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有想像力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

有想像力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

發布時間:2021-06-15 16:21:51

❶ 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像開始的。」是愛因斯坦的

愛因斯坦說的把..

❷ 創造性勞動是什麼意思

創新勞動就是創造性地勞動,即通過人的腦力勞動萌發出技術、知識、思維的革新,從而高效提升勞動效率、產生出超值社會財富或成果的勞動。

創造性勞動是建立在開放性思維和挑戰性實踐的基礎之上的,不僅僅是靠激情、靠運氣、靠蠻干,而是要以扎實的學識和技能為其邏輯支點的。創造性勞動就是一種巧幹,這種巧幹,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甚或以一當十的經濟效益。

當下,我國的製造業很發達,已經成為製造業大國,但較之一些先進國家如美、德、日,在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及產品質量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一線製造工藝還不夠精細,技術還不夠嚴謹,數據還不夠充實。

要使中國真正成為製造業強國,當代工人的創造性勞動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創造性勞動乃是新時代勞模的使命,這種使命感又是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創造性勞動充分體現出當代工人的敬業精神。

(2)有想像力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擴展閱讀:

創造性勞動的重要性:

1、履職盡責必須創造性勞動。

領導幹部承擔著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重要職責。對上,要保證政令暢通,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實到基層;對下,要服務群眾,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領導幹部履職盡責,抓手是轉作風,核心是抓落實。領導幹部必須深入基層轉作風、解難題、抓關鍵,在創造性勞動中見實效,在創造性勞動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2、改革攻堅需要創造性勞動。

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實踐,正是因為我國實行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才讓中國人民越來越堅定「三個自信」,當前,國際形勢波譎雲詭,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到攻堅階段,需要更多創造性勞動來「破局」。

實踐一再證明,每一次的改革攻堅、每一次的利益觸動、每一次的挽救危難,都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創造性的勞動。領導幹部唯有堅持在創造性勞動中豐富智慧、增長才幹,才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成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創新勞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湖南日報:領導幹部要善於創造性勞動

❸ 拔苗助長,事與願違的閱讀答案

文章以報道的方式開頭

❹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00字賞析

近年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 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由此可見,父母是否應該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看家長對孩子壽命的預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屬於短跑,只有區區十幾年,您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知道百米賽的關鍵往往是起跑,起跑領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長對孩子的壽命預估較長,就相當於孩子的人生是參加一場馬拉松長跑競賽,起跑線是否領先就不重要了。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在最後誰笑得最好。 長跑的要訣是保存實力,這和孩子學習知識的道理一樣。當孩子沒有一定的閱歷時,給其灌輸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符的知識,孩子沒有生活經驗,對知識的感悟不會深刻,不但沒有共鳴感,甚至會厭惡。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說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則相反。受教育者對於所學知識感興趣的程度,除了老師的教授方法,還取決於孩子對知識的感悟程度。舉個例子,一個5歲的孩子對於《靜夜思》只是機械背誦,而一位遠離家鄉的20歲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靜夜思》,可能淚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戶曉。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棟梁之才。這些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或父母將人生的馬拉松賽跑誤判為短跑,拼盡全力贏在起跑線上後,後勁不足,最終敗北,貽笑大方。 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新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假設將人比喻成汽車,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適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有想像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想像力和知識是天敵。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想像力會消失。因為知識符合邏輯,而想像力無章可循。換句話說,知識的本質是科學,想像力的特徵是荒誕。人的大腦一山不容二虎:在學齡前,想像力獨占鰲頭,腦子被想像力占據。上學後,大多數人的想像力將被知識驅逐出境,成為知識淵博但喪失想像力終身只能重復前人發現的知識的人。很少有人能讓知識和想像力在自己的大腦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時,讓其晚接觸知識,有利於想像力在孩子的大腦里安營紮寨,倘若孩子成為想像力和知識並存的人,您就能給大師當爹當娘了。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在起跑線上,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能輸掉人生。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是大智慧。

❺ 怎麼才能讓一個人具有創造性和創新的能力

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種探索動機,進取動力,是一種向未知和未來世界挑戰的精神。好奇心是人們創造性活動的內驅力。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就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在說自己一生最大的追求時,他表示,「我畢生的追求,就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就是興趣。」 2、解除對錯誤的恐懼心理 在各種活動中,要大膽去實踐,解除對錯誤的恐懼心理,要敢於異想天開、敢於幻想和大膽實驗。在參與實際的科學研究活動中,要善於發現和思考問題,了解科學創造的思維方法。既要敢於打破已有科學知識的要權威性,提出新問題、新想法,又要系統地學習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對實際研究、創新活動的認識。 3、勇於幻想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做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4、 和有創造性的人接觸,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麼樣的人來往,就逐漸會變成怎樣的人。古有「孟母」,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徙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若我們常常和有創造性的人接觸,耳濡目染,必然對自己形成創造性思維有不可泯滅之功效。

❻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有想像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誰能舉以一個事實論據

愛因斯坦之所以如此說,原因在於知識都是人們已經知道的東西,而創造性勞回動屬於答未知領域,知識是無法達致這個領域的,唯有想像力才能夠讓人們超越已知,走向未知。就以愛因斯坦為例,在他發現相對論之時,牛頓的經典力學已經成為人們的知識,根據牛頓的理論愛因斯坦是無法推知相對論的,但愛因斯坦充分發揮了自己卓越的想像力,終於發現了牛頓經典力學所無法涵蓋的新知識。

❼ 求輸在起跑線上,贏得人生的作文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鄭淵潔近年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由此可見,父母是否應該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看家長對孩子壽命的預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屬於短跑,只有區區十幾年,您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知道百米賽的關鍵往往是起跑,起跑領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長對孩子的壽命預估較長,就相當於孩子的人生是參加一場馬拉松長跑競賽,起跑線是否領先就不重要了。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在最後誰笑得最好。長跑的要訣是保存實力,這和孩子學習知識的道理一樣。當孩子沒有一定的閱歷時,給其灌輸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符的知識,孩子沒有生活經驗,對知識的感悟不會深刻,不但沒有共鳴感,甚至會厭惡。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說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則相反。受教育者對於所學知識感興趣的程度,除了老師的教授方法,還取決於孩子對知識的感悟程度。舉個例子,一個5歲的孩子對於《靜夜思》只是機械背誦,而一位遠離家鄉的20歲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靜夜思》,可能淚如泉涌,百感交集。20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戶曉。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棟梁之才。這些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或父母將人生的馬拉松賽跑誤判為短跑,拼盡全力贏在起跑線上後,後勁不足,最終敗北,貽笑大方。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新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假設將人比喻成汽車,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適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有想像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想像力和知識是天敵。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想像力會消失。因為知識符合邏輯,而想像力無章可循。換句話說,知識的本質是科學,想像力的特徵是荒誕。人的大腦一山不容二虎:在學齡前,想像力獨占鰲頭,腦子被想像力占據。上學後,大多數人的想像力將被知識驅逐出境,成為知識淵博但喪失想像力終身只能重復前人發現的知識的人。很少有人能讓知識和想像力在自己的大腦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時,讓其晚接觸知識,有利於想像力在孩子的大腦里安營紮寨,倘若孩子成為想像力和知識並存的人,您就能給大師當爹當娘了。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在起跑線上,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能輸掉人生。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是大智慧。

❽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鄭淵潔 閱讀題 好的加分!

20.引用他人觀點,增加文章的真實性,總領下文。
21.興趣和想像力
22.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3輸在起跑線上,2能贏得人生。4贏在起跑線上1卻輸掉人生。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是大智慧。

❾ 拔苗助長事與願違的閱讀答案

文章以報道的方式開頭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引出了本文說明的對象。 15.通過列舉部分家長的錯誤做法1分樹立一個批駁的對象1分引出下文的論述1分。 16.放在【乙】好。1分這句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1分用「新車磨合期」來比作形象地論證了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適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1分 17.當孩子沒有一定的閱歷時過早的灌輸知識會傷害學生的學習興趣傷害孩子的想像力2分在孩子童年時讓其晚接觸知識則有利於培養孩子對知識的興趣有利於想像力在孩子的大腦里安營紮寨。這樣孩子長大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2分。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本書呢

閱讀全文

與有想像力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