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太平天國創造的生僻字

太平天國創造的生僻字

發布時間:2021-06-15 04:56:29

Ⅰ 太平天國建立時間

經歷了如下歷程。

1843年
7月 洪秀全與馮雲山、洪仁玕建立拜上帝會,自稱上帝之子,並稱呼上帝為天父、耶穌為天兄。

1844年
4月 開始在廣州一帶傳教。
5月 馮雲山及洪秀全到廣西桂平傳教,後馮雲山轉至紫荊山區一帶,洪秀全回廣東。
1847年
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在廣州投美國教士羅孝全(I.J.Roberts),首次讀到聖經。被其他教徒排擠而未受洗,之後寫出《原道覺世訓》
8月 洪秀全回廣西紫荊山,與馮雲山發展拜上帝會。
1851年
1月 拜上帝會於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改元「太平天國元年」
3月 洪秀全稱「天王」
9月 太平軍攻佔永安。
12月 在永安封東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國基本制度,稱為「永安建制」
1852年
4月 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南王馮雲山於全州戰死。
9月 太平軍攻長沙,西王蕭朝貴戰死。
1853年
1月 攻陷武漢,人數增至五十萬。曾國藩辦湖南團練,即為湘軍。
3月 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首都。清軍建江南、江北大營。

Ⅱ 太平天國運動國字為什麼去掉一點

「國」字其實很有意思。商周時期,人們聚居的地方稱作邑,《說文》解釋說:「邑,國也。」邑就是國。「國」字的出現,大約在周滅商之後,因為甲骨文中找不到「國」字。西周時期,人們要表示「國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後來,人們有了「國」的觀念,銅鼎銘文中的「國」字寫成「或」字。後來,這個表示國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或加了「□」,變成繁體的「國」字。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個有柵欄圍著的重要地方,從早期的「或」字看來,「口」的四方都有一橫,這一橫很可能是「止」字的簡化,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衛人口、保衛土地。所以,「戈」、「口」之下又多了一橫,後來又在「或」字周圍加了一個框,意思是國家周邊應該有邊防。

說「國」字,不能不提到岳飛與「精忠報國」。在杭州西湖畔的岳廟精忠園正壁上,鐫有朱紅斗大四字:「精忠報國」,細心的遊客都會發現「國」字裡面少了一點。據說,南宋時岳飛應征入伍,他臨行時岳母叫他跪下,在他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四字,岳飛要來鏡子反照後說:「母親,你刺的字,兒終身不忘,但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說:「兒呀,只因金兵入侵中原,國都陷落,二帝被俘,如今國家無主。這一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復時再添上去。」

無獨有偶,郭沫若先生題寫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國」字也少了一點,「囗」里藏的不是「玉」,而是「王」。據說,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國」不完整,深為惋惜,故而有意把「國」字寫少了一點。有人認為,「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其實,「國」字少一點並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范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於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而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囯」字即是一個俗字。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中載,明末張自烈著《正字通》中已收入「囯」字。可見,洪秀全對「囯」字情有獨鍾,是為了顯示「王在國中」罷了。
http://..com/question/25438308.html?fr=qrl3

Ⅲ 為什麼太平天國聖寶錢幣面文「國」字不用繁體,而且少一點

「國」一字實際上非常有趣。在商周時期,人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邑,「說文」解釋說:「邑,國也」。在周滅商之後,出現了「國」一字,但是在甲骨文中並沒有找到「國」一字。在西周時期,人們通常使用「邦」一字來表達「國」的含義。後來人們有了「國」的概念,銅鼎銘文中的「國」一字被寫為了「或」。後來,代表該國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或加了「□」,變成繁體的「國」字。

有人認為「國」字少一點不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學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首領,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的「太平天國」的「國」字樣,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實際上,太平天國並沒有改變「國」一字,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范的漢字。

Ⅳ 歷史 古人為何要創造生僻字

有些是迫於無奈造出來的,可能什麼地方需要用到這么個字,但是別處又用不著,別的字也不合適,只好自己造一個。這類字雖然很少用,但偶爾還是會用一下,也不能說就不要了。
所以漢字的數量,逐漸增多,從先秦十三經那時的六千多字,增加到現代八萬多(應該包含了一些繁體)。但實際上,常用字只有三千多。就算是經典里的字,也有很多平常用不到的。
還有些特殊事件,比如明朝時朱元璋給子孫定下了規矩,名字里要帶五行,導致出現了很多帶五行部首的生僻字,因為皇室子孫到後來數以十萬計,常用字實在是不夠,不得已造了很多字,比如朱志堩、朱秉欆、朱承爚、朱恩鑙、朱見灂。這也是生僻字集中爆發的一個事件。這些字幾乎毫無意義,但是你要是扔了的話,史書里這些人名就只能用朱XX了。

Ⅳ 太平天國1000字讀後感

這本書講述了太平天國發展的全過程,從崛起到滅亡。他記錄了洪秀全怎樣帶領教徒創造太平天國,到清兵攻入南京的全過程,十分的詳細。
洪秀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便召集基督教徒,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雖然有人被捕,但這並不影響新的人加入基督教,成為基督教徒。他們的勢力擴大到連朝廷都是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派人來討伐,結果,官兵們吃了一個大敗仗,太平天國就開始了四處征戰,尋找據點了。
征戰期間,洪秀全幾乎次次敗仗。但是,他並不服輸,越敗越戰,這種堅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好不容易,有了一塊落腳點可是,南王和西王都陣亡在戰場之上。官兵們仍舊不依不饒,包圍了武昌,迫不得已,洪秀全只好離開了武昌,南王、西王的陣亡,連續的戰敗,並沒有給洪秀全帶來什麼。洪秀全又經過一番打拚,總算攻下了南京。洪秀全整頓軍紀,繼續。軍中條例明確,很值得大家去學習,學習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
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我非常喜歡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事跡,讀過了許多關於天平天國的書籍,感慨萬千,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給我的影響很大,比如洪秀全、石達開、李秀成、楊秀清等,我最喜歡的是石達開,被稱為「泰山石敢當」,他們不畏清王朝的鎮壓,帶領農民開展了一次全國最大規模的反清運動,太平天國歷時14年,佔領長江中下游富庶地區多年,戰事波及半個中國,使清廷國力大傷。雖然最終失敗,但它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太平天國的發生有許多因素,首先是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為支付戰爭賠款,加緊搜刮人民。統治更加腐敗。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也乘機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勞苦大眾紛紛起義。.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新的災難。自然災害嚴重。1846年至1850年,兩廣地區本來就地瘠民窮再加上水、旱、蟲等天災不斷,廣大勞動人民陷入飢餓和死亡的困境。鴉片的輸入,導致滿清白銀大量外流,勞動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艱難,於是,發生了1850年代的太平天國,捻軍,陝西回民起義。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創始人,它曾多次進行科舉考試,屢考不中,在廣州偶得一《勸世良言》,拿回了家並沒有看,在李敬芳表兄的推薦下,讀了這本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創立了拜上帝教,然後感化民眾,發動金田起義,並得到楊秀清、石達開、韋昌輝和馮雲山等人的幫助,建立了太平天國,改成天王。並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石達開為翼王,韋昌輝為北王。太平天國在南王馮雲山的構想基礎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禮制、軍制,推行自創的歷法——「太平天歷」。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於1853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天京事變為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由於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後,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便另有圖謀。楊秀成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將自己由「九千歲」封為「萬歲」。但是北王得到消息後偷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幕府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石達開為此被迫離開天京。最後,石達開帶領的太平天國軍隊在大渡河全軍覆沒,他被俘虜後被清政府處以「凌遲」的死刑。
雖然,洪秀全在後期提拔了一批新的將領,比如李秀成、陳玉成等,陳玉成、李秀成率軍攻佔浦口和揚州,大破清軍江北大營,但由於天京淪陷,最終太平天國滅亡。

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他還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還打擊了外國的侵略勢力。最後,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運動是其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它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後來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的開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的失敗教訓,取得了最後勝利。太平天國的光輝業績,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

望採納~~~

Ⅵ 太平天國的國為什麼少一點這個少一點的國字是什麼時候就有的

為了避諱太平天國中的國字,在太平天國控制區域內,凡文字史料中涉及的國字皆需避諱或者改字。

(6)太平天國創造的生僻字擴展閱讀:

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

其實,「國」字少一點並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范的漢字。

古代諸侯紛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無定形,故而國字無邊框,寫成「或」字;自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後,國字雖然有了邊框,但國內戰爭頻仍,故繁體字的「國」字里邊包含一個「戈」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字里邊沒有了「王」字,玉成大事,國泰民安!。

Ⅶ 太平天國的"國字為何少了一點

「國」字其實很有意思。商周時期,人們聚居的地方稱作邑,《說文》解釋說:「邑,國也。」邑就是國。「國」字的出現,大約在周滅商之後,因為甲骨文中找不到「國」字。西周時期,人們要表示「國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後來,人們有了「國」的觀念,銅鼎銘文中的「國」字寫成「或」字。後來,這個表示國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或加了「□」,變成繁體的「國」字。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個有柵欄圍著的重要地方,從早期的「或」字看來,「口」的四方都有一橫,這一橫很可能是「止」字的簡化,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衛人口、保衛土地。所以,「戈」、「口」之下又多了一橫,後來又在「或」字周圍加了一個框,意思是國家周邊應該有邊防。

說「國」字,不能不提到岳飛與「精忠報國」。在杭州西湖畔的岳廟精忠園正壁上,鐫有朱紅斗大四字:「精忠報國」,細心的遊客都會發現「國」字裡面少了一點。據說,南宋時岳飛應征入伍,他臨行時岳母叫他跪下,在他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四字,岳飛要來鏡子反照後說:「母親,你刺的字,兒終身不忘,但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說:「兒呀,只因金兵入侵中原,國都陷落,二帝被俘,如今國家無主。這一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復時再添上去。」

無獨有偶,郭沫若先生題寫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國」字也少了一點,「囗」里藏的不是「玉」,而是「王」。據說,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國」不完整,深為惋惜,故而有意把「國」字寫少了一點。有人認為,「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其實,「國」字少一點並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范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於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而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囯」字即是一個俗字。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中載,明末張自烈著《正字通》中已收入「囯」字。可見,洪秀全對「囯」字情有獨鍾,是為了顯示「王在國中」罷了。

閑暇與幾位文友聊天,戲解「國」字:你看,古代諸侯紛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無定形,故而國字無邊框,寫成「或」字;自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後,國字雖然有了邊框,但國內戰爭頻仍,故繁體字的「國」字里邊包含一個「戈」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字里邊沒有了「王」字,玉成大事,國泰民安!

Ⅷ 太平天國大旗上的字怎麼寫

「國」字其實很有意思。商周時期,人們聚居的地方稱作邑,《說文》解釋說:「邑,國也。」邑就是國。「國」字的出現,大約在周滅商之後,因為甲骨文中找不到「國」字。西周時期,人們要表示「國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後來,人們有了「國」的觀念,銅鼎銘文中的「國」字寫成「或」字。後來,這個表示國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或加了「□」,變成繁體的「國」字。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個有柵欄圍著的重要地方,從早期的「或」字看來,「口」的四方都有一橫,這一橫很可能是「止」字的簡化,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衛人口、保衛土地。所以,「戈」、「口」之下又多了一橫,後來又在「或」字周圍加了一個框,意思是國家周邊應該有邊防。

說「國」字,不能不提到岳飛與「精忠報國」。在杭州西湖畔的岳廟精忠園正壁上,鐫有朱紅斗大四字:「精忠報國」,細心的遊客都會發現「國」字裡面少了一點。據說,南宋時岳飛應征入伍,他臨行時岳母叫他跪下,在他背上刺寫「精忠報國」四字,岳飛要來鏡子反照後說:「母親,你刺的字,兒終身不忘,但是不知『國』字少了一點是何道理?」岳母說:「兒呀,只因金兵入侵中原,國都陷落,二帝被俘,如今國家無主。這一點先別寫上,等到國土收復時再添上去。」

無獨有偶,郭沫若先生題寫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國」字也少了一點,「囗」里藏的不是「玉」,而是「王」。據說,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國」不完整,深為惋惜,故而有意把「國」字寫少了一點。有人認為,「國」字少一點是洪秀全的創造。因為在太平天國的文獻中,天國的「國」字都少了一點。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石達開所鑄的聖寶錢,錢文「太平天國」的「國」字,中間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其實,「國」字少一點並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我國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范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於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而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搿弊旨詞且桓鏊鬃幀>蕁犢滴踝值洹貳ⅰ噸謝笞值洹分性兀髂┱拋粵抑墩滯ā分幸咽杖搿?搿弊幀?杉樾閎浴?搿弊智橛卸樂櫻俏訟允盡巴踉詮小卑樟恕?

閑暇與幾位文友聊天,戲解「國」字:你看,古代諸侯紛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無定形,故而國字無邊框,寫成「或」字;自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後,國字雖然有了邊框,但國內戰爭頻仍,故繁體字的「國」字里邊包含一個「戈」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字里邊沒有了「王」字,玉成大事,國泰民安!

Ⅸ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創造了歷史,死後的他更創造了什麼紀錄

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年輕時承載著家人期望。希望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家族命運。但不幸的是,洪秀全好幾次考試都接連失利,連鄉試都沒能通過。考試失敗的他沒有臉面回到村裡,在憤懣之際發現了基督教徒的書籍,由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他死後更是創造了一項無法打破的記錄。

洪秀全為了挽救頹勢,激勵將領,大肆封王,最高時達到兩千七百多個,這些王都只是象徵性地稱號,沒有實權,但是這種封王數量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能企及的,因此洪秀全也創造出封王數量最高的記錄。

Ⅹ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歷史意義和教訓

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也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太平天國運動的教訓: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先進理論的指導,不能承擔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國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領導人沒有真正認識到列強的實質,最後遭到內外鎮壓,陷於失敗。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馮雲山在廣西傳教,秘密進行反清活動。1850年夏,洪秀全發布總動員令,號召各地拜上帝會眾到桂平金田村「團營」。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萬餘人在廣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與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領導核心。

(10)太平天國創造的生僻字擴展閱讀

太平天國運動同以往歷次農民起義相比的新特點:

(1)背景不同:以往的起義多因土地兼並、政治黑暗自然災害而起。而太平天國起義則增加了一層戰爭賠款。

(2)起義形式不同:過去的起義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數是中國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國利用的是外來宗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3)太平天國領導人的思想有變化,尤其以洪仁開為代表的進步人士,大膽地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4)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與外國人打交道,當西方列強提出以國家利益為交換條件支持太平天國時,被太平天國拒絕了,這些現象都是以往的農民起義不可能遇到的問題。

(5)太平天國的失敗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太平天國創造的生僻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