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亞當手圖案

創造亞當手圖案

發布時間:2021-06-12 18:13:35

1. 一副西方名畫,兩個人手指對在一起的。畫叫什麼名字。

創世紀。

《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於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創作的壁畫,現藏於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

這幅巨型壁畫期間,歷時長達4年多。畫面面積達14x38.5平方米,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見《創世記》)。

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畫面由以上9幅中心畫面和眾多裝飾畫部組成,共繪有343個人物。

(1)創造亞當手圖案擴展閱讀:

相關延伸:創世紀後世影響:

「創世記」的9幅壁畫中以『創造亞當』最具盛名,同時是許多諷刺性創作作品爭相模仿的題材之一。這些題材通常都會將畫中的上帝或亞當替代成漫畫中的主角。

1、首次出現並應用在1959年在電影《賓漢》的片頭開場動畫中,甚至更早於電影《雄獅利奧》。在這部電影中,鏡頭在壁畫中漸漸移動,最後停留在上帝與亞當的手指接觸的位置。

2、應用在電影《E.T.外星人》的宣傳海報中描繪出E.T的手指與小男孩的手指接觸。在電玩游戲《魔劍》中的游戲背景也可以看見類似圖樣,特別是在第38關的背景圖案。然而在小型超級任天堂游戲機中的《魔劍》就沒有顯示這樣的背景圖案了。

3、日本連載動漫《死亡筆記》也隱約保有『創造亞當』的圖樣,漫畫主角夜神月扮演亞當,而死神路克則是扮演上帝的角色,此兩個角色同時握住一顆蘋果。

2. 關於《創造亞當》這幅畫的幾個問題



就是人的手臂,你看看上邊的圖片就明白了。創世紀一幅大型裝飾性壁畫,是由多幅畫面組合而成,畫面之間由人物形象做分隔,你看到的這只手就是用來分隔畫面的先知的手。

3. 求一張圖片,內容是一個機器人的手指 一個人的手指相觸,指尖有光,就類似創造亞當的造型

ET

4. 米開朗琪羅名畫《創造亞當》有什麼深層含義

  1. 《創造亞抄當》是根據創世紀第二襲章:「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在東方立了一個伊甸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米開朗基羅為了集中注意力於大神的創造,以及亞當的誕生,便把神和亞當安量在左右兩邊的空中和陸地上。右邊是耶和華大神,飛翔在空中,他左手抱著天使們,右手伸向亞當。亞當全身裸體,躺在左邊的陸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與人的手指象接電似的相互交流,這里表現了充滿精力的老人和年輕而美麗的生命的誕生。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並列起來,觸發我們的無限敬畏感。

  2. 另外,也有有意思的解讀,比如最近的美劇《西部世界》里也說到了:上帝的那一部分形狀和人的大腦是一樣的,意思就是——不是什麼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自己的意識。

5. 米開朗基羅的名畫《創造阿當》的詳細介紹!

梵蒂岡 西斯廷教堂藏
【作品賞析】《創造亞當》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壁畫中的重要部分。因為他在佛羅倫薩的盛名,當時的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他參加製作教皇陵墓,後又中斷。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禮拜堂屋頂壁畫的任務,他當時的心情是悲憤的,不料此壁畫後來成為他生平最大傑作。
西斯廷屋頂壁畫面積達500平方米左右,是美術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米開朗基羅在大廳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畫了連續9幅大小不一的宗教畫,均取材於《聖經》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別名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水分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誘惑與逐出樂園》、《挪亞獻祭》、《洪水》、《挪亞醉酒》。這幅巨型壁畫歷時4年多才完成,由於長期仰面艱苦作畫,他頸項僵直,書信都要置頭頂仰視。壁畫中以《創造亞當》最為出色,畫中亞當的形象體態健壯,氣魄宏偉,具有強烈的意志與力量,顯示了藝術家在寫實的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時代人深刻的啟示。
《創造亞當》是根據創世紀第二章:「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在東方立了一個伊甸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米開朗基羅為了集中注意力於大神的創造,以及亞當的誕生,便把神和亞當安量在左右兩邊的空中和陸地上。右邊是耶和華大神,飛翔在空中,他左手抱著天使們,右手伸向亞當。亞當全身裸體,躺在左邊的陸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與人的手指象接電似的相互交流,這里表現了充滿精力的老人和年輕而美麗的生命的誕生。體現了創造者的權威和被創造者的信心。
《創世紀》
《創世紀》是一幅布滿西斯廷教堂整個天頂的巨大畫幅,200多個男女形象分布在天頂,包括樑柱間的壁面上,背景均是藍色的天空,天頂的中間部分描繪了九幅主題畫,有「上帝區分黑暗與光明」、「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魚與海中動物」、「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墮落與亞當夏娃被逐出樂園」、「諾亞築祭壇」、「洪水」和「諾亞醉酒」。每幅主題畫周圍有十二個各種姿態的裸體像。窗檐的兩邊共有12個壁龕,每個壁龕繪有一位預言者或巫女,他們分別是先知和女先知,間隔地出現在壁龕中,顯現著強烈的性格和意志,充滿著創造力和洞察力。左右八個小三角檔之間是「基督的故事」。四角的四個大三角檔之間繪有「禮拜銅蛇」、「大衛和伊利亞」、「哈曼和以斯帖」、「朱提斯和荷羅非斯」四個聖經故事場面。在三角檔之間的兩道空白壁畫上,還畫著兩對裸體青年。雖然由於建築樑柱的分隔而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畫面,且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整幅巨畫又有著完整的統一性。
在整幅《創世紀》天頂畫中,「創造亞當」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幅畫面。畫的右上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長者,在天使們的簇擁下,飛向亞當;畫的左下角是亞當,他全身裸露,倚躺在一座綠色的小丘上。米開朗琪羅在創作這幅畫時,對原來的故事情節稍稍作了一些改動,他把原來應由上帝將生命的靈魂吹到亞當身上這一情節改變為上帝將手伸向亞當,以與亞當向上帝伸出的手相接。畫面上的亞當似乎剛從睡夢中醒來,抬頭望著主神,身體的上半部也由於主神的到來而微微抬了起來,目光中流露出渴望得到智慧和力量的神色,左手正緩緩地伸向主神,幾乎就要與主神向他伸出的手相接觸,那生命的火花即將要從主神的指尖跳到亞當的指尖。這是創造人類生命最關鍵的一剎那。可是那兩個指頭之間的那麼一丁點兒空隙卻被米開朗琪羅永遠地保留下來了。他讓觀賞者用自己的思維去填補它。在與觀賞者交流這一點上,米開朗琪羅一直是十分聰明的。

附天頂畫的面積是14×38.5m,中部由九個敘事情節組成,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分別為"分開光暗"、"劃分水陸"、"創造日月"、"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亞祭獻"、"洪水汜濫"和"挪亞醉酒"。繪制的壁柱和飾帶把每幅圖畫分隔開來,藉助立面牆體弧線延伸為假想的建築結構,並在壁柱和飾帶分隔的預留空間繪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個裸體人物和另外四幅聖經故事的畫面。米開朗基羅以自身處境與周邊環境的和解最終讓西斯庭天頂和創世記言歸一體。
天頂畫分為兩個創作階段,第一階段從1508的冬天至1510年的夏天,第二階段從1511年2月到1512年10月,歷時四年。米開朗基羅把自己封閉在教堂之內,拒絕外界的探視,從腳手架設計到內容安排、從構圖草創到色彩實施全部由他一人掌握完成。居高不下的處境,曲身仰視的姿態,集中的心情,舒展的靈思,一天天慢慢縮小著一塊塊距離,一塊塊慢慢充實一天天的內容。辛苦到達的天界,回過頭去誰也不曾看到過。
兩個創作階段的風格有著時限的差別,構圖和形式越來越簡化。照顧到人們受可視距離限制的生理條件,嚮往立於十八米之下的人們更清晰"天庭"的運動,米開朗基羅減少了畫面中人物的數量和故事的細節,突出了主體的形象並且強調了活動的節奏。西斯庭天頂畫中最重要的作品是第二階段繪制的《創造亞當》。體魄豐滿、背景簡約的形式處理,靜動相對、神人相顧的兩組造型,一與多、靈與肉的視覺照應,創世的記載集中到了這一時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亞當提醒,理性就成了人類意識不停運轉的"機器"。
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是歐洲文明的一道分界線,把西方基督教世界分成了中世紀和現代,也把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外圍的影響和自身的調整是自然生成和社會發展的因子。耶路撒冷和雅典的分庭抗禮、人文主義的詰難和基督教文化的對應是西方現代社會結構的注釋,人類沒有理性一次性可以跨越的門檻,信仰基於人類的一顆易受波動的心,"提醒"是每天的功課。
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受惠於古代藝術的新發現和再認識。考古發掘上的成績激發了世人研究古代藝術的熱情;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的認識帶動交通業的發展保證了文化溝通的進一步可能;資本意識下的工場手工業經濟的發展促動了以行業分工和市場調節的社會結構的建設:《拉奧孔》等一系列藝術珍品發現於這一時期;哥倫布的探險已經完成;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已初露萌芽。這里有異教的文化的影響也有基督教文化的因素。正像上帝與亞當互相牽動的手,相握而立。生活是一架靈修操守和機械運轉並置做工的機器。基於此,做工的平等意識是亞當立身的意義。做工即包含了創造的基因,做工的平等決定了職業社會中個人生命創造成分的實現。放棄上帝相攜的手而爭取社會上的諸多平等,包括自由的平等,只能是不平等的惡性循環。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活動首先在義大利確立了這樣一個事實:藝術家不再是一個工匠,而是一位創造者,和詩人、智者、朝臣一樣,他們不僅依靠他們的行業技術同時也依靠他們的靈性,人們心目中把藝術家奉為天才的概念由此而生,為以後的職業化社會預設了伏筆。這是一次從歷史上從時間上尋找人類活動動力的革命。同樣,現代藝術的興起是一次從環境中從空間中尋找人類活動動力的革命。現實主義口號的提出是針對人類一貫的烏托邦情結;印象主義是受現代科學技術的精神鼓舞;後期印象主義和立體主義在東方藝術和非洲藝術中得到了啟發;在此之後直至後現代藝術名目繁多的藝術主張則是出於對中心主義的解構: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提出是人們對社會建構的實踐;工業化進程預言技術時代的來臨;回歸自然意味著人們從生活的現實之中而不是從過去的歷史、從局限的地域中尋找為人成立的關系;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歐洲對人文理性的張揚表示懷疑。人們從理想的社會模式轉而思考合理的社會結構,對社會結構的關注影響職業的語意構築,平民化的社會進程亦是職業語意的實現,為人的活動都在職業中實現,即"做工包含了創造的基因,做工的平等決定了職業社會中個人生命創造成分的實現。"所以現在人們提出"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口號,其語意在於職業中人不再是一個工匠,同時含有創造的價值,和藝術家一樣。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一次創造性實現的平等概念由此而生。創造性重要,創造性的合理保障更重要。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合理的社會結構並不需要太多的藝術的職業,而是需要太多的職業的藝術。上個世紀的歷史背景緻使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必需重新思考信仰這一人類的課題。從這一課題本身來講,東西方沒有差異,而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卻要復雜的多。既要指證西方社會中人文主義和基督神性的差異,又要應對社會發展中兩者之間和兩者自身的種種沖突。
繼西斯庭天頂壁畫的二十多年以後,1535年,米開朗基羅隻身一人又完成了另一幅代表作,西斯庭祭壇壁畫《最後的審判》。這幅壁畫覆蓋了這塊面壁上原先由拉裴爾(Raphael)的老師佩魯吉諾(Perugino)繪制的幾幅壁畫,從佩魯吉諾傳世的經典作品《基督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來看,這對於我們也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也許佩魯吉諾相信天國的鑰匙既在上帝之手同時也在世人之手,人間會有疏忽,天國會有人類的關懷。《最後的審判》這幅壁畫的實際尺寸是13.7×12.2m,歷時六年。在這幅畫中,基督的動作不在於重申救贖的理論,更在於強調懲罰的信條。基督高揚的右手一如既往地示意把不在生命冊上的亡眾揮入火湖,被揮入火湖的還有死亡和陰間。基督的左手卻不是托起獲救的生靈,而是指向自己軀體上被釘十字架時受槍刺的創傷。米開朗基羅在《創世記》一畫中和《最後的審判》一畫中以上帝手指的動作指證了一個人類過程的寓言。基督誕生是人類新紀元的開端,那個時候上帝死了已既成事實。米開朗基羅執意說破文藝復興仍然是對上帝信仰的問題。
《創世記》兩個創作階段的風格有著時限的差別,米開朗基羅早期作於1503年的一幅板上繪畫作品《聖家族》平和優化的情感、樣式和艷麗鮮明的心境、顏色與其後期繪畫風格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後期繪畫作品中的人物情緒和形式越來越激化沖動,畫家的心情和用色越來越隱晦不明,視域是越來越擴展地觸及事件發生與所在場景或此或彼的聯系:峰起的造型像是在沙灘看大海怎樣涌潮,光彩暗弱的現實是流失的激動,視線下沉的遠方依然是現代的風景。
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兩幅壁畫作品應該是1550年繪於梵蒂岡巴奧林納小教堂的《保羅歸宗》和《彼得殉難》。構圖處理仍然是人物眾多的場景展示,表現的焦點還是集中在"歸宗"和"殉難"事件最敏感的瞬間--上帝讓保羅從馬上跌落;人們把彼得在十字上豎起。從米開朗基羅繪畫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可看出畫家一生內心世界的張力關系。無論是高揚畫家人文精神的一面還是敘述作者宗教情懷特點都未免過於簡單,無論是指責委託方的苛刻要求還是肯定受託方的人格對應都未免過於抽象。同樣,從畫面的外觀形式分析,米開朗基羅的造型風格既是創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矯飾主義的鼻祖,後來的唯美主義和為藝術而藝術的形式主義都可以在此找到理性和感性的出處。況且,就是精神,包括宗教精神和基督性本身即存在著差別,精神更是一個危險的任人弘揚的信號。

6. 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介紹

《創造亞當》是整個天頂畫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這一戲劇性的瞬間,將人與上帝奇妙地並列起來,觸發我們的無限敬畏感,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體魄豐滿、背景簡約的形式處理,靜動相對、神人相顧的兩組造型,一與多、靈與肉的視覺照應,創世的記載集中到了這一時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亞當提醒,理性就成了人類意識不停運轉的"機器"。亞當慵倦地斜卧在一個山坡下,他健壯的體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襯托出來,充滿著青春的力與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著。他的頭,悲哀中透露著一絲渴望,無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飛騰而來,左臂圍著幾個小天使。他的臉色不再是發號施令時的威嚴神氣,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態。他的目光注視著亞當:他的第一個創造物。他的手指即將觸到亞當的手指,灌注神明的靈魂。此時,我們注意到亞當不僅使勁地移向他的創造者,而且還使勁地移向夏娃,因為他已看見在上帝左臂庇護下即將誕生的夏娃。我們循著亞當的眼神,也瞥見了那美麗的夏娃,她那雙明亮嫵媚的雙眼正在偷偷斜視地上的亞當。在一個靜止的畫面上,同時描繪出兩個不同層面的情節,完整地再現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義,這是何等高超的繪畫技藝啊!

7. 這幅畫叫什麼講的什麼意思

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創造亞當》,
這「上帝之手」源自梵蒂岡西斯專廷禮拜堂屬的天頂畫《創造亞當》,是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不朽名作。上帝之手的姿勢幾個世紀都沒改變過,亞當斜著身體,伸手去接觸那賜予他生命的上帝,兩個指尖即將接觸,似乎即將迸發出火花,這一幕成為了整個創世記的象徵。
這件作品的畫面構思極富想像力。亞當倦怠下沉的身姿的曲線與造物主和天使周圍的渦旋形線相呼應。畫面的焦點是神與人指頭的接觸,該作品強調人體動作,使二人之間的聯系具有動感,這一聯系以亞當所處地面的斜線和動作曲線為基礎。

8. 創造亞當

基本信息

【畫作名稱】《創造亞當》 【創作者】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 (義大利) 【創作年代】1510年 【類別】壁畫 【風格】喜悅 【題材】宗教 【規格】280cm×570cm 【材質】油彩 【存藏處】梵蒂岡 西斯廷教堂藏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創造亞當》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壁畫中的重要部分。因為他在佛羅倫薩的盛名,當時的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他參加製作教皇陵墓,後又中斷。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禮拜堂屋頂壁畫的任務,他當時的心情是悲憤的,不料此壁畫後來成為他生平最大傑作。 西斯廷屋頂壁畫面積達500平方米左右,是美術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米開朗基羅在大廳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畫了連續9幅大小不一的宗教畫,均取材於《聖經》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別名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水分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誘惑與逐出樂園》、《挪亞獻祭》、《洪水》、《挪亞醉酒》。這幅巨型壁畫歷時4年多才完成,由於長期仰面艱苦作畫,他頸項僵直,書信都要置頭頂仰視。壁畫中以《創造亞當》最為出色,畫中亞當的形象體態健壯,氣魄宏偉,具有強烈的意志與力量,顯示了藝術家在寫實的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時代人深刻的啟示。
編輯本段創作靈感來源
《創造亞當》是根據創世紀第二章:「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在東方立了一個伊甸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米開朗基羅為了集中注意力於大神的創造,以及亞當的誕生,便把神和亞當安量在左右兩邊的空中和陸地上。右邊是耶和華大神,飛翔在空中,他左手抱著天使們,右手伸向亞當。亞當全身裸體,躺在左邊的陸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與人的手指象接電似的相互交流,這里表現了充滿精力的老人和年輕而美麗的生命的誕生。體現了創造者的權威和被創造者的信心。
編輯本段《創世紀》
《創世紀》是一幅布滿西斯廷教堂整個天頂的巨大畫幅,200多個男女形象分布在天頂,包括樑柱間的壁面上,背景均是藍色的天空,天頂的中間部分描繪了九幅主題畫,有「上帝區分黑暗與光明」、「創造日月與動植物」、「創造魚與海中動物」、「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墮落與亞當夏娃被逐出樂園」、「諾亞築祭壇」、「洪水」和「諾亞醉酒」。每幅主題畫周圍有十二個各種姿態的裸體像。窗檐的兩邊共有12個壁龕,每個壁龕繪有一位預言者或巫女,他們分別是先知和女先知,間隔地出現在壁龕中,顯現著強烈的性格和意志,充滿著創造力和洞察力。左右八個小三角檔之間是「基督的故事」。四角的四個大三角檔之間繪有「禮拜銅蛇」、「大衛和伊利亞」、「哈曼和以斯帖」、「朱提斯和荷羅非斯」四個聖經故事場面。在三角檔之間的兩道空白壁畫上,還畫著兩對裸體青年。雖然由於建築樑柱的分隔而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畫面,且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是令人驚奇的是整幅巨畫又有著完整的統一性。
編輯本段社會地位
在整幅《創世紀》天頂畫中,「創造亞當」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幅畫面。畫的右上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長者,在天使們的簇擁下,飛向亞當;畫的左下角是亞當,他全身裸露,倚躺在一座綠色的小丘上。米開朗琪羅在創作這幅畫時,對原來的故事情節稍稍作了一些改動,他把原來應由上帝將生命的靈魂吹到亞當身上這一情節改變為上帝將手伸向亞當,以與亞當向上帝伸出的手相接。畫面上的亞當似乎剛從睡夢中醒來,抬頭望著主神,身體的上半部也由於主神的到來而微微抬了起來,目光中流露出渴望得到智慧和力量的神色,左手正緩緩地伸向主神,幾乎就要與主神向他伸出的手相接觸,那生命的火花即將要從主神的指尖跳到亞當的指尖。這是創造人類生命最關鍵的一剎那。可是那兩個指頭之間的那麼一丁點兒空隙卻被米開朗琪羅永遠地保留下來了。他讓觀賞者用自己的思維去填補它。在與觀賞者交流這一點上,米開朗琪羅一直是十分聰明的。

9. 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的藝術語言,藝術形象和藝術意蘊是什麼急!!

《創造亞當》,畫中亞當的形象體態健壯,氣魄宏偉,具有強烈的意志與力內量。他容正處在覺醒中,那無力的手只有觸碰到上帝之手後,才能使他站立起來,真正成為萬物之靈。以相互伸出的手指為中心,米開朗琪羅藉助雄偉的形象、生動的姿勢、單純的色彩,有力地展示了創造人類的壯麗景象。
上帝創造的人類始祖亞當,被畫家描繪為體格健美的青年,充滿了現世人物的真情實感。在繪畫技巧上打破了中世紀那種獨立空間和單純裝飾的處理方式,並且以極其寫實的手法完美地刻劃了"人"的形象,藝術意蘊主要意味著對自身的認識和覺醒,代表著文藝復興繪畫的經典性。

10. 國外一副名畫 兩個男人 指尖相觸的畫叫什麼名字啊

是米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中的一專幅畫《創造亞當》屬

《創造亞當》是整個天頂畫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這一幕沒有直接畫上帝塑造亞當,而是畫出神聖的火花即將觸及亞當這一瞬間:從天飛來的上帝,將手指伸向亞當,正要像接通電源一樣將靈魂傳遞給亞當。

(10)創造亞當手圖案擴展閱讀

《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禮拜堂大廳天頂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畫的連續9幅宗教題材的壁畫。

這幅巨型壁畫期間,歷時長達4年多。畫面面積達14x38.5平方米,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見《創世記》)。

壁畫畫題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畫面由以上9幅中心畫面和眾多裝飾畫部組成,共繪有343個人物。

閱讀全文

與創造亞當手圖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