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恐懼創造神是什麼觀點

恐懼創造神是什麼觀點

發布時間:2021-06-15 05:00:18

A. 是誰創造神的啊

是由於抄古代人們對襲未知事物的恐懼與敬畏,以自己想像的方式創造了神的模樣。以神的想像來對未解的事情做出解釋。但人們已經走進科學的時代了,人們還是對此膜拜。這是由於現代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寄託與希望,用這種寄託希望來安慰自己,雖然不現實,起碼也是人們精神上的一個支柱。

B. 我的世界的四個創世神分別是誰

正確來說MC有兩個創世神分別是him和notch,只有五大傳奇人物是him,Entity303,null,恐懼魔王,狼人
,其實裡面還有一位是him的忠實手下:死靈騎士

C. 游戲王卡三幻神,三邪神,三魔神,光之創造神,冥界大邪神,黑暗大邪神,黑暗大法師效界,名稱,功擊守備

中文名:太陽神之翼神龍
日文名:ラーの翼神竜
英文名:The Winged Dragon of Ra
簡稱:翼神龍
卡片種類:效果怪獸
星級:10
屬性:神
種族:幻神獸
攻擊:? 防禦:?
罕見度:金字UR,銀碎SER(編號為G4-03和GBI-003)
卡包:VJMP,LC01,其他
效果:這張卡不能特殊召喚。這張卡通常召喚的場合,必須把自己場上3隻怪獸解放作召喚。這張卡的召喚不會無效化。這張卡召喚成功時,這張卡以外的魔法·陷阱·效果怪獸的效果不能發動。這張卡召喚成功時,可以把基本分支付到變成100,這張卡的攻擊力·守備力上升支付的數值。此外,可以支付5000基本分選擇場上1隻怪獸破壞。

中文名:奧西里斯之天空龍
日文名:オシリスの天空竜
英文名:Slifer the Sky Dragon
簡稱:天空龍
卡片種類:效果怪獸
星級:10
屬性:神
種族:幻神獸
攻擊:? 防禦:?
罕見度:金字UR,銀碎SER
卡包:LC01,VJMP,其他
效果:這張卡通常召喚的場合,必須把自己場上3隻怪獸解放作召喚。這張卡的召喚不會被無效化。這張卡召喚成功時,魔法·陷阱·效果怪獸的效果不能發動。這張卡特殊召喚的場合結束階段時送去墓地。這張卡的攻擊力·守備力上升自己手卡數量×1000的數值。對方怪獸攻擊表示召喚·特殊召喚時,那些怪獸的攻擊力下降2000,攻擊力變成0的場合那怪獸破壞。

歐貝力斯克的巨神兵
星級:10
卡種:效果怪獸
屬性:神
種族:幻神獸族
攻:4000 防:4000
這張卡通常召喚的場合,必須把自己場上3隻怪獸解放作召喚。這張卡的召喚不會無效化。這張卡召喚成功時,魔法·陷阱·效果怪獸的效果不能發動。這張卡不能成為魔法·陷阱·效果怪獸的效果的對象。這張卡特殊召喚的場合結束階段時送去墓地。可以把自己場上2隻怪獸解放,對方場上的怪獸全部破壞。這個效果發動的場合,這個回合這張卡不能攻擊宣言。

光之創造神
(UR)光の創造神 ホルアクティ(光之創造神 哈拉克提)

12星
幻神獸
攻防? ?
這張卡不能通常召喚。把自己場上的原本卡名是「オシリスの天空竜(奧西里斯的天空龍)」「オベリスクの巨神兵(歐貝利斯克的巨神兵)」「ラーの翼神竜(太陽神的翼神龍)」的怪獸各1隻解放的場合才能特殊召喚。這張卡的特殊召喚不會被無效化。把這張卡特殊召喚的玩家獲得決斗勝利。

黑暗大邪神 ​
中文名:黑暗大邪神 (名索克)
日文名:グレートクトゥルフダーク
英文名:Great Cthulhu Dark
卡種:儀式怪獸
屬性:暗
星數:12
種族惡魔
攻擊力:無限大 防禦力:無限大
在連續劇里,打敗了三幻神,青眼白龍,青眼究級龍、究極龍騎士、黑暗大法師,最後法老王找回了名字,在神的名義下,將三幻神結合成光之創造神,打敗大邪神。
註:(這張卡是動畫沒出現過,正規OCG沒有出過但ZZ少年館出過的卡。這張卡片不推薦使用。)

黑暗大法師
卡片編號:227
禁卡限制:限制卡
卡片PASS:33396948
卡片歸屬:OCG、TCG
卡包:PG,BE 1,PP 1,DL 2,307,GS 1
罕貴程度:平卡N,立體UTR,金字UR,銀字R,黃金GR
日文卡名:ダークエクソシスト
美英卡名:Exodia
中文卡名:黑暗大法師·艾庫佐迪亞
卡片種族:魔法使族
卡片屬性:暗
卡片星級:12
攻擊力:無限大 防禦力:無限大
卡類:效果怪獸
卡片介紹:黑暗大法師一旦解除封印後,攻擊力無限大,任何敵人都會在一瞬間消滅殆盡。
動畫版效果:此卡出現時,決定勝負.當手中有五個身體時,可以直接進行召喚.但是要犧牲五個身體,黑暗大法師不受戰斗,魔法,怪獸,陷阱卡的傷害(乃亞篇.海馬VS岡三郎)
[注]:此卡是ZZ少年館DIY出品,OCG和游戲版中無此卡。

在游戲版中的黑暗大法師一般指的是被封印的艾庫佐迪亞。
實際上,只要當黑暗大法師的5個零件全部集齊在手中時(無論自己或對手回合)都直接宣布勝利。

艾克佐迪亞·奈落克斯基
暗屬性
3星
魔法使族
效果:包括這張卡在內,「被封印者的右足」「被封印者的左足」「被封印者的右腕」「被封印者的左腕」全在手牌的時候,獲得決斗勝利。
攻擊力:1000 守備力:1000
(其他被封印者的手手腳腳都是魔法使用族的普通怪,攻防500)

D. 恐懼創造神,體現了唯物辨證法的觀點是否正確,它體現了什麼觀點

不辯證所以不正確 體現了 一切皆由心生

E. 關於「恐懼創造神」是屬於什麼觀點「恐懼創造神」是(

我們是不懂神的國度。上帝的背後邏各斯(希臘語為logos),中世紀以後邏各斯背後是亞里士版多德的形而上權學。理念背後是形而上學。現象的背後是本質。內容的背後是形式(這個好理解)所以,人要創造神。而是兩種文明的對撞。(希臘文明與希伯萊文明)希臘文明形式與希伯萊文明法律意識是當在之人的基本要求。

F. 為什麼人要創造神

你犯了一個錯誤。對神的認識存在很多見解,神不同於中國傳統中的版神仙,神仙是人格神,權類似於西方早期的神話,這個神其實是人造的,目的是為了弘揚現實中的人物精神,寄託美好品質和人文修養。但是西方說的神不是這種人格神,他們說的神是一種絕對精神,這種精神被認作是一種絕對的精神存在,而不是人造的,相反人和一切都是神在冥冥中註定的,是神安排創造了人間和宇宙,這種精神被當作絕對的偉大,沒有它就沒有宇宙的一切,這樣,神的存在就可以解釋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的來源了。後來理性精神不斷提升,開始出現一些分歧,到康德為止,認識論發生新變化,開始認為神是人創造的概念,類似於早期人們創造神仙一樣,目的是督促人間行善。但是這只是一種認識,無論按照哪種來理解都是可以的,都可以自圓其說。

G. 「恐懼創造神」是什麼流派的哲學觀點A主觀唯心主義B

天哪 樓主你仔細看題了嗎? 「恐懼創造神」就是說,所謂「神」,不過是因為人類內對各種現象的恐容懼而人為創造出來的東西,他不是客觀自在的,而是人類主觀產物.這基本上是一種無神論思想.所以可以認為是唯物主義的,並且他對神的起源的解釋符合辯證法,所以說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但這種觀點不必然導致唯物主義.休謨就是一例.

H. 日本古代神話中的創世神是

一)創造世界的五別天神:

古代日本人認為,眾神的世界高高在上,他們將自己居住的世界稱為『葦原中國』,而把神居住的天庭稱為『高天原』。

天地初成時,出現於高天原的神,名叫『天御中主神』。

其名字的意義就是支配天庭中心,亦表示世界神聖的中心在天上。

其次出現的神是『高御產巢日神』,後又出現了『神產巢日神』,兩個都是具有各種繁殖靈力的神。

這時大地尚未成熟,如漂浮之脂,亦如水母漂流,此時水邊蘆葦發嫩芽般出現的神,名叫『美葦芽彥知神』,意思是長得俊美如蘆葦嫩芽的男神,代表大地和海尚未分離時的生命中心。

接著又『天常立神』出現,意思是大地出現了天庭之神。

同時,海上流動的大地,被出現在水邊如蘆葦般的嫩芽支撐著,形成了凝固的陸地。

以上五神合稱為別天神,意指天庭中的特別神,代表世界的創造。

(二)神世七代
在創造天地時,這時出現的神叫國常立神,意思是出現土地時的地上之神。

其次出現豐雲野神,表示天與地、地與海還無法區別時所出現的神。

其次,出現的神叫泥土神,而同時出現,但為女性的是巢土神;都是代表泥土的神。

其次,又出現了角蝕神和女性的生野神,這兩位是表示植物的根莖開始發了嫩芽的神。

其次,出現了代表男性的大殿兒神和代表女性的大殿部神。

其次,又出現御面足神代表面貌俊美;接著又出現和此神配成對的敬畏神,意義頗令人恐懼。

最後一對是伊耶那岐神和其妹伊耶那美神,從國立常神到伊耶那美神稱為神世七代。

這些神的出現代表了:

第一:土和水和成稠泥狀,形成了世界的雛形。

第二:此時長出某植物的嫩芽,並且由白色的莖支撐大地,成為世界的中心支柱,生命開始繁衍。

第三:男性、女性的誕生,是具有人形的神,也是人的開始。

第四:男性向女性求婚;當男性贊美女性你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時,女性也向男性說你是一個英俊的男人。

第五:由於男女雙方互相示愛,因而結婚。

(三)伊耶那岐與伊耶那美物語
伊耶那岐、伊耶那美二神接受天神的命令,把漂浮海上的大地固定下來。

兩人站在天浮橋,以天神所賜沼矛深入海中攪拌,海雖發出聲響,矛提起時,矛尖滴下的鹽水凝聚成倒,稱為能碁呂島。

兩神自天庭降臨島上,在島上豎起一根天柱(代表天庭中心的柱子),建造八尋殿(大房屋)。

伊耶那岐問伊耶那美說:你的身體如何形成的?

伊耶那美道:我的身體是一層一層鑄造出來的,但有一處仍未做好。

伊耶那岐說:我的身體也是一層一層鑄造出來的,但有一處做得較高,所以我可以將身體較高的部分放入你凹陷的地方,結合呈完美狀態,來產生我們的國土!

伊耶那美:好吧!

伊耶那岐又說:那麼我兩就相約在天柱所在之處見面吧!並在那兒成婚。

約定之後,伊耶那岐又說:你從右邊繞過來,我從左邊繞過去相會。

當他們在約定的天柱相會時,伊耶那美開口道:你是個英俊的男人。

伊耶那岐接著說:你是個很美的女人。

當他們對話結束時,伊耶那岐對他妻子說:這話由女人先說不太好。

他們結婚後所生的孩子是水蛭子(無手無腳的孩子),他們把他放再以蘆葦編成的船上,讓他在海上漂流。

不久,他們又生了淡島,但也沒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扶養。

這時,兩位神商量道:我們所生的孩子都不太好,還是去請示天庭中的神。

天庭上的神以太占,而後說道:因為女人先開口說話,所以你們出生來的孩子才會不好,你們還是回到原地再行一次婚禮吧!

作者:LOST_HEAVEЙ 2006-9-3 19:06 回復此發言

--------------------------------------------------------------------------------

2 ______日本古代神話______

他們這次重新結婚後所生的孩子就是狹別島,也就是現在的淡路島(今兵庫縣)。

其次生了伊予的二名島,就是現在的四國,這孩子有一個身體,但有四個頭,就是伊予國(愛媛縣)、贊岐國(香川縣)、栗國(後來稱為阿波國,亦即今日的德島縣)、土左國就是後來的土佐國,即高知縣)。

其次生了隱伎的三子島,及現今的隱岐島(島根縣)。

其次生了築紫島,就是今日的九川。這島只有一個身體,但有四個臉,而且每個臉的名字都不同,即為築紫國(就是後來的築前國和築後國,即今的福岡縣),還有豐國(即後來的豐前國和豐後國,即今的福岡縣及大分縣),肥國(及後來的肥前國和肥後國,今日的佐賀、長崎、熊本縣),熊曾國(及後來包括大隅國及薩摩國的日向國,今日的宮崎縣、鹿兒島縣)。

其次生了伊伎島,即今日的壹岐島(就是長崎縣)。

其次生了津島,即今的對馬(就是長崎縣)。

其次生了佐度島,即今的佐渡(就是新瀉縣)。

其次生了大逶豐秋津島,即今日的本州。

就這樣生下八大島。

接著又生下與生活有密切關系的石頭、泥土、砂子、河海、水、霧、船、食物等各方面的神,伊耶那美最後生火神卻反被燒死,伊耶那岐憤而斬殺火神。

伊耶那岐因愛妻深切,為了想接妻子回去,來到了黃泉國,卻看見妻子因為火傷造成醜陋的一面,狼狽的逃離黃泉國,為了除去黃泉國的污穢,伊耶那岐在阿波岐原舉行修褉法事,那是扔掉的杖、腰帶、衣服、頭冠、左右手飾均化為各種神,又他洗左眼時出現天照大御神,洗右眼時出現月讀神,洗鼻子時出現建速須佐之男命,分別命令他們治理高天原、夜食國、海原。須佐之男命不從,父神(伊耶那岐)於是將他放逐。

(四)天照大御神與須佐之男命
因為須佐之男命不從父命,要被放逐到淡海的多賀,所以須佐之男命准備到高天原向天照大御神求情,當他升天時,天地震動,身為姊姊的天照大御神以為弟神要來搶奪她的地方,於是嚴正以待,弟神為表白心跡和姊神做誓約的比賽,可是須佐之男命卻在獲勝之後趁勢破壞農耕、祭祀,連天照大御神都害怕,躲入天之岩屋,宇宙因此為之黑暗,眾神感到困惑,思索對策將天照大御神誘出岩屋,天地再度放光明;之後再將須佐之男命驅出高天原。

須佐之男命下降到出雲國 肥河上流的鳥發地方,看到一對老夫婦圍著一女童哭泣,問明原因,才知道八岐大蛇每年都會來此食童女,如今又是快來時期,正為此煩憂,大蛇有八頭八尾,身上長杉、檜,身長跨八座山頂、山谷,腹部滴著赤血,須佐之男命表明身份,並准備殺大蛇;他讓大蛇的八頭深入桶中飲酒,酒醉伏卧,然後拔劍將蛇寸斷,肥河盡成赤血,在他斬蛇尾時劍刃缺口,剖開一看,內臟一神劍,於是向天照大御神報告始末,並獻上神劍,神劍名為草剃大刀。

須佐之男命與女童櫛名田媛結婚,其子孫皆為穀物之神。

(五)大國主神
大國主神在未受須佐之男命之封以前,名為大汝神,有眾多兄弟之神。

兄弟諸神為取八上媛,旅途中,大汝神治癒受傷的白兔,白兔即預言大汝神會娶八上媛,果然八上媛只願為大汝神之妻,因此惹火了眾兄弟,殺死他兩次,皆因母親救助而復活,逃到須佐之男命的根國。

大汝神與須佐之男命之女,情投意合想投結為夫婦,須佐之男命提出種種難題考驗大汝神,大汝神逃走,須佐之男命追到根國之境,遙封大汝神為大國主,要求以自己的女兒為正妻。

大汝神趕走眾兄弟之神,建立國家,也依約娶八上媛為妻,但八上媛害怕正妻的嫉妒,生下御井神之後回到娘家因幡地方。

天照大御神為了統治葦原中國,接連派遣天忍穗耳命、天菩比神天若日子降臨,皆未成功,後來派遣建御雷神、天鳥舟神來到出雲國的伊那佐小海濱,拔出十拳劍,問盤腿而座的大國主神,大國主神把責任推給兩個兒子,事代主神與建御名方神,建御雷神一一降服二神,大國主神才將國家讓給天照大御神。

(六)天孫降臨
天照大御神與高木神命令皇孫統治豐葦原水穗國,這是為了讓現有的統治型態取得正統地位,創造王權神話。

這是把『天子』轉變成神聖的血統,把天子受命的思想轉換為天神命令直系血親下凡當地上統治者的構造。

(七)海幸彥與山幸彥
兄火照命是海幸彥,弟火遠理命是山幸彥,常捕魚、獵獸。

有一天,弟弟提議互換道具,結果火遠理命連一條魚也沒釣到,還把釣針遺落海底,火遠理命准備以五百、一千個釣針賠償,兄皆不從,非原來的釣針不可。

火遠理命悲傷地在海邊哭泣,此時鹽神出現,教他竹籠舟製法,可到海神綿津見神的世界,海神之女豐玉姬喜歡火遠理命,火遠理命與她結婚,並在海神處度過三年。

有一天,想起自己來到海神國的原委,不禁長嘆,這情景被妻豐玉姬看到,於是向海神稟告,海神馬上召集群魚,問可有誰拿到釣針,此時正有一鯛被釣針鯁在喉間痛苦不堪,於是從鯛身上取出釣針,並交給火遠理命潮盈珠、潮干珠,向兄復仇。

另一方面,豐玉姬來到海邊生下鵜葺草葺,但由於火遠理命不聽豐玉姬的勸告偷看生產情況,豐玉姬於是回到海中,由妹妹玉依毘賣代替姊姊養育鵜葺草葺,後來與鵜葺草葺結為夫妻,生下神武天皇等孩子。神武天皇是第一代君王,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代天皇,『古事記』從神的世代轉向人的世代,物語的主角也從不死的諸神轉為壽命有限的眾生,舞台從高天原-葦原中國-黃泉國的神話世界,轉為大和國

I. 蒙古族的圖騰是什麼

蒙古族所崇拜的圖騰有狼圖騰、鹿圖騰、熊圖騰、鷹圖騰、樹木圖騰等。圖騰崇拜是將某種動物或植物等特定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的崇拜行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具體介紹如下:

1、狼圖騰:狼是突厥系民族圖騰,阿爾泰民族的另一支東胡也敬畏狼。漢史載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車認為他們是一個美麗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後代。而烏孫的祖先則傳說是棄嬰和母狼阿史那的後代。烏孫、高車,一為匈奴養子,一為匈奴之後,加之傳為匈奴別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話。

2、鹿圖騰: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3、熊圖騰: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用崇拜熊,將其看成是猛獸之王。在獵熊時,他們要遵循從古以來傳承的"熊祭儀",舉行許多奇特的祭祀儀式。則熊與婦女相交生子的神化傳說,反映了古人希望能像那樣兇猛,甚至幻想變成熊,表現了人類早期「恐懼創造神」的特徵。

4、由於薩滿是由神鷹孕化而來,所以鷹便成了薩滿始祖靈的象徵物。科爾沁右翼杜爾伯特烏爾圖那蘇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薩爾的第二十七世孫,他們的氏族自稱是鷹氏族,各代的長子、長孫都以各種鷹來命名。

5、樹木圖騰:從蒙古人的樹木崇拜來看,無論神話傳說還是蒙古英雄史詩中所殘留的樹木崇拜觀念在植物崇拜中卻具有相當廣泛的代表性。北方各民族的狩獵民自古棲居山林,靠山林哺育成長,發展壯大,蒙古族亦然,開始以山林做搖籃,之後向草原推進。

J. 圖騰崇拜的形態

《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一同過騰汲思海來至斡難河源頭的不兒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①我們認為這是一則流傳久遠而被記錄下來的圖騰神話。雖然這句話難以成為生動的神話故事,但在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火原潔與馬沙茹黑按蒙古語原音用漢字拼寫音譯時,對「孛兒帖赤那」一詞特旁註「蒼色狼」,「豁埃馬蘭勒」一詞特旁註「慘白色鹿」,此舉恐不是隨意而為。因為《蒙古秘史》中不少具有各種野獸含意的人名,在旁註中均以「名」或「人名來代替,而偏偏將這兩個詞的實際所指的動物明白無誤地譯寫標明,說明他們是出於對這句話內涵的深刻理解所作出的註解,而不是一般地泛指人名。所以這句看來極其簡短的話語卻深深刻印著蒙古先民在圖騰文化時期有過狼、鹿圖騰崇拜。從這句話分析,存在天命觀,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權時代定型的神話傳說。雖然狼如何成為他們的始祖父,鹿何以成為他們的始祖母,具體細節早已遺忘,然而狼、鹿兩個氏族聯姻以及從很遠的地方遷徙而來的影像仍然流傳下來。這里所說的渡騰汲思海遷徙而來,可能不是指一般的遷徙,而是指這兩個有聯姻關系的氏族有過長期發展而逐步向外擴展的歷史痕跡。蒙古古老而生動的狼、鹿圖騰神話雖然難以尋覓,但從北方民族史、蒙古歷史典籍中的有關記載,從蒙古薩滿的神低觀念表現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確實存在過狼圖騰、鹿圖騰崇拜。狼圖騰崇拜現象幾乎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僅匈奴、突厥存在狼圖騰崇拜,回鶻人也有過生動的狼神故事。說明在那蠻荒的北方草原,狼對於原始人群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野獸,它們往往集合成群,無論捕食或對付進犯之敵,都協同搏鬥,兇猛而富有靈性。於是人們由恐懼而敬奉,把它們視作自己的親屬和同類,這就是狼圖騰崇拜的萌生。按照與泰勒理論相聯"平行論"的文化發展論觀點看,任何兩個不同的部族所處的生活環境大體相似時,他們的文化必然表現出同樣的適應性。那麼,同處於北方草原或森林地帶的蒙古先民有過狼圖騰崇拜便不值得奇怪了。
此點有歷史典籍和口傳作品可證。《蒙古源流》卷四記載:"歲次丁亥三月十八日,兵行唐古詩之便,於杭愛之地方設圍,汗以神機降旨雲:"今圍中有一郭斡瑪喇勒,有一布爾特克沁綽諾出此,二者毋殺。""郭斡瑪喇勒"意為"草黃母鹿","布爾特克沁綽諾"意為"蒼色狼"。成吉思汗在圍獵中特降旨對這兩種野獸要放生,可見是作為神獸加以愛護的。還有將帝王的生死與狼的命運相聯系的傳說。《多桑蒙古史》記雲:"有蒙古人告離闊台言:前夜伊斯蘭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盡害其畜群。窩闊台以乾巴里失購此狼,以羊一群賞來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釋之,曰:'俾其以所經危險往告同輩,離此他適。'狼甫被釋,獵犬群起嚙殺之。窩闊台見之憂甚,入帳默久之,然後語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壽。孰知其難逃定命,此事於我非吉兆也。'其後末久,此汗果死。"從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壽,說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毀,必是凶兆, 自己的生命也難於久留人世。從這種把帝王的休數與狼的生死聯系起來的看法,可窺視出遠古崇拜狼的心理積淀雖已流逝久遠,則還保留在後世人的觀念之中。
狼養育幼兒長大成為偉人者,除北方民族史有記載外,蒙古民間也流傳著狼童的傳說。其故事如下:從前,一群獵人在克魯倫河畔狩獵,發現一隻母狼帶領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奔於荒野,獵人們趕走了狼,帶回了男孩,不知他為何人所生,便起名為"沙魯"。及其能言,沙魯能聽懂各種動物語言;及壯應征入伍,隨成吉思汗征戰。一次宿營,沙魯聽到狼嚎,便告訴頭領有洪水之災,必須易地扎營。果然夜間風雨交加,原營地被洪水淹沒。從此,凡夜間宿營,頭領問沙魯便知吉凶。從上述歷史記載和民間流傳的狼童傳說看,蒙古人存在著狼圖騰崇拜的觀念顯而易見。
鹿,柔順而善於賓士,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對其產生崇拜之情,此點史書不乏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所以"蒼狼白鹿"這一對蒙古先民曾經起過巨大凝聚力的圖騰神話,在《蒙古秘史》中被記載下來,彌足珍貴。從圖騰制的發展來看,最古老的圖騰是"原生態圖騰",每個氏族只有一個,而且是存在於他們周圍環境的實有之物,如狼、鹿這樣的圖騰實體。"在兩種生產(物質生產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斷有所發展的情狀下,氏族之間必然發生沖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緣家庭受到極大沖擊,終至瓦解。族外婚導致圖騰崇拜發生變化,'准原生態圖騰'應運而生。"准原生態圖騰實際是氏族由單一圖騰向母系圖騰和父系圖騰兩峰對峙的過渡,開始後者不佔重要位置,等到人們更重視父系圖騰時,便邁入了原始社會後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蒼狼白鹿"雙峰對峙而又以夫攜妻的形式出現,可見是蒙古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存在的圖騰形式。 「蒼狼白鹿」在《蒙古秘史》中僅僅明確記載為乞顏,孛兒只斤氏的鼻祖,所以不代表所有蒙古各部的祖先圖騰。在遼闊的北方,還有許多其他部族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他們都有各自所崇拜的圖騰。如布里亞特人、達爾哈特人崇拜熊。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用《dbege》 (祖先)、 《qairqan》 (神聖的)、《otog》(熊的另稱)來稱呼熊,將其看成是猛獸之王。在獵熊時,他們要遵循從古以來傳承的"熊祭儀",舉行許多奇特的祭祀儀式。據傳說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女人與一隻熊相遇,並逐漸熟悉接近,後來這個女人生下了與熊相似的幾個孩子,把孩子養大後,她又回到熊那裡。臨行前留下話,『三年內不要殺熊,那樣做就等於殺死我』。但是孩子們還是違背了母親的告誡,第三年頭上殺死了一隻熊,當剖開熊腹時,競看到那女人的乳房在裡面」。
熊崇拜不僅在布里亞特存在,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現象。俄國學者,地理學家波,卡扎羅夫於十九世紀末在漠南蒙古地區旅行時,在青海記錄了一則柴達木盆地的蒙古人把熊作為自己祖先的故事:有一個年輕的女人,名叫"灰騰"。一天她進入猛獸出沒的夏賽義日山中,正在她深恐走入絕境而徘徊時,一個綠色的猛獸悄然出現在她附近,她見了大吃一驚,嚇昏過去。這個野獸十分憐惜這個被嚇壞了的女人,給她送來了食物,親切地照顧她。不久,他們相互依戀,同居生活,生了一隻熊。柴達木的蒙古人和藏族人都崇拜熊,稱它「天狗」。
據調查,熊崇拜遺跡大量存在於北半球,布里亞特臨近的北亞地區便存在著大量有關熊崇拜的遺存,其中包括在民間可以見到的"熊祭儀"和與熊有關的習俗禁忌。達爾哈特人在獵熊時遵循一套非常特殊的習俗和禮儀;比如,公熊四季均可捕獵,母熊則不然,要等到它生養了小熊,春天走出洞穴之後才開始捕獵。在洞穴捕殺熊時,首先要在洞口附近進行虔誠的祈禱,還要敲打火鐮,向洞口拋三次火。獲熊後,熊頭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剝皮,把頭和兩條前腿放置在特定的尊貴的位置上,向它祭把後才能剝皮煮熟,舉"敬獻熊頭"(品嘗)的儀式,品嘗時,從村裡最長者開始,依次讓每家都吃到熊頭肉,之後將熊頭骨拿到野外,掛在樹上。這類完成一系列"熊祭儀"的習俗並非布里亞特人、達爾哈特人所獨有。據考查,在歐洲古芬蘭的卡累利阿人、萊阿米人,亞洲的埃文基(通古斯)人、優卡吉爾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都普遍存在著與此相近的熊崇拜習俗。
從以上介紹的資料看,雖然是熊崇拜遺跡的殘存,但卻反映了非常古老的圖騰觀念。比如直呼熊為祖父、父親、祖先,這正是人們把熊看成與自己有血緣親屬關系的表現,所以才用相應的親屬稱謂稱呼它們,像親屬一樣對待它們,這便是圖騰親屬觀念的反映,而且產生於圖騰文化的早期。兩則熊與婦女相交生子的神話傳說,一方面說明人與熊有血緣關系,如生了幾只小熊人,熊被殺後腹腔內有女人的乳房雲雲,反映了古人希望能像熊那樣兇猛,甚至幻想變為熊,表現了人類早"恐懼創造神"的特徵。另一方面,兩則神話中的婦女是故事的主角,可能又與母系氏族社會的宗教生活有著淵源關系。柴達木的蒙古人稱熊為"天狗",令人費解,因為「天狗」和「天狼」實是同一性質的稱謂,為何熊、狼相混?也許是這里的蒙古人在熊崇拜之前有過狼圖騰崇拜,所以原來的圖騰影像又轉嫁到熊身上去了,因此可以推測為柴達木人的熊崇拜恐怕是後來出現的事象。
關於既崇拜熊,又獵食熊的習俗,在許多熊崇拜民族中存在。在遠古若把某種動物作為圖騰的話,其禁殺、禁食的禁忌行為是非常嚴格的。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認識的轉變、人口的增多,特別是熊這種動物普遍存在,利用價值又高,如果按古代的規矩照辦,生活將會極其艱難,於是對熊的禁忌逐漸鬆弛下來,圖騰禁忌產生演變,這便是獵熊、食熊的開始。布里亞特人這樣做,其他北方所有山林民族幾乎無不如此。其補救辦法就是上述所說的一套熊祭議的實施。分吃熊頭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圖騰聖餐」習俗的遺留。弗洛伊德認為「圖騰餐也許可說是人類最早的慶典儀式……」斯·托卡列夫也指出:「圖騰聖餐」是廣泛流行的『聖餐』儀式的原始形式。在原始人看來,用圖騰的血和肉作為聖餐,更能鞏固他們與圖騰的親密關系。重新獲得圖騰的靈威。為此,有的民族還有一種過熊節的習俗,西伯利亞的吉利亞克人崇拜熊而又每年舉行一次殺熊分食熊肉的節日便是一例,可見類似風俗都與圖騰崇拜的宗教活動有關。 芒牛圖騰崇拜也是布里亞特蒙古人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亞特史》便記載了有關布里亞特古史的神話傳說。相傳降生於布里亞特的名叫"阿旭干"的"依都干" (女巫)在貝加爾湖漫遊時,看見一隻芒牛在湖邊口噴泡沫嗥叫。心想:"這不是我的一般際遇,而是天賜良緣",便與芒牛交。不久,依都干生二男,兄名布里亞太,弟叫浩日太。布里亞太在山頂叢林行獵時,遇一女為妻,生二男,兄叫依黑日持,弟名寶拉嘎特。由依黑日特和寶拉嘎特繁衍生息的子孫們,在罕山叢林里總是口念:"芒牛那額(王)父親,灌木叢哈屯(後紀)母親",並流傳著向上蒼獻灑鮮奶以求保佑的獻祭儀禮,至今生息於貝加爾湖的一些部族中尚有此俗。一芒牛崇拜神話傳說(天子芒牛那顏)也是敘述芒牛那顏和依黑日特、寶拉咳特的起源的。傳說芒牛那額本是天之子,然而他披著芒牛皮在貌似忙牛行走當中,向台吉、可汗的公主使眼神而使之懷孕。後來由他使眼神而妊娠所生的兩個男孩成了寶拉嘎特、依黑日特一系的鼻祖。
以上兩則神話都是敘述婦女與芒牛接觸生子,成為自己氏族祖先的神話,可見是反映母系社會觀念形態的作品。前一作品中的依都干就是婦權時代行使宗教神權的女巫,她本身便具有氏族首領的身份,氏族首領與圖騰芒牛所生之子成為氏族祖先, 自有威靈顯赫的地位,從氏族譜系的源頭來說,確是不凡。新石器時代,貝加爾湖沿岸便住著不同氏族的人群,他們就是後來布里亞特人的遠祖。寶拉嘎特、依黑日特可能是這些氏族中的某一個氏族的首領,他們信奉芒牛圖騰,也流傳著自己的譜系歷史。後一則神話則又認為他們的始祖是某個大人物的公主受天之子芒牛那顏神孕而生的兒子。無論始祖母的身份如何變化,他們的祖先是芒牛圖騰的化身,這是信奉的核心。
另外,使眼神妊娠從圖騰信仰的生育觀念看,卻又符合早期的思維特點。原始人群並不明白生男育女的由來,他們認為,懷孕是圖騰魂或嬰兒魂進入婦女體內的結果。「生育是由於圖騰入居婦女體內,死亡就是人返回於自己的氏族圖騰。」這是圖騰氏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他們認為視某物、夢見某物或接觸圖騰均可懷孕,故而古代神孕神話、感生神話層出不窮,上述故事的使眼神妊娠正是遠古圖騰生育觀念的遺留。 布里亞特蒙古人中還流傳著天鵝圖騰神話,《霍里土默特與霍里岱墨爾根》(以下簡稱〈霍里土默特〉)便是這類作品。作品標明為兩人,但實際只講述了霍里土默特一人之事。相傳霍里土默特是個尚未成家的單身青年。一天,他在貝加爾湖湖畔漫遊時,見從東北方向飛來九隻天鵝落在湖岸脫下羽衣後變成九位仙女跳入湖中洗浴,他將一隻天鵝的羽衣偷來潛身躲藏。浴畢,八隻天鵝身著羽衣飛去,留下一隻作了他的妻子。當生下第十一個兒子後,妻子想回故鄉,求夫還其衣,夫不允。一天,妻子正在做針線活兒,霍里土默特拿著"抓手"(即兩片防止燙手的氈片)做菜燒飯。妻子說:"請把鵝衣給我吧,我穿上看看,我要由包門出進,你會輕易地抓住我的,讓我試試看吧!"霍里土默特想:"他穿上又會怎麼樣呢?"於是從箱子里取出那件潔白的鵝衣交給了妻子。妻子穿上鵝衣立刻變成了天鵝,在房內舒展翅膀,忽然,喇的一聲展翅從天窗飛了出去。"嗬唷,你不能走,不要走呀!"丈夫驚訝地喊叫,慌忙中伸手抓住了天鵝的小腿,但是,最後天鵝還是飛向了天空。霍里土默特說:"你走就走吧,但要給十一個兒子起名再走吧!"於是,妻子給十一個兒子起名為呼布德(xubud)、嘎拉珠德(GalJud)、霍瓦柴(xowaCai)、哈勒賓(Qalbin)、巴圖乃(Batunai)、霍岱(xodai)、呼希德(xusid)、查干(caYan)、莎萊德(saraid)、包登古德(Bunggud)、哈爾嘎那(xarYana),成為十一位父親留了下來,還祝福說:「願你們世世代代安享福份,日子過得美滿紅火吧!」說完之後,便向東北方向騰空飛去。 這種「人鵝相配」的故事主要在布里亞特和巴爾虎地區廣為流傳。其中還有同一母題的變體故事。
天鵝化作女子與青年婚配生子繁衍成為霍里、巴爾虎等布里亞特部族,從而天鵝被認定是這些部族的始祖母。這里既反映了蒙古古人對主宰神"騰格里"(天)的崇拜,也留有母系社會對女性崇拜的痕跡。他們認為本部族祖先均是上天的恩賜,與神有血緣上的聯系,而這種觀念卻又是通過對現實事物的感知、聯想折射出來的。這里的現實事物是什麼?就是眼前飛來飛去的天鵝。按地理條件來看,貝加爾湖一帶有山有水,很適於各種鳥類棲居繁殖,天鵝又特別繁多,因此湖岸山崖留下了豐富的天鵝岩畫。霍里土默特是貝加爾湖東岸的一個部族,位於巴爾忽真河河口,是天鵝的故鄉,所以對天鵝懷有崇敬之情。為什麼布里亞特蒙古崇奉天鵝,而居住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的巴爾虎人也有此俗?這是因為巴爾虎人自稱遠祖來自斡難河上游及貝加爾湖一帶地區,巴爾虎的部族名便是以"巴爾忽真"這一地名相稱,可見巴爾虎人的遠祖與豁里禿馬惕基本住在同一地區,所以形成了共同的、來自遠古的天鵝圖騰崇拜觀念。新疆蒙古人中也流傳著白天鵝是蒙古人的祖先之說,蒙古高原曾有許多民族或部落將白天鵝作為吉祥的象徵,甚至奉為神鳥"翁袞"加以祭祀。布里亞特蒙古薩滿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開始便要吟唱"天鵝祖先、樺樹神桿"的頌詩。當春季天鵝北歸凌空翱翔時,巴爾虎和布里亞特人便要以潔白的鮮奶祭灑,表示祝福。如薩滿的一首,《迎接春水鳥倉》這樣吟唱:"天鵝飛來,冰雪消融,花騾馬生駒,迎接福祿來。呼瑞!呼瑞!呼瑞!……他們對天鵝的崇拜以及禁捕、禁殺、禁食的嚴格禁忌習俗便是把天鵝作為祖先圖騰神從遠古一直沿襲下來的結果。
《霍里土默特》這則天鵝圖騰神話如以其內容分析,產生的時代應在父系制社會的旺盛期。主要有兩點變化,一是圖騰性別換了位置。早期圖騰一般是婦女接受圖騰魂感生,這則神話則變為女性圖騰與男子婚配生子傳種接代,說明已有了"種"(即男根)的意識;其二,圖騰不是以原型出現,而是化身為人,足證對動物飛禽的崇拜已轉移到人本身,"人"的主體意識增強了。一般來說,以男子為中心與圖騰婚配而繁衍子孫的有兩種:一種是男子與自然界的雌性動物結合;另一種是男子與人格化的動物成親,這後一種圖騰觀念的發展比前者更為晚些, 《霍里土默特》屬於後者,霍里部族同時存在十一個父親的先祖,有的父名又與該部族的地方名相同,很明顯,它生動地揭示了男性開拓者的偉力與父權統治的普遍性,是父權制極盛時代的反映,而表現這一時代特點的族源神話已具有濃厚的傳說色彩了。 鷹(布日古德)是薩滿化身的神物象徵。若解釋蒙古薩滿的起源,則離不開鷹。薩滿傳統的說法是"鷹是天的神鳥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間和部落頭領成婚,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神鷹便傳授給她與天及眾神通靈的神術,並用自己的羽毛給女孩編織成一件神衣,頭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讓她邀游天界,把她培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ugan)",這是解釋蒙古女巫來源的神話。而男薩滿的最早化身也與鷹有血緣關系。原蘇聯杭加羅夫《文集》便記載了這樣的傳說:"世界開初,人間沒有病,也沒有死。過了不久,惡鬼向人間灑下病和死,人們開始受苦。這時,眾神就派鷹從天上來到人間相助。但是,這特意派下來的鷹好不容易降到地上,地上的人們既聽不懂它的話,又無法弄清它來到人間到底是為什麼?不得已,鷹便在眾神腳下飛舞起來返回天上。於是,眾神便命令鷹說:到地上以後向最早遇到的人傳授薩滿的本領。這樣,鷹再次來到人間,一眼就看到一棵樹下睡著一個女人,鷹便和這個女人相交,使她懷孕。此時,這女人正處在暫時和丈夫分別的時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裡,到足月時生了一個男孩,這就是人間最早的薩滿。
上述二資料前者出處不祥;後者是屬於布里亞特的薩滿神話傳說,從歐洲人的旅行記中可以看到這種普遍流傳的類似神話。鷹鷲這種猛禽獵鳥,早在原始狩獵時代就受到人們的欽慕崇敬,它那高超的飛翔技術、兇猛異常的擒拿撲擊本領以及傲然挺立的威武雄姿,使人覺得神奇而嘆賞。雖然它對人類並不構成威脅,但在殘酷的自然環境面前,狩獵先民幻想有鷹一樣的本事,那是極其自然的。由於狩獵業的發展,狩獵民馴養鷹作為自己的助手,鷹鷂更成為他們不可缺少的依靠。所以,騰飛的鷹鷂和賓士的馴鹿堪稱為狩獵民的左右膀。狩獵民由神秘欽羨到依賴友好相處,從而與鷹鷲建立了極其親密的關系,這便是鷹為何成為不少民族普遍信奉的大神的原因。從世界各民族對禽鳥的崇拜來看,鷹佔有很大比重。我國北方各民族也是這樣,比如滿族、赫哲族、鄂溫克族、哈薩克族都有神鷹崇拜。特別是東北地區,凡信奉薩滿教的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鷹神話傳說以及對鷹的各種禁忌和儀禮。
由於薩滿是由神鷹孕化而來的,所以鷹便成了薩滿始祖靈的象徵物。薩滿神帽上除了安裝鹿角飾品作為法力標志外,那銅制的飛鳥就是神鷹的標志。布里亞特人把鷹推崇為薩滿的保護神,他們常常在頌詞中吟誦"神鷹可罕父親,鳳凰哈敦母親。"這樣的詩句,以表現他們非凡的出身和來歷。可見鷹是薩滿神聖家族中獨具特色的聖鳥,也是北方狩獵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徵。《蒙古秘史》第63節記載了也速該為兒子帖木真向德薛禪家求婚時,德薛禪說他夜裡夢見白海青(caYansongqor)抓著太陽和月亮飛來落在他手臂上,認為這是好兆 頭,是你們乞牙惕人的"守護神"(sulder)前來指教的。這里的白海青就是鷹。"su1der"即"sulde" (蘇勒德),作"精神"、"元氣"、"象徵"、"標記"解。那麼白海青自然是成吉思汗所屬乞顏部的祖靈神,他們曾以鷹作為自己的圖騰祖先,亦有其歷史依據。 一般來說,南方植物圖騰多,北方植物圖騰罕見。如果從廣泛的植物品種而論,此說有一定的道理。而單從蒙古人的樹木崇拜來看,無論神話傳說還是蒙古英雄史詩中所殘留的樹木崇拜觀念在植物崇拜中卻具有相當廣泛的代表性。北方各民族的狩獵民自古棲居山林,靠山林哺育成長,發展壯大,蒙古族亦然,開始以山林做搖籃,之後向草原推進。蒙古族對樹木的崇拜非常古老,比如西蒙古四衛拉特之一的綽羅斯部就有他們祖先出於樹木的圖騰神話。如巴圖爾,烏巴什·圖門所著《四衛拉特史》,加班·謝日布撰的同名書以及嘎拉登寫的《寶貝念珠》等書就記載了這一神話傳說。1982年,寶音賀希格所編《蒙古歷史傳說》中的《綽羅斯准噶爾的起源》便是這一傳說的出版面世。內容大意是:傳說古時候有兩戶名叫阿密內和圖門內的人家,住在深山老林里生息繁衍。他們的子孫中有一個狩獵能手。一天,這個獵手在森林裡發現一棵大樹,中間有瘤,瘤洞里(空心)躺著一個嬰兒。樹瘤上端有一形如漏管的枝叉,其尖端正好插在嬰兒口中,樹的液汁順著漏管經嬰兒口進入體內,成為他的食品。樹上有一鴟鴞精心守護。獵人便把嬰兒抱回撫養,稱嬰兒為"樹嬰為母,鴟鴞為父的天神(騰格里)的外甥。"嬰兒成人後被推為首領,其子孫便繁衍成為綽羅斯部族。"綽羅斯"者,漏管樹杈哺育人之意。又有將抱養嬰兒的人及其後代稱為"准噶爾"部等說法。
類似上述生於樹木的神話故事在阿爾泰語系各民族中流傳較廣。從蒙古各部來看,卡爾梅克蒙古人中的綽羅斯部族也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個"以玲瓏樹做父親,以貓頭鷹做母親的柳樹寶東(大力士)太師……。"杜爾伯特部的譜系中還發現了"伊兒蓋"(落葉松)的姓氏。 布里亞特薩滿所唱的"天鵝先祖,樺樹神桿"頌詞的後一句解釋為天鵝母親在樺樹樁上被拴過,所以他們先祖的誕生和鳥、樹都有關系。蒙古人對樹木的崇拜和供祭,在《蒙古秘史》等典籍以及薩滿的祭儀中均有明顯表現與記載。如供獨棵樹、繁茂樹、"薩滿樹"、樺樹、落葉松等習俗的產生,從根源上說,無不與樹木圖騰觀念有關。這一觀念所由出的神話傳說,在滿一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的民族中均有流傳。這種與樹木、鳥、搖籃相結合孕育出的首領、先祖的故事在《多桑蒙古史》中就記有維吾爾人樹生五兒的傳說,"中有五室、有類帳幕,上懸銀網,各網有一嬰兒坐其中"。這與嘎拉登所著《寶貝念珠》稱嬰兒為天女所生並掛在樹上的描述極其相似。"銀網"是搖籃,"樹權漏管"是母乳,嬰兒的成長自然離不開這兩件"寶貝",先民認為樹木也具有這種本能,這正是他們不能區分人群與自然界,把社會的人群同自然界的動植物互相混同的觀念的反映。恩格斯說:"人在自己的發展中得到了其他實體的支持,但這些實體,不是天使,而是低級的實體,是動物,由此產生了動物崇拜…."植物可算是最低級的自然實體,採集時代離不開各種植物來養育人類,生活在高山密林里的原始狩獵民離不開野獸飛禽,同時也離不開森林帶來的恩澤。據稱樺樹液汁便是有益於人體成長的良好養料,北方柳樹眾多繁茂,樹皮可製成各種用具。還有一年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它們巍然挺拔,蔚為壯觀,在古人眼裡最感神奇。他們既認為受樹木的恩典不淺,又覺樹木神秘可親可敬。表象、意識、情感交相混雜融合,幻想和現實不加區分,於是視樹木與自己有血緣關系,從而對之敬重膜拜,這就是北方古代山林民族樹木圖騰觀念產生的由來。
以上敘述了狼、鹿、。熊、芒牛、天鵝、鷹、樹木七種圖騰神話。這些神話既反映了蒙古族圖騰神話獨具風採的民族特點,又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有許多共同點,其原因是與他們之間大體相同的地域環境和社會生活有關,同時又與文化交融密切聯系。阿爾泰語系各民族歷史上曾有過多次犬牙交錯的遷徙、接觸、戰爭或者吞並融合,因此形成了一個屬性相同的"文化圈"。同一母題的神話通過輾轉相傳,又結合本部族特點產生變異,或互相混淆,變成新的形態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這部分(包括以下各節)展示蒙古族遠古社會的神話,更應該從整個北方民族的地域環境、經濟形態、社會生活、宗教信仰、歷史變遷等予以把握,從而作出正確的分析評價。

閱讀全文

與恐懼創造神是什麼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