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鍋雞美食來源故事做法吃法
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
汽鍋雞
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後再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蓋好,汽鍋置於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紗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 ~4小時)。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
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流行在滇南一帶。相傳是臨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布告徵求佳餚,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征。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
汽鍋雞
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時汽鍋雞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
汽鍋的前身是陶制火鍋。汽鍋雞的前身是楊林雞。早年,雲南楊林。建水等地用名貴葯材冬蟲夏草偎仔雞,叫「楊林雞」,煨雞的陶制火鍋叫「楊林鍋」。楊林鍋產於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在清代,陶工師傅潘金懷用紅、黃、紫、青、白五色陶土燒結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個叫向逢春的陶工,繼承了他家祖傳的手藝,創制了烹任用汽鍋。就這樣,「汽鍋雞」取代了「楊林雞」。汽鍋現由雲南省建水工藝美術陶廠大量生產。人們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鏡」,「體如鐵石,音如磬鳴」。六十年代周總理出國訪問,曾攜帶建水紫陶汽鍋、花瓶作為禮物贈送外國朋友。
解放初,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龍雲(解放前稱「雲南王」)用滇味佳餚「建水汽鍋雞」宴請中央領導,受到毛主席誇獎;1972年尼克松訪華,周總理安排的國宴中就親點了滇味名餚「汽鍋雞」。開宴時,揭開蓋子,熱汽撲面,香溢四座,雞肉滑嫩,湯鮮味美。麥麥桑,味道太巴適了!據說尼氏品嘗之後,贊不絕口,對其美味佩服得五體投地,贊道:「味道太鮮美了,真想連整個汽鍋一起吃進去!」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為我中華增光添彩,傳為一段佳話。
製作方法
蒸汽鍋雞的餐具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鍋味道才正。建水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烹制汽鍋雞,雞種要選擇本地土雞,而且雞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膩,瘦子又顯腥寡,用剛要下蛋的嫩母雞或和剛開叫的小公雞最好。作料很簡單,只有幾片生薑、幾根小蔥、少許胡椒、精鹽。吃時候要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適口。
不知從何時起,也無法考證是何人,在汽鍋雞中配入雲南特產的名貴葯材「三七」、「蟲草」、「天麻」,使雞湯更有營養,還有潤肺、補腎功能,對冠心病、虛弱貧血症有顯著療效,成為滋補佳餚。此後汽鍋雞聲名愈盛,到昆明的外地人都要一嘗方休。近幾年,雲南地區利用汽鍋烹制的雞餚越來越多,主要的有「蟲草汽鍋雞」「人參汽鍋雞」、「田七汽鍋雞」等十幾種,它們既是美味佳餚,又是食療上品。
Ⅱ 汽鍋雞是什麼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建水出產一種別致的 汽鍋雞 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 汽鍋雞的做法是鈄仔雞洗凈後再砍成小塊,和姜、鹽、蔥、草果一道放入汽鍋內蓋好,汽鍋置於一放滿水的湯鍋之上,用紗布將隙縫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湯鍋的水開後,蒸汽就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 ~4小時)。由於湯汁是蒸汽凝成,雞肉的鮮味在蒸的過程中喪失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 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流行在滇南一帶。相傳是臨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布告徵求佳餚,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征。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 汽鍋雞 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時汽鍋雞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 汽鍋的前身是陶制火鍋。汽鍋雞的前身是楊林雞。早年,雲南楊林。建水等地用名貴葯材冬蟲夏草偎仔雞,叫「楊林雞」,煨雞的陶制火鍋叫「楊林鍋」。楊林鍋產於建水,建水陶器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在清代,陶工師傅潘金懷用紅、黃、紫、青、白五色陶土燒結成彩色陶器。一九二一年,有一個叫向逢春的陶工,繼承了他家祖傳的手藝,創制了烹任用汽鍋。就這樣,「汽鍋雞」取代了「楊林雞」。汽鍋現由雲南省建水工藝美術陶廠大量生產。人們形容建水陶「明如水,亮如鏡」,「體如鐵石,音如磬鳴」。六十年代周總理出國訪問,曾攜帶建水紫陶汽鍋、花瓶作為禮物贈送外國朋友。 解放初,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龍雲(解放前稱「雲南王」)用滇味佳餚「建水汽鍋雞」宴請中央領導,受到毛主席誇獎;1972年尼克松訪華,周總理安排的國宴中就親點了滇味名餚「汽鍋雞」。開宴時,揭開蓋子,熱汽撲面,香溢四座,雞肉滑嫩,湯鮮味美。麥麥桑,味道太巴適了!據說尼氏品嘗之後,贊不絕口,對其美味佩服得五體投地,贊道:「味道太鮮美了,真想連整個汽鍋一起吃進去!」國內外媒體競相報道,為我中華增光添彩,傳為一段佳話。 蒸汽鍋雞的餐具要用 汽鍋雞 建水的土陶汽鍋味道才正。建水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烹制汽鍋雞,雞種要選擇本地土雞,而且雞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太肥不行,太瘦也不行,肥太膩,瘦子又顯腥寡,用剛要下蛋的嫩母雞或和剛開叫的小公雞最好。作料很簡單,只有幾片生薑、幾根小蔥、少許胡椒、精鹽。吃時候要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適口。 不知從何時起,也無法考證是何人,在汽鍋雞中配入雲南特產的名貴葯材「三七」、「蟲草」、「天麻」,使雞湯更有營養,還有潤肺、補腎功能,對冠心病、虛弱貧血症有顯著療效,成為滋補佳餚。此後汽鍋雞聲名愈盛,到昆明的外地人都要一嘗方休。近幾年,雲南地區利用汽鍋烹制的雞餚越來越多,主要的有「蟲草汽鍋雞」「人參汽鍋雞」、「田七汽鍋雞」等十幾種,它們既是美味佳餚,又是食療上品。
Ⅲ 建水縣的汽鍋哪個品牌和廠家是正宗的,怎樣鑒別與分類。
建水汽鍋是建水的傳統紫陶產品,勤勞智慧的建水紫陶先輩藝人,很早就將蒸氣做工原理應用於紫陶器皿之中,發明了陶制汽鍋,用建水紫陶汽鍋蒸制的食物原汁原味,湯味鮮美之極,深受人們喜愛。
建水陶園三傑紫陶文化有限公司是建水紫陶業內規模最大的一個生產廠家,我曾經親臨該廠參觀並購買了一些陶品,其中也買了一個紫陶汽鍋,質量相當不錯,這個廠的總經理張健做事風風火火,藝術總監張曉迅待人熱情,文化底蘊豐富,做事穩沉,是一個值得深交的,兄長式的企業家,最值得一說的是,他們燒制的111.3公分的紫陶大汽鍋「天驕」,榮獲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的認證,成為天下最大的陶制汽鍋,這個大汽鍋就是張總監親自值守幾天幾夜燒製成功的。所以現在當然是「陶園三傑」生產的汽鍋最正宗啰,不然我們這群陶友就不會叫他們「汽鍋王」了。他們的地址在建水火車站對面,路邊就立著指路牌,到建水買汽鍋或紫陶的朋友不妨去這家看看,應該會不虛一行的。
Ⅳ 怎樣看待對汽車發明者的爭論
誰是汽車的發明者?100多年來圍繞這一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法國人、捷克人、奧地利人、英國人、德國人都說最早的汽車是他們國家發明的,以致形成了汽車發明史上的一樁「訟案」。各位大俠,請將您所知的道來。謝謝!
1769年,法國人居紐發明蒸汽汽車,三個木製輪,時速2.5哩,15分鍾停一次增壓,試車失去控制撞倒花園圍牆。
1801年,英國人戴維希發明高壓蒸汽汽車,可乘七八人,因汽鍋火未熄,被燒壞。
1815年,捷克人普什克發明四座蒸汽汽車,因籌集的用於展覽的錢被盜,發明人將車砸壞。
1838年,英國人漢考克發明輕型載客蒸汽敞篷車,試驗成功,但沒有考慮出售。
1859年,英國人李克特製造三輛輕型載客蒸汽車,實際行駛234公里,以每輛200英鎊低價賣出。
1862年,法國人勒努瓦將燃氣機安裝在馬車上,車速每小時不到8公里。
1874年,奧地利人馬庫斯在1864年製成使用精煉石油的內燃汽車,是用手推車改裝的,試車不理想拆掉。1874年又制一輛,明速5哩,現存維也納博物館。
1885年,德國人賓士發明三輪汽油汽車,試車時撞在圍牆上。1886年公開試車,並於同年1月26日獲專利。
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在1885年11月製成機動腳踏車,1886年使用汽油機製成四輪汽車,1887年試車成功。
談論誰是汽車的發明者,首先要考慮時間因素,發明的時間應該是最早的。因為「發明」意味著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業,意味著第一。其次要考慮內涵。僅就汽車而論,要對「什麼是汽車」作出明確的界定。時間因素比較容易判定,容易引起爭論的是史實,有人強調以實物和試驗為准,試驗成功且實物保存下來的才能被承認;有人則強調文獻記載,凡文獻上記載了的且經過考證判斷出可能成功的也應該被承認。第二個因素分岐會比較大。何為汽車?有人用現代標准、現代的汽車定義進行判斷:把使用燃油,自行,運人或載貨作為必要條件;有人只把自行作為必要條件,並不考慮使用的是什麼動力;還有人把公開銷售作為必要條件。標准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論。
目前,對「誰是汽車的發明人」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 法國的居紐是汽車發明人。因為他不但時間上最早,而且試驗是成功的,拖著一門大炮載著駕駛員和自身行駛了一段路程,時速為2.5哩。反對者說,居紐的裝置並不是供人享用的,而是為了拖大炮設計的,不能算真正的汽車。
2、 英國的戴維希是汽車發明人。他的發明不但時間上早,而且試驗成功。反對者說,他的車子被燒壞,目前的資料無法提供更多的詳情,包括性能如何、原理上是否正確都無法判斷。
3、 1859年英國李克特的發明應視為最早的汽車,因為他的汽車是第一輛被出售的汽車。反對者說,不應該以是否出售作為判斷第一的標准。
4、 1874年奧地利馬庫斯建造的汽車應視為第一輛汽車,因為它不但有實物,現在仍可以實際運行,而且使用的是內燃機,和現代汽車原理一致。
5、 汽車的誕生日應定為1886年1月26日德國賓士獲得汽車專利的時間,因為賓士是發展汽車商品化的第一個人,從此汽車時代開始了。且賓士的汽車和現代的汽車定義完全符合。反對者認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把最成功的且開創了一個時代的事件作為第一,這種看法顯然割斷了歷史,忽視了前人的成就,它必然把作為一個完整過程的事件的歷史大大向後推移。
這場訴訟案將來也不會有結果,因為到目前為止還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准判斷「何為第一」,將來也不可能制定出這樣的標准。由於每個人對「何為汽車」的理解不同,答案也不會一樣,汽車發明優先權上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不過,汽車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它是科技進步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總結先人的經驗,研製新一代汽車,使汽車包含更加豐富的內容,這才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
Ⅳ 汽鍋的做法
將肉料腌制後,連同葯材,放入煮滾調味湯水的一種特製的「氣鍋」中,細熬而食的烹調方法。
雲南建水是著名陶鄉,其紅土陶色澤可愛,工藝精細,紅土陶的一大宗產品是「汽鍋」。這「鍋」實際上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鍋,它外觀似缽而有蓋,揭蓋一看,中央有突起圓腔通底,如火鍋的上半。這一圓腔便是汽嘴,鍋之內,使食物加熱,蒸熟。這汽鍋是雲南菜的一大發明,而汽鍋雞最為典型。
將洗凈雞塊、蔥、姜放入汽鍋,汽鍋安放在合適的沙鍋口上,用麵糊、綿紙煳住介面處,旺火蒸四五小時,把蔥姜去除,放入胡椒,汽鍋雞即成。因汽鍋內並不放水,所以雞湯全為蒸餾水和所溶出的雞鮮味,這湯可謂是以一當十,鮮妙非常了。汽鍋常以三七、蟲草加入,有滋補之效。中國飲食常有文化象徵之意,汽鍋由鍋內正中之汽嘴以蒸汽加熱,熱氣上沖將食物蒸熟後食用。孔夫子說「割不正不食」,這汽鍋卻更上一層,是「燒不正不食」。
Ⅵ 富爾頓是怎麼發明輪船的
富爾頓1765年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小不列顛的一個農場里。父親是一個窮裁縫,從英國流落到此地。由於家庭生活貧困,富爾頓一入學就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到機器鋪做工。17歲時,他離開家到費城獨立生活。一邊學習繪畫,一邊在一家機器廠工作。1786年,他赴英深造,一邊工作,一邊自修,勤奮學習了高等數學、化學、物理學以及法文、德文、義大利文等。
富爾頓從小時候起就有兩個愛好。一是酷愛繪畫,剛到青年時期就成了頗有名氣的畫家。在英國,他以繪畫藝術結識了瓦特、波爾頓等一批工程師,並和他們交了朋友。二是酷愛發明創造,他從少年時起,就一直幻想製造出一種不用人力和風力便能在水上行駛的船。
他長大以後,更是幻想造船。他在工作之餘,繪制許多張船、槳輪、機器的草圖,准備一有機會就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不久,富爾頓來到了法國巴黎,他想爭取法國政府的經費支持。但是法國政府並不相信富爾頓的「天方夜譚」,並不支持他建造輪船。但是,富爾頓的熱情並沒有因此而減退。
富爾頓拿起畫筆開始作畫。他知道在這個崇高藝術的都市裡,畫是很吸引人的。他根據以往人們對室內天穹內畫的巨幅全景畫的偏愛,決定畫全景畫。
幾個月過去了,一幅構思新穎、色彩鮮明、線條清晰的莫斯科大火的巨幅全景畫,展現在巴黎市民的眼前,一下子便轟動全城,人們爭先恐後前來觀賞。
富爾頓從門票收入中,湊夠了試制輪船的經費。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繪畫藝術竟會幫助他完成造船事業。
3年過去了,經過精心設計、反復試驗研製,終於有了成果。雖然富爾頓沒有製成輪船,但是他在1800年6月製成了「鸚鵡螺號」潛艇。這是一艘用人力帶動螺旋槳的木製潛水艇。
雖然這艘人力潛艇並沒有給法國海軍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它卻使富爾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隨後,富爾頓開始嘗試用蒸汽機來推動船舶前進。在船上安裝蒸汽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解決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富爾頓首先把設計出來的蒸汽輪船做成模型,然後進行模型試驗。每次試驗都詳細記錄了各種技術數據,然後製成表格比較。這中間,他經歷了許多次的失敗,但他從不灰心失望。
兩年過去,他終於掌握了船的噸位與動力大小的比例,船身的長度與寬度的比例,以及槳輪大小等問題,設計出實用的蒸汽輪船的圖紙。
富爾頓拿著自己設計的圖紙,找到了當時法國的統治者拿破崙。可惜的是拿破崙並不欣賞富爾頓的發明,反而把他臭罵了一頓。拿破崙的謾罵並沒有動搖富爾頓建造蒸汽輪船的決心。他率領工人們在塞納河邊開始造船。
1803年8月9日,富爾頓終於建造了一艘長70英尺(1英尺約為30.48厘米)、寬8英尺、吃水3英尺的船,船的兩側各安裝一隻大槳輪。富爾頓把借來的一台5880瓦的蒸汽機安裝在船上,並裝上銅汽鍋。富爾頓迫不及待地點火試航。
蒸汽機的活塞來回運動了,槳輪轉起來了,輪船動起來了!輪船迎著奔騰而來的河水緩緩行駛,速度與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雖然沒有達到理想指標,但富爾頓和工人們十分高興,這畢竟是自己親手造的第一艘輪船。
富爾頓還沒有高興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就在這天晚上,一場特大的暴風雨襲擊了巴黎城。狂風呼嘯著撲向塞納河,河水掀起巨浪,巨浪把船攔腰折成兩段,輪船一瞬間就沉入河底。
早上風平浪息,富爾頓站在河邊望著滔滔的河水,想著自己多方奔走,受盡欺侮,用汗水鑄成的輪船卻毀於一旦,痛苦地流下了眼淚。
很快他就清醒過來:蒸汽機是借來的,必須還給人家。他帶著工人,一次次地潛入水中,尋找掉進河中的蒸汽機。河岸上圍了一大群人,他們伸長了脖子在那裡看熱鬧。
「摸到了!」一個工人從水中鑽出來後大喊著。
富爾頓把繩子迅速拋了過去,幾個工人又同時鑽入水中……
連續打撈一晝夜,他們終於從河底撈上了那台又重又大的機器。
富爾頓撫摸著蒸汽機,眼睛一黑,一頭栽倒在地上,昏過去了。他一病就是好幾個星期。病好之後,身體再也沒有以前那樣健康,他開始衰老了。
失敗沉重地打擊了富爾頓,但他沒有倒下,沒灰心。病好之後,他又繼續帶領工人造船。
經費使他陷入困境,這時,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羅伯特·利文斯頓是美國出色的外交家和國務活動家、富有的農場主。他也有著和富爾頓一樣的造船夢,但是他自己對造船卻一竅不通。1803年,利文斯頓被任命為駐法國公使,攜全家來到巴黎。他雖然遠離華盛頓,但是心裡老是惦記著造船的事。他聽說有個美國人在巴黎建造了潛艇,還要研製蒸汽輪船,就派人請富爾頓來見他。
利文斯頓和富爾頓一見如故。利文斯頓不僅招富爾頓做了自己的女婿,還非常支持他造船的研究。富爾頓絕處逢生,既有了終生伴侶,又解除了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從此,他更埋頭於蒸汽輪船的研製工作。
隨後,富爾頓在瓦特的幫助下,開始夜以繼日地研製蒸汽機。1805年,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適合於輪船使用的蒸汽機製造成功。
不久,富爾頓帶著制好了的蒸汽機回到了美國紐約,繼續他的造船事業。
兩年後,一艘嶄新的輪船下水了。它長150英尺、寬13英尺、吃水2英尺,船體兩側各有一個大水車式的輪子,船頭和船尾都成60度角,船中央裝著蒸汽機。
這艘輪船就是後來名揚四海的「克萊蒙特號」。
紐約居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船,議論紛紛。有的奇怪,有的懷疑,有的諷刺,有的嘲笑,說什麼的都有。
「這是什麼船?沒有櫓,沒有掛帆的桅桿。」一個人問。
「你不知道,它叫『富爾頓的蠢物』。」其他幾個人答道。
「造這船的人也太傻了,沒有櫓和帆,船怎麼能前進?」
「聽說船上安了蒸汽機。」
「別提了,船上有蒸汽機不假,可是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嗎?」
「是用英國的銅幣熔造的,所以,肯定要翻船。」
「聽說在法國就翻過幾次船,這次可有好戲看了。」
對這些冷嘲熱諷,富爾頓毫不介意,他專心致志地做試航准備。
1807年8月17日,「克萊蒙特號」輪船要在哈得遜河上進行試航。富爾頓邀請各界人士前來觀賞。同時貼出布告,歡迎大家前往觀光。
這一天,驕陽似火,天氣又悶又熱。哈得遜河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們舉傘揮扇,翹首張望,注視著河中的「富爾頓的蠢物」。
10點整,富爾頓領著紳士、教授、學者、婦女和兒童等40人,登上了「克萊蒙特號」輪船。他先是領著大家繞船一周,參觀了輪船的各個部位,並把輪船的性能、特點和作用向大家一一作了介紹,然後請貴賓坐進特設的船艙。
隨著富爾頓「開船」一聲令下,頓時機聲大作,煙囪里吐出濃濃的黑煙,大槳輪迅速轉動起來,槳片拍打著河水,浪花飛濺。「克萊蒙特號」輪船緩緩離開碼頭,然後以4英里(1英里約為1.61千米/小時)的速度前進。
一見輪船啟動,河岸上的人先是吃驚,隨後就爆發出歡呼聲和鼓掌聲。年輕的小夥子和兒童,沿著岸邊追趕著「克萊蒙特號」。
然而輪船駛出半英里,突然發生故障,槳輪不轉動了。船上的貴賓們慌了:難道真的要出事!他們驚恐的雙眼直盯著富爾頓。
富爾頓卻鎮定自如,說了聲:「大家不要緊張,很快就會修好的。」說完話後把外衣一脫,帶領工人進行搶修。
岸上還沒有離去的觀眾看見船停住了,以為出事了,有的擔心,有的害怕,還有的幸災樂禍。一人指著輪船說:
「你看,『富爾頓的蠢物』不行了吧,我早知道如此。」
他的話音還未落地,「克萊蒙特號」又前進了。原來富爾頓已查明了原因,排除了故障。船上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傍晚,「克萊蒙特號」輪船順利到達阿爾巴尼城,航行了32小時,運行150英里。這個距離,即使趕上順風順水的帆船也要走48小時。
「克萊蒙特號」受到了阿爾巴尼城居民的熱烈歡迎。「富爾頓的蠢物」終於勝利了!船上船下的人們熱情地向富爾頓祝賀,富爾頓高興得眼中充滿了淚花。
試航成功後,從紐約到阿爾巴尼城的定期航線就固定下來了。「克萊蒙特號」輪船從此就擔負著這條航線運送旅客的任務。
1808年,富爾頓又建造了兩艘輪船「海神之車號」和「典型號」。這兩艘輪船的性能更加完備,逆風逆水的航行時速達6英里。
1809年,富爾頓組織輪船公司,大量吸收資金,建造各種蒸汽輪船。
富爾頓建造的蒸汽輪船受到美國海軍的熱烈歡迎。他們請富爾頓設計製造戰艦和快艇。一天,富爾頓在一艘戰艦的甲板上忙碌著。突然狂風暴雨降臨了,富爾頓被澆得渾身濕透,不幸得了肺炎,不久就離開了人間。這一天是1815年2月24日。海軍官兵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
富爾頓一生設計、製造了17艘輪船。
現在,美國把富爾頓的故鄉賓夕法尼亞州的小不列顛縣命名為「富爾頓縣」,用以紀念這位「輪船之父」。
知識點
拿破崙
人稱奇跡創造者,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數學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義大利國王,萊茵聯邦保護人,瑞士聯邦仲裁者。曾經征服和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廣大領土。拿破崙是公認的戰爭之神,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漢尼拔,拿破崙),一生中指揮大大小小一共60多場戰役,要比歷史上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漢尼拔,蘇沃洛夫,這些名將所指揮的戰役總和還要多,拿破崙成為歐洲不可一世的霸主,成為與凱撒大帝、亞歷山大大帝齊名的拿破崙大帝。
Ⅶ 汽鍋雞是哪個省獨有的高級風味菜
是雲南的呢。汽鍋雞來源清代,說是一個叫楊瀝的人發明的,用的建水土陶蒸鍋又名汽鍋,把雞肉放入滇匠建水紫陶汽鍋內,小火慢蒸3個小時左右,就能做出雞肉的原汁原味的雞湯,雞肉鮮嫩爽滑,湯汁濃香醇厚。在雲南省城昆明,紅河建水縣隨處可以吃到,也可以自己買一口鍋回去自己做,不需要任何廚藝,只需要有汽鍋和土雞即可。
Ⅷ 汽鍋的由來
汽鍋雞先流傳在滇南一帶,相傳是臨安府(今建水縣)廚師楊瀝發明,成為滇中名菜。1947年傳入昆明,在當時福照街上開設了第一家經營汽鍋雞的餐廳都備此菜。
Ⅸ 多功能電汽鍋用哪個鍋燉肉
電汽鍋從帝鍋開始的,帝鍋有該行業四個發明專利。結合雲南建水汽鍋和宜興紫砂,現代電汽研發而成。帝鍋電汽鍋保持食物原汁原味營養不流失。帝鍋用宜興紫砂材質原生態,環保健康,紫砂電汽養生鍋零添加無塗層不上釉,美食香,口味好。而且鍋的材質工藝好,拿出來賞心悅目。
Ⅹ 汽鍋雞在哪裡可以學到呀怎麼收費
「汽鍋雞」是雲南特有的名菜,歷史悠久,久負盛名。
經查,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流行在滇南一帶。相傳是監安府(今建水縣)福德居廚師楊瀝發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視監安,知府為取悅天子,發出布告徵求佳餚,選中的賞銀50兩。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采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征。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要殺頭。幸而皇帝問明真相,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 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那時汽鍋雞的做法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
蒸汽鍋雞的汽鍋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鍋味道才正。建水汽鍋外形古樸,構造獨特,肚膛扁圓,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過汽鍋蓋冷卻後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兩三個小時後,肉粑骨離,便可食用,雞塊鮮嫩,湯汁甜美。
烹制汽鍋雞,雞種要選擇本地土雞,而且雞的大小、肥瘦要合適,大了肉老,小了太嫩,太肥則膩,太瘦則腥寡,用剛要下蛋的嫩母雞或和剛開叫的小公雞最好。
汽鍋雞的作料很簡單,只有幾片生薑、幾根小蔥、少許胡椒、精鹽。吃時候要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清新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