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s和MATLAB有什麼區別
PS是把這些演算法都實現成現成工具直接讓你用了。matlab是用來研究這些演算法的。在磨皮演算法被發明之前你拿什麼去磨皮?即使現在每個版本PS都有優化,都有新功能,這些演算法都是怎麼研究出來的?在PS出現之前你和電腦說一聲我要磨皮我要美顏電腦會鳥你?你用PS不過是用這些前人已經研究實現出來的演算法而已。
『貳』 對matlab做出貢獻的人物及總結
伽遼金方法是由俄羅斯數學家·伽遼金發明的一種數值分析方法。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將求解微分方程問題簡化成為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問題。而一個高維(多變數)的線性方程組又可以通過線性代數方法簡化,從而達到求解微分方程的目的。課題很高深,須有研究高深數學的功底。一般人做不了。
『叄』 for i=1:size(x,1)matlab怎麼定義x
for i=1:size(x,1)在matlab中是怎麼定義x的?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就不難理解了。
x=rand(5,8)*10 %生成5行×8列的矩陣
n=size(x,1) %計算x矩陣的第一列的行數,應為5
『肆』 MATLAB編程
1.For 循環
For循環允許一條語句或一組語句被重復執行預先指定的次數。For循環的一般形式是:
for x =array
語句
end
在for和end語句之間的語句按數組中的每一列執行一次。在每一次迭代中,x被指定為數組的下一列,即在第n次循環中,x=array(:, n)。例如,
for n=1:10
x(n)=sin(n*pi/10);
end
x
x =
0.3090 0.5878 0.8090 0.9511 1.0000 0.9511 0.8090 0.5878 0.3090 0.0000
換句話,第一語句是說:對n等於1到10,執行所有語句,直至下一個end語句。第一次通過For循環n=1,第二次,n=2,如此繼續,直至n=10。在n=10以後,For循環結束,然後執行end語句後面的任何命令.注意,該循環結束後,n=10.
For循環的其它重要方面是:
(1)For循環不能用For循環內重新賦值循環變數n來終止。
For n=1:10
x(n)=sin(n*pi/10);
n=9;
end
x
x =
0.3090 0.5878 0.8090 0.9511 1.0000 0.9511 0.8090 0.5878 0.3090 0.0000
n
n=
9
執行過程是這樣的:
n=1,
x(1)=sin(pi/10),
n=9,
n=2,
x(2)=sin(2*pi/10),
n=9,
n=3,
...,
n=10,
x(10)=sin(10*pi/10),
n=9.
循環結束後,n=9.
(2)在For循環內接受任何有效的MATLAB數組。
data=[3 9 45 6; 7 16 -1 5]
data =
3 9 45 6
7 16 -1 5
for n=data
x=n(1)-n(2)
end
x =
-4
x =
-7
x =
46
x =
1
(3)For循環可按需要嵌套。
For n=1:5
for m=1:5
A(n,m)=n^2+m^2;
end
disp(n)
end
1
2
3
4
5
A
A =
2 5 10 17 26
5 8 13 20 29
10 13 18 25 34
17 20 25 32 41
26 29 34 41 50
(4)當有一個等效的數組方法來解給定的問題時,應避免用For循環。例如,上面的第一個例子可被重寫為
n=1:10;
x=sin(n*pi/10)
x =
0.3090 0.5878 0.8090 0.9511 1.0000 0.9511 0.8090 0.5878 0.3090 0.0000
兩種方法得出同樣的結果,而後者執行更快,更直觀,要求較少的輸入。
(5)為了得到最大的速度,在For循環(While循環)被執行之前,應預先分配數組。例如,前面所考慮的第一種情況,在For循環內每執行一次命令,變數x的大小增加1。迫使MATLAB每通過一次循環要花費時間對x分配更多的內存。為了消去這個步驟,For循環的例子應重寫為
x=zeros(1,10);
for n=1:10
x(n)=sin(n*pi/10);
end
現在,只有x(n)的值需要改變。
例1 相傳古代印度國王要褒獎他的聰明能乾的宰相達依爾(國際象棋發明者),問他要什麼?達依爾回答:「陛下只要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個格子上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二粒麥子,以後每個格子的麥子數都按前一格的兩倍計算。如果陛下按此法給我64格的麥子,就感激不盡,其他什麼也不要了。」國王想:「這還不容易!」讓人扛了一袋麥子,但很快用光了,再扛出一袋還不夠,請你為國王算一下共要給達依爾多少小麥?(1 小麥約 顆)
解: 麥粒總數為
程序如下:
a=1;
s=0
for i=1:64
s=s+a;
a=2*a;
end
s=s/1.4/10^8
運行後得:
s=
1.3176e+011
例2 公元前五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張丘建在《算經》一書中提出了「百雞問題」: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百錢買百雞,問雞翁、母、雛各幾何?
解 設 x:雞翁數,則x的范圍:0~19
y:雞母數,則y的范圍:0~33
z:雞雛數,則z的范圍:0~100
則:
x+y+z=100
5x+3y+z/3=100
這是一個不定方程。
for x=0:19
for y=0:33
for z=0:100
if (x+y+z==100)&(5*x+3*y+z/3==100)
d=[x,y,z]
end
end
end
end
運行後得結果:
d =
0 25 75
d =
4 18 78
d =
8 11 81
d =
12 4 84
2.While 循環
與For循環以固定次數求一組命令的值相反,While 循環以不定的次數重復執行一組語句。While循環的一般形式是:
while 表達式1
語句1
end
只要表達式1里的所有元素為真,就執行while和end之間的語句1,否則,就結束循環。通常,表達式的值給出一個標量值,但數組值也同樣有效。在數組情況下,當數組的所有元素為真(值不等零)時,就執行語句1,數組中有一個元素為假(值為零),就結束循環。
例3按下面的公式計算:
使誤差小於給定的 .
解: 把 作為誤差,程序如下:
error=input('請輸入誤差:');
x=1;
y=0;
n=1;
while x>error
y=y+1;
x=x/n;
n=n+1;
end
e=y
運行如下:
請輸入誤差:0.001
e =
2.7181
『伍』 數據可視化工具3D MAX MAYA MATLAB 和WebGL各有什麼優勢
運營化
從全局運營視角出發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構建可跟蹤的運營指標體系
眾創化
用工具實現SRE模式個性化+動態的標准化人+數據+演算法的敏捷運營網頁鏈接
『陸』 重金求人指導matlab,本人最近做數值研究,要用到很多matlab代碼,可惜本人編程極爛,求人指點,重謝!
伽遼金方法是由俄羅斯數學家·伽遼金發明的一種數值分析方法。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將求解微分方程問題簡化成為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問題。而一個高維(多變數)的線性方程組又可以通過線性代數方法簡化,從而達到求解微分方程的目的。
課題很高深,須有研究高深數學的功底。一般人做不了。
『柒』 MATLAB應用誰發明的
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Cleve Moler為了減輕學生編程的負擔,用FORTRAN編寫了最早的MATLAB。1984年由Little、Moler、Steve Bangert合作成立了的MathWorks公司正式把MATLAB推向市場。到20世紀90年代,MATLAB已成為國際控制界的標准計算軟體。
具體見網路:
http://ke..com/link?url=qnpqTxQVAnpb5LvvbiLsNS4_dBV-W3q03NZUjfDP4MH8251E5SaMJK-bIkWNIEuDjI41Nmm7ZUJ-hqoamsPom_
『捌』 MATLAB和Mathematica哪個用的人更多
matlab主要是工程計算,特別是矩陣運算很方便,在通信這種領域用途很廣
mathematica功能更多貌似,還有符號計算,更像是就是為了數學發明的
國內目前matlab用戶數更多
引用知乎 @瓦屋青衣 的發言
我個人沒有任何發言權,下面是網上的數據:
Google搜索的結果:
matlab找到約 71,300,000 條結果;找到約 2,840,000 條結果
淘寶中搜索的結果:
matlab找到相關寶貝89466件;mathematica找到相關寶貝3138件
順手用mathematica算了一下,兩組數據的比例還挺相符,應該代表了兩者的使用人數之比.求統計學專業人士用假設檢驗方法計算此比例的0.05-置信區間...關於兩者比較的結果很明確了,至於為什麼,個人分析應該有以下因素:
1.時間的因素.前者進入大陸學校更早,搶占天時.第一批人用熟練之後,後面剛入學的又受師兄師姐們的影響...這是遞歸還是循環?
2.前者受眾更廣.正如15樓所說,學工科的更喜歡用matlab,有各式各樣現成的軟體包可用.相比後者就沒那麼多了.
3.後者非主流的語法.與matlab,maple盡力貼近自然語法不同,mathematica自己另有一套語法系統,所以習慣了一類的必然對另一種用著很不順手.更加限制了後者的應用.
其
實個人覺得,mathematica的語法才是一大亮點,稍稍規范了一些現在數學界混亂的符號系統...至於其函數名稱的冗長,我倒覺得,正因為它的規
范,用過的函數絕不會忘記;而matlab的不常用函數,比如數論函數(為什麼又提到數論?)基本調用時每次都要去查詢.
『玖』 matlab和python哪個更早
當然是MATLAB出現的更早
1、MATLAB在1980s就有了,MATLAB1.0出現在1984年。
2、python出現在1991年,當時還不流行,不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最近的10年,發展比較快,多用於互聯網、數據分析。
『拾』 matlab發明者是誰呢
MATLAB是美國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業數學軟體。
用於演算法開發、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以及數值計算的高級技術計算語言和互動式環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兩大部分。
是MathWorks公司用研發團隊的名義發明的,並沒有特定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