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竹子是怎麼長成竹林的
很多地方種竹子的。現在很多城市景觀和綠化採用竹子。如發展竹林綠化太行——平山縣柏嶺竹林;黃石楠竹林綠化休閑廣場4月開建;柳州在「天竺園」E區,建設竹林綠化休閑渡假山莊。
又如「竹類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一文:
竹類植物由於觀賞性較高,其形態各異,色彩多變,還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利用價值,以其優良的生物學特性,在城市綠化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一、竹類植物的特性
竹子屬禾本科竹亞科,為多年生常綠植物。有喬木、灌木、藤本,也有極少數稈型矮小、質地柔軟而呈草本狀。其地表分散的竹稈,與地下的竹鞭連成一體,鞭生筍,筍成竹,竹養鞭,周而復始,繁衍發展,形成竹林。竹鞭既是養分的貯存和輸導的主要器官,同時也具有強大的分生繁殖能力,根據其不同的生長方式,可分為叢生、散生、復軸混生。只要按照生長發育規律,實行科學經營管理,竹林就可不斷地發展及復壯。
二、竹類植物資源與綠化價值
我國共有竹類植物48個屬,500多種,其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其中毛竹林面積大,生態及經濟價值高;紅竹竹稈、竹筍具觀賞價值,而且筍味鮮美,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根據竹子在綠化中的用途及其觀賞性可分為:
1.風景竹林:主要為具較高經濟價值,同時具有休閑觀賞價值的大中型竹種如毛竹、紅竹、雷竹等,在城郊及風景區內,通過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綠色產業,在提供觀賞價值的同時,使之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
2.觀稈竹類:有叢生的如孝順竹、青皮竹、鳳尾竹,合軸叢生的如黃甜竹,散生的如淡竹、石竹等;稈型奇特如龜甲竹、佛肚竹、羅漢竹等;稈色多種多樣,紫色的如紫竹、黃色的黃皮剛竹、稈綠色溝槽有黃色條紋的黃槽剛竹、稈具黑色斑點的斑竹。
3.觀葉竹類:葉有長、短、寬、窄、針狀、橢圓狀等之分,葉小的如毛竹,大的如闊葉箬竹;葉型奇特如風尾竹、花孝順等;葉色從墨綠、翠綠到黃綠或綠色具白色或其它條紋如菲白竹、菲黃竹等。
4.觀筍類:筍色多為黃、紅、綠或有漂亮斑點,如紅竹、孝順竹、剛竹等的竹筍;有籜片多姿、筍形奇特的如浙江金竹、漫竹的竹筍。
三、竹類植物在城市各類綠地中的應用
竹類植物在城市綠化中可用於園林庭園用竹,以竹為主景,創造各種竹林景觀;或者與園林建築物、路景、山水、岩石形成組景;也可用於大面積的竹類造林形成竹林,如竹山、竹坡、水庫周圍竹林;還可營造竹類公園、竹類植物園等專類公園以及製成盆景。針對不同的綠地類型,可應用不同形態、不同種類的竹子。
1.在公共綠地中的應用。公共綠地是指向公眾開放的各類公園、廣場、游園和街頭綠地。在公共綠地中竹子一般用作庭園用竹,創造各種竹林景觀。以翠綠的葉色為基調,形成清幽、雅緻的環境,或以多姿的觀稈竹類與建築物、路景、岩石等形成組景。也可建設供遊人觀賞的以竹景、竹種取勝的專類竹園,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的秀美風姿和內在品質,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為城市居民提供賞心悅目的休閑娛樂空間。適合公共綠地的竹種很多,以觀賞性及生態價值為主,可選用觀稈、觀葉、觀筍類竹子,主要考慮竹種的易管理性,不必過多考慮竹子的經濟價值。
2.風景林地應用。風景林地是自然環境優美,風景名勝集中,具有一定規模、一定景觀價值,但尚沒有完善旅遊、休息和娛樂等設施的綠地地域。僅在城市中心地區進行綠化,不能很好地解決城市生態問題,也滿足不了人們的
多種需求,綠地建設勢必要擴展到郊區。風景林地的建設可以通過改造原有竹林,提高其觀賞性來實現。風景林地使用的竹種主要為毛竹、雷竹、紅竹等具有經濟價值的大中型竹種。
3.生產綠地應用。隨著竹類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城市中應該建設專門為其提供苗木的苗圃地,就近提供綠化母竹,提高造林成活率,其本身也能起到良好的綠化效果。生產綠地以培植較名貴竹種、有特殊觀賞價值、具經濟價值以及盆景用竹為主,如紫竹、羅漢竹、早竹、斑竹、紅竹等。
4.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綠地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機關、團體、部隊和企業事業等單位管界內的環境綠地以及居住區內除公共綠地以外的其他綠地。此類綠地面積一般不大,可選用觀稈性竹種如斑竹、龜甲竹、黃皮綠筋竹等,或應用叢生竹或復軸混生竹種。因其觀賞性要求高,人員素質較高,也可選用有檔次但養護要求較高的竹種或觀筍竹類,與建築物搭配形成竹景。還可以創作製作竹子盆景美化環境。
5.在防護綠地以及道路綠化中的應用。防護綠地應選擇鞭生長量大、出筍多、生長快、方便管理的竹種,可選用哺雞竹、紅竹、早竹等筍用竹種。在道路綠化中可用孝順竹、青皮竹、黃甜竹等叢生竹、混生竹營造綠籬。此外鋪地竹、菲白竹、鵝毛竹、倭竹等可作為地被或護坡的鑲邊應用。
四、應用原則
竹類植物的應用其規劃、種類選擇、管理等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充分考慮竹子的生長特性。地下的竹鞭連成一體,可以水平擴展,在公共綠地、單位綠地等應用竹子綠化時應為其平面的擴展預留空間,注意近期效果與遠期效果相結合。同時應設置竹子與其它樹木之間的分隔,防止水平擴展擠占周邊綠化樹種的生長空間。
2.滿足當地綠化的生態要求。竹種選擇時應做到適地適竹,根據本地的生態環境條件,選擇之相適應的竹種,使其所要求的生態習性與栽植地點的環境條件一致或基本一致。如衢州市種植某些叢生或混生竹種,會因冬季氣溫過低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只有通過試驗選擇適生種,才能創造出相對穩定的人工植被群落。
3.符合城市綠地的功能要求。就某一綠地而言都有其具體的主要功能,應從城市綠地的性質和功能來考慮具體竹種的配置,如竹子專類公園,應配置盡可能多的竹種,並考慮知識性、趣味性;各居住小區或單位綠化,選擇姿態優美、有品味的較高檔竹種;障景應選用密生性竹種。
4.結合城市綠地的經濟要求。城市綠地在滿足實用功能、保護城市環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營造及今後管理的經濟性。選擇綠化竹種時,風景林地、生產綠地在相同的景觀條件下,應優先選擇可提供竹材也可提供竹筍,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竹種;公共綠地應以鄉土竹種為主,鄉土竹種適應本地風土的能力最強,而且種苗易得,短途運輸栽植成活率高,又可突出本地園林的地方特色,因此應多加利用。
五、綠化用竹類植物的繁殖與管理
在城市綠化中,竹類植物一般用移竹造林。移栽竹子的季節,以該竹子出筍前1-2個月為宜。移栽母竹以鞭齡l-3年生、稈齡1-2年生為最好。移栽時,栽植穴應大於母竹宿土和鞭根盤的1.5倍。穴底鋪上營養上,
竹蔸蓋土 10厘米 左右。栽後在覆土上蓋一層l- 2厘米 厚的稻草。栽後2周內,必須每天澆水1-2次。
在大片的竹子風景林中,應在每年6-7月進行1-2次中耕除草,深度8-10厘米;除草後,將所除雜草保留林間,使之腐爛作肥料。除草後應同時培土,以便雜草腐爛,利於吸收。為使竹林每年能生長許多健壯竹,應施用氮、磷、鉀、硅肥,尤以有機肥為佳。在低窪地的竹子,雨季很容易被水淹,應及時排除積水,以免竹鞭腐爛。
竹子最好是呈自然的柔軟之姿,應盡可能避免修剪,以觀賞其天然的姿態。但實際應用中,有些情況下的修剪是不可避免的。園路的四周在妨礙通行的時候應加以修剪。觀稈的竹子,地上1米以內的枝應從貼稈基部切除使竹稈顯露,以便更好地觀賞其奇形姿態或色彩,修剪宜在6-7月份。
根據應用目的、竹種的特徵不同確定竹林的間伐強度。以遮蔽、防風為目的,要稍密些;以修景為目的,應稀疏些。為了保持竹種的特性,應盡早伐去沒有特徵以及表現力(畸形、色彩、斑紋)差的竹稈。若利用竹稈,應在養分及水分流動少的休眠期(12-翌年1月)進行;若不利用竹稈,要在竹筍長成新生竹後進行。
六、應用現狀與前景
在公共綠地的建設中,創造多種竹林景觀,風景林地的建設,單位綠地中和居住區綠地,建設大量的竹林景觀,均有竹子與建築物、路景、山水、岩石的組景,各單位庭院綠化也多使用竹子。城市防護林建設中應用了雷竹等筍用竹,城市道路及國道省道的綠化也大量使用剛竹、紅竹及孝順竹等。
竹類植物應用前景廣闊:首先為建設竹子主題公園,以大面積、多竹種、豐富內涵為目標,以紅竹、紫竹、斑竹、苦竹、水桂竹等具有一定地方特色、文化內涵的竹種為主,種植龜甲竹、槍刀竹、羅漢竹、佛肚竹等觀賞性高的竹種,為市民提供休閑場所,也為其提供一個學習竹類植物知識的場所;其次是根據城鄉綠化一體化工程,結合花卉苗木基地建設,建設母竹生產基地,營造生產綠地,為城市綠化提供苗木;三是在公共綠地的規劃建設中加大竹林景觀的比例,在城市道路綠化中加大竹類植物的比重。
『貳』 竹子年年開花嗎為什麼啊
竹子是不可能年年開花的.竹子開花是不好的,開花就說明了氣候反常,地乾燥
竹子開花是一種生理現象,一般發生在天氣長期乾旱、竹林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老鞭縱橫的竹園。這是因為竹子嚴重缺水,營養不足,光合作用減弱,氮素代謝降低,糖濃度相應增高,造成糖氮比較高,為花芽的形成和開花創造了條件。可見,竹子開花是惡劣的生長環境所引起的。因此,根據竹種的特性,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即可控制竹子開花。例如,對毛竹林,可採用鬆土、施肥、蓋土、澆水、挖竹蔸、防治病蟲害等措施,為竹子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就可避免竹林出現開花現象。
『叄』 竹子為人類作了哪些貢獻
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
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著竹於的地理分布。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又受大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匯集的影響,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
中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有適於熱帶生長的合軸型叢生竹種、亞熱帶生長的單軸型散生竹種和高海拔高緯度地區生長的耐寒性強的復軸型混生竹種。
據統計,全國竹類植物共有48個屬,500多種。這些竹種分布在北緯40о以南的廣大國士上。由於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本身種屬特性的差異,中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
竹子生長快,適應性強,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用途。竹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竹子用於建築的歷史久遠,在遠古時代,人類從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進的過程,竹子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服飾方面看,竹對中國人的衣飾起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傘,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嶺南地區一些州縣的重要貢品之一,竹還是古代人裝飾的材料,說明竹對人類服飾文化的貢獻。
從食用方面看,竹筍和竹蓀是極受人們喜愛的美味山珍,竹實是歷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獻中記載,3000多年前的竹筍就是席上珍饌。竹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飪數千種美味佳食。竹還具有特別的醫用價值,在中國最早的醫書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歷史記載。竹的全身都是寶,葉、實、根及莖稈加工製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葯用材料,竹黃、竹蓀也是治病的良葯。
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產生與發展,是中國文明的標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運行工具和設施的起源與發展,均與竹子有極密切的關系,古代人取竹製造竹車、竹筏和船以及橋梁工程,創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許多第一例,對世界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考古資料證明,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代先民們就已開始用竹製造竹器。屬於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遺址發掘的陶器底部有竹編織物的印痕,南方良渚文化遺址發掘了大量的竹器紋飾的印紋陶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發掘有200餘件的竹器實物。隨著社會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竹器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到春秋戰國時代,竹器製作已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個重要生產部門——竹器手工業,竹器製品已在當時廣大民眾生活中,成為「養生送死」不可缺少的物品。漢代有竹器生活物品60餘種,晉代有100多種,唐宋時近200種,到明清時期達250餘種。例如炊具的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筐、籃、笥、箱,傢具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算具有算籌、算盤,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熏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賭博用具有籌、葬用具有竹棺材,均是用竹為材料製成的。
從人類的生活環境看,竹子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古代先民很早就發現了竹子的特殊防護作用,注重發揮竹子的防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的屏障作用,歷代取竹子做圍籬牆垣,防禦盜寇,保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竹林因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凈化空氣、防止風害的作用,備受人們的青睞,古今人們都不得取之以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由上可見,竹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領域中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展示了竹文明的風采。因此,竹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肆』 竹子的歷史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
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系。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4)竹子創造擴展閱讀
竹文化詩文
竹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
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北宋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瓚,明代的王紱、夏昶、徐謂,清代的石濤、鄭板橋、蒲華、吳昌碩,都是樹一代畫竹新風的畫竹大量,促進了畫竹藝術的發展,對畫竹技法和理論的發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至今日,中國的畫竹藝術仍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文化
『伍』 竹子的種植歷史,要具體點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
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系。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陸』 竹子什麼季節成熟
竹子嚴格意義上沒有成熟期,假如開花、結果,那就是竹子的生命到了盡頭。
『柒』 中國古代人民把竹子做成哪些工具
1、竹筒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
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
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2、竹根雕
竹根雕是以竹根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傳統工藝品,主要產地是江蘇南京以及上海嘉定,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
中國用竹子做的藝術品有竹刻、竹根雕、竹子盆景、竹臂擱等。在南方地區,生長著茂密的竹林。
竹子作為一種植物,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雖是宋代文豪蘇東坡用來表達自我的精神世界,但同時也映襯出這位大詩人對竹的喜愛。
歷代喜愛竹的文人墨客並非只有蘇東坡一位,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等七人「相與友善,游於竹林、號為七賢」七人共以竹自喻,世稱「竹林七賢」。
3、竹椅
在農業時代,因竹材取得容易,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低廉,且生長周期短,於是先人便利用竹來編製成竹椅,竹椅較現代的沙發更涼快且通風,為崇尚環保的人們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竹椅就是竹材製成的椅子,一般挑選較為成熟的原竹為材,主要架構為不同粗細的竹管,應用竹傢具製作的烘彎、鑽孔、榫接、打竹釘等製作方法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常見的竹椅有餐椅、學士椅、太師椅及乳母椅等。
4、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葯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節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5、竹簾
竹做的簾子,尤指掛在門口或窗戶的簾子,是漢族竹編工藝的一種。古代太後或皇後臨朝聽政,殿上用竹簾遮隔,則稱為垂簾聽政。
竹簾採用慈竹為原料,以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根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爆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簾
『捌』 竹子可以做什麼怎樣利用竹子,為自己創造財富價值
筆筒,筷子,梳子,鳥籠,切蛋糕的刀子,鏟子,藝術品!
『玖』 老家的山上有大量的毛竹!怎麼利用當地的竹子創造財富!
向傳統挖潛,從傳統里賺錢,傳統的竹器,藝術品等都是有價值的,我在幾個城市生活過,有些作為工藝品的竹椅子,每把都能賣到上千元,多用精加工,少用粗加工,這是一。第二要創新,比如我在國外看到的,一種竹蔑編織的地毯,非常美觀實用,國內見的非常少,創新,就是要創別人以前從來沒有製造過的新產品,用新、用奇來創造財富。 比如你可以製造竹床,一架竹床,結實的可以用幾輩人,有錢人追求新奇,追求綠色生活,竹床未必沒有市場(當然這只是思路,設計上需要花些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