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候氏泡鹼法是誰人發明者
候氏制鹼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紅三角‖牌純鹼獲美國費城萬 國博覽會金獎)
侯德榜,1890年出生於福建省候官縣,中國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鹼工藝——侯氏制鹼法;第三,他為發展小化肥工業所做的貢獻。1921年,侯德榜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後,懷著工業救國的遠大抱負,毅然放棄自己熱愛的製革專業,回到祖國。
19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福州英華書院。1913年以特別優秀的成績完成預科學業,公費派往美國留學。1921年獲博士學位,同年接受永利鹼業公司的聘請,回國發展我國的化學工業。曾任塘沽永利鹼廠和南京永利硫酸銨廠總工程師兼廠長、永利化學公司總經理。為解決當時國內外市場急需純鹼,在較短的時間掌握並改進了著名的索爾維制鹼法,使工藝過程縮短,而產量大增,1939年首先提出並自行設計的新的聯合制鹼法的連續過程,使純鹼工業和氮肥工業得到發展,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的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說的復分解反應應有沉澱,氣體和難電離的物質生成。他要制純鹼(Na2CO3),就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較小,所以先製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氫鈉不穩定性分解得到純鹼。要製得碳酸氫鈉就要有大量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就在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形成飽和氨鹽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鈉離子,銨根離子,氯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餘產品處理後可作肥料或循環使用。
② 我國制鹼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是誰
侯德榜先生是我國制鹼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在製得了純鹼的同時還獲得了大量化肥。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
19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1926年中國「紅三角」牌純鹼入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章。
他還積極傳播交流科學技術,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為發展科學技術和化學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③ 發明了「聯合制鹼法」的科學家是() A. 張青蓮 B. 拉瓦錫 C. 道爾頓 D. 侯德榜
A、張青蓮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所以錯誤.
B、拉瓦錫在化學方面的貢獻是測定了空氣的組成,所以錯誤.
C、道爾頓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原子學說,所以錯誤.
D、候德榜改進了制鹼工藝,發明了聯合制鹼法,被譽為我國「制鹼工業先驅」,所以正確.
故選D.
④ 發現聯合治鹼法的是誰
聯合制鹼法又稱侯氏制鹼法,用於在工業上製取純鹼(Na2CO3),由侯德榜於1943年發明,是世界上廣泛採用的制純鹼法。具體過程為:在飽和氨鹽水中(氨氣,氯化鈉都達到飽和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從而發生如下反應:反應中的碳酸氫鈉由於溶解度低而析出,可以進一步煅燒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再次進入反應重復利用。
⑤ 發明了「聯合制鹼法」的科學家是()A.侯德榜B.拉瓦錫C.門捷列夫D.張青
A、候德榜改進了制鹼工藝,發明了聯合制鹼法,被譽為我國「制鹼工業先驅」,所以正確.
B、拉瓦錫在化學方面的貢獻是測定了空氣的組成,所以錯誤.
C、門捷列夫首次發現元素周期律,並編制了元素周期表,所以錯誤.
D、張青蓮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方面,所以錯誤.
故選A.
⑥ 我國發明聯合制鹼法的科學家是誰 我國首先人工合了什麼
我國發明聯合制鹼法的科學家是侯德榜.
我國首先人工合了牛胰島素.
⑦ 「侯氏制鹼法」的發明者是誰
「侯氏制鹼法」即「聯合氨鹼法」,正式命名於1941年3月15日。他的發明者是中國制鹼專家侯德榜。該方法的創立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艱辛歷程,體現了中國人的氣節和智慧。「侯氏制鹼法」融「索爾維法」和「察安法」的精華於一體,為世界制鹼業樹起了一座豐碑。
⑧ 中國發明鹼的科學家是哪一位
現代的「鹼」,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工業化學專家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鹼法」。
⑨ DNA一詞的發明者是誰
1909年,丹麥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約翰遜首次提出「基因」這一名詞。
⑩ 發明聯合制鹼法是誰發明的
候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