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語文的人

創造語文的人

發布時間:2021-06-13 07:02:11

㈠ 語文的創始人是誰

語文的創始人是我們古代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是他們在生活勞動實踐中發明的。

㈡ 語文是誰發明的

語文,初次接觸你,我並沒能感受到你的靈氣。但在逐漸的認識之中,我開始慢慢發現你的魅力。你如淡墨一般清香淡雅,醉人心扉;你如樂曲一般悅耳動聽,愉人心懷;你如花兒一般香氣撲鼻,沁人心脾。而你所包含的詩詞,則是你最迷人的風韻。我愛上了你的詩詞,它們真摯的情感,深厚的文化,朗朗上口的語言,都使我為之著迷。「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所散發出來的樂觀和積極,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蘇軾超然灑脫之雅緻,豁達之開闊,體現了一個人在逆境之中的品格,令人敬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字字鏗鏘的告誡,讓我倍加珍惜時光。「業精於勤,荒於嬉」,努力把握現在,讓少年時光多一份勤勉。哲理的你令我感悟頗深,而秀麗的你更是倍加迷人。「草長鶯飛二月天」中的春天,生機勃勃而又春意盎然,透出了春景的清新之感。「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天,花開艷麗而又美不勝收,顯出了夏日的火熱與奔放。「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秋天,景色別致,以楓葉襯秋意之濃,表現了秋天的宜人之美。「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天,冬雪紛飛,銀裝素裹,體現了冬季的晶瑩美。這些詩詞是你魅力的體現,我發現了它,並認真地感受它的雋永,它的雅韻。你的魅力更感染了我,它使我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它使我愛上了寫作,愛上了閱讀。

㈢ 語文是誰發明的

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丏尊聯名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了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

㈣ 語文是個生命東西啊 語文是誰創造的 學語文有什麼好

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也是語言文字或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相對來說,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
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語文教學的目的有三個:
①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②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
③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

㈤ 創造語文界修辭手法的人是誰

8.第4段中說:「小男孩兒就這么站著,既不前進,也不後退,只是專固執地注視著自己的前屬方。」為什麼小男孩兒「既不前進也不後退?」為什麼他「固執地注視著自己的前方?」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因為小男孩對於面前這個挑戰不知所措,不知是該應戰還是退縮,因此才會「不前進也不後退」;"執著的注視著自己的前方」是因為他在想應該怎麼走過去,或者是該走還是不該走。或因為他在積蓄力量,他在思考,在想著法怎樣跨過這個台階。10文中加點的「新的高度」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小男孩人生上道路上沒有克服的一個困難2找出描寫小男孩兒登台階的一系列動作。(至少五個)抬踩站跨踏

㈥ 誰創造了語文

生活和勞動創造了語文。語文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㈦ 語文歷史上的名人

http://wenku..com/view/3ecab324ccbff121dd368369.html
http://wenku..com/view/12192f68011ca300a6c3902e.html
有一種看法認為:語文就是文字。但這種看法未免太狹隘。他只是語言的紀錄,知識語言系統的一部分。如果按這種說法來講,難道我們學語文學了十二年就是學了十二年的漢字?這樣恐怕要貽笑大方了。 還有種說法就是擴大了語文的外延。即凡是書面的東西都納為語文,包括了:合同、文件、便條甚至黑板報都可稱為文章,稱為語文。要知道凡是課本中都有文章,難道數學、物理、歷史、生物都是語文,也都可以納入語文課本? 很顯然,以上兩種解釋是荒謬的。 在歷史上,作為私塾教材的「四書五經」只是因為它的特殊性。作為倫理讀本、政治讀本、道德讀本。而他其中的文學內涵被閹割或被掩蓋了。八股取仕是寫的八股文中要學習聖人的語氣,聖人的思想,而並沒有要求學書中的文化。 語文——這門課,從隋朝科舉制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其中不免有些彎路,但如今人們對於語文應該有了新的認識。 在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吸收人類先進文化」。課程標准中也規定了中學生必讀的名著篇目。作為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其中包含了人類在幾千年發展創造的歷史中人文精神的精華。閱讀名著主無疑是對自身的熏陶和滋養。西方國家作為教育的先進國家,母語教學中對於母語文化講授是十分重視的。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應借鑒的,在我們的漢語教學中對於文化的教育應遠遠多於語言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文學素養又提高,而文學素養的提高是語文教學的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今,眾多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學習《論語》、《詩經》……這些語文老師把學生領進了以中國古典文化的世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中國的文化。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指出:今天保留下來的中國文化、中國的傳統、中國社會的精神氣質,對日後指引人類世界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對於我們,中國人語文課上學習語言的同時切不可忘記中國文化的學習。 的確,學習語文就是學習一種文化。以文化人,實質就是人文化、民族化。語言文化的陶冶是語文教育的靈魂。失去了靈魂語文就只剩下個空殼。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就要知言養氣,讀書修身,塑造完美人格。數千年以來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文明。學習語文就是與塑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感情。此外還要學習民族崇德重義的價值取向。自強務實的人生態度,樂善好施,見義勇為……通過語文將中國文化傳承。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需要有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學好語文,要注意培養 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我希望當你讀完這篇「爛文」後,能為你的語文之路,墊石鋪地,為你的語文大廈添磚加瓦

㈧ 語文是個生命東西啊 語文是誰創造的 學語文有什麼好處呢

頭兩問
建議lz網路「語文」

學好語文
增強人的聽說讀寫能力
鍛煉人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
遠的不說
如果沒有學會語文
lz怎麼能上網路知道來提問?

㈨ 關於創造的語文作文

關於創新的素材
[思路提示]

創新需要打破定勢,突破傳統。

創新能推動歷史的前進。

只有求新求異,事物才會有生命力。

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

新事物也許並不完美,但它畢竟要替代舊事物。

[名言]

踩著前人的腳印前進,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李可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

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

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德]歌德

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訣竅。——[英]莎士比亞

[經典素材]

創新要勇於否定權威(普朗克和愛因斯坦)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同樣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他沮喪這一發現破壞了他一直崇拜並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於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

25歲的愛因斯坦敢於沖破權威聖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並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後又銳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新權威。

齊白石老人五易畫風

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曾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並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不斷改進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風再度變化。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能仍然馬不停蹄地改變、創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他告誡弟子「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認為畫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說,在學習別人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創造性地運用,不斷發展,這樣才會賦予藝術以鮮活的生命力。

創新讓人們不斷靠近真理(揭開天體的層層面紗)

長期以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地心體系」的理論統治著人們的頭腦。托勒密認為地球居於中央不動,日、月、行星和恆星都環繞地球運行。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論,闡明了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後,布魯諾接受並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個衛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虧現象等。不久,開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觀察資料,發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提出行星三大運動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因此可以這樣說:科學是不斷發現的過程,真理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保守是創新最大的障礙(牛頓晚年趨於保守)

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科學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冷卻定律以及微積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學說的范疇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時間研究上帝的存在,結果自然毫無所得。由此看來,即使一個偉大的學者,一旦落入陳舊的范疇,也談不上有絲毫的成就。

創新即是表現個性(鄭板橋獨創一體)

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幼愛好書法,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據說,有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這是干什麼,他說是在練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聽後,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

創新推動歷史前步(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商鞅為維護秦國統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變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輕的國君決心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於是下了一變法圖強的求賢詔令。商鞅就是在這個時候自魏國來到秦國的。

商鞅到秦國後,宣傳「強國之術」,決心協助秦孝公進行社會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為左庶長。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國兩次公布了新法。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面貌煥然一新。秦國從落後國家,一躍而為「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國,出現了「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於它的作用,秦朝的歷史才變得如此輝煌。

㈩ 是誰創造了語文

兄台很討厭語文么 ?
語文可以說是我們千千萬萬的百姓創造的 ,如果你實在要說一個人的話 ,那就孔聖人吧 。

閱讀全文

與創造語文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