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絲綢之路和四大發明

絲綢之路和四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14 02:59:20

㈠ 絲綢之路 歷史問題

1西漢 張騫出使西域啊2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國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在宋元時期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運用了指南針 可以准確的指明航道

㈡ (22分)文化因傳播而精彩。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綵帶,將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技術傳送到亞洲、歐洲和非洲


(1)①通過絲綢之路,使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體現了商貿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②開辦孔子學院,推廣中文教學,傳播中華文化說明了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③李安等中國導演的電影,依託現代技術,把中華文化帶給世界,體現了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以其鮮明的特色香飄海外,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①發展具有普遍性,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過程,其內容和方式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4分)②事物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只是經歷了千百年的艱難開拓,才使中華文化得以香飄海外;(3分)③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量的統一,正是匯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才成就了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輝煌。(3分)

㈢ 四大發明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國家的嗎

阿拉伯帝國俘虜中國造紙匠,歐洲畫師偷走中國造紙術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中,造紙術是最早傳播到其他國家的。公元751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將軍沙利會戰於中亞重鎮 邏斯(今哈薩克的江布爾)。激戰中,由於唐軍中的西域軍隊發生叛亂,唐軍戰敗。 邏斯之戰後,唐軍中的部分造紙工匠 被阿拉伯軍隊俘虜。沙利將這些工匠帶到中亞重鎮撒馬爾罕,讓他們傳授造紙技術,並建立了阿拉伯帝國第一個生產麻紙的造紙場。從此,撒馬爾罕成為阿拉伯人的造紙中心。隨後,源自中國的造紙術隨著阿拉伯大軍迅速傳到敘利亞、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地。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術畫成圖寄回了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1797年,法國人尼可拉斯 路易斯 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終於被歐洲人超越。蒙古紙鈔、歐洲紙牌成印刷術傳播的重要工具由於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區廣泛使用紙鈔,因而,作為紙鈔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術也順著絲綢之路西傳至西亞、北非一帶,隨後又進入了歐洲。除紙鈔之外,宗教畫和紙牌也促成了歐洲人接受印刷技術。紙牌雖小,卻綜合了手繪、木板印刷等各種方法,成了歐洲人學習、掌握雕版印刷術最直接的途徑。元代,歐洲人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學會了使用木活字。由於歐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結構簡單,且只有26個字母,比漢字更適合活字印刷。1450年,德意志人古騰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廠中發明了哥特體拉丁文金屬活字印刷術,解決了長期困擾歐洲人的字形問題。波蘭學者冒死偷畫火器中國古代在戰爭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唐朝末年。南宋初年軍事學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管型火器——火槍。這在人類使用火葯的歷史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之後,將在開封等地俘虜的工匠和火器全部掠走,還把金軍中的火葯工匠和火器手編入了蒙古軍隊。次年,蒙古大軍發動了第二次西征,新編入蒙軍的火器部隊也隨軍遠征。在隨後的幾年中,裝備火器的蒙古大軍橫掃東歐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軍與3萬波蘭人和日耳曼人的聯軍在東歐華爾斯塔德大平原會戰中使用了威力強大的火器。波蘭火葯史學家蓋斯·勒躲在戰場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內,偷偷描繪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樣式。根據蓋斯勒的描繪,蒙古人從一種木筒中成束的發射火箭,因此被波蘭人稱作「中國噴火龍」蒙古人滅亡阿拉伯帝國後,建立起了伊利汗國。這里迅速成為火葯等中國科學知識向西方傳播的重要樞紐。而配備火葯武器的蒙古軍隊在歐洲的長期駐扎,給歐洲人偷窺火葯技術提供了機會。阿拉伯商人頻繁搭乘中國商船學會使用指南針大約在公元3世紀前後,中國人發現了磁石能夠吸鐵的特性,同時還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並依此特性製造了「司南」。大約在10世紀的北宋時期,中國人已經將指南針用於海上導航。在北宋人朱彧1119年成書的《萍洲可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數百人,小者百餘人-------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一些外國學者在翻譯這段文字時,誤將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詞翻譯成了往來海上的阿拉伯船長的名字,因此就一錯再錯,得出了最早裝備指南針的不是中國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錯誤結論。實際上,中世紀時阿拉伯人海船船體狹小,根本無法容納百餘人。當時往來南中國海、印度洋和波斯灣之間的商船,能夠容納上百人的只有中國海船,連阿拉伯商人也經常搭乘中國還船。宋代與阿拉伯的海上貿易十分頻繁,中國開往阿拉伯的大型傳遞有指南針導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從中國船上學到指南針的用法的。

㈣ 絲綢之路這篇短文當中出現的四大發明有什麼

(1)儒家學派 核心思想是「仁」

(2)長安 張騫通西域

(3)火葯內 造紙術容和印刷術

(4)學生答題可以從總體上概括上述學說和成就對世界文明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可以分別從上述三方面的某一個成就來說明產生的積極影響,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㈤ 四大發明是不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國家的

阿拉伯帝國俘虜中國造紙匠,歐洲畫師偷走中國造紙術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回中,答造紙術是最早傳播到其他國家的。公元751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將軍沙利會戰於中亞重鎮 邏斯(今哈薩克的江布爾)。

㈥ 四大發明中哪一項促進了絲綢之路的發展

火葯:元朝火器的使用,對西域的征伐,擴大了邊界,有利於絲綢之路的穩定
指南針:海上絲綢之路必備神器啊

㈦ 什麼叫一帶一路四大發明

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發起一項調查,來自「一帶一路」地區20個國家的青年選出「你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祖國」,得票最多的是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它們被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㈧ 古代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跨越

古代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跨越2000多年,歷經中國歷史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從地理類型來看,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依據地理狀況又分為「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等;依據商品類型分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等。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這條古代商路稱為「絲綢之路」,逐漸被後來的史學家所接受,從而將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稱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起於秦漢,明初達到繁榮階段,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由中國沿海港出發通向三個不同的方向:一至朝鮮半島和日本,二至東南亞諸國,三經南亞、阿拉伯至東非沿海諸國。
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影響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中國傳入西方的主要商品有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西方傳入中國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蘿卜、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在阿赫門王朝時期,伊朗已經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進行貿易往來,除了進口絲綢產品外還進口生絲,然後採用薩珊傳統的紡織方式進行再加工,從考古資料上看,薩珊王朝的絲織品圖案十分精美,深刻地影響了拜占庭和中亞。在中亞,索格底亞那的商人也十分精通絲綢之路的貿易活動。早在4世紀,中國長安等一些城市就大量集聚著來自索格底亞那的商人。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必要前提。在3-8世紀中亞地區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藝術中心,其作品受到希臘和羅馬文化與藝術影響,而薩珊王朝的城市建築具有東西方文化兼容的特點。西域文化對唐朝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中原地區開始逐漸接受龜茲音樂和舞蹈。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則傳播了中國文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南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促進了多種宗教的傳播和交流。佛教、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摩尼教和道教都曾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進行傳播。法顯法師於公元399年經西域進入天竺(印度),隨後由海路經師子國(斯里蘭卡),再經耶婆提(印度尼西亞)回國,他途經陸海兩條絲綢之路,為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唐玄奘西天取經,推動了唐朝與西域和印度的交流。在貴霜帝國時期,佛教對中亞地區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與中亞當地的傳統文化相融合。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伊斯蘭教逐步向東擴大影響。時至今日,中亞地區和我國新疆仍保留著一些宗教文化的歷史遺存。

㈨ 什麼是「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

「絲綢之路」也稱「絲路」,陸上絲路是古代橫貫亞洲、聯結亞、歐、非三洲的交通道路,全長約7,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商路。其主要路線東端起自我國渭水流域,向西通過河西走廊,或經今新疆境內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經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和康居(今撒馬爾罕附近)西行;或經塔里木河南面通道,在莎車(今莎車縣)以西越過蔥嶺,再經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以上兩條西行路線會於鹿城(今馬里),然後西經和櫝城(今裏海東南達姆甘附近)、阿蠻(今哈馬丹)、斯賓(今巴格達東南)等地,以抵地中海東岸,轉達古羅馬各地。其支線亦有取道天山北面的通道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者。這條古代東西交通大道,是我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形成的。約自公元前二世紀以後千餘年間,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

除陸路外,古代我國對外交通路線還有海上通道。海上航線,或自中國南部泉州、廣州、杭州、揚州等港口直接西航;或經由滇、緬通道,再自緬甸南部利用海道西運;或經由中亞轉印度半島各港再由海道西運。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泉州經東南亞、西亞到達非洲埃及、肯亞等國的海上航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我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曾經率船隊七下西洋,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絲綢之路雖以運絲和絲織品而得名,但經絲綢之路運輸的貨物卻遠遠不止這些物品,還有漆器、瓷器、鐵器、茶葉等等;而由此路東傳的物品有西方的玻璃、寶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黃瓜)、大蒜、胡蘿卜等,以及大宛馬、無花果等。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造紙術和活版印刷術)也經由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傳到了西方;而西方國家的文學、藝術和宗教等也相繼傳到中國。絲綢之路象一條絢麗而堅韌的絲綢紐帶,把人類古老文明聯結起來,溝通了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促進了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技術的交流,加強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友好往來,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香料之路」是古代溝通亞、非、歐三洲之間貿易往來的主要海上通道。公元九世紀,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購買東南亞諸島所產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轉銷歐洲,獲得了厚利。十五世紀歐洲人發現海上新航路後,葡萄牙人、荷蘭人先後侵入香料產地,通過不等價交換和直接掠奪,將大批香料運入歐洲市場,獲取驚人的利潤。這條將香料從東南亞諸島運往歐洲市場的海上航路被稱為「香料之路」。

㈩ 奧運會開幕式上亮點之一是中國燦爛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通過「絲綢之路」和「鄭和下

指南針是磁體,在地磁場中受到磁力作用,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故答案為:地磁場.

與絲綢之路和四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