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愛和自由》讀後感(四)——個性與創造力
[《愛和自由》讀後感(四)——個性與創造力]
不少人認為,孩子調皮搗蛋、胡思亂想既是孩子有個性,實在是個誤解,《愛和自由》讀後感(四)——個性與創造力。何為個性?說到根本既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所以心理學界有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
作為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應該清楚,你孩子的生命高貴就高貴在與其他任何一個生命都不相同。對世界萬物的感受也不相同。看看下面兩個實例:1、孩子在玩玩具火車,沒有把火車放在軌道上,家長立即過去告訴他,你錯了,應該把火車放在軌道上……2、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同一個知識,一起畫畫,一起數數,一起唱歌…..上述兩個實例,是我們的教育常態,沒有人懷疑那是錯誤的,然而這也許是我們教育的敗筆!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扼殺著孩子的個性。實例一,我們犯的錯誤是用成人的思維強制孩子,火車必須在軌道上行駛,剝奪了孩子自己感知火車在沒有軌道的情況下行駛狀態的機會,事實上,生活中類似的情形太多了,我們家長總是喜歡做孩子的上帝,強制孩子按著成人的思維做事,告訴孩子你該這樣,不該那樣做。實例二,強制孩子(這里指6歲以前的孩子)在同一時間學習同一個內容的知識,事實這個年齡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對同一件事情感興趣,這就是大多數家長不斷地給孩子抱各種班,而孩子的收益甚少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的故事,這個偉大的發明家小時候曾經被周圍的人認為患有孤獨症,弱智,不會有出息,而在他那貌似弱智的外表下卻蘊藏著一顆好奇的心,他對周圍事物有一種獨特的感受,正是基於這種感受,才有了那些偉大的發明,讀後感《《愛和自由》讀後感(四)——個性與創造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心願,為了使孩子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能有一席立足之地,家長紛紛跟風式給孩子報各種班,盡量提前多塞給孩子各種知識,持著一份愛心卻扼殺孩子的個性,這就是家長以愛的名義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其後果是什麼?對國家而言,教育機構將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人來,他們沒有思想,不獨立,更沒有創造力。對每個家庭而言,你也許斷送了孩子的前程,剝奪了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甚至剝奪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作為一位母親,滿懷希望地把孩子迎接到這個世界,不僅要做好物質上的充分准備,更要做好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精神准備,變我要教孩子為我要助孩子。讓孩子的成長回歸自然(遵循自己內部的程序——精神胚胎),母親要做的是,陪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當孩子感受某件事物時,不要隨意打斷他,在孩子對某個事物有感覺時及時給他相應的概念。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家長僅僅是孩子成長的幫助者,在孩子內在成長需求的驅動下,家長幫助孩子建立概念,連接概念,強化概念,發展思維。這才是我們家長該做的。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孩子的個性得到良好發展。
〔《愛和自由》讀後感(四)——個性與創造力〕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⑵ 辯論個性等於創造力對嗎
對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人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但我們往往把個性理解錯了,以為調皮搗蛋、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其實,有個性的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秘密在於,事實上每個生命生來就是獨特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被泯滅了。
⑶ 在教育心理學中,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智力 個性和環境,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沒有經驗不勝感激!
個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否得到發揮和發展,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關系又很復雜,下面是對幾種主要因素的分析。
1.智力與創造性思維
高智商是高創造性的有利條件,但它們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總體而言,智力水平與創造性思維的水平之間具有正相關的趨勢,但智商越高,智力與創造性之間的相關越低。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歸納為: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創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創造性;低創造性者可能具有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較高的智商,高創造性必須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創造性和智力具有一定相關,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品質,高智商並不必然帶來高創造性。
馬斯洛提出,人的創造性可以分為作為特別才能的創造性和自我實現的創造性,前者是與科學發現和發明聯系在一起的,是有個體差異的,而後者則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潛能。教育應該認識和珍惜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積極地加以開發和利用。
2.知識與創造性思維
知識經驗的量的多少並不足以決定創造性思維的水平,理解的深度以及知識經驗的組織方式才對創造性具有重要影響,只有對知識形成了深層的理解,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只有在知識經驗之間建立了豐富的聯系,形成了良好的知識結構,學習者獲得的知識才是靈活的,才可以廣泛地遷移應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高知識學習的深度和靈活性以及建立良好知識結構是一個重要環節。
3.個性因素的影響
創造性思維不僅是能力開發的問題,而且也是個性培養的問題。
首先,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驅動力。
其次,較高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對創造性思維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積極的心理承受力,不怕錯誤和失敗,善於在挫折面前進行自我調整,以及有決心、敢於前進、好表現等等,這些也是有利於創造性發揮的個性特徵。
高創造者一般具有以下個性特徵:具有幽默感;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喜歡幻想;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獨立性。
4.環境
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從大量研究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幾點:
1.創造性比智力受環境的影響更大;
2.過於嚴格、過於要求服從的家庭教養方式不利於兒童創造性的發展;
3.過於強調紀律和規范過於強調唯一標准答案、缺乏自由和開放氣氛的學校環境會妨礙學生創造性的發展;
4.某些社會文化特徵對創造性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如果一個社會過於強調社會規范,因循守舊,不敢嘗試、探索那些失敗可能性比較大的未知事物,個體創造性就會被限制。如果團體壓力過大,不能容納那些標新立異的人,那個體就會有更多的從眾行為。另外,在一個社會中,工作和游戲常常被截然分開,使工作現場過於嚴肅、過分緊張,這也不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因此,創設具有一定開放性和自由空間的成長環境,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尊重他們的差異,這是創造性培養中的另一重要環節。
⑷ 創造力個性特質是什麼
(1)是否具有幽默感;
(2)是否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
(3)是否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
(4)是否喜歡幻想;
(5)是否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6)是否具有獨立性。
望採納,謝謝!!!
⑸ 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個性品質
二、創造個性品質的培養
(一)首先,要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是幼兒不斷進步的標志。無論在任何時候,成人都要以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為主,無論幼兒的想法有多麼怪異,成人都要先給予肯定,使其樹立自信,然後再同幼兒共同分析,找出結果。幼兒只要有了自信,就會變得勇敢,甘願冒險。
(二)其次,要培養幼兒開朗的性格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特徵,積極的性格對創造力的發揮可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有了開朗的性格後,就會愛說、愛笑、愛交往、不拘束。並在教師的逐漸引導下有幽默感,有「樂天派」的性格。同時,教師還要為幼兒起示範作用,以自身積極、樂觀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要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眾所周知,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一個不良的性格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懶惰。由於成人過分的包辦代替,長此以往,幼兒懶於動手動腦,不願獨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教育他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學會獨立思考。
(四)培養幼兒做事認真的態度
認真的態度是獲取成功的秘訣。成人在培養幼兒時,要注重對幼兒態度的培養。教育幼兒在做事時都要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無論結果的好與壞,都無所謂,只要盡力就好。對於發展幼兒創造力來講,態度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凡是富有創造力的兒童,他們都會用嚴峻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事物,他們不滿足於不完全不確切的知識,遇到疑點和含糊不清
⑹ 個性自由與人的多樣化和個人創造力有無關聯如何看待個性自由與激發社會活力之間的關系
所謂創造力就是突破傳統,製造差異的的能力。
個性自由有利於保持人與生具來的與其他人的差異性,也就保持了多樣化,多樣的差異自然比單一的雷同更容易產生突破傳統的創造。
⑺ 在卡特爾16種人格特質測驗中創造力個性因素101.00 說明什麼
心裡測驗是一項很嚴格的工作,需要符合具體情況的有關常模,你所給出的版分數應該是原始權分數,而要認真分析需要將此原始分數轉化成標准分。因為測驗的原始分數的單位具有不等性和不確定性,測驗的原始分數要轉化為標准分數才有測量意義,也只有轉化為標准分數才能夠進行比較。標准分數是根據原始分數同相似群體的測驗分數的平均分以及分數分布情況相比較,從而確定你在這個群體中的位置。一般來說我們使用1-10的標准分,其中1-3分為低分,4-7分為平均分,8-10分為高分。如果你在某個維度上面的得分為低分,可以解釋為低分特徵,如果你的分數趨中,則可以解釋為平均特徵,如果你的得分為高分,則您在這個測驗維度上解釋為高分特徵。分數越低越偏向於得分特徵,反過來分數越高越偏向於高分特徵。
因為不知道你所做測試依據的常模表,也不知道你們的分數分布和標准差,所以無法將你的分數轉換成標准分數。加上我也只是初學者,對這個測驗還沒有很深入的接觸。只能簡單的試著分析你各項成績之間相對的意義,但這種分析很不嚴格,真正詳細結果需要專門的測驗和分析。
⑻ 如何從個性入手培養創造性
創造性個性是指具有創造的意向、創造的情感、創造的意志和創造的性格等獨特版的心理品質,包權括自信、勇敢、獨立性強、有恆心、一絲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徵。
培養一個具有創造性個性的做法可以從幾方面做起:
一、 以學生為本,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二、 實施民主管理,培養學生高度的責任感;
三、 發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
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解放學生的創造力。
⑼ 個性與創造性之間的關系
個性,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固有屬性,是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
創造性是屬於主觀能動性的范疇的,是意識的.所以兩者不是一個范疇的東西
⑽ 創造力高的個體具有什麼樣的個性特徵
創造性人格也稱創造性個性,是指與個體創造性活動有關的個性傾向性( 需要回、動機、興趣、信念、答理想) 、自我意識和個性心理特徵( 氣質、性格、能力等) 的總和。從人格結構的角度看,創造性人格具有如下主要特徵:
(一) 個性傾向具有創新性
1.有崇高的創新志向與求新慾望。表現為總是渴望創造出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成就需要、發展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不甘心或不滿足於默默無聞。
2.廣泛的興趣愛好和濃郁的好奇心。表現為對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問,愛追根究底,對自己特長的領域更是興趣盎然,情有獨鍾,時常達到痴迷的程度。
3.有科學的世界觀和崇高的創造動機與價值取向。表現為實事求是,追求真理,能夠為集體、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而創造,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之豪情,又具有安貧樂道、寧靜致遠之境界。
(二)自我意識具有復雜性
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夠立足現實自我,借鑒過去自我,掌握他人心中自我,創造未來自我。具有較高的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水平。在自我評價方面,往往出現偏高或給人造成「狂氣」的印象,但不會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