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頒發給了誰
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有「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說法,材料越輕結構工作效能越高。目前國際通用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顯著提高裝備性能,但加工過程極易產生損傷,制約其廣泛應用。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授予大連理工大學賈振元團隊,表彰其發明的「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與裝備」解決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將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加工技術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
經過10多年攻關,團隊研發出13台套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數控加工工藝裝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多個重點型號關鍵復合材料構件加工的唯一裝備,實現了從無法加工或手工加工到低損傷數字化加工的跨越。成果已在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企業應用,突破了某新型航天裝備艙段、某飛行器筒段、某系列直升機旋翼、某重型飛機調節板、大型客機機身筒段試驗件、高鐵車身試驗件等關鍵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打破國外封鎖。
Ⅱ 國家科技獎幾年頒發一次
每年評審一次。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800萬元人民幣。該獎項2000年設立。
2020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2)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獎擴展閱讀:
評獎標准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中國設立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1、 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
2、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獎金800萬元。
3、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4、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5、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
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做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獎項背景
技術發明是指利用自然規律首創並成功地用於改造客觀世界的技術新成果。它一般是與生產有關的新技術,如在國民經濟某一技術領域中提供了新的、先進的、效益好的新技術。以上所稱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種等;工藝包括各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原料;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科學發現、科學理論不屬於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獎勵范圍,但是,將科學發現成果應用於生產、生活等實踐,將新的發現體現在工藝、產品中,也可以推薦為技術發明獎。如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雖為客觀存在,但如果將其開發為一種新葯品或轉化為一項技術發明,則符合技術發明獎的獎勵范圍。僅依賴個人經驗和技能、技巧,而別人又不能根據所提供的方案將其重現的技術,不屬於技術發明獎的獎勵范圍,如各種個人擁有的特技。
Ⅳ 什麼是「國家技術發明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簡介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
Ⅳ 國家科技進步獎是哪一年開始的
2006年度初評通過項目目錄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勵范圍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是一項覆蓋面廣泛的科學技術獎。從候選人、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性質來講,包括了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新技術推廣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企業技術改造及技術進步、技術基礎和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中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新技術,或自主開發創新的技術等。
授獎條件
(1)技術創新性突出;(2)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3)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
候選人條件
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應當是具備下列條件的項目主要完成人:(1)提出並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2)在解決關鍵的技術和疑難問題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和重要貢獻;(3)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做出創造性貢獻;(4)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候選人按貢獻大小排序,並在限額內產生。如果在項目完成中僅從事協調和組織工作的領導,或是從事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能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人。
候選單位條件
國家科技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製、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並對該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完成單位。如果只是提供資金,不能作為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列為獲獎候選單位。政府部門一般不應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候選單位。但對於技術開發類中推廣應用先進成果和高新產業化的項目,政府部門如作為組織者、實施者又確有實質性重大作用的除外。
等級標准
國家科技進步獎設一、二兩個獎勵等級。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創新程度、難易復雜程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已獲經濟或者社會效益、潛在應用前景、轉化推廣程度、對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作用等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時,對不同項目類型,各有側重。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強調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的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以及對提高行業整體水平的作用意義
Ⅵ 詳細介紹一下我國的「國家技術發明獎」。
============
國家科學技術獎
============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國家級的獎勵。獎勵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
獎項
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共五大獎項。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99年開始設立,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主要獎勵在當代科學技術做出特別大貢獻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給予獲獎者5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2)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3)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這個獎項授予那些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就曾經得到此獎。
獎勵委員會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是對獎勵進行評選的機構,設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委員等職位,一般主任委員,秘書長各一名,副主任委員兩名,另外有委員若干名。委員會成員主要是中國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各知名大學的專家學者。
獎勵委員會領導下設的五個獎勵評審機構,對獎勵頒發的全過程負責。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授獎條件
(1)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2)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3)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是指在候選人所完成的產品、工藝、材料公開之前,前人所沒有的,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各種公眾信息渠道上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 推薦國家技術發明獎時,一般應出具獲得發明專利的證明,如果沒有獲得發明專利,應當通過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統稱國家獎勵辦)認定的科技信息部門進行文獻檢索和查新,以確認一項技術是否符合前人尚未發明或尚未公開的條件,文獻應該檢索到該技術的公開時間。 界定或者確定公開時間的形式具有多樣性,除技術鑒定外,還有專利申請、產品鑒定、產品或者技術公開銷售使用、主要技術內容公開發表等。如果一項技術同時存在著上述幾種公開方式,那麼,確定發明權的公開時間應以最早的時間為准。 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是與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而言。 先進性是指在推薦評審時,其主要性能(性狀)、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綜合優於同類技術。 先進性要求一項發明不但是新的、前人沒有的,還要求它具有技術優越性,從而具有競爭力和實用價值。創造性是指發明的技術思路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創造性要求一項發明不是簡單的前人所沒有,必須和已有同類技術有本質的差異,有質的飛躍和突破。先進性和創造性主要是與先進的同類技術進行全面比較。 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通過實踐檢驗證明技術確是成熟、實用的,而且已經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該條件要求發明不但是先進的,還應當具有實用價值,並已較大規模地應用於生產實踐。推薦參加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審的技術發明,應該經過一年以上較大規模的實施應用,取得良好的實用效果。產品、材料至少應已批量生產和應用,對工藝要求至少經過中試或相當於中試以上規模的生產實施。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獎勵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國家技術發明獎的評審,對候選人所做出的技術發明,從難易復雜程度、技術思路新穎程度、技術創新程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對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推廣應用程度、已獲經濟或者社會效益及發展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據此決定授獎等級。
基本評定標准如下:
(1)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獨特,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一等獎。
(2)屬國內外首創,或者國內外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並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二等獎。