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發明的鉛筆橡皮又是誰發明的按理說橡皮應在鉛筆後發明,是這樣嗎
在一七七○年,英國有位叫普利斯多利的化學家,他發現用橡膠可以來擦拭鉛筆的字跡,因此橡皮擦就這樣誕生了!後來科學家研究出利用石油也可以製造橡皮擦,可以大量生產。
⑵ 帶橡皮擦的鉛筆是誰發明的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窮畫家叫律薄曼
⑶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創建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
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製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
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復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制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8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3)是誰發明了鉛筆橡皮擴展閱讀: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鉛筆鉛芯的硬度標志,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排列方式(由軟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級。
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顏色越淡。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顏色越黑。鉛筆桿的分類正是按照筆芯中石墨的份量來劃分。
其中H類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適合用於界面相對較硬或明確的物體,比如木工劃線,野外繪圖等;HB類鉛筆筆芯硬度適中,適合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或打輪廓用;B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繪畫,也可用於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別的卡片。
比如,我們常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另外,常見的還有彩色鉛筆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彩色鉛筆,主要用於畫畫。
⑷ 鉛筆是誰發明的還有還有,橡皮是誰發明的
鉛筆發明者誕辰25O年 (埃菲社維也納2月18日電)盡管電腦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但鉛筆專仍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文屬具。人們現在紀念鉛筆的發明者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250周年誕辰。 哈特穆特誕生於1752年2月20日,他的父親是下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下,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後放在蠟中冷卻,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⑸ 帶橡皮的鉛筆是誰發明的
聽診器、帶橡皮頭鉛筆、鋼盔的來歷 -------------------------------------------------------------------------------- 野地百合 2005-01-15 00:00:00 1814年的一天,法國醫生萊納克正綬步從一個花園經過。突然,他被子一對玩翹翹板的男孩吸引住了。他看見其中一個男孩把耳朵緊緊貼在翹翹板上,而另一個男孩站在另一處用一枚鐵針在翹翹板上輕輕劃著。 萊納克好奇地走過去,學著男孩的樣子,也把耳朵緊緊貼在翹翹板上,奇怪,萊納克也聽到了翹翹板上的另一端鐵針劃木板的聲音,而且聽得清清楚楚。 當時,法國到處流行肺結核病,醫生們都苦於沒有辦法及早發現人體內的肺等器官運動是否正常。通過這對男孩玩翹翹板的啟發,萊納克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帶橡皮頭鉛筆的來歷 美國有位名叫海曼的窮畫家,雖然非常用功,但由於畫法不當,又缺乏名師指點,繪畫技能平平,一直沒有成名。但他卻發明了帶橡皮頭的鉛筆。這是什麼原因呢? 那海曼經常用小鉛筆和小橡皮畫素描,往往畫了擦,擦了畫很是麻煩,他為了減少麻煩,把橡皮條切得很小,用鐵絲把它固定在鉛筆的頂端,這樣使用起來就方便許多,海曼因此也成了大富翁。 鋼盔的來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向法軍發動了進攻。法軍陣地被炸得地動山搖,血肉橫飛。法軍廚房裡的一名士兵要去戰斗,他怕頭被石頭砸傷,就扣了一口鐵鍋,沖了出去。戰斗結束後,這位士兵的頭部安然無恙,一名法國軍官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軍用鋼盔,此後,士兵們打仗時都戴鋼盔了。 http://kuanye.net/shbk/qtxg/20070208/1162.html
⑹ 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他於1752年2月20日出生,他的父親是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Vienna)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劣,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1、最早是1564年,人們在英格蘭的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石墨。 由於石墨能像鉛一樣在紙上留下痕跡,這痕跡比鉛的痕跡要黑得多,因此,人們稱石墨為「黑鉛」。 那時巴羅代爾一帶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利品。 2、用石墨條寫字有一個致命弱點——既要弄臟手,又容易折斷。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銻、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墨條的韌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臟手。這就是最早的鉛筆。 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能夠生產這種鉛筆。因此,拿破崙·波拿巴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波拿巴下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鉛筆芯。 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硬性鉛筆)、B(軟性鉛筆)、HB(軟硬適中的鉛筆)的由來。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美國的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械,然後在木條上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⑺ 帶橡皮的鉛筆是哪一年發明的
1770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說:「我見到一種非常合適於擦去鉛筆筆跡的物質。」
當時,整個歐洲均採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這種物質遂稱為橡皮擦。
另一位英國工程師 Edward Naime 則被認為是發明橡皮擦的人,時間也是在1770年。在此之前,人們使用麵包屑來擦去筆跡。 Naime 稱他一次在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麵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於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並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 Charles Goodyear 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858年一位來自美國費城的人因為把橡皮擦嵌在鉛筆尾部而取得了一項專利,但後來這種附有橡皮擦的鉛筆因為被判定為「只是把兩項已有的東西嵌在一起而不是新產品」而被取消專利。
橡皮擦的英文名稱
在英國和澳洲,橡皮擦被稱為 rubber;但是在美國,rubber 是安全套的其中一個俗稱,而橡皮擦的名稱是 eraser。這分別往往被美國人用來開玩笑。
現今的橡皮擦種類繁多,以切合不同需要。
有些鉛筆的尾部設有一個小小的橡皮擦。這些橡皮擦多是粉紅色的,表面是光滑的膠質。它們在大部份場合均有好表現,但有時也會弄體紙面。如果著力太重,橡皮擦還有機會弄破紙張。當筆跡被擦去後,橡皮擦會留下殘渣在紙上。如果清理不善,這些殘渣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另一種橡皮擦是藝術家常用的棕色橡皮擦,以柔軟而粗糙的橡膠製成。它的設計方便於擦除大面積的痕跡,而且不會弄破紙張。但這種橡皮擦並不能很有效和准確地擦除筆跡。
另一種藝術家常用的橡皮擦稱為軟橡皮。它主要以一種灰色的物料造成,且與樹膠相橡。它的強度使它不會留下殘渣,故其壽命比其他橡皮擦要來得長。它以「吸收」石墨的方法去掉筆跡。這種橡皮擦的不僅可擦去筆跡 (事實上它能准確地去除筆跡) ,它還可以用作突出重要部份或使作品更為細致。然而,它不善於去除大面積的筆跡,而且若過度受熱便會弄臟甚至黏住紙張。
柔軟的聚乙烯基橡皮擦擁有塑膠的質感,並與普通粉紅色橡皮擦擁有同樣功能。這些橡皮擦比粉紅色橡皮擦柔軟,故較不容易損毀紙張。聚乙烯基橡皮擦一般是白色的。
⑻ 橡皮是誰發明的
Edward Naime。
英國工程師Edward Naime 在1770年,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麵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於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並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 Charles Goodyear 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8)是誰發明了鉛筆橡皮擴展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書寫的是同樣的文字,大家也能分辨出來哪個是鉛筆寫的,哪個是用鋼筆寫的。而且用鉛筆寫的字和用鋼筆寫的字,必須拿不同的橡皮才能把它們擦掉。
用鉛筆寫字,字跡只保留在紙的表面,而不會深入到紙的內部,但是,鋼筆就不同了。用鋼筆書寫的時候,字跡會浸入紙的纖維內部,把紙染成墨水色。
用橡皮擦鉛筆的字跡時,其實是橡皮把鉛筆寫在紙上的字跡(由鉛筆粉末構成)吸附走了。只要用橡皮一擦,沿著橡皮的「足跡」鉛筆字跡就消失了,即橡皮對鉛筆粉末的吸附力,大於紙張對鉛筆粉末的吸附力。
而用鋼筆書寫的時候,要想把紙的表面以及稍微深一點的紙的內部的字跡(進入紙內的墨水)擦掉,在橡皮中就得配入堅硬的細粉末。這種橡皮的工作原理就像用銼刀銼東西一樣,但是用橡皮擦掉鉛筆的痕跡是摩擦力的作用而產生的現象。
⑼ 鉛筆,橡皮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哪國人發明的
鉛筆發明者誕辰25O年 (埃菲社維也納2月18日電)盡管電腦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但鉛筆仍版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文具。人權們現在紀念鉛筆的發明者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250周年誕辰。 哈特穆特誕生於1752年2月20日,他的父親是下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下,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後放在蠟中冷卻,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
⑽ 鉛筆和橡皮各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鉛筆發明者誕辰25O年
(埃菲社維也納2月18日電)盡管電腦已經得到普遍使用,但鉛筆仍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文具。人們現在紀念鉛筆的發明者奧地利人約瑟夫·哈特穆特250周年誕辰。
哈特穆特誕生於1752年2月20日,他的父親是下奧地利阿斯珀恩的木匠。哈特穆特在維也納學會了泥瓦匠的手藝,後來成為建築師,曾經創辦過一家磚瓦廠。
當時寫字用的筆質量低下,他決心發明一種新筆。他想了一個主意:將粘土與石墨粉混合在一起,做成筆芯形狀,在火里燒制後放在蠟中冷卻,這樣在紙上就能畫出痕跡。
他在石墨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粘土,使鉛筆芯有一定的硬度。1792年,他在維也納成立了自己的鉛筆廠,直到今天,這家鉛筆廠還在生產鉛筆。
在中世紀,人們用鉛和銀棒寫字,這種工具與其說是在寫字不如說是在刻字。到了15世紀義大利製造出第一根鉛錫筆芯。
英國在1658年發現了石墨礦,它使寫字工具發生了一場革命,盡管這種筆當時非常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