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生命的論文
。
本來,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覺得我們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在於它活的是不長久,而在於活得是否充實,是不是有意義。
現在,在許多高校,傳入我們耳朵最多的消息就是:某所大學又有學生跳樓,某所高校又發生一起兇殺案……我們不可以否認,隨著我們國家知識層次的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生命從我們身邊消失了,而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我們同齡的大學生。我們對這些生命的離去想過什麼嗎?沒有,我們很多人都是漠不關心,最多也是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可是,當我們麻木的談笑別人的生命的時候是否想起我們有一天也會想他們一樣走向不歸路;或者,我們是否擔心過我們群體的安全,是否想過要怎麼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離去的越來越多。漸漸地理解到生命是那樣脆弱,心理自是珍惜,不敢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想來許多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因為離開對不起辛苦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父母,對不起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這么想我們定不會自殺,相反我們會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也是一種本能,人類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可是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並不就是說我們一定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沖動,那一刻自殺者不會想那麼多的責任和生命的來之不易。
筆者曾經問過許多人:當你極端郁悶時,感到生活沒有信心時,你是否會放棄你的生命。筆者很高興他們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可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我們身旁的大學生把「不想活了」、「想死」、「我要跳摟…極其消極的詞語當成口頭禪。不知道他們相干沒有,這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話說的越多,就是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極端時候,我們就不好控制自己的行動,也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種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浪費和污染。
肖伯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生命如果不去珍惜不去開拓或者棄置不管,那生命也不算是生命了。所以,我們應該以一顆積極與平和的心去掌管我們的生命。即使遇上人生的暴風雨,也不要放棄,也不要丟失信心。不要對生命抱怨,我們要心存希望和嚮往,迎接一個有一個雨後燦爛的太陽。把每個黎明都看作是生命的開始,希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是我們沒有發現。
珍惜生命不僅僅是指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命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一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一切都是虛無和沒有意義的。可是有了這個條件也不代表珍惜生命,借用惠特曼一句話:當我活著,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隸。我想這樣就足夠了,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對命運束手無策;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頹廢地生活。
看看我們的大學生活吧,我們有沒有因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有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覺得羞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接連不斷的晚會和party、充滿誘惑的社會,我們是否感到迷茫。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參加晚會躺到床上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意義?
道理很簡單,假如你現在說:沒有關系,我有的是時間。沒有關系,我還年輕。沒有關系,死亡離我很是遙遠。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麼當你生病或不舒服時,你是否想念你健康的時光?答案是會的,會的,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所以為了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不後悔,我們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屬於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這正如那不為人知、寂寞生長的野草,只有異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換來無比豐碩的甜美。渺小與偉大、可悲與豐富、失意與重塑、挫折與幸運只有珍愛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拋棄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擁抱偉大、豐富、重塑和幸運。要知道,生命是這樣的可貴,連小草也在不斷挑戰極限、完善自我呵!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珍惜家人,珍惜愛人,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自然,珍惜有生命的和維護生命的一切一切!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它屬於愛你和你愛的人,同樣也屬於我們的社會和全人類。所以為了善良的愛我們的人們,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負起這最基本的責任吧!
2. 生命的創造性配方的法則
美國近代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的作品《生命的法則》,描寫了部落首領老科斯庫什在生命垂老之年被部落遺棄在冬日的雪原上,孤獨的等候死神的惠顧。
在那寂寥空慌的冰河上,老人思考著生命的法則這一深奧而又平常的規律。那是什麼呢?不就是「柳樹的樹液向上輸送營養;柳枝綻出新芽,長出綠葉;柳葉又會變黃,枯萎落地」的一次經歷和過程嗎?
大自然派給每個人以任務,有的人完成了,而有的人沒有完成。但不管他有沒有完成任務,最後都將會恭順從命這一永恆的法則。無論是嫵媚動人的花季少女,讓人討嫌的傳教士,還是兒時的玩伴,最高明的獵手靖哈,還有被他丟在克朗代河上的父親和大飢荒中的母親,都無一例外的被吞噬在這一古老而永恆的法則中。
其中最最精彩的,令人難忘的是那隻高大的、頑強的、對生命充滿著眷念的麋鹿。這只非凡的麋鹿被一群窮凶極惡的餓狼所追趕,但仍然奮力抗擊,拚死搏鬥,直至血肉橫飛,皮開肉綻,鮮血淋漓,最後轟然傾覆。那是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是多麼壯烈慘絕的一幕。麋鹿以它最慘烈輝煌的壯舉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它的生命法則。
老人也曾有韶華時光,也曾有非常富足的日子,也曾干過許多大事,也曾讓人咬牙切齒,但是最後,麋鹿的命運降落在了老人垂危的終點上。在經歷了麋鹿的頑強和對峙後,老人安然地接受了生命這一永恆的法則。
這篇短小精彩的名篇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思考。在現在這一物慾橫流,人心貪欲無滿的時代里,我們將怎樣完成自己的任務,怎樣地完成自己的生命法則呢?
3. 求一篇原創關於生命的論文 1000字-1500字 …
本來,人的生命只有這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覺得我們既然到世上了一遭,就得珍惜生命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生要比死更難。死,只需一時的勇氣,生,卻需一世的信心。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在於它活的是不長久,而在於活得是否充實,是不是有意義。
現在,在許多高校,傳入我們耳朵最多的消息就是:某所大學又有學生跳樓,某所高校又發生一起兇殺案……我們不可以否認,隨著我們國家知識層次的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生命從我們身邊消失了,而這些逝去的生命十有八九是我們同齡的大學生。我們對這些生命的離去想過什麼嗎?沒有,我們很多人都是漠不關心,最多也是當成茶餘飯後的笑談。可是,當我們麻木的談笑別人的生命的時候是否想起我們有一天也會想他們一樣走向不歸路;或者,我們是否擔心過我們群體的安全,是否想過要怎麼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離去的越來越多。漸漸地理解到生命是那樣脆弱,心理自是珍惜,不敢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想來許多人和我的想法相似,因為生命的來之不易,因為離開對不起辛苦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父母,對不起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這么想我們定不會自殺,相反我們會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也是一種本能,人類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可是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並不就是說我們一定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沖動,那一刻自殺者不會想那麼多的責任和生命的來之不易。
筆者曾經問過許多人:當你極端郁悶時,感到生活沒有信心時,你是否會放棄你的生命。筆者很高興他們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可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的,我們身旁的大學生把「不想活了」、「想死」、「我要跳摟…極其消極的詞語當成口頭禪。不知道他們相干沒有,這都是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定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話說的越多,就是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極端時候,我們就不好控制自己的行動,也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種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浪費和污染。
肖伯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生命如果不去珍惜不去開拓或者棄置不管,那生命也不算是生命了。所以,我們應該以一顆積極與平和的心去掌管我們的生命。即使遇上人生的暴風雨,也不要放棄,也不要丟失信心。不要對生命抱怨,我們要心存希望和嚮往,迎接一個有一個雨後燦爛的太陽。把每個黎明都看作是生命的開始,希望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是我們沒有發現。
珍惜生命不僅僅是指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命只是最基本最基本的一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一切都是虛無和沒有意義的。可是有了這個條件也不代表珍惜生命,借用惠特曼一句話:當我活著,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隸。我想這樣就足夠了,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對命運束手無策;不做生命的奴隸就不會頹廢地生活。
看看我們的大學生活吧,我們有沒有因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有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覺得羞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接連不斷的晚會和party、充滿誘惑的社會,我們是否感到迷茫。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參加晚會躺到床上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得到了什麼,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意義?
道理很簡單,假如你現在說:沒有關系,我有的是時間。沒有關系,我還年輕。沒有關系,死亡離我很是遙遠。我想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麼當你生病或不舒服時,你是否想念你健康的時光?答案是會的,會的,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普遍心理。所以為了我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不後悔,我們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屬於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這正如那不為人知、寂寞生長的野草,只有異常沉重的付出,才能換來無比豐碩的甜美。渺小與偉大、可悲與豐富、失意與重塑、挫折與幸運只有珍愛生命,把握自己,才能拋棄渺小、可悲、失意和挫折,擁抱偉大、豐富、重塑和幸運。要知道,生命是這樣的可貴,連小草也在不斷挑戰極限、完善自我呵!
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珍惜家人,珍惜愛人,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自然,珍惜有生命的和維護生命的一切一切!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生命,它屬於愛你和你愛的人,同樣也屬於我們的社會和全人類。所以為了善良的愛我們的人們,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負起這最基本的責任吧!
4. 以生命為話題的議論文 800字 要範文
大海廣闊無垠,因為他珍惜每一條小溪;樹葉發榮滋長,因為他珍惜每一縷陽光;群山連綿巍峨,因為他珍惜每一塊礫石。
珍惜會使生命精彩,正如海潮的大海,茂盛的綠葉和高聳之雲端的高山。
知足者常樂."足"中正浸透著對已有一切的珍惜。只有在珍惜中,生命的樂趣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只有在珍惜中生活才會溢滿充實。只有在珍惜中心靈才能體會出身邊的美麗。又何必讓慾望迷住你的眼睛。
有一個農夫臨死前,他請來一位哲人並問他:「我一身勞生草草,身心兩疲,即還是一無所獲,一貧如洗,我這一生是不是徒徒虛度?」哲人只是微笑著說:「如果我用萬貫家財和你交換你的兒女妻子,你願意嗎?」農夫很微弱但毅然堅決的說:「我不會同意的。」
哲人還是微笑著回答道:「那你又何須苦惱呢?你擁有的是親人的愛,他們是你最值得珍惜的東西。」農夫釋然的笑了,望著在一旁低泣的家人,微笑地閉上眼睛。
農人最終懂得了珍惜的道理,所以他是在快樂中死去的。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得到的更多並非意味著真正的幸福,珍惜你所擁有的才是真正的快樂。
也許正在此時,還有人在感嘆上天的不公,報怨事與願違。何不放下對不可及事物的執著,而去珍惜已擁有的珍寶呢?珍惜親情,親人的關愛,那是世間最閃耀的珍寶;珍惜友情,朋友的友誼,猶如一泉甘露,是心靈里的一眼清泉,一池清涼;珍惜快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快樂是生活的音符,是寒冬的一縷暖陽,是輕輕掠過心湖的一陣清風;珍惜時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珍惜時間就是延長了生命,何不珍惜時間完成更遠大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如此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又何須在慾望的歧途中苦苦求得恩寵。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更多,貪婪的索取只會帶來永無止盡的慾望。
讓珍惜進入靈魂,讓它伴隨著你一道走上人生的旅途。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5. 以規則與生命為話題的作文
生命乃每一個人的根本。生命無價,大部分人都是懂的,而卻有少部分的人把金錢看得重,為了錢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你錯了,錢雖然寶貴,但你失去生命,要錢有什麼用呢?還不是一堆垃圾。這是愚蠢的做法。
每一個誕生的嬰兒就代表一個新的生命,新的開始,新的花朵。每一個新的生命都是從一個哭哭啼啼的毛孩經過無數歷程走過來的,在這里有你的美好回憶,你父母的精心呵護,朋友溫馨的話語,也有你的喜怒哀樂;開懷大笑、愁緒滿懷、內疚、遺憾、失敗……總之都是你生命的結晶。擁有生命才有嘗試的機會。
生命是寶貴的。可是有的人卻偏偏跟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這邊父母叮囑道:「上學要注意安全,要走人行道。」那邊老師囑咐道「騎單車不要騎英雄車。」這時他就不以為然的一句:「知道了,真煩。」好像這條命不是他的。一會兒就把它忘得一干二凈,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而必定迎來的是一場橫禍,父母的嘆息聲和無可奈何的守護在你的身旁。就像下面這個孩子一樣:有一個小男孩,他對自己的生命,似乎事不關己,愛理不理,整天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這會兒騎「英雄車」,那會兒爬上正在火速前進的車輛,一會兒……他那是鬼迷心竅越玩越有勁,因為一直以來他都相安無事,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終於有一天,傳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後果;他被疾速行駛的大卡車撞倒了,他倒在了血泊里,他對父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如果我能再擁有一次生命,我一定好好做人,我終於明白了父母讓我注意安全的良苦用心了。」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嗎?得不到任何回報。
這是一個關注生命的事例,大家有什麼醒悟和感想呢?讓我們去珍惜這看似簡單卻復雜的生命吧!
我們應該關注生命安全出行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這樣你才會擁有一個完美無暇的人生歷程,你才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最會使人的生命有危險的莫屬交通事故了,有的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失去了雙腳,甚至生命。特別是正值花季的青年,他們根本不把生命當一回事,直到聽到那一聲催人淚下的慘叫才知道後悔。有一句話說地好:「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因此,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應該從一點一滴去做好,不該去藐視那些細微的環節,也許這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是你生命的掌握者,你能認識這些,也就認識了生命可貴。
生命是短暫的,但是無論我們長得俊與丑,都是一個獨特的寶貴生命個體,只要你認真而踏實生活過,經歷過,永不放棄自己存活的希望,也就是一種完美和永恆,如果在青春期就失去了,實在可
惜。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每個人應該好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不僅僅是金錢意義上的活著,生命是一個逐漸完美的生活過程,生命的價值在於創造,在於奉獻,生命不完全屬於個體,也不屬於家庭和朋友,生命是比金錢更為貴重的無價之寶。
失去生命真可悲,生命是為了正義、理想、事業和信念而存在。利用有限的時間,活出生命的質量,以每天的努力,熱愛生命,去創造世界,去尋找綺麗多姿的夢想不是更好嗎?
6. 關於生命的議論文
生命的出口
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隨時可以創造的,而來生,誰知道呢?——題記
坐在窗邊喝茶看報紙,讀到一則消息:一個高中女生為情跳樓自盡,第二天,她的男友從橋上跳入河心,也自殺了。
這時候一隻小黃蜂從窗外飛進來,在室內繞了兩圈,再回到原來的窗戶,竟然就飛不出去了。
可憐的小黃蜂不知道世上竟有「玻璃」這種東西,明明看見屋外的山,卻飛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響。
忙了一陣子,眼看無路可走了,它停在玻璃窗上踱步,好像在思考一樣,想了半天,小黃蜂忽然飛起來,繞了一圈,從它闖進來的紗窗縫隙飛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黃蜂的舉動使我感到驚異,原來典蜂是會思考的,在無路可出之際,它會往後迴旋,尋找出路。
對照起來,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對於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闖入一個房子的小黃蜂,等到要飛出時已找不到進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與生活中的情感玻璃使我們陷入絕境呢?隔著玻璃看見的山水和沒有玻璃隔著的山水是一樣的,但為什麼就走不出去呢?
在這樣的絕境,為什麼人不會像小黃蜂退回原來的位置,繞室內一圈來尋找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黃蜂還要沖動?
是不是由於人的結構更精密,所以失去像小黃蜂一樣單純的思維?
是不是一隻小黃蜂也比人更加珍惜生命呢?
對這一層層湧起的問題,我也無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身陷絕境時,更應該懂得靜心,懂得冷靜思維。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時,更要退後一步,關照全局。或者就在靜心與關照時,生命的出路就顯現出來了。
昨日當我們年輕時,在情感挫折的時候,都會想過了結生命,以解決一切的苦痛與糾葛。
但今日回觀,並沒有必死之理,那是因為情感的發展,只是一個過程接一個過程,乃是姻緣的幻滅,如果情愛受挫就要自盡,這世上的人類早就滅絕了。
何況,活著或者死去,世界並不會有什麼改變,情感也不會變得更深刻,反而失去再創造再發展的生機,豈不可惜復可憐?
正如一隻山上飛來的黃蜂,如果剛剛撞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麼改變呢?現在它飛走了,整個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飛或者不飛,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許多選擇,它的每一個選擇都比死亡更生動有趣啊!
第一情感失敗沒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情感受挫而沒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許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難的人,如果有體驗,一定更觸及靈性的深度。
我這樣想著,但是我並不譴責那些殉情的人,而在於感到遺憾,他們自己斬斷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裡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來生,可以了卻他們的愛戀痴心。
可嘆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隨時可以創造的,而來生,誰知道呢?
7. 生命是一種創造性的歷程,每一個人要了解自己創造力的來源,利用自己的創造力來
生命絕對是上天的恩賜,生命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每個人要理解自己的能力,理解自己的特點,用自己獨特的氣質去創造,去改變世界,為全人類造福。
8. 急求一篇以「生命的三境界」為題的議論文!
生命的三境界
漫漫人生路,幾十年的歲月。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幾十年中,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三個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說,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立下自己的志向。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理想,他的生命就會是碌碌無為,平淡一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第二個境界是說,人一旦設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為之奮斗,堅持不懈,爭取堅持到最後,遇到困難也不畏懼,應迎難而上。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第三境界。第三境界是說,付出必然有收獲,對自己的理想為之奮鬥了很久,努力了很久,一直堅持不懈,堅持到最後,自己收獲了很多,自己的理想實現,夢想成真。終於,當初的一顆小樹苗,花開果結了。
宋代學者朱熹,講過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之的人,反應相當遲鈍,讀書每次只能50字,讀一篇小文章也要五六遍才能讀熟。為了克服缺點,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地久,知識便與日俱增,後來,他不但克服了自己的反應遲鈍的缺點,而且成了一位博學之士。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的他在學校里常被老師打罵,常被同學侮辱。連手工課上做的三隻小板凳都比別人差很多可是後來愛因斯坦為什麼會一舉成名,從不起眼的小男孩變成科學家呢?原因很簡單,他立下自己的目標,勤奮刻苦,他願意為自己的成功而付出努力,而努力,而去流汗水。
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都要經過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磨難。只要自己心中有夢想,多大的艱難險阻也不怕,都要努力堅持下去,迎難而上。到最終夢想成真時,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將會是值得的。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迎接生命的三個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