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我愛發明餌料

我愛發明餌料

發布時間:2021-06-14 10:48:33

Ⅰ 釣鯉魚的餌料怎麼自製最好是能簡單而且方便管用的先謝謝各位了。

鯉魚是底層魚,屬雜食魚類,葷素皆吃。筆者經驗,鯉魚的垂釣,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季節:春末至中秋最好。
2、釣點:較深水域,水底有石子、磚頭、或泥底、草叢,都是好的釣點,小橋下、木樁周圍也很好。養殖魚塘喂料台常是好釣點。流水則是緩流=迴流處為好。
3、觀星:鯉魚的魚星比較明顯,一般為成群碎泡。緩緩移動。
4、餌料:鯉魚覓食,主要靠觸覺,其次是視覺和嗅覺。葷素皆可。紅蚯蚓、捆綁的紅蟲束皆是它的喜愛。深秋為了儲存足夠越冬蛋白質,小蝦常是好的釣餌。素食則麵食(最好是70%細玉米面+30%白面用水加B12維生素拌勻後上鍋蒸熟,用手揉軟使用)、紅薯、鮮玉米、酒糟麥子粒都是好釣餌。隨著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節,愛好也不盡相同。在養魚池垂釣,用該處喂魚的合成餌料,水泡散後與自己准備的麵食揉勻,常是最好的餌料。此外,泡泡糖也是好釣餌。如釣海竿用糟食最好。誘餌則麥麩、酒泡小米、合成顆粒餌料、鮮水牛糞等均好。蠶豆與花生及黃豆分別炒熟磨成粉狀,用時加水調勻做誘餌也很有效。這里特別講一下水牛糞做誘餌效果十分顯著,甚至水牛剛洗過澡的水域,都是鯉魚集聚的好釣窩。
5、釣具:鯉魚個大體重,善游力猛,因此釣鯉魚的魚竿一般應在5米以上,柔韌結實。。為了便於遛魚,又防止硬調竿發出的聲音頻率過高,易驚散魚群,不要選用硬調竿,以中調為好。釣鉤視個人習慣。一般可選用伊勢尼 丸袖的倒刺鉤。魚線可選用3--5號透明線。
6、釣技:(1)觀漂:鯉魚吃食先輕拱而後吞食,浮漂則先輕動,而後徐徐沉入水中,俗稱「黑漂」。在沉沒過程中提竿,一般最為適宜。
(2)提竿:提竿一般先抖動一下魚竿,使魚鉤掛住魚咀,隨後有三種可能:一是竿提不動,似掛住底下石頭,一般魚較大。俗稱「打樁」,此時不可著急,綳住魚線,待其動作順勢引遛。 二是魚掛住後,立即急劇游動,拉線力大,甚至到處亂竄,此時且不可操之過急,應緊綳魚線並順其游動方向,加以控制,並有意識的加以引遛。 三是提竿時魚受驚從水中騰空躍起(一般為500--1000克的魚),然後釣入水中,應在入水後迅速加以控制再耐心引遛。
(3)遛魚:這是保證魚能順利釣上來的關鍵環節。遛魚必須張弛有度,牢牢控制主動權。線綳得過緊可能線斷竿折,過於鬆弛則失去控制,魚得勢而逃。遛魚除要保持平靜心態,不急躁不大意外,要善於利用四個補償(或曰調節)力量的環節。
一是線要綳緊但不過死,隨魚的游動該給出即給出,該拉回即拉回。利用線的收放補償魚拉拽的力量。
二是利用魚竿的柔韌和彈性,隨魚的拉力大小加以補償。
三是利用手腕力量和舉竿的高低加以補償。但必須注意竿的上部切不可過低,以形成與魚拔河。 四是利用腿的移動加以補償。必要時領著魚沿岸邊行走,直至魚累的疲乏無力。同時將魚控制後,應利用雙腿後退,使魚靠近岸邊,便於抄撈。
(4)抄撈:抄撈雖是最後環節,魚累乏以後也比較容易掌握,但也有人恰在這個環節功虧一簣。抄魚,一般最好將抄網先放入水面之下等待,魚遛到岸邊迎者著魚頭去抄,比較穩妥。如果魚的身長過大,抄網直徑太小,可以等到魚完全疲乏後,用兩個抄網一個抄頭,一個抄尾,同時拉上岸來。順便說一下,抄網抄魚,抄入網後應將抄網把向後拉,而不是硬端,以免造成網把折斷。

Ⅱ 哪裡能買到『我愛發明』蟑螂誘捕器

〖速滅蟑螂〗之【葵花寶典】

★第一攻略★

如何對付蟑螂

蟑螂已經存在超過3億年,大部分生長在溫暖和濕熱的環境中,並在辦公室,家庭房間內普遍存在,蟑螂不只是一種別人討厭的傢伙,而且其排泄物中的蛋白是引起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質,尤其是生活在擁擠房間和城市的兒童。

怎樣清除蟑螂

1、仔細的檢查下水溝,牆上的裂縫,地板隔及窗戶,防止蟑螂進入。

2、保持室內乾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此應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廚房。

3、保持室內清潔,在清潔,乾燥的環境中,蟑螂會感到自己不受歡迎,:-)。用餐後要將食物及時密閉,將地上及垃圾袋內的垃圾及時清理,並將餐具用熱水沖先干凈,不潔的餐具會吸引蟑螂的目光。另外爐灶等處也要定期的清潔。

4、在屋內無人的情況下使用殺蟲劑消滅蟑螂。

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家庭害蟲。白天蟑螂大多隱藏在廚房的角落,碗櫥的縫隙中,夜間四齣活動找食吃。
蟑螂幾乎什麼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軟的。有時候它還會去啃書脊裡面的漿糊,把書咬破;鑽進電視機、收音機里,把電線包皮咬壞;甚至能咬傷嬰兒的皮膚和手指。它還吃糞便、痰液和小動物的屍體。它邊吃邊排糞,身上弄得很臟, 粘帶病菌,污染食物,傳播各種疾病,比如副傷寒、痢疾、結核和急性肝炎等症 。
蟑螂是一種很古老的昆蟲,已經有三億二千多萬年的歷史,石炭紀時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石炭紀以後,許多昆蟲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的變遷,相繼被淘汰了,蟑螂卻能頑強地生存下來,成了活化石,可見它生命力是多麼強了。
現在,蟑螂的足跡幾乎遍布家家戶戶,並且已經擴展到大飯店和賓館里。連遠洋輪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時候,白天就大模大樣地在甲板上、牆壁上爬行,旁若無人。
你想撲打蟑螂,還不太容易呢。夜間,你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突然開亮電燈,看見蟑螂驚惶失措的樣兒,轉瞬間就溜到黑暗的角落裡去了。
為什麼蟑螂的行動這樣敏捷呢?這跟它身體的構造有密切關系。蟑螂的身體扁平帶有油狀光澤,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開口,分泌出的液體有惡臭味。它三角形的頭上,長有兩只小單眼和一對大復眼。兩個上顎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齒間有瘤節突起,碾碎硬物時彷彿虎鉗。嘴邊有四條觸須和許多短毛。觸須是它採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覺和嗅覺器官,上面有感覺神經,有覓食或避開毒餌的作用。腿關節上的神經末梢感覺非常靈敏,對輕微的震動也能覺察,所以蟑螂能覺察到最輕的腳步聲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須是復雜的震動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從什麼方向來,使它能夠迅速逃走。
怎樣對付蟑螂呢?人們創造了一些誘捕蟑螂的方法。
利用蟑螂愛吃香甜食物的習性,用一隻小口徑長頸玻璃瓶,瓶內放些香甜食物,瓶口塗上芝麻油,蟑螂進入瓶內,因為瓶壁很滑,爬出來就困難了。
利用蟑螂愛鑽縫隙的習性,用一個紙盒,蓋上開有一些縫隙,盒內塗上粘膠,撒些新鮮麵包屑,讓蟑螂鑽進去偷吃而被粘住。
利用蟑螂喜歡在硬物上颳去背部污垢的習性,在房間角落撒些硬而帶銳棱的硅藻土,蟑螂到那裡去擦制身體的時候,表面的那層蠟油會擦掉過多,結果,蟑螂體內的水分大量散失,脫水而死。
還可以用干擾蟑螂對外界震動感受的方法去撲滅它,比如一見到蟑螂,立即用嘴發出「噓」的聲音,然後迅速去拍打,就比較容易把它打死。
也可用化學葯物對付蟑螂、在蟑螂棲息和活動的場所,噴灑千分之五的敵敵畏,或萬分之三的溴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幾片蟑螂片,就能殺死蟑螂。有種叫「滅蟑靈」的擬除蟲菊脂殺蟲劑,曾經在海運局的貨輪、油輪和長江客輪的廚房內試用,六十立方米的艙內噴葯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興奮騷動,爬出倒斃。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後死了,個別頑強的也活不過五天。
最近,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蟾蜍(俗名癩蛤蟆)是蟑螂的天故。這個所的小動物飼養房裡,蟑螂一度泛濫成災,人們束手無策。後來,飼養房裡放養了一些蟾蜍,不久、蟑螂使銷聲匿跡了。經過解剖發現,蟾蜍胃裡大多是蟑螂的殘體。
美國堪薩斯州的一位科學家研製了一種誘殺雄蟑螂的性味捕捉裝置,主要是一種帶有氣味的有毒粘性紙。這氣味同雌蟑螂分泌出來的性外激素的氣味完全一樣,能把雄蟑螂引誘到粘性捕捉紙上面毒死。只要有一點點這種性外激素,那麼,八米左右范圍內的雄蟑螂就能在五秒鍾之內跳入這種陷阱裝置。荷蘭科學家也合成了一種類似的性外激素。這預示著徹底消滅蟑螂已為期不遠啦。有朝一日.人們普遍利用這些理想的辦法,使危害人類健康的蟑螂「斷子絕孫」。
不久前,國外科研人員還研製出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葯品,能釋放出一種特殊的香氣,誘使蟑螂進行不育性交配。長此下去,蟑螂就不能傳宗接代了。

★第二攻略★

現在常用的有效方法有投放滅蟑螂毒餌、噴灑殺蟲葯、塗抹殺蟑螂粉筆、撒葯粉、施放殺蟲煙霧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除了用化學方法殺滅害蟲的方法外,來蟑螂也可用粘捕盒、誘捕瓶等物理方法誘殺。
1、治本措施
哪裡環境衛生又臟又亂,哪裡蟑螂就猖獗。所以搞好衛生,治理環境是治本措施。殺滅室內的蟑螂首先要搞好衛生以及清除蟑螂棲息條件,廣泛開展堵洞抹縫和「八查」活動,清除蟑螂棲息地卵鞘、蟑跡。蟑跡是指蟲屍、殘存肢、體、翅、蛻皮、蟑螂屎、空癟卵鞘等。「八查」是指:一查桌、二查櫃、三查椅、四查口(下水道口)、五查池(洗滌池)、六查案(食品加工的案板)、七查縫、八查堆(煤堆、柴堆、雜物堆)。蟑螂喜歡鑽洞藏縫。利用害蟲這一生活習性,可以選用油灰、水泥或硅膠等堵嵌縫隙、洞穴,讓蟑螂無藏身之地。對那些內牆結構嚴重破損、傢具陳舊的廚房,要消滅蟑螂,就必須徹底修繕房屋、更新傢具。
2、合理噴葯滅蟑螂
蟑螂常鑽縫、洞中棲息藏身,因此使用噴霧器噴葯時,一定要針對縫、洞、角落噴,並在其周圍噴,這樣噴葯效果好,又節省葯物。蟑螂是爬蟲,噴葯滅蟑螂切勿朝空間噴,也不必面面具到,四面牆壁都噴。
3、投放滅蟑螂毒餌的訣竅
投放毒餌是常用的一種簡便的滅蟑螂的方法,但要使用得當,訣竅是「量少、點多、面廣」,即是在一間房內投毒點多一些,每個點上用葯量少些,分布面要廣些。這樣蟑螂從棲息場所爬出來就能吃到毒餌,殺滅效果顯箸。為了防止毒餌受潮失效,宜將毒鉺顆粒盛放在瓶蓋裡布放。用含殺蟲劑的粉筆劃在蟑螂活動場所。在蟑螂棲息的縫、洞和角落周圍以及它們經常活動的地方,用葯筆劃圈或「井」字,使蟑螂進出可活動時都因沾上塗劃的粉跡而被毒死。塗劃的道不能太細,應為2—3厘米的粗線。
4、喬遷新居,勿忘滅蟑
近年來,城市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大批居民遷入新居。告戒市民:您在搬家時,請一定要清除藏在舊傢具、衣服、書籍和紙盒、木箱中的蟑螂及其卵鞘,否則,新房裡很快就會有蟑螂。蟑螂不會飛,它們正是依靠交通工具和行李、包裹、傢具等貨物傳播,而造成地區間、乃至國際間的擴散。

另外還有:
1.鮮黃瓜驅蟑螂。把鮮黃瓜放到食品櫥里,蟑螂就不會接近食品櫥。鮮黃瓜放兩三天後,把它切開,繼續散發黃瓜味,也能有效的驅除蟑螂。
2.鮮桃葉驅蟑螂。將新摘下來的桃葉,放在蟑螂經常出沒的地方,蟑螂聞到桃葉散發的氣味便避而遠之。
3.洋蔥驅蟑螂。如果在室內放一盤切好的洋蔥片,蟑螂聞味便立即逃走,同時還可延緩室內其他食品變味。

★第三攻略★
一、
1、蟑螂能傳播何種疾病?
蟑螂可攜帶 40 余種使人致病、中毒的細菌,能夠傳染麻風、鼠疫、痢疾、傷寒、小兒腹瀉及多種寄生蟲病等。
2、如何清除蟑螂棲息場所?
定期進行衛生大掃除,清除垃圾和廢棄的雜物,尋找蟑螂及其卵鞘,並將其燒毀;過夜的食品應放入冰箱或加蓋保護;關緊水龍頭,室內保持乾燥;此外應用油灰進行抹「三縫」(門縫、牆縫、窗縫)、堵住各種孔洞等。
3、死的蟑螂應如何處理?
應將蟑屍和卵鞘集中燒毀。
二、
1. 糖水瓶子捕蟑螂
取罐頭瓶1~2個, 放3匙食糖水, 加開水半碗沖化作誘餌, 將瓶子放在蟑螂活動的地方, 蟑螂聞到香甜味後, 就會爬入罐頭「陷井」.
2.桐油捕蟑螂
買100~150克桐油, 加溫熬成粘性膠體, 塗在一塊15厘米見方的木板或紙板周圍, 中間放上帶油膩帶香味的食物作誘餌, 其他食物加蓋, 不使偷食. 在蟑螂覓食時, 只要爬到有桐油的地方, 就可被粘住.
3.配毒餌殺蟑螂
取硼砂、麵粉各一份, 糖少許, 調勻做成米粒大的餌丸, 撒在蟑螂出沒處, 蟑螂吃後即被毒死,但務必注意安全。
4.鮮黃瓜驅蟑螂
可以把鮮黃瓜放在食品櫥里, 蟑螂就不敢接近食品櫥. 鮮黃瓜放兩三天後, 把它切開, 使之繼續散發黃瓜味, 驅除蟑螂。
5.鮮桃葉驅蟑螂
將新摘下的桃葉, 放於蟑螂經常出沒有地方, 蟑螂聞到桃葉散發的氣味便避而遠之.
6. 洋蔥驅蟑螂
如果在室內放一盤切好的洋蔥, 蟑螂聞其味會立即逃走, 同時還可延緩室內其他食物變質.
數年殺蟑的經驗顯示,蟑螂無論從哪裡來,其最終坐大成一大窩,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家中的衛生條件,若家中的垃圾和灶台不能隨時清理,最終必成滋養蟑螂的絕佳場所。此清理還不能是普通的清理,要求家裡一塵不染才可,決不能有任何吃得東西暴露在外邊,任何一釘點吃的殘留物,都會吸引蟑螂。所以只有兩種地方從來沒有蟑螂,軍校學生宿舍和尼姑所居的禪堂。此二地方因為都不會有任何吃的東西,且經過吹毛求疵般的打掃,所以不會有蟑螂。筆者住軍校時,瘋狂苛刻的部隊衛生評比導致連床下最深處都一沉不染,自然沒有任何蟑螂生存基礎。至於尼姑禪堂四壁如洗,兼女人勤於打掃,也沒有蟑螂生存基礎。除此以外,其他是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蟑螂寄生的條件。
下面是我如何殺蟑螂的必殺心得。
切記,蟑螂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且污染環境,只能偶而起點短期作用或心理作用。只有兩種方法真正有效,這是我十年摸索出的寶貴經驗。
1。有老鼠的地方,蟑螂一定會少,所以當你厭惡蟑螂甚於老鼠時,可試圖引進老鼠若干。這是我大學住宿舍偶而發現的有趣生物現象。本宿舍曾蟑螂橫行,肆無忌憚,直到有一天隔壁老鼠來串門並在床下鞋盒子里安家,蟑螂急劇減少。大家對老鼠這一難得的正面形象驚訝不已。當然這是兩害取其輕,女生大概會用口水淹死我,所以不推薦。
2。真正的必殺技是---大自然。蟑螂真正怕的是低溫,零度以下,甚至5度以下,從蟑螂奶奶到蟑螂卵全都死光光。(南方的朋友和在美國住 HOUSE的朋友當我沒說)具體步驟如下,寒冬天氣,最好外邊零度以下,選一周五晚上,你和你的家人美美的吃一頓後,將所有的暴露在外邊的吃的東西放在冰箱里,然後,將所有的窗戶打開,把被子掛於窗邊的繩子上,將所有衣櫃與衣箱打開置於窗下(請將貴重東西隨身帶走)。屋裡不要留盛滿水的器具。當你把這些 「所有」作完後,即可或去南方度周末,或去朋友家借宿,總之5天以後您在回來,您會驚喜的發現,三個月內再也沒有蟑螂煩您了,在這三個月中請您學會勤打掃衛生,則您終生無憂了。
最後一句,只要您家裡真的干凈,就沒有蟑螂,所以,您知道該怎麼作了吧。

滅蟑螂的方法和葯物有粘蟑紙粘捕、熏蒸法殺蟑、粉劑觸殺、毒餌誘殺(餌劑和膠餌),葯物類型和產品有氣霧劑、粉劑、餌劑、噴灑劑、煙熏劑、蟑螂屋等殺蟲劑。
其中用氣霧劑、粉劑、噴灑劑、煙熏劑等殺蟑特點是見效較快,缺點是滅蟑時蟑螂四處逃竄躲避,嗆人味大、葯效短、蟑螂回彈快,易產生抗葯性;滅蟑時需關門閉窗,人員疏散,滅蟑後需開窗通風以防止人及寵物中毒,污染室內居住環境。
所以室內用葯應以不含化學農葯的環保型殺蟲劑為主,以保護人身體的健康。同時,也要選用不易揮發、葯效持久、殺滅率高的餌劑(膠餌)進行蟑螂防治,或請有害生物防治(PCO)資質的殺蟲公司進行滅專業滅蟑服務。

蟑螂已經存在超過3億年,大部分生長在溫暖和濕熱的環境中,並在辦公室,家庭房間內普遍存在,蟑螂不只是一種別人討厭的傢伙,而且其排泄物中的蛋白是引起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質,尤其是生活在擁擠房間和城市的兒童。

怎麼樣清除蟑螂?

1、仔細的檢查下水溝,牆上的裂縫,地板隔及窗戶,防止蟑螂進入。

2、保持室內乾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因此應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廚房。

3、保持室內清潔,在清潔,乾燥的環境中,蟑螂會感到自己不受歡迎,:-)。用餐後要將食物及時密閉,將地上及垃圾袋內的垃圾及時清理,並將餐具用熱水沖先干凈,不潔的餐具會吸引蟑螂的目光。另外爐灶等處也要定期的清潔。

4、在屋內無人的情況下使用殺蟲劑消滅蟑螂。

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家庭害蟲。白天蟑螂大多隱藏在廚房的角落,碗櫥的縫隙中,夜間四齣活動找食吃。
蟑螂幾乎什麼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軟的。有時候它還會去啃書脊裡面的漿糊,把書咬破;鑽進電視機、收音機里,把電線包皮咬壞;

甚至能咬傷嬰兒的皮膚和手指。它還吃糞便、痰液和小動物的屍體。它邊吃邊排糞,身上弄得很臟, 粘帶病菌,污染食物,傳播各種疾病,比如副傷寒、痢疾、結核和急性肝炎等症
蟑螂是一種很古老的昆蟲,已經有三億二千多萬年的歷史,石炭紀時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石炭紀以後,許多昆蟲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的變遷,相繼被淘汰了,蟑螂卻能頑強地生存下來,成了活化石,可見它生命力是多麼強了。
現在,蟑螂的足跡幾乎遍布家家戶戶,並且已經擴展到大飯店和賓館里。連遠洋輪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時候,白天就大模大樣地在甲板上、牆壁上爬行,旁若無人。
你想撲打蟑螂,還不太容易呢。夜間,你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突然開亮電燈,看見蟑螂驚惶失措的樣兒,轉瞬間就溜到黑暗的角落裡去了。
為什麼蟑螂的行動這樣敏捷呢?這跟它身體的構造有密切關系。蟑螂的身體扁平帶有油狀光澤,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開口,分泌出的液體有惡臭味。它三角形的頭上,長有兩只小單眼和一對大復眼。兩個上顎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齒間有瘤節突起,碾碎硬物時彷彿虎鉗。嘴邊有四條觸須和許多短毛。觸須是它採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覺和嗅覺器官,上面有感
覺神經,有覓食或避開毒餌的作用。腿關節上的神經末梢感覺非常靈敏,對輕微的震動也能覺察,所以蟑螂能覺察到最輕的腳步聲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須是復雜的震動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從什麼方向來,使它能夠迅速逃走。
怎樣對付蟑螂呢?人們創造了一些誘捕蟑螂的方法。
利用蟑螂愛吃香甜食物的習性,用一隻小口徑長頸玻璃瓶,瓶內放些香甜食物,瓶口塗上芝麻油,蟑螂進入瓶內,因為瓶壁很滑,爬出來就困難了。
利用蟑螂愛鑽縫隙的習性,用一個紙盒,蓋上開有一些縫隙,盒內塗上粘膠,撒些新鮮麵包屑,讓蟑螂鑽進去偷吃而被粘住。
利用蟑螂喜歡在硬物上颳去背部污垢的習性,在房間角落撒些硬而帶銳棱的硅藻土,蟑螂到那裡去擦制身體的時候,表面的那層蠟油會擦掉過多,結果,蟑螂體內的水分大量散失,脫水而死。
還可以用干擾蟑螂對外界震動感受的方法去撲滅它,比如一見到蟑螂,立即用嘴發出「噓」的聲音,然後迅速去拍打,就比較容易把它打死。
也可用化學葯物對付蟑螂、在蟑螂棲息和活動的場所,噴灑千分之五的敵敵畏,或萬分之三的溴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幾片蟑螂片,就能殺死蟑螂。有種叫「滅蟑靈」的擬除蟲菊脂殺蟲劑,曾經在海運局的貨輪、油輪和長江客輪的廚房內試用,六十立方米的艙內噴葯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興奮騷動,爬出倒斃。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後死了,個別頑強的也活不過五天。
最近,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蟾蜍(俗名癩蛤蟆)是蟑螂的天故。這個所的小動物飼養房裡,蟑螂一度泛濫成災,人們束手無策。後來,飼養房裡放養了一些蟾蜍,不久、蟑螂使銷聲匿跡了。經過解剖發現,蟾蜍胃裡大多是蟑螂的殘體。
美國堪薩斯州的一位科學家研製了一種誘殺雄蟑螂的性味捕捉裝置,主要是一種帶有氣味的有毒粘性紙。這氣味同雌蟑螂分泌出來的性外激素的氣味完全一樣,能把雄蟑螂引誘到粘性捕捉紙上面毒死。只要有一點點這種性外激素,那麼,八米左右范圍內的雄蟑螂就能在五秒鍾之內跳入這種陷阱裝置。荷蘭科學家也合成了一種類似的性外激素。這預示著徹底消滅蟑螂已為期不遠啦。有朝一日.人們普遍利用這些理想的辦法,使危害人類健康的蟑螂「斷子絕孫」。
不久前,國外科研人員還研製出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葯品,能釋放出一種特殊的香氣,誘使蟑螂進行不育性交配。長此下去,蟑螂就不能傳宗接代了。

蟑螂的防治:

1、人工捕殺:消滅成蟲和幼蟲,白天可清理櫥櫃及屜桌,見到就捕殺。夜晚可在8點鍾以後每隔半小時在蟑螂多的地方如廚房、食物加工間、倉庫等開燈捕殺一次,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2、誘殺:用一隻口較小的體大的玻璃瓶,口周圍抹上麻油(或香油),瓶內放一些香的食物,夜晚將其放在蟑螂較多的地方,蟑螂爬入瓶中,次日晨捕殺。葯物蟻蟑寧對誘殺蟑螂有較理想的效果。

3、熱殺:蟑螂不耐熱,在60攝氏度數分鍾即死。可用開水灌入隱蔽蟑螂縫內將其燙死。

4、堵塞:對隱匿縫內蟑螂,可用水泥或粘土嵌縫,使其不能爬出而餓死。

5、葯殺:蟻蟑寧、氣霧殺蟲劑、菊酯類、敵百蟲等均有效。

(二)除滅卵莢:

在人工捕殺成蟲和幼蟲同時,如發現卵莢將其殺死。熱殺也可,堵塞縫隙,可抑制卵的孵化。

此外,室內整潔,特別是廚房內及食物貯存場所內各種廢物的清除,食物的貯藏、垃圾的處理等,都是消滅蟑螂的重要措施。

總之,消滅蟑螂的辦法很多,但在使用中應視具體情況而定,還應強調的是居民區連片行動。公共場所,反復多次滅蟲才能徹底消滅蟑螂。

(一)蟑螂主要聚居於廚房,在櫥框與牆之間所有的縫隙之內,牆壁裂縫,廚房排水道內都是它棲身之地,可向這些地方噴灑殺蟲劑,堵塞其縫隙,用開水燙。

(二)裝修室內若蟑螂過多,最好將門窗關嚴,用酒精燈燒10%的滴滴畏,燒它一兩個小時能將大量蟑螂熏死。但應記住,蟑螂生命力極強,有時只是昏迷,並沒真死。所以不能把它當垃圾倒掉,最好用開水燙一下。否則十幾分鍾以後很多蟑螂會蘇醒過來,等於「放虎歸山」。

(三)將黏粘紙放在蟑螂經常出沒的地方。這種方法見效甚微,等於「守株待兔」。

(四)蟑螂不可用蠅拍拍打更不可用腳踩死。最好用蟑螂紙見一個粘一個,十分准確有效。用腳踩會使蟑螂體內的大量病菌病毒到處擴散。
蟑螂的卵被厚厚的卵莢保護著,蟑螂卵莢壁堅硬,有防水層及高高的脊樑和呼吸管,殺蟲劑無法滲入。最有效解決的辦法是使用專業設備,運用害蟲習性知識,二次處理其幼蟲成活期進行消殺處理。

蟑螂防治
一、蟑螂的習性
蟑螂白天一般蟄伏在陰暗的縫隙里,夜晚蟑螂會成群結隊,沿著排水管,從排水孔、牆壁、門窗裂隙爬到室內覓食,活動高峰期為晚上9點至半夜2點。它們子孫同堂、成群地聚集在陰暗、潮濕、溫暖、多洞縫的場所。任何大於1.6公分的間隙,如傢具之間的空隙都是蟑螂的棲身處。富含澱粉或香甜的發酵食品,像是麻油、紅糖、炒麵粉、奶油、葡萄乾和酒類都是蟑螂的最愛。
蟑螂有著致命的弱點,耐飢不耐渴。
二、蟑螂的防治
(一) 物理方法
對蟑螂的防治,採用的物理方法最為可靠。
第一是要保持室內清潔、乾燥。要封鎖水源,將水龍頭關死,擦乾水跡;所有食品要嚴密加蓋,垃圾桶、廚餘桶密封,地面上不留任何可食性殘渣;及時清理紙箱等堆積雜物,從別處帶進室內的藏蟲籮筐、箱子等必須嚴密檢查;定期清理電話、計算機,在電話話筒部份加裝套子,定時清洗,或是在旁放誘餌,都可以達到一定的功效。第二要將蟑螂躲藏的縫隙、洞孔,如牆壁、櫥櫃、門框下、門臼等縫隙以及自來水管道等,
用水泥油灰或玻璃膠封死,使蟑螂無處可藏,無法繁衍後代。第三在排水孔上添加細目網,晚上應將家裡對外的排水孔等蓋起,避免蟑螂進入。第四是經常查找在廚房、洗滌池下和各種櫃廚角落處的蟑螂卵鞘(蟑螂雌蟲產卵前,先排出一種粘膠物質,形成堅硬的卵囊,形似紅豆,稱作卵鞘,卵鞘常被置於較隱蔽的角落或縫隙中)以及所有蟑螂殘骸,一旦發現將其剝除碾死並燒毀;每星期在蟑螂出沒的地方灑一遍小黃瓜皮,可以消滅剛孵化的小蟑螂;如果你看到牆壁上有一些小黑點,可用抹布擦拭乾凈,這是蟑螂的分泌物。第五是傢具擺設最好緊靠牆壁,或是離牆壁間隔要大,便不易藏蟑螂。第六是可用熱水燙死或悶死蟑螂,或是用熱肥皂水將蟑螂燙死,因為肥皂水可使蟑螂腹部的氣孔封閉,使蟑螂無法呼吸。
(二)化學方法
1.滅蟑螂顆粒毒餌
使用時用小瓶蓋盛裝,每隻蓋內用葯0.5克,放置在蟑螂經常出沒的角落,有很好的誘殺作用。餌劑是將如硼酸等對蟑螂胃部有傷害的毒劑或殺蟲劑,混合蟑螂喜歡吃的糖類和澱粉類製品,成為誘餌。蟑螂吞食餌劑後會消化不良致死,它的屍體及排泄物被其它蟑螂分食後,更達到連鎖殺蟑效應。缺點是效果較緩慢,要7~10天才看得到效果。擅用誘餌應多處放置,投放面較廣,且單點投葯量不能太多,因為毒餌一般誘引力不大,范圍僅僅周邊數公分而已,尤其是蟑螂密度高時,誘餌的數量要加倍。且餌劑應用小瓶蓋等器皿盛放,放置處附近的食物要收拾干凈,毒餌對蟑螂才有誘引力。不要忽視二次投葯。此外,餌劑使用三個月後應丟棄,以免葯劑發霉失效。強力推薦的自製環保毒餌:硼酸1盒、250克洋蔥1個(約拳頭大)磨碎成丁狀,麵粉150克、砂糖1大匙、奶粉半大匙。洋蔥碎片擠掉一點汁後,混入其它材料中攪拌均勻,水分不要太多,搓成小球狀再壓平,以不黏手最佳。約可做50個左右,然後一一擺在紙上,陰干後一星期後即可使用。可用在衣櫃里。若收藏於乾燥密閉空間中,效果可維持數月不變。一般家庭應放置12~20個毒餌,廚房應該有1~10個,浴廁至少2個以上。要訣是製作餌劑時,材料要新鮮,最好將餌料炒干,把水份降低到5%以下。因為含水量過
高的餌劑易發霉,且蟑螂不愛發酵腐敗的食物。放置時注意少量施放,用完時再補充,保持毒餌新鮮。
2.蟑螂屋。
蟑螂屋是最為有效的殺蟑螂的用葯,但因面積有限,僅適用於蟑螂較少的地方,如住家、辦公室等。放置的地點很重要,一定要放在靠牆邊的隙縫處,才能達到效果。且放置蟑螂屋後,附近區域的食物要密閉及收拾干凈,蟑螂才會受到蟑螂屋的誘癮。此外,蟑螂屋使用三個月後應丟棄,以免葯劑發霉失效
3.滅蟑螂粉筆。
以合成除蟲菊精加入石膏,製成粉筆,在蟑螂經常活動的場所,如牆角及出沒要道按「井」字形塗畫,每邊的寬度約3公分,蟑螂從有葯的粉筆線爬過能夠觸殺死亡。可滅除約九成以上的蟑螂及螞蟻。
(三)其他方法
1. 利用空酒瓶留一點剩酒當誘餌,放一些砂糖進去,將瓶口斜靠在牆壁上,蟑螂貪杯,就會掉進瓶子里,據說一晚上可以抓到滿滿一瓶蟑螂。2. 糖水瓶子捕蟑螂罐頭「陷井」,此法用於蟑螂少時。3. 蘇打防蟑法
美國人最常用蘇打防蟑秘方。以糖和蘇打粉各半,混合一起,放置在蟑螂出沒地方,約3~14天後,蟑螂就會消失不見。有種說法是因為蟑螂的胃是酸性的,不能接受糖和蘇打混合體的鹼性進入它們胃內,會中毒死亡。4. 橘子防蟑放些乾燥或烤過的橘子皮等芸香科植物在櫥櫃內,也有防蟑的功效。
注意:
1.通過基因傳遞,蟑螂會產生抗葯性,應該輪換用葯。
2.建議採用「滅蟑套餐」。
滅 蟑 方 法

對蟑螂的防治一般分為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兩種。物理防治方法簡單經濟,有些
可以自行操作。
物理方法
1. 粘捕
蟑螂可用粘板粘捕。粘板一面有膠,中央放小塊新鮮麵包,蟑螂聞味即會靠攏而
被粘膠粘住,無法逃脫,這種方法簡單有效,有時一張粘板可以捕到600多隻。
2. 捕鞘
滅蟑螂的關鍵是殺滅其繁殖鏈,破壞其繁殖系統。卵鞘常被產在很隱蔽的縫洞
中,角落處和雜物堆中,目前還沒有什麼葯物能直接殺死它。搜捕卵鞘與殺滅成
蟲、若蟲相結合,效果才理想。
3. 燙殺
廚房和食堂是蟑螂最多的場所,可用開水或蒸汽直接澆灌各處的縫洞和角落,可
燙殺隱藏在其中的蟑螂和卵鞘。
4. 凍殺
在冬天,當氣溫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可把廚房中的櫃子,案桌以及室內估計有
蟑螂躲藏的箱、盒等搬到戶外空地上清理,裡面的蟑螂就會被凍死。
5. 誘殺
在空罐瓶或廣口瓶中放少許誘餌,如麵包屑、紅糖之類香甜食品,瓶內塗上一
圈凡士林或香油。晚上置於蟑螂經常出沒的地方,用紙板搭一個橋,一頭置於地
上,一頭置於瓶口,蟑螂進去就別想出來。
6. 電殺
電子捕蟑螂器是一隻直徑為19厘米半球形的塑料外殼和電鍍的觸殺板構成,里
面放誘餌。蟑螂一旦爬入,踩上觸殺板,一般不到1分鍾即觸電死。

化學方法
1. 觸殺
用水劑和粉劑灑在蟑螂經常出沒的地方,使蟑螂接觸葯物而死亡,或用氣霧劑直
接噴灑接觸死亡。
2. 熏殺
通過特殊的煙霧彌漫在整個封閉的室內,熏蒸,悶殺蟑螂而達到目的。這種方法
一般的家庭很少使用,主要用於餐廳、飯店等場所。
3. 誘殺
用蟑螂喜歡食用的材料作為葯餌,引誘蟑螂食用,使蟑螂中毒死亡、畸形死亡和
脫皮死亡等。

Ⅲ 我愛發明的魔盒巧釣

魚鉤藏在魚盒內部,當餌料通過進入水下慢慢霧化,搜視原創,然後魚鉤就會被餌料覆蓋,魚覓食時會被餌料吸引,將魚鉤一起吞下肚。由於這個魚盒能拋很遠,所以經常也能釣大魚,能夠滿足釣魚愛好者的需求。

Ⅳ 我自己家研發了一款秘方釣魚餌料,在當地很有名氣。請問我需要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嗎

您好,如果想保護餌料的配方,需要申請發明專利,如果想生產並銷售版該餌料,則需要注權冊商標。想全面保護的話,專利和商標都需要。取得專利證書後,可以與經銷商答相關合同,如果是出售該專利,要簽轉讓合同,如果是獨家銷售,要簽獨占專利許可合同。

Ⅳ 專攻翹嘴魚餌料配方

專攻翹嘴魚餌料配方如下:玉米、蜂蜜、52度瀘州老窖二曲、vb2、粉劑加水劑,具體製作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將玉米在鍋中翻炒一下即可。


Ⅵ 周大哥魚餌怎麼買到

上央視我愛發明的那個成都周全斌吧,我在淘寶上了之前買了2付葯自己泡的,到現在還剩點沒用完,再想買已經找不到店了,我前段時間去紅星路買窩料,偶然聽見釣友說屠蘇釣魚葯酒就是用他的配方泡的,我找了好幾家才問到,40元買一瓶,昨天去三岔湖搞了一天一夜,釣了有80斤左右,大部分是鯉魚,確實效果好,同去的釣友回來立馬買了2瓶。。。

Ⅶ 如何用大米做餌料釣魚

用大米做餌料釣魚,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剩米飯、拉絲粉、水、攪拌機

一、將剩米飯放入攪拌機中打碎

Ⅷ 有什麼餌料誘魚快

1、常用的誘魚方法有哪些?

(1) 用食物誘魚:也就是利用餌料誘魚施釣,通常也稱撒窩子。可作為食物餌料的素餌有麩皮、玉米、小米、豆餅、大米、菜餅、糠、豆渣、碎米等,動物餌料有:肉骨頭、螺螄肉、蚌肉、雞頭、魚骨、蛙、蛆、紅蟲、蚯蚓等。

(2) 味誘:淡水中除梭魚外,大部分魚嗅覺靈敏,能憑氣味找到食物的位置,據此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准備味餌。味餌要餌料有濃郁的香、腥、臭等味,其顏色,水清的水體以桔紅、藤黃、朱赭等暖色為好;水渾的水體:以白色為佳。餌的氣味和顏色在白天或黑夜應各有擇重,一般夜釣偏重氣味;白天偏重顏色;水清重色,水渾重味。

(3) 光誘:用類似黃火蟲的冷光,可以銹魚,近年來國外生產出藍、綠、黃、紅等顏色的熒光棒,將其扣在魚鉤上以增加上釣率。

(4) 聲誘:魚的皮下有內耳,內耳內有聽斑,能准確地辯出聲音的方向和位置。據此已有"音響誘魚器"問世。它是把魚群攝食時的聲音錄下,復制,把它放在釣點,通過在水中放出聲音信號,便可誘魚被釣。

(5) 窩誘:將嫩草用繩子捆紮,系以石塊沉到水底,即成人工魚窩;也可用各種誘餌撒入釣點,形成窩子誘魚。

2、餌料如何分類?

餌料可分為誘餌和釣餌。

誘餌的作用是:集魚和留魚。也就是使分散的魚集中到一起,而且滯留下來不願離去。誘餌有散餌和粘餌兩種。散餌是將顆料餌料撒到水中使分散的魚集聚,以使垂釣;粘餌是將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黃豆粉、麵粉等用文火炒香,裝進水盒裡,用時先將魚釣用水浸濕,然後將鉤放進上述餌料混合的粉盒中拌和幾下,有香味的粉料即粘在鉤上,再把釣鉤投入釣點,引誘魚兒集聚,以便垂釣。

3、配製誘餌的原則是什麼?

要使自己所配置的誘餌做到使魚"吃不飽、化不了、又不會跑"。為此配製誘餌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 誘餌一定要"散、香"。由於誘餌很香,又是分散的,魚兒怎麼也捨不得離開,且怎麼也無法吃飽。

第二, 誘餌一定要有鮮艷的顏色。魚最敏感的顏色是:紅、白、黃三種;魚的視力約1米左右,所制的誘餌要盡量接近這三種顏色,並使之比重大一些。撒入水中後才能沉底,一次撒量不宜太多,以免招引浮在水面的小魚。

第三, 誘餌要有一定的粒狀物,同時又有粉末,其顆粒應有一定粘度,落水後才慢慢鬆散,這樣能穩住魚在窩內巡遊;其粉末可引誘魚兒入窩。

第四, 魚喜歡香味、腥味、臭味。因此誘餌必須具有香、腥、臭等特點才能使魚聚集。

4、如何製作粉末、顆粒和合成誘餌?

粉末誘餌

製作粉末誘餌的原料有:麩皮、菜子餅粉、豆餅粉、玉米粉、黃豆粉、山芋粉、胡豆粉、米糠粉、米粉、麵包屑、芝麻粉、花生粉、麵粉等數十種。製作時先將其中2種-3種粉末摻和在一起,到釣場後在什麼水質中垂釣,便使用該釣場水體中的水拌和餌料。有條件的地方粉料可不炒,將摻和的粉料加水浸泡3天-5天,待其發酵再供使用,其效果更好。這樣誘餌的香味不僅持久,而且擴散范圍更廣。

顆粒誘餌

製作顆粒誘餌的原料有:大米、小麥粒、玉米、飯粒、南瓜、香瓜、枸杞子、熟山芋、蚌肉、碎骨頭等。這些餌料顆粒大,不需摻拌其他餌料。如果水域大,將2種-3種餌料的粉末摻拌誘餌在一起製成的效果更好。

合成誘餌

合成誘餌在主料有:米、麩皮、菜子餅粉、玉米粉等其輔料有:螺螄肉、蝦肉屑、蝦粉、芝麻粉、魚骨粉等。其佐料有:水果香精、奶油香精、酒麴或魚肝油、糖類。

除上述誘餌種類外還有干撒餌、濕撒餌、腥撒餌、釀制誘餌(將大米或碎米裝進瓶里,倒進白酒浸泡2天-3天用時倒出即可)、色味誘餌、光誘餌等。

5、胡豆、黃豆、花生末和青草誘餌如何製作?

胡豆、黃豆、花生末是鯽魚、鯉魚、草魚喜歡吃的誘餌之一,其具體做法是:將胡豆、黃豆、花生分別炒熟,研成粉末備用。垂釣時用水調勻,撒入水中即成窩子。

青草是草魚愛吃的食物,到釣場後就地取材臨時扯些青草,將其捆成把,夏天甩於水面進行浮鉤。其他季節將青草把中加一塊石頭,甩入水中後沉底,即可進行底釣。

6、常用的麝香米和葯米誘餌如何製作?

麝香米是鯽魚、草魚、鯉魚最愛吃的誘餌。其具體做法是:買回一點麝香,用紗布包好,再用玻璃瓶裝入大米,紗布包也放入瓶內,封好瓶口,經10-15天即成。這種誘餌耐水泡時間長、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形。一個窩子撒20粒左右即可。

葯米是鯽魚、草魚、鯉魚喜歡吃的餌料。其具體做法是:用靈草40克、排草60克、香松50克、小茴香30克、滑石20克、大黃20克分別切碎裝入玻璃瓶中,加入白酒淹沒。浸泡1月-2月後即可。

另一配方是:香松50克、小茴香50克、滑石50克、丁香50克、廣香5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大黃20克。用同樣方法分別切碎,裝入瓶中,倒入白酒,浸泡1月-2月。

垂釣前用小瓶裝入大米,將配好的葯酒倒入小瓶中(以葯酒剛好淹沒大米為度)搖勻,密封。使用時每個窩子撒10粒-20粒大米為度。

7、常用的酒米、酒糟、菜餅誘餌如何製作?

在沒有麝香米、葯米的情況下可用酒米。

將大米裝入瓶中,倒入高梁白酒(以淹沒大米為度),加蓋密封。夏、秋季浸泡3天以上,春、冬季泡10天以上。使用前將米濾出,裝入另一干瓶中,帶到釣場即可使用。每次用量30粒左右即可。

菜餅、酒糟是鯉魚、草魚、鯽魚喜歡吃的東西。

菜餅誘餌:將菜籽餅30%、麥麩40%、大米30%混在一起碾碎,進釣場後臨時加水(加水量是以手捏可成團為度),即成。

酒糟誘餌:直接可使用,不必再加工。

8、如何將豆渣製成誘餌?牛屎可以作誘餌嗎?

白鰱、花鰱、鯉魚、草魚都喜歡吃豆渣。

豆渣誘餌製作方法是:將豆渣放在日光下曬幾天,待其發酵,使用時將其撒在窩子內即可。牛屎氣味濃,是鯉魚喜歡的餌料。用牛屎作誘餌原料好找,又不花錢,且製作方法簡單,其具體作法是:

取新鮮牛屎(未乾的)約1公斤加青草(切成短節)0.25公斤及少量大米、濕泥、稻殼等混合捏成團,生團約重1. 5公斤。每次可製作數團。將牛屎團扔到水體中待水中冒氣泡,其牛屎團中的稻殼、青草上下翻動、水呈渾濁獎時即可下釣。也可直接將牛屎撒到窩子內作誘餌。

9、怎樣用米飯製成誘餌?

米飯是魚兒喜愛的餌料之一,用米飯制誘餌的方法是:

將米飯放入可密封的壇子內,其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勻,密封壇口(如果用泡菜壇子就應加足壇沿水)。切不可使壇沿水幹了。只要壇口密封得好,米飯可以較長時間不變質。使用時取出加入混合飼料、麵粉、胡豆粉等即可。米飯可隨時加入壇內,以備使用。

其他誘餌制方法不再一一介紹,總之各地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所到釣場的水質、魚況、天氣以及當地擁有餌料的材料等情況製作選用。

Ⅸ 活性餌料的捕撈與培育是怎麼弄的

活性的天然餌料,能增進金魚的食慾,有助於消化與吸收。為了保證活性天然餌料的穩定供應,因此,按活性餌料的生活習性及其活動規律進行捕撈與培育。

(一)活性餌料的捕撈與保存

活性天然餌料的種類很多,其生活習性因種類而不同。因此,捕撈的方法與時間也因種類而不同。

(二)水蚯蚓的捕撈與保存

水蚯蚓也稱鰓絲蚓,多密集於污泥肥沃的江河淺灘處,如若要判斷水蚯蚓的豐盛度,可投擲石塊,以震動淤泥表層,當水蚯蚓受驚後,即出現浪花狀地波動,由近至遠。如果波動的面積較大,說明水蚯蚓的數量較多。如若到有潮汐的河灘中捕撈,應在退潮以後,待淺灘顯露時再行捕撈,連同有水蚯蚓的淤泥也裝入網袋;在水中反復漂盪,除去淤泥,洗凈後,運回。也可以將帶有水蚯蚓的淤泥一起倒入桶內,蓋緊桶蓋,經幾小時後,再打開桶蓋,即可見水蚯蚓浮集於淤泥表層。以網兜撈取,用清水洗凈,然後運回。

捕獲的水蚯蚓,應該養在井水或含低氯的自來水中。水位穩定在10~15厘米,經過數小時後,它們即聚集成團;爾後,撈取干凈的活體,放養在清水池內保存。因其分泌物多,容易污染水體,需要更換水體才能保存其活體。因冬季的氣溫低,活體也易保存;如若每天更換水體1~2次,即可存活7~10天。夏季因為氣溫高,每天需更換水體3~4次才能存活2~3天。為了預防水蚯蚓池內的水體缺氧,可採用增氧機增氧或使池水流動或滴水法增氧,也可以用換水的方法使水蚯蚓不因缺氧而致死。

(三)溞類的捕撈與保存

溞類的生理活動直接受到季節性溫度變化影響。例如,溞類的繁殖活動是隨著季節性的水溫升高而增強,當水溫上升至18~25℃時,溞類的繁殖活動最旺盛,即種群數量增多。在上海地區,一般溞類的繁殖旺季是4~9月份,一到冬季,其繁殖活動減弱或停止,即種群數量下降,產量很低。且溞類的活動也受晝夜與水中溶氧量影響,一般是日出而沉入水中,日落而浮於水面。當水中缺氧時,即浮於水面;當水中氧充足時,即下沉於水中。因此,捕撈的最適時刻是每日的黎明與傍晚。

捕撈應帶盛潘的水桶、長柄及短柄的網兜。捕撈時,網兜應緊貼水面左右擺動,吃水不能太深,動作要快,如若用力過猛,即會沖散溞群。被捕在網兜內的溞類,擱置的數量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久,應及時移入清水桶內,並把溞群攪散開,以提高溞類的成活率。炎熱的夏季,溫度高,要保證水桶內的潘類密度不宜過大,不然,就會很容易因缺氧而影響溞類的成活率。有條件時,可在水桶內放入冰塊,使水溫下降,或水桶內盛涼井水。同時,降低水桶內溞群的密度,可以防止潘因缺氧而致死。

在寒冷季節,一般溞類多棲息在水體的下層。因此,捕撈時,須加長網柄及網袋,網袋在水體上層拖轉,並使水體慢慢地轉動,溞類即隨之進入網袋。在溞類繁殖盛期時,捕到大量潘類,可把它們加工處理後保存備用。方法:首先是把網袋內的溞類倒入清水桶內,然後,再以網兜把溞類撈至另一隻清水桶內。如此反復清洗,待所有的溞類都洗去污泥濁水,溞類的體色也轉變成鮮紅色,此時的溞類即可以喂金魚。桶內多餘的溞類即撈出瀝干,然後,放在烘箱內烘乾或以溫火焙炒,最後將溞類裝袋或放入容器中保存。

為了能使金魚吃到活的溞類與減少捕撈次數,應該把捕回來的溞類稀釋密度,並把潘類活、死的個體分開,把活體靜養,分離時看見活潘類多均勻地浮在水的表層。而死的多沉在水桶或容器底部。當捕回來第一次清洗時。就要把活的與死的二者分離開,以免死的變質而影響活體。對剛死而未變質的溞類,可以喂金魚。活體應養在無氯氣的水缸中,每天換1~2次水,在稀釋情況下,可養活1~2天,這是一種適合家庭飼養金魚的方法。

(四)活性餌料的培育

天然活性餌料常受季節與環境條件的影響,當供應不足時,可採用人工培育的方法來補償。

(五)草履蟲的培育

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體小0.15~0.30毫米,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狀像一隻草鞋,故名草履蟲。一般均生活在腐殖質豐富的坑塘里,喜光。

常見的培養方法是:取干凈的稻草,剪成10毫米長,稱10~15克,放在5000毫升水中煮沸5分鍾後再冷卻,把冷卻液移入玻璃缸中;然後,引入5毫升含有草履蟲母液到玻璃冷卻液中,使水溫維持在18~24℃,同時要把玻璃缸放在陽光充足地方,草履蟲即自行繁殖。這時可見水層中有一顆顆白色小點的草履蟲,它們在水中呈灰白色雲霧狀飄動或回盪,養魚工人們稱之為「洄水」。當培養缸中的草履蟲繁殖數量達到高峰時,必須及時撈取,否則,次日會因培養缸內的種群數量過多而死亡。因此,每天需撈取出1/3或1,/2,然後,補充稻草冷卻液,使培養缸中的水保持一定的肥度,有助於草履蟲的增殖。

(六)輪蟲的培育

輪蟲個體不大,長僅0.2~0.4毫米,是喂養魚苗的好餌料。輪蟲個體雖小,卻屬多細胞動物。它已有神經、肌肉、消化、排泄與生殖等器官,身體的前端有伸縮的輪盤,在輪盤上有一圈或兩圈的纖毛,外側的一圈稱纖毛帶,內側的一圈稱纖毛環。當運動時激盪水流,由於纖毛擺動,如同輪盤一樣轉動,故名輪蟲。

輪蟲分布在坑塘、河流、湖泊與水庫等處,通常以浮游藻類與原生動物為食。因此,培養輪蟲用的水體應先施肥,每立方米水體用硝酸銨20~30克與人糞尿5~10克,配合成混合肥料,投入水池中作基肥,待藻類與原生動物繁殖起來,然後,再放入輪蟲種源。經過10天左右,即可收獲大量輪蟲。在培育過程中,每隔3~5天施一次有機肥料,使水池中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以保證藻類與原生動物能大量繁衍,即可滿足輪蟲的食餌。一般獲取輪蟲種源的方法,可採用從「洄水」中分離的辦法(洄水,見草履蟲培育部分)。取「洄水」若干毫升放入玻璃皿中,先吸去大型藻類,然後,置玻璃皿於顯微鏡下(因輪蟲有趨光的習性),即可用微吸管把輪蟲逐個分離出來,放在小容器中再培養,待其繁衍到一定數量時,再把它們放入水池中進行大規模培養。至10天左右,即可獲得大量輪蟲。在培養時期,水溫控制在18~24℃為宜,且要保持水體一定的肥度。

(七)枝角類的培育

枝角類通稱為溞,又名紅蟲,是金魚類的天然餌料,幾乎是所有淡水魚類幼魚的餌料。溞類體內含有魚類所必需的一切氨基酸以及含有魚類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脂肪與鈣,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如果魚塘中枝角類含量很豐盛。則魚的產量往往會很高。因此,用人工的方法培育枝角類,作為活性餌料投喂魚類,可以達到增產的目的。

一般家庭培育枝角類的容器可利用魚盆、花盆或玻璃缸。如以80厘米直徑的魚盆作為培養枝角類容器時,可先在盆底鋪6~7厘米厚的肥土;然後,放自來水於盆中約八成滿;再放在陽光充足地方,水溫需要維持在15~25℃范圍,則藻類與菌類會大量繁衍,以滿足枝角類充足的食餌。當藻類與菌類大量繁衍後,即可引入枝角類2~3克作為種源,數日即可見大量枝角類。其產量視水溫與營養條件而異,當水溫在16~19℃時,經過6~7天的培育,即可撈取10~15克枝角類;當水溫為15℃時,產量會下降。在培育過程中為了使容器中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一般在其中追加淘米水、豆漿等。此外,也可採用魚池中更換出來的「老水」作為枝角類的培養液,因水內含有各種藻類,可作為枝角類的餌料。

一般金魚養殖場培育枝角類的容器多是土池或水泥池,使池水保持50-80厘米深。施放適量的畜禽糞便,以作為基肥。陽光要保持充足,水溫控制在18~25℃范圍,pH值為7.5~8.0,或以青草、人畜糞堆積的發酵肥料,按每畝(1畝≈667平方米)500千克作為基肥,即菌類與單細胞藻類就會大量繁衍。然後,引入枝角類種源,經過3-5天的培育,即可見大量枝角類已繁衍。

(八)變形蟲的培育

變形蟲喜生活在水流緩慢而藻類較多的淺水水池中,有時也生活在浸沒於水的腐爛植物體上,或浮在水面的泡沫上。如果取浸沒於水中的泥土底物或水面的浮沫,或帶水的腐爛有機物一起放入玻璃瓶中,靜置24小時後,取其水滴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即可見到變形蟲;如果進行培養,也是金魚的一種好餌料。

變形蟲的培養液,可採用草履蟲培養液進行培育(請參照前面草履蟲培養液制備法)。取含有變形蟲的水滴作為種源,並引到新鮮培養液中,保持溫度在18~22℃范圍,讓其自行繁殖。變形蟲的體形較大,為0.2~0.6毫米,當肉眼觀察時,僅似一小白點;如果把這種白點子放入新培養液中,經過幾天的培育,即可獲取大量的變形蟲,可作幼齡金魚或魚苗的優質活性餌料。

(九)螺旋魚腥藻的培育

室內培育。取圓形玻璃水槽一隻,其內徑約30厘米,槽深20厘米,將水槽放入能進入自然光的玻璃櫥內。槽內置放培養液(即取水1000克,牛糞1克,塘泥100克,生石灰0.1克,磷肥0.1克),並向水槽中放入藻種液40~50毫升(每毫升藻種液含30萬~50萬個藻體),使水槽內每升培養液達300萬個藻體為宜。水槽的水溫最好控制在24~28℃。此外,水槽上最好裝有2隻40瓦的白熾燈泡,經過5~7天的培育,即可收獲。每次收獲量以60~120毫升藻液為宜,然後,加入與收獲量相等的水,保持原水位。每槽收獲3~5次後,應重新配製培養液與引入藻源,再培育。

(十)蚯蚓的培育

蚯蚓是金魚類的活性餌料之一,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0%以上;而干蚯蚓的蛋白質含量可達70%左右,且含有黃嘌呤、脂肪酸、脂類化合物以及維生素B等成分。

現介紹我國目前常見的三種飼養蚯蚓的方法:①器具飼養法:這是在室內利用大口缸、盆子、舊木箱或竹筐等作為飼養蚯蚓的器具。首先應把飼養器具洗凈晾乾,然後,鋪進浸濕擠乾的切碎稻草或木屑,並鋪蓋一層果皮;在果皮上面再鋪一層切碎稻草;最後,引人蚯蚓種源,蓋上飼養器的蓋子,蚯蚓會自行繁殖。②土池飼養法:這是在室內或露天大棚內的地面上挖一坑,或以磚砌成池子,把有機物飼料或腐敗的雜草與樹葉等放入土池內,池內溫度保持在15~28℃,濕度75%左右;然後,引蚯蚓種源即可生長繁殖。③卧床飼養法,在露天大棚內,以40%的稻草、樹葉與60%的禽畜糞便、陰溝泥、木屑等作為飼料,並堆成高達0.5~1米的長形飼養床;上述飼料的濕度以手捏成團而撒地即散為宜;然後,引入蚯蚓種源;在飼養床上面覆蓋濕的粗麻布或草墊;蚯蚓即會繁衍,而每月可收獲一次。

飼養蚯蚓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飼養蚯蚓的場地,應夏涼避光,冬季避風而向陽;也要防止螞蟻、蟑螂、蛙類或鼠類等的侵襲;且要防止農葯、煙霧等的污染,每平方米可養3萬條蚯蚓。②飼養環境的空氣濕度需在70%~80%。飼養大蚯蚓的飼養土濕度要求控制在37%一41%范圍。小蚯蚓在33%~35%。如果飼養土水分低於18%(即手捏不成團,指縫無水滴),則太干,蚯蚓無法正常生活;若低於10%,蚯蚓即蜷曲而進入休眠,變干而死。③蚯蚓的飼養場應保持安靜,避免震盪與噪音干擾,以利養好蚯蚓。④蚯蚓愛吃的飼料是飼養土。飼養土是由樹葉、稻草、雜草、蛋殼、動物屍體、禽畜糞便、製糖等工業下腳料,以及污泥等組成。這種飼料應無酸無臭味,且呈咖啡色;pH值在5.8~7.6或近中性,如若偏酸或偏鹼,會引起蚯蚓外逃。飼料的濕度應手捏成團,撒地即散為宜;太濕時,易滋生線蟲、小蜘蛛,蚯蚓即被干擾而影響生存。夏季不宜喂水果、紅薯等易霉變的食物,以免造成病菌感染。投喂的飼料應是經過發酵的。且能使飼養土疏鬆與透氣的冬季,應投喂易發酵的飼料,以便增溫防凍。當配製飼養土時,雞糞不宜超過20%,因雞糞在發酵過程中易產生氨氣。會使蚯蚓中毒而死。⑤當蚯蚓的飼料中產生的甲烷、氨、硫化氫等有毒氣體高於15%時,要及時處理,否則蚯蚓會出血性中毒而死。⑥根據蚯蚓的個體大小,應及時分離。大的蚯蚓不願與較小的蚯蚓同居。因此,當小蚯蚓已能覓食時,就應把它們與大蚯蚓分離出來飼養;不然,大蚯蚓就會往外離去。⑦蚯蚓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如果超過40℃,就要通風降溫。冬季,應使飼養床或飼養容器的溫度保持在15~25℃,以適合蚯蚓生長。⑧掌握好蚯蚓繁殖的溫濕度。每條蚯蚓都能繁殖,它們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也能自體受精,但最適的生長與繁殖溫度為15~25℃,濕度為45%~75%。在適宜的條件下,性成熟的蚯蚓能每月繁殖一次,如果管理不當,也可能長時期不產卵。剛產下的卵透明,呈橢圓或紡錘形,最初呈乳黃色,7天左右即變成紅色,再經7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小蚯蚓。小蚯蚓至60~70日齡,性已成熟。約4個月齡,即可分離出來飼養。蚯蚓卵的孵化時間與溫度負相關,適當加溫可縮短孵化時間。

閱讀全文

與我愛發明餌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