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名安全管理人員怎麼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保證企業的安全正常生產,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便是為企業創造的經濟效益
❷ 安全經濟效益的指標有哪些
1、銷售利潤率: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計算公式:
銷售利潤率= 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100%
產品銷售凈收入:指扣除銷售折讓、 銷售折扣和銷售退回之後的銷售凈額。
2、總資產報酬率:用於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3、資本收益率:是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計算公式: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計算公式: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資本保值增值率=100%,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00%,為資本增值。
5、資產負債率:用於衡量企業負債水平高低情況。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6、流動比率: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償付即將到期債務的能力,又稱短期償債能力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它是衡量企業在某一時點上運用隨時可變現資產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計算公式: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7、應收帳款周轉率:也稱收帳比率,用於衡量企業應收帳款周轉快慢。計算公式:
應收帳款周轉率=賒 銷 凈 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100%
賒銷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由於企業賒銷資料作為商業機密不對外公布,所以,應收帳款周轉率一般用賒銷和現銷總額,即銷售凈收入。
平均應收帳款余額=(期初應收帳款余額+期末應收帳款余額)÷2
8、存貨周轉率:用於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存貨資產的周轉次數,反映企業購、產、銷平衡的效率的一種尺度。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成本×100%
平均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2
9、社會貢獻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計算公式:
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即企業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的價值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津貼等工資性收入)、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增值稅、應交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及其他稅收、凈利潤等。
10、社會積累率: 衡量企業社會貢獻總額中多少用於上交國家財政。計算公式:
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100%
上交國家財政總額:包括應交增值稅、 應交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及其他稅收等。
❸ 什麼是安全效益
所謂安全效益是指系統中內部在施行安全工作中一定的投資所獲取效果的綜合價值反映.「捷徑」心理。
❹ 安全效益具有哪些特點
1.間接性
安全活動不是直接的物質生產活動。安全的經濟效益是通過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來體現其價值的。這種客觀後果一方面使社會、企業或個人遭受的無益的浪費(損失)得以減輕,實現了間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保護了生產的人和生產的資源、生產的技術或工具,間接地促進了生產的增值。因此,安全的效益是從物質資料生產或非物質資料生產的過程中間接地產生的。
安全生產體現的是以人為本,它以保護人為首要目標,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為主要手段。而在開展安全活動、安全技能培訓、事故防範演練等方面投入的效益產出,不同於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原料投入到產品產出、實現效益的簡單形式,而是通過這些手段來防範事故發生,在保障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中間接地創造出經濟效益。
2.後效性
安全對人員傷亡和事故損失的減損,不是在宣傳教育、技能培訓、隱患治理等安全措施運行之時就能很快地顯現出來,而是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才能顯現,特別是在意外事故發生後更能體現其價值和作用。
安全投資的回收期較長,在安全技術或措施的壽命期內不一定就能使其投入完全能得到效益上的補償,安全效益往往在安全技術或措施的作用消失之後還存在。
3. 長效性
安全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長效的,不僅在措施的功能壽命期內有效,就是在措施失去功能之後,其效果還會持續或間接發揮作用。如採取的核污染的防治對策,起作用不僅是措施本身當時所產生的效益,而且具有造福人類子孫後代的長久效益;安全教育措施的功能,也不僅僅是當時當事的作用,安全教育者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意識經驗,將會使教育者終身受益。
4.多效性
安全的多效性事通過多種形式表現出來的。安全保障了技術功能的正常發揮,使生產能得以順利進行,從而直接促進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安全保護了生產者,並使其健康和身心得以維護,從而提高了人員的勞動生產率,達到使經濟增長的作用;安全的措施使人員傷亡
和財產的損失得以避免或減少,減負為正,直接起到為社會經濟增值的目的;安全使人的心理及生理需要獲得滿足,產生安定、幸福乃至舒適的效果,從而使人們更加熱愛社會、工作和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調動了公民的勞動積極性,從而間接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5.潛在性
安全服務於生產,它所創造的效益大多不是從其本身的功能中體現出來,而更多的是隱含在因事故減少而提高了效率的生產經營行為和因事故減少獲得了生命和健康的員工群體中。
安全效益的潛在性,使得在現實的生產生活中,人們容易對安全工作產生錯誤的認識,以致經常出現這樣的錯位現象:事故越多越大,安全越重要,投入也就越多;事故越少越小,安全越次要,投入也就越少。從根本上講,這種「短期行為」是因為沒有充分認識安全具有的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是企業提高效益的一個有力增長點。
❺ 淺談如何理解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我們常說「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不錯,「安全生產」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經濟效益」比作水,稍有不慎經濟效益就會流失的話,「安全生產」就是盛水的容器,事故就是桶底的漏洞,如果桶底有了漏洞,再好的效益也會點滴不剩。
首先,如果一個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做不好,它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其一,職工思想不穩定,正常的生產無法進行。可以想像,一個單位天天有苦主又哭又鬧,招來許多人圍觀,整日亂的象一鍋粥,職工還能安心工作嗎?正常的生產秩序還能維持嗎?正常的生產都不能進行,還能產生經濟效益嗎?其二,領導也不能安心工作。不管哪方面出了事故,領導都要出面解決,領導整日忙著處理事故,被苦主鬧的焦頭爛額,又那有時間管理生產呢?職工不能安心工作,領導又無暇顧及生產,單位是不可能創造出良好經濟效益的。這就好比是用一個一升的容器去盛二升水一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一個道理。
其次,如果做不到安全生產,不僅僅是現在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可能把以前的積累全部消耗掉。因為如果發生了事故,經濟損失的可變因素非常多,我們很難准確的判斷出它的最終耗費。眾所周知,我們單位的積累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出了事故,可以說錢就會象流水一樣往外淌,不花不行。甚至是一個無底洞,要想填滿決非易事。本來單位就不寬余,如果再因為安全方面出了問題花費了很多,對單位來說好比是雪上加霜,更加難以維繼。這就好比用來積累效益的水桶掉了底,不僅是現在的效益,就是以前的積累也會流失。
其實,在安全生產這方面我們有慘痛的教訓,痛定思痛,我們更應該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不是說成立一個領導組、多開幾次會、宣讀幾份文件就算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好了,而是要我們全體職工對安全生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給予糾正;而是要我們發現不安全行為時能夠不為情為臉,及時給予制止;而是要我們把主要精力用在認真「落實」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制度上,用在獎懲制度的兌現上,把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才有可能不斷增加積累。也就是說,我們只有把容器做大,把方方面面的漏洞全部彌補嚴,我們的效益才不會流失,我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❻ 安全環保管理工作如何創造效益
讓環保工作創造效益
第一,環保工作能夠壓縮成本,也能夠創造經濟效益。
做好環保工作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企業內部,每個員工都能夠、也應該參與環保工作,做好環保工作,其實就是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這里我們要強化兩種意識,首先就是廢物僅僅是擺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們已經有一些原來被認為是廢物的資源得到了利用,如放空燃燒的沼氣,生產車間排放的廢酸鹼水、循環水、冷凝水等等。在沒有被利用之前,他們採用末端治理的方式,花費一定的成本進行處理和治理。現在,他們已經被作為資源得到再次利用,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冬天用廢棄的循環水來稀釋高濃度污水,然後進行生化,彌補了冬日生活污水的不足,直接節約了一次水的使用量。經統計,2012年一季度環保一次水的使用量同比去年節約44.7%,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其次就是環保工作不能簡單等同於污染物治理。污染物治理工作僅僅是環保工作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我們的環保工作還包括:清潔生產、源頭控制、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發展循環經濟,使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末端污染物治理„„
如何讓環保工作創造經濟效益,我們就需要用審視的眼光來看待「廢物」的產生:他們該不該產生?該不該流失?我們身邊每天都有「廢物」的產生,不僅僅是生產過程中的正常排污,還有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造成的原輔料、中間產品、成品的流失。如果我們精打細算,這些「廢物」也許就不會產生。在我們生產過程中,其實有一些「廢物」可以資源化利用,也有一些資源在沒有利用的情況下,直接變成了廢物,其結果不僅僅是資源的浪費,成本的增加,收率的下降,而且公司還要花代價處理這些「廢物」。
第二,環保工作創造成的本效益意義對於公司未來發展越發凸顯。
那麼什麼是成本效益呢?舉個例子說,要投資一個發電站,發多少電價值是多少,這就是效益;同時也要計算成本是多少,看投資要多少錢;還有污染,用什麼技術和設備等來解決污染,成本是多少。因此我就要拿出一部分成本來解決污染問題,防止因為污染問題而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這就是環保成本帶來的效益。
顯性效益。拿公司的廢水上鎖管理來說,增加了幾十元的成本來購買鎖,但是我們看到了廢水管理翻天覆地的變化:車間打廢水井然有序,廢水產出量做到精確計量,考核更嚴謹公正。因此,成本的投入在科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往往是一種模式的升華,更能顯現出管理的智慧和才能。
隱性效益。隱性效益是一種看不見的效益,與顯性效益相對。 首先,公司注重環保治理可以贏取合作夥伴的信任,在國際化的大舞台上嶄露頭角,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其次,公司有效成功的環保治理是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必經之路,是公司在行政監督、社會監督等體制下發展的利器,具有維護公司正常發展的重要作用;最後,環保治理的最終目的是處理人與生態的問題,切不可鼠目寸光,僅看眼前利益而忽視環保治理,做井底之蛙。環保治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總之,廢物減量、利用不缺乏途徑和方法,缺的就是我們的關注。更多的時候,因為我們習以為常,所以沒有思考。我們已經實施的現場「5S」管理、能耗考核、廢水新鮮水考核等等,這些方法和措施已經讓我們見到了成效。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這需要你我共同參與,不再把環保視為企業的負擔,通過廢物產生過程的控制實現廢物的資源化等途徑,環保工作也能產生經濟效益,進而有效配合公司的穩定生產和快速發展。
❼ 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是什麼
安全是效益的保證,效益是安全的目標,選擇c。
安全生產中使用激勵機制,是一種回管理方式,一項思想政治工作。當前,供電企業普遍採用了正負兩種激勵方式,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及使用的效果不同,就存在著怎樣恰當使用的問題。
應當承認,物質動力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安全生產,但是必須認識到它並不是萬能的,我們既要有物質激勵,同時又要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激勵。
(7)安全創造效益擴展閱讀:
正確把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形式的支撐點。安答全生產既是企業發展的奮斗目標,又是黨、政、工、團各個分系統的奮斗目標, 因此,黨政工團要根據各自的特點,齊抓共管,從各個角度,共同圍繞安全生產搭台唱戲。
過去開展的「黨員身邊無違章,團員自身不違章活動」、「賢內助助安全活動」和萬次安全操作、萬里安全行車、萬次安全調度等勞動競賽,激發了廣大員工立足本職、爭創佳績的積極性,促進了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❽ 淺談怎樣正確認識企業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內在關系
企業要提高市場競爭,就必須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各種事故就是最大最直接的風險,搞好安全生產是抵禦或消除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企業經濟發展永恆的主體,只有抓好安全生產才能創造經濟效益。
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的,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人是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安全生產的主體,要想做好安全,必須使全體職工牢固樹立安全就是生產力,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擺正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至關重要,要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道理銘記每個職工的心間。安全生產負責人要經常組織安全知識學習,在工作區、生活區設置安全標語,處處預防事故、時時注意安全,使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無處不在,配備齊全的安全設施,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營造一個安全生產的良好環境。
要保證安全生產就要有投入,安全設施的投入也就勢必形成生產成本的增加。所以,一些單位為了省幾個錢而忽略安全生產的投入,把安全僅僅是掛在嘴上、貼在牆上,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使其潛在效益得不到發揮,不能更好的提高單位整體效益,促進單位的發展。其實安全生產本身就是經濟效益,不過是潛在的效益,我們抓安全生產工作就要象抓經濟效益一樣,我們要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在抓經濟工作的同時,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在抓管理的同時,要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在抓職工素質的同時,要抓職工安全意識的提高。安全抓好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就能促進生產,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特徵決定了它的任何時候都會把提高經濟效益放在首位,使不少人對安全生產存在模糊認識。各單位也一再強調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工作無小事,但仍有個別領導只重視生產,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以提高經濟創收來提高自己的政績,認為只要生產效益上去,出點事故也是正常的,從思想上輕視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也有個別職工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在日常經濟生產工作中,為了省時省事時常不按操做規程進行施工,安全意思不強,思想麻痹大意,導致出現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如「4·28」膠濟鐵路特大安全事故中涉嫌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發生列車脫線事故,事故共造成70餘人死亡、247人受傷,給事故本人和家人帶來了無限悲痛,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雖然對事故責任人進行了處罰,給輕視安全生產的人敲響警鍾。但是人民的生命、國家的損失卻已經無法挽回,這就說明了沒有安全生產,就談不上任何經濟效益。
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是每個單位必備的生存條件,但安全生產本身也是一種效益。我們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並不意味著忽視經濟效益的中心地位。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統一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更不能使之對立。忽視安全單純追求其所謂的效益,結果是生產受到很大影響,經濟效益也就無從談起,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單位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徹底扭轉思想認識的片面性,強化安全生產,動員和依靠廣大職工,突出安全第一的思想,確實抓好安全生產,保證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是相對統一的整體,相輔相成。安全生產是經濟效益的前提保證,經濟效益是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只有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產秩序,才有經濟效益;有了經濟效益,安全防範設施才有條件得以保障和改善。
可見安全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安全搞好了單位經濟才能夠發展,我們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從點點滴滴做起,決不放過任何一個有關安全的每一個細結。在位置上突出起來,以安全促進度,以安全促生產,以安全保證單位最大效益。
❾ 安全管理是電力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什麼
這個有很多相關的文章,還有學術論文,建議你可以上網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