流著眼淚不願紙杯離去,「紙杯」拉著他們的手依依不捨地說:「我會想你們的。」「玻璃杯」和「不銹鋼杯」向小朋友求助:「你們能幫助我們想想辦法,把紙杯變成有用的、或好玩的東西嗎?」

2、幼兒開闊思路,兩兩討論出主意,教師巡視聽講,隨機評價,請二至三個小朋友講給全班小朋友聽。

二、引導幼兒觀察,學習製作方法,構思將要製作的玩偶

「老師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這些紙杯來個超級變變變,(出示一個範例)你們看!原來只要動動腦,動動手,紙杯還能變出這么漂亮、這么好玩的紙杯玩偶。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一起看看是怎麼做出來的吧。」

1、引導幼兒觀察動物或人的頭部的製作要做好關鍵的四步:

第一、用別針沿杯底邊緣扎孔。

第二、留一小段不扎當脖子。

第三、然後手指沿扎孔線將杯底往下壓。

第四、將杯底從下往上頂起即成頭部。

2、啟發幼兒製作不同的動物或人物,重點要在頭上剪、貼、畫體現的;表情要在臉體現的;姿態動作要在身體上裝飾體現的。

①觀察邊角材料的利用,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創新地利用各種邊角材料。

②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思考如何體現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主要特徵,構思自己將要製作的動物玩偶。

三、幼兒製作玩偶,教師巡視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1、重點指導幼兒頭部製作的方法,啟發幼兒大膽創作,多利用邊角材料,製作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或人物。

2、提醒幼兒要注意使用安全。

四、展示作品,體驗關愛

1、幼兒兩兩對話介紹和評價自己和對方的作品,教師巡視指導。

關鍵提問:

①介紹自己做的是什麼紙杯玩偶?用什麼邊角材料裝飾製作的?好的地方在哪裡?不足的地方在哪裡?

②你認為結對子的小朋友製作的玩偶好在哪裡?不足在哪裡?第一幼兒教育兒童網站

<<<123>>>

③紙杯玩偶做好了,你想對玻璃杯和不銹鋼杯說什麼?想對紙杯說什麼?

2、請出「玻璃杯」、「不銹鋼杯」大玩偶,由全班推薦二至三個小朋友向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全班小朋友表達關愛。

3、教師小結

小朋友都很能幹,將喝過水的紙杯變成了這么多漂亮、好玩的玩偶,還幫助「玻璃杯」,「不銹鋼杯」解決了難題,使好朋友又能天天在一起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被丟棄的東西,以後我們大家一起慢慢收集,動手做一做,把它們也變成好玩的「寶貝」,好嗎?

五、表達感謝,共同舞蹈,分享快樂

大玩偶「玻璃杯」、「不銹鋼杯」分別與小朋友擁抱在一起跳集體舞,分享製作與友情的快樂。握手道謝:「今天,小朋友動腦動手,把我們要被丟掉的好朋友變成了這么好看又好玩的玩偶,我們不會分開了,謝謝大家啦!讓我們一起跳個舞吧!」幼兒手持自製的玩偶,以自己和紙杯玩偶兩種身份,圍著大玩偶在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表演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小朋友將自製的紙杯玩偶帶回家,向父母等家人介紹評價。告訴家人通過進入幼兒園網站,可以看到這次活動情況並與父母一起收集家長可製作的廢品,共同製作好玩的一件東西。

2、將做好的紙杯玩偶投放到表演區木偶表演台供大家故事表演時當木偶用。

教研組評析:

1、活動內容來自幼兒討論的問題和幼兒喜愛的鄉土民間藝術,貼近幼兒生活,關注幼兒興趣點。整個活動由「情」和 「境」貫穿著,幼兒在激發製作慾望、好奇觀察、熱烈討論、大膽構思、認真製作、體驗關愛、積極表達、快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中,自主、探索、合作創新地學習著,較有創意地完成作品。

2、整個活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活動前准備充分。教師能抓住重點,巧破難點,隨機評價,適時啟發指導,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自製成功的快樂。同時在活動中,巧妙滲透「珍惜友情」,以情動人,在製作過程中配上輕松歡快的古典音樂,創設一個寬松美好的精神環境,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愉快地投入到創作當中。

總之,本次活動能圍繞我園園本教研問題,即「遵循《綱要》,關注幼兒,充分利用本地本園資源,有效地開展活動。」進行嘗試反思,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已有經驗,注重幼兒學習過程體驗,適時點撥,突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盡可能讓孩子玩得開心,教師教得有效,較好的完成活動目標。

閱讀全文

與關於創造的大班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