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圍棋是誰發明的起源於何時
圍棋起源於中國,相傳是堯發明的,春秋戰國時代即有記載。
作為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一的圍棋,起源目前比較為人們所接受的觀點是「堯造圍棋」。關於「堯造圍棋」的記載,能考證到的文字有戰國時的文獻《世本》:「堯造圍棋,丹朱善之。」
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 「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從這里的文字記載來看,圍棋一開始便作為「教」的工具、具備開智功能為大家所接受。
196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就採納這種說法,甚至將其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擴展資料:
圍棋的發展與傳播:
春秋戰國時期,圍棋已在社會廣泛流傳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後,有關圍棋的活動變得鮮有記載。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
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棋類活動之普遍。
隨著隋帝國對外的政策,高句麗、新羅、百濟把圍棋帶到了朝鮮半島,遣隋使把圍棋帶到了日本國,然後逐漸流傳到歐美各國。
圍棋傳到歐洲的時間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是17世紀中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不少歐洲人都以為圍棋是日本人發明的。後來他們才逐漸知道,圍棋實際上最早出現於中國。
有學者認為,圍棋蘊含著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復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之一。
2. 圍棋什麼時候發明的
相傳圍棋是中國古代的堯發明的。
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專為弈,可屬以說是棋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就採納這種說法,甚至將其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圍棋是一種策略性兩人棋類游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流行於東亞國家(中、日、韓等),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3. 圍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你好
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就採納這種說法,甚至將其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堯作,春秋戰國時代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有學者認為,圍棋蘊含著漢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參考:http://ke..com/view/1534.htm
4. 圍棋是什麼朝代發明的
一是說,中國上古時期,堯發明的,196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就採納這種說法,甚至將其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二是現代觀點並不認為圍棋起源於某個傳說,應該起源於早期人類(原始社會)勞動間隙中,對人類活動的探索和模仿。據記載的圍棋古代規則,和苗木移栽很相似,即歷史上苗木移栽技術廣泛使用的那個時期。
5. 圍棋是誰發明的
帝堯所作的。
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線段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
因為黑方先走佔了便宜,所以人為規定黑方局終時要給白方貼子。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復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
(5)圍棋哪年發明擴展閱讀:
堯(約前2188—前2067年),姓伊祁,號放勛,古唐國人(今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中國上古時期方國聯盟首領、「五帝」之一。
堯為帝嚳之子,母為堯母慶都。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襄汾縣陶寺鄉),輔佐摯。十五歲,改封於唐地(今河北唐縣),號為陶唐氏。
二十歲,堯代摯為天子,定都平陽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葬於谷林(山東省鄄城縣)。堯從兄長帝摯那裡繼承帝位,並禪讓於舜。
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歷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
參考資料:網路----圍棋
6. 中國圍棋是什麼時候有的又是誰發明的
圍棋的起源在中國流傳最久最遠的說法是「堯造圍棋,丹朱善之」。這句話據傳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書,《世本》相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司馬遷曾採用過不少《世本》中的資料,但《世本》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輯本。
根據比較可靠的考證,圍棋不是一發明出來就完善到今天這個樣子——橫豎十九道。敦煌及河北等地就曾出土過十七道的圍棋盤和圍棋子及其他資料。至於相傳堯或舜造圍棋一說,頗相似於神農氏嘗百草,有巢氏造房子等的傳說,古時候的人們願把某項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歸結到某個「大」人物身上,以表達對這項發明與發現的肯定和敬佩之情。
《大英網路全書》中說:「圍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於中國」。《美國網路全書》說:「圍棋於公元前2300年由中國發明。」公元前2356年,即堯即位元年,顯然世界上最權威的網路全書,所依據的也是中國「堯造圍棋」的傳說。
另一個關於圍棋起源的有名傳說是「河圖」、「洛書」說。相傳在遠古的伏羲氏時代,黃河裡跳出一匹龍馬,馬背畫著一幅圖畫,人們稱之為「河圖」。大禹治水時,洛水裡現出一隻神龜,神龜背上也畫有一幅圖,名「洛書」。一般認為「河圖」為圓,象徵天;洛書為方,象徵地。古人認為地是方的,故圍棋盤也是方的。星星是圓的,引申為圍棋的子也是圓的。
圍棋起源於「八卦」說的人們更具體指出,「圍棋盤上的『天元』代表著宇宙和大地上的共同中心。分布在棋盤上的8個『星』,分別代表了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8個方位。」《敦煌棋經》中說:「棋子圓以法天,棋局方以類地。」是和「八卦」說相一致,並成了「八卦」說中的有力憑證。圍棋是否起源於「八卦」,僅憑《敦煌棋經》中的幾句話還是無法作定評的。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社會生產活動決定並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7. 圍棋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圍棋的起源在中國流傳最久最遠的說法是「堯造圍棋,丹朱善之」。這句話據傳版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權書,《世本》相傳成書於戰國時期,司馬遷曾採用過不少《世本》中的資料,但《世本》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能見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輯本。
根據比較可靠的考證,圍棋不是一發明出來就完善到今天這個樣子——橫豎十九道。敦煌及河北等地就曾出土過十七道的圍棋盤和圍棋子及其他資料。至於相傳堯或舜造圍棋一說,頗相似於神農氏嘗百草,有巢氏造房子等的傳說,古時候的人們願把某項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歸結到某個「大」人物身上,以表達對這項發明與發現的肯定和敬佩之情。
《大英網路全書》中說:「圍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於中國」。《美國網路全書》說:「圍棋於公元前2300年由中國發明。」公元前2356年,即堯即位元年,顯然世界上最權威的網路全書,所依據的也是中國「堯造圍棋」的傳說。
另一個關於圍棋起源的有名傳說是「河圖」、「洛書」說。相傳在遠古的伏羲氏時代,黃河裡跳出一匹龍馬,馬背畫著一幅圖畫,人們稱之為「河圖」。大禹治水時,洛水裡現出一隻神龜,神龜背上也畫有一幅圖,名「洛書
8. 圍棋何時由何人發明
1600年前的古書《博物志》說是堯創造以教其子丹朱。又有人說是舜發明以教其子商均。這些都是傳說,並不可靠。迄今發現的有關圍棋的最早的文字是《左傳》中以圍棋來比喻衛國國政的記載,說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2400年前的古書《論語》和2300年前的古書《孟子》都提到圍棋(當時叫「弈」)。據此看,圍棋歷史有2500年以上,是不會錯了。至於圍棋傳往外國(以傳往日本為例),也有1000年以上。
9. 圍棋的發明年代在多少年以前
圍棋的發明年代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196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就採納這種說法,將其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也鮮有記載。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
(9)圍棋哪年發明擴展閱讀:
規則: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線段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
因為黑方有先行佔地之利,故而規則人為規定黑方局終時要給白方貼子。圍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中日韓等各國制定的競賽規則略有不同。
棋子的氣: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它們的氣也應一並計算。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這口氣就不復存在。如所有的氣均為對方所佔據,便呈無氣狀態。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
把無氣之子提出盤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種:下子後,對方棋子無氣,應立即提取。下子後,雙方棋子都呈無氣狀態,應立即提取對方無氣之子。
拔掉對手一顆棋子之後,就是禁著點(也叫禁入點)。棋盤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後,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著點」,禁止被提方下子。
10. 圍棋大約是哪幾年發明的
圍棋的起源: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大藝術,源遠流長。
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路史後記》寫得更為詳細。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朱,兒子行為不好,堯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閑其情。」(注一)
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
不過也有另一種看法,認為「夏人烏曹作賭博圍棋。」(注二)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書中則說,圍棋始於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他的根據是,圍棋「有害詐爭偽之道。」(注三)
這樣一來,圍棋又成了尋歡作樂,耍弄權術的工具了。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過是推測而已,堯、舜之說只是編織的美妙傳說。烏曹在《古史考》中被認為是造磚的先祖。在造圍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證。至於皮日休提出的圍棋源於戰國。更不足為信。早在春秋時,孔子就已經提到圍棋了。
也是一種推測
在甘肅水昌縣鴛鴦池出上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象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現在是十九道。考古學家諷稱之為棋盤紋圖案。
湖南省湘陰縣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隨葬品里有圍棋盤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縱橫各十五道。
在內蒙發掘的一座遼代古墓里,挖出圍棋方桌,高十厘米,邊長四十厘米,桌上畫有長寬各三十厘米的圍棋盤。棋盤縱橫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著。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盤殘局,帶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這些只是眾多考古新發現中的幾件古物,但足以說明幾點: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圍棋在原始社會時,已具雛形。縱橫交錯的棋盤圖形已經基本形成。
其次,從出土棋盤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線的發展過程看,圍棋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某一天里突然創造出的奇跡,而是經過了由簡單到復雜,棋子由少到多,著法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變化過程,時間跨越數千年,集聚了無數圍棋愛好者的智慧和經驗,逐漸被改進,被豐富,最後形成今天這種規模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圍棋的創造者,是我國廣大的勞動群眾。
由於戰事頻繁,軍事學知識漸漸積累起來。下圍棋和軍事上的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有幾分相似。戰爭的需要勢必加速圍棋的發展。兩漢時己有人把圍棋當作兵法,《隋書·經籍志》還有棋譜收入兵書。
圍棋的故鄉是中國
有了上面那些推斷和考古學家的發現,圍棋誕生於何處已不言自明,但是,日本松井明夫先生在其《圍棋三百年史》的「發端」一篇中說:「圍棋與象棋有它們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亞細亞的一種『盤戲』。它流傳於西方成為國際象棋,流傳於東方而受到中國天文及其他科學的影響,改良成為十六道的圍棋。」
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回顧歷史,從《左傳》、《論語》、《孟子》等書中。很容易了解到,圍棋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廣為流行,甚至出現了諸侯列國都知道的圍棋高手。眾所周知,那個時候,中國和西域各國還沒有交往。直至西漢時方有張騫出使西域,中國才和中亞細亞諸國有了文化交流。而那時,圍棋在中國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了。
從弈到圍棋
現代人說弈,包括圍棋、象棋、軍棋等等一切棋類。最早的時候,弈是專指圍棋的。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弈,圍棋也。從丌、亦聲。」
丌的古文字為兩人舉手握棋對局的象形。
弈即圍棋,還可以在《論語》。《左傳》中發現,《孟子》中也提到過。
「圍棋」一名也是發展而來的。西漢未楊雄在《方言》中說:
「圍棋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
可見,西漢年間,弈已成了圍棋的別稱。仍然稱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區。
到了東漢,圍棋已在書面語中普遍使用,比如馬融著的《圍棋賦》,李尤寫的《圍棋銘》等。
圍棋在發展演變過程中,除了「弈」和「圍棋」,還有「許多有趣的名稱。晉朝時,有人稱圍棋為「坐隱」和「手談」。(注四)不過到最後,還是這概括了圍棋著法的「圍」字保存了下來。
(注一)《路史後記》
(注二)《潛確類書》
(注三)《原弈》
(注四)《續博物志·語林》《苑委余編博物志》
象棋的起源:
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我國古文獻中也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如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說:「神農以日用星辰為象, 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 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如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 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謝在杭《五雜俎》說:「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 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猶重車戰也」
四、起源於戰國之時,《潛居類書》說:「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君,則斗象棋, 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於北周武帝時,《太平御覽》說:周武帝造象戲」明羅頎《物源》說:「周武帝 作象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對立的矛盾斗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歷史證明,象棋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創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紮根在我國勞動人民之中,有著廣泛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