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隈研吾創造未來

隈研吾創造未來

發布時間:2021-06-14 09:20:26

『壹』 原研哉:為什麼無印良品有一種激發人思考的力量

無印良品在中國擁有眾多的粉絲,它的產品像是有一種魔力,讓人們喜愛、欣賞,平靜之處展現著怎樣的哲學,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先生在2015中國服裝論壇上的演講或許可以讓你找到答案。
他作為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以一雙無視外部世界飛速發展變化的眼睛面對"日常生活",以謙虛但同時尖銳的目光尋找其設計被需要的所在,並將自己精確地安置在他的意圖能夠被賦予生命的地方。
大家上午好!我叫原研哉,請多關照!我是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今天我想跟大家溝通的是作為一個產品,如何讓消費者、讓大眾去接受。如何讓人們像是被魔法激勵了一樣,對產品產生一種想要去理解的慾望。當大家看到這么一個產品,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受到什麼樣的激勵和啟發?
當我們看到一個產品的時候,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水平、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的?當我們看到一杯水的話,這杯水又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是非常甘美?還是味道非常一般,這個感覺是不同的。
長期以來我從事的是信息交流方面的設計,也正是有這樣,我從事參與了很多這樣的設計工作,比如說無印良品的產品。它的精髓理念在什麼地方?人們通過產品感受到幸福在什麼地方?生活的豐富在什麼地方?如果說無印良品跟其他的產品不同,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整個風格,整個理念,其中蘊含著無印良品的一些特點。
「遵循自然,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生活場面」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海報,有很多的女孩子像一家人一樣,在大自然當中,進行非常舒適自然的這樣一種活動,所有的這些女孩子好像都是天然去雕飾的這樣一種存在。
我們拍的這些女孩子,包括這個家庭,是事先沒有做了導演的。在這個鏡頭移動的過程當中,所有的女士,和女孩子們自動地就做出了這樣的一些動作,還唱了歌曲。大家唱的都是自己兒時的歌曲。無印良品並沒有強調無印良品的很多理念,包括它的產品,而是自然而然地展現家庭的這樣一個景象。這個就是無印良品的一個特點,去展現自然。
無印良品門店當中的一些模特也是這樣。他們並不像其他品牌一樣,找的模特非常漂亮,有很長的腿。無印良品的模特,無論是真人模特,還是普通的模特都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那麼如何以這種最朴實簡練的風格去展現人們生活中的必須場面。
大家可以看一下無印良品的海報,在一個有限的排版的范圍內如何去展現出最大限的生活必須、必要的場面。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現在無印良品正在做的一本書叫《素手時然》,這本書里介紹了無印良品從最初創業開始,很多設計方面的一些內容,包括一些流程。
大家可以看一下,素,手,時,然,自然,原有的自然。在這里我們都用了幾個非常簡單的漢字。自然的聲音是什麼樣的?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照片,不同的文字,我們把所有的要素集成到這本書中。這些話語,文字並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而是在普通大眾中流傳的,利用這樣的文章,這樣的畫面,來激發人們的一些想像。
這本書所有的素材都來自於日常生活,如何將生活中的這些素材以新的設計語言去展現,這也是無印良品一直以來所思索的一個問題。
無印良品有一種激發人思考的力量,不是說無印良品本身具有什麼力量,而是說無印良品可以使人們通過產品來引發思考。所有的這些產品都展現著一種非常簡潔、自然、明快的風格。
在最初設計階段,並不是有意識地去表現產品自然和簡潔,而是在自然而然的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遵循了無印良品長期以來所繼承的風格,從而形成了這樣的一個結果。我成為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已經有13個年頭了,我是在松井忠三先生任命為社長之後,與深澤直人先生一道共同參與了整個設計工作。
松井忠三社長也提到,無印良品的產品從最初的只有幾十個,慢慢發展到4000多個,到現在發展為7000多個。我們將這7000多個產品綜合在一起進行考量的話,我們最終得到了一個結果,所有的這些產品跟我們的日常生活,跟我們的家居密切的聯系著。
「家居不是造一個房子讓我們在裡面住,而是這個住宅里融匯了我們對生活的理解。」
我們在推動的一個住宅的項目——House vision,它在日本,還在亞洲,我們結合了新的一些技術,盡管這些新的技術很多是我們從西方學過來的,但如何把它根植於我們亞洲,我們東方的文化這是一個問題。

打個比方,樹上結了果實,大家一般會關注這些果實。但是我們如果細究一下,它的展現重點不都在果實當中,而是這個樹生長在土壤里。日本有日本的土壤,即日本的經濟文化,中國有中國的土壤,即中國的經濟文化。最後在這個肥沃的土壤上長出豐碩的果實。在這樣的一個循環體制下,最終我們會結出非常豐碩的果實,土壤的品質等於慾望的品質,慾望就是對普通消費者的一個教育。
我們知道,住宅跟很多的產業都有緊密的聯系,家電產品也是這樣。像我們可以把住宅實現家電產品化一樣,我們也可以讓家電產品實現住宅化。
在這樣的一個新理念下,不僅家電產品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升華,住宅也可以得到新的功能。通過這樣的嘗試,普通家居會產生變化。不僅是年輕人需要家居住宅,有時間、空閑、經濟能力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利用這樣的中老年的生活和時間去創造出自己希望的生活,這裡面就包括家居這樣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審美方面,不僅僅要一直去傳承,學習的西方審美意識,還要把學來的知識運用到東方的一些審美意識和創造當中。在2013年我們舉辦了這個展覽,企業和設計師聯手展示出的作品,並不是企業已擁有了的,利用他們的新技術來創造的產品,而是在整個市場上,還不曾有過新的嘗試。
和我們聯手的這些設計師都是世界級知名的頂級大師。比如說像本田先生和藤本先生聯手的「本田的移動之家」,整個住宅內部,包括它的外部,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新技術來讓它產生新景象。外觀由隈研吾先生來親手打造,木材沒有進行過多的加工,比如把它切割等,而是利用原有的木材把它搭接而成。
我們的企業作品是一系列有著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作品。既有像日本立柱這樣的企業,打造了這樣一個新的住宅。還有騰本先生和本田先生共同打造的移動之家。
在這個家庭里,不僅可以使用電能,同時還能產生和儲存電能。還有像這種機器人的移動裝置。那麼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家居當中乘坐這樣新的移動裝置,特別是給一些年老的人,一些有身體不適的,有障礙的一些人士都可以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
這樣的一些裝置是在兩年之前展示的,兩年之後的今天,又產生了新的變化。還有一個500人共同居住的大家庭,這是諸友和山本先生共同合作的,我們把它引入到新的建築的作品當中。像這樣的一些作品,這樣的空間,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也非常喜歡。這個是無印良品的家居。我們把它稱為「家居之家」,它沒有牆壁,所有牆壁的部分都是由收納來擔當的。當然,我們知道在家居當中,牆壁是非常重要的。無印良品的這些所有的產品,都採用了非常精密的技術。所有的這些產品,包括收納在內,都有著非常精密的尺寸。
從一把勺子到一所住宅,所有的產品都有著非常統一的設計。無印良品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把它展示在人們的面前,給人們提供新的啟發、啟迪。
還有像鳥屋書店和YKKAP這樣的組合設計師團隊,共同打造這個新的產品。它把這樣的一個古舊住宅在重新改建裝修的過程中,將整個的主導權移交給居住者,讓居住者自發的產生一些新的創想。自己希望住在什麼樣的住宅當中?換句話說,就像做出版物一樣,將編輯權交給居住者。創意階段都是會把整個住宅恢復到一個原始的狀態。
一般來說,普通的居住者也會有很多的自己的想法,把這些理念、創意跟設計師產生一個共鳴,大家集思廣益,就會產生出很多新的對於居住的一些理解。通過這樣的一些新嘗試,我們向大家提供、傳達出一種新的啟示。在整個展覽期間,幾乎每天都會舉辦這樣的演講和溝通。期間有很多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人前來傾聽。
整個的溝通過程中氣氛非常熱烈,幾乎三周左右的展覽期間,有35000人前來觀看。我們以這樣的一個展覽會作為契機,使很多在日本的民眾都對自己的家居包括生活方式都有新的理解。不僅是對住宅的理解,對整個建築方面的理解,還涉及了很多這個其他方面,比如說像能源等等。
我們把這樣一次展覽匯集成書籍之後,無印良品進一步拓展了這個理念,進一步研發出很多新的產品,比如像這樣的一些看上去非常舒適的一些環境等等。無印良品並不是一個作為產品製造的企業來拓展各種各樣的業務。它是在利用在新的這種生活元素當中,進一步發現新的一些元素,那麼同時利用這些元素進行新的嘗試,給人們帶來一些新的啟迪。
這是UR——日本開發機構,他們有幾十萬新的,或者以前的住宅的產品。我們把這些遺留下來的,古舊的,包括廢舊的住宅進行了重新改建,並且引進無印良品的一些新產品,這也是一個新的嘗試。
像這樣的一些產品,包括我們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推廣,可以讓更多的人理解所謂什麼叫新生活,什麼叫無印良品對於新的生活的理解。同樣,在中國的話,無印良品有新的這樣的一些戰略,同樣讓中國的民眾能夠對自己普通的生活產生一些新的理解。
這樣的一種新的嘗試,對於企業推廣一個新的理念非常重要。像大家看到的一些新的住宅產品,我們會向住在這里的住戶進行采訪,住在這里如何?應該說,真正的居住者,居住在裡面的民眾才是企業真正的老師。他們會通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的嘗試和實踐產生一些新的理念,這個理念又會反過來影響企業,影響企業的一些新的理念。
比如,在采訪過程中問一些居住的民眾,你們對於未來還有一些什麼樣的創想和希望?在住宅創想包括他們新的思考過程當中,我們會感到有很多新的潛力和可能性。那不是通過有形的產品讓人們感到舒適,而是要用這樣的一種新的理念去進一步影響消費者。
「我一直主張品牌理念像水一樣,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中盛滿清澈水,那麼我想,希望每個人都會喝到它,飲用它。」
像這樣的無印良品的新產品是非常多的。大家都在思考一些商業問題,我想,給大家提供的這樣的一個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暫時放下商業方面的思索,去進一步思考未來的一些事情。這樣的一個承載未來的平台,要由我們共同打造。
無印良品並不是單純地去提供這樣一個住宅,我們是要把更多的民眾,自己心裡希望建造一座住宅的這樣一種慾望,這樣一種希望,融入到產品的設計當中。通過這樣一個循環的形式進一步影響消費者和民眾。
無印良品的產品就像這樣一個透明的玻璃杯,無印良品在日本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觀念。今天無印良品在中國,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景象,我們很期待。我一直主張的品牌理念就像水一樣,就像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中盛滿清澈的水,希望每個人都會喝到它,飲用它。我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品牌,與更多的人進行更多的交流,謝謝!

『貳』 求助:景區農場廣告詞!尊請各路英雄豪傑踴躍幫忙~~~~~

曾經的夢,曾經的天與地。

『叄』 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日本建築物,你見過嗎

日本在近代的發展確實令世界矚目,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仍然能保留很多傳統文化,不論是服務理念,產品品質還是創新上確實有太多值得我們借鑒,尤其是在建築上,日式風格獨成一派,各種創意設計真是令人大開眼見,不少世界知名的設計師更是把日本的建築設計帶入到了國際頂級的水準,想必是很多人的心之所愛。

日本的建築創意和現代化,而日本人把這些創意和靈感融入設計,以建築物的形式完美呈現,令人驚嘆不已,今天,我們就先為大家收集一些日本最具創意建築,帶大家感受一下創新的力量。

1. 惠比壽東方畫廊 | 東京,澀谷

位於東京澀谷惠比壽街區的東方畫廊,以其獨特的造型,成為全日本最具觀賞性的景點之一。

Garden &House提供了一個創建“更加開放、更加自我意識”的生活方式,傾向於將“綠色”嵌入到住宅之中。生活在這樣的房子里,不論是居住,還是休閑娛樂,都太愜意了吧~

『肆』 北京有哪些建築大師設計的作品

北京的建築大師設計的作品有:銀河SOHO 、當代MOMA、建外SOHO、CCTV新總部、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大劇院、中央美院美術館、三里屯SOHO、長城腳下公社、香山飯店、中銀總部、首都機場第三航站樓。

『伍』 知日·家宅的內容簡介

從白川鄉到京都町家,日本人為何鍾情木製建築?他們如何保存和改良傳統民居?
從軍艦島、同潤會公寓到團地,普通日本人的居所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
從塔之家、電車屋到One Room Mansion,日本「蟻族」如何在都市夾縫中創造生活?
從MUJI之家、不動產媒體到震後復興,日本人如何改造和創想未來的居住環境?
安藤忠雄、隈研吾、東孝光、藤本壯介……日本建築大師用怎樣的虔誠和智慧構築了普通人的家?
《知日·家宅》特集將為你一一揭曉答案。

『陸』 巜走向大自然的未來建築》內容簡介

人的生活方式決定建築和空間的形式。通過對未來生活方式發展趨勢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未來的建築空間形式進行分析和預測。未來的建築空間形式將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第一,生長於自然的建築。隨著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發展,人們對建築的認識將從「人造物」向「自然物」的理解上轉變。既然人是自然的一份子,那麼作為人賴以生活的建築空間也應當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未來的建築將不是以炫耀人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為目標,而是讓建築成為自然環境「天然生成」的一部分。

長城腳下的建築之一,竹屋,隈研吾(日本)設計,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建築成為大自然「天然生成」的一部分

第二,「平面化」的建築空間和規劃。工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人口過度集中,建築只能向高層發展,城市的規劃表現出集中式高密度的分布方式,在這樣的空間中生活,人失去了與大自然交融的機會,身心健康受到不良的影響。未來的建築和城市規劃將朝著「打破集中、趨於分散」的方向發展,即城市規劃從高度集中的模式向郊區、鄉村發展,建築向底層、平面化發展,人造建築的天際線讓位於自然環境的天際線,建築空間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

第三,不留痕跡的建築。傳統的建築在使用期終結之後留給我們的「殘骸」(鋼筋、混凝土)難以處理,我們在一邊「催生」建築,一邊處理「遺體」,雖然有一些建築是可以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保留下來的,但大多數建築尤其是居住建築最終是要處理掉的,處理的過程其實就是資源浪費的過程。未來的建築將會改變這一狀況,盡可能讓建築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後不留痕跡,不要再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處理建築垃圾,更不要佔有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要實現不留痕跡的建築,需要在材料和建築技術上有突破,例如,研究新的無污染可降解的輕型建築材料,開發更便捷的能減少工程量的建築技術。設計在線.中國

2010年上海世博會瑞士館中標方案,Element GmbH展覽設計公司和Buchner Brundler建築設計事務所聯合設計。展館的頂是由鮮花和草地鋪成的「大自然」,參觀者可以坐纜車像蜜蜂一樣近距離感受自然。作為臨時性展館,圍合整合建築的帷幕是用可降解的大豆纖維製成,建築使用結束後,將不留痕跡地回收。

第四,沒有風格的建築。人們習慣於用風格來劃定建築的類型,風格常常束縛人們對建築和環境最根本內容的認識。人對個性化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將會使建築從風格的桎梏中解脫,人們對幸福生活和生存空間的本質有了科學理性的認識之後,將不會再崇尚權威,不再盲目追逐所謂的時尚和潮流,回歸到對安全、健康、舒適、美觀的基本需求上。未來社會將不存在權威,沒有誰能主宰建築的大趨勢,不會再有某一種風格一統天下的局面,建築走向真正的多樣性。www.dolcn.com

通過建築立面和窗戶造型和色彩的變化,彰顯居住者的個性,無風格的建築呈現出多樣化性

綜上所述,人的思想認識將越來越趨於科學和理性,未來的人們將在生存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模式上形成共識,未來的生活方式將是理智的、務實的、多樣化的生活,未來的建築空間將表現出自然化、平面化、無痕跡、無風格的特徵。

『柒』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北京亮馬橋附近的皓空間,我們看見了說出這句「讓建築消失」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的真面貌。

我常常好奇,建築是何其神奇的一種存在,千百年來,人住在各種名字各異的建築里,先是遮風避雨,躲避野獸的侵害,然後漸漸發展出越來越高級的居住文化。我們進入一個房子,身體在下意識里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好或不好,例如空間、結構、材質、空氣的流通和傢具的擺設,更不用說光線對你直觀感受的影響了。不信,你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白晝里,日光自東而西,傳統的門、窗放行它,框定它,切分它,讓它具有形狀,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緩慢變化。因為有了切分和阻隔,因此有了影子,形影相隨,空間就有了生命。

我們講,「登堂入室」。在皓空間,似乎不存在「登」這回事,因為沒有高高的門檻,有的,只是一扇干凈的玻璃門,你靠近,它無聲滑開,然後你就看到了這個:

一片竹林。看上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是嗎?還真不是。

這些竹子,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在日本,它們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染青竹。在一傢具有95年歷史、祖孫三代都在傳承竹器製作技藝的加工廠,原高十米左右的竹子被精挑細選,然後截取當中最直、最勻稱、成色最好的那一段,進行加工。這些直徑在8~10厘米的竹子要經過自然的烘乾、拉直、晾曬,放入染缸進行染色——對,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叫「染青竹」的緣故,然後,工人們還要在竹子中間填充聚氨酯和進行背切,以保證它們50年都不腐爛。
現在覺得它們不是普通的竹子了是嗎?那就再看一遍。

除了「步道」,竹子四周鋪滿黑色鵝卵石,如果你有意放慢腳步,也許會產生行於水邊的錯覺。至於天花板的手敲銅,它們凹凸不同,漫反射著不同時刻的光線,暗黃、亮青、玄黑,三色足以讓人在平靜中又產生期待。

走過玄關外那一段短短又長長的過渡空間,關上同樣是竹子做的竹屏風,一個更大的空間在你眼前展開了。

單人沙發、雙人沙發、多人沙發,桌子,三張抽象畫,很簡單對不對?對。
但這是很有名的設計師設計的:法國人Christian liaigre,擅長室內設計,按照庸俗成功學的說法,就是很會搞裝修的人。單靠圖片你是看不出來的,但是,為了營造一個客廳的氛圍,沙發的靠背角度據說是精心調試過的,坐在其中的人,既不會感到彼此太遠,也不至於感覺太近。

換一個角度看看,回望出口。左邊有一張不規則的桌子。

桌子是三角形的,與大方桌、大圓桌不同,銳角三角形保證了交流時不一樣的彈性,它既可能當作會議桌,也可以當作餐桌。

看看桌子的紋理。在這樣的桌子上吃飯,手不會打滑,當然,要是飯粒掉到桌子上了,好像也比較麻煩。不過話說回來,桌、椅常常是一個房子里相當重要的傢具,桌椅是否舒服好用,決定了你願意坐下來的時間;而當你真的坐下來的時候,眼前的風景有多美,又決定了你願意凝視的時間。

再來一張不同角度的。按照設計師的說法,這個空間要使人產生移步換景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躲到沙發背後看看——不過就是一兩百平米的面積,看起來卻是寬敞無比,白牆與素色的竹簾和諧共處。

像古代銅鏡一般明亮的烤漆板,材料是一級方程式F1邁凱倫車隊指定工廠生產的產品。其版塊線條本來就抽象,再看看倒影里的抽象畫,更有一種映照之感。

對了,黃色那張大畫,是藝術家理查德·特謝爾創作於2013年的《錯亂秩序》。「錯亂秩序(Chaosmos)」是由詹姆斯·喬伊斯在1939年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中創造的混成詞,大概的意思是唯有包容混亂,秩序才能真正存在。但不管怎麼說,抽象畫都不好解釋,你可以看看畫的局部:

湊近了還是挺好看的——只要你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這兩張小尺幅的畫是是法國藝術家克萊爾·西農的作品,她是1986年生人,2009年畢業於巴黎高等藝術學校。這兩張畫看起來像版畫,其實是用油墨刷在畫紙上,你看畫的底部,像不像有受到重力牽引的下墜感?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說說茶室了。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一目瞭然,推開竹簾的門,桌、椅、架、凳、畫、花,如此種種,都已映入眼簾,沒有屏障,沒有通幽,也無需拿了放大鏡似的仔細品鑒。

不過,那樣說好像又不對。與客廳的高挑空間不同,茶室的「地基」被抬高,進入茶室時需要抬腳,這么小小的一個動作,可能會讓人產生微妙的「登堂入室」的感覺;天花板也被壓低,使之更接近日本傳統的茶室,雖然不至於像千利休的茶室那麼狹小低矮,但空間的逼仄,反倒能讓人更清晰地意識到「自我」,並在「忍受」中感受到另一種「和敬清寂」。

最值得一說的,其實就是這些來自浙江安吉竹鄉的竹屏風。在日本,竹屏風被稱為「SUMUSHIKO」,在日本茶室中大量使用,在隈研吾其他的建築作品中也很常見。但區別就在於,日本通常不會做那麼高的竹屏風:4.6米,竹條的寬度和厚度都是4毫米,設計師將竹條和竹條以6毫米的距離進行排列,並固定在膠合竹龍骨上,竹龍骨則通過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進行連接。而單扇竹屏風可以通過軌道懸掛在吊頂上連續成牆,底部則有暗藏的地鎖與地面固定,一旦地鎖開啟,屏風便可以在軌道上任意滑行。

讓我們來看看更多的屏風:

屏風的縫隙切割了光線,但同時又保留了空氣的流通,不啻為一種絕妙的設計。到了夜晚,燈光的介入又使之具有另一番模樣。

在皓空間舉辦的話劇:田沁鑫導演的《青蛇》,茶室與客廳連為一體,光影轉換,變化多端。

茶室之一景。即便空間狹小,也要營造出層次感來。

胡桃木博古架,裡面的茶具均由日本大師設計,其中一把為世界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師黑川雅之的作品,材質為鐵器。

茶室可以飲茶,也可以品香或插花,而規模稍大一點的活動,則需要在展廳進行了。

展廳的入口,白色的簾幕延續東方的意蘊,有一種透光透氣感。

從展廳的盡頭回望入口。這張是很久以前舉辦過的繆曉春的小型展覽,沒有美術館和美術空間的巨大空間,反倒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觀賞一幅畫。

最後一張,安利一下。

我試圖用一種圖示的辦法來展示一個空間、一個建築、一種氣氛,但不得不說明,只有身體的參與,空間的價值才能恰如其分地顯現出來。建議你們親身前往拜訪。
「世界再大,也要有一個地方棲居心靈。」這就是建築。

文/琳琅leanlong(簡書作者)
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2037e1bf969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並標注「簡書作者」。

『捌』 未來的建築

【郭小平】:今天的題目叫走向未來建築。意思就是說通過我們節能建築,到達我們一個叫零消耗的建築歷程,這個歷程是比較艱辛的,但是我們現在開始探討,開始做,我想會有成績的。

2050年的建築不是由我們設計的,是由我們的孩子設計,所以要教育我們的孩子熱愛建築。這是我們的世界,我們在這個既大又小的地方生活,我們要熱愛它。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城市居住,重視環境的保護和生態保護,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作為建築師,應該時刻准備著改變你的觀念和位置。90%的建築物沒有建築師。長期以來,我們人類的技術和認識都融入了建築,但是沒有建築師的規劃。建築有時像一次旅行,一次冒險的活動,它會給我們很多。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在一個美麗的城市居住,喜歡優美的建築,更喜歡未來更多優秀建築的產生。反對先鋒的構想,現在建築沒有風格,應該具備責任、理智、寬容,解放是我們的原則。我們需要更多的現代。

現代的造型。時尚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形式都是新的創造,自由的思考是前提,也是必須。這是我們2007年做的一個招商銀行大廈的項目。它通過四個單體扭曲組合融合成為一個建築。它會成為城市的一個地標。

能源和資源。能源的概念來自於古希臘,叫(energale 音) 。它的概念是影響的力量。在2003年時,英國建築師協會和工程師協會做了一個計算,計算的結果是讓人吃驚的。2020年的倫敦的燈光將熄滅,這個計算是非常簡單的,因為英國目前的狀況是33%的能源來自於煤炭。23%來自於核能,另外28%來自於天然氣。歐盟的政策是2016年,煤炭將禁止使用,如果煤炭將禁止使用,33%的能源沒有辦法供給,那麼倫敦的燈光將熄滅,包括工人的工廠一星期工作4年,只有卧室有暖氣,而客廳沒有暖氣。這種狀況到沒有還沒有新的解決辦法。那麼最終有個共識就是節能。而最好的能源就是節能。所以我們要發展更多的節能建築。萊茵集團總部大樓,萊茵集團是一個德國的能源公司,它是世界500強之一,大概排名在276位。它供應著整個歐洲電能和熱能,1992年它進行了全歐洲的招標,需要做一個節能的建築,我們公司參加了這次招標,對我們建築師來說,當時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一個節能建築。它的節能概念和我們現在的節能完全不同。它的節能概念就是沒有輔助的設施,要平衡我的整體。我們當時就構思了一個雙層玻璃幕牆的體系,這個體系在以前是被運用過的,而作為構建運用在高層中也是第一次。雙層玻璃幕牆,它最大的特點是製造了一個空間,它成為一個節能的可能。在我們這張圖裡面,可以看到,每一個玻璃,它是一個構建,而裡面有空氣罩,這種空氣罩,在夏天阻止了熱能進入室內,而冬天阻止了冷能進入室內。這個被稱為最早的一個節能構建,我們把它稱為魚嘴構建。

它基本解決了我們一個節能的最大問題,我們這個構建並不復雜,對一個建築師來說沒有問題,但是對一個非建築師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整體構建是雙層玻璃幕牆,而魚嘴最重要的內涵是陽光盡可能進入我們的室內。這是外層玻璃幕牆和內層玻璃幕牆,內層玻璃幕牆是可以打開的,停留以後進入我們的通道,然後再進入室內。我們知道我們在高空中,120米的高樓,或者是180米,你是沒有辦法打開窗戶的,那麼就沒有辦法通風,如果有這個玻璃幕牆,你就可以打開,就可以吸收新鮮空氣,這就奠定了我們整個節能體系。這個構建我們把它稱為叫模擬的構建,今天已經發展成數字了。這個構建最重要的原因,有這么一個通風道,通風道之間有一個遮陽簾,它在高空中不會受到風壓的影響,可以高效的遮住陽光。其他的就是我們的暖氣設備,那麼構成了一個整個的遮陽體系。

這個樓又被稱為一個工業產品的典範。因為下面一張我會講到工業產品和建築,在這個建築里基本實現了所有的建築構建在工廠里加工,在工地去安裝,只有在工地傳承的是澆築,這樣更環保,更高效的新建築。在這個控制面板裡面,第一個控制我們的燈光、溫度、遮陽、通話等等等等。這是他們董事長的辦公室,非常簡單。我們做了一個高窗,這樣盡可能使室外的陽光進入室內,然後通過這個高窗傳達到過道里,這是在每個細節做到節能的概念。這個建築是個非常簡單的建築,使用的材料非常簡單。水泥、鋁合金的把手,玻璃。鋁合金,非常簡單,非常結實。這是位於32層的屋頂花園,我們重視了柱子,我們看到這個就是我們的擦窗機,它可以把所有周圍的玻璃全部擦到。一個位於32層的會議室,完全是工業產品組合在一起的一個會議室,上面是可以打開的。

這個建築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導向非常明確,這是位於一個我們建築外的一個電梯層,電梯間,通過這個玻璃,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狀況。我們的電梯和我們國內的做法完全不同,完全使用的是現代材料,不再使用所謂的石材,完全是鋁合金,由工廠里加工的,更現代,更時尚。屋頂的一部分,完全是水泥,然後進行噴塗。這個屋頂叫組合屋頂,這個概念是由工廠加工,把所有的功能全部組合一個構建上,比如說強光、弱光都組合在工業產品里,我們的未來建築就是這樣去發展的。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割斷牆,割斷牆完全是工廠加工的,我們現在中國也是這樣的,在這個建築立百分之百的實現了工業化的建築。

1995年參加的上海世貿國際的投標。這棟樓在2004年建成,但是建成,和我們以前的規劃是完全不同的。中間出現了很多問題,當時98年金融危機,使得這個項目停頓,我們在最初的時候,規劃了一個雙層玻璃幕牆的體系,也是基於萊茵總部大樓的構建設計的。世貿國際廣場位於上海的南京路和西藏路的交界處,我們在這里設計了一個330米的高樓,當時是辦公樓,現在建完以後是五星級酒店,一個49米高的商場,還有一個48米的玻璃屋頂。這是幾個模型的照片,完全的全玻璃幕牆。能夠表現整個建築的結構。天線的部分達到330米,屋頂的部分是265米,目前是最高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們在這里發展了一個適合中國現狀的建築,這個空氣必須是非常干凈的,然而我們測試了上海的空氣質量,發現上海的節度和濕度都不能達到一個標准,就是發展了一個封閉的玻璃幕牆,使它產生一個內循環,照樣起到了節能的效果,在中間放一層遮陽簾,這樣可以阻擋熱量。這個項目,我們進行了實現,完全成功,節能可以達到60%。這是我們發展玻璃幕牆的一個部分。這是去年拍的照片,完全不同。最後的效果圖。

古建築與新建築,我們的概念是欣賞古人的建築,但是不能抄襲。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解決了古人未解決的問題。用現代的科技去做一個時尚的建築,對於以前的老建築,我們應該嘗試收回,或者是重新規劃,創造出一個美好的空間。在做新建築的同時,應該思考30年以後的修繕工作。30年以後,我們才能判斷這個建築是不是給設計斜了?好的建築師做出來的建築,30年要交給別人重新設計,30年以後就看出它的真正好壞。文物保護建築是我們人類的財富,我們必須受到保護,不能任意修改,應該溫情的增加。2002年我們參加了一個城市銀行的改建工作,這是一個古建築,一個老建築,不是古建築。我們進行了重新的規劃,重新的設計,以前是單純的玻璃幕牆,我們設計了雙層的玻璃幕牆,然後將兩個時代的建築,通過一個玻璃面統一起來。這個建築又是一個產生化的建築。我們的內部設計完全是用工廠的構建加工所安裝,使用材料非常簡單,鋁合金、不銹鋼、玻璃。所有的吊頂,叫集合吊頂,集合了所有的工藝,一個好的建築,盡可能使構建越少越好。那麼必要的構建,必須要有,要通過集合的方式集合起來,然後安裝上去。所以建築師必須配合工業設計是共同工作。這是中庭的情景,外面的我們聘請了攝影師拍攝,拍了很多照片,然後把它均勻的貼在玻璃上,顯得非常的活躍。

工業產品與建築。剛才我講過萊茵集團大樓,還有法蘭克福漢莎總部大樓,都是一個產品化的建築,我們未來的建築就應該是產品化的建築,建築師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如何和產品設計師來結合,這有兩個概念。所有的構建由工廠加工,這樣同時進行了規劃。一個是在工廠被高精度的設計加工的產品,更加精緻,更加環保,那麼也保證了工期和時間。這樣工地進行澆築和我們產品進行生產,這樣就縮短了工期,對發展商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未來的建築就是這樣發展的。那麼發展,第一是有產品體系發展,然後工廠加工、運輸,最後組裝。這樣幾個系統就構成了現代建築的整個建造。奧迪場館是一個法蘭克福、東京和巴黎的汽車博覽會的一個場館,這是1999年參加設計的一個項目,它是全工業化的一個設計。非常簡單的設計,我們在白天首先是研究了整個場館人、流向和曲線。3D圖,建立這么一個模型,開始我們的設計。重要的概念很簡單,我們要做一個場館。這個場館能幫助我們整個場館運行,這樣使這個場館容易拆卸,容易運輸,因為法蘭克福要參加巴黎的,還有參加東京的。由這么幾個弧形構成了整個的弧形。鋁合金,玻璃,玻璃是透明玻璃和有色玻璃。這是鋁合金的構建。鋁合金的支撐構建,這是工廠加工的狀況。安裝的情景。這是一張位置圖,我們這個建築的整個玻璃,每一個玻璃都是尺寸不同的。所以每個玻璃必須標碼。在安裝的時候標碼,在拆卸的時候還要標碼,標碼以後還要參加另外一個地方的展覽。我們可以看到9099,下面1010。我們參加了四個博覽會,沒有一塊玻璃被損傷的。通過不同的燈光表現不同的空間。這是一個F1的場館。運動設計。這是A2,在後面設計了很多顯象屏。對奧迪來說,我想我們知道,最好的品牌賓士、寶馬,賓士的場館對他們來說,賓士是以汽車老大發明者的身份出現,而寶馬表現在運動。所以奧迪非常重視場館的設計,所以就設計這么一個不同尋常的,視覺沖擊力很強的場館。

空氣。空氣在我們建築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建築師要做一個節能建築,主要的問題是解決通風問題。准備著各種可能和各種辦法去解決我們的問題。建築的另一概念就是恰當,對於每個工程,都有其恰當的解決方法。

照片是科隆國際機場的一個設計,這個建築被稱為高科技的典範。它是集中了建築師、工程師、行業專家、物理學專家,完成了這么一個產品。這是一個叫做慕尼黑的高樓,我們1992年參加投標,到2002年才結束建築。當時的甲方是德國的銀行,我們設計了一個雙層玻璃幕牆的體系,而且由計算機來控制通道,設計完成以後,到1999年甲方變了,換成了美國的地產商,他們更重視效率,他們需要單層玻璃幕牆,這樣我們就重新規劃,但是單層玻璃幕牆的概念,不是我們想像的單層玻璃幕牆,而且具有雙層玻璃幕牆的功效。我們就發展了這么一個通風構建,這個樓的高度我們設計了三個高度,一個320米,後來設計280米,最後建成140米。因為慕尼黑不允許設計高樓的。我們這個通風構建,通過一個馬達,由計算機控制著,向外開啟,然後進行自然通風,這樣就保證你的辦公室接受自然空氣,而且空氣是通過側面進入,你不會有風壓的。完成了我們自然通風的體系,而且是單層玻璃幕牆,這樣對我們中國建築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它造價要比雙層玻璃幕牆低很多,最重要的是建築師要有好的構想,配合工程師完成這個設計。整整10年的時間,單層玻璃幕牆具有雙層玻璃幕牆的功效,現在的技術更成熟了。就是這么一個構建來完成我們整個通風,今天的技術和工藝,對這些構建是沒有問題的。從奧林匹克中心看到的一個場景,

美。美在希臘語裡面是真實的概念。如果它是木頭,就應該看著像木頭。如果它是竹子,就應該看上去像竹子,這就是我們的真實。美的建築,簡單的體量。這是我們參加2002年歐洲空客組裝車間的一個設計,我們設計了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屋頂,美和時尚,在建築中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正確的建築往往是美的,而醜陋的建築往往是一個錯誤的結果。美和純粹,美的形體。這是五合國際在2007年參加的一個叫招商銀行的一個設計,我們把它定為NV廣場,這個設計叫做漸變的具有中國意義的一個設計。我們知道新的設計就是把一個建築扭曲過來,一個方的扭曲過來放在那兒,這是歐洲的做法,而我們中國更含蓄。這個建築它是這樣的,底層是直線,逐漸到上層就成為一個弧線了。這個漸變圖,從一個弧線逐漸轉換為一個直線的形體。當會覺得當你從樓轉一圈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下面看著是直線到上面就變成弧線,這就是我們中國含蓄的一種扭轉。可以看到下面是直線,到上面就轉換成圓的,下面是圓的,到上面就轉換成直的,是一個簡單而具有內涵形體。

沒有慣例,新的想法不受慣例的約束。建築應該使城市更有魅力。在設計一個建築之前,必須考慮到這個建築建完以後的結果和效果。那麼不能在建完之前再回憶過去,必須搶先做出決定來。這兩個照片可以做一個對比。建或者不建。建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或者不建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是一個柏林的住宅。在柏林建築一個新的古建築,我們的概念是最好別建。

零能源建築是我們未來建築的前提。我們嘗試著沒有其他輔助的設備,使我們的建築運行,這就是我們的零能源建築。我們想使一些建築成為收集器,然後平衡整個能源。這條道路是非常艱辛的,也是非常復雜的。我們應該現在就開始工作,而且應該受到各方面的重視。(蘇加特 音)火車站是零能源建築的代表,蘇加特火車站是21世紀項目的一項,整個投資是25億歐元,它的舊建築改造只是這個項目的一項,這個項目是1998年、1999年世界招標,那麼邀請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師,我們公司也參加了這個項目。我和我的同事們到蘇加特公園,發現那個公園非常美,蘇加特政府希望能夠保留這個花園,而我們大多數建築師設計了一個橫向的大廳,破壞了整個宮殿花園的情景。我們就給大家講一個童話,我說我們設計的蘇加特火車站放在地下,然後加一個頂,弄幾個光眼,這個就是我們的火車站,沒有很多哲學,非常簡單,但是工作起來是非常復雜的。這是蘇加特火車站周圍的景觀,非常漂亮。一個1:30的模型,可以看到把火車站放在地下,上面的情景,通過兩個半圓的玻璃殼,進入我們的蘇加特火車站,這是老火車站的情景。這樣我們通過光眼的排列,保留了整個宮殿花園的完美。我們設計了光眼,這個光眼解決了幾個最重要的問題,通風、自然光通風。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是它的結構體系非常復雜,而且我們從未遇到。我們的結構部分是世界著名的一個結構大師,他是蘇加特清潔研究所的所長,他在1993年就用肥皂末做了一個模型,很簡單,在結構上是這樣的。一個單立支撐一個膜的組合,必須要通過一個孔才能實現,我們把這張圖傳給了他,他說我以前做過這個,你們可行,你們可行就去工作。這個項目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和實驗,特別是結構的實驗。這是第一張結構的網路圖。通過一個網球拍來研究受力的狀況。受力的研究。膜的研究。這就是我們最後完成的光眼。我們通過一個1:30的模型,最後發現直接進入光眼的光線是5%到15%,在白天,通過光眼照射到地下火車站就足夠了,可以說這個能源可以成零能源的建築。各種各樣樂觀實驗。包括風向實驗,這是中午燈光照射的模型實驗。在建築里節能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自然燈光的使用,我們在北京的很多辦公室,現在燈光用的是燈光,而不是自然光。因為我們的遮陽技術一直沒有突破這個問題。節能最重要的是通風、遮陽和自然光的使用。蘇加特火車站自然光的使用非常明顯,到了晚上我們通過站台旁邊的燈光,反射到弧形的屋頂上,會感受到一個奇特的景觀。到了冬天,通風窗本來阻擋寒流進入室內,因為這個建築是處於地下6米,所以它產生了一個效應,冬天的溫度不會低於零度,而夏天從來沒有超過20度的。所以說這個建築就被稱為我們的零能源建築。這是幾張效果圖。一個完美的宮殿花園的情景。謝謝大家的注意力。

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

【主持人】:非常感謝郭小平先生的演講。我們說城市是建築的載體地建築是城市的靈魂,我相信聽了郭先生的演講,他們對新建築、新工藝有了新的了解,大家如果有一些問題,就剛才郭先生講的,或者您感興趣的話題可以提出問題。

【提問】:剛才看了蘇加特的火車站,我想北京南站,我想問一下,本身的初始投資和天然光的採用,在剛才這個案例裡面,有沒有做比較。

【郭小平】:蘇加特火車站是21世紀蘇加特一項,所以本身投資很大。對於市政府來說,它是一個工業城,所以在資金上沒有問題。在投標中,從來沒有提出關於資金的問題。我們這個項目,1999參加投標,2000年中標,2005年真正開始規劃,那麼到了2009年才能規劃完畢。現在正在施工,到了2013年,到2014年才結束。所以市政府沒有向我們提出關於這個造價問題。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麼?對於德國人、歐洲人來說能源的問題。我們剛才講到在德國、英國,基本上煤炭占電力的30%左右。到2016年,這個煤炭將被廢除,2020年以後,我們的核電廠也被廢除,所以能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歐洲的發展商和建築師都在努力做節能建築。

【提問】:您剛才講的零能源火車站,如果說夜間照明的話呢?

【郭小平】:我們在建築周圍鋪設了太陽能接受板,來輔助它的照明。因為取暖和燈光,取暖、通風、冷氣是不需要的。只是一個照明。現在的技術已經沒有問題了。現在在規劃了一個零能源的城市,大概是5萬元,我們把它稱為全零能源的城市,主要的技術來自於美國通用電器的技術,很簡單,其實並不復雜。太陽能、風能,但是建築最重要的是要保證你的建築能節約50%的能源,其他50%由太陽能接受辦、風力發電、地熱來完成。

【提問】:您認為中國的未來的節能建築,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去發展?另外,如果您作為一個中國的節能建築的設計師來講,您會採取哪些措施?

【郭小平】: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作為建築師來說,做民用建築和工業建築是兩種不同的體系,民用建築,單個建築和群體建築又是不同的體系,我們要做,辦公建築和公共建築是用高科技的手法,民用的建築多依靠可持續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其實這些技術都非常成熟,只是使用問題。太陽能在歐洲已經是普遍的被使用了,但是關鍵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因為太陽能有一個系統,一個系統是製造熱能,另外一個是可以製造電,但是電能,如果你單家製造的話,你這個電是沒有辦法自己使用的,你必須把它注入到地區,或者有一個儲存器,這個儲存器非常貴,在歐洲是這樣的,你要製造一度電,國家給你三度電的價格,中國現在沒有,我想政策會逐漸變的,而且民用發電逐漸發展。英國幾個年輕人發展了風力發電,在自己房子放一個風力發電就可以了。現在這個技術被萊茵集團購買了,它現在開始生產每家每戶可以安裝的發電機。而且新能源在德國發展非常快。

【提問】:我們常常提到以人為本,人最舒適的溫度是20度到23度之間,我們從剛才看到那個建築,包括我對中國一些所謂節能建築,我覺得零能耗是不能夠實現的,因為從目前研究的能源來說,是通過一種能推動另外一種能,這種技術也好,需要的一些能量,我覺得零能源只是一種噱頭,這個怎麼來理解?

【郭小平】:我們在推技術和發展中的問題,很多發展商會以造價、可實施性、技術來談,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做一個節能建築,目前的狀況,中國沒有感受到能源的危機,我們只感受到汽車油價的提高,電力在歐洲每年都提高,如果我們電力再提高的話,我們的發展就會緊迫,那樣這樣就會需要節能建築了。剛才說到技術,德國,歐洲比我們的空氣要干凈。他們打開窗戶是沒有問題的,我們通過技術很簡單的,如果是個雙層玻璃幕牆,你通過一個轉換,是可以把熱風轉換成冷風的。技術會完成一切的,就像現在的地熱一樣,地熱通過一個泵,取出地下水,通過轉換,這個地下水也許只有20度、30度,但是通過轉換就是你所需要的溫度。而且我們現在中國的工藝,已經沒有問題可以做到歐洲這樣的東西。只不過因為時間問題,造價問題,在歐洲做這些建築,不是每個發展商都能做到的。萊茵集團是世界500強,漢莎集團也是世界500強,什麼奧迪,都是很大的企業。中國在發展,我想很快可以實現的。

【提問】:我們知道在國內現在萬科是在做住宅這一塊產品,已經有一個比較常規的一個發展。但是在公共領域,比如說寫字樓這塊,實際上產品化是非常非常低的,幾乎沒有。比如說我們項目設計師說,大堂,比如說在做大堂時候,其實要找很多相應的,從國外這塊,可能找的資料也是比較少,我想了解一下,比如說就萊茵集團大廈,它的大堂,或者說您了解的產品化比較高的,它現在做到一個什麼程度?能夠在工廠加工的?我就單講一點,在大堂這塊有什麼樣的狀況?

【郭小平】:我們設計是這樣的,我們在中標以後,我們公司是這樣一個體系,當時有150人,有一個叫產品設計部,這個設計部八個產品設計師,我們有建築師做領導,然後他們來配合我們做,在這期間,我們把任務交給我們的產品設計師,我們的產品設計師設計了以後,然後交給工廠,交給西門子去做,所以在德國非常簡單,我們一開始做產品,就有產品設計師進入我們的團隊去做,而萊茵集團總部所有的構建都是在車間加工的,只有現場的水泥澆築,這個問題在中國是沒有問題可以解決的,只不過現在這個系統還沒有成立。建築設計完以後,就交給室內設計,那麼工廠里開始做吊頂。

【提問】: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像西門子這樣的公司,它在德國的建築設計裡面,也有一些標準的模式,可以去參照,這樣實際上生產的模具也好,已經形成了一個長期的配合?

【郭小平】:對。我們的產品設計師和我們建築師不同,產品設計師,更注重產品的工藝,他們對流程、工藝非常了解。他們做出的東西,可以把它直接生產,而我們建築師,我們發展過程中,要經過玻璃幕牆的發展,玻璃幕牆公司是建築師和工廠的一個媒介,我們設計完以後,經過他們發展,他們會告訴我們這個能不能做出來,但是不承擔責任。責任是建築師承擔的。這個構建如果不運行的話,這是建築師的問題。在德國產品設計師非常成熟,而且對來建築師事務所,不僅僅是建築設計,已經發展到整個的產品設計。而且是一個完善的工業化的產品設計。我在德國設計事務所已經准備了一些傢具,通過他們的長期合作夥伴,像西門子,然後推向市場,作為建築師只拿設計費就可以了。

【提問】:包括照明設計這樣的東西,在工廠里完成就可以了?

【郭小平】:對。未來可能是兩個東西,這是和發展商挑選匹配的產品,或者是設計在工廠加工完成。

【提問】:剛才您多次提到一個組合吊頂,這樣的組合吊頂,大部分組合了哪些功能?

【郭小平】:兩種系統,在我們萊茵集團大樓,或者是法蘭克福漢莎總部,都組合的室內所需要的,比如說噴淋、強燈光,弱燈光,然後這些被組合的燈光,會在一個顯示板裡面全部顯示,由我們的模擬控制面板去控制。而在我們建築中,這些集合越少越好,我們建築師就是把這些系統簡化,然後組合在一個面板上安裝。

【提問】:比如說噴淋的話,它必然有管道,這個組合吊頂和另外一個組合吊頂,因為管道不同,有區別,這個組合不可能工廠化生產。

【郭小平】:也是工廠化生產的,有一個統一的設計,然後配備產品設計師完成,沒有出現其他的問題。

【提問】:就是那個暖氣管道。

【提問】:能源系統那塊,您不是特別了解是吧?

【郭小平】:對。這兩個系統是這樣的,包括建築樓,一個建築師是不行的,要配合其他工程師,如果要做一個簡單的建築,目前中國建築需要建築師的構想,要做一個好建築,像蘇加特火車站,或者像慕尼黑那個,那樣必須由能源公司來幫助你實現,還有你選擇相應的產品,到通用電器買一個冷卻頂安裝上去。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系統的設計。

【提問】:郭老師,走向未來建築,未來建築的話,有點太遙遠了。我比較關心中國目前的建築,郭老師您能不能談談對中國目前的建築有什麼評價?它都有哪些問題?

【郭小平】:作為建築師,中國建築做了很多優秀的建築,而且我覺得北京的很多建築,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比如說像鳥巢、水立方、歌劇院。這肯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其他作為建築師,我不是批評家,所以很難深入的去講這些問題。

【提問】:因為現在中國也會有一些項目,或者是建築,使用了一些高科技,或者是節能具體的一些什麼,您覺得目前這種節能技術在中國建築上的使用,您有什麼樣的看法?您講的雙層玻璃幕牆,也有項目使用過。他們所使用的雙層玻璃幕牆,跟您講的雙層玻璃幕牆技術上有沒有差別?也是以節能為主要的設計目的,您覺得它這種走節能設計,您怎麼看待這一些設計?

【郭小平】:風尚肯定做的非常好,而且它在節能建築裡面做了不錯的建築,目前中國節能建築的水平,有一些做的比較成熟了,但是比較少。其實歐洲節能建築也就是這幾年,技術也不成熟。最早的節能建築是從95年開始的,到現在十幾年的發展。有一些建築師,包括歐洲的很多建築師,他們做的也不是很好,我們的距離和歐洲的距離,並不是非常大的。

『玖』 北京有哪些建築大師設計的作品

銀河SOHO (英國國籍的伊拉克建築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東城區小牌坊胡同甲七號)
當代MOMA,(美國建築大師 斯蒂文.霍爾Steven holl 東直門)
建外SOHO,(日本建築大師 山本理顯 地鐵國貿站)
CCTV新總部,(荷蘭建築大師庫哈斯 rem koolhass 地鐵金台夕照站)
國家體育場 鳥巢,(瑞士建築大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H&De,地鐵奧體公園站)
國家大劇院,(法國建築大師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w,地鐵天安門西站)
中央美院美術館,(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花家地)
三里屯SOHO,(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三里屯)
長城腳下公社,(包括中國的著名建築師和外國建築大師,每人一座小房子)
香山飯店,(美籍華人貝聿銘,香山公園)
中銀總部,(美籍華人貝聿銘,地鐵西單站)
首都機場第三航站樓(英國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
SOM,KPF這種商業化公司我就不推薦了;另外三里屯village里的蘋果旗艦店值得一看

『拾』 隈研吾的著作

《十宅論》:日本有10個階層,各個階層都有自己固定的住宅風格。
《負建築》:讓建築消失。
《再見.後現代》
《建築的慾望之死》
《自然的建築》 Z58水/玻璃
這是一個老辦公樓的改造方案,坐落於番愚路58號,毗鄰國父孫中山家族的美麗花園,其前身是上海市手錶五廠的廠房。完全讓人感覺不到是一老建築改造。正立面的鏡子般的花欄正是隈研吾最擅長的使建築消失,建築空間的高潮是建築的頂層,一間立於水面上的房間……,與周圍很協調。隈研吾沒有放過任何一細節。花欄的澆灌方式也很特別。 門廳像是一個被分離的室外空間,空間很靜謐。一側是沿街的鏡子立面,一側是用條形綠玻璃條做成的肌理效果,玻璃條截面是切角後的正方形。門廳的交通很簡潔,一條小徑通達辦公區和電梯,周圍是人工水面。作品二: 那須歷史探訪館儲藏和辦公區域的中心地帶顯示了建築結構性的優勢,由堅固的鋼柱撐的透明圓周型玻璃牆體現了博物館的通透及與外界融合的感覺。光滑牆壁內是輕型可移動的膨脹鋁板,上面是以茅草,以此控制光線和景觀。這些鋁板是與Akira Kusumi合作製造的。 馬頭町廣重博物館
安藤廣重博物館,馬頭町,櫪木,日本1998~2000年。這是為紀念浮世繪大師而建立的,屋頂、牆壁、隔斷、傢具等建築上絕大部分的因素都用杉木做的百葉來實現,最大可能地不用混凝土,用地後山產的杉木來做百葉。利用百葉這種粒子使建築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從而達到讓建築消失的目的。具體的做法如新開發了不燃杉木的技術,運用計算機以構造解析技術使構造體在尺度上與百葉的纖細形態相接近。 高柳町社區中心
這棟建築位於高柳町的圓形村落,帶有茅草的屋頂顯示出傳統的輪廓,它也成為圓形村落景色的象徵性符號,村落中很多傳統風格的房屋已經消失了。 這個「雅緻柔和」的建築的用材是當地製造者Yasuo Kobayashi手工做出的和紙(日式紙)。雙層和紙代替了玻璃和鋁板。所有內部建築元素,像地板,牆壁都覆以和紙。和紙以魔芋膠和柿漆做過防水處理,藉此發揮「脆弱材質」的潛力。 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
這座建築是日本建築設計師隈研吾的作品,叫「竹屋」。按照傳統做建築,首先要做「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但這座建築是建在一條山溝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下面一層在山溝的底下,上面一層在山溝的上面。 這座建築的外表都用用竹子包起來,隈研吾認為,竹子是中國的符號和象徵,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們就會想到中國,在長城邊上建這樣一座建築是很有意義的,長城又是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的分水嶺,為了避免兩個文明的沖突所以建立起了長城;現在世界面臨的問題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東西方只有聯起手恢復信任,消除敵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發展。 瑜舍
享譽國際的日籍建築師隈研吾(Kengo Kuma)與建基於上海的著名設計師Lyndon Neri及Rossana Hu——發揮創意天份,打破常規,合力主理位於北京的全新豪華酒店「瑜舍」。此乃Swire Hotels旗下全新獨特酒店系列的首個發展項目。 蓮屋
一個臨靜水,在深山的房子。房子和河流中間注入清水,種上蓮花,從而使得這個居所藉由蓮花表達它的存在,通向河流,並繼續通向河流對岸的森林。 建築物本身基本上由支撐組成。它被分成兩部分,中間是洞形露台,用來連接房子背後的樹林和河對岸的樹林。 牆面被設計為布滿坑洞。以厚重的材料,石頭,來創造一面靈動的牆,風可以從中吹過。製作「洞」的部件是:薄薄的石灰華板,20厘米×60厘米大小,30毫米厚,再加上直徑8×16毫米的不銹鋼欄桿,這些布滿孔的外牆看起來像是西洋棋棋盤。這一次,藉由不銹鋼管,利用石頭來襯托蓮花花瓣的輕盈。 三里屯SOHO
由SOHO中國有限公司開發,位於工體北路南側,是一個功能混合、體量龐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築史上里程碑式的項目。項目由5個購物中心和9幢30層高的辦公和公寓樓組成,有旱冰場、帶水景的室外廣場將5個購物中心連接起來,將是北京最聚人氣的戶外步行商業街區和休閑廣場。
隈研吾用的一個建築手法就是一個自然形狀的一種建築手法。比如說第一個自然形狀意味著什麼呢?它不是四四方方,或者長方形有稜角的,它是一個圓形的,像人的身體一樣是有線條的。在20世紀的時候,絕大部分建築師都考慮的是建築裡面的空間,其實建築和建築之間的空間就被遺忘了,所以在流線型的設計裡面,建築室外的空間也會變得很有意思。 銀山溫泉浴場Ginzan浴室
坐落在落雪地帶的山谷的一個木製四層溫泉旅館。再次修整時最大限度使用原有的百年老店的木材,同時加入一個庭房來改變內部空間結構。這個庭房由精緻的4mm寬的竹子外層環繞。一種被稱作Dalle de Verre的最初在中世紀被採用的幾乎透明的玻璃,被用在面向外面的入口處。 這些既非透明也不是密封的竹子外層,以柔和的光線和內部陰影,營造出一種溫泉內溫暖放鬆的浴室效果。 安養寺木如來坐像收藏設施
放置木製的阿彌陀如來坐像(特定的重要文化財產)的地方,可追溯至12世紀的坐像被安放在山口縣豐浦町吉祥寺內。 外牆由35厘米厚的磚塊建成,這些磚塊是用當地傳統制磚方法製作的,部分由鋼圈加強,中間有孔,目的是過濾空氣和光線。因為磚塊有控制濕度的功效,因此這里沒有安裝空調,其間的理念是藉由材料本身來調節環境。 Tiffany東京銀座旗艦店設計
在對這個9層建築大樓的改造中,隈研吾的做法是盡可能地運用了建築學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是作為裝點門面的外部改造。建築師細心地關注到介於建築與其地界范圍之間的80厘米的間隙。
在這個間隙中間,292個由特製的玻璃面板組合起來有了鑽石切面的質感。對設計師而言,每一片面板都是一個獨立的建築組件。在面板中,通常用於飛機雙翼的雙層鋁蜂窩被載入到了雙層玻璃中間。每個面板都通過不同地角度進行演繹,不同的平面的面板就好像精密切割地鑽石一樣,能夠讓光穿透進去,然後再折射出來。面板地外框和鉸鏈是通過用於汽車的工業鎖扣製成地,這個小細節再一次向我們證實了建築的高度精確性與安全性。
這些面板最後通過四條結構支撐腿固定到建築上,整體上看上去就像從地面上生長到建築上的聚生的寄生植物一般。通過在僅僅80厘米的空間中加入這樣地新的建築構建,設計師成功地帶來了現有建築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的巨大變化,提升了銀座地區的優雅氛圍。
對於室內的營造,設計師意圖通過引入外部地自然光創造一個體貼而半透明地氛圍,同時讓顧客的視線被面板溫柔捕獲。為了精確地吸收柔和的光線並且通過反射製造出一種柔和的陰影,設計師仔細結合了材料與細節,希望通過材料表現出光的氣質。
為此,設計師安裝上由增強安全玻璃製造地透明的百葉窗;在室內運用了大面積的石質光牆,這些來自亞得里亞海的光牆在被打磨成4毫米的薄片之後就擁有了良好的透光性;來自四川的類似雲母的拋光地板能夠很好地對光線進行反射與折射……每個元素都旨在為顧客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再配合由Satoshi Uchihara設計的具有突出效果的照明體系,三層的室內展示區就變成了一場光的表演,釋放出蒂凡尼的靈魂。
設計師還試圖從結構上表達空間的聯系以及蒂凡尼旗艦店應有的優雅氛圍,大廳的門庭是對這一想法最理想地解讀。它是一個兩層樓高的空間,透明水晶石牆和玻璃牆正對著它,將街道與商店聯系起來。通過屋頂的鏡面以及石牆內部的照明系統,燈光充斥到了整個空間中,溫暖而迷人。在自動扶梯處,木製的寬牆將一樓和二樓聯系起來,三樓的一個輝煌地枝型吊燈又將木簾包圍的三樓休息區與二樓進行了銜接。
蒂凡尼的各個系列便在這樣優雅而靈動地氛圍中被展示出來,當然,在這里,設計師還試圖呈現品牌的一種現代氣息,通過木製掛簾、空間中隨處可見的建築師的標志性設計以及透明窗簾表現出來,休息區的打造最能看出設計師的這一意圖。再這里,輕柔地紗簾與略顯厚重地幕簾出現在同一空間中,展現出色彩與質感的對比,蒂凡尼Atlas®的式樣還被手工縫制到紗簾上,表現出品牌獨特地烙印。空間的傢具都是定製的,表現的依然是一種優雅而現代的態度。 THEBHS包豪斯國際家居研發中心
THEBHS包豪斯國際家居研發中心選址於浙江嘉興,是THEBHS包豪斯公司2011-2013年重要的項目之一。旨在建造一座集展覽、設計、研發、休閑為一體的國際性家居研發會所,因而在設計主題上,隈妍吾事務所首要考慮的是如何去設計一個地標性建築。結合中國江南水鄉的秀美環境及建築周邊河水環繞、視野開闊的實際情況,隈妍吾事務所提出了「山峰」為主題的設計概念,將建立一座最高點高度24m的建築。雕塑建築彷彿層層「山巒」環繞在湖邊,以達到建築與周圍景觀之間的和諧統一感,並將通過富有特色的建築材料塑造出優雅個性的「形態與輪廓」。

閱讀全文

與隈研吾創造未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