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運貨是怎麼運的
賣家那邊到你這邊沒專線的話 讓他發你那省會 或者附近大城市中轉
德邦 天地華宇這種物流 網點多,主要城市 縣城都能轉運到 但運費也貴
2. 物流的發源與變革是什麼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准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 英文名稱:logistics 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物流: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物流以滿足一定的經濟、軍事、社會要求為目的,並通過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來實現目的。
3. 是哪個物流發的貨
現在的物流公司有很多,想知道是哪個物流公司發的貨,一般快遞上面都會寫,而且給你打電話的快遞員也會同時告知你他是哪個快遞公司的。
4. 物流發貨流程
物流發貨流程:
接到成品庫管的發貨通知後,由物流專員負責根據包裝掃描人員填寫的《發、返貨記錄表》的發貨情況和貨運詳情制定每天的發貨計劃。
每天上午根據成品庫主管提交的《發、返貨記錄表》,安排發貨司機發貨或通知貨運站到公司庫房提貨。
通知的貨站、快遞提貨人到庫房提貨時,由提貨人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並留有提貨人簽字的返貨托運單,以便查詢。 四、 屬於快遞業務的發貨,由物流專員負責包裝好,並負責在快遞托運單上填寫好收貨人和發貨人信息、並並稱重,註明投保情況、所裝成衣數量、發貨日期,同時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由物流填寫的物流公司、運單號及提貨人簽字。
屬於威遠、遠成、優速、中鐵等合作物流提貨的業務,由物流專員負責填寫相關的托運單,並將運單號填寫在《發、返貨記錄表》上;並要求提貨人在托運單上和《發、返貨記錄表》上簽字方可!
屬於公司司機提貨發出的,司機必須在《發、返貨記錄表》提貨欄內進行簽字確認;司機發貨返回後,必須將發貨運單全部轉至物流專員,並由物流專員負責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備查。
貨物發出後,由物流專員負責向每個收貨人傳遞發貨信息,提醒客戶准備收貨。
物流專員對所有發出的在途商品進行跟蹤,出現異常或貨損時,隨時予以溝通解決!
每天發貨業務結束後,負責統計發貨完成情況並進行夕會匯報。如:已發出包數、未發出包數,未發出原因、異常問題的解決處理辦法、實效等等。
每天下班前,物流專員負責檢查所有運單的正確性,如:是否投保?、收貨人信息是否正確?貨運單據是否登記無誤?發貨包數和未發包數與實際配貨數量是否吻合?、發貨信息是否傳遞?代扣代、代繳的扣款單是否完成等的檢查工作。
整理發貨運單並負責與月結的貨運合作單位進行運費對賬,結算運費。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准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 英文名稱:logistics 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
5. 物流的起源
對於「物流」的概念,不同國家不同機構不同時期有所不同,關於物流活動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在英國。1918年,英國猶尼利弗的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和用戶手中。二戰期間,美國從軍事需要出發,在戰時對軍火進行的供應中,首先採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這一詞,並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二戰後,「物流」一詞被美國人借用到企業管理中,被稱作「企業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業物流是指對企業的供銷、運輸、存儲等活動進行綜合管理。 根據日本物流管理協會的資料記載,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已基本恢復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平,企業進行大規模設備投資和更新改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力大 物流
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產性本部,該團體為了改進流通領域的生產效率,確保經濟的順暢運行和發展,組織了一個由伊澤道雄為團長的大型考察團,於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國的物流,當時日本還沒有「物流」這個詞,代表團的名稱為「流通技術專業考察團」。該代表團在美國期間,美國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講到,美國30年來國民經濟之所以順利發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視生產效率又重視流通效率。美國產業界真正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基本在1950年前後,在此之前一直只重視銷售,僅把運輸、保管、包裝、裝卸等物流活動作為銷售的輔助性活動。日本流通技術考察團在美國還發現,原來日本被稱為流通技術的運輸、包裝等活動,美國人稱為Physical Distribution(PD)。 日本考察團回國後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視物流的建議,並在產業界掀起了PD啟蒙運動。在日本能率協會內設立了PD研究會,邀請平原直先生(歷任裝卸研究所所長、日本裝卸協會會長,被譽為日本「物流之父」)擔任會長,每個月舉辦PD研討會;在流通經濟研究所,日本權威物流學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組織起PD研究會,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啟蒙教育活動。 經過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終於開始對PD引起了關注。通產省幾次邀請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機關說明PD的重要性,為政府官員們講課。同年7月,通產省決定討論物流預算案時,擔心新聞媒體在報道中講PD日本人聽不懂,於是邀請平原直先生同內山九萬先生(日本通運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商議。內山專務認為PD中的「P」,即Physical在這里並不是「物質」的意思,而是「物理」的意思,Distribution是「流通」的意思,所以應把PD譯為「物理性流通」,但又覺得作為一個名詞,「物理性流通」字數過多、過長,只好縮為「物的流通」。於是「物的流通」這一新詞在全日本媒體上發表了。 此後,「物的流通」在日本逐漸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其實物流活動的出現,從原始社會就開始了,比如將剩餘產品放置到洞穴中,而從奴隸社會開始,產品私有化,戰爭物資的運輸,正所謂:大軍出征,糧草先行,也是物流活動的體現。
只是物流一詞的產生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才開始在中國出現的。「物流」一詞的引入與70年代末日本物流友好團體訪問中國是分不開的,「物流」一詞在50年代中期由美國引入日本,開始是在日語漢字中稱「物的流通」,後簡稱「物流」。
6. 物流業的起源(詳細版本)
其實古時候就有、只是叫法不一樣、最原先是走鏢、物流一詞出現最早是在美國、並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上的轉移會產生附件價值、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8年,英國猶尼里佛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這一舉動被一些物流學者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 30年代初,在一部關於市場營銷的基礎教科書中,開始涉及物流運輸、物資儲存等業務的實物供應(Physical
Supply)這一名詞,該書將市場營 銷定義為影響產品氖權轉移和產品的實物流通活動。這里,所說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商流;實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最早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於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與從生產地到消費 地點流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活動。
上述歷史被物流界較普遍地認為是物流的早期階段
7. 快遞是哪個國家發明
美國。
最早的快遞應該是聯邦快遞(FedEx)。1971年創建,目前向211個國家及地區提供快遞運輸服務。
8. 二十世紀物流行業兩個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20世紀物流行業最偉大的發明就是機器人物流。
9. 二十世紀物流行業倆項偉大發明
為什麼對我呢么不誠實,給我
10. 物流概念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智能物流業,對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服務於製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兩新一重」作為2020年重點任務,物流行業是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交通運輸行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智能物流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物流行業投融資情況來看,物流技術是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物流行業發展階段
從科技角度來看,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先後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階段,目前已經發展到了智慧化發展階段。
在機械化階段,物流機械設備被相繼發明出來並投入物流活動當中,但計算機還很少應用到物流管理中來,全自動控制的系統寥寥無幾,自動化立體庫在有限的幾個領域得到應用;在自動化階段,自動化立體庫逐步展開應用,AGV技術和一系列管理系統誕生。而到了智慧化階段,以工業4.0為契機的生產物流系統大規模應用,機器人、無人機、「貨到人」等技術相繼涌現,各項傳統科技與新興科技開始整合。在這個階段,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成為主流。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