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神分裂為何青睞聰明人 精神分裂症的預防良方
科學家相信,有創造力的天才比較會有瘋狂的傾向,有創造力及聰明的人較常罹患
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畫家梵高以及作家傑克·凱魯亞克都被認作是天才,但他們都展現出自我傷害的行為。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美麗心靈》裏,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約翰·納什一生都在與精神分裂症對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系的傑米森在年輕時被診斷有躁鬱症,從此致力於研究及寫作躁鬱症相關文章。她的研究指出,瑞典16歲男孩裏智力測驗成績較好的人,比較可能罹患躁鬱症。她說,「智商高的16歲男孩罹患躁鬱症的幾率是一般人的4倍。」
在紐約舉辦的「世界科學展」討論會上,學者討論了超過20篇論文,指出高智商與創造力的顯著關聯性。
學者們引述研究:躁鬱症與精神分裂症,與高創造力及高智商有明顯的關聯性。
科學家目前還不清楚為何聰明的人較會有瘋狂的思想或行為。過去的研究指出,天才與瘋狂的關聯性大多是由一個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人類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遺傳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個版本,該基因會加強大腦皮質的信息處理,來提升大腦思考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的預防良方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影響精神分裂症復發的因素有哪些。
現代精神醫學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復發除疾病本身的客觀因素如病前性格缺陷、家族遺傳史外,能否有規律地堅持葯物維持治療和家庭環境治療,是影響病情復發的重要因素。比如家屬雖然長期承擔著對病人基本生活的照料任務,卻往往不知道如何照料病人,如何對待病人的異常言行和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治療環境。同時,對病人家屬而言,照料精神分裂症病人本身就是一種相當沉重的精神負擔,他們常常表現出焦慮、內疚、煩惱和沮喪等情緒反應,不能正確對待病人的異常行為。有的是過分地關注和保護病人,減少了病人與社會的接觸,使病人復發率大大增加。
其次,如何預防精神分裂症,必須給患者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
研究說明,與配偶共同生活的病人,復發率較低,而離婚和獨身者復發率較高。被朋友、鄰居和家庭歧視,工作機會減少,會使病人病情加重。
再次,家屬要做好全面、細致周全的康復治療、護理工作。
家屬必須督促病人堅持服葯維持治療,定時去醫院隨訪。此外,還必須對病人家屬進行有關疾病知識和康復知識的輔導和教育。同時,調整家庭關系,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改進應付病人的技巧,才能做到早期發現復發的症象及時治療。
最後,如何預防精神分裂症,當今盛行的生物—心理—社會性干預措施是有效防治該病的措施之一。
以上是預防精神分裂症的良方呦。
Ⅱ 患潛抑鬱症者智力低下就會得精神分裂,智力達到一定程度將會有創造性天賦
很極端的問題。
要麼是傻子,要麼是天才
Ⅲ 躁鬱症人的智商和情商有考證嗎
智商雖然是成功的極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更多的還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觀,你的價值觀,你的耐心,你的信心,你的毅力,你的情緒,你的情感,這些品質。1960年著名的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做了一個軟糖實驗,這個軟糖實驗是什麼呢?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他做了實驗,就召集了一群四歲的小孩,在一個大廳裡面,牆壁上不要太花里胡哨,對他們怎麼辦,每個人面前放了一個軟糖,對他們說,小朋友們,老師要出去一會兒,你們面前的軟糖不要吃它,如果誰吃了它,我們就不能增加你一個軟糖。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這個軟糖,老師回來會再獎勵你一個軟糖。老師走了,老師在外面窺視,很多人,在外面窺視,這群四歲的小孩,老師走了以後,大家看軟糖,誘惑,甜啊。有的小孩過一段時間手伸出去了,縮回來,又出去了,又縮回來,一會兒過後,有的小孩開始吃了。但是有相當多的小孩堅持下來了,老師回來過後,就給堅持住的,沒有吃軟糖的,再獎勵一個。這個事完了嗎?沒有完,老師就分析了,他們憑什麼堅持下來了?有的小孩就數自己的手指頭,就不去看軟糖。有的把腦袋放在手臂上,有的睡覺,努力使自己睡覺。有的數數,一二三四,不去看。這個事完了嗎?沒有完,他們繼續觀察繼續分析,這些小孩上小學、上初中,他們就發現,能控制住自己的不去吃軟糖的,上了初中以後,大多數表現比較好,成績也比較好,合作精神也比較好,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現不好,不光是讀初中,出了社會的表現,大概也是如此。那麼這個軟糖事件告訴我們什麼?控制自己,控制力,這項並不神秘的試驗使人們意識到,智力在人生的作用方面過去價值估計偏高,就認為還有其他的因素,對人生成功取勝還應該有其他因素。
Ⅳ 為什麼高智商天才一般都是嚴重抑鬱症患者
有抑鬱症的人都是天才應該反過來說才正確,天才容易得抑鬱症。
強大的潛意識雖然能給天才們帶來非凡的創造力,但也帶來種種問題,比如作家詩人天才們通常會多愁善感。而那些以邏輯思維見長的天才也難逃潛意識的影響,他們往往在潛意識的影響下產生某些特殊癖好,甚至會產生一些近似瘋狂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天才和瘋子只隔一線。
Ⅳ 分享一下,患了躁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梭羅說,一個正常的人都無法帶著床奔跑,生病的人就離開那張床吧!
Ⅵ 時而興奮,時而抑鬱,情緒波動大,就是得了躁鬱症嗎
可能你遇到什麼困難或有了壓力,讓你很擔心而夢到很血腥...... 好好調節心態讓自己釋放壓力,心情舒暢! 緩解壓力的方法:回家後先大聲吼 2 分鍾要將心裡的怨氣發泄出來;再坐在沙發上靜靜地聽輕音樂 15 分鍾,過後你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多了。或者你將自己心中的不滿向家人或好朋友傾訴,你也能得到解脫。希望通過心理調節,你能正確對待類似情況,使自己身心愉快。 你平時應該多聽音樂,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音樂不僅能給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還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鬆。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憂慮,笑口常開。你還應該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有利於人的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於舒緩人的精神壓力。勇敢地面對現實,不要害伯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確處理事務。 你要廣交朋友,經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傾述不但可增強人們的友誼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暢,煩惱盡消。 相信自己一定能減輕壓力,振作精神,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就能以良好的心態,增進友情,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Ⅶ 有一個躁鬱症的伴侶是什麼體驗
當今現實的社會,走在大街上,如果哪個人沒有一點心理疾病,真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只不過有些人是隱性的!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不外露,另外一些人是顯性的,情感比較脆弱,根本無法控制住自己,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喜形於色!包括心理醫生也不例外!因為他們也是凡人不是神仙。
Ⅷ 躁鬱症的表現是什麼
躁鬱症是一種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這種情緒波動因起伏較正常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生活與生理功能。
Ⅸ 躁鬱症情緒波動多大
近年來,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對一些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也慢慢有了一些了解,躁鬱症,作為一種較常見的疾病也為人們所熟知。不過,也有人會有疑惑,情緒波動比較大就是得了躁鬱症嗎?得了躁鬱症還有得治嗎?
躁鬱症,顧名思義就是躁狂症和抑鬱症的合體——病人會交替出現抑鬱和情緒高漲甚至易怒的狀態。從專業角度來講,躁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精神疾病,指既有躁狂和輕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患病期間兩種特徵不斷的交替出現。
當個體處於躁狂階段時,其主要表現為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思維奔逸和精神運動性興奮,就像《武林外傳》中吃了千年人參的佟掌櫃的表現一樣,具體如下:
1.心境高漲:個體經常興高采烈,好像世間從無煩惱事,是個「樂天派」;自我膨脹,盲目自信;情緒反應不穩定,易激惹。
2.自我評價過高:盲目自信,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3.思維奔逸:聯想過程加快,思考速度快,很多想法跳來跳去;話多,滔滔不絕,個體覺得就像「腦袋開了竅」、「舌頭跟著思想跑」,但是容易分心,難以自控。
4.精神運動性興奮:患者興趣廣泛,愛湊熱鬧,樂於助人,主動與人親近,對陌生人也有一見如故的感覺,但是做事欠考慮,比如亂買東西,幾天內將所有工資花光。
當個體處於抑鬱狀態時則相反,其表現為:情緒沮喪低沉,對任何事情都缺乏熱情或興趣,萎靡不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所以,簡單來講,躁鬱症患者在躁狂階段就像是汽車沒有了剎車器,而抑鬱階段就像是汽車拋錨。
情緒波動大,就是躁鬱症嗎?
一些人看到了躁狂症的症狀之後,發現自己身上也有這種狀態,也經常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不禁會問:「我情緒波動大,就是有躁鬱症嗎」?當然不是!躁鬱症的情緒波動與一般情緒波動是有很大區別的:
1、持續時間不同
根據躁鬱症的診斷標准,躁鬱症的情緒波動時間較長,持續時間至少一周(如果嚴重到住院,則不必達到一周),而普通人的情緒波動時間較短。
2、是否會影響社會功能
躁鬱症的情緒波動會嚴重影響工作、社會交往和人際關系,而一般的情緒波動,人們還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不會影響社會功能。
3、情緒波動的嚴重程度不同
躁鬱症的情緒波動較大,情緒高漲與情緒低落的跨度很大,高漲時無節制的取樂,低落時則萎靡不振,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普通人的情緒波動,跨度較小,能夠自我控制。
躁鬱症患者哪些護理方法有效呢
精神病大多都是先天(基因)和後天(壓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躁鬱症也不例外,躁鬱症有5-10%的可能性會遺傳給後代,而壓力則是引發躁鬱症的重要因素。那麼家裡如果有躁鬱症的病人,那麼又該怎麼辦?
1.保持安靜的環境
保持安靜的環境非常重要,尤其是當患者處於狂躁期時。不要和患者進行有敵意的談話,不要聚會或長時間看電視、電影,以盡量避免刺激患者加重病情。充足的睡眠和有規律的生活可以防止此病的發作。
2.勿讓其獨自駕車
躁鬱症患者喜歡刺激和冒險的活動,比如超速駕駛,這是相當危險和難以控制的。家人應予以控制,不給其任何機會。家人的關愛對病人的康復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有自殺傾向的病人。
3.注意季節變化
本病受季節變化的影響較大,尤其是深秋和冬季是憂鬱症狀的高發期,要提防病人出現意外傷害;而夏季是狂躁的高發期,家人亦應加強關注。
其實很多躁鬱症患者非常喜歡自己輕度躁狂時的狀態,躁狂症讓人更加不屈不撓和具有創造力,而抑鬱症則讓人更務實和更有同理心。因此,對於躁鬱症其實不僅僅是控制發病,更重要的是在躁狂和抑鬱之間找一種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