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創可貼是誰發明的啊
是埃爾·迪克森。
在20世紀初,埃爾·迪克森太太剛結婚,對烹調毫無經驗,常在廚房切著手或燙著自己。埃爾·迪克森那時正在一家生產外科手術綳帶的公司里工作,他很快就能熟練地為太太包紮。他想,要是能有一種包紮綳帶,在太太受傷而無人幫忙時,她自己能包紮就好了。
於是,他開始做起實驗。他考慮到,如果把紗布和綳帶做在一起,就能用一隻手來包紮傷口。他拿了一條紗布擺在桌子上,在上面塗上膠,然後把另一條紗布折成紗布墊,放到綳帶的中間。但是有個問題,做這種綳帶的粘膠暴露在空氣中時間長了就會干。
迪克森試了許多不同布料蓋在膠帶上面,期望找到一種在需要時不難揭下來的材料。後來他發現,有種粗硬紗布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經公司改進後得以廣泛應用。
(1)止血是誰發明擴展閱讀
創可貼使用注意事項:
1,貼創可貼不可纏得太緊,尤其是手指和腳趾。纏得太緊會導致厭氧菌滋生,加大感染和患破傷風的幾率。
2,不要環狀包紮。手指和腳趾的動脈在其兩側,纏得過緊會導致血流循環不暢,輕者傷口處腫脹,嚴重者可能導致指(趾)末端壞死,甚至截肢。
3,使用別超12個小時。有的人不太在意細節,一個創可貼用上好幾天。但請注意,創可貼的最長使用時間不能超過12個小時。如果在此期間創可貼被水浸濕或有其它臟污情況,應立即更換。
4,使用防水創可貼不能長時間與水接觸。如果創可貼與傷口周圍的皮膚粘得不嚴密,尤其是指尖、膝蓋和肘部等特殊部位,就不可能真正做到防水。
❷ 古代怎麼發現止血葯
血液對於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
中國古代,戰事很多。
戰爭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流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因為跌打損傷而導致的出血也很常見。
能否快速有效的止血,是治療是否有效的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中國古代多醫書中,盡管對止血技術缺乏專門的論述,但是各路醫家在對傷科、骨科以及眼科疾病進行論述和治療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提及到止血問題。
然而,中國古代的止血葯卻一直以來沒有系統的研究文章,尤其是將醫葯傳播與社會環境相互聯系進行研究的文章更是鮮見。
醫葯的運用、傳播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更是密切相關。
中國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展了獨特的止血技術,形成了獨特的中醫葯治療方法。
❸ 速效止血散的發明者是誰呢
我家裡備了一些肖雲教授所研製的速效止血散,這人了不起,出身於中醫世家,稱號有世界自然醫學科學院兩院院士,世界千禧名醫,地球驕子。
❹ 雲南白葯是誰發明的
據地方文史資料復記載,雲南白葯制為雲南人曲煥章創制的、專門用於傷科治療的中成葯散劑。 曲煥章,字星階,原名曲占恩,1880年,出生於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1902年,曲煥章研製成功雲南白葯的前身「百寶丹」。 傳說有一天,曲煥章上山采葯,看見兩條蛇正在纏斗。過了一會兒,其中一條敗退下來。這條氣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塊草地上蠕動了起來。此時,奇跡發生了,不一會兒,蛇身上的傷口變得完好如初。曲煥章等蛇遊走後,拿起那草仔細辨認,他認定這草一定有奇效。於是,綜合民間傳說和自己平時療傷止血的經驗,曲煥章終於創制出了百寶丹。 在前人和民族民間葯方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地實踐,1902年,一種取名為「百寶丹」的傷葯被曲煥章研製出來了,這種白色的葯末具有很強的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人們根據它的外觀把它叫作——白葯。
❺ 雲南白葯是誰發明的。
曲煥章(1882-1938年),彝族,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人。他在行醫中,學習搜集了彝族民間最擅長版的醫治權損傷的治療經驗,逐漸研製出一種「白葯」配方,以後又製成成葯。這種葯可外敷,也可內服,對刀槍傷、止血消炎以及婦科病療效十分顯著。
❻ 說說看雲南白葯是誰發明的
1955年,曲家人將「雲南白葯」秘方獻給了雲南省政府。衛生部在關於《衛生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說明中明確表示,「絕密級事項其一就是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中葯制劑,是指由衛生部確定的中成葯。如雲南白葯,其保密期限為長期。」
❼ 止血貼是誰發明的
最早發明止血貼劑的是中國古代的隨軍軍醫,當然,那時候沒這名詞.可能叫:"治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