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求道型創造

求道型創造

發布時間:2021-06-14 09:25:22

❶ 為什麼說創造型的想像作文是低年級兒童的最佳作文訓練形式

1、問題提示法

首先引導孩子根據圖畫或作文題目,提出若干個相關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就等於找到了「寫話」的內容,然後將內容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寫作思路。

為了讓孩子有個樣板可模仿,可按人、事、景、物四類文章分別編寫「問題提綱」,供孩子參考,讓孩子在仿照中學會創新,從而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使「寫話」的內容豐富起來。
例:
《我的媽媽》
(1)她是誰?(2)她長得怎樣?(3)她干什麼工作?(4)她最關心的是誰?(5)你喜歡她嗎?
《課間十分鍾》
(1)這是什麼時間?(2)在什麼地方?(3)有些什麼人?(4)他們在干什麼?(5)他們的心情怎樣?
《秋天的校園》
(1)這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2)這是什麼季節?(3)有哪些景物?(4)景物發生了什麼變化?(5)你看到這景色有什麼感受?
《愛吃的水果》
(1)它是什麼樣的?(2)它的顏色是怎樣的?(3)它的味道怎樣?(4)它對人們有什麼作用?(5)你喜歡它嗎?
但這種方法有個弊端,孩子也許只會簡單地對答,形成一些散裝的零件,寫出的話呆板、單一,缺乏連貫性和條理性。那麼我們可以採用下面一個方法。

2、詞語聯接法
為了讓孩子說起話來有條有理,寫起話來具有連貫性,可以根據「寫話」內容適當提供一些聯接詞。
如:「首先——接著——然後——最後——」「有的——有的——還有的——」「有時——有時——」等等。孩子可選擇合適的聯接詞,將單個的「零件」串起來,很自然地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的「話」說起來才通順,讀起來才合理。
3、語句擴充法
只搭好骨架,而沒有豐富的語言材料作血肉,讀起來就會澀澀的,不生動。
如何引導孩子將「話」中的重點句子寫得更詳細更具體更有文采呢?運用「語句擴充法」逐步讓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話」寫得更豐滿些。
例如:孩子寫《小鬧鍾》有關作用只寫了一句話「它每天六點半鍾叫我起床。」針對這句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1)六點半是清早還是傍晚呢?(2)它用怎樣的聲音叫你呢?(3)它為什麼這么早就叫你起床?(4)如果把它當成會說話的小夥伴,它會怎樣說呢?
兒子經過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擴充寫成一段話:每天清早,一到六點半鍾,「鈴——」小鬧鍾就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好像在說:「喂,快起來,快起來,早起身體好,上學不遲到。」

4、詞句積累法

要使文章寫得優美,還需要好詞好句的點綴,而且「語句擴充法」最重要的是擴充一些精妙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這對於剛上學不足一年識字量不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一階段的孩子認識水平、認知能力以及生活閱歷非常有限,做家長的應充分利用家庭空間給孩子創造一個積累和運用好詞好句的良好環境。
【01.卡片積累】
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積累,可以為孩子准備多個小檔案袋,分別配上名稱,如顏色、味道、形狀。
每當他學完一篇新的課文或在閱讀課外書籍時,就可以指導他收集較好的詞語並製作成卡片,分別裝入相應的袋子中。這樣既能讓孩子在製作中學會識詞寫詞,又能夠讓孩子了解詞的類別,並學會應用在生活、學習中。
如「顏色」的檔案袋裡就收集了:白里透紅、白嫩嫩、黃燦燦、紅彤彤、潔白、碧綠、瓦藍、綠油油、黑乎乎等等詞語卡片;「味道」袋裡有:香噴噴、甜滋滋、香甜可口、清涼酸甜、又苦又澀等等詞語卡片;「形狀」袋裡有:尖尖的、彎彎的、圓滾滾、細長、橢圓等等詞語卡片。
有時吃水果,我就會讓孩子自己去找出能表示這種水果的特點的詞語卡片,拿出來認一認,讀一讀,並試著用這些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再將這幾句話連成一段話寫成日記。
這種卡片積累法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性和恆心,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收獲。

【02.游戲積累】
要活躍孩子「寫話」的思維,要求孩子必須學會觀察和分析生活周圍的事物。因此詞句的積累應聯系生活的點點滴滴,引導孩子處處留心,處處分析思考:該怎樣說會使句子更生動形象?為了不讓孩子承受太重的學習壓力,可以常常以各種游戲來激發孩子說話的興致。
✔說一說,看用哪個詞最好?
這種方法可稱為「換詞」游戲,主要是幫助孩子積累和運用同義詞,使句子內容豐富而靈活。如孩子帶回數學試卷,他得了一百分。此時,家長故意問他:「你的心情怎樣?」「我高興極了!」孩子不假思索地說。「換個詞,還可以怎麼說?」「我開心極了!」家長如果鼓勵孩子多換幾種說法,多經過思考和查書尋找,就能夠找出好幾種表示「高興」的詞語。
✔仿一仿,看誰仿得像?
這種方法可稱為「仿句」游戲,在生活的空閑里,說一說,仿一仿,輕松地得到說話的訓練,為「寫話」打下基礎。家長可主導與孩子間的仿句對話——「小草鑽出來。」「太陽升起來。」「嫩綠的小草鑽出來。」「火紅的太陽升起來。」「嫩綠的小草從土裡悄悄地鑽出來。」「火紅的太陽從山上慢慢地升起來。」這樣的訓練,能讓孩子逐漸學會把句子說得更具體、更生動、更完整。
✔想一想,用怎樣的話兒來形容?
外面下雨了,讓孩子去聽一聽,雨聲是怎樣的?看一看,滴落下來的雨花是怎樣的?再用手接一接,雨水淋濕了自己的手,感覺是怎樣的?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從留意生活的點滴開始學會了積累,從切身的體會中學會了運用。
✔比一比,誰想得妙?
主要是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力求使句子說得生動有趣。比如家長引導孩子觀察天上的雲彩——「一團一團的白雲像棉花。」孩子想了想,也說:「一堆一堆的白雲像牆壁。」家長補充說:「天上有個雪人在對我笑。」孩子說:「天上有個小白兔在蹦蹦跳跳。」
適當展開聯想與想像,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能開發孩子的語言思維能力。如若家長能讓孩子多在生活中觀察、想像並運用,那麼孩子既能實地觀察,實地體驗,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比起單一的聽課,比起枯燥的家教,比起緊張的補習,效果不是更好些嗎?

❷ 放棄型似,追求情似,進而,型情皆不似,以求道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感情已經變淡了,情誼和道義又剩多少呢?過去是事情就像煙霧一樣隨風消散了。將的是時過境遷,感情和道義都變化,往事不可追憶的事情。

❸ 求道歷史題

隨著耜耕農業和家畜飼養業的發展,河姆渡先民的生活狀況得到了改變。但是,盡管耜耕農業和家畜業為河姆渡先民增加了產品,仍然還要靠漁獵和採集作為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河姆渡遺址出土動物遺骸數量巨大,其中僅能鑒別屬、種者達六十一個門類,還有許多骨骸是不知其名的。如果把這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加在一起,其數量肯定居國內外已發掘的同時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之首。這表明河姆渡先民漁獵活動是非常頻繁的。
河姆渡遺址北面有廣闊的水域,沼澤湖泊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水生動物資源。南面有深山密林、灌木叢林和茵茵綠草,也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豐富的陸生動物資源。總之,優越的自然環境為河姆渡先民提供了充足的
自然資源。《屍子·廣澤》記載:「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庖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漁獵是原始社會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有關遺物推測,河姆渡先民利用彈弓發射陶彈丸擊落飛鳥,也有的用弓發射骨鏃擊落飛鳥。河姆渡第一期文化有一種C型Ⅱ式骨鏃。圓柱形長鋒,鋒尖多圓鈍。一些研究民族學的學者告知,在一些少數民族中
有這樣一種習慣,為了獵取有美麗羽毛的鳥,怕傷它的身子,就用類似河姆渡這種箭鏃。強弓可以發射箭鏃擊倒野獸。河姆渡出土了各式各樣的箭鏃一千七百件之多,這與河姆渡先民廣泛使用弓箭狩獵有密切關系。像鹿一類的
動物抵抗力弱且數量多,喜成群結隊外出覓食游閑,容易成為河姆渡先民的首選目標。這可以從河姆渡遺址出土大量的鹿類標本中可得到證實。而且鹿類的下頜骨大都十分殘缺破損,意味著確實曾被食用。從出土的動物標本來
分析,犀、象、虎、熊一類大型動物骨骼標本數量很少,說明這些動物的確兇悍無比,不易捕殺。
根據專家們對動物骨骼鑒定的意見,水生動物也是河姆渡先民的主要肉食來源,魚類、龜鱉類等水生動物的遺骸之多,不勝細數,僅龜的遺骸就有
一千九百七十多個個體。從出土工具看,河姆渡先民捕捉水生動物主要是用骨魚鏢和骨鏃,魚鏢僅發現二件,不可能成為當時主要的漁獵工具,推測用弓箭捕魚可能是當時主要捕魚手段。據說鄂倫春族、高山族和黎族等少數民
族過去也常用此辦法捕魚,一般是在皓月當空,魚兒浮出水面時,人們舉弓射魚。還有一種辦法可能就是徒手捕魚,據說古代彝族男人善伏水取魚,摸魚主要有掏洞和捉地魚等方法。當代原始民族中,居住在秘魯亞馬遜叢林里
的基巴羅部族今天仍採用徒手捕魚法。「她們通常赤手空拳站在水裡,以她們粗厚的手掌來捉那滑溜溜的魚」。河姆渡遺址里還發現個別網墜,不排除當時人們還採用結網捕魚的方法。
採集和漁獵是原始社會最古老的兩項生產活動。在河姆渡遺址有限的發
掘面積中,發現當時河姆渡先民的植物類採集品就有橡子、南酸棗、菱角、
槐樹子及芡實等,這些野果除南酸棗外,都是富有澱粉的堅果。這些果籽埋
藏在地層中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成堆成坑出現,有的坑裡果籽足足盛裝一筐
也還有餘,可見野果數量之巨。從野果的完整情況看,許多果籽是被掰成兩
半的,表明它已為河姆渡先民所食用。這些野果多在秋天成熟採摘貯藏,以
備冬日之需,補充糧食之不足。
在發掘現場還發現有赤皮桐、細葉香桂、江浙釣樟、山雞椒、苦櫧及桑
科天仙果等樹種的葉片,也曾發現過楓香的果實。因河姆渡處於濕熱溫潤的
水網與森林交接地帶,可能蚊蟲特別多,燃樟葉可驅蚊除穢,被蚊蟲叮咬後
人的身體奇癢,起疙瘩,煮熬樟葉所得水油相似於現代的風油精,可起到止
癢、散毒和消腫的功效。楓香樹也是一種很好的葯材,其葉、根、果也可直
接入葯,根可祛風濕,葉可疏風解表,還可消炎,果則可通經活絡。

❹ 在西行取經求道的眾多僧人中,玄奘是取經的第一人嗎

玄奘不是去西行取經的第一人,在他之前也有僧人去。

❺ 怎麼求正道

是世界中所有的規律都遵循自然的法則,而道也就是由自然而生,道這個東西啊就像人心一樣,大時可容納天地萬物,小時卻又非常的小,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而世間的一切卻都由「道」所生,卻也由「道」所滅,我們只是「道」所發展之中的一環,,總歸一句話,所謂得道就是我們的「心」

❻ 人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求道,也就是追求理想,如果只知金錢,人生也就沒意義了。

人生的意義在於頓悟 覺悟 領悟 大徹大悟。。。關鍵在於一個悟字。。。
人生的終極意義在於慈悲。。。
人生的意義就是享受人生 不然為什麼人死後會說享年100歲呢。。。
生命的意義在於完全的融入 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目的。。。
生命的意義就是問道,不是記在紙上,而是記在我們的遺傳密碼DNA上!
人生意義的最高境界是自在 心無掛礙。。。菩薩、佛的境界。。。內心的修為 以渡盡天下眾生為己任。。。

生命的意義:有一本書上面說,在生命的基礎地,並沒有任何世界的意義 ,只是渾然的天成,我們都在時間里成長,然後在時間里滅亡,我們來了,然後我們走了,我們想抓住些什麼,生命卻在指間流逝,我們想鞏固一些生命的意義,卻在時間的洪流里被沖潰,是啊,我們來的何其無奈,走的又何其無奈,既然早走晚走都是同樣的無奈,那麼早走幾步,也沒什麼值得好悲哀的,人就是矛盾的動物,明明知道生命沒有恆常,卻總是不肯一展歡顏,還是不能夠看透生死,笑談生死,不虛此生。

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仁者,愛人」,就是去愛別人、幫助別人、體恤別人;「仁」還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即好事要與別人分享,不可獨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即壞事不可強加於人,比如你不希望自己得大病,也就不要讓你的職工在有毒的環境下工作身患重症。「仁」還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能私心、慾望膨脹,不擇手段。「仁者愛人」,強調要善待人、友愛人。

延參法師
心是創造一切的平台
心能承載一切 能包容一切
一切唯心造 心能改變一切
只要你的這個心能左右你的命運
你的心能不背離善良 不背離慈悲
你的心能堅守這個良知的陣地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只要記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對了

自我感覺。快樂就好,想想如果知道自己明天就死了是什麼感覺。什麼都無所謂了
有多少人想活都活不了! 你要想下!生命很重要的!
沒什麼意義,不過你還是要來體驗一把。唉
你說,世間多少生命,幾度春秋,又有誰知道生命的意義?
但是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它很珍貴。是你體驗世界的唯一機會。
人生有意義嗎?一定要賺錢、一定要結婚、一定要有孩子,然後讓孩子將這一切重來一遍嗎?如果不快樂,這一切實在是毫無意義。
人生如果有意義,如果值得擁有一次生命,那便是快樂,發自本心的快樂與自在。

《禮記》上說:「人者天地之心也。」這就是說,人是宇宙的自我認識、自我覺悟、自我發展。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來自於天地;來自於宇宙。愛因斯坦說過:「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宇宙有法則,有秩序,人的職責就是運用「理性」去發現宇宙的秩序與法則。

"羅慧娟說,上帝藉著那些苦難,把我徹底地打碎,讓我去尋求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麽。死並不可怕,最怕的是死了你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
「如果你想做到人生無憾的話,好好去生活吧,好好去愛吧,不要給自己後悔的機會,」她還說。"

大時代葉天:一個人要成功,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世界,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裡,才能把自己的潛能天分發揮到最高的境界。
你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明天就要死,你會干哪一行,在什麼地方,用完你的最後一天直到死為止。 你找到自己的世界沒有?
人到底怎樣才能成功,怎樣才能找到生存的價值,整個劇中有無數的箴言,只有瘋子葉天這一句最富智慧:「你要找到自己的世界」。

東邪西毒主題曲《一生有意義》 演唱: 羅文、甄妮
女:人海之中找到了你
一切變了有情義
男:從今心中就找到了美
找到了痴愛所依
男:啊啊啊 女:人生匆匆心裡有愛
男:啊啊啊 女:一世有了意義

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 可以吃遍天下美食 簡單 平淡 自在的活著 那真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
人生不就是吃點喝點 自在的活著嗎。。。在解決自己溫飽問題的同時又能夠幫助他人解決溫飽問題 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了。。。
【只要可以開心就別無所求】

【如果我們任何事情都沒有勇氣嘗試,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只有經歷過地獄磨難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人生有千百種可能 最精彩的一刻永遠在明天】

六祖有言:「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又雲:「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心迷則心生,心悟則心寂。心生則念生,心息則念滅。我息一切心,即無一切念。我無種種心,即無種種念。修行人如能七日七夜不動念頭,即可得正道。古德雲:「諸人心心不息,念念無住。若能於不息處息,於念處無念,自合無生之理。」此是寂心息念一法。永嘉雲:「凡俗多於事礙理,境礙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遣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此亦即寂心息念一法。
心可成佛,心可成道;心亦礙佛,心亦礙道。就其可成言:即心即佛,即心即道。就其不可成言:即心非佛,即心非道。前者就真心言,後者就凡心言。前者心心無念,後者心心有念。故夾山密公雲:「心本是佛,因念起而漂沉;岩實不移,因舟行而鶩驟。」眾相現而本體不動,聲色俱而不隨不壞;如雁過長空空無跡,影沉寒水水無心;但自得真心自體矣。」
玉虛子詩謂:「物物元無物,心非形亦非;三般觀曉悟,悟者不知誰?」又雲:「無無藏妙有,有有觀真空;湛然俱不立,常寂性融融。」這是徹了語。此意通三教,萬法無二門,入者有得!圭峰禪師謂:「心無自相,托境方生。境性本空,由心故現。」若能心境俱泯,體用兩寂,則自心境兩不相礙,本源湛寂清明,自在虛靈,則此心便不祈靜而自靜,不祈息而自息矣!
"摘自 靜心訣要
道家養生學概要_網路"

從容淡定_網路
菩提心_網路
慈悲http://ke..com/view/912543.htm
大慈大悲http://ke..com/view/260377.htm
生命的意義http://ke..com/view/24177.htm
追尋生命的意義http://ke..com/view/1807874.htm
蔡志忠心經31人生的意義 - 視頻 - 優酷視頻 - 在線觀看

❼ 求道學,禪學的書籍!

道學書籍:《道藏》,禪學書籍:《禪宗全書》。
《道藏》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道教經典。它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范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
《禪宗全書》是中文禪宗文獻的匯集。全書分為史傳、宗義、語錄、清規、雜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紀迄二十世紀禪宗典籍五百七十餘部。凡100冊,外加總目引一冊。其中,以語錄部最多,史傳部居次,是迄今為止,中外各國收錄禪宗典籍最多的禪宗類叢書。

❽ 我國古代的偉大創造有哪些包括時間,創造者.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還有如下發明創造: 魯班(建築)——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姓 公輸,名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魯班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工用的 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鋪首、鑽、鑿等,攻城用的可活動的雲梯.相傳,鎖也是魯班發明的.
喻皓(建築)——亦稱預浩,是中國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築師.出生於杭州,他設計的最傑出的建築是北宋國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安遠門內開寶寺中的靈感塔.他還寫了一部木工手藝的書《木經》,共 3 卷.他有造塔魯班之稱.
祖沖之(數學)——南朝的祖沖之利用劉微的割圖術提出了 л的更精確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劉微(數學)——225-295年,魏晉時期的劉微,發明了割圖術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還發明了介線性方程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問題,建立了等差級數前幾項和公式.劉微應和歐幾里德、阿基米德相提並論.
朱世傑(數學)——中國元代數學家.1299 年編撰成中國第一本算學啟蒙,從四則運算到天元術,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1303年,他又寫成了 《四元玉鑒》,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這是一種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個未知數).歐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樣的解法「消元法」.美國科學史家薩頓評價他所著的《四元玉鑒》是整個世界中最傑出的數學著作之一.
張衡(天文學)——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郭守敬(天文學)——是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所做的同類測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天文學)——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天文學)——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學)——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文學家)——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天文學)——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天文學)——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燈具)——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平面繪圖)——224~271 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機械設計)——三國時代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曹魏人,是當時聞名的機械大師.他不僅製造了指南車、記里鼓車,而且改進了綾機,提高織造速度;創制翻車(即龍骨水車);設計並製造了以水力驅動大型歌舞木偶樂隊的機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並無詳盡記載,只知道他當過小官吏,並因不擅辭令,一生並不得志.到宋代,盧道隆於1027年製成記里鼓車,以及吳德仁於1107年同時製成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詳情,則被記載於《宋史?輿服志》中.記里鼓車又名記道車、大章車.它是利用車輪帶動大小不同的一組齒輪,使車輪走滿一里時,其中一個齒輪剛好轉動一圈,該輪軸撥動車上木人打鼓或擊鍾,報告行程,第一個在史書中留下姓名的記里車機械專家,是三國時代的馬鈞.記里鼓車是減速齒輪系的典型.它也是現代計程車、計速器的重要祖先.它的報告里數的設計,也是近代所有機械鍾表中報時木偶的始祖.
李春(橋梁設計)——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發明家)——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科學家)——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杜詩(水力鼓風機)——91~不祥,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淬火技術)——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算經)——三國時期,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數學)——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數學)——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墨子(思想家)——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經》中記載的研究成果有:光的直線傳播、物影的生成、雙影的生成、光的反射現象、物象大小所關涉的條件、平面鏡成像、凹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等若干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孔成像」理論.數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系)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

❾ 說什麼求道成語

立雪求道
解釋:又叫做「程門立雪」,比喻尊敬老師,虛心求教。
出處:《宋史·楊時傳》。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
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後人就以「程門立雪」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

❿ 求道生物關於基因型的問題…財富給最快回答的朋友~(希望能幫我解釋下)

因為一個卵原細胞可以產生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通過減數分裂後得到的DNA數目加倍: AAaaXBXBXbXb
已知三個極體的基因型為a,AXB,aXbXb
所以所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為:AXB

閱讀全文

與求道型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