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擁有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並不神秘,它的兩個最主要特徵就是首創性和新穎性。從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到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從愛迪生發明燈泡到微軟的Windows視窗軟體都體現出了創造性思維的特徵。而孩子發現了一種更為便捷的解題方法,或者通過獨特的視角表現出對事物的不同看法,等等。這都是孩子擁有創造性思維的表徵。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在其著名的「智力結構理論」中提出了對創造力因素的分析,他認為創造力是由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明確化等因素構成的。流暢性是指對某一特定問題作出反應時所產生的答案的數量。比如問兒童「水有什麼用途?」兒童答道:「水可以用來洗澡、洗手、養魚、滅火、解渴」,說出的用途越多,表明兒童思維的流暢性就越好。變通性是指能提出不同類型的意見和辦法來解決問題。與流暢性不同,它注重的是答案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比如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他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可以找一根繩子,一端扔給那個小朋友,然後將他拉住;可以讓別的孩子去找大人幫忙;也可以找幾個小朋友一齊用力把缸推翻;還可以找一根很大的抽水管,將缸里的水全部抽干;或者跳到缸里去,把孩子托出水面,等等。但司馬光選擇了砸缸,說明他具有較強的變通性、靈活性,因為在那種緊急情況下,砸缸是最及時、最有效的方法。獨創性是指解決方法的新穎性。獨創性的答案一般具有三個特點:新穎性、間接性和機智性。比如,但丁曾詩雲:「箭中了目標,離了弦。」這箭射得到底有多快,用自己的遲鈍作對比就知道了。創造力的最後一個要素是明確化的能力。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制定出遠景規劃中的具體實施步驟等均需要這種能力。
創造性思維體現出孩子思維的活躍性。一個思維活躍的孩子,他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定是豐富多彩的。在家庭教育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在這里我們不具體介紹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法,只想探討家長在孩子培養過程中的角色問題。
舊式家庭教育將紀律和榜樣的作用無限放大。一些家長不允許孩子犯錯誤,不允許孩子失敗,不允許孩子不完美,殊不知羅馬城不是一天建好的。創造需要一定的過程,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不敢面對失敗。總是怕孩子犯錯誤,而到處設置障礙,把孩子的天地圈得越來越小,人為地限制孩子的自由空間,使孩子變得謹小慎微、患得患失,反倒扼殺了他們的創造力。只有讓孩子擁有了面對失敗的堅韌,才能將他們的創造力發揮到底。所以,請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另一些家長不允許孩子不聽話,不允許孩子固執己見,不允許孩子漫無目的地做事情、沒有明確的目標,認為這些所謂幼稚的想法、做法會影響孩子的前途。正所謂不破不立,如果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何來創新?如果沒有固執何以執著地奔向理想?人之初必然有一個確定人生目標的過程,就是家長自身在這方面也難免會有迷茫,所以何必急於讓孩子及早定型?其實,大膽假設、謹慎求證正是創造的靈與肉,常立志與立長志並不矛盾。
還有一些家長事事都用自己的經驗「指導」孩子,但經驗的正確性是受時間、空間條件限制的。習慣了「聽話」的孩子一旦只給他們一個大的原則,而不明確地規定如何去做,他們就會手足無措、亂了方寸,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反而恐慌。害怕孩子碰釘子,卻無意中讓孩子吃了枚「軟釘子」,由此造成的傷害豈不更甚?總是拿父輩的經驗來指引孩子,孩子就難以逾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近年受到「誇獎式」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馬上180度大轉變,而由此造成的「捧殺」,傷害同樣巨大。心理學博士海姆·G·吉諾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認為:實際上,誇獎可能導致緊張和行為失當。誇獎越多,孩子的不端行為可能就越多,因為他想顯示出自己的「真我」。父母們經常說,就在剛剛誇了孩子乖之後,他們就開始變野了,好像就是為了反對贊揚似的。所以,誇獎之前要看清孩子的「真我」,不可濫用誇獎。稱贊,就像青黴素一樣,是不能隨意使用的葯劑。使用強效葯劑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包括時間和劑量,需要格外小心,否則將會引起不良反應。對於精神葯物的使用同樣也有規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只能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誇獎他們的品性和人格。因為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品性和人格卻可以瞞天過海;努力和成就是力所能及的,品性和人格卻是人為拔高的。如果孩子被稱贊聰明,那麼他很可能不再願意接受負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因為他不想因為冒險而失去高分(而變得不聰明)。相反,如果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那麼他們對於艱巨的任務就會更加堅持不懈(因為他們不想因為放棄而變得不夠努力)。「你真是個好女兒」的贊美之辭是無益的。她可能覺得自己離一個好女兒還差得很遠,配不上這樣的稱呼。因此,她可能會馬上減輕自己的負擔,用行為不端來坦白,而不是不安地等待曝光——自己名不副實。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情感之國,那麼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對待客人一樣友善呢?「孩子們或許不知道怎樣去表達;但我們卻必須要懂得如何去發現。父母不要只針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而是要關注他們心煩意亂的情緒,幫助他們克服難題。只有當孩子的心情平靜時,他們才能正確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確的舉動。」「當孩子發現他們的感受是正常人經歷的一部分時,他們會感到深深的安慰。傳達這種安慰的最好辦法就是理解他們。」「當孩子對自身作評價時,通常不要只是以贊同或不贊同來回答他,而要用具體的細節來表達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理解、理解、再理解。」所以,面對孩子請不要迴避,不要說教,不要講大話空話假話。當我們誠懇地承認孩子的困境,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時,孩子常常會獲得面對現實的力量和勇氣。
家長們,像為留宿的朋友准備溫暖的房間一樣,為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准備好空間吧。(郝琳)
B. 創造性思維的五大特點
(1)流暢性,指發散思維的量。單位時間內發散的量越多,流暢性越好;
(2)變通性,指思維在發散方向上所表現出的變化和靈活;
(3)獨創性,指思維發散的新穎、新奇、獨特的程度。
C. 什麼是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就是任意性思維。大腦里的「記憶分子」或形象、過程、語詞、概念並不具有它們所代表或對應的外界事物的屬性、性質。因為不具有固有的性質,所以才能任意組合。創造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後才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D. 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須的要素
【定義】:所謂的邏輯,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關系 relation」,按自身循環分類專的「一分為二」方法屬就是 R(·,·)="∈"∪"∉"∪"∅"
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須的要素?
=================>
創造性思維,往往和經常與下列因素相伴的:
1、對立雙方,勢均力敵;或者左右為難。這方面是環境因素
2、遵循的邏輯,是「辯證dialectic」邏輯。這方面是思維邏輯
3、創造性思維的決策者,對對立雙方或左右局面必須非常非常了解。。這方面是准備工作
4、創造性思維的決策者,掌握【繼承和創新】的要求。這方面是能力
至於具體的如何【創新】,沒有一定的模式,
有:逆向模式——反向思維等、盲區模式——別人從來沒想到過的
如果覺得滿意的話,請選一下那個【滿意】哦。謝謝……
E. 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哪些要素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版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權活動。
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
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F. 形成創造性的條件
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必須有一定的知識,並會靈活運用這種知識;有為創新而靈活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還要有持之以恆進行各種嘗試的毅力。
G. 產生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作者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加強學習來的獨立性,自保持應有的好奇心。
2.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注重思維的發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
H. 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兩個什麼樣的條件
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
I. 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步驟和要求有哪些
l、加強學習的獨立性,保持應有的好奇心。
2.增強問題意識,在課堂聽講和讀書學習中,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注重思維的發散,在解題練習中進行多解、多變。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
J. 什麼叫創造性思維
1)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內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容成果的思維活動.
2)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
創造性思維並非游離於其它思維形式而存在,它包括了各種思維形式。
創造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後才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就是指發散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