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的
全稱中國人民銀行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其正式的ISO 4217簡稱為CNY(ChiNa Yuan),不過國際上更常用的縮寫是RMB;標志為¥。
② 什麼人發明的人民幣
1947年12月2日,毛澤東坐在陝北一家農民窯洞的土炕上,收閱一封中央工委董必武拍來的電報:「已派南漢宸赴渤海找張、鄧商議建立銀行具體辦法。銀行的名稱,擬定為中國人民銀行。是否可以,請考慮示遵。名稱希望早定,印鈔時要用。工委已同意……」毛澤東閱後,遞給坐在桌子對面的周恩來。 周恩來看過後說道:「南漢宸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和貨幣勢在必行。」毛澤東聽了笑道:「情形還真有點像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晉察冀用的是邊幣,晉冀魯豫用的是冀南幣,山東用的是北海幣,東北用的是東北幣,西北用的是農民幣,一旦打進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種貨幣一起上市嘛!不過,現在就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不是為時還過早了一些……」周恩來按毛澤東的意見回了電報。 董必武收到中央回電,立即將南漢宸找來說:「現在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早了一點,但我們准備工作鬆懈不得。工委已經研究,從明天起,掛出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你就牽頭做籌備處主任。」 南漢宸說:「現在要做的准備工作有,搜集所有的統一貨幣發行政策,搜集各解放區的發行指數,籌備起足夠的發行准備金。還要確定出幾種票面,各種票面的金額與價值含量,還要設計出票版圖案,選定好紙張等等……既然中央和毛主席都同意我們的意見,統一的銀行叫中國人民銀行,那我們的貨幣就叫『人民幣』了。」 董必武聽了點點頭說:「這個名字很好,說明了我們銀行、我們貨幣的性質。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個地區的、部門的,而必定是全國性的,全國人民的嘛!」 南漢宸非常佩服董必武的這番解釋,精明透徹,於是說:「到時候,鈔票上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還得請你來寫。」 1947年1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掛在了平山縣離西柏坡一里許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里。 1948年秋,籌備處遷至石家莊,正趕上國民黨飛機來轟炸。籌備處同志在彈片飛嘯中去搶救趕印的人民幣和其它備用物資,南漢宸帶頭在火海中搬運搶救,沒有一個人顧及到個人的安危。 董必武有一天把南漢宸找去,對他說:「你們設計的人民幣票版樣中央工委同志都看過了,前幾天我又打電報給毛主席,告訴他票版正面印的是毛主席像。 今天主席回來電報,不同意在票版上印他的像。主席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我現在是黨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將來當上政府主席再說吧。漢宸,你把票版拿回去讓他們再重新設計一下。」 「那麼,票面上改成什麼圖案為好呢?」南漢宸問。 董必武思忖了一陣說:「人民幣,是人民自己的貨幣,應當以反映解放區人民從事工農業生產為主。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人民幣是新中國的貨幣。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數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貨幣那樣,摻雜著英文字。」 南漢宸回去,告訴了設計師王益久、沈乃鏞,根據董必武的意見對鈔票重新進行設計,並將董必武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和錢數的一些字也一並帶過去。 兩位設計師很快就設計出拾元、貳拾元、伍拾元三種票版來,所有的圖案都是工人、農民搞生產的圖案。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車水,右側是礦井場區;貳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牽驢馱貨,右側是火車在鐵道上行駛;伍拾元的正面:左側是毛驢井邊車水,右側是煤礦的煤車。以至後來發行的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萬元的票面,也都沿用這種工農業生產的結構。 1953年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負責設計工作的是著名畫家羅工柳。開始時,他們參照蘇聯貨幣都印有列寧頭像的做法,設計出的各種票版也都是毛主席的像。毛澤東審定時,又否決了。第二次送審時,周恩來還是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 原來,伍元券主景民族大團結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畫像,周恩來指示說: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這里還有畫像,應當改為標語牌。壹元券主景畫面天安門上,原來有紅旗、彩燈和毛主席像,周恩來也指示將畫像取下。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東北全境之後百萬大軍全部開進關內,對天津等地實行了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包圍,革命形勢發展十分迅速。面對這一形勢,周恩來打電話給南漢宸,讓他趕緊動員一切力量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否則就要採取別的措施。 根據周恩來這一指示,董必武於11月18日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中心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漢宸問道:「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 「我看可以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了,12種面額的票版,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審定過了,如果明天掛出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准備北平解放後立即有我們人民幣佔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裡的一家印刷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南漢宸充滿信心他說。 董必武當下拍板做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貼出布告,宣告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南漢宸同志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伍元票面的人民幣,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正式對外發行;接著,又在石家莊發行貳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幣。
③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人民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建國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人民幣在ISO 4217簡稱為CNY(China Yuan),不過更常用的縮寫是RMB(Ren Min Bi);在數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幣的金額。
求採納
④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為適應形勢的發展,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
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為該套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4)發明了人民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1]。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間舉行的會議上透露信息:將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議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
⑤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早期是金銀,現在都用人民幣,兩種都稱貨幣! 金銀太沉重,不便隨身攜帶, 近代人就改編便用人民幣,方便,具體是哪個發民滴, 記得不太清楚了,歷史上有說吧!
⑥ 是誰發明的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唯一製作人民幣的銀行
⑦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的 全稱中國人民銀行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其正式的ISO 4217簡稱為(ChiNa Yuan),不過國際上更常用的縮寫是RMB;標志為¥。1947年12月2日,毛澤東坐在陝北一家農民窯洞的土炕上,收閱一封中央工委董必武拍來的電報:「已派南漢宸赴渤海找張、鄧商議建立銀行具體辦法。銀行的名稱,擬定為中國人民銀行。是否可以,請考慮示遵。名稱希望早定,印鈔時要用。工委已同意……」毛澤東閱後,遞給坐在桌子對面的周恩來。 周恩來看過後說道:「南漢宸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和貨幣勢在必行。」毛澤東聽了笑道:「情形還真有點像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晉察冀用的是邊幣,晉冀魯豫用的是冀南幣,山東用的是北海幣,東北用的是東北幣,西北用的是農民幣,一旦打進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種貨幣一起上市嘛!不過,現在就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不是為時還過早了一些……」周恩來按毛澤東的意見回了電報。 董必武收到中央回電,立即將南漢宸找來說:「現在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早了一點,但我們准備工作鬆懈不得。工委已經研究,從明天起,掛出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你就牽頭做籌備處主任。」 南漢宸說:「現在要做的准備工作有,搜集所有的統一貨幣發行政策,搜集各解放區的發行指數,籌備起足夠的發行准備金。還要確定出幾種票面,各種票面的金額與價值含量,還要設計出票版圖案,選定好紙張等等……既然中央和毛主席都同意我們的意見,統一的銀行叫中國人民銀行,那我們的貨幣就叫『人民幣』了。」 董必武聽了點點頭說:「這個名字很好,說明了我們銀行、我們貨幣的性質。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個地區的、部門的,而必定是全國性的,全國人民的嘛!」 南漢宸非常佩服董必武的這番解釋,精明透徹,於是說:「到時候,鈔票上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還得請你來寫。」 1947年1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掛在了平山縣離西柏坡一里許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里。 1948年秋,籌備處遷至石家莊,正趕上國民黨飛機來轟炸。籌備處同志在彈片飛嘯中去搶救趕印的人民幣和其它備用物資,南漢宸帶頭在火海中搬運搶救,沒有一個人顧及到個人的安危。 董必武有一天把南漢宸找去,對他說:「你們設計的人民幣票版樣中央工委同志都看過了,前幾天我又打電報給毛主席,告訴他票版正面印的是毛主席像。 今天主席回來電報,不同意在票版上印他的像。主席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我現在是黨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將來當上政府主席再說吧。漢宸,你把票版拿回去讓他們再重新設計一下。」 「那麼,票面上改成什麼圖案為好呢?」南漢宸問。 董必武思忖了一陣說:「人民幣,是人民自己的貨幣,應當以反映解放區人民從事工農業生產為主。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人民幣是新中國的貨幣。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數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貨幣那樣,摻雜著英文字。」 南漢宸回去,告訴了設計師王益久、沈乃鏞,根據董必武的意見對鈔票重新進行設計,並將董必武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和錢數的一些字也一並帶過去。 兩位設計師很快就設計出拾元、貳拾元、伍拾元三種票版來,所有的圖案都是工人、農民搞生產的圖案。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車水,右側是礦井場區;貳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牽驢馱貨,右側是火車在鐵道上行駛;伍拾元的正面:左側是毛驢井邊車水,右側是煤礦的煤車。以至後來發行的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萬元的票面,也都沿用這種工農業生產的結構。 1953年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負責設計工作的是著名畫家羅工柳。開始時,他們參照蘇聯貨幣都印有列寧頭像的做法,設計出的各種票版也都是毛主席的像。毛澤東審定時,又否決了。第二次送審時,周恩來還是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 原來,伍元券主景民族大團結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畫像,周恩來指示說: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這里還有畫像,應當改為標語牌。壹元券主景畫面天安門上,原來有紅旗、彩燈和毛主席像,周恩來也指示將畫像取下。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東北全境之後百萬大軍全部開進關內,對天津等地實行了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包圍,革命形勢發展十分迅速。面對這一形勢,周恩來打電話給南漢宸,讓他趕緊動員一切力量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否則就要採取別的措施。 根據周恩來這一指示,董必武於11月18日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中心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漢宸問道:「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 「我看可以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了,12種面額的票版,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審定過了,如果明天掛出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准備北平解放後立即有我們人民幣佔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裡的一家印刷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南漢宸充滿信心他說。 董必武當下拍板做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貼出布告,宣告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南漢宸同志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伍元票面的人民幣,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正式對外發行;接著,又在石家莊發行貳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幣。
⑧ 是誰發明的人民幣
1947年12月2日,毛澤東坐在陝北一家農民窯洞的土炕上,收閱一封中央工委董必武拍來的電報:「已派南漢宸赴渤海找張、鄧商議建立銀行具體辦法。銀行的名稱,擬定為中國人民銀行。是否可以,請考慮示遵。名稱希望早定,印鈔時要用。工委已同意……」毛澤東閱後,遞給坐在桌子對面的周恩來。 周恩來看過後說道:「南漢宸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和貨幣勢在必行。」毛澤東聽了笑道:「情形還真有點像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晉察冀用的是邊幣,晉冀魯豫用的是冀南幣,山東用的是北海幣,東北用的是東北幣,西北用的是農民幣,一旦打進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種貨幣一起上市嘛!不過,現在就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不是為時還過早了一些……」周恩來按毛澤東的意見回了電報。 董必武收到中央回電,立即將南漢宸找來說:「現在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早了一點,但我們准備工作鬆懈不得。工委已經研究,從明天起,掛出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你就牽頭做籌備處主任。」 南漢宸說:「現在要做的准備工作有,搜集所有的統一貨幣發行政策,搜集各解放區的發行指數,籌備起足夠的發行准備金。還要確定出幾種票面,各種票面的金額與價值含量,還要設計出票版圖案,選定好紙張等等……既然中央和毛主席都同意我們的意見,統一的銀行叫中國人民銀行,那我們的貨幣就叫『人民幣』了。」 董必武聽了點點頭說:「這個名字很好,說明了我們銀行、我們貨幣的性質。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個地區的、部門的,而必定是全國性的,全國人民的嘛!」 南漢宸非常佩服董必武的這番解釋,精明透徹,於是說:「到時候,鈔票上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還得請你來寫。」 1947年1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掛在了平山縣離西柏坡一里許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里。 1948年秋,籌備處遷至石家莊,正趕上國民黨飛機來轟炸。籌備處同志在彈片飛嘯中去搶救趕印的人民幣和其它備用物資,南漢宸帶頭在火海中搬運搶救,沒有一個人顧及到個人的安危。 董必武有一天把南漢宸找去,對他說:「你們設計的人民幣票版樣中央工委同志都看過了,前幾天我又打電報給毛主席,告訴他票版正面印的是毛主席像。 今天主席回來電報,不同意在票版上印他的像。主席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我現在是黨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將來當上政府主席再說吧。漢宸,你把票版拿回去讓他們再重新設計一下。」 「那麼,票面上改成什麼圖案為好呢?」南漢宸問。 董必武思忖了一陣說:「人民幣,是人民自己的貨幣,應當以反映解放區人民從事工農業生產為主。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人民幣是新中國的貨幣。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數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貨幣那樣,摻雜著英文字。」 南漢宸回去,告訴了設計師王益久、沈乃鏞,根據董必武的意見對鈔票重新進行設計,並將董必武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和錢數的一些字也一並帶過去。 兩位設計師很快就設計出拾元、貳拾元、伍拾元三種票版來,所有的圖案都是工人、農民搞生產的圖案。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車水,右側是礦井場區;貳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牽驢馱貨,右側是火車在鐵道上行駛;伍拾元的正面:左側是毛驢井邊車水,右側是煤礦的煤車。以至後來發行的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萬元的票面,也都沿用這種工農業生產的結構。 1953年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負責設計工作的是著名畫家羅工柳。開始時,他們參照蘇聯貨幣都印有列寧頭像的做法,設計出的各種票版也都是毛主席的像。毛澤東審定時,又否決了。第二次送審時,周恩來還是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 答案補充 原來,伍元券主景民族大團結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畫像,周恩來指示說: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這里還有畫像,應當改為標語牌。壹元券主景畫面天安門上,原來有紅旗、彩燈和毛主席像,周恩來也指示將畫像取下。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東北全境之後百萬大軍全部開進關內,對天津等地實行了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包圍,革命形勢發展十分迅速。面對這一形勢,周恩來打電話給南漢宸,讓他趕緊動員一切力量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否則就要採取別的措施。 根據周恩來這一指示,董必武於11月18日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中心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漢宸問道:「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 答案補充 「我看可以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了,12種面額的票版,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審定過了,如果明天掛出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准備北平解放後立即有我們人民幣佔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裡的一家印刷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南漢宸充滿信心他說。 董必武當下拍板做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貼出布告,宣告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南漢宸同志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伍元票面的人民幣,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正式對外發行;接著,又在石家莊發行貳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幣。
求採納
⑨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第一張人民幣於1948年4月開始設計、審批,設計者是原晉察冀邊區銀行的王誼久和申乃鏞,他們也是第一套人民幣的主要設計者。 第一套人民幣的票版設計(包括繪有毛澤東像的初稿)主要由晉察冀邊區銀行印製局的王益久、沈乃鏞 擔任。兩人以王益久為主,責票版正面設計;沈乃鏞為輔,負責票背面設計,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是當年各解放區印製部門藝術水平最高的票版設計師。 王益久原是舊政府的圖案設計人員,張家口第一次解放後參加革命,在晉察冀邊區印製局擔任圖案設計工作。先後設計過晉察冀邊區銀行紙幣、冀熱遼版邊幣。中州農民銀行紙市、西北農民銀行紙幣等等。據沈乃鏞生前介紹,王益久在設計貨幣圖案時,善於動腦筋來思考問題,反復修改圖案,把圖案安排得恰當、完整、精細,自己滿意後,再聽取其他同志意見,而後才開始繪畫製作。在圖案設計中,王益久繪制的各種粗細線條和點線,均勻、精細,他用疏密、粗細所組成的線條來表現明、暗、深、淺的層次,效果明顯,並且線條運用得靈活講究。 1948年5月,為重新設計第一套人民幣,王益久和沈乃鏞奉命調到石家莊華北銀行直屬印鈔廠,負責人民幣的圖案設計工作。以後,所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的票版圖案設計,大多都出自王益久、沈乃鏞之手。 1948年8月初,由王益久、沈乃鏞設計的首批人民幣樣稿順利完成。8月21日華北銀行總行上報中央"關於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的補充意見",對人民幣的發行比價、票版面額、發行時間、步驟、發行數量、印製計劃等問題都作了詳細報告,並附有5個品種、7種版別的人民幣設計樣稿。此件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圈閱批准。這也是第一套人民幣首批設計樣稿,經黨中央政治局審查批准,其中有:1元券(工農圖)、5元券(帆船圖)、10元券(火車站圖)、50元券(水車、運輸圖)、100元券(有3種圖案版別,即耕地圖、火車站圖、萬壽山圖)。此後,上述樣稿立即送往各印製局製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